承压潜水非完整井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基坑涌水量计算

基坑涌水量计算

基坑涌水量计算
1、 群井按大井简化的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的基坑降水总涌水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1):
)
1ln()2(0
00r R s s H k
πQ +-= (1)
式中:Q ──基坑降水的总涌水量(m 3/d); k ──渗透系数(m/d); H 0──潜水含水层厚度(m); s 0──基坑水位降深(m); R ──降水影响半径(m);
r 0──沿基坑周边均匀布置的降水井群所围面积等效圆的半径
(m);可按π/0A r =计算,此处,A 为降水井群连线所围
2、 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2):
)
2.01ln()1ln(0
m m 02
m
2
0r h l l h r R
h H k πQ +-++-=
(2)
2
0m h
H h +=
式中:h ──基坑动水位至的含水层底面的深度(m);
l
3、 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3):
)
1ln(20
R Ms k
πQ += (3)
式中:图
4、 群井按大井简化的均质含水层承压水非完整井的基坑降水总涌水量可按下式计算(图4):
20
M l M R Ms k
Q -=π (4)
5、 群井按大井简化的均质含水层承压~潜水非完整井的基坑降水总涌水量可按下式计算(图5):
2
(5)
图。

采用承压转无压完整式大井涌水量解析法公式计算

采用承压转无压完整式大井涌水量解析法公式计算

采用承压转无压完整式大井涌水量解析法公式计算,即:20ln ])2[(r R h M M H K Q --=π (1)式中:Q —大井涌水量,m 3/d ;K —含水层渗透系数,m/d ;H —抽水前大井的水柱高度(从含水层底板到初始静止水位),(m )M —承压含水层厚度,(m )h 0—抽水稳定后大井中的水柱高度(从含水层底板到动水位),(m )r 0—大井的引用半径(基坑的等效半径),(m ); R 0—引用影响半径,R 0=R+r ,其中R —为用抽水试验资料或者经验公式计算出的影响半径,(m ):(1)基坑等效半径的确定r 0引用半径为基坑的假想等效半径,当基坑为矩形或者长条形时,基坑的等效半径可可按下式计算:40ba r +=η, (2) 式中,a ——基坑长度;b ——基坑宽度(m );η为概化系数,η值取值见下表:(基坑工程手册)表1 系数η与b/a 关系表本次降水基坑长度为98m,宽度为3m,这样计算出的r为:r0=1.15×(98+43)/4=40.54m(2)大井法引用影响半径的确定对承压水,当降深一定时,可采用承压水影响半径的经验公式吉哈尔特公式近似计算大井的影响半径:=(3)R10ksR——影响半径,m;s——大井中的水位降深,m;K——渗透系数对于潜水,当降深一定时,可采用下面的经验公式来计算大井的影响半径:=(4)R2sKH其中,H——含水层厚度,m;若采用承压水计算影响半径的公式,则计算出的影响半径为:⨯10⨯sR=433.5m=k=10.17750.5若采用潜水计算影响半径的公式,则计算出的影响半径为:2=20.5⨯==75⨯⨯.s17mR37KH6212.由于本次基坑的降水过称为承压转无压,所以既不能采用承压水的经验公式,也不能采用潜水的经验公式来计算大井的影响半径。

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以往经验综合判定。

结合以往的降水经验,本次采用二者的平均值,即323m。

抽水试验数据处理

抽水试验数据处理

序号类型示意图计算公式Q M96014Q HQ lQ S单孔抽水试验数据处理1 23 4承压水、潜水非完整井潜水、承压水非完整井计承压水完整井潜水完整井QSQ SQ SQ HQ S9潜水非完整孔8潜水完整孔潜水非完整井75承压水、潜水非完整井46水、承压水非完整井Q HQ SQSQ SQ lQ l15潜水非完整孔14潜水非完整孔13潜水非完整孔1211潜水非完整孔10潜水完整孔QMQ HQlQ lQ l OQl O5潜水非完整孔潜水非完整孔634承压水非完整孔2潜水完整孔1承压水完整孔多孔抽水渗透系数计算公Q l OQlQHQ HQHQ HQ lQ l1314潜水非整孔1112潜水完整孔潜水非完整孔910潜水完整孔78潜水非完整孔14注意: 1.先选择相应的试验模式,然后在对应的参数2.计算过程中应统一使用国际单位,结果再进行转换水非完整孔床抽水C值不应小于3m 4.l〈0.3M 或l〈0.3H压水含水层2.过滤器置于含水层中部S 1S 2r 1r 2K#DIV/0!S 1S 2r 1r 2K#DIV/0!S 1S 2r 1r 2K#DIV/0!S 1S 2r 1r 2M(承压含水层l〉0.3M)K#DIV/0!S 1S 2r 1r 2K#DIV/0!S 1S 2r 1r 2K#DIV/0!1.潜水含水层、抽水孔为非淹没式过滤器2.l〈0.3H 、S〈0.3lo 、r1=0.3r2、r2〈=0.3H潜水含水层多孔完整井1.承压含水层2.过滤器紧接含水层顶板3.l〈0.3M 、r2〈=0.3M、计算公式表承压水含水层多孔完整井S1S2r1r2H K#DIV/0! S1S2r1r2S K#DIV/0! S1r1b K#DIV/0! S1S2r1r2b K#DIV/0! S1b r1K#DIV/0! S1S2r1r2b K#DIV/0! S1r1b K#DIV/0!S1r1b 注意运用条件!!K#DIV/0!的参数栏下方浅蓝色单元格中输入数值;,结果再进行转换!。

渗透系数+基坑总涌水量计算公式汇总

渗透系数+基坑总涌水量计算公式汇总

3. 经验估算法渗透系数k值还可以用一些经验公式来估算,例如1991年哈森提出用有效粒径d10计算较均匀砂土的渗透系数的公式哈森(Hazen)(2-9)1955年,太沙基提出了考虑土体孔隙比e的经验公式太沙基(Kael·Terzaghi 1883~1963),近代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的创始人,1883年10月2日生于布拉格(当时属奥地利)。

早期从事钢筋混凝土的研究工作,1912年获奥地利格拉茨高等工业学院博士学位。

1921~1923年,发表了饱和粘土的一维固结理论,提出了有效应力原理。

1925年出版了最早的《土力学》专著。

1929~1938年任维也纳技术大学教授,1938年后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他一生论著有200多篇,代表性的论著有《理论土力学》和《土力学的工程实践》。

1936年太沙基发起成立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协会,并任协会主席至1957年。

(2-10)以上二式中的d10均以mm计,k值的单位是cm/s 。

这些经验公式虽然有其实用的一面,但都有其适用条件和局限性,可靠性较差,一般只在作粗略估算时采用。

在无实测资料时,还可以参照有关规或已建成工程的资料来选定k值,有关常见土的渗透系数参考值如表2-1 。

表2-1 土的渗透系数参考值土的类别渗透系数kcm/s土的类别渗透系数kcm/s粘土<10-7中砂10-2粉质粘土10-5~ 10-6粗砂10-2粉土10-4~ 10-5砾砂10-1粉砂10-3~ 10-4砾石>10-1细砂10-3一、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按井管(筒)是否穿透整个含水层分为完整井和非完整井。

按井深分为浅井、中深井和深井。

当水井开凿在承压含水层中,而承压水头又高于地面时称承压井或自流井。

(一)、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1、基坑远离水源时:如图1(a )图1符号 意义单位 k 土的渗透系数 m/d H 潜水含水层厚度 m S 基坑水位降深 m R 降水影响半径 m γ0 基坑等效半径 m Q基坑总涌水量m 3/d注:(1)、降水影响半径宜根据试验确定,当基坑安全等级为二、三级时, 当为潜水含水层时: 当为承压水时: (2)、基坑等效半径当基坑为圆形时就是基坑半径, 当基坑为矩形时如下计算:γ0=0.29(a+b) 当基坑为不规则形状时:)1lg()2(366.10r RSS H K Q +-=kH S R 2=kS R 10=πAr =2、基坑近河岸:如图1(b )符号 意义单位 b 基坑中心到河岸的距离m Q基坑总涌水量m 3/d(二)、均质含水层潜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1、基坑远离地面水源: 如图2(a )图2符号 意义单位 h m (H+h)/2 m l 过滤器长度 m R 降水影响半径 γ0 基坑等效半径S 基坑水位降深 Q基坑总涌水量m 3/d02lg)2(366.1r b S S H kQ -=)2.01lg()1lg(366.10022r h l l h r R h H k Q m m m+-++-=)2(h H h m+=2、基坑近河岸:(含水层厚度不大时) b>M/2 如图2(b )式中:b 为基坑中心至河岸的距离,M 为过滤器向下至不透水土层的深度符号 意义单位 M 见表格上说明 m Q基坑总涌水量m 3/d(三)、均质含水层承压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1、基坑远离水源时: 如图3-a图3符号 意义单位 M 承压水厚度 m S 基坑水位降深 m k 土的渗透系数 m/d R 降水影响半径 m γ0 基坑等效半径 m Q基坑总涌水量m 3/d]14.0lg 25.066.0lg 2lg [366.1222lM b M l r l l rb s l ks Q -+++=)1lg(73.20r RMSk Q +=2、基坑近河岸:b<0.5γ0 如图3-b b 为基坑中心至河岸的距离符号 意义单位 b 见表上说明 m Q基坑总涌水量m 3/d(四)、均质含水层承压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如图4图4符号 意义单位 l过滤器长度 m M 承压水厚度 S 基坑水位降深 R 降水影响半径 γ0 基坑等效半径 Q基坑总涌水量m3/d)2lg(73.20r b MS kQ =)2.01lg()1lg(73.20rMl l M r R MS kQ +-++=(五)、均质含水层承压-潜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如图5图5符号 意义单位 R 降水影响半径 m M 承压水厚度 H hγ0 基坑等效半径 Q基坑总涌水量m3/d)1lg()2(366.102r R h M M H kQ +--=。

承压-潜水非完整井计算公式

承压-潜水非完整井计算公式

基坑降水、土方、支护工程降水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计算依据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3、其它相关资料。

二、计算过程本次计算采取如下程序:本工程采用承压-潜水非完整井计算基坑涌水量。

公式一:)R(1lg h -M)M -2H 366.102r kQ +=(式中:Q ——基坑涌水量(m 3/d) k ——渗透系数(m/d),10 S ——水位降深(m),7.0mR ——引用影响半径(m),R=kH s 2=230m r 0——基坑半径(m),F F r 564.0/0==π=104.5m F ——基坑面积(m 2),本工程暂取34358m 2l ——过滤器有效工作部分长度H ——初始静止水位至井底的距离 h ——基坑底至井底的距离M ——承压含水层厚度(m),27.0 计算得:Q=2969.9m 3/d根据我公司多年施工经验,根据规范所计算涌水量往往比实际小很多,本工程根据经验,按两倍理论量计算涌水量,即涌水量为:2969.9×2=5940 m 3/d公式二:3120q kl r s π=式中:q ——管井的出水量(m 3/d) s r ——过滤器半径(m ) l ——过滤器浸部分段长度(m),2.0 k ——含水层渗透系数(m/d),380 计算得:q =182.40m 3/d公式三:qQn 1.1=计算得井数为:n ≈36公式四:T y Z ir c h L +++++=0式中:L ——井深(m) h ——基坑深度(m),5.5c ——降水水面距基坑底的深度(m),1.0 i ——水力坡度,取0.03Z ——降水期间地下水位变幅(m),0.5 y ——过滤器工作部分长度(m),2.0T ——沉砂管长度(m),0.5计算得井深为:L ≈12.6m ,取 13m 公式五:1'-=n l a式中:'l ——沿基坑布置井点的长度(m),约1160m 计算得井间距为:a ≈33.1m因按规范计算降水井所需间距往往比实际需要要小很多,根据我 公司多年降水经验,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降水井间距为7.0m ,另,由于基坑面积较大,在槽内加设疏干井,共布降水井165口。

基坑降水计算程序(2012规范版)

基坑降水计算程序(2012规范版)

012规范)
计算结果 16328.00 25.920 72.111 10.00 509.117 6.20 13.10 5.00 9.650 4.00 0.25 4122.591 1112.068 4.078 5
15.00 5.00
5088.334 1112.068
5.033 6
,承压水非完整井计算结果 井适当放大可用于本地区
基坑降水计算程序(2012规范)
类别
承压水非完 整井
参数 基坑面积(m2)
渗透系数k (m/d) 等效半径r 0 =(A/π)1/2
井水位降深sw(m) 降水井影响半径R =10sw(k )1/2
降水后基坑内的水位高度h(m) 潜水含水层厚度H(m)
基坑地下水位的设计降深sd(m) hm(m)
过滤器长度l (m) 过滤器半径r s (m) 基坑涌水量Q (m3/d) 管井单井出水量q (m3/d) 降水井数量n=1.1Q/q
r0
l
பைடு நூலகம்
ro
备注
输入项 输入项
当井深 输入项 水位小
输入项 输入项 输入项 输入项 输入项
结果 输入项 输入项
结果
Q 3.1314k (2H sd )sd ln(1 R ) r0
Q 3.1314k
H 2 h2
ln(1 R ) hm l ln(1 0.2 hm )
r0
l
ro
H 2 h2
n(1 R ) hm l ln(1 0.2 hm )
取整
承压--潜水 非完整井
降水井总长度H (m) 坑底至管井底距离h (m)
基坑涌水量Q (m3/d) 管井单井出水量q (m3/d)
降水井数量n=1.1Q/q 取整

基坑降水计算-承压水完整井-非完整井

基坑降水计算-承压水完整井-非完整井

60.00m 60.00m 50.00m 50.00m 10.00m 10.00m
20.00m 20.00m 0.50m 0.50m 2.00m 2.00m 0.50m 0.50m 0.25m 0.25m 1.20m 1.20m 0.15m 0.15m 7.60m/d
7.60m/d
0.10
0.10
R=10S n=基坑承压水降水计算-图文
承压水完整井
承压水非完整井
输入参数输入参数基坑长度(L)基坑长度(L)基坑宽度(B)
基坑宽度(B)
基坑开挖深度(相对地表)基坑开挖深度(相对地表)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降水后坑底水位与基底距离降水后坑底水位与基底距离承压水水头埋深(相对地表)
承压水水头埋深(相对地表)
井点管距坑壁距离井点管距坑壁距离降水井直径
降水井直径
过滤器进水长度(l )过滤器进水长度(l )过滤器半径(r s )过滤器半径(r s )渗透系数(K)渗透系数(K)水力坡降(i)水力坡降(i)说明:计算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表中蓝色数字根据工程概况输入,单位为基坑工程设计规范默认单位,直接输入数字,单位自动添加,单井出水量和不同土体渗透系数参考值取值见附表。

R。

基坑涌水量的计算

基坑涌水量的计算

基坑涌水量的计算
基坑涌水量的计算
(3)基坑位于两地表水体之间[见图4-5(c)]或 位于补给区与排泄区之间。其计算公式为
基坑涌水量的计算
图4-5 均质含水层潜水(无压)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简图 (a)基坑远离地面水源 (b)基坑靠近河岸 (c)基坑位 于两地表水体之间 (d)基坑靠近隔水边界
基坑涌水量的计算
高层建筑施工
基坑涌水量的计算
根据水井理论,水井分为潜水(无压) 完整井、潜水(无压)非完整井、承压水完 整井。这几种井的涌水量计算公式不同。
基坑涌水量的计算
1. 均质含水层潜水(无压)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根据基坑是否Βιβλιοθήκη 近水源,分别按如下方法计算: (1)基坑远离地面水源[见图4-5(a)]。计算公式为
2. 均质含水层潜水(无压)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基坑涌水量的计算
图4-6 均质含水层潜水(无压)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简图 (a)基坑远离地面水源 (b)基坑靠近河岸,含水层厚度不大 (c)基坑靠近河岸,含水层厚度很大
基坑涌水量的计算
3. 均质含水层承压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1)基坑远离地面水源[见图4-7(a)]。其计算公式为
基坑涌水量的计算
图4-7 均质含水层承压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简图 (a)基坑远离地面水源 (b)基坑靠近河岸 (c)基坑 位于两地表水体之间
基坑涌水量的计算
4. 均质含水层承压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均质含水层承压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简 图如图4-8所示,其计算公式为
基坑涌水量的计算
图4-8 均质含水层承压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简图
基坑涌水量的计算
5. 均质含水层承压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水文地质计算K、R值公式选择

水文地质计算K、R值公式选择

水文地质计算K 、R 值公式选择一、 承压水完整井K 值计算 1、承压完整井rR S M Q K lg 366.0⋅= 裘布依2、承压完整井有一个观测孔3、承压完整孔二、 承压水非完整井K 值计算 1、承压非完整井 SM QK ⋅=π2 用于潜水时将M 换成H2、承压水非完整井(井壁进水)式中r —过滤器半径,长度L<0.3m3、承压水非完整井(井壁、井底进水)4、 承压水非完整孔(GB50027—规范)当M>150r, L/M>1时三、 潜水完整井K 值计算 1、实用于潜水—承压水完整井及非完整井2、潜水完整井()rRS S H Q K lg2733.0-=裘布依3、潜水完整井四、 潜水非完整孔K 值计算 1、潜水非完整孔当1.0,150>>h L r h 时: 式中:H —自然情况下,潜水含水层厚度(m );h —潜水含水层在自然情况下和抽水时的厚度的平均值(m );h —潜水含水层在抽水时的厚度(m );Q —抽水孔大降深时的流量(m 3/d )。

2、潜水非完整孔 五、影响半径计算公式1、 承压水概略计算K S R 10= 吉哈尔特KHIQR 2=凯尔盖 2、潜水概略计算K H S R ⋅=2 对直径大的和单井算出的R 值偏大3μKHtR = 威伯六、 利用观测孔水位下降值计算R值1、承压水完整井、两个观测孔211221lg lg lg S S r S r S R --=裘布依2、潜水完整井注: S 1,S 2—观测孔降深(m )r 1,r 2—观测孔至抽水孔距离(m )H —潜水含水层厚度(m ) R —影响半径(m ) t —时间(日)μ—给水度I —地下水水力坡度在2221,h h ∆∆—在2h ∆—lgr 关系曲线的直线段上任意两点的纵坐标值(m 2)。

七、 给水度、释水系数、渗透系数、导水系数、传导系数1、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μ):又叫延迟储水系,即水能从岩层中自由流出的能力,数值等于流出的水体积和岩石体积之比。

两种潜水非完整井涌水量计算公式的对比分析

两种潜水非完整井涌水量计算公式的对比分析

两种潜水非完整井涌水量计算公式的对比分析
单朋飞;左华楠
【期刊名称】《中国水运:下半月》
【年(卷),期】2022(22)2
【摘要】在深基坑降水过程中,常采用深井降水,降水井的涌水量的计算至关重要,
若涌水量计算结果偏少,则导致降水失败,若涌水量计算结果偏大,则导致额外的经济成本。

本文以沙特吉赞商业港工程中的HDPE管岸侧取排水口结构物基坑为例,使
用两种不同的潜水非完整井涌水量计算公式,对比分析两种计算公式涌水量的差异,
并以实际降水工程为例,给出两种公式适用性的结论,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总页数】3页(P103-105)
【作者】单朋飞;左华楠
【作者单位】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63
【相关文献】
1.潜水含水层中近河基坑非完整井涌水量计算探讨
2.潜水含水层中近河基坑非完整井涌水量计算探讨
3.对潜水非完整井涌水量计算公式的商榷
4.对非完整井产水量
计算公式中参数A的简化计算公式的建议5.超大矩形深基坑潜水非完整井涌水量
计算方法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文地质学第8章-3

水文地质学第8章-3

∂ 2 H 1 ∂H 把Q1、Q2、∆V代入(1)式,化简后得: T 2 + ∂r r ∂r
∂H 因为单位时间的水头下降为 ,则单位时间内单元含 ∂t 水柱体内的弹性释放水量应为 ∆V = 2πrdrµ * ∂H ∂t
∂H = µ* ∂t
2、泰斯公式的导出: 、泰斯公式的导出: 根据上述假定条件,建立数学模型:
∂ 2 H 1 ∂H ∂H µ* = T 2 + ∂r ∂t r ∂r H t =0 = H 0 H r →∞ = H 0 lim r
r
0
∂H Q = ∂r 2πT
t>0 r >0 t = 0 r >0 t>0 r ∞ t>0
求解上述数学模型的思路:先将二阶偏微分方程变换为只 含一个变量的常微分方程,求出该微分方程的解,最后得 出计算公式---泰斯公式。
r 2µ * r 2µ * ≤ 0.01 或 t ≥ 25 1%,所以:在 的影响下,由 4Tt T
r 2µ* − 4Tt
于井径无限小的假设引起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
二、潜水完整井非稳定流公式----仿泰斯公式 潜水完整井非稳定流公式 仿泰斯公式 潜水向完整井的运动(如下图示),其潜水面 是一个随时间 不断变化的可动边界。即: (1)在潜水含水层中抽水,近井范围内具有三维流特征,要考 虑渗流速度的垂直分量; (2)含水层厚度是时间t及向径r的函数,因此T也是t和r的函数。 (3)在潜水含水层中抽水具有“滞后疏干”和“延迟补给”的 特点。 1、假定条件: 、假定条件: (1)含水层均质、等厚、隔水底板水平埋藏,含水层侧向无界; (2)垂向无水量交换,抽水前潜水面水平; (3)当抽水降深与含水层厚度比不大时,将近井范围内三维流 简化为二维流。

渗透系数+基坑总涌水量计算公式汇总

渗透系数+基坑总涌水量计算公式汇总

3. 经验估算法渗透系数k值还可以用一些经验公式来估算,例如1991年哈森提出用有效粒径d10计算较均匀砂土的渗透系数的公式哈森(Hazen)(2-9)1955年,太沙基提出了考虑土体孔隙比e的经验公式太沙基(Kael·Terzaghi 1883~1963),近代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的创始人,1883年10月2日生于布拉格(当时属奥地利)。

早期从事钢筋混凝土的研究工作,1912年获奥地利格拉茨高等工业学院博士学位。

1921~1923年,发表了饱和粘土的一维固结理论,提出了有效应力原理。

1925年出版了最早的《土力学》专著。

1929~1938年任维也纳技术大学教授,1938年后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他一生论著有200多篇,代表性的论著有《理论土力学》和《土力学的工程实践》。

1936年太沙基发起成立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协会,并任协会主席至1957年。

(2-10)以上二式中的d10均以mm计,k值的单位是cm/s。

这些经验公式虽然有其实用的一面,但都有其适用条件和局限性,可靠性较差,一般只在作粗略估算时采用。

在无实测资料时,还可以参照有关规范或已建成工程的资料来选定k值,有关常见土的渗透系数参考值如表2-1 。

表2-1 土的渗透系数参考值土的类别渗透系数kcm/s土的类别渗透系数kcm/s粘土<10-7中砂10-2粉质粘土10-5~ 10-6粗砂10-2粉土10-4~ 10-5砾砂10-1粉砂10-3~ 10-4砾石>10-1细砂10-3一、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按井管(筒)是否穿透整个含水层分为完整井和非完整井。

按井深分为浅井、中深井和深井。

当水井开凿在承压含水层中,而承压水头又高于地面时称承压井或自流井。

(一)、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1、基坑远离水源时:如图1(a )图1符号 意义单位 k 土的渗透系数 m/d H 潜水含水层厚度 m S 基坑水位降深 m R 降水影响半径 m γ0 基坑等效半径 m Q基坑总涌水量m 3/d当为潜水含水层时: 当为承压水时: (2)、基坑等效半径当基坑为圆形时就是基坑半径, 当基坑为矩形时如下计算:γ0=0.29(a+b) 当基坑为不规则形状时:)1lg()2(366.10r R SS H K Q +-=kH S R 2=kS R 10=πA r =2、基坑近河岸:符号意义单位b 基坑中心到河岸的距离mQ 基坑总涌水量m3/d(二)、均质含水层潜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1、基坑远离地面水源:如图2(a)符号意义单位hm(H+h)/2 ml过滤器长度mR 降水影响半径γ基坑等效半径S 基坑水位降深Q 基坑总涌水量m3/d2lg)2(366.1rbSSHkQ-=)2.01lg()1lg(366.122rhllhrRhHkQmmm+-++-=)2(hHhm+=2、基坑近河岸:(含水层厚度不大时) b>M/2 如图2(b )式中:b为基坑中心至河岸的距离,M 为过滤器向下至不透水土层的深度符号 意义单位 M 见表格上说明 m Q基坑总涌水量m 3/d1、基坑远离水源时: 如图3-a符号 意义单位 M 承压水厚度 m S 基坑水位降深 m k 土的渗透系数 m/d R 降水影响半径 m γ0 基坑等效半径 m Q基坑总涌水量m 3/d]14.0lg 25.066.0lg 2lg [366.12220lM b M l r l l rb s l ks Q -+++=)1lg(73.20r RMSk Q +=2、基坑近河岸:b<0.5γ0 如图3-bb 为基坑中心至河岸的距离 符号意义单位 b 见表上说明 m Q基坑总涌水量m 3/d(四)、均质含水层承压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如图4符号 意义单位 l过滤器长度 m M 承压水厚度 S 基坑水位降深 R 降水影响半径 γ0 基坑等效半径 Q基坑总涌水量m3/d)2lg(73.20r b MS k Q =)2.01lg()1lg(73.20rM l l Mr R MS kQ +-++=(五)、均质含水层承压-潜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如图5图5符号 意义单位 R 降水影响半径 m M 承压水厚度 H hγ0 基坑等效半径 Q基坑总涌水量m3/d)1lg()2(366.102r R h M M H k Q +--=。

【最新精选】采用承压转无压完整式大井涌水量解析法公式计算

【最新精选】采用承压转无压完整式大井涌水量解析法公式计算

采用承压转无压完整式大井涌水量解析法公式计算,即:0020ln ])2[(r R h M M H K Q --=π (1)式中:Q —大井涌水量,m 3/d ;K —含水层渗透系数,m/d ;H —抽水前大井的水柱高度(从含水层底板到初始静止水位),(m )M —承压含水层厚度,(m )h 0—抽水稳定后大井中的水柱高度(从含水层底板到动水位),(m )r 0—大井的引用半径(基坑的等效半径),(m );R 0—引用影响半径,R 0=R+r ,其中R —为用抽水试验资料或者经验公式计算出的影响半径,(m ):(1)基坑等效半径的确定r 0引用半径为基坑的假想等效半径,当基坑为矩形或者长条形时,基坑的等效半径可可按下式计算:40b a r +=η, (2)式中,a ——基坑长度;b ——基坑宽度(m );η为概化系数,η值取值见下表:(基坑工程手册)表1 系数η与b/a 关系表本次降水基坑长度为98m,宽度为3m,这样计算出的r为:r0=1.15×(98+43)/4=40.54m(2)大井法引用影响半径的确定对承压水,当降深一定时,可采用承压水影响半径的经验公式吉哈尔特公式近似计算大井的影响半径:=(3)R10ksR——影响半径,m;s——大井中的水位降深,m;K——渗透系数对于潜水,当降深一定时,可采用下面的经验公式来计算大井的影响半径:=(4)R2sKH其中,H——含水层厚度,m;若采用承压水计算影响半径的公式,则计算出的影响半径为:⨯10⨯sR=433.5m=k=10.17750.5若采用潜水计算影响半径的公式,则计算出的影响半径为:2=20.5⨯==75⨯⨯.s17mR37KH6212.由于本次基坑的降水过称为承压转无压,所以既不能采用承压水的经验公式,也不能采用潜水的经验公式来计算大井的影响半径。

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以往经验综合判定。

结合以往的降水经验,本次采用二者的平均值,即323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降水、土方、支护工程
降水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计算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3、其它相关资料。

二、计算过程
本次计算采取如下程序:
本工程采用承压-潜水非完整井计算基坑涌水量。

公式一:
式中:Q ——基坑涌水量(m 3/d)
k ——渗透系数(m/d),10
S ——水位降深(m),7.0m
R ——引用影响半径(m),R=kH s 2=230m
r 0——基坑半径(m),F F r 564.0/0==π=104.5m F ——基坑面积(m 2),本工程暂取34358m 2
l ——过滤器有效工作部分长度
H ——初始静止水位至井底的距离
h ——基坑底至井底的距离
M ——承压含水层厚度(m),27.0
计算得:Q=2969.9m3/d
根据我公司多年施工经验,根据规范所计算涌水量往往比实际小很多,本工程根据经验,按两倍理论量计算涌水量,即涌水量为:2969.9×2=5940 m3/d
公式二:
式中:q——管井的出水量(m3/d)
r——过滤器半径(m)
s
l——过滤器浸部分段长度(m),2.0
k——含水层渗透系数(m/d),380
计算得:q =182.40m3/d
公式三:
计算得井数为:n≈36
公式四:
式中:L——井深(m)
h——基坑深度(m),5.5
c——降水水面距基坑底的深度(m),1.0
i——水力坡度,取0.03
Z——降水期间地下水位变幅(m),0.5
y——过滤器工作部分长度(m),2.0
T——沉砂管长度(m),0.5
计算得井深为:L≈12.6m,取 13m
公式五:
式中:'l——沿基坑布置井点的长度(m),约1160m
计算得井间距为:a≈33.1m
因按规范计算降水井所需间距往往比实际需要要小很多,根据我
公司多年降水经验,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降水井间距为7.0m,另,由于基坑面积较大,在槽内加设疏干井,共布降水井165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