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动画的艺术特色分析
动画视角分析宫崎骏作品《哈尔的移动城堡》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从动画视角分析宫崎骏作品《哈尔的移动城堡》学生姓名陈跃君指导教师林琼凤系(部)师范教育系专业语文教育班级语文教育092班学号********提交日期200 年月日答辩日期 200 年月日200 年月日从动画视角分析宫崎骏作品《哈尔的移动城堡》摘要《哈尔的移动城堡》是2004年吉卜力工作室推出的一部由宫崎骏导演的动画电影。
动画也叫美术片,它是以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形式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不追求故事片的逼真性特点,而运用夸张、神似、变形的手法,借助于幻想、想象和象征,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愿望,是一种高度假定性的艺术。
笔者现从动画视角来分析《哈尔的移动城堡》。
《哈尔的移动城堡》正是这时期的集大成者,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向我们展现了动画大师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别具一格。
关键词:哈尔的移动城堡动画视角宫崎骏想象力儿童式思维动画也叫美术片,它是以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形式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不追求故事片的逼真性特点,而运用夸张、神似、变形的手法,借助于幻想、想象和象征,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愿望,是一种高度假定性的艺术。
]1[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也说过:“动画是一个如此纯粹、素朴,又可让我们贯穿想象力来表现的艺术……它的力量不会输给诗、小说或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
”]2[《哈尔的移动城堡》是2004年吉卜力工作室推出的一部由宫崎骏导演的动画电影。
宫崎骏再次摒弃了原创,用英国作家戴安娜·韦恩·琼斯的《魔法师哈尔与火恶魔》儿童科幻小说改编而成。
也是这部“拿来”的作品让“宫崎骏式的浪漫”又吹起一阵热风。
笔者现从动画视角来分析《哈尔的移动城堡》。
一、宫崎骏式的想象力导演的风格对于动画片风格的实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是动画片最为重要的风格。
]3[动画片的导演作为影片的统筹者,他的艺术追求和个人气质在影片中体现。
]4[笔者认为宫崎骏的作品有他独有的创作元素,这些元素构成了导演的风格,同一导演的不同作品中会或多或少的包含相同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手段,也就是作品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幼儿园动漫乐园:动画欣赏与创作教学活动安排
幼儿园动漫乐园:动画欣赏与创作教学活动安排近年来,随着动画产业的蓬勃发展,动画作品逐渐成为孩子们喜爱的娱乐方式之一。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如何巧妙地引导他们走进动画的世界,让他们在欣赏动画的培养创作的兴趣和能力,是每个幼教工作者都面临的挑战。
在幼儿园动漫乐园,动画欣赏与创作教学活动安排的设计至关重要。
一、动画欣赏与创作教学活动安排的重要性动画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具有图像丰富、内容生动的特点,非常适合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在动画欣赏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开阔视野、丰富想象、培养审美情感,并通过观察、感知、理解和表达,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动画创作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孩子们的艺术潜能,培养其多方面的能力,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动画欣赏与创作教学活动的内容安排1. 动画欣赏:在动画欣赏环节,可以选择一些内容生动、语言简单、情节有趣的动画片进行欣赏。
老师可以结合幼儿园的主题教育、故事阅读或者其他课程内容,选择相关的动画片进行欣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相关知识。
2. 动画创作:在动画创作环节,可以提供给孩子们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创作工具,比如卡通人物的素材、彩色纸、彩笔等,并结合教师的指导,在小组活动或者个人活动中,让孩子们创作属于自己的小动画。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动画创作教学活动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动漫乐园:动画欣赏与创作教学活动安排应该以孩子们的兴趣和能力为出发点,注重在欣赏和创作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动画作品中的教育资源,把动画视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媒介,引导孩子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要重视孩子们的创作成果,给予适当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在动画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
幼儿园动漫乐园:动画欣赏与创作教学活动安排,是一个既能满足孩子们的娱乐需求,又能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教学内容。
幼儿数学趣味动画
幼儿数学趣味动画数学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对于许多幼儿来说,学习数学常常被认为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
为了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幼儿数学趣味动画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幼儿数学趣味动画的特点以及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一、幼儿数学趣味动画的特点1. 生动形象:幼儿数学趣味动画通过丰富多样的动画角色和场景,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幼儿易于理解的形象,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 互动性强:幼儿数学趣味动画通常设置丰富的互动环节,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操作、游戏等方式与动画中的角色进行互动,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记忆。
3. 音乐节奏感强:幼儿数学趣味动画通常搭配着活泼有趣的音乐,让幼儿在欢快的音乐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并通过音乐的节奏感强化对数学概念的记忆和理解。
二、幼儿数学趣味动画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作用1. 激发学习兴趣:幼儿数学趣味动画通过生动形象的角色和有趣的情节,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 强化记忆与理解:幼儿数学趣味动画将数学知识变成形象的、易于理解的内容呈现给幼儿,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帮助幼儿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数学概念。
3. 培养动手能力:幼儿数学趣味动画通常设置互动环节和游戏,鼓励幼儿进行操作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
4. 培养逻辑思维:幼儿数学趣味动画将复杂的数学概念通过图像化和情节化的方式呈现,引导幼儿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5. 增强自信心:通过与动画中的角色互动,并在操作和解题中获得成功,幼儿数学趣味动画可以增强幼儿对自己数学能力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
结论:幼儿数学趣味动画以其生动形象、互动性强、音乐节奏感强等特点,成为幼儿数学教育中的重要工具。
它不仅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亦能强化他们的记忆与理解,培养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并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学前班的动教育通过动片教育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
学前班的动教育通过动片教育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学前班的动教育通过动画片教育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在学前教育领域,动画片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
通过精心设计的动画片,学前班能够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社交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
本文将探讨学前班动教育的价值,并深入分析动画片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一、动画片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动画片作为一种视听媒体,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很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动画片能够更好地满足学前班孩子们的学习需求。
首先,动画片可以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和声音展示丰富多样的教育内容,使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其次,动画片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孩子们可以通过与动画片中的角色互动,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此外,动画片还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发展。
二、动教育在学前班中的应用1. 语言能力培养动画片能够帮助孩子们提高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前班的孩子们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他们通过接触动画片中的各种语言材料,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
此外,动画片中的对话和歌曲也为孩子们提供了表达自己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 社交能力培养动画片中的角色形象和情节往往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共鸣和情感共鸣,帮助他们学会倾听和关心他人。
通过观看动画片,孩子们能够模仿角色之间的互动,培养自己的社交技巧。
他们可以学会分享、合作和互助,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3. 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动画片中的奇幻世界、独特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观看动画片,孩子们可以开拓思维视野,发散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模仿和创作角色,体验不同的角色形象,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三、学前班动教育的培养策略1. 选择适合学前班学生年龄段的动画片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于动画片的接受能力和喜好不同,学前班教师需要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选择适合他们发展的动画片。
动画艺术夸张特征
动画艺术夸张特征浅论【摘要】夸张是动画艺术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段,通过夸张能强化动画的艺术表现效果,增加视觉冲击力,增强审美体验。
本文从动画艺术夸张的全面性、比拟性、动态性、统一性出发,分析在不同层面上夸张的特征、运用的方法,探讨动画艺术中夸张手法所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夸张;全面性;比拟性;动态性;统一性一、夸张的全面性在动画中,夸张的主要功能在于强化效果。
所谓强化效果就是把形象特征强调、扩张,使之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然而这种强调效果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夸大或缩小、拉长或压扁,与情节脱节的夸张对主题的表达毫无利处。
因此,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动画夸张应该是由里而外、从头至尾的,在剧本、叙事、造型、动作、节奏等作品中的各个元素中都要具备这种特征。
也就是说,在创作过程中,每件动画作品的夸张具有全面性的特征。
以动画造型设计为例,夸张的由里而外指造型设计一定是要与剧本和叙事相匹配的。
夸张同时作用于角色的形象和内在气质,形象需要符合内在气质,内在的气质又由文本设定中人物的个性决定。
在动画设定中,艺术家往往强化角色的性格的某一面,再由此个性设计角色形象某一点的夸张,如身高、体型、肤色、五官、音调等。
迪斯尼的经典动画《白雪公主》的七个小矮人的形象:万事通、害羞鬼、瞌睡虫、喷嚏精、开心果、迷糊鬼、爱生气,剧情的设定使每个小矮人都有各自性格上夸张的一面,进而由艺术家根据被夸大了的个性特征设计出相匹配的形象:万事通→眼镜害羞鬼→无辜的大眼睛,长睫毛瞌睡虫→耷拉的眼皮喷嚏精→大蒜鼻开心果→大肚腩(心宽体胖)迷糊鬼→大耳朵,长衣袖爱生气→严肃的眉眼由里而外的夸张在保证情节发展的前提下,注重角色的幻想性、趣味性和幽默感。
在完成静态形象的造型后,角色在动画中的行为动作的夸张也将延续剧本的叙事风格。
有据可循的夸张使动画从故事脚本到情节到造型都能站得住脚,并且没有绝对的限制,艺术家可以发挥天才的想象力制作出令人赞叹的动画,但夸张的全面性却是动画艺术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色。
小猪佩奇ppt课件
详细描述
小猪佩奇的家庭环境以温馨的色调和可爱的 家具装饰为主,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每个 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但他 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和亲密。这种温馨可 爱的家庭环境不仅为孩子们树立了良好的家 庭榜样,也能够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和引 导孩子的成长。
第三季:小猪佩奇与学校
详细描述
学习活动:描述了小猪佩奇在学 校的学习活动,包括数学、科学 、语言学习等。
总结词:第三季主要围绕小猪佩 奇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展开,展 现了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
学校介绍:介绍了小猪佩奇的学 校,包括老师、同学和学校设施 。
主题思考:通过故事情节,引导 孩子们对学校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 惯。
节,满足观众的需求。
加强与家长的互动
小猪佩奇可以加强与家长的互动 ,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活动、亲子 互动等方式,让家长也参与到孩 子的成长过程中,增强品牌的影
响力和黏性。
THANKS 感谢观看
05 教育启示
让孩子自己做事
通过PPT展示小猪佩奇自己穿衣服、自己洗澡等场景,教育孩子 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照顾能力。
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
PPT中可以展示小猪佩奇尝试新食物、新玩具等场景 ,鼓励孩子勇于尝试新事物,增强他们的探索欲望 和自信心。
引导孩子与他人分享和合作
通过PPT展示小猪佩奇与朋友分享玩具、食物等场景,教育孩子学会与他人分享和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
VS
详细描述
小猪佩奇的动画造型采用了简单的线条和 几何形状,使得角色形象简洁明了,同时 色彩明快,让人印象深刻。此外,每个角 色都有自己独特的造型和标志性动作,更 加易于辨认和记忆。这种简洁明了的动画 造型不仅符合儿童的审美习惯,也能够帮 助家长更好地与孩子进行互动和交流。
幼儿园动画片欣赏教案 幼儿园动画教育
幼儿园动画片欣赏教案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动画片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动画片不仅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且在其中隐藏着丰富的教育内容。
如何正确地利用动画片进行教学已成为幼儿园教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选片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提出一些幼儿园动画片欣赏教案,希望能够对幼儿园动画教育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一、选片原则1. 选择内容丰富、情感温暖的动画片:动画片中的主题应当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
动画片中的情感要积极向上,能够引发幼儿的共鸣。
2. 选择画面美观、音乐动听的动画片: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对于色彩和声音有着很强的感受力,因此选择画面色彩丰富、明快,并且音乐悦耳的动画片,往往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
3. 选择情节简单、易理解的动画片:幼儿的注意力易分散,因此选取情节简单、易于理解的动画片,可以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动画片,引导幼儿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的人格品质和价值观念,促进他们形成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的情感状态。
2. 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观看动画片,启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提升幼儿的观察和思维能力:通过欣赏动画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探索。
三、教学内容1. 欣赏积极向上的动画片:如《小猪佩奇》《米小圈上学记》等,通过欣赏这些动画片,培养幼儿们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2. 欣赏蕴含教育意义的动画片:如《熊出没》《熊宝熊》等,这些动画片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学习。
3. 欣赏反映生活的动画片:如《熊大快跑》《巧虎来了》等,这些动画片的题材贴近幼儿的生活,能够引发幼儿的共鸣,促进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方法1. 视听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观看和听取动画片中的对话和音乐,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幼儿教师面试试讲的灵活运用动画元素
幼儿教师面试试讲的灵活运用动画元素幼儿教师面试试讲是评估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的重要环节。
如何在面试试讲中灵活运用动画元素,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是每位幼儿教师需要掌握的重要技巧。
本文将讨论如何在幼儿教师面试试讲中灵活运用动画元素,并提供一些有效的实践建议。
一、动画元素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动画元素是指通过图像、声音和运动来呈现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手段。
幼儿喜欢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事物,动画元素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此外,动画元素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抽象的概念,增强他们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因此,在幼儿教学中灵活运用动画元素是非常重要的。
在面试试讲中,幼儿教师可以选择适合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动画元素,并巧妙地融入教学过程中,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二、灵活选择动画元素在面试试讲中,幼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选择适合的动画元素。
可以选择一些幼儿喜爱的卡通人物或动物形象,或者使用一些形象生动的图标和符号来呈现教学内容。
通过这些选择,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加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例如,在教授幼儿认字的试讲中,可以选择使用字母卡片的动画元素。
通过将字母卡片一个一个地展示给幼儿,让他们跟着读出相应的字母,可以巩固幼儿对字母的学习和记忆,并培养他们对字母的兴趣。
三、动画元素的融入教学过程在面试试讲中,幼儿教师应将动画元素巧妙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并与其他教学手段相互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 开场引入:在试讲一开始,可以使用一段生动有趣的动画片段或动画音乐来引入教学内容。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主动进入学习状态。
2. 资料展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动画元素展示相关的教学资料。
例如,在教授幼儿动物名称的试讲中,可以通过动画展示不同动物的形象,并辅以配音介绍动物的名称和特点。
这样的展示方式既生动有趣,又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动物的名称。
浅析《寻梦环游记》的艺术特色
浅析《寻梦环游记》的艺术特色摘要:影片《寻梦环游记》围绕西方亡灵节,把轻快的墨西哥小调与简单朴实的剧情发展相结合,看似标准的动画电影,却魔力般地把人心灵最深处的情感挖掘出来。
本文将从影片的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浅析《寻梦环游记》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寻梦环游记艺术特色艺术语言一、创新艺术语言,打造瑰丽视听盛宴影片讲述的是生在鞋匠家的小米格心存伟大的音乐梦想,他意外来到亡灵世界,希望找到高祖父歌神德拉库斯。
米格与意外结识的埃克托同行,踏上了寻梦旅途,而剧情在米格找到歌神后突然出现转折,歌神并不是他的高祖父,歌神的音乐家头衔名不符实。
最后,米格终于受到了真正的音乐家高祖父埃克托的祝福回到了人间,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想,同时也明白了生与死、亲情与家人的真谛。
《寻梦环游记》中出现过对称、三角、对比、调和、中心等构图方法,将真情实感和造型完美结合,每一幅画面都是精品,例如米格和埃克托在寻找高祖父的路上,坐着热气球参加德拉库斯的演唱会,画面以花瓣桥为中心,两边对称出现一些建筑物,十分精致。
细细品味《寻梦环游记》我们可以发现,尽管该片的主要场景大部分都在所谓的“阴间”,但是画面却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灰白黑,而是运用了绚丽斑斓的暖色调。
影片以暖色的笔调和斑斓的色彩描绘了一幅幅天马行空的场景,将亡灵世界和处于这个世界的人们表现得美轮美奂。
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寻梦环游记》也是别出心裁,运用蒙太奇的手法精心设计镜头,多次使用“大全景镜头”来表现亡灵世界。
当米格第一次进入到亡灵世界的时候,镜头就给了一次大全景,在凸显人物内心活动的时候,影片运用了“特写镜头”,在讲述米格的偶像是歌神德拉库斯的时候,影片运用了“仰角镜头”,展现出了崇高、庄严、伟大的气势。
除了画面镜头之外,影片还加入了声音蒙太奇,利用声画结合,使影片内容更有张力,音乐与画面高度融合,也更加紧扣主题,因为影片本身就是一段奇幻的音乐之旅,而象征与隐喻蒙太奇的巧妙使用,使得影片在内容上更有意蕴。
小学动画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动画知识点归纳总结动画是一种通过图像和声音来表现故事的艺术形式。
在许多孩子的童年中,动画片是他们的偶像和欢乐的来源。
动画片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它还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下面我们来归纳总结一些小学生应该了解的动画知识点。
1. 动画的起源动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手绘动画。
木偶和纸片动画也是早期动画的形式。
在20世纪初,出现了第一部动画电影,名为《侏罗纪公园》。
之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类型的动画片开始涌现出来,包括传统动画、计算机动画等。
2. 动画的类型动画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传统动画、计算机动画、停格动画、摄影动画等等。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例如,传统动画是通过手工绘制每一帧画面,而计算机动画则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制作。
3. 动画的制作过程动画制作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故事策划、故事板绘制、角色设计、布景设计、动画制作、配音录制、特效制作等。
这些步骤都需要团队的协作和高度的创造力。
4. 著名的动画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有一些知名的动画制作公司,比如迪士尼、梦工厂、皮克斯等。
这些公司制作的动画片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也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不少奖项。
5. 著名的动画角色动画片中有许多著名的角色,比如米老鼠、唐老鸭、超人、蜡笔小新等。
这些角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个性,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6. 动画对孩子的影响动画对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动画片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体验到不同的世界和文化;另一方面,动画片也有可能对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产生影响,所以家长需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动画,选择适合自己的动画片。
7. 动画的音乐动画片中的音乐也是至关重要的。
音乐可以增加画面的趣味性和戏剧效果,让孩子更容易沉浸在动画世界中。
许多动画片都有著名的配乐和主题曲,比如《狮子王》、《冰雪奇缘》等。
8. 动画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动画制作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随着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普及,动画可能会有更多的展现形式,比如互动式动画、360度全景动画等。
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对比分析报告
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对比分析报告动画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艺术形式,跨越国界和民族文化的差异,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
然而,东西方动画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本报告旨在对比分析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特色及差异,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影响。
一、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总体差异1.形态特征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形态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动画中,人物形象往往具有修长的身形、大大的眼睛和夸张的面部表情。
这种设计风格突出了人物个性和情感表达,强调动态和视觉效果。
相比之下,东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则更注重平衡和和谐的构图,身材较为匀称,面部表情较为含蓄。
这种设计风格强调意境和内敛的表达方式。
2.色彩运用东西方动画在色彩运用方面也存在差异。
西方动画的色彩往往较为鲜艳、对比强烈,强调对比度和视觉冲击力。
而东方动画则更倾向于柔和的色彩和淡雅的色调,注重色彩的情感表达和象征意义。
3.表现手法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各有特色。
西方动画善于运用夸张、幽默和戏剧性的表现手法,强调动作和表情的表演力。
而东方动画则更注重叙事和情感表达,情节较为内敛,强调意境和留白。
二、文化因素对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影响1.文化传统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对动画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方文化注重个体主义和自我表达,因此西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个性化,强调个人情感和自由的追求。
而东方文化更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因此东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内敛和谦逊。
2.价值观念东西方的价值观念差异也对动画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影响。
西方文化注重实证主义和理性思维,因此西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注重科学和逻辑推理。
而东方文化更强调直觉和感性认知,因此东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注重直觉和情感表达。
三、社会影响对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影响1.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影响。
在西方社会中,个人主义和竞争意识较为强烈,因此西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独立和竞争意识强。
宫崎峻动画作品艺术特色分析
宫崎骏 是 日本 著 名动 画 片导 演 , 在全 球
动画界具 有无可替代 的地位 , 国迪斯尼 将他 《 之谷 》 美 风 讲述 的则是人 和 自然如何 和谐相 处 、
尊称为动 画界的黑泽 明。 曰本传 统文化和现 共荣 共生 的大课 题 。 未来 , 受 在 处处 沙漠 , 空气 有 年《 魔女宅急便 》 里的小 魔女琪 琪 以及《 千与千 代文化 的共 同影响 , 得他 的动 画题材来源极 毒 、 使 水也有毒 , 之谷是 一片不 多见 的 乐土 , 风 然 寻 》 里的千寻 等等 。 这些 角色都 具有外表 柔 弱、 为丰 富 , 内容 涉猎 也极 其广 泛 界各地 的传 而仍 有人 为满 足一 己私 欲想让怪物 复活 , 世 统治 胆 怯, 坚强 、 内心 勇敢 , 张与 虚幻并 存, 又 夸 离奇
【 关键词1 题材 角色 色 彩 背景
一
、
题材 广泛、 意境深远
都是 自然 而又真实 的“ 千寻 ”都 可 以在这 面镜 的主角大 多是个天真 无邪的小女孩 , 18 年 , 如 94 子 中看到 自己。 另一部 于 1 8 年 出 品的作 品 《 94 风之谷 》 里的娜乌西卡 ,9 6 ( 18 : 天空之城 》 i  ̄ 里 的希达 ,9 8 龙猫 》 18  ̄( 里的小 月和 小梅 ,9 9 18
生的壮 举 , 正是 平凡 的主 人公 具有 的诚实 、 但
纯真、 勇敢 等优 秀 品质 更令 我们 反思 : 虚幻 世 界 中的河伯们需 要清洗 的是身体 , 实世界 而现 中的我 们需要 洗涤的是心 灵 , 也许我 们每个人
各 国。 女主 角娜 乌西卡 以牺 牲小我 的精神保 护 着风 之谷 、 和植 物。 虫 片中处 处可 见不 同种族 的冲 突和理解 , 在绝 望 中又 处处孕育 着希望和 对真 理 的感悟 。 这部 作 品世界观 独特 , 内容架 构庞 大 , 人物 出场众多 , 满神话与科 幻色彩 。 充 主 角横跨世 界 的生命 追寻 以及 人与 自然 斗争 的哲 学探 讨都衬 托 出作 品蕴含 着 的史诗 般壮 美风 格。 外 , 此 宫崎骏 导 演的优 秀动 画作 品还 有: 】 【 反战题 《 1 红猪 》环保题材《 、 天空之 城 》 、 励 志 题术《 女 宅 急便 》及魔 幻 题 术《 才魔 、 才 龙猫 》 等。 由此可见 , 师的 动画作 品并 不是 肤浅 的 大 让我们去欣 赏它 的美 , 从他 的动 画里我们 可 以 体会 到有 关成长 、 环境 、 战争等 更深层 的信 息 , 对广 大观众有 警示作用。 般 来说 , 画 片更 擅 长表 现 与现 实生 动 活 差距 比较 大的非现实题 材 , 例如 花鸟鱼 虫的 动植 物世界 。 名的迪斯尼 动画更是 与动物结 著 下 了不解之 缘 ,猫儿 历险记 》 《 狐 狸和猎 狗 》 、 《 美人 鱼 》 海底 总动 员 》 恐龙 》 狮子王 、 《 、 《 等 都是 以动物 为主题 。 宫崎 峻 的动 画 片往 而 往是 以人为视 角 , 赋予作 品极 其深沉厚 重的思 想主题 , 同时展示 他契合 时代 脉搏 的对各种社 会现 实 问题 的思 考 。 尽管 表现 难度大 , 品质 作 量却 通常达 到 了写 实的 电影效 果和 超现 实的 意境 。 的作品不 仅在商业 上取得 了巨大的成 他 功, 而且 也保 持 着 强 烈 的社会 意 识 与人 文 情 怀, 向广大 观众 传达 着真 、 、 , 善 美 令观 众 回味 无穷 。 以说 , 的创 作 已经 跨 越了地 域 的限 可 他 制, 获得了动画界 的广泛认 同。 二、 角色塑造 、 彰显个性 角色设计 是动 画影片制作 的灵 魂, 的 独特 东 方视 角和对 动 画形 象性格 的细腻 塑造 是 宫 崎骏动 画电影取得成 功的关键 。 ] [ 宫崎峻动 画 2
再从动画片《大闹天宫》造型艺术看现代中国动画创作
再从动画片《大闹天宫》造型艺术看现代中国动画创作一、本文概述《大闹天宫》是中国动画的经典之作,其独特的造型艺术不仅赋予了角色鲜明的个性,也为中国动画创作树立了新的标杆。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剖析《大闹天宫》的造型艺术特点,探讨其对现代中国动画创作的影响和启示。
我们将从角色设计、色彩运用、场景构建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其造型艺术的独特魅力和现代价值。
我们还将结合现代中国动画创作的现状,探讨如何借鉴和发扬《大闹天宫》的造型艺术特点,推动中国动画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对这一经典作品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现代中国动画创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中国动画艺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二、《大闹天宫》造型艺术分析《大闹天宫》作为中国动画的经典之作,其造型艺术无疑具有深远的影响。
该片的人物设计独具匠心,色彩运用大胆且富有创意,呈现出浓厚的东方美学特色。
在人物设计方面,《大闹天宫》的人物形象鲜明,特征突出。
孙悟空的形象设计融合了猴、人、神的元素,既具有猴子的机智灵活,又具备人的情感和神的力量。
其形象设计独特,线条流畅,色彩鲜艳,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时,其他角色如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也各具特色,形象生动,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在色彩运用上,《大闹天宫》大胆采用了丰富的色彩,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影片中的色彩既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又富有现代感。
比如孙悟空的毛色采用了金黄色,象征着他的高贵和神圣;而天宫的色彩则多采用白色和金色,营造出一种庄严、神圣的氛围。
这些色彩的运用不仅丰富了影片的视觉效果,也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大闹天宫》在场景设计上也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准。
天宫的设计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又融入了现代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影片中的山水、云雾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也极具美感,为故事增色不少。
《大闹天宫》的造型艺术是中国动画创作的一次大胆尝试和创新。
它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还融入了现代审美观念和技术手段,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科研课题论文:33664 动画电影《桃花源记》的艺术特征分析
艺术理论论文动画电影《桃花源记》的艺术特征分析一、水墨动画《桃花源记》概述2006年,在中国国际动漫影视作品的评比中,由深圳环球动漫公司制作的《桃花源记》力拔头筹,获得最高奖项――金猴奖。
作品根据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同名诗歌改编而成。
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对曾经盛极一时的水墨元素的运用。
作品中使用了大量中国水墨中的工笔、写意、勾勒等手法,在风格上力求和经典作品《牧童短笛》《远山情》等作品相一致。
而且借助于作品本身,再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生活观,即对宁静、悠然的追求。
这部作品的出现,更像是一个号角,奏出了中国动画回归传统的强音,试图借助曾经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认可的水墨元素,重新复制中国动画的辉煌,不愧为新世纪以来中国动画影片中的佳作。
二、《桃花源记》的电影分析(一)剧本分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佳作,用寥寥几百字将各种虚实要素交代得清清楚楚,通过对一个宁静、悠然的室外桃源的描绘,来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从主题上来说,是对原主题的照搬,以动画的形式对情节发展予以展示,展现出批评黑暗,向往宁静和美好的主题。
从角色上看,除了原文中武陵渔人、太守和刘子冀之外,影片对人物角色进行了丰富,新增了若干妇女、孩童和婴儿等角色,从而让影片更加丰满。
从情节上看,影片对原作的情节进行了颠倒,采用了回忆倒叙的形式,将诸多情节一一展示出来,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
特别是在影片的结尾之处,增加了一个桃树花开的情节,体现出了作者对陶渊明追求的肯定,可谓是全片的点睛之笔。
(二)镜头分析《桃花源记》利用三维技术,使得镜头变化丰富,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水墨动画以平移镜头为主的面貌。
从镜头长度来看,全片的短镜头运用较多,几乎占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利用短镜头之间的不断切换,将观众的视线牢牢吸引在角色动作上,同时这种快节奏的变化也大大增强了可视性。
长镜头的运用多出现于段落之间的衔接处。
如打渔人被小鱼推醒之后,桃花源展示在了自己的眼前,此处的长镜头长达31秒,将绚丽多彩的桃花源予以了全景的展示,充分满足了观众的欣赏需要。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艺术语言分析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艺术语言分析作者:宋佳钰来源:《广告大观》2019年第07期摘要:近几年我国动画产业逐步崛起,多部动画电影大获好评。
动画相对其他影视艺术而言具有高度假定性,极具导演风格。
通过导演对角色、场景的从无到有构思,影片风格的精心设计,为观众创造一个个美轮美奂的故事。
本文将从角色设计、场景设计、矛盾设置三方面剖析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艺术语言特点,为动画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角色设计;场景设计;矛盾设置近年来,国风盛行,各行各业都在注入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而动画产业也在一直在摸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形式,近几年大热的动画电影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等都是在传统题材中寻找突破点,让传统题材具有新时代趣味。
《哪吒之魔童降世》相对于《哪吒闹海》而言,突破传统极具导演个人特色。
在场景设计制作方面更加精良,紧跟故事情节制作多层次的场景,利用生活化的台词丰富角色形象,通过逗趣的语言拉近角色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具有代入感。
多重的矛盾设置,让剧情环环相扣,使观众紧跟剧情节奏。
一、突破传统的角色设计影片在角色设计中摒弃传统印象,采用“反套路”式的角色塑造法,让观众耳目一新。
对于“正派”角色设计而言,《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出现时颠覆了观众心目中“哪吒”的形象。
虽然在服饰方面仍以红色为主,通过红色的使用塑造哪吒火爆、正义的性格,但大大的黑眼圈、咧着嘴、吊儿郎当的步伐同人们心目中善良、智勇双全的“哪吒”相距甚大,通过生活化的语言、动作塑造哪吒调皮捣蛋、关注别人看法的性格,让人们对哪吒有了新认识。
太乙真人在传统思维定向中应是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仙人,而在本片中却挺着圆圆的肚子、嗜酒如命,说着一口流利的“川普”出现,打破常规通过“指纹解锁”等现代科技、词汇缩小角色与观众距离,增加角色趣味性。
对于“反派”角色设计而言,敖丙紫色的头发给人神秘、高贵的感觉,服饰以白色为主,白色给人纯洁的感觉,塑造其质朴、充满正义感的性格,可由于肩负着复兴龙族的责任,没能顺应自己的内心,站在了反派一方。
无纸动画的技术和艺术特征分析
无纸动画的技术和艺术特征分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画的制作越来越多地采用数字化的方式。
但人们依然对无纸动画这种传统方式有很高的认可度。
本文将对无纸动画的技术和艺术特征进行分析。
一、无纸动画的技术特征1. 手绘制:无纸动画最显著的特征是手绘制。
与数字化的动画相比,无纸动画更加贴近手工制作,形成了独特的手感与风格。
2. 透明画纸:无纸动画的素材通常使用透明画纸。
通过叠加多个画纸的方式,实现动画中角色、背景等元素的动作变化。
3. 流畅的动作:无纸动画常采用12帧每秒的速度,每个画面都流畅自然,给人视觉上的舒适感。
4. 手绘涂色:由于无纸动画是手绘制的,它的颜色是手工涂上的,有着浓郁的艺术气息。
在绘制同样的场景时,不同的画师的色彩会有所不同,形成了多样化的艺术表现。
二、无纸动画的艺术特征1. 有感情的表现:无纸动画通常更容易感染观众,让观众很快融入到角色、场景中。
由于手工制作的特点,无纸动画往往能够展现出更多情感,并且更容易引起人们广泛的情感共鸣。
2. 独特的造型和线条:无纸动画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具有浓郁的艺术性。
动画中的角色通常有着独特的、引人注目的外形,线条也独具特色,能够通过形态、轮廓、线条等透露出人物的性格与情感。
3. 绚丽多彩的场景:无纸动画的背景场景有着非常多元的构造方式。
有的是平面的,独具代表性的却能把复杂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出来。
有的是出自摄影模拟的真实感场景,相乘了更真实那表现的力度。
4. 完美的音效和音乐:无纸动画的音乐与音效也是其重要视觉特征之一。
通过细致的音效,能够以不落俗套的方式为情节加分。
音乐的风格也非常多样,有的配乐力求体现出角色的内心世界,有的则突出表现动画所彰显的理念。
综上所述,无纸动画有着独特的技术和艺术特征,通过手绘、透明画纸、流畅的动作、手工涂色等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手感和风格。
同时,无纸动画的艺术性也非常突出,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独特的造型和线条、绚丽多彩的场景以及完美的音效和音乐。
3-6岁儿童对经典动画形象的喜好研究
3-6岁儿童对经典动画形象的喜好研究摘要:儿童与动画片已经形成了非常亲密的“伙伴”关系。
儿童在与动画片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收获了乐趣,开阔了视野。
同时动画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英雄主义、惩恶扬善,相对简单的价值观念,符合孩子善恶分明的年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关键词:儿童动画形象幼儿审美偏爱动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儿童的欣赏欲望,同时,优秀的动画片是学龄前儿童顺利向小学迈进的阶梯,是他们成长的助力。
教育者应科学地为儿童选择动画片,并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正确引导儿童观看动画片,最大限度地减少动画片的负面影响,汲取其有益营养,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
一、具有夸张拟人特征的动画形象最受幼儿喜爱从动画形象本身特点来看,3-6岁儿童动画形象喜好从关注动画形象造型、色彩等表象特征向形象所表现的内在特质发生着变化。
总体而言,具有夸张拟人特征的动画形象最受幼儿喜爱。
人物的头部都接近圆形,五官、头发等大都像是“平贴”在圆球上。
色彩简单、明亮,也是幼儿选择喜爱的动画形象的一大特点,造型简单地运用三原色进行搭配,色彩饱和度高,画面也更清晰,幼儿更易于接受。
在结构上,线条清晰明朗、图形基础简单、形状圆滑夸张。
在造型上,动画形象更具体、结构更复杂,如黑猫警长,是猫和警察的形象结合在一起,有了具体的角色身份,表情也更加细腻多变,幼儿还会经常模仿动画形象的动作、语言。
在选择喜爱的动画形象上也有具体的表现,汤姆猫巧用夸张与变形的方法,使动物形象更具有鲜明的特色,动画片整体节奏更快,幼儿逻辑思维初步发展,快速移动的画面,紧紧抓住幼儿的注意力。
在动画角色上也有了好坏、善恶之分。
幼儿最喜爱的动画形象具有可爱、幽默、滑稽、有趣、变形、美丽等是它的基本品格,幼儿偏爱“夸张的造型”,这一点与幼儿审美偏爱的“艺术性”特点有关,线条简单, 夸张与拟人的表现风格改变了艺术作品中的事物的神态和表情,使作品的事物比真实的更可爱,消除了孩子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增强了亲近感。
幼儿园动画教学活动
幼儿园动画教学活动幼儿园动画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和影响引言:幼儿园动画教学活动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在教学中融入了生动有趣的动画元素,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下积极参与学习。
本文将就幼儿园动画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和影响展开讨论,以期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1. 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动画教学活动将学习内容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幼儿,使他们更容易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吸引幼儿眼球的动画形象和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幼儿不会感到枯燥和困意,反而会被活动吸引,主动参与,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动画作为一种线条流动的艺术形式,能够激发幼儿对图像的敏感性并提升观察能力。
幼儿园动画教学活动以鲜明的色彩、明快的节奏、精致的细节展现给幼儿,能够帮助他们学会观察、分析和理解事物。
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动画作品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幼儿园动画教学活动,幼儿能够接触到各种虚拟的情境和故事情节,从而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在欣赏动画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勾勒出自己心目中的世界,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创作灵感。
4.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幼儿园动画教学活动通常以小组或整个班级的形式进行,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与其他同伴一起讨论、分享和合作,学会与他人协作,增强了自己的社交能力。
5. 增加幼儿的专注力和记忆力动画作品通常拥有丰富的细节和变化的情节,幼儿需要全神贯注地观看才能理解其中的内容。
通过参与动画教学活动,幼儿的专注力会得到锻炼,并且他们需要通过观看动画进行信息的获取和记忆,这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记忆能力。
6.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园动画教学活动中的动画作品往往拥有优美的音乐和绚丽的画面,这能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在欣赏优秀动画作品的同时,幼儿能够学习和欣赏美,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升自己对艺术的鉴赏力。
7. 引导幼儿情感表达动画作品通常以丰富多彩的情感为基础,可以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动画的艺术特色分析一、教育性教育功能是文艺的基本属性功能,幼儿动画因为幼儿的成长需要,选择题材和主题的艺术表达,都侧重有益于幼儿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
教育性主要表现在幼儿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上。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2002)就是从历史上选择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来突出中华传统的爱国、勤劳、友爱、团结、孝顺等美德。
教育性的表达在动画片中出现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即“犯错改错”型。
叙事模式一般为:“首先表现主人公错误的做法,然后错误的做法导致危机发生,这时主人公接受权威(老师或长辈)的教诲,改正错误,最后用准确方法达到目的和要求。
”11952年的《小猫钓鱼》即属于国产最早的“犯错改错”型,故事讲的是姐姐妙妙和弟弟咪咪跟着妈妈去钓鱼,姐姐细心学习妈妈,弟弟则跑到一边玩耍。
结果姐姐钓到了很多鱼,弟弟被青蛙戏弄,只钓上一只草鞋。
午饭时,妈妈指出了咪咪的错误。
咪咪很是惭愧,下午钓鱼,因为专心致志,钓到了大鱼。
“犯错改错”型的幼儿动画很多,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蓝猫淘气三千问》和《虫虫》等。
有时候因为创作者的观点问题,导致幼儿动画的教育性产生了逻辑矛盾。
如前所举的《小猫钓鱼》,猫成为生动的主人公,鱼则成为钓的对象。
关于钓鱼,丰子恺称之为“诱杀”,不符合动画中生物平等的生态观点。
在《猫咪小贝》(1999)和《派特森与芬达猫钓鱼记》(2000)中,都有猫把鱼烧烤了吃的情节,比较《海底总动员》中小丑鱼不远万里的生存挣扎,比较《小鲤鱼历险记》中小鲤鱼的可爱与勇敢,动画工作者理应重视生态伦理,以便更好地实现作品的教育性表达。
另外,在当前注重个体的人文环境下,对于《草原英雄小姐妹》(1965)中主人公不顾生命保卫集体羊群的行为,也应有充分的重视。
生命的价值理应高于财产的价值,这在教育幼儿时是应该说明的问题。
二、知识性幼儿动画的知识性侧重的是对幼儿智力方面的教育。
如今,动画已成为幼儿获得知识的另一个重要的来源。
一些知识借助于动画传达,不失为良策。
《中国成语故事》把成语实行动画化,这样,枯燥的知识和间接的文字叙述,直接地成为表现自由的动画,体现在幼儿面前,使得幼儿较早地接触到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同的例子还有《唐诗》等,也被动画化了。
这类纯知识的动画表达,往往动画因素和文学因素结合得不够自然。
如成语动画,旁白贯穿始终,并且在片尾揭示出成语的意义。
这个意义一听而过,并不总是容易理解或记住。
唐诗的表达,其动画成为连环画或插图的动画形式。
这种情况需要认真对待,以便更好地实现动画知识性的传达意图。
一些动画就善于有趣味地表达动画中的知识,《小蝌蚪找妈妈》是我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拍摄于1960年。
影片通过小蝌蚪找错妈妈的情节,深入浅出地为幼儿介绍了青蛙成长中四种体态演变的过程,从卵、蝌蚪、长尾巴的小青蛙,到成年青蛙。
影片画面优美明快,故事情节在旁白的带动下简洁易懂,在传达知识性的同时,还表达出了理解事物的全面观点和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这个点,尤其值得知识类幼儿动画借鉴。
《三十六个字》(1984)利用汉字的象形特点,实行动画化表达,在寓教于乐上获得突出成绩。
此后有《学问猫教汉字》系列片,但在动画形式使用上比较粗疏。
幼儿动画中的知识不但讲究科学性,而且讲究生活性。
幼儿需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一定的生存水平,对此动画能够提供有益的协助。
国外的《牙牙学语》(1993)通过对生活中现象的解释,如睡觉、雪、乳牙、祖父母、家庭、小猫、房间里的危险、去散步等,能让幼儿得到实用的生活知识和生活水平。
相比之下,我国幼儿动画的知识偏重传统文化,为提升学习而服务,几乎成为学校课堂的延伸。
三、形象性文学形象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包括角色、自然风景或生活场景等,文学形象的核心是角色形象。
因为幼儿的逻辑思维还处于萌芽阶段,幼儿文艺中的形象塑造就成为首位的问题。
幼儿动画具备形象性的优势。
但仅仅是让画的形象动起来是不够的,还应该把握动画艺术的特点,以及幼儿接受的特点。
1.正反分明,突出正面形象幼儿模仿性强,分辨水平差,这就需要幼儿动画塑造出值得学习和仿效的形象。
在注重幼儿成长的幼儿动画中,主人公身上有正面和反面因素,出现的毛病和改正后的结果,都是明确交待的。
像上述中的“犯错改错”型幼儿动画,它的出现并非偶然,考虑到了幼儿观众接受的艺术表现规律要求。
在具备正面和反面角色的幼儿动画中,两者的形象必须鲜明,一般从外表上即能够区分。
在很多《小红帽》动画短片中(2005年的后现代风格改编动画《小红帽》除外),小红帽和大灰狼在外形上一个可爱,一个凶恶,这当然和传统的文学原著相关。
在童话和寓言中,狼、狐狸两种动物,恶名昭著,幼儿受到童话的影响,具备了先入之见。
所以,幼儿动画的改编强调忠实于原著的方法。
那种任意改变原著的设计,如大灰狼变成了好人、狼和小羊变成了好朋友,往往不适合逻辑思维尚未成熟的幼儿的接受。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古典原著与现代接受的问题。
古典原著的形成有着特定的历史环境,借助动物的故事来比拟阶级社会的矛盾冲突,如狼、狐狸代表恶人、恶人有恶报等。
所以在古典幼儿文学中,凶杀等暴力现象普遍。
现代动画不能充分理解到这些问题,虽然使用了艺术化的手法来处理凶杀,如《幼儿画报》动画版《小红帽》在狼吃掉外婆时,使用的是黑影的剪纸手法。
在古典时代和传统观点中,生态意识还没形成,杀死狼、动物残杀是常见的描写,动画也省事地继承了。
但由此散发的暴力观点对幼儿心理成长的影响,不能低估。
2.动静适宜,突出动的行为和角色语言幼儿好动不好静,喜欢动作性强的故事和人物。
国产动画《西游记》(1999),因为具有孙悟空这个好动的形象,受到了幼儿观众的欢迎。
美国动画的一大特点即是动作性强,人物语言多,但有时表现过度,流于神经质和唠叨。
《猫和老鼠》的追杀游戏过于追求动的效果,不考虑动作的内容,走向了暴力表现,成为幼儿世界的精神污染源。
《蜡笔小新》秉承了日本动画故事性压倒动作性的优点,动画主角是5岁的幼儿园小朋友小新,其动作有不雅的地方,语言成人化,表现乃至情色化。
《蜡笔小新》虽然以幼儿为主角,但因为艺术表现超过幼儿的接受,不应归属幼儿动画。
3.个性和共性,塑造典型角色动画故事片作为一种叙事艺术,有着塑造典型角色的内在要求。
这里的典型角色侧重于共性和审美性的典型。
幼儿动画因为幼儿缺乏思辨水平,更需要一种适合性广泛的典型角色塑造。
幼儿在角色身上受到教育,学到知识,享受美的欢悦。
但幼儿动画往往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角色的典型性不足。
《天线宝宝》是一部低幼儿童动画,从英国诞生后,风行世界各地。
该作塑造了红、绿、蓝、紫四个天线宝宝,宝宝们头上天线通过风车能够链接到真人世界,让观众收看到真人表演的节目。
真人表演的节目在每集中比例过大,以至于一集内容有一个小时之多,并且和主要角色脱离关系。
四个天线宝宝个性不鲜明,仅起到热闹场面、增强重复的作用。
《哆基朴的天空》(2002)的主题是考量事物存有的价值,但主角却是“最糟糕的一种(狗)大便”。
角色的设计具有佛道色彩,既具个性,也蕴藏着典型意义。
哆基朴在秋、冬、春的季节轮换之中,感悟到生命生存的意义,与蒲公英融合,绽放它美丽的梦想。
哆基朴是卑微低下者的典型,即使是无用之物,也有它存有的意义。
哆基朴的形象激励着观众去理解到自己的价值。
其它角色如小鸟、泥块、叶子、青蛙、鸡、蒲公英以及农夫和牛,都是童话里常见的角色,这些角色容易让儿童接受,同时能够理解角色传达出的含义。
造型上,牛、鸟、鸡、叶子、青蛙以及哆基朴的造型,都体现了偶片的立体、拙朴的特点,容易受到幼儿的喜欢。
四、简明性幼儿动画具备简明性的特征,除了众所周知的角色要少外,主要体现在情节和结构的简明上。
1.单线索的直线情节在一个故事里,只有一条线索,角色的行动和情节都被连接在一条线上。
《好猫咪咪》(1979)讲的是小猫咪咪不重视学习,没有学好捉老鼠的本领,反而被老鼠欺负。
受到挫折后,小猫咪咪吸取教训,刻苦锻炼,学好了本领,最后消灭了老鼠。
该片使用的是主角犯错———改错的单线索直线情节,有利于幼儿理解。
2.团块结构在幼儿童话中,有时会出现几个阶段或时期,即几个时空片段,这时候,围绕着主角的情节结构,就是团块结构。
《哆基朴的天空》的故事由五个片段组成:一是哆基朴的产生,二是与泥块的交谈,三是与叶子的交谈,四是与鸡的遭遇,五是与蒲公英的遭遇。
哆基朴从中感受到生存的价值、死亡的自然规律,从而决定为梦想奉献自己。
影片故事按照顺序实行,以板块结构组合,叙事有条不絮。
3.重复手法幼儿动画中重复手法的使用,表面上和简明性相冲突,事实上却仍是一种简明性的体现。
重复手法是儿童文艺中常见的手法,目的在于加深印象、区别比较,从而体现主题。
《天线宝宝》中四个宝宝的重复手法令人无法忘记,在旁白带动下,四个宝宝依次重复一句话,包括相同的动作。
这是属于直接的重复。
重复还有一种是循环式重复,同样的情节反复出现。
《萝卜回来了》(1959)讲的是动物之间友爱的故事,使用的即是循环式重复。
小白兔找到萝卜后,送给了小驴,小驴送给小羊,小羊送给小鹿,小鹿又送回小白兔家中。
另一种特殊的重复手法是电视动画系列片头片尾的歌曲,在精选的画面配合下,在每一集中重复,一些歌曲随即得到传唱,丰富了幼儿的生活。
如《西游记》的片尾曲:“白龙马,蹄朝西……”;也有歌曲不宜儿童歌唱的,如《三毛流浪记》片尾曲。
此外,角色语言和旁白等叙述语言也具备简明性的特点。
五、天真性幼儿动画的天真性特征能够从几个方面去看,包括万物有灵的观点、幻想和夸张的特点,以及由此要求的平等尊重的去成人化。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指出,十一二岁以前的儿童都是泛灵论者,认为万事万物都具有生命和意识。
幼儿动画万物有灵观点,让动画角色从各种动物扩展到各种植物、乃至水滴、刀叉等无生命物上面,从而让动画形成幻想等特征,以此有别于真人影片。
幼儿动画的幻想主要建立在万物有灵的基础之上,同时配合人的心理意识,深层探索新奇、惊异、神秘的内驱力。
幻想成为人始终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创造性的想象。
于是在动画世界中无所不有,无所不能。
想象意味着对现实的改造,改造之中,现实现象产生了变形和夸张。
夸张几乎成为动画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法,夸张的同时,往往带来幽默的效果。
这些都能够归之于天真性的具体使用。
幼儿动画的天真性还表现在成人制作与幼儿接受的平等尊重方面。
仅仅有成人的天真是不够的,还应和幼儿观众平等对话。
国外幼儿动画注意到了这个点。
《天线宝宝》的旁白就和动画片的宝宝们产生了沟通,旁白说一句话,宝宝就重复着。
当然这种沟通因为低幼儿的特点,还是初步的。
在《牙牙学语》中,父母直接和孩子对话。
动画的开始,孩子总是要求妈妈或爸爸讲个故事,父母就和孩子讲故事。
故事每个场景的过渡采用的都是翻页的手法,故事中的角色也不一定就是说话者本人,极像翻看故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