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含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实验五)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组别第组实验项目同组人完成时间年月日【实验名称】《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实验目的】学习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蛋白质的性质:三种物理效应:、、。
1、2、3、成绩:教师签字:批阅日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四个不连续:、、、。
1、2、3、4、蛋白质的分子量与电泳迁移率之间的关系是:Mr=K(10-b·m)logMr=LogK—b·Rm式中Mr——蛋白质的分子量;logK——截距;b——斜率;Rm——相对迁移率。
实验证明,蛋白质分子量在15,000~200,000的范围内,电泳迁移率与分子量的对数之间呈线性关系。
蛋白质的相对迁移率Rm=蛋白质样品的迁移距离/染料(溴酚蓝)迁移距离。
这样,在同一电场中进行电泳,把标准蛋白质的相对迁移率与相应的蛋白质分子量对数作图,由未知蛋白的相对迁移率可从标准曲线上求出它的分子量。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具有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的优点,是目前一般实验室常用的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方法。
【材料与设备】1.仪器设备DYCZ-24D垂直板电泳槽(北京市六一仪器厂),电泳仪,微量移液器2.材料烧杯(250mL、500mL)、量筒(500mL、250mL)、培养皿3.主要试剂(1)标准蛋白混合液:内含磷酸化酶(Mw94,000),牛血清蛋白(Mw67,000),肌动蛋白(Mw43,000),磷酸酐酶(Mw30,000)和溶菌酶(Mw14,000)(2)30%凝胶贮备液:Acr30g,Bis0.8g,加蒸馏水至100mL(3)分离胶缓冲液(1.5mol/L):Tris18.15g,加水溶解,6mol/L HCl调pH8.9,定容100mL(4)浓缩胶缓冲液(0.5mol/L):Tris6g,加水溶解,6mol/L HCl调pH6.8,并定容到100mL(5)5×电极缓冲液(pH8.3):SDS lg,Tris6g,Gly28.8g,加水溶解并定容到1000mL。
生物化学实验
⽣物化学实验实验⼀1、糖类的颜⾊反应1. α-萘酚反应糖在浓⽆机酸(硫酸或盐酸)作⽤下,脱⽔⽣成糠醛及糠醛衍⽣物,后者能与α-萘酚⽣成紫红⾊物质。
注意:因糠醛及糠醛衍⽣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 间苯⼆酚反应在酸作⽤下,酮糖脱⽔⽣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酚作⽤⽣成红⾊物质。
此反应是酮糖的特异反应。
因为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
2、还原作⽤许多糖类由于其分⼦中含有⾃由的或潜在的醛基或酮基,因此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铜、铁、银等⾦属离⼦还原,同时糖类本⾝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产物。
糖类这种性质常被利⽤于检测糖的还原性及还原糖的定量测定。
本实验所⽤的试剂为斐林试剂和本尼迪克特试剂。
它们都是Cu2+的碱性溶液,能使还原糖氧化⽽本⾝被还原成红⾊(颗粒⼤)或黄⾊(颗粒⼩)的Cu2O沉淀。
实验⼆脂肪碘值的测定碘值(价)是指100g脂肪在⼀定条件下吸收碘的克数。
碘值是鉴别脂肪的⼀个重要常数,可⽤以判断脂肪所含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
脂肪中常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个或多个双键,能与卤素起加成作⽤⽽吸收卤素。
常⽤碘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起加成作⽤。
脂肪的不饱和程度越⾼,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越多,与其双键起加成作⽤的碘量就越多,碘值就越⾼。
故可⽤碘值表⽰脂肪的不饱和度。
I2+-CH=CH--CHI-CHI-本实验⽤溴化碘(Hanus试剂)代替碘。
⽤⼀定量(必须过量)溴化碘和待测的脂肪作⽤后,⽤硫代硫酸钠滴定的⽅法测定溴化碘的剩余量,然后计算出待测脂肪吸收的碘量,求得脂肪的碘值。
加成作⽤:IBr+-CH=CH--CHI-CHBr-剩余溴化碘中碘的释放:IBr + KI KBr + I2再⽤硫代硫酸钠滴定释放出来的碘:I2 +2Na2S2O3 2Na2S4O6+2NaI思考题:何谓空⽩溶液和空⽩实验?空⽩实验有何意义?在各种分析⽅法中,为消除⼲扰,⽤与测定试样时完全⼀致的条件进⾏测定的溶液。
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一、糖的颜色反应及还原作用实验一:糖的颜色反应实验1.1 莫氏实验一、目的掌握莫氏(molisch)实验鉴定糖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糖经浓无机酸(浓硫酸、浓盐酸)脱水产生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后者在浓无机酸作用下,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缩合物,在糖液和浓硫酸的液面间形成紫环,因此又称“紫环反应”,其反应如下图: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定糖。
三、实验器材1、棉花或滤纸。
2、吸管1.0ml(*4)、2.0ml(*1)。
3、试管1.5*15cm(*4)。
四、实验试剂1、莫氏试剂:称取α-萘酚5g,溶于95%乙醇并稀释至100ml。
此试剂需新鲜配置,并贮于棕色试剂瓶中。
2、1%蔗糖溶液:称取蔗糖1g,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ml。
3、1%葡萄糖溶液:称取葡萄糖1g,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ml.4、1%淀粉溶液:讲1g可溶性淀粉与少量冷蒸馏水混合溶液合成薄浆状物,然后缓缓倾入沸蒸馏水中,边加边搅。
最后以沸蒸馏水稀释至100ml。
五、操作于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1%葡萄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和少许纤维素(棉花或滤纸浸在1ml水中)。
然后各加莫氏试剂2滴1,摇匀,讲试管倾斜,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1.5ml(切勿振摇!)硫酸层沉于试管底部与糖溶液分成两层,观察液面交界处有无紫色环出现。
六、注意事项1、试管中加入各种糖后,应做好标记,浓硫酸加入的方式应保持一致。
2、莫氏反应非常灵敏,所用的试剂应洗净,不可再样品中混入纸屑等杂物。
3、当糖浓度过高时,由于浓硫酸对他的焦化作用,将呈现红色及褐色而不呈现紫色,需稀释后再做。
思考题:1、解释α-苯酚反应的原理。
2、用莫氏试验鉴定糖时需注意哪些?试验1.2 塞氏试验一、目的掌握塞氏(Seliwanoff)实验鉴定酮糖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酮糖在浓酸的作用下,脱水生产5-羟甲基糠醛,后者与间苯二酚作用,呈红色反应,有时亦同时产生棕色沉淀,此沉淀溶于乙醇,呈鲜红色沉淀2,以果糖为例,其反应如下:三、实验器材1、吸管0.5ml(*3)、5.0ml(*1)。
生物化学实验
碘价的测定(Hanus) 法三、实验原理在适当条件下,不饱和脂肪酸的不饱和键能与碘、溴或氯起加成反应。
脂肪分子中如含有不饱和脂酰基,即能吸收碘。
100g脂肪所吸收碘的克数称为碘价。
碘价的高低表示脂肪不饱和度的大小。
由于碘与脂肪的加成作用很慢,故于Hanus试剂中加入适量溴,使产生溴化碘,再与脂肪作用。
将一定量(过量)的溴化碘(Hanus试剂)与脂肪作用后,测定溴化碘剩余量,即可求得脂肪之碘价,本法的反应如下:I2+Br2-->2IBr(Hanus试剂) IBr+一CH=CH—-->—CHI—CHBr—KI+CH3COOH-->HI+CH3COOKHI+IBr-->HBr+I2I2+2Na2S2O3-->2Nal+Na2S4O6 (滴定)四、实验试剂及材料仪器1、Hanus试剂:溶13.20升华碘于1000ml冰醋酸(99.5%)内,溶时可将冰醋酸分次加入,并置水浴中加热助溶,冷后,加适当之溴(约3ml)使卤素值增高一倍。
此溶液储于棕色瓶中。
2、15%碘化钾溶液称取150g碘化钾溶于水,稀释至1000ml。
3、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约0.1N) 25g纯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0溶(C·P以上规格)于经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中,稀释至1000ml,此溶液中可加入少量(约50mg)Na2CO3,数日后标化。
标化方法:精密称取在1200C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0.15—0.20g 2份,分别置于两个500ml碘瓶中,各加水约30ml使溶解,加入固体碘化钾2.0g及6NHCl l0 ml:混匀,塞好,置暗处3分钟,然后加入水200ml稀释,用Na2S203滴定,当溶液由棕变黄后,加淀粉液3ml,继续滴定至呈淡绿色为止,计算Na2S2O3溶液的准确浓度。
滴定的反应:K2Cr2O7+6I-+14H+—>2K++2Cr3++3I2+7H2OI2+2S2O2-—>2I-+S4O2-4、1%淀粉液五、实验方法准确称取0.2g脂肪,置于碘瓶(图5中),加10ml氯仿作溶剂,待脂肪溶解后,加入Hanus试剂20ml,(注意勿使碘液沾在瓶颈部),塞好碘瓶,轻轻摇动,摇动时亦应避免溶液溅至瓶颈部及塞上,混匀后,置暗处(或用黑布包裹碘瓶)30分钟,于另一碘瓶中置同量试剂,但不加脂肪,作空白试验。
生物化学实验教案(全)
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目录实验一糖的颜色反应 (1)实验二糖的还原作用 (3)实验三多糖的实验 (4)实验四糖的旋光性和变旋现象 (5)实验五血糖的定量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 (7)实验六人血清中总胆固醇的测定 (8)实验七牛奶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9)实验八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 (11)实验九牛奶中酪蛋白含量的测定 (12)实验十氨基酸的纸层析 (14)实验十一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分离血清蛋白质 (16)实验十二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18)实验十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20)实验十四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22)实验十五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23)实验十六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25)实验十七紫外光吸收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26)实验十八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 (28)实验十九过氧化物酶的作用 (29)实验二十溶菌酶的提纯结晶 (30)实验二十一酵母RNA的提取 (31)实验二十二 RNA的定量测定(苔黑酚法) (32)实验二十三 DNA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33)实验二十四荞麦中总黄酮的定性定量研究 (33)实验一糖的颜色反应[实验目的及要求]1. 掌握莫式(Molisch)试验鉴定糖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塞式(Seliwanoff)试验鉴定酮糖的原理和方法。
3. 掌握杜式(Tollen)试验鉴定酮糖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1.莫式试验:糖经无机酸(浓硫酸、浓盐酸)脱水产生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后者在浓无机酸作用下,能与а-萘酚生成紫红色缩合物。
2.塞式试验:酮糖在浓酸的作用下,脱水生成5-羟甲基糠醛,后者与间苯二酚作用,呈红色反应;有时亦同时产生棕红色沉淀,此沉淀溶于乙醇,成鲜红色溶液。
3.杜式试验:戊糖在浓酸溶液中脱水生成糠醛,后者与间苯三酚结合成樱桃红色物质。
[实验仪器及用品]仪器:水浴锅。
器皿:吸管、试管。
实验药品:蔗糖、葡萄糖、淀粉、果糖、阿拉伯糖、半乳糖、а-萘酚、浓硫酸、95%乙醇、间苯二酚、盐酸、间苯三酚。
生物化学实验
3.用白明胶(也是一种蛋白)做上述实验,结果如何?
(二)双缩尿反应
1.取少许结晶尿素放在干燥试管中,微火加热,尿素熔化并形成双缩尿,释出之氨可用红色石蕊试纸检测。至试管内有白色固体出现,停止加热,冷却。然后加10%NaOH溶液1ml摇匀,再加2滴1%CuSO4溶液,混匀,观察有无紫色出现。
6.尿素:如颗粒较粗,最好研成细粉末状。
7. 10%NaOH溶液:10gNaOH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
8.浓硝酸:比重1.42
9. 1%硫酸铜溶液:硫酸铜1g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
10.硫酸铵晶体:如颗粒太大,最好研碎。
11.饱和硫酸铵溶液:蒸馏水100ml,加硫酸铵至饱和。
12. 95%乙醇
纱布过滤,滤液备用。
主要内容
1.过氧化氢酶实验:
取试管4支,按下表加入试剂:
管号
2%H2O2
(ml)
新鲜猪肝糜
(g)
煮熟肝糜
(g)
生马铃薯
(g)
熟马铃薯
(g)
1
2
3
4
3
3
3
3
0.5
-
-
-
-
0.5
-
-
-
-
1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
加完,观察有无气泡产生,特别注意肝糜周围和马铃薯周围。
2.过氧化物酶实验:
取试管4支,按下表编号加入试剂:
取蛋白质溶液1ml,加晶体NaCl少许(加速沉淀并使沉淀完全),待溶解后再加入95%乙醇2ml混匀,观察有无沉淀析出。
吉大《生物化学》考试
生物化学(含实验)一、单选题1.(2分)胰岛素属于• A. 抗脂解激素• B. 脂解激素答案A2.(2分)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 A. VLDL• B. CM• C. LDL• D. HDL• E. 清蛋白答案B3.(2分)真核生物的mRNA• A. 在胞质内直接合成• B. 合成后不需剪接、修饰• C. 帽子结构是聚腺苷酸• D. 代谢较慢• E. 分子上每三个核苷酸为一组决定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答案E4.(2分)含有两个氨基的氨基酸是• A. 谷氨酸• B. 丝氨酸• C. 酪氨酸• E. 苏氨酸答案D5.(2分)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先合成的前体是• A. AMP• B. ADP• C. GMP• D. IMP• E. XMP答案D6.(2分)每种完整蛋白质分子必定具有• A. α-螺旋• B. β-折叠• C. 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E. 辅助因子答案C7.(2分)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 C-N糖苷键• B. 2′、5′-磷酸二酯键• C. 3′、5′-磷酸二酯键• D. 肽键• E. α-1-6-糖苷键答案C8.(2分)关于酶竞争性抑制作用正确的是• B. 增大[S]对抑制作用无影响• C. Km↓、Vmax不变• D. Km↓、Vmax↓• E. 抑制剂和底物都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答案E9.(2分)转录后需要加工的mRNA 是• A. 真核mRNA• B. 原核mRNA答案A10.(2分)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参加• B. 有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参加• C. 为半保留复制• D. 以四种dNTP为原料• E. 有DNA连接酶参加答案B11.(2分)关于生物氧化与体外燃烧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终产物基本相同• B. 均需要催化剂• C. 产生CO2方式相同• D. 能量释放的方式相同• E. 反应条件相同答案A12.(2分)DNA复性是指• B. 单股DNA恢复成双股DNA• C. 50%DNA变性时的温度• D. OD280增高• E. OD280降低答案B13.(2分)成熟红细胞的产能途径是• A. 糖酵解• B. 糖有氧氧化答案A14.(2分)关于酶的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正确的是• A. 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相似• B. 抑制剂和底物结合在酶分子的不同部位• C. Km↓、Vmax不变• D. Km↓、Vmax↓• E. 增大[S]使抑制作用减弱答案B15.(2分)单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 A. 不含有亚基• B. 含有亚基答案A16.(2分)氧化磷酸化进行的部位是• A. 内质网• B. 线粒体• C. 胞液• E. 溶酶体答案B17.翻译过程的终止是因为• A. 已经达到mRNA的尽头• B. 终止密码子出现并被特异的tRNA识别而结合• C. 终止密码子出现并被释放因子识别而结合• D. 终止密码子有可以水解肽酰基与tRNA 之间的连接键• E. 终止密码子阻止核糖体沿模板的移动答案C18.(2分)蛋白质的基本元素组成是• A. C,H,O,N,S• B. C,H,O,S,P• C. C,H,O,P,Fe• D. O,N,S,Ca,P• E. C,O,N,S,P答案A19.(2分)饥饿时肝脏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A. 脂肪• B. 酮体答案A20.(2分)糖原分子中的一个葡萄糖单位酵解成乳酸时净生成的ATP的摩尔数是• A. 1• B. 2• C. 3• E. 5答案B21.(2分)有机磷对酶的抑制作用属于• A. 不可逆性抑制• B. 可逆性抑制答案A22.(2分)原核生物辨认转录起始点的是• A. α亚基• B. β亚基• C. β′亚基• D. σ亚基• E. α2ββ′答案D23.(2分)生成酮体的组织部位是• A. 肝脏• B. 肝外组织答案A24.(2分)参与线粒体氧化呼吸链递氢与递电子作用• A. 维生素B1• B. 维生素B2• C. 维生素B6• D. 维生素C• E. 维生素D答案B25.(2分)脂酸进行β-氧化的亚细胞部位是• B. 线粒体答案B26.(2分)DNA半保留复制• A. 只把遗传信息的一半传给下一代• B. 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另一条链为新合成答案B27.(2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碱基在• A. 螺旋内侧• B. 螺旋外侧答案A28.(2分)脂肪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 A. 储能• B. 供能答案A29.(2分)下列哪种化合物是解偶联剂• A. 二硝基苯酚• B. 氰化钾• C. 抗霉素A• D. 异戊巴比妥• E. 鱼藤酮答案A30.(2分)人体排泄的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特征性终产物是• A. 尿素• B. 尿酸• C. 肌酐• E. 黄嘌呤答案B31.(2分)酮体包括• A. 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 B. 乙酰乙酸、丙酮酸、β-羟丁酸• C. 乙酰辅酶A、FADH2、NADH• D. CO2、H2O和释出能量• E. 乙酰辅酶A、NADPH、CO2 答案A32.(2分)儿茶酚胺是由哪个氨基酸转化生成的• A. 丝氨酸• B. 酪氨酸• C. 谷氨酸• D. 天冬氨酸• E. 赖氨酸答案C33.(2分)合成脂酸的亚细胞部位是• A. 胞质• B. 线粒体答案A34.(2分)DNA复制过程中连续合成是的哪条链?• A. 领头链• B. 随从链答案A35.(2分)决定氧化磷酸化速率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B. AMP浓度• C. FMN• D. FAD• E. NADP答案A36.(2分)合成尿素的途径是• A. 嘌呤核苷酸循环• B. 鸟氨酸循环答案B37.(2分)蛋白质紫外吸收的最大波长是• A. 290nm• B. 280nm• C. 270nm• D. 260nm• E. 250nm答案B38.(2分)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 A. VLDL• B. CM• C. LDL• D. HDL• E. 清蛋白答案A39.(2分)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B. 酶对底物都有绝对特异性• C.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D. 酶是活细胞的产物,不能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E. 其催化活性都需辅助因子答案C40.(2分)关于转氨基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 转氨酶种类多、分布广,但以GPT和GOT最为重要• B. GPT在肝脏中活性最高,GOT在心肌中活性最高• C. 谷氨酸+丙氨酸←→谷氨酰胺+丙酮酸• D. 转氨基作用是体内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重要途径• E. 转氨酶的辅酶可以是磷酸吡哆醛答案C41.(2分)下列氨基酸中属于非必需氨基酸的是• A. 赖氨酸• B. 甲硫氨酸• C. 谷氨酸• D. 苏氨酸• E. 色氨酸答案C42.(2分)S-腺苷甲硫氨酸的重要作用是• A. 补充甲硫氨酸• B. 生成腺嘌呤核苷• C. 合成四氢叶酸答案E43.(2分)转录是• A. 以DNA为模板、以四种NTP为原料合成RNA• B. 以DNA为模板、以四种dNTP为原料合成DNA• C. 以RNA为模板、以四种NTP为原料合成RNA• D. 以RNA为模板、以四种dNTP为原料合成DNA• E. 以上都不是答案A44.(2分)脂酸彻底氧化的产物• A. 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 B. 乙酰乙酸、丙酮酸、β-羟丁酸• C. 乙酰辅酶A、FADH2、NADH• D. CO2、H2O和释出能量• E. 乙酰辅酶A、NADPH、CO2答案D45.(2分)体内生成ATP的最主要方式是• A. 物水平磷酸化• B. 氧化磷酸化答案B46.(2分)下列哪一个不是一碳单位• A. 甲基• B. 甲烯基• C. 甲炔基• D. 亚氨甲基• E. 二氧化碳答案E。
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一、糖的颜色反应及还原作用实验一:糖的颜色反应实验1.1 莫氏实验一、目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期待掌握莫氏(molisch)实验鉴定糖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糖经浓无机酸(浓硫酸、浓盐酸)脱水产生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后者在浓无机酸作用下,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缩合物,在糖液和浓硫酸的液面间形成紫环,因此又称“紫环反应”,其反应如下图: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定糖。
三、实验器材1、棉花或滤纸。
2、吸管1.0ml(*4)、2.0ml(*1)。
3、试管1.5*15cm(*4)。
四、实验试剂1、莫氏试剂:称取α-萘酚5g,溶于95%乙醇并稀释至100ml。
此试剂需新鲜配置,并贮于棕色试剂瓶中。
2、1%蔗糖溶液:称取蔗糖1g,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ml。
3、1%葡萄糖溶液:称取葡萄糖1g,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ml.4、1%淀粉溶液:讲1g可溶性淀粉与少量冷蒸馏水混合溶液合成薄浆状物,然后缓缓倾入沸蒸馏水中,边加边搅。
最后以沸蒸馏水稀释至100ml。
五、操作于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1%葡萄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和少许纤维素(棉花或滤纸浸在1ml水中)。
然后各加莫氏试剂2滴1,摇匀,讲试管倾斜,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1.5ml(切勿振摇!)硫酸层沉于试管底部与糖溶液分成两层,观察液面交界处有无紫色环出现。
六、注意事项1、试管中加入各种糖后,应做好标记,浓硫酸加入的方式应保持一致。
2、莫氏反应非常灵敏,所用的试剂应洗净,不可再样品中混入纸屑等杂物。
3、当糖浓度过高时,由于浓硫酸对他的焦化作用,将呈现红色及褐色而不呈现紫色,需稀释后再做。
思考题:1、解释α-苯酚反应的原理。
2、用莫氏试验鉴定糖时需注意哪些?试验1.2 塞氏试验一、目的掌握塞氏(Seliwanoff)实验鉴定酮糖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酮糖在浓酸的作用下,脱水生产5-羟甲基糠醛,后者与间苯二酚作用,呈红色反应,有时亦同时产生棕色沉淀,此沉淀溶于乙醇,呈鲜红色沉淀2,以果糖为例,其反应如下:三、实验器材1、吸管0.5ml(*3)、5.0ml(*1)。
《生物化学(含实验)》习题库(建议收藏保存)
《生物化学(含实验)》习题库(建议收藏保存)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5道小题,总分值100分)1.乳酸循环是指肌组织产生的乳酸运送到肝脏进行(4分)A糖异生B糖酵解正确答案A2.不是胆固醇的代谢去路的是(4分)A生成胆汁酸B 生成雌激素C生成CO2和H2OD生成维生素D3E生成雄激素正确答案C3.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基是(4分)ANAD+BNADP+CFADDFMNECoQ正确答案C4.下列哪种化合物不能由酪氨酸合成(4分)A去肾上腺素B苯丙氨酸C肾上腺素D黑色素E多巴胺正确答案B5.RNA(4分)A 携带遗传信息B表达遗传信息正确答案B6.抗叶酸类(4分)A氮杂丝氨酸B6-巯基嘌呤C5-氟尿嘧啶D氨甲蝶呤、磺胺类E阿糖胞苷正确答案D7.电子传递链的组成成分不包括(4分)ACoQBFMNCFADDFe-SECoA正确答案E8.原核生物DNA的高级结构是(4分)A线性B环状正确答案B9.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的结构(4分)A不相似B相似正确答案B10.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模板是(4分)AtRNABmRNAChnRNADsnRNAErRNA正确答案B11.核苷类似物(4分)A 氮杂丝氨酸B6-巯基嘌呤C5-氟尿嘧啶D氨甲蝶呤、磺胺类E阿糖胞苷正确答案E12.DNA和R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4分)A核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B碱基相同、核糖不同C碱基不同、核糖不同D碱基不同、核糖相同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13.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4分)A氢键B二硫键C疏水键D离子键E磷酸二酯键正确答案A14.糖异生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4分)A饥饿时保持血糖浓度相对恒定B剧烈运动时防止酸中毒C长期禁食时防止酸中毒D进食蛋白质促进肝糖元增加E形成氨基酸代谢的另一途径正确答案B15.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的特点是(4分)A在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合成嘧啶环B先合成嘧啶环,再与磷酸核糖相连正确答案B16.DNA以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生物属于(4分)A原核生物B真核生物正确答案B17.真核生物的mRNA(4分)A在胞质内直接合成B合成后不需剪接、修饰C帽子结构是聚腺苷酸D代谢较慢E分子上每三个核苷酸为一组决定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正确答案E18.转运内源性胆固醇(4分)AVLDLBCMCLDLDHDLE清蛋白正确答案C19.关于酶竞争性抑制作用正确的是(4分)A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不相似B增大[S]对抑制作用无影响CKm、Vmax不变DKm、VmaxE抑制剂和底物都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正确答案E20.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指(4分)A维生素与辅酶B糖原与葡萄糖C氨基酸与多肽D脂肪酸与甘油E蛋白质与核酸正确答案E21.某双链DNA中已知一条链中A=30%、G=24%、其互补链的碱基组成、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4分)AT+C=46%BA+G=54%CA+G=46%DT+C=60%EA+T=46%正确答案C22.与联合脱氨基作用无关的是(4分)Aa-酮戊二酸B转氨酶CNAD+D 谷氨酸脱氢酶E脯氨酸正确答案E23.体内脱氧核苷酸是下列哪种物质直接还原产生(4分)A核糖B核糖核苷C一磷酸核苷D二磷酸核苷E三磷酸核苷正确答案D24.人体排泄的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特征性终产物是(4分)A尿素B尿酸C肌酐D-丙氨酸E黄嘌呤正确答案B25.只作为其它分子前体、本身无直接功能的是(4分)AtRNABmRNAChnRNADsnRNAErRNA纠错正确答案C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5道小题,总分值100分)1.体内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4分)A叶酸B维生素B12C四氢叶酸D血红蛋白ES-腺苷甲硫氨酸正确答案C2.pI为6.5的蛋白质(4分)A在pH7的溶液中带正电荷B在pH7的溶液中带负电荷C在pH5的溶液中带负电荷D在pH5的溶液中为兼性离子E在pH6.5的溶液中带正电荷正确答案B3.胞液中的苹果酸脱氢酶的同工酶的辅助因子是(4分)ANAD+BNADP+CFADDFMNEADP正确答案A4.下列哪种化合物不能由酪氨酸合成(4分)A去肾上腺素B苯丙氨酸C肾上腺素D黑色素E多巴胺正确答案B5.谷氨酸脱氢酶的辅酶(4分)A泛酸BFADC磷酸吡哆醛DNAD+E生物素正确答案D6.DNA复性是指(4分)A双股DNA解链成单股DNAB单股DNA恢复成双股DNAC50%DNA变性时的温度DOD280增高EOD280降低正确答案B7.关于B-DNA双螺旋结构叙述错误的是(4分)A戊糖磷酸在螺旋外侧、碱基在内侧B通过碱基之间的氢键维系稳定C每个螺旋为10.5个碱基对D遵循碱基互补规则、但有摆动现象E双螺旋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正确答案D8.只作为其它分子前体、本身无直接功能的是(4分)AtRNABmRNAChnRNADsnRNAErRNA正确答案C9.尿嘧啶(U)不存在于(4分)ARNABDNA正确答案B10.IMP参与(4分)A鸟氨酸循环B嘌呤核苷酸循环C丙氨酸-葡萄糖循环D三羧酸循环E蛋(甲硫)氨酸循环正确答案B11.磺胺类药物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作用属于(4分)A竞争性抑制B非竞争性抑制正确答案A12.不是胆固醇的代谢去路的是(4分)A生成胆汁酸B生成雌激素C生成CO2和H2OD生成维生素D3E生成雄激素正确答案C13.糖异生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4分)A饥饿时保持血糖浓度相对恒定B剧烈运动时防止酸中毒C长期禁食时防止酸中毒D进食蛋白质促进肝糖元增加E形成氨基酸代谢的另一途径正确答案B14.关于生物氧化与体外燃烧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4分)A终产物基本相同B均需要催化剂C产生CO2方式相同D能量释放的方式相同E反应条件相同正确答案A15.糖原分解的关键酶(4分)A己糖激酶B糖原合酶C磷酸化酶D丙酮酸羧化酶E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正确答案C16.在细胞质中不能单独执行功能的是(4分)AtRNABmRNAChnRNADsnRNAErRNA正确答案E17.蛋白质中-螺旋的特点正确的是(4分)A肽键平面充分伸展B主要由离子键维系C为左手螺旋D为右手螺旋E一圈为3.9个氨基酸正确答案D18.胸腺嘧啶(T)不存在于(4分)ARNABDNA正确答案A19.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4分)A与底物结合并使之转化为产物的特定区域是酶的活性中心B必须基团都在酶的活性中心C抑制剂都结合于酶的活性中心D都含有辅酶E酶的中心部位正确答案A20.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4分)A氢键B二硫键C疏水键D离子键E磷酸二酯键正确答案A21.在鸟氨酸和氨基甲酰磷酸存在时合成尿素还需要加入(4分)A精氨酸B氨CHCO3-D瓜氨酸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22.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指(4分)A维生素与辅酶B糖原与葡萄糖C氨基酸与多肽D脂肪酸与甘油E蛋白质与核酸正确答案E23.DNA变性是指(4分)A双股DNA解链成单股DNAB单股DNA恢复成双股DNAC50%DNA变性时的温度DOD280增高EOD280降低正确答案A24.分子量最小的是(4分)AtRNABmRNAChnRNADsnRNAErRNA 正确答案A25.蛋白质变性时肽键(4分)A破坏B不破坏正确答案B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5道小题,总分值100分)1.关于酶的可逆性抑制正确的是(4分)A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使酶变性失活B抑制剂与酶通常以共价键结合C抑制剂不能用物理的方法去除D抑制剂一般为非生物源性E磺胺药的抗菌作用是可逆性抑制正确答案E2.氧化磷酸化进行的部位是(4分)A内质网B线粒体C胞液D 高尔基体E溶酶体正确答案B3.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指(4分)A维生素与辅酶B糖原与葡萄糖C氨基酸与多肽D脂肪酸与甘油E蛋白质与核酸正确答案E4.蛋白质的基本元素组成是(4分)AC,H,O,N,SBC,H,O,S,PCC,H,O,P,FeDO,N,S,Ca,PEC,O,N,S,P正确答案A5.关于酶的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正确的是(4分)A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相似B抑制剂和底物结合在酶分子的不同部位CKm、Vmax不变DKm、VmaxE增大[S]使抑制作用减弱正确答案B6.电子传递链的组成成分不包括(4分)ACoQBFMNCFADDFe-SECoA正确答案E7.糖酵解途径中最重要的调节酶是(4分)APFK-1(磷酸果糖激酶-1)BHK(己糖激酶)CPK(丙酮酸激酶)DGK(葡萄糖激酶)E磷酸甘油酸激酶正确答案A8.血中氨的最主要去路是(4分)A合成尿素B参与嘌呤嘧啶的合成C生成谷氨酰胺D生成非必需氨基酸E生成铵盐正确答案A9.参与线粒体氧化呼吸链递氢与递电子作用(4分)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维生素B6D维生素CE维生素D正确答案B10.骨骼肌和心肌中丙氨酸脱氨基的方式主要是(4分)A经联合脱氨基作用脱氨B经嘌呤核苷酸循环途径脱氨C经丙氨酸酶催化直接脱氨D经丙氨酸氧化酶催化直接脱氨E经丙氨酸水解酶催化脱氨正确答案B11.尸胺来自(4分)A色氨酸B组氨酸C赖氨酸D谷氨酸E半胱氨酸正确答案C12.单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4分)A不含有亚基B含有亚基正确答案A13.在呼吸链中能将电子直接传给氧的传递体是(4分)AFe-S蛋白B细胞色素bC细胞色素cD细胞色素c1E细胞色素aa3正确答案E14.人体内各种活动的直接能量供给者是(4分)A葡萄糖B脂酸CATPDGTPE乙酰辅酶A正确答案C15.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4分)A 右手螺旋B左手螺旋正确答案A16.DNA变性是指(4分)A双股DNA 解链成单股DNAB单股DNA恢复成双股DNAC50%DNA变性时的温度DOD280增高EOD280降低正确答案A17.下列哪种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4分)A色氨酸B苏氨酸C苯丙氨酸D蛋氨酸E脯氨酸正确答案D18.糖酵解的关键酶(4分)A己糖激酶B糖原合酶C磷酸化酶D丙酮酸羧化酶E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正确答案A19.关于生物氧化与体外燃烧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4分)A终产物基本相同B均需要催化剂C产生CO2方式相同D能量释放的方式相同E反应条件相同正确答案A20.糖原合成时葡萄糖的直接供体是(4分)AG6PBG1PCCDPGDUDPGEUDPGA正确答案D21.下列氨基酸中属于非必需氨基酸的是(4分)A 赖氨酸B甲硫氨酸C谷氨酸D苏氨酸E色氨酸正确答案C22.DNA是(4分)A脱氧核糖核苷酸B核糖核苷酸正确答案A23.胞液中的苹果酸脱氢酶的同工酶的辅助因子是(4分)ANAD+BNADP+CFADDFMNEADP正确答案A24.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4分)A所有蛋白都有酶的活性B酶对底物都有绝对特异性C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D酶是活细胞的产物,不能在细胞外发挥作用E其催化活性都需辅助因子正确答案C25.糖原分子中的一个葡萄糖单位酵解成乳酸时净生成的ATP的摩尔数是(4分)A1B2C3D4E5正确答案B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5道小题,总分值100分)1.体内还原型辅酶Ⅱ(NADPH+H+)主要产生于(4分)A糖酵解途径B磷酸戊糖途径正确答案B2.成熟红细胞的主要供能途径是(4分)A有氧氧化B磷酸戊糖途径C糖异生D糖酵解E糖原合成正确答案D3.转氨酶的辅酶(4分)A泛酸BFADC磷酸吡哆醛DNAD+E生物素正确答案C4.体内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4分)A叶酸B维生素B12C四氢叶酸D血红蛋白ES-腺苷甲硫氨酸正确答案C5.分子量最小的是(4分)AtRNABmRNAChnRNA DsnRNAErRNA正确答案A6.饥饿时脑的能量主要来源于(4分)A脂肪B酮体正确答案B7.巴斯德效应是指氧供给充足时(4分)A糖酵解与有氧氧化独立进行B糖酵解与有氧氧化均增强C糖酵解抑制糖的有氧氧化D糖的有氧氧化增强时抑制糖酵解E糖酵解与TCA不同时进行正确答案D8.儿茶酚胺是由哪个氨基酸转化生成的(4分)A丝氨酸B 酪氨酸C谷氨酸D天冬氨酸E赖氨酸正确答案C9.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4分)A己糖激酶B糖原合酶C磷酸化酶D丙酮酸羧化酶E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正确答案E10.下列哪种不是DNA的组分(4分)AdUMPBdGMPCdAMPDdCMPEdTMP正确答案A11.有机磷对酶的抑制作用属于(4分)A不可逆性抑制B可逆性抑制正确答案A12.带有遗传密码的是(4分)AtRNABmRNAChnRNADsnRNAErRNA正确答案B13.脂酸氧化的限速酶是(4分)A脂酰辅酶A合成酶B肉碱脂酰转移酶IC脂酰辅酶A脱氢酶D硫解酶E2-烯酰水化酶正确答案B14.嘧啶分解代谢的终产物包括(4分)A尿酸B尿苷C尿素D-丙氨酸E氨和二氧化碳正确答案E15.尿嘧啶(U)不存在于(4分)ARNABDNA正确答案B16.磺胺类药物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作用属于(4分)A竞争性抑制B非竞争性抑制正确答案A17.糖异生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4分)A 饥饿时保持血糖浓度相对恒定B剧烈运动时防止酸中毒C长期禁食时防止酸中毒D进食蛋白质促进肝糖元增加E形成氨基酸代谢的另一途径正确答案B18.尿素合成的途径是(4分)A鸟氨酸循环B嘌呤核苷酸循环C丙氨酸-葡萄糖循环D三羧酸循环E蛋(甲硫)氨酸循环正确答案A19.关于酶竞争性抑制作用正确的是(4分)A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不相似B增大[S]对抑制作用无影响CKm、Vmax不变DKm、VmaxE抑制剂和底物都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正确答案E20.糖原分子中的一个葡萄糖单位酵解成乳酸时净生成的ATP的摩尔数是(4分)A1B2C3D4E5正确答案B21.抗叶酸类(4分)A氮杂丝氨酸B6-巯基嘌呤C5-氟尿嘧啶D氨甲蝶呤、磺胺类E阿糖胞苷正确答案D22.Km值是(4分)A达到Vmax时所需的[S]B达到1/2Vmax时所需酶的浓度C达到1/2Vmax时所需的[S]D达到Vmax时所需[S]的一半E与[S]无关的特征性常数正确答案C23.在细胞质中不能单独执行功能的是(4分)AtRNABmRNAChnRNADsnRNAErRNA正确答案E24.含有较多稀有碱基的是(4分)AtRNABmRNAChnRNADsnRNAErRNA正确答案A25.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的特点是(4分)A在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合成嘌呤环B先合成嘌呤环,再与磷酸核糖相连正确答案A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5道小题,总分值100分)1.糖原合成时葡萄糖的直接供体是(4分)AG6PBG1PCCDPGDUDPGEUDPGA正确答案D2.临床上对肝硬化伴有高血氨患者禁用肥皂液灌肠,这是因为(4分)A肥皂液致肠道pH值升高,促进氨的吸收B可能导致碱中毒C可能严重损害肾脏功能D肥皂液促进肠道细菌的腐败作用E可能严重损害肝脏功能正确答案A3.DNA是(4分)A脱氧核糖核苷酸B核糖核苷酸正确答案A4.一个生物样品的含氮量为5%,它的蛋白质含量为(4分)A8.80%B12.50%C16.0%D38.0% E31.25%正确答案E5.抗叶酸类(4分)A氮杂丝氨酸B6-巯基嘌呤C5-氟尿嘧啶D氨甲蝶呤、磺胺类E阿糖胞苷正确答案D6.牛磺酸来自(4分)A色氨酸B组氨酸C赖氨酸D谷氨酸E半胱氨酸正确答案E7.糖有氧氧化的关键酶是(4分)A磷酸己糖异构酶B异柠檬酸脱氢酶C 磷酸化酶D3-磷酸甘油酸激酶E醛缩酶正确答案B8.抗嘧啶类(4分)A氮杂丝氨酸B6-巯基嘌呤C5-氟尿嘧啶D氨甲蝶呤、磺胺类E阿糖胞苷正确答案C9.抗谷氨酰胺类(4分)A氮杂丝氨酸B6-巯基嘌呤C5-氟尿嘧啶D氨甲蝶呤、磺胺类E阿糖胞苷正确答案A10.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模板是(4分)AtRNABmRNAChnRNADsnRNAErRNA正确答案B11.人体排泄的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特征性终产物是(4分)A尿素B尿酸C肌酐D-丙氨酸E黄嘌呤正确答案B12.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的特点是(4分)A在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合成嘧啶环B先合成嘧啶环,再与磷酸核糖相连正确答案B13.蛋白质变性时肽键(4分)A 破坏B不破坏正确答案B14.关于核苷酸的功能叙述错误的是(4分)A是DNA、RNA生物合成的原料B作为活化中间代谢物的载体C是营养必需物质D可以组成辅酶E体内能量的利用形式正确答案C15.胞液中的苹果酸脱氢酶的同工酶的辅助因子是(4分)ANAD+BNADP+CFADDFMNEADP正确答案A16.尿素合成的限速酶是(4分)A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BHMG-CoA合成酶C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D 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E尿激酶正确答案D17.所谓必需脂肪酸是因为它们(4分)A比一般脂肪酸重要B在食物中促进某些维生素的利用C在体内不能自己合成D在体内合成某些重要物质E供能较多正确答案C18.成熟红细胞的主要供能途径是(4分)A有氧氧化B磷酸戊糖途径C糖异生D糖酵解E糖原合成正确答案D19.尿嘧啶(U)不存在于(4分)ARNABDNA正确答案B20.血中氨的最主要去路是(4分)A合成尿素B参与嘌呤嘧啶的合成C生成谷氨酰胺D生成非必需氨基酸E生成铵盐正确答案A21.下列哪种氨基酸为非编码氨基酸(4分)A半胱氨酸B组氨酸C鸟氨酸D丝氨酸E亮氨酸正确答案C22.脂蛋白的基本组成不包括(4分)A甘油三脂B胆固醇及其脂C磷脂D载脂蛋白E脂酰CoA正确答案E23.氮杂丝氨酸是下列哪种氨基酸类似物(4分)A丝氨酸B天谷氨酸C天冬酰胺D谷氨酰胺E丙氨酸正确答案D24.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指(4分)A维生素与辅酶B糖原与葡萄糖C氨基酸与多肽D脂肪酸与甘油E蛋白质与核酸正确答案E25.体内脱氧核苷酸是下列哪种物质直接还原产生(4分)A核糖B核糖核苷C一磷酸核苷D二磷酸核苷E三磷酸核苷纠错正确答案D11。
生物化学实验
(二)样品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待测样品必须进行适当的稀释,使每毫升中含有0.5mg左右的蛋白质,才能进行测定。 该过程至少重复两次或平行测定两次。
7200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四、结果处理
固体样品中蛋白质含量=m’×Vm/Vn×1/m×10-3×100% 式中m′——由标准曲线查到的样品的蛋白质含量(mg) Vn ——用于显色的样品体积(ml) Vm —— 样品稀释后的体积(ml) m ——样品的质量(g)
三、操作方法
1. 样品制备 称取粉碎过40目筛的(玉米)样品2.50 g(精确至0.01 g)放入100 mL锥形瓶中; 沿器壁缓慢加入50 mL l%的盐酸溶液,并轻轻摇动使全部样品润湿; 将锥形瓶放入沸水浴中,预热3min,在沸水中准确加热15min; 立即取出,迅速冷却至室温。
2.样品测定 先加1 mL30%的硫酸锌溶液,充分混匀; 再加入1 mL亚铁氰化钾溶液,摇匀并全部转 移至 100 mL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冲洗几次; 若泡沫过多,加几滴无水乙醇消泡; 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 混匀后过滤,弃去初始滤液15 mL,收集其余滤液 充分混匀; 进行旋光测定。
四、结果处理 皂化值=
式中 VA—空白瓶盐酸用量(mL); VB—样品瓶盐酸用量(mL); m—油脂的质量(g)。
五、思考题
1. 上式中(VA - VB )的含义是什么? 2. 试列出由皂化值计算油脂相对分子质量的公式。
生物化学实验
Q3:在测酶活力时应注意哪些反应条件?为什么?
A3: (1)保持最适温度。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 加快;但当温度过高时,又会使酶变性失活,酶促反应速率 反而会下降。只有在最适温度时反应速率最大。 ( 2 )选择最适 pH 。在此 pH 时酶活性最大,过高或过低, 酶活力会降低。 (3)底物浓度应足够大,保证酶可以完全被底物饱和结合。 (4)酶量应小于底物浓度,否则反应体系底物不足,发生 有的酶分子尚不能发挥作用,酶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不成正 比。 (5)添加激活剂。有些酶需要激活剂,有激活剂条件下酶 才体现有活力。 (6)去除抑制剂。抑制剂会抑制酶活性,使酶活力偏低。
Q5:举例说明为什么一般不用质量单位表示酶量? A5:催化活性是酶的一个独特属性,酶蛋白质再多,纯度 再高,如果没有活性,则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在表示酶量 时,一般不用质量单位,而是用活力单位表示。如有一种 酶制剂,在最适条件下,每分钟能催化1微摩尔底物转化为 产物所需要的酶量是 0.5 微克那么 5 微克酶制剂含有 10U , 用“10U/5微克酶”比用5微克酶更能反映酶量。
2023年江南大学食品生工考研的801生物化学三套卷(三)真题及参考答案
801生物化学(含实验)密押三套卷(三)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DomainIsoenzymeDNA double helix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Combined deaminationMelting temperatureAllosteric regulation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参考答案答:结构域:含数百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经常折叠成两个或多个稳定的相对独立的球状实体。
答:同工酶:存在于同一种属生物或同一个体中能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酶蛋白分子的结构及理化性质和生化特性(Km、电泳行为等)存在明显差异的一组酶。
它们是由不同位点的基因或等位基因编码的多肽链组成。
答:DNA双螺旋:一种核酸的构象,在该构象中,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甘酸链相互缠绕形成一个右手的双螺旋结构。
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磷酸与核糖基在外侧,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答:底物水平磷酸化: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常生成一些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可直接偶联ATP或GTP的合成,这种产生ATP等高能分子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答:联合脱氨基:联合脱氨基作用指的是转氨基作用和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的联合,是生物体内最主要的脱氨基方式,主要的脱氨基过程如下:氨基酸+α-酮戊二酸↔α-酮酸+谷氨酸(转氨酶)谷氨酸+NAD++H20↔α-酮戊二酸+NH3+NADH+H+(谷氨酸脱氢酶)答:熔解温度:加热变性使得DNA的双螺旋结构失去一半时的温度称为该DNA的熔解温度。
答:别构调节:有些酶分子在空间至少有两个不同的部位,一个为催化部位,一个为调节部位。
某些物质可以与这种酶的调节部位相互作用而使酶分子构象发生改变,进而使催化部位受到影响,导致酶的催化活性改变,这种现象称为酶的别构调节,或称别位调节、变构调节。
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用酶标记抗体,并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使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载体表面进行,用洗涤法将液相中的游离成分洗除,最后通过酶作用于底物后显色来判断结果。
生物化学实验(食品)
电磁炉水浴锅
电子天平
需冷藏、冷冻试剂和材料放在冰柜和冰箱
注意
生物材料及试剂在冰箱中,取完放回原处。 请勿将固体物质扔进水槽,台面上有垃圾盆。 水槽上有蒸馏水管,节约使用。 用过器皿立即用水洗净。 做完实验清理台面,将实验用具清洗后放入 洗涤柜。
实验报告
一、目的
二、原理(必须写清楚!)
三、实验材料 四、实验步骤 五、结果与分析
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作。
管号 0.5%淀粉 pH 5.0 pH pH 6.8 pH 8.2 稀释唾液(滴)
取试管5支,编号, 按下表操
1 2 2 2 2 10 10 10 2 2 3 2
现象
摇匀,37℃水浴中保温。每隔l分钟从pH 6.8的管中(2 号)取出1滴于白瓷板上,加碘液1滴,观察淀粉水解的程度。 待颜色不变时,向各管中加碘液1-3滴。观察颜色,比较水 解程度,做出解释。
2、酶促反应
试管 号 1 2 1.5%琥珀酸 1%丙二酸 蒸馏水 心脏提取 液(滴) 钠(滴) 钠(滴) (滴) 5 5(煮沸) 5 5 —— —— 25 25 0.02%甲烯 现象 蓝(滴) 2 2
3 4
5 5
5 25
5 5
20 ——
2 2
加好混匀,立即在各管中加入一层(约8滴)液体石蜡油,置 37度恒温水浴保温30分,观察各管颜色变化,分析原因。然后用力 振摇1号管,观察变化记录并解释。
沉淀
醇醚混合物洗2次
沉淀
晾干,鉴定
清液
弃掉
2、酪蛋白的性质鉴定
(1)溶解度观察
溶液
H2O 10%NaCl 0.5%Na2CO3 0.1M NaOH 0.2%HCl 饱和Ca(OH)2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糖类的性质实验(一)糖类的颜色反应一、实验目的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颜色反应(一)α-萘酚反应1、原理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
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器材试管及试管架,滴管3、试剂莫氏试剂:5%α-萘酚的酒精溶液1500mL.称取α-萘酚5g,溶于95%酒精中,总体积达100 mL,贮于棕色瓶内。
用前配制。
1%葡萄糖溶液100 mL1%果糖溶液100 mL1%蔗糖溶液100 mL1%淀粉溶液100 mL0.1%糠醛溶液100 mL浓硫酸 500 mL4、实验操作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0.1%糠醛溶液各1 mL。
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
倾斜试管,小心地沿试管壁加入浓硫酸1 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
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二)间苯二酚反应1、原理在酸作用下,酮醣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
此反应是酮醣的特异反应。
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
实验条件下蔗醣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2、器材试管及试管架,滴管3、试剂塞氏试剂:0.05%间苯二酚-盐酸溶液1000 mL,称取间苯二酚0.05 g溶于30 mL浓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至1000 mL。
1%葡萄糖溶液100 mL1%果糖溶液100 mL1%蔗糖溶液100 mL4、实验操作取3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各0.5 mL。
再向3支试管中各加入塞氏试剂5 mL,充分混合。
将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
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二)糖类的还原作用一、实验目的1、理解并掌握糖类的还原性质;2、学习常用的鉴定糖类还原性的方法。
生物化学(上)实验
生物化学(上)实验实验一、氨基酸的纸层析一、实验目的:1、通过氨基酸的分离,学习并掌握纸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技术;2、掌握影响分配系数的因素。
3、学会分析未知样品的氨基酸成分。
二、原理滤纸层析是以滤纸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滤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吸附一层水作为固定相,有机溶剂为流动相。
有机相流经固定相支持物时,与固定相之间连续抽提,使物质在两相间不断分配而得到分离。
溶质在滤纸上的移动速度用Rf值表示:R f=原点到层析斑点中心的距离/ 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物质结构、溶剂系统的物质组成等因素都会影响Rf值。
三、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谷氨酸、组氨酸、脯氨酸、亮氨酸标准品2、仪器:(1)毛细管(2)电热吹风机(3)层析缸(4)层析滤纸(5)小型玻璃喷雾器(6)铅笔、直尺等。
3、试剂:(1)氨基酸标准溶液:亮氨酸、脯氨酸、谷氨酸、组氨酸标准品。
(2)溶剂系统:正丁醇:甲酸:水=15:3:2(体积比)摇匀;(3)0.25%的水合茚三酮溶液。
四、实验步骤:1、样品的准备:称取谷氨酸、组氨酸、脯氨酸、亮氨酸标准品各1mg混合溶于10%异丙醇中。
2、滤纸的准备:取一长方形滤纸,在滤纸纵向对应的两边距边沿2cm处,各画两条平行线,一条作前沿标志,一条作点样线,在点线上每隔2cm画一个“+”作为点样位置,共5个点。
3、点样:用毛细管点样,中间的点混合氨基酸,两侧点四种标准氨基酸;每个点样点重复点5次,每点一次用电吹风吹干后再点下次(此时,用冷风吹干,防止氨基酸变性降解),点样点的直径应控制在2mm左右,点样完毕用大头针将滤纸做成筒形,点样面向外,注意纸的两边不要接触。
4、展层:向层析缸中加入层析溶剂,液层不要超过点样线,(高约1.5cm,约50-60ml 溶剂)将滤纸点样点朝下放入层析溶剂中,将层析缸密闭,待溶剂到达标志线后取出,冷风吹干。
5、显色:用喷雾器将0.25%茚三酮显色剂均匀喷在滤纸上,热风(加快反应)反应吹干显色。
生物化学实验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验实验报告基础生物化学实验论文——马铃薯的成分分析课程名称: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班级:学号:姓名:摘要根据在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的六堂课上,根据介绍相关的技术与方法对土豆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主要研究其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与VC含量,运用相应的数据统计方法,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对马铃薯进行初步的品质分析,作为本文的基础数据基础。
关键词:马铃薯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VC含量前言、洋山芋,属茄科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是全球第三大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
与小麦、玉米、稻谷、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
人工栽培历史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年的秘年到5000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 鲁南部地区。
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美国等。
克兰、家。
年,中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2015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玉米外的又一主粮。
铃薯将成稻米、小麦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112005年月秘鲁常驻代表提出一项寻求将世界关注重重,上点转移到马铃薯对粮食安全以及增强发展中国此提议在家对于马铃薯种植的重要性的提议,年为国际2008,当年获得通过联合国宣布认定年,马铃薯的世界产量已经2010马铃薯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吨,188924183达到了亿万万吨。
中国马铃7500世界第一产量大国,将近.内蒙古和东北地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约占全国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区。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马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薯种植基地。
一、实验过程及各自分析1.1实验一马铃薯的VC含量分析以及分析结果一、实验过程(1)取新鲜的黄瓜约2g加入少量2%草酸溶液少许研碎,注入50ml容量瓶中,加2%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线,取滤液十毫升于三角瓶中,用已标定过得2,6-二氯酚靛酚钠盐溶液滴定至出现桃红色,15秒不褪色,再吸收2%草酸溶液10ml,用染料作空白滴定,记下用量。
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根底部实验一酪蛋白的制备一、目的学习从牛乳中制备酪蛋白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牛乳中主要的蛋白质是酪蛋白,含量约为35g/L。
酪蛋白是一些含磷蛋白质的混合物,等电点为 4.7。
利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的原理,将牛乳的pH调至4.7时,酪蛋白就沉淀出来。
用乙醇洗涤沉淀物,除去脂类杂质后便可得到纯的酪蛋白。
三、器材1 、离心机2、.抽滤装置3、精细pH试纸或酸度计4、电炉5、烧杯6、温度计.四、试剂与材料1、牛奶2500mL2、95%乙醇1200mL3、无水乙醚1200mL—醋酸钠缓冲液3000mL5、.乙醇—乙醚混合液2000mL五、操作1、将100mL牛奶加热至40℃。
在搅拌下慢慢参加预热至40℃、pH 4.7的醋酸缓冲液100 mL。
用精细pH试纸或酸度计调pH至4.7。
将上述悬浮液冷却至室温。
离心15分钟(3 000r/min)。
弃去清液,得酪蛋白粗制品。
2、用水洗沉淀3次,离心10分钟(3000r/min),弃去上清液。
3、在沉淀中参加30mL乙醇,搅拌片刻,将全部悬浊液转移至布氏漏斗中抽滤。
用乙醇—乙醚混合液洗沉淀2次。
最后用乙醚洗沉淀2次,抽干。
4、将沉淀摊开在外表皿上,风干;得酪蛋白纯晶。
5、准确称重,计算含量和得率。
含量:酪蛋白g/100mL牛乳(g%)得率:测得含量%100理论含量思考题1、制备高产率纯酪蛋白的关键是什么?实验二 小麦萌发前后淀粉酶活力的比拟一、目的1.学习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学习测定淀粉酶活力的方法。
3.了解小麦萌发前后淀粉酶活力的变化。
二、原理种子中贮藏的糖类主要以淀粉的形式存在。
淀粉酶能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2〔C 6H 10O 5〕n+nH 2OnC 12H 22O 11麦芽糖有复原性,能使3,5---二硝基水杨酸复原成棕色的3-氨基-5-硝基水扬酸。
后者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
OHCOOHNO 2O 2NOHCOOHO 2NNH 23,5 —二硝基水杨酸还原反应(棕色)休眠种子的淀粉酶活力很弱,种子吸胀萌动后,酶活力逐渐增强,并随着发芽天数增加而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
17:下列哪种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4
19:复制是指1
12:在鸟氨酸和氨基甲酰磷酸存在时合成尿素还需要加入2
13:DNA是1
14:血中氨的最主要去路是1
15:体还原型辅酶Ⅱ(NADPH+H+)主要产生于2
6:蛋白质中α-螺旋的特点正确的是4
7: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基是3
8:以下关于初级胆酸描述中错误的是3
9:DNA上的含子是4
2: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是脂酸β-氧化所需辅助因子5
20:mRNA的前体是3
3:下列关于密码子的描述错误的是1
4:糖酵解的关键酶1
5:生成酮体的组织部位是1
7:核糖体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是1
9:胰岛素属于1
10:糖酵解途径中最重要的调节酶是1
11:结构与Gln相似而干扰Gln作为合成嘌呤与嘧啶的氮源1 13:脂酸进行β-氧化的活化形式是3
15:胆色素不包括2
19:抗嘧啶类3
20:关于化学渗透假说,错误的叙述是1
16: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3
13:DNA以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生物属于2
10:分子量最小的是1
11:引起酶原激活的方式是4
9:牛磺酸来自5
6:蛋白质分子中出现却没有遗传密码的氨基酸是3 3在呼吸链中能将电子直接传给氧的传递体是5
2:糖原分解的关键酶3
3:饥饿时脑的能量主要来源于2
5:机体三大营养物质代的最后途径4
8:酶与底物作用生成ES复合物正确的是1
10:体有多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参与各种供能反应最多的是2 11:摩尔葡萄糖彻底氧化可以净生成的ATP的摩尔数最多可达2 14:g-氨基丁酸来自4
18:尿素合成的限速酶是4
19: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2
20:一个反密码子5′-CGU-3′能识别的密码子是4
17:原核生物辨认转录起始点的是4
15:关于必需基团的叙述正确的是4
13: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2
12:体蛋白质分解代的终产物是3
5: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的特点是2
2:转录是1
4:体脱氧核苷酸是下列哪种物质直接还原产生4
7:IMP参与2
8:DNA是1
9:DNA合成需要的原料是3
10:蛋白质紫外吸收的最大波长是2
11:氰化物抑制电子传递链的部位是5
12:羧化酶的辅酶5
3:氨的无毒转运方式3
5:DNA变性是指1
8:乳酸循环是指肌组织产生的乳酸运送到肝脏进行1 9:关于酶竞争性抑制作用正确的是5
10: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的结构2
11: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3
14:谷氨酸脱氢酶的辅酶4
15:转运游离脂酸5
16:酮体包括1
18:逆向转运胆固醇入肝4
20:体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3
9:结合反应属于生物氧化的2
7:DNA的外显子是3
4:带有遗传密码的是2
5:有机磷对酶的抑制作用属于1
2:脂酸β-氧化的最终产物3
9:蛋白质变性时肽键2
12:蛋白质的基本元素组成是1
7:DNA链的合成方向是1
10:产生活性甲基的途径是5
11:成熟红细胞的产能途径是1
15:只作为其它分子前体、本身无直接功能的是3
16:血液中结合并运输胆红素的物质是2
19:糖有氧氧化的关键酶是2
12:DNA复制时,序列5′-TACGA-3′,将合成下列哪种互补结构2 3:下列氨基酸中属于非必需氨基酸的是3
5:脂酸彻底氧化的产物4
(4分)骨骼肌和心肌中丙氨酸脱氨基的方式主要是
B. 经嘌呤核苷酸循环途径脱氨
(4分)参与线粒体氧化呼吸链递氢与递电子作用
B. 维生素B2
(4分)合成尿素的途径是
B. 鸟氨酸循环
(4分)胞液中的苹果酸脱氢酶的同工酶的辅助因子是
A. NAD+
(4分)与联合脱氨基作用无关的是
E. 脯氨酸
(4分)下列哪种氨基酸为非编码氨基酸
C. 鸟氨酸
(4分)尿素是通过哪个循环合成的
B. 鸟氨酸循环
4分)RNA
B. 表达遗传信息
(4分)DNA和R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
C. 碱基不同、核糖不同
(4分)磺胺类药物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作用属于 A. 竞争性抑制
(4分)下列哪种化合物是解偶联剂
A. 二硝基苯酚
(4分)合成尿素最主要的器官是
A. 肝脏
(4分)肌肉中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是
C. 磷酸肌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