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思想品德教育是包括高中教育在内的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是学生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向高等教育过度的重要阶段和时期。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国家和社会“赋予”了普通高中教育以“升学”与“就业”的根本目标,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似乎就成了普通高中唯一的教学宗旨和教育目标。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教育虽然几经改革,但普通高中仍然是以“一直沿袭至今。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水平的大力发展,社会不同行业对各种人才需求空前剧增和高等院校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高中教育教学,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和发展”。然而,在这种“繁荣和发展”的背后,诸多的问题也逐步显现了出来。尤其是对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严重缺失,使我国普通高中教育面临现时代严峻的挑战。

一、普通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在我国,由于社会就业现实和人们传统的“鱼跃龙门”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长期影响,更多的学生和家长,都将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了参加高考和接受高等教育上。这都使得我国普通高中规模过大,学生人数多;加上因此形成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等方面的错误教育思想,使得学生压力过大,

上述观点只反映了问题的部分侧面,尚存有许多疑虑:

1,客观存在的合理性问题。不能认为“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普通高中客观存在两种去向,不

能因此简单认为高中“双重任务”是合理的。衡量其是否合理,还应考虑高中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

材内容是否有满足双重任务的可能。现实的情况是:为了落实已成定论的双重任务,社会和家庭花费了大

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重复教育,为高考落榜生办复读班和就业前的职业培训。教育的低效益和学生在社会上的失落情绪,足以对这种教育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出了诸如“我国普通高中规模过大,学生人数多,只能少数升学,大多数需要就业”、“单一升学任务导致的片面追求升学率,致使普通高中教育不能面向全体,会置大多数于不顾”等现实问题。

2,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片追”的问题并不是“双重任务”的教育能够解决的问题。尽管教育

部门再三强调端正教育思想,反而一再出现全国性的“片追”现象。

3,为了贯彻落实“双重任务”,一些学校的具体做法也是发人深省的。为了要完成向高校输送新生

的任务,有的学校竭力把普高学术化,随意增删教学内容,提高难度、深度,加大作业量,把普高教育办

成大学预备教育、应试教育,人为造成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了完成向社会输送合格劳动力的任务,一些学

校则竭力把学校职业化、劳动化,试图使他们达到毕业也即可就业的要求,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和课程体

系都被不同程度地削弱。二种偏向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

面对普通中学“双重任务”的窘境,有的人提出二种类型的“一重任务论”,其结果,学校仍然是盯

着“任务”而教育,普通学生的升学压力更大。实践证明,职高学生的知识能力明显差于普高的学生,除

了一些热门的专业,企事业单位不愿接受职高生。作为同处一段身心发展期的青年,把他们分开教育问题

颇多。近年来,一些地方照国外的作法,办综合中学。综合中学的确是世界上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但在

我国传统的“升学”和“就业”任务压力下,其效果并不是如我们所料。“片追”的问题、教育同社会生

活脱节的问题、学生在社会上人格的不适应问题仍然存在。

看来,我们的高中教育改革,不仅要求在办学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展开,尽快走出

“升学”和“就业”恶性循环的怪圈。

二、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混淆了社会的选择功能和教育的培养功能,二是

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

1、高中学生就其走向而言,不是升学就是就业,这是一种自然的走向,是一种社会的选择功能,而不是学校自身的培养功能。虽然,高中办得好坏、教学质量的高低,会影响升学人数的多寡,也会影响毕业生就业时对工作的适应性。但是,一个学校有多少学生升学,升入什么样的学校,有多少学生就业,从事何行业,这都是多种社会因素决定的,而不是哪个学校能决定的。至于新生合格与否,实际上是以高考录取分数线为准,也不是中学能任意制定的,而且每一学校的升学情况还与全国各地的至少一个地域的情况有关联。因此,向高校输送合格新生很难作为一项任务让普通中学来完成。高中仅能向高校提供可选择的对象。同样,未升学的学生能否就业,它由企业、劳动人事部门和市场人才供需所决定。即使是就业训练搞得再好,但无就业机会,学校也是无法安排的。因此,“向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力量”作为一项任务规定,要实现它也是困难的。社会的选择功能与学校培养功能虽密切相关,但毕竟不是一回事。这不是说,我们不承认高中毕业后有这两种去向,也不是反对高中教育为他们的去向做一些准备,我们的意思是作为培养人的教育,特别是高中这一阶段,有着与现代社会相应的更广泛的内容。如果把高中教育办成“升学教育”或“就业教育”,那未免有些急功近利了,不仅不能解决升学与就业的矛盾,反而会使它更加复杂,就矛盾来解决矛盾是行不通的。解决升学与就业的矛盾,在于升学与就业之外教育的真实意义上的培养功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完善的人格以及必备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国外的高中教育,同样也面临着升学与就业的选择,但他们的教育指导思想,并不是以升学和就业的任务来规定,而是以学生应达到的素质要求、知识和能力要求来规定的,因而能较好地处理升学和就业的矛盾。例如美国把教育目的表述为“民主社会”,并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要求分解为若干个教育目标,如:自我实现的目标,人际关系的目标,经济效率目标及公民责任的目标。因此,我们的注意力应从升学和就业的纷争中转到教育真正的培养功能上来,方是摆脱目前高中困境的必由选择。2、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在教育价值取向上,历来有“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两种对立的观点。理论上已经证明,“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都有偏颇,也都含有合理的因素。其实,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是统一的,“正如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因此应以人和社会的统一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但在实践当中,特别是长期受“左”的思想的影响,我国在教育价值上偏重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忽视了个人的发展需要,仿佛“社会本位”是社会主义思想,“个人本位”是资本主义思想。我国通常以不同的教育方针对教育适应社会与个人发展的需要加以规定,如“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等等,这些规定在我国长期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的情况下,容易被“各取所需”,甚至把全面发展同个性的发展对立起来,排斥受教育者独立个性的培养。我们的教育不可能没有统一性,不能不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统一性不等于一律化、模式化、排斥个性的自由发展。由于我们在实践中很大程度上以统一性排斥个性自由发展,把社会化看作驯服工具化,所以忽视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和才能的发展,不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这样造就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不思进取,缺乏主体意识。对社会事务表现出冷漠、厌倦甚至抵触情绪。当他们面临升学和就业的选择时,除了不加思考机械地适应外别无它求。缺乏主体意识、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的学生,看重的是升学和就业的选择,热衷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这又反过来使得个性泯灭,人格的不健全,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尽管近年来高中教育在办学模式上作了许多尝试,力图摆脱困境,但只是形式层面上的改革,而非内容上质的变化,因此收效甚微。

三、我国高中教育面临现时代的挑战,也决定了必须作深层次的改革。高中教育培养目标决定于所服务的社会之需要、教育对象的特性以及可用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知识。这些因素也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们的变更相应也引起高中教育的功能、性质的变化。从教育发展史来看,高中教育从为培养神职人员和统治者到为工业社会大生产培养技术者,无不是上述三方面的变化决定的。因此,高中教育任务随着现时代的变化同样必然发生变化。

1、社会的变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以现代科学技术为特征的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新材料新能源的不断开发,生物技术的推广等使得生产更新的频率加快。人们再也很难一生只掌握一门技术而工作一辈子了。而且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加快,信息社会的到来,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