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原子吸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r
-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火焰
空心阴极光源
棱镜 光电管
3、电热原子化技术的提出
1959年里沃夫提出电热原子化技术,大大 提高了原子吸收的灵敏度
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点
1、灵敏度高
(火焰法:1 ng/ml,石墨炉100-0.01 pg);
2、精密度好
(火焰法:RSD <1%,石墨炉 3-5%)
3、选择性高
原子化,可是发射光谱一章中讲到: 在高温下原子也会激发,那么在什么 条件下才能保证原子化的同时,又保 证原子处于基态?请给出你的理论分 析。
当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热平衡后,处在 激发态和基态的原子数的比值遵循Boltzman 分布:
Ni =
gi Exp(-
Ei )
N0
g0
KT
Ni,, N0 gi, g0 K
的曲线,从理论上讲原子吸收线
应是一条无限窄的线,但实际上
它有一定宽度。
I
1、自然宽度 由于激发寿命原因,原子吸收线有
一定自然宽度,约为10-5 nm
o
o
2. Dopple 变宽(热变宽)
由于原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变宽
D=
2 o C
2(ln2)KT m
K
Boltzmann常数 C
光速 m
原子质量
若用M(原子量)代替m, 则: m=1.660510-24M
第三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
第一节 概述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待测基态原子 对特征谱线的吸收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一、历史
这一方法的发展经历了3个发展 阶段:
1、原子吸收现象的发现
1802年Wollaston发现太阳光谱的暗 线;
1859年Kirchhoff和 Bunson解释了 暗线产生的原因
(可测元素达70个,相互干扰很小)
缺点:不能进行多元素同时分析
问题
• 原子吸收不适于定性分析的原因是测一个
元素得换一个灯,那么,原子吸收谱线到 底有多窄?为什么不直接采用连续光源, 通过分光,产生单色光进行原子吸收分析?
第二节 原子吸收光谱理论
一、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当辐射光通过原子蒸汽时,若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 子中的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的能量,就可能被基态 原子所吸收。
收,得到透过光的强度 I,
D= 7.16 10-7 o
T M
T
D Dopple 变宽可达10-3 nm 数量级
3、压力变宽 压力变宽指压力增大后,原子之间相互碰撞引起
的变宽。分为: Lorentz 变宽:指被测元素原子和其它粒子碰撞引
起的变宽( <10-3 nm ); Holtsmart 变宽:指同种原子碰撞引起的变宽。在
h
共振吸收
原子吸收光谱的定义
• 基于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共
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 量的一种方法。 1.蒸气相中基态原子:如何获得 2.共振辐射:如何提供 3.吸收强度:如何测量 4.吸收强度:物质含量
• 通常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 • 当外界提供的能量恰好等于原子核外层 • 电子基态与某一激发态之间的能量差时,
核
• 外电子将吸收特征能量的光辐射,由基态
跃
• 迁到相应的激发态,产生原子吸收光谱。
• 使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 • 收线称为第一共振吸收线(灵敏线) • 由于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共振线 • 各有特征,是元素的特征谱线(定性) • 吸收程度与基态原子数成正比 (定
问题
• 原子吸收分析的前提是样品在高温下
源自文库K1
K2
K3
K4
K5
K6
6 5 4 3 2 1 0
O
e2
K d =
No f
mc
e - 电子电荷
m - 电子质量
No - 基态原子数 f - 振子强度
(经典色散理论) c - 光速
由于: No = C, 因此:
K d =
e2 C f
mc
K d c
若能获得积分吸收,即可测得原子浓度。
问题
空心阴极灯发出的谱线是同一元素的价 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结果,因此,其波长位 于该元素中心吸收峰位置没有问题, 但是,怎样保证发射线比吸收线窄? (空心阴极灯温度比
Ko
原子化器温度低)
o
3、原子吸收光谱测量
实际测量时,将频率为、强度为IO的平行辐射光 垂直通过均匀的原子蒸汽,原子蒸汽将对辐射产生吸
太阳光
暗 线
1859年德国物理学家G.Kirchhoff和 化学家R.W. Bunsen证明太阳光谱中暗线 是钠原子吸收的结果
基于原子吸收原理 进行仪器设计的思路
火焰
光源
棱镜 检测装 置
2、空心阴极灯的发明
1955年Walsh发表了一篇论文 “Application of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to analytical chemistry” 解决了原子吸收光谱的光源问题,50年代末 PE 和 Varian公 司推出了原子吸收商品仪器。
原子吸收法中可忽略。
4、原子吸收线的轮廓 综合上述因素,实际原子吸收线的宽度约为10-3
nm 数量级
I
Io
(~10-3 nm)
Ko
K
Ko
2
(~10-3 nm)
o
三、原子吸收光谱的测量
1、积分吸收
吸光原子数 No 越多,吸光曲线面积越大(峰越 高),因此,理论上积分吸收与 No 呈正比:
K Ko
10-3 nm K
(~10-3 nm)
1 2 3 4 5 6 7 8 9 10
需要一个分光系统,谱带宽度为 0.0001 nm, 且连续可调
关键性难题
• 通常光栅可分开0.1 nm, 要分开0.01 nm 的两束光需 要很昂贵的光栅;要分开两
束波长相差0.0001 nm 的光,
目前技术上 仍难以实现;
激发态和基态原子数 激发态和基态统计权重 Boltzman常数
T 热力学温度
Ei 激发能
教材78页列出某些元素共振线的Ni/No值
由此表数据可以看出:
T
Ni/No
T 3000 Ni/No < 10-3 可以忽略
因此,原子吸收测量通常在3000K以下进 行
二、原子吸收线的轮廓
I
原子吸收线指强度随频率变化
•此外,即使光栅满足了要 求,分出的光也太弱,难以 用于实际测量。
0.0001 nm
2.峰值吸收 Ko
积分吸收亦可用峰值吸收替代,即
2 Ko=
D
ln2
K d
o
2
Ko=
ln2
D
e2
C f
mC
即中心吸收与待测物浓度呈正比,因此只要用一个 固定波长的光源,在o处测量峰值吸收,即可定量。
空心阴极灯
-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火焰
空心阴极光源
棱镜 光电管
3、电热原子化技术的提出
1959年里沃夫提出电热原子化技术,大大 提高了原子吸收的灵敏度
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点
1、灵敏度高
(火焰法:1 ng/ml,石墨炉100-0.01 pg);
2、精密度好
(火焰法:RSD <1%,石墨炉 3-5%)
3、选择性高
原子化,可是发射光谱一章中讲到: 在高温下原子也会激发,那么在什么 条件下才能保证原子化的同时,又保 证原子处于基态?请给出你的理论分 析。
当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热平衡后,处在 激发态和基态的原子数的比值遵循Boltzman 分布:
Ni =
gi Exp(-
Ei )
N0
g0
KT
Ni,, N0 gi, g0 K
的曲线,从理论上讲原子吸收线
应是一条无限窄的线,但实际上
它有一定宽度。
I
1、自然宽度 由于激发寿命原因,原子吸收线有
一定自然宽度,约为10-5 nm
o
o
2. Dopple 变宽(热变宽)
由于原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变宽
D=
2 o C
2(ln2)KT m
K
Boltzmann常数 C
光速 m
原子质量
若用M(原子量)代替m, 则: m=1.660510-24M
第三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
第一节 概述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待测基态原子 对特征谱线的吸收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一、历史
这一方法的发展经历了3个发展 阶段:
1、原子吸收现象的发现
1802年Wollaston发现太阳光谱的暗 线;
1859年Kirchhoff和 Bunson解释了 暗线产生的原因
(可测元素达70个,相互干扰很小)
缺点:不能进行多元素同时分析
问题
• 原子吸收不适于定性分析的原因是测一个
元素得换一个灯,那么,原子吸收谱线到 底有多窄?为什么不直接采用连续光源, 通过分光,产生单色光进行原子吸收分析?
第二节 原子吸收光谱理论
一、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当辐射光通过原子蒸汽时,若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 子中的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的能量,就可能被基态 原子所吸收。
收,得到透过光的强度 I,
D= 7.16 10-7 o
T M
T
D Dopple 变宽可达10-3 nm 数量级
3、压力变宽 压力变宽指压力增大后,原子之间相互碰撞引起
的变宽。分为: Lorentz 变宽:指被测元素原子和其它粒子碰撞引
起的变宽( <10-3 nm ); Holtsmart 变宽:指同种原子碰撞引起的变宽。在
h
共振吸收
原子吸收光谱的定义
• 基于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共
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 量的一种方法。 1.蒸气相中基态原子:如何获得 2.共振辐射:如何提供 3.吸收强度:如何测量 4.吸收强度:物质含量
• 通常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 • 当外界提供的能量恰好等于原子核外层 • 电子基态与某一激发态之间的能量差时,
核
• 外电子将吸收特征能量的光辐射,由基态
跃
• 迁到相应的激发态,产生原子吸收光谱。
• 使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 • 收线称为第一共振吸收线(灵敏线) • 由于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共振线 • 各有特征,是元素的特征谱线(定性) • 吸收程度与基态原子数成正比 (定
问题
• 原子吸收分析的前提是样品在高温下
源自文库K1
K2
K3
K4
K5
K6
6 5 4 3 2 1 0
O
e2
K d =
No f
mc
e - 电子电荷
m - 电子质量
No - 基态原子数 f - 振子强度
(经典色散理论) c - 光速
由于: No = C, 因此:
K d =
e2 C f
mc
K d c
若能获得积分吸收,即可测得原子浓度。
问题
空心阴极灯发出的谱线是同一元素的价 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结果,因此,其波长位 于该元素中心吸收峰位置没有问题, 但是,怎样保证发射线比吸收线窄? (空心阴极灯温度比
Ko
原子化器温度低)
o
3、原子吸收光谱测量
实际测量时,将频率为、强度为IO的平行辐射光 垂直通过均匀的原子蒸汽,原子蒸汽将对辐射产生吸
太阳光
暗 线
1859年德国物理学家G.Kirchhoff和 化学家R.W. Bunsen证明太阳光谱中暗线 是钠原子吸收的结果
基于原子吸收原理 进行仪器设计的思路
火焰
光源
棱镜 检测装 置
2、空心阴极灯的发明
1955年Walsh发表了一篇论文 “Application of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to analytical chemistry” 解决了原子吸收光谱的光源问题,50年代末 PE 和 Varian公 司推出了原子吸收商品仪器。
原子吸收法中可忽略。
4、原子吸收线的轮廓 综合上述因素,实际原子吸收线的宽度约为10-3
nm 数量级
I
Io
(~10-3 nm)
Ko
K
Ko
2
(~10-3 nm)
o
三、原子吸收光谱的测量
1、积分吸收
吸光原子数 No 越多,吸光曲线面积越大(峰越 高),因此,理论上积分吸收与 No 呈正比:
K Ko
10-3 nm K
(~10-3 nm)
1 2 3 4 5 6 7 8 9 10
需要一个分光系统,谱带宽度为 0.0001 nm, 且连续可调
关键性难题
• 通常光栅可分开0.1 nm, 要分开0.01 nm 的两束光需 要很昂贵的光栅;要分开两
束波长相差0.0001 nm 的光,
目前技术上 仍难以实现;
激发态和基态原子数 激发态和基态统计权重 Boltzman常数
T 热力学温度
Ei 激发能
教材78页列出某些元素共振线的Ni/No值
由此表数据可以看出:
T
Ni/No
T 3000 Ni/No < 10-3 可以忽略
因此,原子吸收测量通常在3000K以下进 行
二、原子吸收线的轮廓
I
原子吸收线指强度随频率变化
•此外,即使光栅满足了要 求,分出的光也太弱,难以 用于实际测量。
0.0001 nm
2.峰值吸收 Ko
积分吸收亦可用峰值吸收替代,即
2 Ko=
D
ln2
K d
o
2
Ko=
ln2
D
e2
C f
mC
即中心吸收与待测物浓度呈正比,因此只要用一个 固定波长的光源,在o处测量峰值吸收,即可定量。
空心阴极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