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_文化全球化_与_文化美国化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全球化与美国化
20世纪70年代,“全球化”一词就已经出现在了美国的
《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据文献考证,早先美国学者乔治・莫德尔斯用“全球化”这一概念来解释欧洲人的扩张,通过政府及其它共同体在一个全球贸易网络内实现一体化。如今,这一概念被不断引用,泛化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一般而言,货物与资本的跨国流动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态,在流动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地区性、国际性的经济管理组织与经济实体,以及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因此本质上,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和制约的多元概念。
“美国化”并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从英国学者威廉・斯特德1901年出版的《世界的美国化》一书算起,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了。但真正意义上的“美国化”应归结于20世纪中后期才凸显出的一种现象。随着美国力量的强大,这一趋势也在日益加强。有学者将“美国化”行为特征总结为:“世界各地之人喝可口可乐,吃麦当劳化的食品,穿美国生产的或美国样式的服装,看好莱坞电影和NBA比赛,储蓄和携带作为硬通货的美元,讲美国英语,使用视窗和英特尔系统日夜上网,过分地关注美国,如果可能的话,在美国学习和工作,加入美国国籍。另一方面,……除了高技术产品,美国人出口他们的价值观、思想、政策和武器。”毕竟,这样夸张耸动的描述只存在于概念的探究中,事实上,世界各地的绝大部分众人还未对美国趋之若鹜。
总的说来,全球化是个客观的历史进程,它描述的是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带来的结果则是涉及全球范围内的深刻变革。即使20世纪90年代之后来势凶猛的全球化在很多方面打上了美国的烙印,但这种性质也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美国
化只是局限于美国大众文化向外传播对全球发生的一种影响,它在一定的时空范围会导致被影响国的文化发生方向的改变,但不会使它们完全丧失自我认同,从根本上趋同于美国文化。
这样,
一个处于不同文化环境下的社会完全美国化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在现实中更不存在,而且将来也不可能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全球化和美国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一种客观存在,而后者还只是对似乎正在发生的趋势的理论描述,并未被历史和现实所证明。
二、文化全球化与文化美国化
不少人在概念之初就将全球化和美国化等同了,继而对文化范畴中的两者再度混淆。
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化全球化”呢?对于这一问题,笔者更倾向王存刚博士观点:“所谓文化全球化,是指随着人类交往关系的发展,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交流日益广泛和深入,彼此之间相互认同、相互融合的程度不断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某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通性(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一致性)的趋势。”
他总结了文化全球化主要表现的两个方面:
1.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空间范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广泛,不同文化模式和传统之间相互接纳的程度逐步提高。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不同群体间的文化交往由于地域限制显得既不明显也不不活跃。但随着交通、通讯等技术领域的迅猛发展,人类进行文化交流的手段也日趋先进与多元化,跨地域群体间的交流的范围越来越大,从表面泛泛的生活贸易的交往,到深入的传统、宗教和文化等领域的互动,可以说,在全球化和互联网编织的世界网络中,人类不同群体间的文化交流早已不受地域的限制,交流的层面也逐步提高,当今国际社会中的跨文化交流现象便是其集中的体现。
探析“文化全球化”与“文化美国化”
毛露敏
(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上海200433)
收稿日期:2007-09-16
作者简介:毛露敏,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
社会科学家
SOCIALSCIENTIST2007年11月增刊
Nov.,2007Supplement
【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全球化与美国化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在面对文化全球化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深入探讨,文化全
球化是否会产生全球文化和文化全球化是否会导致文化美国化这两个问题。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美国化中图分类号:
G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07)增刊-0104-02
104
2.各种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在沟通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逐渐达成某些“重叠共识(anoverlappingconsensus)”,或生发出崭新的具有全球意义的观念共识。如前所述,早期人类文化是在相对隔绝的情况下分散发展着的,自然条件的差别引致的文化差异极其明显,使后者呈现出地域性、民族性的特点,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古希腊文明、两河文明、恒河文明、黄河文明、玛雅文化就是如此。因此,交流初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面对各种局限,诸如地域性、语言性、风俗性等,造成了对异质文化抵触。而随着文化交流的往复深入,全球化带来了货物与资本的跨国流动,伴随而至的是不同民族国家人们在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人们涉及地域范围的扩大,非直接经验的知识积累越来越触手可及,一系列的改变使得人普遍具有了更加开阔的视野。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开始更客观地审视和提升本民族文化,对于他族文明的态度也更加宽容的,在求同存异的同时,甚至将某些优秀的他族文化吸收并纳入到本民族文化体系中。
我们再来看看“文化美国化”,单从字面上理解,美国大众文化向外传播在不同文化区域中所引发的当地文化表面上向美国文化趋同的现象,这一现象似乎正在试图把世界从多元文化的共存逐渐变成一元文化的霸权。参照“文化全球化”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文化美国化”显然是将不同文化模式间人类交往发展过程中形成某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通性(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一直性)的趋势,具体替换成了某些具有美国文化通性的趋势。
与之相反的是,美国社会广泛存在的一种情绪,即美国文化以其对他者文化的强大穿透力和吸引力正在形成以美国价值观为核心的全球文化。秉持这一观点的美国学者们不断积极地为“文化美国化”摇旗呐喊,同时也满怀信心地寄望这样的结果能够如愿以偿。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查尔斯・克劳撒默在《华盛顿邮报》一文中写道:“以前从来没有世界大众文化。现在这种文化正在形成,它就是独具特色的美国大众文化。”还有一些外国学者也谈到相同的现象,如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斯图亚特・霍尔(1991)认为,当代全球文化领域受“视图艺术”的左右,受“电视和电影”的左右,受“大众广告的形象、意象和风格”的左右;这些都属于大众文化的领域,而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在这些方面拥有极大的优势。
事实上,除了美国之外,没有一个国家愿意让自己的本土文化成为美国文化的翻版。“文化美国化”正是在这一点上,击中了不少美国境外保护本土文化学者们的痛处。他们或将美国
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夸大为“灭顶之灾”,在文化民族主义思潮的簇拥下,维护本国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激起本国民众对“文化美国化”的强烈抵制;或将“文化全球化”和“文化美国化”概念混淆,更有甚者将“文化全球化”同“文化美国化”直接等同,继而把公众的注意力由当地文化认同的危机问题转移到抵制“文化全球化”和美国文化“入侵”的运动当中去。
那么,在面对文化全球化的问题上,双方态度的极大反差引出我们值得深入探讨的两个问题。
其一,文化全球化是否会产生全球文化。笔者认为,“文化全球化”是基于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摩擦到磨合的过程,伴随全球化的推进,文化互动能加速“文化共识”的产生,因此,从长远来看,会产出某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通性(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一致性),我们也可以称其为“全球文化”。当然,全球文化肯定不是一种主导文化,而是多元文化某些具有“共性”特性的集合,换句话说,全球文化并不是全球多元文化的趋同,而是各文化在保留差异的同时又展现出多元的一致。
其二,文化全球化是否会导致文化美国化。的确,许多人“文化美国化”忧虑具有自身的合理性,事实上,并没有被历史的发展所印证。回顾20世纪,美国境外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美国文化的很大影响,后者给前者带来的冲击也引发过文化冲突,但更多的是前者在很多方面对后者的模仿或借鉴。其他国家文化,尤其是那些具有很深历史积淀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在这一进程中被美国文化所征服,反而由于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合理成分而使自身日益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文化全球化所输出的绝不应该是一种文化模式复制的同质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构成的统一体。即便是像美国文化那么强势的文化,其实也远非一统的文化。正如爱德华・萨义德(1993)指出的,“各种文化,实际上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哪一种文化是单一而纯正的,相反,所有的文化都是杂交,来源不同,而且成分极为复杂,远不是铁板一块似的。”如果把文化全球化简单地看做是输出一种同质的文化,显然是忽视了文化全球化过程中的许多复杂现象。
马克思曾说:“是人类在创造历史,但人类并没有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创造历史的条件不由他们作选择,相反,创造历史的条件,是人类直接遭遇的现实,是过去赋予遗传下来的。”笔者认为,看待文化全球化过程的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是,不仅认真地维护本土文化,也应积极地对待外来文化。我们在创造文化,同样也被文化制造。从长远来看,文化全球化将给本土文化带来新的机遇。
[1]托马斯・弗里德曼,赵绍棣,黄其祥.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M].东方出版社,2006.9.[2]约翰・斯道雷,罗玉琴.英国文化研究中的文化与权力:对全球化等同于文化美国化观点的一些疑问[Z].2005.
参考文献:
[责任编校:黄晓伟]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