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3 《精卫填海》(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3《精卫填海》(教案)教学内容《精卫填海》是一则古老的神话故事,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本课讲述了炎帝之女精卫溺亡后化作神鸟,立志填平东海的壮丽故事。
故事通过精卫的形象,传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复述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分析精卫的形象,理解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精卫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培养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品格。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精卫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
2. 分析精卫的形象,理解其背后的象征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神话故事的情境,激发学生对《精卫填海》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3.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精卫的形象及精神内涵。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精卫精神的理解,以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挑战和如何应对。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精卫精神,强调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6. 作业布置: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1. 课题:《精卫填海》2. 主体部分:精卫的形象、精卫精神、现实意义3. 配图:精卫填海的插图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精卫精神的感悟。
3. 画一幅精卫填海的图画,体现精卫的形象和精神。
课后反思1. 教师回顾教学过程,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学生反馈学习效果,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3. 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3 精卫填海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教案教学内容《精卫填海》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选自《山海经》。
本课内容主要讲述了炎帝之女精卫溺死于东海后,化作神鸟,决心填平大海,以报溺水之仇的故事。
课文旨在通过对精卫精神的颂扬,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品格。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精卫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积极应对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古代汉语表达方式。
2. 分析精卫的形象特点,理解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内涵。
3. 引导学生从精卫的故事中汲取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动画展示精卫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山海经》及精卫填海的背景,让学生对故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记生词生句,理解课文大意。
4.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精卫的形象特点及其精神内涵,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问题和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6. 情感教育:通过讨论精卫的精神,引导学生学习其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品质。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心得,强调精卫精神的现实意义。
板书设计1. 《精卫填海》2. 课文结构:背景介绍、故事梗概、精卫形象分析、精卫精神解读。
3. 重点词汇和句子:在黑板上列出,并进行解释。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用自己的话复述《精卫填海》的故事,并写出自己的感想。
2.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如《愚公移山》、《女娲补天》等。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3 精卫填海 优质版教案
【教学反思】
1.激发兴趣。
针对中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我以图激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本篇课文的学习。
这样一改学古文枯燥无味的状况,调动起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积极性,让学生能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2.注重阅读。
学生认读古典神话文本的难度较大,我结合学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古文。
先扫清字词障碍,让学生读顺句子、读通文章,再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古文的学习化难为易。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3.深入感悟。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详解重难点语句,引导学生准确把握精卫的形象,深刻理解精卫填海的精神,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畅谈启发和感悟。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精卫填海》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精卫填海》部编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精卫填海》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2.掌握生字词:“精卫”、“逝”、“柵”、“島”等的意义。
3.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的主旨和寓意。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能用简单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体会个体力量的有限性。
2.引导学生树立艰苦奋斗,不畏困难的乐观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故事《精卫填海》的内容理解。
2.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
教学难点1.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理解故事的寓意和主旨。
2.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故事复述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故事《精卫填海》,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学习(20分钟)1)学生课文朗读,师生共同解读生字词。
2)学生小组讨论,理解故事寓意。
3. 拓展(10分钟)老师与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拓展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
4. 巩固(10分钟)学生个人或小组练习,复述故事内容。
第二课时1. 复习(10分钟)学生自主复习故事内容和生字词。
2. 学习(20分钟)1)学生个人梳理故事情节,逐段理解。
2)学生进行问题回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 拓展(10分钟)老师与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
4. 结束(5分钟)总结故事内容及寓意,引导学生感悟。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寓言故事《精卫填海》为载体,旨在通过学生对故事的阅读理解,启发他们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互动讨论,帮助他们逐步领悟故事的深层含义,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精品】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教案
1【精品】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精卫填海【教材分析】《精卫填海》是小学四年级的一节语文课,本篇课文是中国神话故事的经典之作,这个故事围绕精卫日日夜夜填海的事,让人感受到其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品格。
【作者介绍】许仲琳(约1567—1620),亦作陈仲琳,号钟山逸叟,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人,明朝小说家。
著有《封神演义》。
活动于于隆庆、万历年间。
生平事迹不详.有些学者,专家以为许仲琳仅是别人托名,《封神演义》可能另有他人所著,到底是谁,尚有争论。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成语典故精卫填海解释: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
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
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
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出处:《山海经·北山经》。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精卫填海”是中国远古神话中最为有名,也是最为感人的故事之一,世人常因炎帝小女儿被东海波涛吞噬化成精卫鸟。
(2)溺而不返。
3.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叫做女娃。
有一次她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就再也没有回来,就化身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头来填海。
六、略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拼音、字词)一、信息匹配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沸腾(fèi fù)谷穗(suìhuì)不昧(wèi mèi)复杂(zázhá)逊色(xùn sùn)花柄(bǐng bīng)慎重(shèn zhēn)倾斜(qīng qīn)四肢(zhīzī)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溺爱(ruònì)恶劣(èwù)田埂(gěng gēng)煞车(shāshà)塞外(sài sāi)排斥(chìcì)豆荚(jiājiá)笨拙(chūzhuō)名誉(yìyù)3.用“______”标出下列各组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3《精卫填海》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3《精卫填海》教案一. 教材分析《精卫填海》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精卫鸟填海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感受精卫鸟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
课文语言简练,富有韵味,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对神话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情感、朗读课文等方面,还需要加强指导。
此外,学生对古代神话传说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课文学习,拓宽知识面。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精卫、漳河、溺、常、返、故”等词语,了解精卫填海的故事,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提取课文关键信息,体会精卫鸟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神话传说的兴趣,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理解精卫填海的故事,体会精卫鸟的精神品质。
3.感悟课文语言,提高朗读水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营造生动的神话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教学法:以情促读,以读悟情,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精卫鸟的精神品质。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
2.教材:准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3.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和重点句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精卫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精卫鸟的特点。
然后简要介绍精卫填海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精卫鸟为什么要填海?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精卫鸟的精神品质。
教师点评,指导朗读技巧。
4.巩固(5分钟)学生默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1.精卫鸟为什么要把海填平?2.精卫鸟填海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3.精卫鸟的精神品质有哪些?5.拓展(5分钟)学生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请简要介绍。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教案)教学内容《精卫填海》是一则选自《山海经》的神话故事,讲述了炎帝之女精卫在东海溺亡后,化为神鸟,不断从西山搬运小石子和树枝填平大海的故事。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精卫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精卫坚韧不拔的精神,懂得面对困难要勇敢坚持。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精卫填海的精神内涵。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文插图。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精卫填海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互相解答疑惑。
4. 全班交流: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深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精卫填海的精神内涵,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借鉴精卫的精神。
6. 朗读感悟: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精卫坚韧不拔的精神。
7. 小结:教师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强调精卫填海的精神内涵。
板书设计1. 课题:《精卫填海》2. 插图:精卫填海的插图3. 重点词语: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勇往直前4. 精卫填海的精神内涵:勇敢、坚持、毅力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用自己的话复述《精卫填海》的故事,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2. 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山海经》中其他有趣的神话故事。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深入理解了《精卫填海》的故事内容,感受到了精卫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3《精卫填海》(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3《精卫填海》(教案)教学内容《精卫填海》是一则古老的神话故事,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本课讲述了炎帝之女精卫溺亡后化作神鸟,立志填平东海的壮丽故事。
故事通过精卫的执着与坚韧,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复述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分析课文,理解精卫的形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从精卫的坚持不懈中体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难点1. 理解精卫填海的艰辛过程,体会精卫坚韧不拔的精神。
2. 分析神话故事中寄托的古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想象与解释。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音频、相关插图或动画片段。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精卫填海》的动画片段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标记生字词。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讨精卫的形象及其精神内涵。
4. 全班交流: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精卫的形象特点及其所代表的精神。
5. 朗读感悟: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精卫的坚韧精神。
6. 板书设计:教师边讲解边板书,突出精卫填海的过程和精卫精神的内涵。
7. 作业设计: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精卫填海》的读后感,或创作一幅与精卫填海相关的图画。
8.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可包括以下内容:- 课题:《精卫填海》- 精卫的形象:坚韧、执着、勇敢- 精卫填海的过程:溺水、化作神鸟、投石填海- 精卫精神的内涵:不屈不挠、持之以恒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精卫填海》的读后感,分享自己对于精卫精神的感悟。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
注释
①本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
形状像鸟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②[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③[少女]小女儿。
④[溺]溺水,淹没。
⑤[故]因此。
⑥[埋]填塞。
【篇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这个故事。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过程与方法】
1.范读教学法:短文生动活波,想象丰富,意蕴深刻,宜于诵读体味。
2.设疑引导法:通过设疑引导,鼓励学生多角度探究短文的寓意。
诵读法:短文生动活波,想象丰富,意蕴深刻,宜于诵读体味。
讨论法:针对教师提问展开讨论。
讲述法:通过讲故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这则神话赞美了精卫鸟坚韧不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按照文言文的节奏正确朗读,并读出韵味。
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精卫填海》是中国神话故事的经典之作,这个故事围绕精卫日日夜夜填海展开,让我们充分感受到精卫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注释①本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
形状像鸟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②[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③[少女]小女儿。
④[溺]溺水,淹没。
⑤[故]因此。
⑥[埋]填塞。
【篇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这个故事。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过程与方法】1.范读教学法:短文生动活波,想象丰富,意蕴深刻,宜于诵读体味。
2.设疑引导法:通过设疑引导,鼓励学生多角度探究短文的寓意。
诵读法:短文生动活波,想象丰富,意蕴深刻,宜于诵读体味。
讨论法:针对教师提问展开讨论。
讲述法:通过讲故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这则神话赞美了精卫鸟坚韧不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按照文言文的节奏正确朗读,并读出韵味。
难点用自己的话说说《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阅读精卫与《山海经》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走近《山海经》1.同学们,你都读了哪些神话故事?生说。
你们知道的神话故事真多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个个精彩而有趣的故事出自哪部书吗?(课件出示:《山海经》)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就直接告诉他们。
2.简介《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民族等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核心素养教学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核心素养教学教案泸溪县浦市中心完全小学李卉藤一、教学目标1.文化自信:理解不同地域、不同时代背景下童年的多样性,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语言运用: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溺、衔”等关键生字词,理解“精卫填海”故事的基本内容和寓意。
3.思维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关键词句概括故事内容,提升信息提炼能力。
4.审美创造:激发学生对古代神话故事的兴趣,体会精卫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精卫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精卫填海故事的寓意,将其精神品质内化为个人成长的动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播放一段简短的海浪声或展示海浪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大海的景象,进而引出“海”的话题。
故事引入:简要介绍古代神话中的神奇故事,激发学生探究《精卫填海》的兴趣。
提出疑问:设问“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她成功了吗?”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尝试理解课文大意。
字词教学:教师重点讲解“溺、衔”等生字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音和字义。
概括大意:引导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内容,初步感受精卫的精神。
3.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分段解读:将课文分为几个部分,逐段解读,重点分析精卫填海的原因、过程及她所展现的精神品质。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特别是精卫与东海的对话部分,通过表演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精卫填海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故事的寓意。
4.拓展延伸,提升素养古今对比: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社会中是否有类似精卫精神的人或事,增强对现实生活的联系。
创意写作:鼓励学生以“如果我是精卫”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感悟。
第13课《 精卫填海》(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13课《精卫填海》(教案)一、教学内容《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北山经》,讲述了炎帝之女精卫溺亡后化身为鸟,每天从发鸠山采集小石子和树枝,投入东海,一心想要填平大海的故事。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需要通过逐句理解、全文理解、拓展延伸等步骤,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故事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精卫坚韧执着、英勇顽强的精神,懂得做事要持之以恒、不畏艰难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言文中的词汇和句式,如“溺而不返”、“故为精卫”等。
2. 体会精卫坚韧执着、英勇顽强的精神。
四、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朗读音频2. 课文插图3. 词典、注释工具书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炎帝、精卫等人物,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精卫填海》。
2. 朗读课文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
3. 理解全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
(2)教师逐句解读课文,讲解文言词汇和句式。
(3)学生复述故事内容,体会精卫坚韧执着、英勇顽强的精神。
4.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精卫填海的意义,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的感悟。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5. 总结全文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精卫填海的精神内涵,强调做事要持之以恒、不畏艰难的道理。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精卫填海》2. 课题导入:炎帝、精卫等人物图片3. 课文内容:逐句解读、文言词汇、句式4. 拓展延伸:精卫填海的意义、联系实际生活5. 总结全文:精卫填海的精神内涵、做事要持之以恒、不畏艰难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记文言词汇和句式。
2. 摘抄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进行积累。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3《精卫填海》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3《精卫填海》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精卫填海》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精卫鸟填海的故事。
课文通过精卫鸟不畏艰险、坚持不懈的精神,教育学生要勇敢面对困难,持之以恒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本文内容丰富,寓意深刻,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但是,对于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感悟。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神话传说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悟到精卫鸟坚持不懈、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的感悟。
3.培养学生将课文中的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学习氛围。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频等。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用于课堂上学生的认读和巩固。
3.课文录音:准备课文录音,用于学生跟读和听力训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精卫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精卫鸟的特点,从而引出课文《精卫填海》。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精卫鸟为什么要填海?–精卫鸟填海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精卫鸟填海的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4.巩固(10分钟)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13课 精卫填海 教案
13 精卫填海(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帝、曰”等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曰”等5 个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3. 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教学重点)4. 能说出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教学准备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Ⅰ师生谈话,导入新课1. 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心中的大海是什么样的?请用四字词语概括一下。
预设:无边无际、一望无际、波澜壮阔……2. 课件出示精卫鸟图。
教师讲述:在东海上空,有这样一只小鸟,它羽翼鲜艳,头上有花纹,嘴是白色的,还有一双红色的脚。
它每天飞来飞去,衔来树枝和石块,发誓要把这片大海填平。
3. 课件出示精卫填海的图片。
思考:看了这只小鸟,你想问些什么或者说些什么吗?预设1:大海如此辽阔,一只小小的鸟怎能把它填平呢?预设2:它为什么要填平大海呢?发生了怎样的故事?4.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故事。
(板书课题:精卫填海)【设计意图】通过质疑和提问,引导学生感受大海和小鸟之间力量的悬殊,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把学生带进神话文本,激发其阅读神话故事的强烈欲望。
Ⅱ 初读课文,读准读通1.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 教师巡视指导。
(1)指名读课文,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字“少”。
课件出示:shào :少女少年年少少将少爷shǎo :少数很少多少少量少(shào)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shào)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2)指导识记“溺”。
①提示:“溺”读“nì”。
②怎样记住这个字?预设:用加一加的方法记:氵+弱=溺。
引导:“溺” 是什么意思?可以组哪些词?“溺”的意思是“淹没”。
组词:溺水、沉溺、溺爱。
3.男生、女生比赛朗读。
4.引导学生读出停顿。
(1)学生自读,判断出停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会写“帝、曰”等5个生字,读准“少”这个多音字。
2、读顺句子,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读通课文。
3、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5、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讲故事。
教学重点1、读顺句子,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读通课文。
2、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感受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2、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讲故事。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的生字词较少,而且识记起来较为容易。
要求会写的生字有5个,在识字教学中,注意提示生字的写法,如“帝”中间的部分是“冖”,不是“宀”;“曰”和“日”相仿,但是“曰”要扁而宽。
2、阅读理解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古文有一定的难度。
在教学中,可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自读、指名读等方式,让学生能读通句子,并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意。
3、学会表达在教学过程中,除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外,还要锻炼学生用本人的话归纳综合课文的意思。
学会用“这个故事讲的是……”这样的句式进行表达。
课前准备:1、课前预1)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认读、理解生字。
2)借助拼音读课文,把课文读熟。
3)查阅资料书或上网搜集有关《山海经》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帝、曰”等5个生字,读准“少”这个多音字。
2、读顺句子,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把课文读通、读顺。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请看一下这幅图(课件出示XXX的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鸟吗?你们想知道这只鸟儿的故事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一下吧。
课件出示:板书:精卫填海)2、课件出示《山海经》的相关信息,并与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课件出示: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说课稿+优质教案
13 《精卫填海》说课稿一、说教材这个神话故事写炎帝的小女儿被海水淹死后, 化为精卫鸟, 常衔木石, 投金海里, 想要把东海填平的故事。
刻画了英勇顽强的精卫形象, 表现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治理水患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苦、奋斗不止的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 会写生字, 正确认读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通读顺古文, 读出韵味, 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古文的语言特点, 背诵课文。
3.学习理解故事,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讲述故事, 感受精卫的精神。
读通读顺古文、读出韵味、感受古文语言特点是教学重点, 学习理解故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讲述故事、感受精卫的精神是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方法:讲解教学方法、讲读教学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趣味引入, 揭示课题。
同学们喜欢听神话故事吗?有这样一只鸟, 他的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 白色的嘴, 红色的爪子, 这只小小的鸟却有一个大愿望——他想把大海填平!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只鸟叫什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只精卫鸟为什么想把大海填平吧!打开课文, 课题是什么?(精卫填海)我们根据课题可以知道什么?(主人公是精卫, 主要事件是填海)二、初读古文, 疏通字词。
1.出示生字, 请学生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重点交流的几个字:帝, 曰, 溺, 衔等。
2.看看文中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词, 提出来集体交流。
3.用上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话。
三、再读古文, 解析文义。
炎帝之少女, 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 溺而不返, 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 以堙于东海。
1.教师带读, 小组互读, 齐读, 有节奏朗读, 指名读, 开火车读。
2.出示阅读任务(课件展示)(1)精卫长什么样子?(形状像乌鸦, 头上有花纹, 白色的嘴, 红色的脚)(2)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它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3)精卫是怎么填海的?它能将海填平吗?3.结合注释, 指导翻译。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3《精卫填海》教案
《精卫填海》教案一、教学内容《精卫填海》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3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
故事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精卫,在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而亡,化作一只神鸟,立志填平东海,以报溺水之仇。
本文通过精卫填海的故事,展现了精卫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精卫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朗读感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精卫填海的精神内涵。
2. 感悟神话故事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关注神话故事。
(2)简介《精卫填海》的背景及意义。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字典理解词义。
(2)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强调重点词语。
3. 朗读感悟(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指名学生朗读,教师评价并指导。
4. 精讲点拨(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精卫填海的精神内涵。
(2)学生分享对精卫填海精神的理解,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合作交流(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神话故事中的想象元素。
(2)各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精卫填海精神的现实意义。
六、板书设计《精卫填海》1. 故事背景2. 精卫形象3. 精卫填海精神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 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3.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精卫填海精神的感悟。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朗读感悟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精卫填海精神的内涵。
13精卫填海(教案)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3 精卫填海(教案)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讲述了一只名叫精卫的小鸟,为了填平大海,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奋斗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精卫填海的传说,感受精卫坚韧不拔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毅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精卫填海的传说,体会精卫坚韧不拔的精神。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勇敢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1. 理解精卫填海的故事内涵,体会精卫坚韧不拔的精神。
2.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勇敢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精卫填海的传说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关于精卫填海的故事。
2. 板书课题:精卫填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
3. 教师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 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做批注。
2. 交流展示:学生汇报自己画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句子,深入理解精卫填海的精神。
四、品读课文,感悟精神1.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精卫坚韧不拔的精神。
2. 教师提问:精卫填海的故事给你留下了什么启示?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精卫填海的精神。
2. 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板书设计:精卫填海坚韧不拔勇敢顽强作业设计:1. 抄写本课生字词。
2. 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3. 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对精卫填海精神的感悟。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第一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精卫填海》是一篇古代神话传说,讲述了精卫鸟为了报仇填海报仇的故事。
本文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寓意深刻,富有教育意义。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精卫鸟填海报仇的故事,体会精卫鸟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神话传说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体会文章主旨方面还需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精卫鸟的精神品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精卫鸟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决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2.难点:体会精卫鸟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毅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内容;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让学生在感受课文美的同时,体会到精卫鸟的精神品质;3.自主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2.课文音频:准备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跟随朗读,提高朗读水平;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精卫鸟的形象,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的神话故事,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朗读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感受精卫鸟的精神品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学生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白鹅
教学目的: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高傲、郑重、京剧、滋味、倘若、侍侯、脾气、责备、临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观察(或查找)家禽——鹅、复习唐朝骆宾王《鹅》、了解作者丰子恺、自学课文。
2、教师准备:课件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课
1、教师:唐朝骆宾王七岁就作了一首儿诗《鹅》大家还记得吧!一起比比谁背诵得更好。
同学们都喜欢鹅吧!请用自己手中的笔画一画鹅。
(抽生用粉笔在黑板上简笔画鹅)请同学们相互简单评一评。
2、课件出示丰子恺的画《鹅》,现在老师给你们看一幅著名当代画家丰子恺所作的画《白鹅》,同学们认真观察后与自己的画比较然后说一说,评一评,议一议。
3、是的,画家所作的画真是惟妙惟肖啊!就其根本的原因,那是画家在生活中观察入微,掌握了鹅的外形结构,了解了它独特的习性。
4、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不仅用画笔把白鹅栩栩如生地画出来了,还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出了文章——《白鹅》。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可以简单介绍丰子恺。
)
二、营造氛围学课
1、请学生独立朗读课文。
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遇到生
字、难字、难句时作上不同的标记。
2、读生字及词语。
把难读的句子提出来,同学们相互启发读。
3、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
全文主要写了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三、生字以及词语的处理
1、读音:有“颈、吭、倘、供、郑”(后鼻韵)、“饮、邻等”(前鼻韵)。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如,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生字,用加减或者替换偏旁的办法学习生字:“坑、躺、共”,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结合班级同学的姓氏学习“郑”。
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
有个别字的笔画需要特别说明:指导“厉、餐、侍、脾、蹲、邻”时,要注意、它们与其他字之间的联系。
四、课堂作业:
1、写生字。
2、抄写生词。
3、自由读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
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理解课文
1、想想全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又是怎样展开写的?你有发现就可以与同伴交流,你有疑惑也可以去与朋友讨论。
(学生分组可以自主、合作、交流学习)
1、课件出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听听同学们是怎样来理解这一句话的。
2、课件出示“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这句话同学们交流之后的感悟是什么?
3、是啊!全文都是围绕“高傲”这个词语来展开的,那现在你对“高傲”这个词语有了哪些不同的理解。
4、作者写“高傲的白鹅”表达出自己怎样的情感呢?
5、作者经过仔细观察,认真了解鹅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后,用生花妙笔表达了自己的对鹅的喜爱之情。
那你想从本课中,学习些什么呢?同学们相互启发议论。
6、课件:
a)词语通俗、准确:左顾右盼、厉声呵斥、三眼一板、从容不迫……
b)句子生动有趣: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
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侯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c)文章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来写。
“鹅是高傲的动物”
d)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来印证鹅的高傲:叫声高傲、步态高傲和吃相高傲。
二、感悟课文,并拓展。
1、课文有哪些值得我们在作文时借鉴的地方?
2、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说:它
的特点、外形、脾气、以及它是怎样进食的、怎样嬉戏、休息等等。
3、把说的内容整理一下,然后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