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成人高考语文精讲
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真题(含解析)
学习攻略—收藏助考锦囊系统复习资料汇编考试复习重点推荐资料百炼成金模拟考试汇编阶段复习重点难点梳理适应性全真模拟考试卷考前高效率过关手册集高效率刷题好资料分享学霸上岸重点笔记总结注:下载前请仔细阅读资料,以实际预览内容为准助:逢考必胜高分稳过2020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起点语文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
(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落.魄落.枕丢三落.四B.教.导教.书教.学相长C.倾倒.倒.影倒.背如流D.和.睦应和.和.而不同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震撼铭记悬粱剌骨B.翩跹造旨猝不及防C.剽悍寒暄鸿篇巨制D.枯躁峭拔离经叛道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在异乡求学时,我过一首歌。
每当夜幕降临,我就关上房门,打开录放机播放。
伴着熟悉的旋律,在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中。
A.喜欢反复沉溺B.喜欢循环沉浸C.欣赏反复沉溺D.欣赏循环沉浸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本剧个别细节还有些毛糙,但瑕不掩瑜....,它仍然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电视剧。
B.他父亲是著名画家,擅长画花鸟,笔下的芦雁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呼之欲飞。
C.在今年的全市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我们班学习委员王晓霞不负众望....,一举夺魁。
D.小区设计别有天地....,不仅预留了大面积的绿化广场,还规划了多层次的交通网格。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秋赏月的风俗早在唐代就已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有咏月的诗句流传于世。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服务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
C.为了他们公司在竞争中获胜,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
D.甘肃敦煌莫高窟的石窟建筑,很多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前重点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附答案解析)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前重点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附答案解析)目录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前重点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附答案解析) (1)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前重点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一) (1)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前重点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二) (3)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前重点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三) (5)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前重点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四) (7)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前重点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五) (9)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前重点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六) (12)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前重点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七) (16)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前重点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八) (25)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前重点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九) (32)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前重点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十) (35)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前重点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一)一、阅读下面一段短文,然后回答下列1~3小题。
“人生不满百”,大致是不错的。
当然,老而不死的人,不是没有,不过期颐以上不是一般人所敢想望的。
数十寒暑当中,睡眠去了很大一部分。
苏东坡所谓“睡眠去其半”,稍嫌有点夸张,大约三分之一左右总是有的。
童蒙一段时期,说它是天真未凿也好,说它是昏昧无知也好,反正是浑浑噩噩,不知不觉;及至寿登耄耋,老悖聋瞑,甚至“佳丽当前,未能缱绻”,比死人多一口气,也没有多少生趣可言。
掐头去尾,人生所余无几。
就是这短暂的一生,时间亦不见得能由我们自己支配。
约翰逊博士所抱怨的那些不速之客,动辄登门拜访,不管你正在怎样忙碌,他觉得宾至如归,这种情形固然令人啼笑皆非,我觉得究竟不能算是怎样严重的“时间之贼”。
他只是在我们的有限的资本上抽取一点捐税而已。
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答案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答案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试题,试题可以帮助参考者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
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共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词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荣膺众望所归(众人所敬仰的) 瞻顾韦编三绝(读书刻苦勤奋)B.端倪(事情的眉目) 高山流水(路途艰险难行) 附庸各行其事C.表帅曾经沧海(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 涵养席不暇暖(奔走忙碌,没有坐定的时间)D.缄口(闭口不说话) 大家风范(人们学习的榜样) 报歉不可企及答案:A2.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现在的电视连续剧,十几集、几十集的习以为常。
B.这次在浦东的参观尽管浮光掠影,但是仍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他俩同窗八载,一直是相敬如宾,从来没有为琐事吵过架。
D.“新的文化观念”日趋多元化,常常让我们莫衷一是。
答案:D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冰心作为倡导母爱的著名女作家而受到人们祟敬。
B.浓郁的情韵和深刻的哲理水()交溶,增强了文章魅力,感染着亿万读者。
C.广州因承诺将这次全国采购会办成非赢利的会议而获得了最多的选票。
D.这部传记,以朴实淳厚的语言为世人展示了将军们鲜为人知的人生境遇。
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许多看到过极光的人在描写极光时往往语焉不详,只说些“美得语言无法形容”之类的话。
B.宽带上是电信业的热门,但推广太慢,这是因为它的价格过高让市民叹为观止。
C.尽管使用纯净水是否有益健康依然是人言啧啧,但纯净水进入千家万户已是不争的事实。
D.以巴冲突愈演愈烈,美伊战争迫在眉睫,中东局势战云密布,这使许多投资者退避三舍。
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知识点总结(最新)
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知识点总结(最新)滕王阁序》(XXX)物华天宝,XXX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XXX下XXX 之榻。
这里的“物华天宝”指的是景色美丽,而“龙光射牛斗之墟”则是指滕王阁的位置。
人才辈出,地理灵气,XXX下XXX之榻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XXX之词宗;紫电清霜,XXX。
这里描绘了来到滕王阁的人们都是些有才干、有地位的人物,而且他们之间的交往也是非常融洽的。
潦水尽而XXX,烟光凝而XXX。
这里的意思是,水流干净了,XXX也变得清澈了,而夕阳下的山峰则染上了紫色。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这里描绘了秋日的景色,如落日余晖和XXX一同飞翔,秋水和天空融为一体,以及渔舟和雁阵的美景。
XXX,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XXX会于云间。
这里表达的是作者的情感和思考,感叹着天地之间的广阔和自己的渺小,同时也明白了人生的盈虚和XXX。
XXX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这里表达了在旅途中的孤独和不安,但也表达了在旅途中相遇的喜悦和彼此支持的情感。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XXX老,XXX难封。
XXX于长沙,非无圣主;窜XXX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XXX之志。
这里表达的是人生的坎坷和不如意,但也表达了人生的坚持和追求。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XXX,空余报国之情;XXX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这里表达的是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以及不同人生命运的差异。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XXX之长风。
这里是作者自我介绍,表达了自己的身份和追求。
常见易错成语:差强人意:原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在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惨淡经营:形容经营某项事业时煞费心思、着意谋划和管理,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知识点整理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知识点整理(1)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诗经》主要依据音乐特点作为标准来分类,即风、雅、颂三类。
"风",是地方民间音乐曲调的意思。
"国风"是15个地区的乐歌。
"雅",正也,即标准音,是王畿附近的乐曲名称。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重点篇章:《采薇》2.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1)直抒胸臆的特色《诗经》中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役役诗,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
因为《诗经》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就是铺陈直叙,不用比,兴,直截了当地铺叙、抒情、描绘,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层次地说出来。
"比"就是比喻,打比方。
"兴" 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通过联想以触发起诗人思想感情勃发的表现方法。
《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作用。
3.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楚辞",是继《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另一座新的里程碑。
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
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历史散文著作,标志着史家之文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
2020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课文考点:爱尔克的灯光
2020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课文考点:爱尔克的灯光一、作家作品。
《爱尔克的灯光》作者巴金。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他是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
1923年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上海、南京求学。
1927——1928年旅居巴黎,创作并出版了他的处女作《灭亡》。
回国后又陆续出版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憩园》等作品。
其代表作是《家》,通过对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生活内幕的生动描绘,深刻暴露了封建末世的黑暗与腐朽,控诉了旧礼教、旧势力的罪恶,歌颂了“五四”初期知识青年的觉醒及对封建势力的斗争。
除小说外,巴金还有《生之忏悔》、《旅途随笔》、《静夜的悲剧》等十多个散文集。
他的散文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世态,洋溢着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热情,意境清新,语言流畅。
解放以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巴金文集》十四卷.二、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选自散文集《龙。
虎。
狗》。
这篇文章写于1941年3月,原载1941年4月19日重庆《新蜀报》副刊《蜀道》,最初收入散文集《龙。
虎。
狗》,后收入《巴金文集》第十卷。
三、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抒写了作者回故乡时的所忆、所念、所思、所感,控述了所谓“长宜子孙”的封建家庭对年青生命、年青心灵的摧残,表现出巴金对受害者的深深同情,并且由18年后回来时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形的观感,显示作者对封建势力的本质及其顽固性的清醒认识。
从而,作者总结出一个真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的出路是和旧家庭决裂,年青人应该走出“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寻求光明的前途。
四、层次段落。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第1自然段到第4自然段。
主要写作者回到阔别了18年的故居,在门外徘徊时的所思、所感。
作者怀着亲切的心情在故居门外徘徊,当他看到大门内“长宜子孙”四个字,原样的嵌在那里时,一下了触动了他的情怀,他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
于是展开了对18年前的往事的回忆。
语文成考高频考点梳理(重点)
2020年全国成人高考已于10月17日、18日在全国开考,对于高升专的考生来说,语文应该是一个拿分的科目,只要语文能考到90分左右,录取率将大大增加。
以下是语文高频考点梳理,同学们要认真学习啦!!一、汉字读音1.考查形式: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都相同/读音不完全相同/读音全都正确/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
2.要求: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3.注意:(1)读准形声字。
如:歼(jiān)灭,刹(chà)那;粗犷(guǎng);发酵(jiào)。
(2)比较形似字。
如:填(tián)空—慎(shèn)重—缜(zhěn)密—嗔(chēn)怒。
(3)留心多音多义字。
如:咽(yān)喉;吞咽(yàn);哽咽(yè)。
(4)辨析习惯性误读。
如:档(dàng)案;应(yīng)届;惩(chéng)罚;痉挛(jìng luán)。
4.做题技巧:反向排除法。
二、字形1.考查形式:下列词语中,找出有错别字/没有错别字/只有一个错别字/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
2.要求:掌握现代汉字字形。
3.错别字情况:(1)笔画错误。
如:歩伐(步);(2)偏旁错误。
如:狭獈(隘);(3)形近、音近、义近致误。
如:肆业(肄);题纲(提);串插(穿)。
4.做题技巧:依义辨形、依形析字;依据词结构析字。
三、正确使用常见词语1.同义词辨析(1)词义的轻重程度不同。
如:“希望”“期望”“渴望”一个比一个程度重。
(2)词义范围大小不同。
如:“事情”比“事故”范围大。
(3)具体与概括不同。
如:“书”是具体的,“书籍”是概括的。
(4)词的感情色彩不同。
如:“教诲”是褒义的,“教训”“人”是中性的,“家伙”是轻蔑的。
(5)语体色彩不同。
如:“黎明”是一般用语,“拂晓”一般用于军事上。
(6)适应对象不同。
如:“爱戴”对上,“爱护”对下。
(7)词的搭配关系不同。
如:说话用“含糊”,字迹用“模糊”,不能对换。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3大学语文-记叙文(文言文)专项模拟讲义总复习
三、《疑难词句》
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揭:举;过: 拜访)
2.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怪:意动,感 到奇怪;衣冠:名词作动词,穿衣戴帽)
斥了对张巡,许远守睢阳这件事情的诬蔑,赞扬了他们捍卫 天下的事迹; 后部分记叙了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英雄事迹,补记了张巡 ,许远的事情。 两部分各有侧重,但相辅相成,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前面是 后面的纲,后面是前面的事实佐证,紧紧围绕主旨。
三、疑难词句
1.不能通知二父志。(通知:通晓、理解) 2.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辞服:说了……的话) 3.以此诟远。(诟:辱骂、责备) 4.弃城而逆遁。(逆:预先) 5.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讲:议论、考虑) 6.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就尽:逐渐趋向覆没;
1.从这段话可看出郑庄公隐藏着什么用心?
郑庄公的用心是故意放纵共叔段的野心,使他最终走上叛逆之 路,然后一举除之,永除后患。
2.共叔段和郑庄公的矛盾揭示了怎样的社会政治现象?
兄弟间的矛盾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的尖锐和 残酷以及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性。
3.本段的中心人物是谁?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一 形象的?
中心人物是郑庄公。主要通过对话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也 通过人物性格对比反衬来刻画郑庄公的形象。
重点 难点 考点
理清本文情节发展的主要脉 (6)公赐之食,食舍肉。
络。
(7)其是之谓乎?
A了解郑庄公、共叔段和姜氏的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性格特点。
(1)亟请于武公。
B理解并翻译下列一段文字:
2020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前复习课文解析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前复习课文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重点课文)《作家作品》欧阳修晚年自称六一居士。
支持“庆历新政”,北宋诗***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本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主旨》阐述了国家的盛衰取决于人事,而非天命。
通过五代后唐李存勗政权的盛衰,论证了忧劳兴国,逸豫亡身,“满招损,谦得益”的道理。
《疑难词句》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与:给;其:语气副词,表命令。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当他用绳索把燕王父子捆绑起来,用匣子放入梁朝君臣的首级,送进太庙,把箭还给先王,把成功的喜讯向他报告时,他的气概盛大,可说是够豪壮的。
)3,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一个军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四处响应,庄宗仓皇从东门逃出,没等见到叛贼,士卒就逃散,君臣面面相视,不知逃到哪里,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盟誓,泪流满面,沾湿衣襟,是何等衰败的景象。
)4,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全部,所有的。
)5,智勇多困于所溺。
(溺:沉溺的人或事情。
)《学习要点与难点》本文是史论。
本文的中心论点。
见主旨。
本文的对比论证方法。
后唐庄宗在消灭仇敌时,意气风发,极写其强盛;在大功告成,天下平定后,又极写其衰败,在盛衰、成败、兴亡的对比中,阐述了本文的主旨。
本文的论据历史事实论据:后唐庄宗兴国及败亡的历史事实;理论论据:《尚书》的话;以及警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重点段落分析》文章第三段这段话的论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这段话的论证方法:归纳法,对比法。
这段话的论据:理论论据中的名人名言论据。
《答司马谏议书》(泛读课文)《作家作品》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进行过变法。
2020成人高考《语文》备考指导
2020成人高考《语文》备考指导为了帮助大家更加顺利的备考成人高考语文科目,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成人高考《语文》备考指导”,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成人高考《语文》备考指导动词表示“去”、“往”、“到……去”、“到达”等意思。
如:驱而之薛,使吏民如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卷。
(《冯谖客孟尝君》之薛:到达薛地)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李将军列传》所之:去的地方、去处) 连词作为连词,“以”的语法功能与“而”类似,只不过通常只用于表示顺承接续的种种关系,可译为“就”、“来”、“而”、“然后”、“而且”等,也可不译出。
例如:(1)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郑伯克段于鄢》)(2)今皆解鞍以示不走。
(《李将军列传》)(3)且硕茂,蚤食以蕃。
(《种树郭橐驼传》)——蚤食以蕃:果实结得早而且结得多。
(4)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前赤壁赋》)(5)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前赤壁赋》)(6)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
(《马伶传》)2020成人高考《语文》备考指导:由“以”构成的几种常见结构1、“以”字结构用作补语在古汉语中,由“以”构成的介宾结构,时常用作动词或动词性短的补语成分,表示这一动作行为的方式、工具、凭借或关涉到的人、事、物等。
而现代汉语中这种用法基本不再出现,相关内容通常用状语或动词宾语的形式出现,这是在阅读理解时应当注意。
例如:(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寡人之於国也》)——树之以桑:把桑树种在那里(或:在那里种上桑树)。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於国也》)——申之以孝悌之义:教给他们孝悌的道理。
(3)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答李翊书》)——告生以其道:把他自己掌握的道理、知识告诉你。
2、省略了的介宾形式在古汉语中,当介词“以”后面的宾语是代词(如“之”、“是”之类),而且所指代的对象已在前文出现时,那么这个代词宾语时常可以省略。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精讲(2)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精讲(2)课文知识要点提示1.作家作品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
孟子和孔子合称“孔孟”,同属儒家学派。
孟子主张施仁政,行王道,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本文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议论文。
2.中心思想本文记录了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具体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和统治者应持有的准确态度,表现了孟子的王道仁政的思想。
3.连锁推理所谓连锁推理是以前几句得出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再以新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
这种推理的好处是能够使文章环环相扣,层层推动,前后承接紧密,气势强劲。
本文使用了连锁推理的地方有两处:(1)在论述行王道的初步措施时,孟子以“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湾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为前提,推出了“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的结论。
接着以此为前提,推出“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的新结论。
最后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了“王道之始也”这个更新的结论。
(2)论述行王道的根本措施的时候,孟子由“五亩之宅”“鸡豚狗彘之畜”“百亩之田”等措施人手,推出“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结论,再由此结论推出“不过不王者,未之有也”的新结论。
4.排比句的作用本文中有两组排比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能够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能够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能够无饥矣”。
排比句能够增强文章的气势。
5.比喻的作用本文的比喻是“五十步笑百步”,是孟子在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时使用的,说明梁惠王与邻国之君在治国方法上无本质的区别,否定梁惠王的“尽心”之说。
还有一处比喻是在论述使民加多的准确态度的时候,使用了“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的比喻,揭露梁惠王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错误观点。
2020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点:灯下漫笔
2020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点:灯下漫笔第一项:作家、作品本文选自鲁迅杂文《坟》。
这篇文章分两部分,分别以1925年5月8日和1925年5月22日发表在《莽原》周刊第三期和第五期上。
鲁迅,本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
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02年赴日本留学,初学医,后改学文学,决心改造国民精神,积极参加民族革命活动,1909年回国,搞教育活动,曾在诗歌中表示求国求民的决心。
他在诗中说:“我以我血荐轩辕”。
1936年10月19日逝世。
1918年4月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这一笔名,他的代表作是《阿Q正传》,著作有《鲁迅全集》共十六卷。
第二项:文体知识本文是一篇杂文,也称文艺性证论文。
鲁迅是杂文的开创者,它的内容直面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各个方面,写得深刻犀利,既有清晰的逻辑性,又有生动的形象性,像投枪和匕首是诗和证论的结合。
第三项:主旨本文的中心思想,对当时社会上复古主义的实质做了深刻的剖析,对封建历史和军阀统治的黑暗现实以及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做了揭发批判,在彻底否定了现实后,向青年人发出了反帝反封建、*旧社会,建立新时代的号召。
中心论点,有两个中心论点。
第一部分的中心论点。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无非是“想做奴隶而不得”与“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两者交替的时代,于是号召青年创造一个第三样时代。
第二部分的中心论点。
中国的文明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筵宴,所谓中国者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于是呼吁要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青年的使命。
第四项:层次段落第一个部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1-4):由辛亥革命后,生活中钞票的贬值,人心慌乱,而后百姓即又在吃亏之后,安心喜欢的事例,引出一个论题,就是我们即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以后还万分喜欢。
第二个层次是(5-11):用引证和例证法论证过去中国的历史是百姓当奴隶的历史,而且从民主心理的角度分析,中国人也向来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
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答案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答案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试题,试题可以帮助参考者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
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共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词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荣膺众望所归(众人所敬仰的) 瞻顾韦编三绝(读书刻苦勤奋) B.端倪(事情的眉目) 高山流水(路途艰险难行) 附庸各行其事 C.表帅曾经沧海(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 涵养席不暇暖(奔走忙碌,没有坐定的时间) D.缄口(闭口不说话) 大家风范(人们学习的榜样) 报歉不可企及答案:A 2.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现在的电视连续剧,十几集、几十集的习以为常。
B.这次在浦东的参观尽管浮光掠影,但是仍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他俩同窗八载,一直是相敬如宾,从来没有为琐事吵过架。
D.“新的文化观念”日趋多元化,常常让我们莫衷一是。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冰心作为倡导母爱的著名女作家而受到人们祟敬。
B.浓郁的情韵和深刻的哲理水()交溶,增强了文章魅力,感染着亿万读者。
C.广州因承诺将这次全国采购会办成非赢利的会议而获得了最多的选票。
D.这部传记,以朴实淳厚的语言为世人展示了将军们鲜为人知的人生境遇。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许多看到过极光的人在描写极光时往往语焉不详,只说些“美得语言无法形容”之类的话。
B.宽带上网是电信业的热门,但推广太慢,这是因为它的价格过高让市民叹为观止。
C.尽管使用纯净水是否有益健康依然是人言啧啧,但纯净水进入千家万户已是不争的事实。
D.以巴冲突愈演愈烈,美伊战争迫在眉睫,中东局势战云密布,这使许多投资者退避三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高考语文题型分析(150分,120分钟)第一卷(客观性试题40分)语言知识及运用(24分)现代文阅读:科技说明文阅读(16分)第二卷(主观性试题110分)现代文阅读:社科文或或者文学作品(25分)古诗文阅读和鉴赏(25分)作文(60分)试卷内容、赋分形式语言知识及运用24分现代文阅读16+25=41分古诗文阅读和鉴赏25分写作60分题型比例单项选择题约25%其他75%试题难易比例较容易题约50% (75分)中等难度题约40%较难题约10%具体题型字音(4分)字形(4分)词语(4分)成语(4分)病句(4分)语序(4分)说明文(16分)散文(25分)文言文(16分)古诗(9分)作文(60分)课时安排第一次课记叙文阅读+语文知识及应用第二次课议论文阅读+作文第三次课说明文、中外小说阅读+现代文阅读备考策略第四次课文言文阅读及其备考策略第五次课古诗阅读及其备考策略第六次课冲刺复习(试卷+考前的备考策略)记叙文阅读知识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议论、说明、抒情为辅助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如小说、散文、寓言、故事、通讯、游记、传记、回忆录等。
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和事件来反映人物思想性格和道德风尚,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蕴含在具体材料之中的,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的。
记叙文的特点记叙文取材广泛,以小见大地反映现实生活记叙文反应现实生活具有相对完整性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记叙文在记述事件和反映现实生活时要选择某个观察点和叙述角度第一人称“我”分类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目的:突出表现人物的思想与性格特点特点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目的:以事来反映现实生活特点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目的:借景抒情特点记叙文阅读——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写作背景——主题《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
思想内容: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文章剖析:心里颇不宁静路内心一个人、自由的人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写作手法:月色:朦胧优雅月光月影写作手法荷塘的四周:杨柳树梢树缝惦记江南:采莲盛况《采莲赋》《西洲曲》回到现实思想内容: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记叙文阅读——故都的秋解题:题目给出时间、地点从标题看作者的情感倾向和文章的风格为什么用“故都”而不是“北京”?有关秋天的描述,情感基调与作者性格有关作家简介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7月,那时由于日军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并迫于国民党白色恐怖威胁,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
郁达夫的作品: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露出颓废色彩。
优美、颓废、伤感和灰冷的文风。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思考:作者既然写北国之秋,为何作者在文重多次提到南国之秋?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
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做对比。
与南国之秋“慢”、“淡”、“润”对比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烘托出故都的秋的与众不同,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本文的“形”、“神”分别是什么?“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
“神”是赞美之前,抒发作者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文章解析:划分层次段落总起(1-2)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分写(3-12)从记叙和议论两个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总括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文章解析:1-2 段思秋3-11段绘秋五幅图画:清晨秋景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秋果奇景图12段议秋13-14段恋秋语言特色在这些景况的描写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清”、哪些地方突出了“静”、哪些地方突出了“悲凉”?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京腔的互答声中。
作者如此淋漓尽致地绘秋景、谱秋声、摄秋实,真实地表达了他对故都的秋的热爱之情“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可为什么作者把“悲凉”用在赞美故都之秋地文字中,而不是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方法:联系背景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
在生活上,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
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
记叙文阅读——纪念刘和珍君作者简介文章脉络1-2 段纪念的缘由悼念刘和珍君——控诉反动政府——痛斥走狗文人——唤醒麻木庸人3-5 段追忆刘生平追述生平事迹——概写遇难经过——详写遇难细节6-7 段教训和意义劝诫徒手请愿——激励奋然前行语段赏析语言知识及运用——字音注重说普通话,规范用词语言知识及运用——字形勤查字典,注重积累语言知识及运用——词语正确使用成语看语义——字面意思和本意大不相同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
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看谦敬是否错位——用于自己还是他人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看语境——是否合适汗牛充栋:形容藏书之多,不能用于其他物品。
看感情色彩——随语境不同而变化满城风雨:城里到处刮风下雨。
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看指定对象豆蔻年华:形容十三四岁的姑娘看成语使用范围、轻重三长两短:特指意外灾祸事故死亡,不要重词轻用语言知识及运用——辨析语病语序不当例1:每一个有志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例2:在工作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搭配不当书p160补充:关联词搭配不当例:虽然有时一阵冷风吹过,而且阳光晒到身上却很暖和。
不合逻辑补充:否定不当:谁也不能否定优异的成绩不不靠勤奋得来的。
主客颠倒数学对我很感兴趣,成绩一直很好。
语言知识及运用——表达与运用语言知识及运用——修辞议论文阅读议论文知识三要素:论点:正确鲜明的立场、科学的态度、简明的语言论据:事实包括史实和具体事例,理论包括名人名言和规律论证:立论和博伦议论文阅读——拿来主义1.朗读正音、解词礼尚(崇尚)往来自诩(夸耀,说大话)残羹冷炙脑髓冠冕譬如孱头蹩进(躲躲闪闪的走进)2.思考: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在哪段是在第五段提出的“我只想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第七段是解释中心论点含义,第九段是总结,重申论点。
)思考: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
“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落后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
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
“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对立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越彻底,“立”得越牢固。
3.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得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知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4.关键字词句1)第一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何用这一句把所要揭示、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限制,只讲文化上的事。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
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这个句子,不仅使论述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
2)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找出最能体现作者嘲讽情感的词句体会。
“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还有几位“大师”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开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厌恶、嘲讽和鄙视。
3)“送去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样严重后果及危害?本质:是一种媚外求荣的卑劣行径。
作者采用与尼采做类比的论证方法,指出中国若“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
会导致资源枯竭,经济衰败,主权丧失,我们的子孙后代会面临沦为乞丐、亡国灭种的结局,无法立足于世界之林。
4)“抛来”和“抛给”“送来”有何区别(用词精确)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只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送来:“抛给”冠冕的说法,国民党的口吻,往自己脸上贴金。
5.文章的结构提纲6.对照表7.思考1)课文的第五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从结构上:第五段是过渡段,它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内容上:提出中心论点——要实行“拿来主义”2)第6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什么区别:“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面对送来,我们是被动接受。
“拿来”是根据需要自己主动去拿,二者本质不同,内容迥异。
3)第7段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运用脑髓”指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能辨别精华与糟粕“自己来拿”指独立自主地选择8.对待外来文化的三种错误态度9.运用比喻论证有什么好处?作用: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做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简单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