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组合“实验法”验证遗传定律

合集下载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验证设计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验证设计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验证设计 在遗传的两大定律的相关考点的考查和复习中,广大师生都比较注重于对两大遗传定律解决实 际的遗传学问题的复习和训练。

相对而言,忽略了对两大遗传定律的内涵的强调。

高考试题大纲卷中, 就出现了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孟德尔分离定了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更注重于对定律的本本质的 理解水平、和对定律涉及到的相关方法的考查。

例 1(11 分) 已知玉米子粒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请选用适宜的纯合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①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②子粒的非糯和糯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③以上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并加以说明题目告诉了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要求学生设计实验,用遗传图解的格式表达,验证两对相 对性状分别遵循分离定律,两对性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应该说是一种新的命题方向,要求学生和教 师回归教材,回归内容本身。

注重基本知识和技能。

由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基 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基因的分离规律:是杂合子细胞中的等位基因在进行减数分裂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 数分裂时,在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产生 比例相等的配子。

所以,是否符合分离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应该有这样的具体的判断方法:(一)测交法:杂种 F1 与隐性类型杂交,若后代出现两种基因型与表现型的个体,证明了杂种 F1 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杂种 F1 与双隐性类型杂交,若后代出现四种基因型与表现 型的个体,证明了杂种 F1 产生了四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

(二)自交法:杂种 F1 自交后代 F2 中出现显隐性两种表现型的个体,也是由于 F1 产生了两种配子, 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2010-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2010-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讨论
书写遗传图解
复习自由组合定律的现象
测交实验
提问:孟德尔用基因自由组合的假说,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结果作了很好地解释。为了检验这种假说的正确性,应采取什么方法?
讲述:让 代和双隐性亲本回交,也就是 代和绿色皱缩豌豆杂交
活动:请同学将上述情况用基因遗传图解表示。
测交亲代F1黄圆绿皱
YyRr yyrr
板书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课后反思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设问:为什么要强调是非同源染色体上,如果在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能否自由组合?
教师板画:见板书。
启发学生逆向思维,引导学生讨论,加深对遗传定律的实质理解。
观看动画,理解染色体的运动,导致了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配子类型
基因型
表现型
比例
讲述:而孟德尔用 代在试验田里做测交实验,无论是以 作母本还是作父本,完全符合他的理论预测结果,从而证实了他的假说是正确的
思考讨论
学生活动
练习配子交叉线的书写方法
分析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关系
阐明测交实验的原理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讲述:豌豆的体细胞中有7对同源染色体, 和 位于第一对染色体上, 和 位于第7对最小的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通过分析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体验实验材料、数据分析方法、假设的提出、实验设计思路及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测交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自由组合规律的判断.

自由组合规律的判断.

自由组合规律的判断:一、根据F1自交,看后代是否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或F1测交,看后代是否出现1:1:1:1。

若出现,则符合。

若不出现,则不符合。

例1:(浙江卷,30)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毒蛋白能使螟虫死亡。

研究人员将表达这种毒蛋白的抗螟基因转入非糯性抗稻瘟病水稻的核基因组中,培育出一批转基因抗螟水稻。

请回答:选用上述抗螟非糯性水稻与不抗螟糯性水稻杂交得到F1,从F1中选取一株进行自交得到F2,的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所选F1植株的表现型为。

亲本中抗螟非糯性水稻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种。

答案:非同源(两对)抗螟非糯性 4解析:表中F1一株植株自交得F2四种表现型比例约为9:3:3:1,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可推知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由表推知F1的表现型应是双显性性状,即抗螟非糯性。

亲本的抗螟非糯性水稻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AaBB、AaBb四种。

例2、(山东卷,27)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翅。

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黑体残翅198只。

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a和B、b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表示基因位置,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和。

F1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

答案:解析:根据题意,F1测交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表现型及比例不符合1:1:1:1,所以这两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应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例3:(福建卷,27)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 控制)。

蟠桃果形与圆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

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种表现型,比例应为。

四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答案版)

四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答案版)

“四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时,在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产生比例相等的配子。

无论是自交法还是测交法,其本质都是测定杂合体F1代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这就是回答问题的本质方向,也是对教材基本理论的本质的考查。

二.验证基因分离定律方法的分类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大致分为自交法、测交法、单倍体育种法、花粉鉴定法。

四种方法的目的都在于呈现F1代产生了四种比例相同的配子,如AaBb产生了AB、Ab、aB、ab四种配子,且AB:Ab:aB:ab=1:1:1:1。

四法中的自交法、测交法、单倍体育种法都为间接验证,而花粉鉴定法为直接验证。

三.答题模板这种题目一般情况F1不会直接给出,我们需要从题干中选择合适的亲本杂交得到F 1,大多数情况题干中会给到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甲/乙。

1.间接验证法(自交法、测交法、单倍体育种法)实验思路:选择纯合甲和纯合乙进行杂交得到F1,再将F1进行自交/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测交/取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F2/测交后代/(单倍体幼苗,并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得到植株),观察并统计其表现型及其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反之则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直接验证法(花粉鉴定法)该方法不能随意套用,一般情况下,要考察花粉鉴定法,题目会给到相应的铺垫,提到花粉可以进行染色。

如果题目未提,则一般不用。

实验思路:用纯种甲植株与纯种的乙的植株杂交得到F1植株,取F1的花粉粒加碘液染色后,经显微镜观察并统计花粉粒的颜色及其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

反之则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五.对点练习1、自交法:双杂合子F1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这两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1章 第2节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1章 第2节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

第2课时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学习目标] 1.简述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过程,并说出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2.说出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3.概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掌握核心概念间的关系。

一、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1.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1)方法:测交——F1(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交配。

(2)遗传图解(3)实验结论①F1是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

②F1产生了YR、Yr、yR、yr四种类型、比例相等的配子。

③F1在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自由组合定律(1)发生时间:形成配子时。

(2)遗传因子间的关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3)实质: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归纳整合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2)联系①均适用于真核生物核基因的遗传。

②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规律同时起作用。

③分离定律是最基本的遗传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例1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

能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B.黑光×白粗→25黑粗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答案D解析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就是论证杂种F1产生配子时,是否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产生四种不同遗传因子组成的配子,最佳方法为测交。

D项符合测交的概念和结果:黑粗(相当于F1的双显)×白光(双隐性纯合子)→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四种类型,比例接近1∶1∶1∶1)。

例2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A.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C.两亲本间的组合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答案D解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生物在产生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遗传定律的验证

遗传定律的验证

遗传规律的实验验证方法(1)自交法:F1自交,如果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3∶1,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9∶3∶3∶1或(3∶1)n(n≥2),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

(2)测交法:F1测交,如果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1∶1,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1∶1∶1∶1或(1∶1)n(n≥2),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

例8:用纯种有色饱满籽粒的玉米与无色皱缩籽粒的玉米杂交(实验条件满足实验要求),F1全部表现为有色饱满,F1自交后,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有色饱满73%,有色皱缩2%,无色饱满2%,无色皱缩23%。

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一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为什么?(3)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实验条件满足实验要求)实验方案实施步骤: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该题告诉了杂合体子一代的自交后代表现。

结果显示,子二代的每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之比都3:1,根据规律,可以判定两对性状都是符合分离定律的。

但是,当两对性状综合研究是,发现两者并不符合(3:1)2,所以,可以判定为两者并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除了这种办法之外,还可以测交法或者是单倍体培养法。

附参考答案(1)基因的分离(2)不符合。

因为玉米粒色和粒形的每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为3∶1,两对性状综合考虑,如果符合自由组合定律,F1自交后代分离比应符合9∶3∶3∶1(3)(方案一)①纯种有色饱满的玉米和纯种无色皱缩的玉米进行杂交,获得F1代②取F1植株与无色皱缩的玉米进行测交③收获杂交后代种子并统计不同表现型的数量比例。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本文介绍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验验证方法。

孟德尔的实验表明,基因控制着相对性状,纯种只产生一种配子,自交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遵循特定比例。

测交实验证实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时进行,且互不干扰。

基因工程不等同于基因自由组合,基因自由组合会导致后代产生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类型。

多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配子数、自交后代基因型数和表现型数可根据规律计算。

解题方法包括棋盘法和分枝法等。

2.逆推型题目是通过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推导出亲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首先需要使用待定基因法,将已知的基因型表示出来,未知的用“___”代替。

如果涉及多对基因,最好对每对基因(相对性状)分别考虑。

例如,香豌豆中,当A、B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为红色。

一株红花香豌豆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杂交(独立遗传),子代中3/8开红花。

如果让这株红花亲本自交,红花中纯合子占()。

A.1/2B.3/8C.1/9D.1/4例2是关于基因组合定律遗传的题目,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F2中出现的性状重组类型的个体占总数的()。

A.3/8B.3/8或5/8C.5/8D.1/16例3是关于豌豆基因型的题目,基因型为ddEeFF和DdEeFF的两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A.1/4B.3/8C.5/8D.3/4例4是关于人类遗传病的题目,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两种疾病的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且都是独立遗传的。

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概率分别是()。

A.3/4,1/4B.3/8,1/8C.1/4,1/4D.1/4,1/8例5是关于玉米遗传的题目,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升产量,易染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倒伏玉米乙(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胚、胚乳基因型分别是()。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引言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基因的传递和变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实验证据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I. 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是指在杂交过程中,父本的两个基因分离并独立地传给子代的定律。

这一定律由格里高利·孟德尔在19世纪提出,并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得到了验证。

A. 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他选取了具有明显差异的性状进行杂交,例如花色、种子形状等。

通过连续进行多代的杂交实验,孟德尔观察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

B. 孟德尔定律的内容孟德尔总结出了三个基本定律: 1. 第一定律:也称为单因素遗传定律或分离定律。

即在杂交过程中,两个互相对立的基因副本(等位基因)分别来自于父本的两个基因组合,并独立地传给子代。

这就保证了基因的纯合性和杂合性的维持。

2. 第二定律:也称为双因素遗传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

即两个不同的性状在杂交过程中独立地传递给子代。

这说明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是相互独立的。

3. 第三定律:也称为自由组合定律的互换定律。

即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互换(交叉互换)来进行重组,从而形成新的基因组合。

C. 孟德尔定律的意义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揭示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规律,为后续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些定律对于理解基因的传递、变异以及遗传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孟德尔的定律还为遗传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农业和生物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II. 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杂交过程中,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独立地组合的定律。

这一定律由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等科学家在20世纪初通过果蝇实验得到了验证。

A. 摩尔根的果蝇实验摩尔根通过对果蝇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高中生物自由组合“实验法”验证遗传定律

高中生物自由组合“实验法”验证遗传定律
糯(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选用适宜的纯合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验来验 证:①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②子粒的非糯与糯的遗传符合分离 定律;③以上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并加以说 明。
F2 子粒中: ①若黄粒(A_)∶白粒(aa)=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②若非糯粒(B_)∶糯粒(bb)=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③ 若 黄 非 糯 粒 ∶ 黄 糯 粒 ∶ 白 非 糯 粒 ∶ 白 糯 粒 = 9∶3∶3∶1 , 即 A_B_∶A_bb∶aaB_∶aabb=9∶3∶3∶1,则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A.黑光×白光→18 黑光∶16 白光 9∶7
B.黑光×白粗→25 C.黑粗×白粗→15
黑粗 未出现性状分离
黑粗∶7 黑光∶16 白粗∶3 白光
2∶1∶2∶1
D.黑粗×白光→10 黑粗∶9 黑光∶10 白粗∶11 白光 1∶1∶1∶1
自交 测交
9∶3∶3∶1 1∶1∶1∶1
杂合子6.自(交20或13测X年交全或国花大粉纲X鉴卷定,或3单4)已倍知体X玉育米种子粒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
2013年全国大纲卷34已知玉米子粒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二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实验法”验证遗传定律
“实验法”验证遗传定律
例.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滑(r)是显性。能验证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D )
Thank you for watching

15.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验证

15.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验证

(1)两纯合亲本杂交,F1均开粉红花,写出两亲本的杂交组合(标出 红花)×ssTT(白花)、SSTT(白花)×sstt(白花)、 基因型和表现型):SSt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SST中所示。
子代中粉红色∶红色∶白色=2∶1∶1 ③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请在下面方框3内 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绘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如果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两种显性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 体上,则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SSTT∶SsTt∶sstt=1∶2∶1,即粉红色∶ 白色=2∶(1+1)=1∶1;如果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每 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为一显一隐,则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SStt∶SsTt∶ssTT=1∶2∶1,即粉红色∶红色∶白色=2∶1∶1。
【典例印证】
已知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受S、s和T、t两 对等位基因控制,S基因控制红色素的合成,基因型为SS和Ss 的个体均开红花;T基因是一种修饰基因,能淡化红色素,当T 基因纯合时,色素完全被淡化,植株开白花。回答以下问题: (1)两纯合亲本杂交,F1均开粉红花,写出两亲本的杂交组合(标出 基因型和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不清楚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是否符合孟德尔自 由组合定律,某课题小组就用基因型为SsTt的植株自交来进行 探究。该小组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所选植株的两对等位基因在染 色体上的位置有三种情况:(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在下面方框1内绘出基因在染色 体上的位置。(用竖线表示染色体,用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 的位置,下同) ②如果子代中粉红色∶白色=1∶1,则不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 定律,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下面方框2中所示。

孟德尔豌豆实验实验报告(3篇)

孟德尔豌豆实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通过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验证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即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 理解基因的显隐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概念。

3. 掌握测交法验证遗传规律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规律。

他认为,每个个体都有两个基因控制同一性状,这两个基因可能相同(纯合子)或不同(杂合子)。

在形成配子时,这两个基因会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遗传给后代。

孟德尔提出了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即:1. 基因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 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三、实验材料1. 豌豆种子:红花与白花、高茎与矮茎、圆粒与皱粒等。

2. 玻璃器皿:培养皿、试管等。

3. 实验工具:镊子、剪刀、放大镜等。

四、实验方法1. 选择具有不同性状的豌豆种子,进行杂交实验。

2. 观察并记录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

3. 通过测交法验证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五、实验步骤1. 选择红花与白花豌豆进行杂交,得到F1代。

2. 观察F1代的性状表现,发现F1代均为红花。

3. 将F1代与白花豌豆进行测交,得到F2代。

4. 观察并记录F2代的性状表现,发现F2代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3:1。

5. 选择高茎与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得到F1代。

6. 观察并记录F1代的性状表现,发现F1代均为高茎。

7. 将F1代与矮茎豌豆进行测交,得到F2代。

8. 观察并记录F2代的性状表现,发现F2代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3:1。

9. 选择圆粒与皱粒豌豆进行杂交,得到F1代。

10. 观察并记录F1代的性状表现,发现F1代均为圆粒。

11. 将F1代与皱粒豌豆进行测交,得到F2代。

12. 观察并记录F2代的性状表现,发现F2代圆粒与皱粒的比例为3:1。

验证自由组合定律aabb和aabb

验证自由组合定律aabb和aabb

验证自由组合定律aabb和aabb
摘要:
1.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背景和意义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定义和原理
3.aabb 和aabb 的组合方式
4.验证结果及结论
正文:
在遗传学研究中,自由组合定律是一个重要的定律,它解释了基因在生殖过程中的组合方式。

在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中,自由组合定律是其中之一,它表明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定律的定义是,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它的原理是,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aabb 和aabb 是两个基因型,它们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性状。

aabb 代表的是隐性性状,而AABB 代表的是显性性状。

当这两个基因型的个体进行组合时,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以得到四种可能的组合:AAbb, AaBb, aaBB, 和aabb。

这四种组合中,AAbb 和aaBB 都表现出显性性状,而AaBb 和aabb 都表现出隐性性状。

为了验证自由组合定律,我们可以进行遗传实验。

我们可以选取aabb 和aabb 两个个体进行杂交,然后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出的性状。

如果自由组合
定律成立,那么子代应该有四种不同的表现型,且比例应该接近1:1:1:1。

实验结果表明,子代的表现型确实有四种,且比例接近1:1:1:1,这说明自由组合定律在这个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遗传学实验实验五果蝇的二对因子的自由组合

遗传学实验实验五果蝇的二对因子的自由组合

试剂
01
培养基
用于果蝇的培养和繁殖。

用于处理果蝇组织,以便分离和观 察染色体。
03
02
染色剂
用于染色体染色,以便在显微镜下 观察。
其他试剂
根据实验需求,可能需要使用其他 特定的化学试剂和缓冲液。
04
03
实验步骤
准备果蝇
收集果蝇
01
从野外或实验室获取果蝇样本,确保果蝇品种纯正。
培养果蝇
02
将果蝇放置在恒温、恒湿、无菌的环境中,提供适宜的食物和
果蝇杂交实验的意义
生物模型
果蝇作为生物模型在遗传学研究 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染色体数目 少、繁殖快、易饲养等特点使其 成为研究遗传现象的理想材料。
实验价值
果蝇杂交实验对于理解遗传规律、 验证遗传理论、探索基因功能等方 面具有重要价值。
实际应用
果蝇杂交实验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 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广泛的 应用,如育种、疾病研究等。
对基因型和表型的理解
01
基因型
基因型是指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包括来自父母的遗传信 息。通过果蝇杂交实验,可以了解个体的基因型组成,分 析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02 03
表型
表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特征,是基因型与环境 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观察果蝇杂交实验的表型特征 ,可以深入理解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
02
在果蝇的二对因子自由组合实验中,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 基因型果蝇的性状表现,可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03
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方法包括比较不同基因型果蝇的表型 比例、分析基因型的组合方式和计算基因型的频率等。通 过这些方法,可以确定基因之间的独立性和自由组合情况 ,进一步揭示基因的遗传规律和相互作用机制。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特例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特例分析

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
,F2产黄色种子植株中杂合子的比
例为
。 答案 (3)①隐 ②R AARR 10/13
-10-
组别 亲代 F1 表现型 实验 甲× 全为产黑色种子 一 乙 植株
实验 乙× 全为产黄色种子 二 丙 植株
F1 自交所得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 =3∶1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 =3∶13
F1(AaBb)自交后代:AaBb ∶ Aabb ∶ aaBb ∶ aabb = 4 ∶ 2 ∶ 2 ∶ 1(其余基
a.AA 和 BB 均致死 因型的个体致死,下同) F1测交后代:AaBb ∶ Aabb ∶ aaBb ∶ aabb = 1 ∶ 1 ∶ 1 ∶ 1
F1(AaBb)自交后代:(AaBB + AaBb) ∶ aaB_ ∶ Aabb ∶ aabb = 6 ∶ 3 ∶ 2 ∶ 1
(3)判断基因是否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以AaBb为例,若两对 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在 此基础上进行测交或自交时会出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如 1∶1∶1∶1或9∶3∶3∶1(或9∶7等变式),也会出现致死背景下特殊 的性状分离比,如4∶2∶2∶1、6∶3∶2∶1。在涉及两对等位基因遗 传时,若出现上述性状分离比,可考虑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对同源染色体上。②选取AABBMMnn和AABBmmNN个体杂交获得F1,F1自交
实验思路:
获得F2(选取AABBMMnn和AABBmmNN个体杂交。获得F1,F1
与AABBmmnn杂交得到F2) 预期结果及结论:

,说明M/m、N/n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说明M/m、N/n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方法

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方法

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讲讲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那些法子!
你说基因这玩意儿,就像个神秘的小魔术盒,里面藏着好多好多的秘密呢!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那可是遗传学里的大宝贝呀!
咱先来说说杂交实验法。

这就好比一场精彩的比赛,让不同的基因选手上场,看看它们在后代中会呈现出怎样的组合。

通过观察后代的表现型比例,要是符合特定的比例,那不就说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起作用嘛!这就好像你期待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看着不同的球员配合,进了该进的球,你就知道这比赛精彩呀!
还有测交法呢!这就像是给基因做个小测试,用隐性纯合子去和未知的基因组合碰一碰,看看到底是不是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就跟考试一样,测一测就知道学得咋样啦!
然后呢,还有自交法。

让基因自己在那捣鼓,看看后代会出现啥样的情况。

要是出现了该有的比例和类型,那自由组合定律不就妥妥的嘛!这就像让小朋友自己玩积木,最后搭出了漂亮的城堡,你就知道他玩得很棒呀!
哎呀,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些方法,咱怎么能知道基因的那些奇妙事儿呢!就像没有地图,你怎么能找到宝藏的位置呢?
咱通过这些方法,一点点揭开基因的神秘面纱,多有意思呀!可以
看到不同基因的搭配,产生出各种各样的表现型,这难道不像是一场
神奇的魔法表演吗?
你说,要是没有这些验证方法,我们对基因的理解能有这么深刻吗?那肯定不行呀!所以说呀,这些方法可重要了,就像我们生活中的钥匙,能打开基因秘密的大门呢!
总之呢,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方法可不少,每一种都有它独
特的魅力和用处。

我们得好好利用这些方法,去探索基因的奇妙世界,去发现更多的遗传学奥秘呀!你说是不是呢?。

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第2课时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第2课时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高中生物教案

第2课时自由组合定律1.验证方法:测交法。

2.遗传图解(1)由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可推知:①杂种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的比例为1∶1∶1∶1。

②杂种子一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

(2)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可证实:①F1产生4种类型且比例相等的配子。

②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二、自由组合定律——得出结论三、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1.实验选材方面: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2.对生物性状分析方面:先研究一对性状,再研究多对性状。

3.对实验结果的处理方面:运用了统计学分析。

4.实验的程序方面:提出问题―→实验―→分析―→假设(解释)―→验证―→总结规律。

四、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表型:也叫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2.基因型:与表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3.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五、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1.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解释生物界普遍存在的遗传现象。

2.能够预测杂交后代的类型和它们出现的概率,这在动植物育种和医学实践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在杂交育种中,人们有目的地将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再筛选出所需要的优良品种。

(2)在医学实践中,对某些遗传病在后代中的患病概率作出科学的推断,从而为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测交实验必须有一隐性纯合子参与。

( ) 2.测交实验结果只能证实F1产生配子的种类,不能证明不同配子间的比例。

( ) 3.孟德尔在以豌豆为材料所做的实验中,通过杂交实验发现问题,然后提出假设进行解释,再通过测交实验进行验证。

( ) 4.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AABb。

( )[答案]1.√2.×提示:测交实验能检测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第19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

第19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

第19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础梳理】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1)杂交实验过程(2)结果分析:中为什么出现新性状组合?②为什么不同类型性状比为9∶3∶3∶1?①F2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1)理论解释①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②F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产生数量相1等的4种配子。

③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结合方式有16种。

的基因型有9种,表现型为4种,比例为9∶3∶3∶1。

④F2(2)遗传图解共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3)结果分析:F2中的比例为1/16,在黄色圆粒豌豆中的比例为1/9,注意范围不提醒YYRR基因型个体在F2同。

黄圆中杂合子占8/9,绿圆中杂合子占2/3。

提醒若亲本是黄皱(YYrr)和绿圆(yyRR),则F中重组类型为绿皱(yyrr)和黄圆(Y_R_),所2占比例为1/16+9/16=10/16;亲本类型为黄皱(Y_rr)和绿圆(yyR_),所占比例为3/16+3/16=6/16。

3.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演绎推理、验证假说(1)方法:测交实验(2)目的:测定F的基因型或基因组成。

1(3)遗传图解: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的测交实验结果如下4.(1)实质与各种比例的关系(2)细胞学基础(3)研究对象: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4)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5)适用范围5.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把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

不同优良性状亲本――→杂交F 1――→自交F 2选育符合要求个体――→连续自交纯合子 (2)指导医学实践: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分析两种或两种以上遗传病的传递规律,推测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及群体发病率。

6.孟德尔成功的原因7.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例1:某植物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Y、y和R、r表示,若基因型为YyRr的该植物个体自交,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_R_∶Y_rr∶yyR_∶yyrr=9∶3∶3∶1,下列叙述不必要的是( ) F1A.两对等位基因Y、y和R、r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两对等位基因Y、y和R、r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C.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不存在差别性致死现象D.受精过程中各种基因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例2:最能正确表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例3:有两个纯种的小麦品种:一个抗倒伏(d)但易感锈病(r),另一个易倒伏(D)但能抗锈病(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粗 未出现性状分离
黑粗∶7 黑光∶16 白粗∶3 白光
2∶1∶2∶1
D.黑粗×白光→10 黑粗∶9 黑光∶10 白粗∶11 白光 1∶1∶1∶1
自交 测交
9∶3∶3∶1 1∶1∶1∶1
杂合子6.自(交20或13测X年交全或国花大粉纲X鉴卷定,或3单4)已倍知体X玉育米种子粒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
必修2验(二)
“实验法”验证遗传定律
“实验法”验证遗传定律
例.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能验证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D )
A.黑光×白光→18 黑光∶16 白光 9∶7
B.黑光×白粗→25 C.黑粗×白粗→15
Thank you for watching
糯(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选用适宜的纯合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验来验 证:①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②子粒的非糯与糯的遗传符合分离 定律;③以上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并加以说 明。
F2 子粒中: ①若黄粒(A_)∶白粒(aa)=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②若非糯粒(B_)∶糯粒(bb)=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③ 若 黄 非 糯 粒 ∶ 黄 糯 粒 ∶ 白 非 糯 粒 ∶ 白 糯 粒 = 9∶3∶3∶1 , 即 A_B_∶A_bb∶aaB_∶aabb=9∶3∶3∶1,则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