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比较探究课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共一课时

课前预习:

1、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2、了解英法联军侵华历史资料,查阅有关雨果的资料,阅读雨果的相关作品。

3、提出自己的疑惑,以备课堂解决。

相关课程标准:

(1)、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能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2、揣摩精彩的语言,体会文章中衬托、对比及反语等手法的表达效果。

3、感受雨果的博大胸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评价任务: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和品味语言的能力。

2、体会雨果深邃的精神内涵,感受其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揣摩精彩的语言,体会文中反语等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体会雨果深邃的精神内涵,感受其人格魅力。

教学准备:

准备多媒体设备和PPT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竞技场,巴黎有圣母院,而我们中国能与之媲美的,有圆明园。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遗址。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无不为此痛惜遗憾,而在遥远的国度里也传来了正义的质问,那来自是伟大作家雨果。今天,我们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拜读这位大师的作品,走进他的精神世界。

二.以标导学,出示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能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2、揣摩精彩的语言,体会文章中衬托、对比及反语等手法的表达效果。

3、感受雨果的博大胸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三、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请学生介绍作者,互相补充介绍)

2、了解一点背景——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事件

四、自主探究之走进一篇文章—整体感知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书信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展示互动之领略一种魅力——(一)语言之美

要求:朗读第三段,找出集中表达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和具体描写圆明园的句子,加以品味。

【奇点美读】诵读思考:1.你喜欢雨果的笔下圆明园吗?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用“圆明园是世界奇迹,奇在——”的句式读出你心中圆明园的样子。

1、出示精彩语句

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2、学生先在小组内互说,再推荐代表班内展示。

师补充提示:作者在这里饱含深情的赞美圆明园,还表达了对被侵略者被掠夺者怎样的情感?

过渡语:我们看看连雨果都说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建筑,现代人用技术手段复原的圆明园全景图(师播放《圆明园复原图》)

师:可是“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元凶额尔金在他的一封信中,竟得意洋洋、不知羞耻地写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人所能想象者。”另一侵略者戈登承认:“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雨果说:“老天哪!整个中国在地上跌得粉碎!”

展示互动之领略一种魅力——(二)感情之烈

【妙点揣摩】请用一段话表达你心中的愤怒与斥责,然后与雨果的文字比较,讨论:雨果是如何来表达自己的谴责与愤恨的?他的表达妙在何处?

精彩语段: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总结:运用了一系列的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全部赞誉”等词语。

讲解: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反语,也称“倒反”、“反话”。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

体会反语的力量:个别赛读对英法联军辛辣嘲讽的语句,教师范读,全班齐读相结合。

指导朗读词语“更彻底、更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手挽手,笑嘻嘻”

指导朗读句子“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体会其中反讽的语气,不动声色的深沉的愤怒。

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为什么用了反语?使用反语有什么作用?

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此次胜利的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活画出强盗的丑态--讽刺侵略者的卑劣行径。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

2、雨果除了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谴责与愤恨的外,他的表达还妙在何处?

总结:妙在用一些反语达到强烈的讽刺效果

妙在将谴责愤恨之情隐于两个强盗的故事之中

妙在对两个强盗丑恶嘴脸的生动刻画

3、读了本文之后,你对雨果这位作家有了怎样的认识?请作出你的评价。

补充:1885年5月22日,雨果去世了。法国两院立即休会宣布全国致哀。6月1日,两百万巴黎群众在21响礼炮声中参与了这盛况空前的国葬。这是法国以至欧洲最大规模的一次葬礼,是精神文化领域里最崇高的一次哀荣。

五、精讲诱思之领略一种魅力——(三)章法之妙

“绚烂之极反归于平淡,平淡之中自有大丘壑”。

1、布局谋篇的特点

2、对比衬托的写法

六、结束语——铭记一个真理

少年强,则中国强!

中国强,则少年强!

师:同祭民族之殇,共圆复兴之梦。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关键历史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