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初中)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人教版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人教版初中物理公式汇总一、力学部分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3.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4.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并为一个力,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

5.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变化等于物体所受外力做功的大小。

6. 势能定理:物体的势能变化等于物体所受保守力做功的大小。

7. 动能和势能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8. 动能和势能的转换: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

二、热学部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学中的体现,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减去系统对外做的功。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热量传递需要消耗能量。

3. 热容:物体吸收或放出单位热量时,温度变化的量。

4.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或放出单位热量时,温度变化的量。

5. 热量传递:热量通过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6. 热膨胀:物体在受热时体积膨胀的现象。

7. 热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的现象。

8. 热对流:热量通过流体(液体或气体)的流动传递的现象。

9. 热辐射:热量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的现象。

三、电磁学部分1. 库仑定律: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高斯定律:通过一个闭合曲面的电通量等于该闭合曲面内部电荷量的代数和。

3. 磁场力:磁场对运动电荷或电流的作用力。

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变化的磁场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5.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得产生的磁场与原磁场的变化相反。

6.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7.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在闭合电路中,各个电势差的代数和等于零。

初中物理公式定律大汇总

初中物理公式定律大汇总

初中物理公式定律大汇总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们需要掌握并应用大量的公式和定律。

以下是初中物理公式定律的大汇总,供学生们参考和学习。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力的作用时间导致的质量变化率,即F = ma。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4.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等于它们质量的乘积与距离的平方倒数的乘积,即F=G*(m1*m2)/r^2,其中G为引力常量。

5. 功:当力作用于物体上时,力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与物体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即W = F * d * cosθ。

6.功率:功率等于做功的大小除以所用时间,即P=W/t。

7.能量守恒定律:一个孤立系统的总能量在任何转换过程中保持不变。

8.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不考虑摩擦和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机械能(势能和动能的和)在运动中保持不变。

9.功率定义:功率等于电流与电压的乘积,即P=I*V。

10.电流定义:电流等于通过一个导体横截面的电荷的量与通过该横截面的时间的比值,即I=Q/t。

11.电阻定律(欧姆定律):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即R=V/I。

12.稳态电流定律:任何一个电路中的电流都等于供应电压与电路的总电阻之比。

13.电功率:电功率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即P=I^2*R。

14.电能守恒定律:电路中的总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的比例等于电路中的总电阻与总电流的乘积。

15.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i=r。

16. 折射定律(斯涅尔定律):根据光的入射介质与出射介质的折射率,入射角与出射角与折射率之间有关系,即n1 * sin(i) = n2 *sin(r)。

17.光的速度:真空中的光速等于3*10^8m/s。

18.乌尔功定律:电磁波的辐射通量密度与其频率和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初中物理牛顿三大定律

初中物理牛顿三大定律

初中物理牛顿三大定律
牛顿的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用于描述物体的运动和力的关系。

以下是牛顿的三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每个物体都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受到净外力的作用。

"
换句话说,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将保持原来的状态,无论是匀速运动还是静止。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净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
表达式为F=ma,其中
F 为物体所受的净外力,
m 为物体的质量,
a 为物体的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如果物体A对物体B施加一个力,那么物体B同时也对物体A 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
这个定律强调了力的相互作用,并且这两个力是同一系统的一部分。

这三个定律共同构成了牛顿力学,为解释和预测物体的运动提供了基本框架。

这些定律不仅在经典力学中起着关键作用,而且在许多物理学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初中物理必背定律大全

初中物理必背定律大全

初中物理必背定律大全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物体若受力平衡,则该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一种吸引力,其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5. 阻力定律物体运动时受到阻碍的力,其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状态有关。

6. 动能守恒定律不受外力的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

7.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共同作用下,合力等于这些力的矢量和。

任何一力可分解成与之相等且方向相同或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

8. 质量守恒定律在任何封闭系统中,质量总量保持不变。

9. 压力定律在相同面积上受力的物体,受到的压力大小与所受力和面积成正比。

10. 功和机械效率功是力对位移的乘积,机械效率是输出功与输入功之比。

11. 波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波、反射光波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12. 能量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的能量总量恒定不变。

13. 镜面成像定律光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14. 齐次质点的定义质点的组成部分在空间任何位置上都具有相同的性质。

15. 运动的微观本质万有引力和电磁力的作用,是宏观物体运动的微观本质。

16. 机械波的传播和声波的速度在空气中,声波的速度与温度正相关。

17. 反射和折射的规律光线从一介质到另一介质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由狄拉克定律计算。

18. 平抛运动的轨迹空中自由下落物体处于水平投射状态时,它的轨迹是一个抛物线。

19. 热传导定律热传导是指物体内部冷热处于不同温度时,热量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的现象。

20. 阿基米德原理在液体或气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所排走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21. 压强定义与测量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称为压强,压强的大小等于垂直于单位面积的力的大小与面积的比值。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解析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解析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是牛顿力学的基石之一。

它揭示了物体运动状态的保持规律。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解析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其原理、应用以及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非常简单明了: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在它身上,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意味着物体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或保持在一个恒定的直线上运动,直到外力使其改变状态。

这个定律反映了物体的惯性,也就是物体保持不变或保持运动的倾向。

这个定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例如,当我们在车辆减速或突然停止时,我们身体会继续向前。

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具有惯性,即使车辆已经停止,我们的身体仍然具有原来的运动趋势。

同样地,当我们看到窗边的景色迅速倒退时,其实是因为车辆突然加速,我们的身体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还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需要系安全带。

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如果我们没有系好安全带,我们的身体会向前冲击,因为我们的身体具有惯性,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

然而,安全带的作用是通过对身体施加约束力,使我们的身体与车辆保持一致的运动状态,减少了冲击和伤害。

牛顿第一定律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摩擦力很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将杯子上的水迅速转动而水不会溢出。

这是因为水的惯性使其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即使杯子迅速旋转,水仍然保持在杯子内部。

当然,一旦杯子旋转得过快或摩擦力增加,这种惯性将被打破,水将溢出。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不仅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运动,它也在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航天技术中,为了使宇航员在宇宙船内具有重力感,航天器通常以匀速旋转,这样宇航员会受到与航天器相同的向心力,保持与地球上类似的运动状态。

同样地,在火箭发射过程中,为了突破地球的引力场,火箭必须获得很高的速度。

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了火箭脱离地球引力的原理。

总结起来,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基本规律,描述了物体的惯性和运动趋势。

它对于我们理解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非常重要,同时也在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本文为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包含力学、能量、电磁学等模块的常见公式及其意义,希望能够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一、力学1. 牛顿第一定律 F=ma意义: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 F=ma意义: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3. 牛顿第三定律 F1=-F2意义: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它们所受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动能 K=1/2mv²意义:物体具有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5. 势能 Ep=mgh意义:物体在重力场中所具有的势能与质量、重力加速度、高度成正比。

6. 动能定理W=ΔK意义:物体所受的冲量在一定时间内所作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7. 位移-时间关系 x=vₒt+1/2at²意义:已知物体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可以求得物体的位移。

8. 速度-时间关系 v=vₒ+at意义:已知物体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可以求得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

9. 等加速度运动公式 v²-vₒ²=2ax意义:已知物体初速度、加速度和位移,可以求得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

10. 多体系统的质心公式x_cm=(m₁x₁+m₂x₂+...+mₙxₙ)/(m₁+m₂+...+mₙ)意义:多个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多体系统的质心位置。

二、能量1. 动能 K=1/2mv²意义:物体具有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2. 势能 Ep=mgh意义:物体在重力场中所具有的势能与质量、重力加速度、高度成正比。

3. 动能守恒定理 K₁+Ep₁=K₂+Ep₂意义:封闭系统中,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总和守恒,即系统能量不变。

4. 能量守恒定律Q=W+ΔE意义:热力学系统中,吸收的热Q等于系统所做的功W 和系统内能的增量ΔE之和。

三、电磁学1. 库仑定律 F=kQ₁Q₂/r²意义: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电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第4节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初中科学)21张)

第4节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初中科学)21张)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5、由该实验推出,当物体不受力时小车
会怎么运动?
一直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1、实验过程中可不可能真的让物体 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
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1、为什么高速上大货车的限速要比小客车的限速低?
大货车的质量比小客车的质量大, 所以大货车的惯性比小客车的惯性大, 所以速度相同时,大货车刹车到静止时的距离要远一点。
2、说明惯性大小和什么有关?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1、烟离开管子的一瞬间是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PPT图表下载:/tubiao/
优秀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Word教程: /word/
Excel教程:/excel/
资料下载:/ziliao/
PPT课件下载:/kejian/

初中物理课件:牛顿第一定律

初中物理课件:牛顿第一定律
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用推理的 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6.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 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探究新知
知识点3 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 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一切物体 :固体、液体、气体。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导入新知
玩滑板车的人蹬地,车就 会前进;人不蹬地,滑板车会 滑动一段时间,最终会停下来。
同学们讨论一下,滑板车 为什么会停下来?
导入新知
运动与力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亚里士多德 运动要靠力来维持
伽利略 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作业 内容
教材作业
完成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练习
自主安排 配套练习册练习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2. 在凉山州举行的中小学运动会中,来自各校的运动员们奋力拼 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比赛中涉及到一些物理现象,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D ) A.乒乓球比赛时,球在空中飞行,所有力全部消失,球一定落向
地面 B.百米比赛时,运动员冲线后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受到
惯性力的作用 C.跳远比赛时,运动员需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跳得更远 D.足球比赛时,抱在守门员手中的足球也具有惯性
任何情况 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注意:惯性不是力。在解答问题时,只能说“由于惯性”“具有 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由于惯性的作用”“克服惯性” 等,否则就将惯性和作用混为一谈。
探究新知
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且只与质量有关; 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惯性大小反映了物体保持运动 状态不变的能力大小; 一个物体的质量大,惯性就大,它的运动状态就难以改变。 反之则容易。

初中物理公式定理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定理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定理大全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若物体没有外力作用,则物体将保持原来的状态,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F=ma。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重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F=G*(m1*m2/r^2),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

5.动量定理:物体的动量变化率等于物体上的合外力,即F=Δp/Δt。

6.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7.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8.功与能的转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具有的能量的增量。

9.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非弹性碰撞和不考虑能量损失的情况下,一个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10.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变化量等于物体上的合外力所做的功,即ΔE_k=F*s。

11.弹性势能的计算公式:Ep=1/2*k*x^2,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伸长或压缩的位移。

12.速度的平均值计算公式:v=Δs/Δt,其中Δs为位移的变化量,Δt为时间的变化量。

13.加速度的平均值计算公式:a=Δv/Δt,其中Δv为速度的变化量,Δt为时间的变化量。

14.路程与位移的关系:路程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实际走过的路径长度,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位移差。

15.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位移公式:s=v*t,其中s为位移,v为速度,t为时间。

-速度公式:v=s/t,其中v为速度,s为位移,t为时间。

-时间公式:t=s/v,其中t为时间,s为位移,v为速度。

16.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位移公式:s=(v0+v)*t/2,其中s为位移,v0为初速度,v为末速度,t为时间。

-速度公式:v=v0+a*t,其中v为末速度,v0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6篇)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6篇)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学心得体会、工作心得体会、学生心得体会、综合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军警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eaching experience, work experience, student experience,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party member experience, training experience, military and police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feedback, essay collection,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6篇)篇一、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篇一知识目标: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初中物理记忆口诀大全

初中物理记忆口诀大全

初中物理记忆口诀大全力学篇:1. 牛顿第一定律:恒力作用物体静止动其匀速2.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跟力成正比,质量成反比,方向一致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4. 动能定理:功等于动能的增量,动能与物体的速度平方成正比,与质量成正比5. 势能定理:势能的变化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量6. 机械功:力的作用引起的位移,方向相同时功为正,方向相反时功为负7. 动量定理:牛顿第二定律的积分形式,动量的改变率等于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动量守恒8. 弹性碰撞定理:不考虑摩擦力,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动能守恒热学篇:1. 温度:冷热高低量化得2. 热量:热能的传递方式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4. 热传递: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导热、对流、辐射5.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不可以自行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热从热物体传到冷物体才自然6. 热力学第三定律:不可能把任何物体冷却到绝对零度光学篇:1. 光线:光的传播方式2. 光的反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3.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角和入射角之比是一定值n称为折射率4. 球面镜成像规律:凸镜真实倒立、凹镜虚一正5. 光的衍射:光通过障碍物后弯曲6. 光的干涉:两个波峰相遇时干涉效果强,波峰与波谷相遇时干涉效果弱电学篇:1. 电压:电势差,单位伏特2. 电流:带电粒子在导体中的移动形成电流3. 电功率: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速率,单位瓦特4. 电阻:导体阻碍电流的流动5. 欧姆定律:电流强度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6. 串联电路:电流相等,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7. 并联电路:电压相等,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这些记忆口诀可以帮助初中物理学习者快速记忆、掌握物理概念及公式。

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多加运用和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物理学习水平。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结论:



更小
更慢
进一步推测
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小,它将永远运动下去。 分析类似实验 牛顿 总结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 牛顿第一定律 (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
一、牛顿第一定律
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3.“总”一直、不变。
定律解读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演示实验
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
同一小车从静止下滑
到达斜面底端速度相同
比较小车滑行的距离
阻力对物

阻力的大小
小车运动的 距离s /m
实验记录表:
小车速度减小的情况


平面越光滑,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 ,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 。
跑动中的人,脚被绊住,为什么会向前倒?
跑动中的人开始向前运动,脚被绊停止,而身体有惯性,要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向前摔倒。
汽车突然刹车
当汽车刹车时,人的脚底由于摩擦而随之静止,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会保持继续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刹车或减速时,人会向前倾。
当汽车从停止状态起动时,人的脚底由于摩擦而随之静止,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慢速行驶的运动状态,所以加速时,人会后仰。 汽车突然加速
01
02
03
开动脑筋
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为什么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 不受力。(不是外因) (寻找内因)物体自身的属性 惯性 又叫惯性定律
二、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你能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下面这些现象吗? 在杯子中盛满牛奶,突然急速拉动杯子,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牛奶向右洒出。因为牛奶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当被子突然向左运动,牛奶因为有惯性,要保持静止状态,所以向杯子右侧洒出。

初中物理力的计算公式汇总

初中物理力的计算公式汇总

初中物理力的计算公式汇总物理力是指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引起物体运动或形变的原因。

在初中物理中,力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学习力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力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下面将汇总一些常见的初中物理力的计算公式。

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说明了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力的计算公式如下:F = m * a其中,F代表力的大小(单位:牛顿,N),m代表物体的质量(单位:千克,kg),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单位:米每秒平方,m/s²)。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的计算公式如下:F = m * a其中,F代表力的大小(单位:牛顿,N),m代表物体的质量(单位:千克,kg),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单位:米每秒平方,m/s²)。

3. 弹簧力弹簧力是弹簧在受力后产生的一种力,又称为弹性力。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力的计算公式如下:F = k * x其中,F代表力的大小(单位:牛顿,N),k代表弹簧的弹性系数(单位:牛顿每米,N/m),x代表弹簧的伸缩长度(单位:米,m)。

4. 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物体表面接触时的相互作用力。

它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根据对象之间的接触情况和状态,摩擦力的计算公式有所不同。

- 静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 ≤ μs * N其中,F代表力的大小(单位:牛顿,N),μs代表静摩擦系数,N代表物体的受力大小(单位:牛顿,N)。

- 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 = μk * N其中,F代表力的大小(单位:牛顿,N),μk代表动摩擦系数,N代表物体的受力大小(单位:牛顿,N)。

5. 重力重力是指由地球或其他物体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

根据牛顿的普遍引力定律,重力的计算公式如下:F =G * (m1 * m2) / r²其中,F代表力的大小(单位:牛顿,N),G代表万有引力常量(约为6.67430 × 10^-11 N·(m/kg)²),m1和m2分别代表两个物体的质量(单位:千克,kg),r代表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单位:米,m)。

牛顿第一定律初高中的区别

牛顿第一定律初高中的区别

牛顿第一定律初高中的区别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是经典力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

初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有所不同,下面将详细介绍牛顿第一定律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区别。

初中阶段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主要在引入物体上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在初中物理课程中,教师通常以生动的实例和简单的示意图,向学生解释这一定律的含义。

学生们会学习到,当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这一定律能够帮助初中生了解“为什么物体静止时我们需要施加力”以及“为什么在物体运动时我们也需要施加力”。

高中阶段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相对更加深入和复杂。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更多关于力和惯性的概念。

他们会探讨牛顿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ma,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合外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高中生将学习如何使用这个公式解决各种问题,例如求解物体所受力的大小或确定物体的加速度。

此外,高中生还将学习到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合外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这加深了他们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在初高中阶段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区别。

首先,在初中阶段,学生通常通过基本的实例来理解这一定律,而在高中阶段,他们会更深入地学习该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和进一步的应用。

其次,在初中阶段,学生更多地学习如何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而在高中阶段,他们将学习如何定量地描述和解决与物体运动有关的问题。

最后,初中阶段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讲解更加简单直观,而高中阶段的教学则更加系统全面,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总的来说,牛顿第一定律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习存在一些差异。

初中阶段主要着重于培养学生对惯性概念的直观理解,而高中阶段则更加注重数学表达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

通过系统的学习,初高中学生能够逐渐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方法,为后续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在初高中阶段的区别的相关内容。

初中物理力学公式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力学公式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力学公式总结大全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除非有其他力作用于它。

公式:F = ma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受到的力和加速度成正比,方向相同。

公式:F = ma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公式:F₁₂ = -F₂₁4. 重力的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公式:F = G* (m₁m₂/r²)5.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其质量和速度平方的乘积的一半。

公式:K = 1/2mv²6. 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改变。

公式:FΔt = Δ(mv)7. 冲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与速度变化之积。

公式:J = Δ(mv)8.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物体或物体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公式:m₁v₁ + m₂v₂ = m₁v₁' + m₂v₂'9. 力矩定理:物体的旋转平衡时,所有力矩的代数和为零。

公式:τ = rFsinθ10. 杠杆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所有作用在杠杆上的力矩的代数和为零。

公式:F₁d₁ = F₂d₂11. 弹簧力定律(胡克定律):弹簧的伸缩变形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公式:F = kx12. 摩擦力定律:摩擦力与物体所受压力之间的关系。

公式:f = μN13. 周期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周期是指一个完整的循环所需要的时间,频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循环的次数。

公式:T = 1/f14. 加速度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加速度是速度改变量与时间的比值。

公式:a = (v₂ - v₁) / t。

(初中同步一本训练方案)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含答案解析)

(初中同步一本训练方案)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含答案解析)

第八章运动和力ζ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说明:①“一切”说明该定律具有普遍性,即不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适用,没有特例。

②“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指定律成立的条件。

“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包含两层意思:(1)该物体确实没有受到任何外力的作用,但实际上,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2)该物体所受力的合力为0,此时它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不受任何外力。

③“总”指的是总是这样,没有例外。

④“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

也就是说,如果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而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实质: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应用了理想实验法或叫实验推理法。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探究时应注意三点:①实验时,用同一滑块,同一斜面,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自由滑下,以保证小车滑动水平面上时初速度相同。

②实验时,通过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改变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而初速度相同的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其速度减小的越慢,运动距离越长。

③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本实验探究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的设计思路为:让初速度相同的小车在粗糙程度逐渐减小的水平面上运动,比较小车运动的距离,再进一步推理得到小车不受力时会怎样运动。

【典例】水平面上正在越滚越慢的足球,眼看就要停下来,如果此时足球失去所有的外力作用,那么()A.足球将越滚越慢并很快停下来B.立即停下来C.不会停下来,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D.无法判断二、惯性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说明:①惯性具有普遍性。

即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一切物体是指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无论物体质量是大还是小,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受不受力都具有惯性。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它精确地描述了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为我们理解和解释物体的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应用和相关实验。

1. 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牛顿第一定律的一般表述是:“一个物体如果受到合力为零的作用,将保持静止状态或恒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 这意味着物体的速度只有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才会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物体将保持原来的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揭示了物体惯性的概念,即物体保持原来状态的趋向性。

例如,如果一个静止的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它将始终保持静止;而一个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它将始终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2.1 汽车行驶当汽车行驶时,人们常常感受到车辆急刹车或者突然加速时的惯性效应。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车辆受到制动或加速时,乘坐车内的人体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会感到向前或向后的压力。

2.2 打开高速飞行中的车门在飞机飞行时打开车门是不可能的,因为飞机内外的气压差会导致车门被外部空气流压紧,使其无法打开。

这是因为飞机飞行时的高速运动会使飞机内外形成一个相对静止的系统,遵循牛顿第一定律的惯性原理。

2.3 多车道公路转弯在多车道公路上,转弯时我们需要调整车速。

如果车辆以较高速度进入转弯,由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作用,车辆会继续直线前进的趋势,这可能导致失控。

因此,我们需要减速,使车辆跟随道路弯曲。

3. 相关实验为了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有效性,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与物体运动和惯性相关的实验。

以下是几个经典的实验:3.1 水平面上的滑动小车实验在水平面上放置一个小车,使其能够无阻力滑动,然后用手推动小车一段距离。

当你停止推动后,小车将以恒定的速度滑行,直到受到外力干扰或撞击其他物体。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力学: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外力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4. 重力公式:物体所受重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即Fg=mg。

5. 动能公式: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即E=1/2mv²。

6.力的合成:两个力的合力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计算。

7.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分力,分别为水平分力和垂直分力。

8.力矩公式:力矩等于力乘以力臂的长度,即M=Fl。

9. 黏滞阻力公式:黏滞阻力等于物体在介质中运动的速度的一次方,即Fv=kv。

10. 弹簧力公式:弹簧力等于物体和弹簧之间的位移乘以弹簧的劲度系数,即Fs=kx。

热学:1. 热量公式:热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温度变化的大小乘以物质的比热容,即Q=mcΔT。

2.比热容公式:物质的比热容等于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温度变化之比,即c=Q/(mΔT)。

3. 合金温度变化公式:合金在加热或冷却时的温度变化可以通过用质量、比热容和热量表达式计算,即Q=mcΔT。

4.热膨胀公式:物体在温度变化时的长度变化可以用线膨胀公式表达,即ΔL=αL0ΔT。

5.球形物体的体积膨胀公式:物体在温度变化时的体积变化可以用球膨胀公式表达,即ΔV=3αV0ΔT。

光学:1.光速公式: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恒定的,即c=3.0×10⁸m/s。

2.光线传播公式:光的传播可以用光线传播的公式表示,即v=fλ,其中v为光速,f为频率,λ为波长。

3.焦距公式:凸透镜的焦距可以用焦距公式表示,即1/f=1/v+1/u,其中f为焦距,v为物距,u为像距。

4.放大率公式: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放大率可以通过放大率公式计算,即β=Lp/Ln,其中β为放大率,Lp为投影距离,Ln为物距。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9篇)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9篇)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9篇〕《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篇一牛顿第一定律1课时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中重要的根本定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很好的素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运动学和力学知识根底上,首次将力和运动联系起来,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和规律的知识,本课内容在初中物理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后面平衡力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因此教材比拟注意科学地编排内容,它把理论联系实际,还把物理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能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的兴趣。

本节需要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安排学生实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第二课时要理解惯性的内容。

通过实验并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它是总结事实,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这方面要注意强调。

1、通过分析具体事例,知道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通过教师整合说明,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内容;4、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

1、通过问题1、2、3、4、5、6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问题7、8、9、10、11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教师整合说明和问题12检测目标3的达成。

4、通过问题8、9、10、11检测目标4的达成。

一、导入新课:〔教师根据学生看到的演示实验,在设置问题,引发深入思考〕出示斜面、小车演示:(1〕、用力拉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

〔2〕、停止用力,小车停止。

问题1:什么原因使小车前进?问题2:能否说物体运动必须受力?问题3: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3〕、将小车放在斜面上,放手后让小车滑下。

问题4:到水平面上后会立即停止吗?问题5:小车能一直运动下去吗?问题6:小车到达水平面时,虽然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拉力,但仍然继续前进,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4〕教师总结:学生形成两种不同结论分别代表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运动不需要历来维持。

7牛顿第一定律[下学期]PPT课件(初中科学)

7牛顿第一定律[下学期]PPT课件(初中科学)
• 运动的固体具有惯性
硬币为什么不跟着飞出?
• 实验:2-66 • 硬币本来随卡片一起静止,卡片突
然受弹击飞出。硬币由于惯性要保 持本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不跟着卡 片飞出而是落在杯子里。 • 静止的固体具有惯性
看到了什么?
• 实验:2-67 • 运动的空气离开箱口后,(并没有
立即停下来)由于惯性仍要向前运 动,吹动了蜡烛。
§2-7
第七节 牛顿第一定律
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物体不受力时,将做什么运动呢?
• 1、物体静止——不受力——保持静止 (实验直接证明)
• 2、物体运动——不受力——? (探究方法:实验+估计)
探究
1、 因为小车在运动中受到阻力的作用 2、 不一样。
阻力越大,小车运动速度减小得越快。 3、 检验方法:比较水平面铺不同的材料
惯性是一切物体任何情况下 都固有的属性。
• 无论是固体、液体、气体, 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都具有惯性。
• 因为物体具有惯性,才使物体在不 受力作用时,会保持本来的运动状 态不变。
•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仍然 具有惯性,但它却不再保持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
• 实验:2-65 • 木块为什么向右倾倒?
木块本来随小车 向右运动,小车受阻 突然停止。木块由于 惯性要保持本来的向 右运动状态,所以向 右倾倒。
•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 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 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一切物体具有的保持本来 状态的性质 •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
• 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的比较: 惯性描述的是一切物体具有的保持本来 状态的性质。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作 用时,将会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 静止状态。这一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一个物体在10牛的拉力作用下,以1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 运动,当物体所受外力全部消失时,这个物体将( B ) (A)马上停下来 (B)以1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运动越来越慢 (D)不能够确定 6.正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外力全部同时 消失,那么( C ) A.物体继续做曲线运动 B.物体将做变速直线运动 C.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将保持静止
第六章
力与运动
第一节 科学探究 牛顿第一定律
观点1:力和运动的关系?
亚里斯多德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观点2:力和运动的关系?
伽利略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二、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 总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理解:
①不受外力: ② 不受力时 等效于合外力为零 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 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以最后的速度永远做 匀速直线运动
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思考:牛顿第一定律能用实验得到吗?
三、课堂练习
1、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C ) 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惯性定律是正确的 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此定律不能肯定是正 确的 C.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可以经过在实验的基础 上,进一步科学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D.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现在做不出来,但总有一天可以 用实验来验证 2、在一个观花的水平面上,用绳子拉小车做直线运动,当小 车的速度达到4m/s时,绳子脱落,这时小车在水平面上做 匀速直线 运动,小车的速度是 4m/s 。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
课本105页 第1题
经典练习
3.做伽利略实验时,每次做实验都用同一小车,从同样高的斜 面上运动下来,使它在三种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则 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 A、在同样条件下,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前进得就越远 B、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的越慢 D、这个实验直接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4.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外力突然消失,则它将( A ) A. 做匀速直线运动 B. 速度减小,最后停止 C. 运动方向变为与原来相反 D.立即停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