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狂犬病高淑春

合集下载

传染病8--乙脑(精品课程高淑春2014年)(1)

传染病8--乙脑(精品课程高淑春2014年)(1)
特异性IgM抗体测定:一般在病后3~4天即可出现, 脑脊液中最早在病程第2天测到,两周达到高峰, 可作早期诊断用。轻、中型检出率可达95%, 重型病人免疫低下、抗体出现迟,故检出率低。
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
脑组织中可分离到病毒,但脑脊液和血中 不易分离到病毒。不适用于临床诊断。
山东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病毒自然扩增
易感人群
人畜课件
山东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 精品课件
单核巨噬细胞
内繁殖
蚊虫 叮咬
病毒血症
发病机制
影响因素: •病原体:病毒的数量和毒力 •宿主:人体免疫力 •其他:如原有基础疾病降低血脑屏障 功能,可使病毒易于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并发症——发生率约10%
继发感染
消化道出血
ARDS
支气管肺炎最 常见,多因昏 迷患者呼吸道 分泌物不易咳 出,或应用人 工呼吸器后引 起。
其次为肺不张、 败血症、尿路 感染、褥疮等
重型病人可因 应激性溃疡致 上消化道大出 血,甚至引起 休克、死亡
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山东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 高淑春
山东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 精品课件
概述
➢ 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
急性传染病 ➢ 经蚊媒传播,常流行于夏秋季,儿童多见 ➢ 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主要特
循环
传染源 普遍易感 易感人群
流行 病学
传播途径 流行特征
隐性感染率较高; 疫苗接种→成人、老年人发病率↑
感染后获得较持久免疫力 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易感

狂犬病的真相,你了解多少

狂犬病的真相,你了解多少

2021.0159祝您健康健康广角百姓话题狂犬病的真相,你了解多少◎ 江 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被野狗咬伤1年后,54岁大伯突发狂犬病死亡前段时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位54岁的大伯,他被野狗咬伤1年后,突发狂犬病。

在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里抢救7天后最终不治身亡,血泪教训令人痛心。

“被野狗咬后都过去快1年了,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家属号啕大哭,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陆远强介绍,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是100%,因狂犬病去世的患者大都是因为麻痹大意或心疼费用等原因,未能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

他反复强调:“被一些动物咬伤后,一定要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

严重者甚至要及时注射免疫球蛋白,否则将付出生命的代价,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狂犬病为何如此凶险狂犬病病毒从脊髓上行入侵到人脑后,扩散异常迅速,会大量“团灭”脑细胞。

“脑干最先受累,也是感染最重的区域。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咬伤或抓伤的破损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它会在人体的肌肉组织中短暂停留、少量复制,然后沿神经末梢上行进入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逆转的脑脊髓炎,病死率达100%。

【受访专家】 陆远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主任、主任医师狂犬病是目前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病死率几乎达到100%。

如果不慎被一些动物咬伤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很可能会让我们付出生命的代价。

但是,这个凶险的疾病完全是可以预防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指出,进入21世纪后,狂犬病仍然是重要的公共卫生威胁,全球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狂犬病。

亚洲的狂犬病病例数居全球首位,估计年死亡人数达3万人。

即便如此,仍有很多人对狂犬病缺乏认识。

2021.01百姓话题“人得了狂犬病后,临床表现主要是兴奋、恐风、恐水、畏光、吞咽困难、流涎、狂躁等,这时病毒已经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及神经外的器官之中,不超过10天,患者就会死于脑损伤或是呼吸、循环和全身衰竭。

我国狂犬病流行情况分析

我国狂犬病流行情况分析

讨论 造成 这 一结 果 原 因。这 种 教学 方法 , 开拓 了 学生 的 思路 , 实 验 教 学 使 更接 近 于临 床 , 高 了学 生的 I 应变 能 力[ 。 提 艋床 4 ] 使用 P L教学 法 。将 口腔 修 复学 中 的部 分 章 节 节 设 计 为 P L教 学 B B 模式 , 首先 由教 师 在课 堂上 介绍 l 病 例 , 出 问题 , 后 学 生分 为 1 N 临床 提 然 0 I 人 的学 习 小组 。 由组 长组 织小 组 成 员 , 习 l 病 例 并 找 出 尚 未学 习 5 学 临床 过的若 干 问题 , 再将 这些 问题分 配 给小 组 中的各 位 成 员 , 每位 学 员 都带 着 问题 去查 阅资 料 , 自主学 习 , 寻找 出问 题 的答 案 , 后集 中小组 讨 论 , 至 然 直 达 成共 识 , 问题 解决 。P L教 学 法在 培养 解决 问题 能 力 、 新 能力 、 知 B 创 求 欲、 领导 能力 、 与人 交 流 以及 团队精 神 方 面优 于多 媒体 教 学法 [ 。 2 3 重 新整 合 教学 内 容 : . 通过 行业 专 家论 证 并结 合 学科 发展 前景 以 及参 照 国 内外 著名 医学 院教 学 大纲 、 教材 和 课件 , 对教 学 大纲 和教 材 进 行 整 合 。例如 将 原有 的牙 体 缺损 修复 和 固定 义 齿 两个 章 节整 合 在 一 起 , 里 面 每种修 复 体有 相 同和 不 同的地 方 , 先将 相 同点 统一 讲 授 , 逐一 讲 解 不 在 同点 。比如 烤瓷 全冠 、 铸造 金 属全 冠 、 全冠 , 一讲 解其 固位 原理 、 应 瓷 统 适 证 、 复原 则 等 , 于牙 体预 备 方法再 逐 一讲 解 修 关 2 4 现代 教 育技术 的应用 : . 教学 中采用 了 多种 现代 化 的教 学 手 段 和 工具 , 括 多媒 体幻 灯 片 、 包 录像 、 画 及像 片 、 影 、 物 教 具 和 多 种 多样 动 投 实 的教 学模 型 , 院还 引 进 了先进 的仿 头模 实 验 系 统 及 口腔 修 复 牙 体 预备 我 评 价 系统 。通 过 三维 扫描 教 师标 准模 型及 学 生 自 己的 模 型 , 学生 可 以将 自己 的操作 结 果 与教 师及其 他 同 学的 操作 结果 进 行 电脑 三 维测 量 、 比 、 对 评 估并 对 自己的操 作评 分 。 3 教 学 改革 的初 步 成果

疟疾高淑春演示文稿

疟疾高淑春演示文稿
第四十九页,共68页。
临床表现
• (二) 重症或凶险型疟疾
见于无免疫力的人群(特别是儿童或来自非流 行区的人群)感染疟疾,特别是恶性疟后、感 染较重时(无免疫力患者末梢血液中疟原虫血
症>5%或出现恶性疟原虫裂殖体时)。
第五十页,共68页。
再燃
• 疟疾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消失,血涂片检查
难以查到疟原虫,但由于药物杀虫不彻底,仍 有少量残存的原虫,隔一段时间,尚存的疟原 虫经过裂体增殖而不断增多,又出现疟疾临 床症状。
三日疟:感染衰老的红细胞。
第三十九页,共68页。
发病机理及病理
带虫免疫:疟疾反复发作后,患者
机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此时血中虽 仍有疟原虫增殖,但可不出现临床发 作的症状,称为"带虫免疫",待免疫力 降低后又可出现发作。
第四十页,共68页。
发病机理及病理
• 肝、脾肿大:疟原虫侵入人体后引
起强烈的吞噬反应,使全身单核-巨噬细
• 四种疟原虫都有再燃。 • 见于病愈后1-4周。
第五十一页,共68页。
复发
• 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血中的原虫被全部消
灭,由于肝内的迟发型子孢子发育并进入红 细胞增殖而引起疟疾症状再发者,称为复发 。
• 间日疟和卵形疟有复发。 • 见于病愈后3-6月。
第五十二页,共68页。
诊断
①来自疟疾流行区,或曾去过流行区。 ②有间歇发作的发冷、发热、大汗后缓解
第二十五页,共68页。
病原学-疟原虫生活史
• 需要人(中间宿主)和雌性按蚊(终宿主)做
宿主,并经历世代交替。
• 1.人体内阶段(无性繁殖期)
– 肝细胞内为裂体增殖,称红细胞外期(红外 期)
– 在红细胞内发育包括红细胞内裂体增殖期

狂犬病2012高淑春

狂犬病2012高淑春


流行
病学
发病
• 综上所述,狂犬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
机制
病理
粘膜进入体内,但也可能通过皮肤的隐性
解剖
临床 表现
破损或呼吸道感染。
实验
室检 查
• 因此医护人员、密切接触者、实验室工作
诊断 机鉴
人员在检查或接触狂犬患者或进行实验时
别诊
断 治疗
要进行严密隔离,如穿隔离衣裤、鞋,戴
预防
口罩、手套、必要时加防护镜。
室检 查
心衰、呼衰死亡。临终期患者可出现昏迷状
诊断 机鉴
态。
别诊
断 治疗
• 该期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仅为6~18小时。
预防
目录 概述
临床表现--麻痹型(静型)
病原

• 以脊髓或延髓受损为主。
流行
病学
发病 • 我国少见,在印度、泰国常见(约占总数l/3)。
机制
病理 解剖
• 无兴奋期和典型的恐水表现。
临床
机制
病理
型平均6日,麻痹型平均13日。
解剖
临床 表现
• 狂躁型的主要病变在脑干、颅神经或更高部
实验
室检
位的CNS,麻痹型的病变则局限于脊髓或延

诊断 机鉴
髓,因而临床有异。
别诊

治疗
预防
目录 概述
实验室检查
病原 学
❖ 周围血象及脑脊液:白细胞总数轻至中度增多
流行
(12.0~30.0×109/L),中性粒细胞80%以上。
目录
概述
病原 学
流行 病学
发病 机制
病理 解剖
临床 表现
实验 室检 查

河北省承德市地区狂犬病案例

河北省承德市地区狂犬病案例

河北省承德市地区狂犬病案例狂犬病的治疗对现代医学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提高狂犬病人的生存率能使我们更好理解狂犬病的病理学和免疫学机制,有助于我们研发预防和治疗狂犬病的新一代药物。

狂犬病的治疗方法还可能作为一个模型,用于处治更复杂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人类在治疗狂犬病方面曾作了大量尝试,但目前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到2004年为止,医学文献中共报道过5名病发后幸存下来的狂犬病患者,这5名患者都曾接种过狂犬病疫苗,但后来都出现狂犬病症状。

不过,这5名幸存者的情况也不理想,有的产生了严重后遗症,有的生命仅延续了2-4年。

全球首例未曾接种过疫苗但被治愈的狂犬病患者于2004年出现在美国。

患者是一名被蝙蝠咬伤的高中女生,有实验室确诊的证据。

该病人的直接治疗费用是80万美元。

当时全球各大媒体都曾争相报导这一事件(参见《环球科学》2007年第5期《医生手记:治愈狂犬病》)。

但这个案例具有诸多疑点。

该病例感染的是源于蝙蝠的狂犬病毒,此类病毒与来源于犬的病毒相比,对人的致病力较弱。

由于未能从该病例分离出病毒,无法验证病毒的致病性。

后来,医生用相同的方法治疗犬源病毒所致的狂犬病,几乎没有一例成功,而全球98%以上的狂犬病病例是犬源病毒所致,所以上述“成功”的价值很有限。

细胞和小鼠研究还表明,治疗该病例所用的方法疗效可疑,没有理论依据。

而且,美国还出现过感染蝙蝠源狂犬病毒后“自愈”的病例:2009年,一位美国少年与洞穴中的蝙蝠直接接触后一个月病情发作,但发病两周后自愈出院。

这使人有理由怀疑,2004年的那个“治愈”病例,是否属于罕见的自愈病例?有些研究人员甚至反对尝试2004年的那种治疗方案,他们认为需要进一步研究狂犬病毒的致病机理与免疫反应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寻找新方法来治疗人类狂犬病,而不是盲目地重复无效的治疗方法。

386例狂犬病暴露后综合治疗结果分析

386例狂犬病暴露后综合治疗结果分析
维普资讯
第2卷 第6 8 期
20 o 6年 1 2月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J un l f ui gMe i l ol efr t nl i o ra o j n dc l g i a t s Yo a a C e o Na 无二期缝合 患者 。头部 伤 口愈合 时间为 5 ~6天 , 躯 干部伤 口愈合 时间为 6 ~7天 , 四肢创 口愈合时间为 1 ~1 , 2 5天 未行 一期缝合 的创 口愈合 时间为 3 4天 。单 纯注射 狂犬病 ~1 疫苗的 28 , 中孕妇 3 ; 03 0例 其 例 于 、 天加倍 注射疫苗者 4 例 ; 7 联合使用抗狂犬 病血 清或抗 狂犬病 免疫 球蛋 白者 1 1 。另 3例 外使用抗 生素 和破伤风抗毒素者 4 。全部 病例随访至今无 8例 例发生狂犬病。
3 讨 论
狂犬病是 由患狂犬病 或带病 毒 的动物 唾液 在咬伤人 时引 起的感染 。狂犬病 毒 属弹性病 毒科 R A病 毒 , N 它不 随血 液传 播, 但对神经组织有较强 的亲和力 , 常 在伤 口肌组织 中停 留 通 至少 7 h最 长可达 2周以上才能进入 未梢神经 , 由神经轴索 2, 并 向神经中枢作 向心性扩展- , 2 这给冲洗伤 1 中的病 毒和阻止病 J 2 毒进 入神经末 梢提供 了有利 的时机 。资料表 明- , 3 若早 期、 J 正
Vo. 8No 6 12 .
De . o 6 c2 0
3 6例狂 犬 病暴 露后 综 合治 疗 结果 分析 8
唐维 骏 ( 西钦 州市钦 南 区人 民医院 , 西 钦州 5 50 ) 广 广 300
摘 要 :目的 探 讨狂犬病暴 露后的有效 防治措施。方 法 对钦 州市南 区人 民 医院门诊 2 0 ~2 0 0 3 0 5年 收治 的 3 6例 8 狂犬病暴 露后 患者进行 回顾 性调查 。结果 暴露 3 ~的病例 占的比例最 多(7 6 %) <1 h 1 .2 , h的最少( .8 ; 3 8 %) 暴露≤ 5 h 的病例 占总病例 数的 7 .4 , 12 % 暴露≥8 h的病例 占 1 .2 7 6 %。13例施行 一期缝合 , 8 无二期缝合 患者。单纯 注射狂犬病 疫苗的 28 , 0 例 于第 1 第 3 、 天加倍注射疫苗的 4 例 , 7 联合使用抗狂 犬病血 清或抗狂犬病 免疫球 蛋 白的 11 3 例。全部病 例随访至今无一例发生狂犬病。结论 狂犬病暴露后及 时规 范的伤 口处理, 全程足 量接种狂犬病疫 苗 以及联合 使用抗 狂犬病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 白, 防治 狂犬病的有效综合 性措 施。 是 关键词 :狂犬病 ; 口; 伤 暴露 ; 综合疗 法 中图分类号 :R 1 .9 52 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5 1 (0 60 —14 —0 0 1 8 7 20 )6 0 8 2 狂犬病是 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世界 性人兽共 患疾病 , 几乎遍 及世界各个 国家和地 区。它的主要传 播途径 为犬伤 , 旦出现 一 临床症状 , 病死率 几乎 为 10 0 %。狂 犬病 在 自然条 件下免 疫群 无法建立 。目前没 有有 效 的治疗 方法 。因此 , 狂犬 病暴露 后 , 对伤 口及时 、 正确 的处理 方式和规范 的免疫接种 尤为重要 。 自 2 0 ~2 0 0 3 0 5年我市 出现狂犬病继 18 以来 的第二个流行高 96年 峰… 期 间我 院共对 3 6例狂 犬病 暴露 后患 者进行 综合 治疗 , 1, 8 并收到较好 的效果 , 现报告如下 。

狂犬病——人类病死率最高的疫病

狂犬病——人类病死率最高的疫病

狂犬病——人类病死率最高的疫病
姜素椿
【期刊名称】《健康向导》
【年(卷),期】2010(016)006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姜素椿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狂犬病——人类病死率最高的疫病 [J], 姜素椿
2.母乳喂养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感染病死率影响的随机临床试验 [J], 唐梅
3.美:人类社会生活的最高原则——"美的规律"的人类学意义探析 [J], 罗显克
4.欧洲共同体公布“人类食用谷物的最高农药残留量”标准和“动物饲料的最高农药残留量”标准 [J], 洪翠宝
5.高效抗反转录治疗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者病死率高于单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J], Anderson;KB;徐静(摘);闻玉梅(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狂犬病误诊为精神障碍2例

狂犬病误诊为精神障碍2例

狂犬病误诊为精神障碍2例
杨春;赵兰民
【期刊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9(019)005
【总页数】1页(P356-356)
【作者】杨春;赵兰民
【作者单位】454003,常州,解放军第102医院精神三科;454003,常州,解放军第102医院精神三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
【相关文献】
1.器质性精神障碍误诊为功能性精神障碍32例 [J], 陶福林
2.狂犬病误诊为精神障碍1例分析 [J], 黄晓龙;陈丹燕;罗启佳;张凡喜
3.狂犬病误诊为精神障碍3例 [J], 于相芬;孙振晓
4.狂犬病误诊为精神障碍二例报告 [J], 左秀芳;于相芬;刘英
5.类狂犬病性癔病误诊为狂犬病六例报告 [J], 周建丽;王斌;谢祥红;张晓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犬咬伤后的处理

犬咬伤后的处理

犬咬伤后的处理
毛燕文
【期刊名称】《苏州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4(017)002
【摘要】当前社会上养犬等动物较为普遍,时有犬伤人,并发生狂犬病,严重威胁着人民身体健康。

笔者就我市各基层医疗单位和被动物咬伤者,伤后的正确处理及有关医疗认识提供参考。

【总页数】1页(P29)
【作者】毛燕文
【作者单位】常熟市卫生防疫站,215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46
【相关文献】
1.犬咬伤后伤口的处理及狂犬疫苗接种的护理体会 [J], 王晓丹
2.犬咬伤后伤口处理及狂犬疫苗接种护理体会 [J], 李晓蓉
3.犬咬伤后伤口的处理及狂犬疫苗接种的护理体会 [J], 李美子
4.犬咬伤后伤口的处理及狂犬疫苗接种的护理观察 [J], 黄素玲
5.犬咬伤后伤口处理及狂犬疫苗接种的护理 [J], 李树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特殊传播途径的狂犬病2例

特殊传播途径的狂犬病2例

特殊传播途径的狂犬病2例
米淑銮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1989(000)004
【摘要】例1:患者,女,52岁,主因不能饮水,心悸两天于1988年6月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2天前突然不能饮水,伴心悸多汗,1天后每于饮水,乃至提及“饮水”时,都感呼吸急促,进而遇风吹也感呼吸困难。

无抽搐和昏迷,无运动障碍,无张口困难,大小便正常,既往无犬咬伤史,但1年半前,因自家的狗患病而乱跑乱叫,曾剥杀吃肉(但非本人操作)。

查体:体温38℃,脉搏10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50/90毫米汞柱,神清面红,问其“饮水否”或向其扇风,患者立即呼吸急促而躲避。

皮肤多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米淑銮
【作者单位】完县医院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1例特殊的疑似狂犬病死亡病例的实验室检测和确诊 [J], 明平刚;徐葛林;严家新;吴杰;任长庆;董平国
2.特殊表现的狂犬病2例报告 [J], 邱云霞
3.狂犬病传播途径 [J], 杨毅昌;皮振举;岳洪亮;赵晓静;宋金东;李树军;唐志成;李树春
4.狂犬病患者临床特殊性附6例分析 [J], 朱江风
5.狂犬病人临床特殊性附6例分析 [J], 朱江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狂犬病病原在青海省首次证实(摘要)

狂犬病病原在青海省首次证实(摘要)

狂犬病病原在青海省首次证实(摘要)
邵锡如;车骝强;赵生仓;张芙蓉
【期刊名称】《青海医药杂志》
【年(卷),期】1990(0)3
【摘要】1986年我省玉树县、称多县发生二起狂犬病流行,共致死牲畜6头、咬
伤牧民15人。

其中2人患狂犬病,主要表现为烦燥不安、意识模糊、口渴而见水恐惧、怕声、怕风、畏光、惊厥、抽搐等特殊症状,经治疗无效死亡。

4条狂犬脑髓、淋巴结、唾液腺病料,选择1—3日龄乳鼠脑腔接种。

其中2组脑髓接种鼠出现消瘦、哺乳困难、行动受阻、麻痹等临床症状,7—9日内死亡。

尸解鼠脏器经血平板接种,培养48小时后未观察到致病菌生长。

病鼠脑以递增法稀释成10-~6——10-~5进行动物中和试验,
【总页数】1页(P20-20)
【关键词】唾液腺病;狂犬病毒;哺乳困难;临床症状;平板接种;中和试验;玉树县;递增法;鼠脏器;烦燥不安
【作者】邵锡如;车骝强;赵生仓;张芙蓉
【作者单位】青海省卫生防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湖南省疑似狂犬病病例皮肤组织标本首次检出狂犬病病毒 [J], 戴德芳;张红;刘富强;刘运芝;黄凰
2.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居住证实施办法的通知 [J],
3.江汉平原一规模化猪场暴发伪狂犬病的调查研究——Ⅰ.猪伪狂犬病的病原分离及生物学试验 [J], 杨宜生;姜天童;方雨玲;徐涤平;甘桂娥;李刚明
4.会宁县首次病原证实炭疽疫源地的报告 [J], 吴进荣;梁旭东;董斌;袁世忠;马凤琴
5.河北省首次证实酵米面中毒病因实验研究(摘要) [J], 吕广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狂犬病引起的精神障碍:附15例临床报告

狂犬病引起的精神障碍:附15例临床报告

狂犬病引起的精神障碍:附15例临床报告
蓝长安
【期刊名称】《重庆医药》
【年(卷),期】1992(021)003
【摘要】狂犬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烈性传染病,急性期几乎所有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部分病例精神症状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

【总页数】1页(P155)
【作者】蓝长安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69
【相关文献】
1.癫痫性精神障碍临床分析(附42例报告) [J], 赵华英;晏丽丽
2.颅脑损伤早期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附60例报告) [J], 黄东兴;谢植远
3.小儿登革出血热引起精神障碍临床报告:附20例分析 [J], 李海平
4.颅脑外伤性精神障碍的机制研究与临床治疗(附359例报告) [J], 张延平;张继芬;吴福增;赵俊琴;吴铁军;李业生;高山;于明成
5.猪伪狂犬病引起皮肤脉管坏死的临床诊断意义和病例报告 [J], 于文志;魏亚辉;安素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狂犬病血清皮试结果判断及脱敏注射法改进

抗狂犬病血清皮试结果判断及脱敏注射法改进

抗狂犬病血清皮试结果判断及脱敏注射法改进
王善美;徐艳丽;张忠诚;张春生
【期刊名称】《实用全科医学》
【年(卷),期】2005(3)2
【摘要】抗狂犬病血清是一种被动免疫制剂,用于被狗、猫等动物抓咬伤后48h内注射,抑制患者细胞内的狂犬病毒扩散及繁殖的速度,相对延长潜伏期,为疫苗创造自动免疫条件,从而减少狂犬病发病率[1,2].但抗狂病血清是一种异性蛋白,注射后易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现将我们对抗狂犬病血清皮试结果的判断及改进的脱敏方注射法介绍如下.
【总页数】1页(P117-117)
【关键词】抗狂犬病血清;皮肤试验;脱敏注射法;过敏反应
【作者】王善美;徐艳丽;张忠诚;张春生
【作者单位】山东省郯城县卫生防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99;R392.7
【相关文献】
1.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判断标准及脱敏注射法的研究 [J], 黄叶莉;朱晓法;黄建萍;杨敏;王文珍;张勇
2.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皮试判断标准及脱敏注射法的探讨 [J], 仇秋菊
3.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判断标准及脱敏注射法的探讨 [J], 王月焕;赵桂华;张美丽
4.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判断标准及脱敏注射法的探讨 [J], 谭秀莲;丘宇茹;谭绮尹;王吉文
5.抗狂犬病血清结果判断及脱敏注射法的改进 [J], 张作梅;崔香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狂犬病病毒流行病学特征与实验室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狂犬病病毒流行病学特征与实验室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狂犬病病毒流行病学特征与实验室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孙雨;马世春;王晓英;魏巍;苏增华;马继红;谢巧;徐一;董浩【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5(042)002【摘要】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为特征的一种人兽共患病.狂犬病病毒具有嗜神经性,能在人和多种哺乳动物中引起致死性感染,病死率几乎为100%.除常规的临床诊断外,狂犬病的确诊依赖于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主要有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等.狂犬病作为一种人兽共患烈性传染病,呈全球分布的态势,中国每年因狂犬病病毒感染而导致死亡的人数居全球第2位.因此,加强对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的认识、加快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对其综合防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和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为狂犬病的临床快速诊断和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总页数】6页(P487-492)【作者】孙雨;马世春;王晓英;魏巍;苏增华;马继红;谢巧;徐一;董浩【作者单位】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2600;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2600;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2600;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2600;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2600;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2600;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2600;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2600;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2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相关文献】1.狂犬病病毒核酸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J], 路静(综述);伊正君;付玉荣(审校)2.猪伪狂犬病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J], 冯晓东;邢海红;李云飞;黄素珍3.猪伪狂犬病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J], 李刚明4.牛副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J], 孙雨;王晓英;马世春;时建忠;魏巍;董浩;徐一;苏增华;池丽娟;马继红5.伪狂犬病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J], 雷桂花;张冰;周远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被狗咬伤后咋办

被狗咬伤后咋办

被狗咬伤后咋办
杨恩升
【期刊名称】《《农村新技术》》
【年(卷),期】2010(000)011
【摘要】当今病死率最高的疾病就是狂犬病。

一旦发作,异常痛苦,确诊的狂犬病在症状出现后病死率几乎是100%,全球每年因狂犬病死亡约5万人。

狂犬病目前无法医治,唯一的对策是预防。

人们除掌握被狗咬伤后的处理方法外,还应在日常生活中严防被狗咬伤。

【总页数】1页(P42-42)
【作者】杨恩升
【作者单位】山东沂水职教中心医学部 276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9
【相关文献】
1.被狗咬伤后咋办 [J], 杨恩升
2.被狗咬伤后该咋办 [J], 杨恩升
3.被狗或猫咬伤了后该怎么办 [J], 海青
4.上市公司退市后:企业咋办?股民咋办?——访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王国刚博士 [J], 刘海英
5.狗猫咬伤后快自救 [J], 周小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主要侵犯脑干和小脑等处的神经细胞,一般 不侵入血流。病毒必须进入大脑细胞内复制, 在大脑的各个部分同时进行,包括与行为或 情绪最有关系的区域--导致狂躁。
发病机制
• ③向各器官扩散期:病毒从中枢神经向周围神经
离心性扩散,侵入各器官组织,尤以唾液腺、舌部 味蕾、嗅神经上皮等处病毒量较多。 ➢ 迷走、舌咽及舌下脑神经核受损--吞咽肌及呼吸肌 痉挛,可出现恐水,吞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 交感神经受累--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 ➢ 迷走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和心脏神经节受损时---心 血管功能紊乱,甚至突然死亡。
• ②咬伤的严重性:伤口深而大者发病率高。
• ③局部处理情况:按要求、迅速彻底清洗 者发病率低。
• ④有无及时全程注射狂犬疫苗及免疫球蛋 白:及时全程足量注射和免疫球蛋白者, 发病率低。
• ⑤被咬者有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 发病机会多。
发病机制
• 病毒自皮肤或粘膜破损处入侵后,主要通过 神经逆行性向中枢传播。
• 2.粘膜入侵--含毒唾液污染人的眼结膜、口腔、肛
门和外生殖器粘膜也可造成感染。广东报告一例女婴, 自养狗舔肛门、会阴,2—3天前突然咬死家禽后被 打死,后患儿发病,入院四天死亡,临床及尸检证实 为狂犬病。
• 3.呼吸道传播--偶因吸入蝙蝠群居洞穴中含病毒气溶 胶而感染。
• 4.移植--国外有因角膜移植,将供体的狂犬病传给受 体而引起发病的报道。
传播途径—主要途径
• 狂犬、病猫、病狼等动物的唾液中含病毒量 较大,于发病前3~5天即具传染性。
• 人主要通过咬伤传播,也可由带病毒唾液经 各种伤口和抓伤、舔伤的粘膜和皮肤而入侵。
传播途径-其他途径
• 1.病犬宰杀--可通过对病犬宰杀、剥皮、切割等过程 而感染,可能和体表皮肤有隐性破损有关。国外有多 例报告,我院有2例,一例发病前14个月曾剥狗皮, 另一例发病前40天剥狗皮时手指碰破。
人二倍体细胞等细胞株增殖、传代。
传染源— 带狂犬病毒的动物
• 主要传染源是病犬,人狂犬病由其传播者约 占80%~90%。
• 其次是猫、猪及牛、马等家畜和野兽如狼、 狐、狗獾等温血动物。
• 犬狂犬病已被控制的地区和国家,则以野生 动物如狼、狐狸、黄鼠狼、熊、蝙蝠等为主。
传染源带狂犬病毒的动物
• 在南美洲、南斯拉夫、前苏联带病毒的吸血 蝙蝠,是当地重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 综上所述,狂犬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 粘膜进入体内,但也可能通过皮肤的隐性 破损或呼吸道感染。
• 因此医护人员、密切接触者、实验室工作 人员在检查或接触狂犬患者或进行实验时 要进行严密隔离,如穿隔离衣裤、鞋,戴 口罩、手套、必要时加防护镜。
人群易感性
• 普遍易感,兽医、野生动物捕捉与饲养,尤 易遭受感染。
• 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夏或夏秋季稍多。 • 患者男多于女,农民>学生>儿童>工人,
以农村青少年较多,与接触动物多有关。 • 人被病犬咬后的发病率约为15%~30%,被
病狼咬伤后为50%~60%。若及时伤口处理 和接种疫苗后,发病率可降为0.15%左右。
与发病有关的因素
• ①咬伤部位:如头、面、颈和手指、会阴 部粘膜等末梢神经分布丰富部位。
• 致病过程分三个阶段: ①组织内病毒小量增殖期:局部伤口附近的 肌细胞内小量增殖,通过和神经肌肉接头的 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侵入附近的末梢神经。 从局部伤口至侵入周围神经不短于72小时, 最长可达1—2周。
发病机制
• ②侵入中枢神经期:病毒沿神经的轴索浆向 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散,以每小时3mm速 度(5cm/d),复制缓慢,至脊髓的背根神 经节后,再大量繁殖,然后入侵脊髓并很快 到达脑部,波及整个CNS。
糖蛋白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决定了狂犬 病毒的嗜神经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 疫反应。
核蛋白有助于临床诊断。
病原学
• 狂犬病毒易被紫外线、季胺化合物、碘酒、 乙醇、甲醛、高锰酸钾等灭活。
• 加热100°C、2min可灭活。 • 病毒耐低温,一70℃或冻干置0~4℃中能
存活数年。 • 豚鼠接种能分离病毒,也能用地鼠肾细胞、
• 在美国和墨西哥交界处,报告有数百只吸血 蝙蝠栖息,该地区最近几年有150人死于 狂犬病。在拉美,由于这种蝙蝠叮咬造成牛 患狂犬病死亡,每年达50万只。
传染源-带狂犬病毒的动物
• 目前国内外均明确,狂犬病毒可被“健康”动物携带。 • 国内报告外观健康家犬带毒率平均为14.9%(8%~
25%)。1973年印度报导1例为健康家犬咬伤男童, 42天后死于狂犬病者,而该家犬健在4年之久,并13 次从其唾液中分离到狂犬病毒。 • 我院收治病人中,有5条犬咬人致病后仍健在,内有一 幼犬,待患者发病死亡时,该犬己长大且又生育小犬。 因此证实狂犬病毒可在动物中隐性感染和“健康”携 带。
• 美洲地区还通过一种吸血蝙蝠传播。
• 临床表现主要是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 流涎、咽肌痉挛,最终发生瘫痪等而危及生命。 死亡率100%。
病原学
• 弹状病毒科拉沙病毒属,形似子弹,大小约 75nm×180nm。
• 病毒中心为单股负链RNA,外绕以核衣壳和 含脂蛋白及糖蛋白的包膜。
• 狂犬病毒含5个结构基因(G、N、L、P和M 基因),分别编码糖蛋白、核蛋白、转录酶 大蛋白、磷蛋白和基质蛋白。
病理变化
• 主要为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 以大脑基底面海马回和脑干部位(中脑、脑桥和延髓) 及小脑损害最为明显。
• 外观有充血、水肿、微小出血等。 • 镜下脑实质非特异的神经细胞变性与炎性细胞浸润。
具特征性的病变是嗜酸性包涵体(即Negri小体), 为狂犬病毒的集落,最常见于海马和小脑的Purkinje 细胞中。该小体位于细胞质内,呈圆形或椭圆形,直 径3~10um,染色后呈樱桃红色,具有诊断意义。
目录
概述
病原 学
流行 病学
发病 机制
病理 解剖
临床 表现
实验 室检 查
诊断 机鉴 别诊 断
治疗
预防(Leabharlann 选)狂犬病高淑春概述•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 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 人与所有温血动物均易感,受染动物唾液可含 有病毒。
• 人狂犬病主要通过病兽特别是病犬咬抓伤引起, 也可由野生动物如狐、狼、豺等肉食兽类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