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实施策略例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实施策略例谈
山东省微山县实验小学高祥虎
语感是一种语言现象能够迅速做出判断的感受和领悟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一种敏感而深刻的直觉感受,是通过语言文字的直觉感受,接近作者旨趣和文本内涵的能力储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叶圣陶语)再读叶老的这句话,细品之余,确有拨开浮云之感。语感,首先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且是语言文字训练中最为重要、不可或缺的训练。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为语感能力的培养,不是停留在口头的空泛的标签,语感训练应立足课堂教学,训练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准确性、逻辑性,体味语言文字的形象和情味。下面仅从课堂教学的层面,谈一谈自己培养学生语感的一般实施策略。
一、提高朗读质量,训练学生语感
朗读是培养语感最传统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中国古代文论有“因声求气”之说,即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领略文本的情味,揣摩行文的方法。朗读的一般要求是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第一,放声朗读,读得正确,做到一字不能差。教材选编的文章,语言比较规范,经得起推敲。坚持不懈地抓好正确朗读的环节,为学生语言的“内化”贮存了规范、正确的语言材料,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语言的准确领悟感觉,使学生不仅能在听、读语言材料时,迅速地捕捉所需的语言信息,准确地判断语言、领
悟语言、乃至鉴赏语言。
学生在自主使用语言时,也能较迅速地,甚至直觉地找到能够准确表达自己情感的语言材料。第二、反复诵读,以达纯熟乃至释卷能诵,即读得流利。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和听读。“听读也是阅读,不过读的是‘声音的书’。” (叶圣陶语)让学生根据语意恰当地断句,做到正确、流利、连贯,培养学生听、读语言的节奏感、舒适流畅感。这种语言感觉的形成,学生不仅会在听、读语言材料时对其语言表
达是否流畅通顺,迅速地做出判断;还能在运用语言时能游刃有余,妙笔生花,文通字顺,词到意达。第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 (叶圣陶语)朗读时要求学生读得流畅,有感情,就必须指导学生揣摩词句,领悟意境,唤醒记忆中类似或相关的生活经验,体会文本蕴涵的情味。这样,学生的语感就在这大量的朗读、揣摩体味中受到训练,得到发展。
二、激活“内在视像”,训练学生语感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言出于象,故寻言以观象;象出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教师应引领学生走进文字的背后,去感受、还原那隐于文字层面背后鲜明的形象,进而触摸作者及文本的灵魂和内在意韵。
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文本所塑造的形象和描绘的生活画面,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的补充,加以联想和想象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立体的生活画面,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进入审美欣赏活动。此举旨在激起学生对语言文字鲜明的“内在视像”,准确地把握文本所承载的事物特征、情态、意韵、旨趣等。
例如;我指导学生读《少年闰土》一文中描写闰土看瓜刺猹的精彩片段时,先利用课文插图在学生脑海中产生画面,然后通过音乐烘衬,富有情趣的听读渲染,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试着让画面动起来。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听读中那深蕴在文字中的语言色彩、情境气势,激活了学生的“内在视像”,少年闰土那勇敢可爱、栩栩如生的形象和极富生活气息的鲜明画面跃然心中。学生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感受不再是单薄、被动、毫无情趣的。之后的学生感情朗读和当堂背诵环节,充分证明“ 寻言观象”“意以象尽”的
道理。
如果能经常训练学生“寻言观象”的习惯,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想象画面的能力,引导学生阅读中迅速建立语言文字和生活经验、图景的联系,使学生把理解语言和想象画面结合起来,增强对语言文字的形象感。这种语感能力形成后,学生无论是品味语言
抑或运用语言,都将大有裨益。
三、体会言外之意,训练学生语感
“语言文字是作者旨趣最贴切的符号。” (叶圣陶语)即语言文字是文、道、情
的统一,它包含着情的起伏,美的律动。读文章时“如果拘于有迹象的文字而抛荒了言
外之意,弦外之音,至多只能够鉴赏一半,有时连一半也鉴赏不到,因为那没有说出来
的一部分,反而是极关重要的一部分。” 叶老的提醒如醍醐灌顶,我们在指导学生读
书时,除了让学生正确理解语言文字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言外之
意,进而体会语言文字是如何表达言外之意的。而这种体会的过程,就是训练学生良好
语感的过程。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的第八自然段和第九自然段有两句话是“烈火在他身
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和“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
这两个句子中的“才”字蕴涵丰富的意味和情感信息,如不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加以揣
摩、玩味,就会失去一次训练学生语感的契机。久而久之,学生对语言的敏锐直觉将无
从培养。我在指导学生阅读这两个句子时,让学生驱谴想象,联系已有生活经验,反复
诵读,使抽象的语言具体生动起来,在这具体生动的语言表象中,去捕捉作者心灵震颤
的霎间。学生终能体会到两个“才”字背后的丰盈的情味,最终“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
了”。
应该说,语感的训练方式、手段很多,以上仅从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指导朗读、驱谴想象、揣摩文字情味三方面,谈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如果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学生将不难达到“如水入
口,冷暖自知”的境界。
儿童文学园地一奇葩
——简评《童话寓言》创作特色
陈继达
蜘蛛、小白兔、乌龟、山羊、老鼠等这些生活常见的东西,一经他那支彩笔的勾勒、点染,就神奇地在纸上活现出来,演绎出一系列生动的并含有深刻哲理的故事。这是著名寓言作家徐强华先生的艺术才华。通读他最近出版的《童活寓言》(中国少儿出版社出版),我为他广博的知识、全新的艺术构思和深邃的哲理所震撼。它是一本不同于传统寓言,也不同于传说童话,洋溢着时代气息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