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量分析法
现金净流量-差量分析法
解:
使用新设备建设期现金净流量:年份01234
差量分析法
-21000
8000-5000=3000-36000 某企业拟购买一新设备替换正在使用的旧设备,有关资料如下:
1.使用新设备每年可节约付现成本10000元,新旧设备年产量和设备维修费相同
2.新设备购置成本36000元,可使用4年,残值4000元。
3.旧设备原值31000元,已提折旧10000元,可再用4年,残值1000元,如果现在售,可得价款21000元。
4.所得税率25%,处理旧设备的有关税费忽略不计。
试计算该更新项目的现金净流量。
现金净流量差量:
4000-1000=3000
(10000-3000)×(1继续使用旧设备的现金净流量:增加折旧:
经营期付现成本变动:经营期增加的利润:增加的残值:
-10000
建设期
经营期
=-36000-(-21000)=-15250+3000=82505250+3000=82505250+3000=8250
5250+3000+3000=1125
下:
备年产量和设备维修费相同。
年,残值1000元,如果现在出
×(1-25%)=5250
0)=-15000
=11250。
高中化学差量法
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莫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
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解题完全一致。
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
[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有广泛的用途,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质量差法”和“体积差法”]差量法的适用条件:(1).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
在这种情况下,差量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反应,消除了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使计算得以顺利进行。
(2)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
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
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时,使用差量法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用其他方法来解。
差量法原理 .例题祥解(附练习)差量法原理 .例题祥解差量法计算,就是利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来求解,其优点是:思路明确、步骤简单、过程简捷。
一、差量法解题的原理设反应:A+B=C 质量差a c a-c(或c-a)x y x-y也就是说,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和参加该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这就是根据质量差进行化学计算的原理。
二、差量法解题的步骤1.审清题意,分析产生差量的原因。
2.将差量写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右边,并以此作为关系量。
3.写出比例式,求出未知数。
三、事例1.质量减少的计算〔例1〕把6.1g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在试管里加热,当完全分解、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4.2g,求原混合物里氯酸钾有多少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混合物加热后减轻的质量即为生成的氧气质量(W 混-W剩=WO2),由生成的O2即可求出KClO3。
〔解答〕设混合物中有质量为xKClO3答:略。
2.质量增加的计算〔例2〕把质量为10g的铁片放在50g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洗净、干燥、称重,铁片的质量增加到10.6g,问析出多少克铜?原硫酸铜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分析〕在该反应中,单质铁变成亚铁离子进入溶液,使铁片质量减少,而铜离子被置换出来附着在铁片上。
差量法
一、差量法的应用原理一般说来,化学反应前后凡有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密度差、压强差等差量都可用差量法求解。
,即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值”,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出答案在如:2C(s)+O2(g)=2CO(g);△H=-221kJ/mol,其中△m(s), △n(g), △V(g),△H分别为24g、1mol、22.4L、221kJ,在这当中,7个数值之间都是相关联的且成正比例关系的物理量,其中包括化学反应前后固态物质质量减小,△m(s)24g,气体物质的量增加△n(g)1 mol气体物质体积增加△V(g)22.4L,反应热△H221kJ由此可得,差值可以应用于有关化学的计算。
二、差量法解题步骤1、分析题意:分析化学反应各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引起差值的原因。
2、确定是否能用差量法:分析差值与始态量或终态量是否存在比例关系,以确定是否能用差值法。
3、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4、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量”与题中提供“实际差量”,列出比例关系,求出答案。
三、利用差量法解题的类型1、质量差量法质量减少的计算〔例1〕把6.1g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在试管里加热,当完全分解、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4.2g,求原混合物里氯酸钾有多少克2.质量增加的计①固体质量差量法例1:将12.8g铜片放入足量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铜片洗净烘干后,称得质量为13.56g,计算有多少克铜被氧化。
②液体质量差量法例2:天平两端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内盛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将物质的量都为a mol的铝和镁分别放入左盘和右盘的烧杯中,反应完毕后,在哪一盘的烧杯中加入多少克同种金属才能平衡。
解析:开始反应前和反应后均要求天平平衡,实质上是要求最终增加溶液的质量相等,即可采用溶液质量增加这一实质即可求解。
2、气体物质的量差量法例3:CS2是实验室常用有机溶剂,取一定量CS2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SO2和CO2,若0.1 mol CS2在1 mol O2中完全燃烧反应生成气体混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A.6.72LB.13.44LC.15.68LD.22.4L解析:由于CS2+3O2=CO2+2SO2,从量上来分析CS2全部反应,O2有剩余,故最后气体为O2,CO2和SO2的混合气,从状态来分析,只有CS2是液体,其余全为气体,再从反应方程式各物质的系数分析,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n=O,故最后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仍为1 mol,在标况下其体积为22.4L,故正确答案为D。
差量分析法
差量分析法
差量分析法是对两个备选方案的差量收入与差量成本进行比较,以确定最优方案的决策方法。
在这里,所谓“差量收入”和“差量成本”,是指两个各选方案之间的预期收入或预期成本的差异数。
决策时,若差量收入大于差量成本,则前一个方案较优;反之,则后一个方案较优。
[例]某企业年产A半成品l000件,该半成品售价为l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
A半成品若进一步加工为B产品,则其单价为15元,单位变动成本增加3元,另外还需增加固定成本1000元。
问是否对A半成品进行进一步加工?
采用差量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差量分析表
上述分析表明,进一步对A半成品进行加工可多获得1000元利润,因此决定进一步加工。
上表中,相关收入5000元按进一步加工前后的增量计算,相关成本4000元包括增量总单位变动成本3000元和增量固定成本1000元。
企业经营决策中巧用差量分析法【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企业经营决策中巧用差量分析法【会计实务经验之谈】差量分析法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根据两个备选方案的差量损益来判断方案或优或劣的一种分析决策方法。
其基本原理,首先通过两个方案的对比分别计算出差量收入和差量成本,再根据差量收入减去差量成本计算出差量损益来判断方案的优劣。
假设将第一方案与第二方案对比,差量收入为第一方案收入减第二方案收入,差量成本为第一方案成本减第二方案成本,则,差量收入大于差量成本,即差量收益,说明第一方案优于第二方案;反之,即为差量损失,第二方案优于第一方案。
差量分析法的用途:主要用于制造性生产企业产品立即出售还是继续加工的决策;用于生产哪种产品的决策;用于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1.产品立即出售还是继续加工决策。
在制造性生产企业中很多产品可以是整装成最终产品出售,也可以是零配件出售;在零配生产中,有的可以是半成品出售,有的需加工成完工产品出售。
在企业当前生产条件下对某种产品应以最终产品出售合算还是以半成品出售合算呢?可以运用差量分析法进行分析决策。
例题1,红星公司每年生产A半成品500件,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45元,其中,单位固定成本为5元,直接出售的价格为55元。
公司现已具备90%的生产能力将A半成品深加工为B产成品,A 半成品深加工的单位变动成本16元/件,加工废品率为1%,B产成品的售价80元/件。
要求:使用差量分析法对A半成品是否继续加工做出决策:①假设深加工能力无法转移,②深加工能力可用于对外加工业务每年可获贡献边际9000元。
解:①深加工能力无法转移时,将A产品90%加工成B产品。
差量收入=B产品收入-A产品收入=450×80(1-1%)-450×55=35640-24750=10890元差量成本=B产品相关成本-A产品相关成本=450×16-0=7200元差量损益=差量收入-差量成本=10890-7200=3690元分析决策:公司将A产品的90%加工成B产品后出售可增加利润3690元,应采用继续深加工方案。
6.3 短期经营决策的常用方法
确定型决策分析方法
差量损益分析表
A方案 B方案
相关收入
RA
RB
相关成本
CA
CB
差别损益
The Part One
差量 △R=RA-RB △C=CA-CB △P=△R-△C
确定型决策分析方法
The Part One
3、差量分析法的决策标准
决策标准: 若差别损益ΔP大于零,则A方案优于B方案 若差别损益ΔP等于零,则A方案与B方案的效益相同 若差别损益ΔP小于零,则B方案优于A方案。
确定型决策分析方法
The Part One
2、成本无差别点法计算公式
方案1总相关成本 TC1=a1+b1x0
方案2总相关成本 TC2=a2+b2 x0
假定:a1>a2 ,b1<b2
令TC1=TC2 → a1+b1x0=a2+b2x0
成本无差别 点业务量(x0)
两方案相关固定成本之差 两方案相关单位变动成本之差
确定型决策分析方法
The Part One
【例题】假定某公司使用同一台机器可生产甲产品,也可生产乙
产品,如机器的最大生产能量为10000定额工时,生产甲产品每件
需100定额工时;生产乙产品每件需40定额工时,这两种产品的销
售单价和成本数据如下:
产品名称 销售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总额
甲产品
乙产品
The Part One
二)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
1、含义:当企业生产只受到某一项资源的约束,未知业务量的条件 下,可采用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法进行决策。
2、计算公式Leabharlann 单位资源单位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 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定额
简述差量分析法应用的原理
简述差量分析法应用的原理1. 什么是差量分析法?差量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管理分析工具,用于比较和评估不同时间段或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
它通过对比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之间的差异,来分析和发现问题的根源,从而帮助管理者做出相应的决策和改进措施。
2. 差量分析法的原理差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比较和分析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之间的差异。
通过对这些差异进行解读和分析,可以得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进。
具体而言,差量分析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目标和标准:在实施差量分析法之前,需要明确分析的目标和标准。
例如,可以将销售额作为目标,制定相应的预期销售额标准。
2.收集实际数据:收集和记录实际业绩数据,如实际销售额、成本等。
3.确定基准期和比较期:选择一个基准期和一个比较期,通常基准期是过去一个时间段的数据,而比较期是当前时间段的数据。
4.计算差异:将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差异。
差异可以用来衡量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偏离程度。
5.解释和分析差异:根据计算得到的差异,进行解读和分析。
通过深入分析差异的原因和影响,可以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制定改进措施。
6.制定改进措施: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例如,如果发现销售额差异是因为市场需求不足,可以考虑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7.实施改进措施:根据制定的改进措施,采取相应的行动。
确保改进措施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
8.监控和评估:监控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并评估结果。
如果改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继续保持和优化;如果效果不佳,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3. 差量分析法的应用场景差量分析法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和行业,用于分析和改进不同方面的业务和管理活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营销活动分析:通过对比不同营销活动的实际销售效果和预期销售效果之间的差异,可以确定哪些活动是成功的,并进一步改善和优化。
2.成本分析: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预期成本之间的差异,可以识别和分析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成本。
差量法
差量法差量法是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解题方法。
我们甚至把“差量”看成是化学方程式中的一种特殊产物。
该差量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
一般说来,化学反应前后凡有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密度差、压强差等差量都可用差量法求解。
解题的关键是做到明察秋毫,抓住造成差量的实质,即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值”,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出答案。
解题步骤①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前后形成差量的原因(即影响质量变化的因素),②找出差量与已知量、未知量间的关系,然后再列比例式(对应成比例,注意:单位要一致),③求解。
差量法在初中、高中都要求熟练应用:一、固体差量[例1]在某些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个质量为1.12g的铁片,经过一段时间,铁片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铜,取出洗净、烘干,称重,质量变为1.16g.计算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溶解了铁多少克?析出了铜多少克?[分析]Fe+CuSO4=FeSO4+Cu从化学方程可以看出,铁片质量的增加,与铁的溶解和铜的析出直接联系,每溶解56g铁,将析出64g铜,会使铁片,质量增加: 64g-56g=8g根据铁片增加的质量(1.16g-1.12g),可计算出溶解的Fe的质量和析出的Cu的质量.[解]设溶解的Fe为xg,析出的Cu为ygFe=CuSO4=Cu+FeSO4 质量差56 64 64-56x y 1.16-1.12则:,解得:x=0.28(g) y=0.32(g)答: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溶解了铁0.28g析出了铜0.32g.例2.将质量为100克的铁棒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烘干,称量,棒的质量变为100.8克。
求有多少克铁参加了反应。
解: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
棒的质量增加(差量)56 64 64-56=8x 100.8克-100克=0.8克答:有5.6克铁参加了反应。
例3.agNa2CO3和NaHCO3混合物加热至质量减少到bg,则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本量利分析和差量分析法的应用
应用:
(1)在新产品开发决策中的应用(例题) (2)在新旧生产方法决策中的应用 (3)在零件自制还是外购决策中的应用(成本无差别法) (4)在生产工艺方案选择决策中的应用
2007.08
2007.08
差量分析法在生产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一、涉及的有关成本概念 二、差量分析法在短期生产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2007.08
2007.08
利润=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量-固定成本 =单位贡献毛益 ×销售量-固定成本 =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
2007.08
一、保本点分析
保本点——企业处于不赢不亏时所必须达到的业务量。
1. 对单一产品保本点的测算(可用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表示) ① 方程式法 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销售单价 ② 贡献毛益法 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贡献毛益 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 贡献毛益率 2.多种产品保本点的测算(只可用保本销售额表示) ① 综合法 ② 加权平均法
2007.08
3、根据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和预计产销量计算甲乙的 预期成 本并求出差别成本。
产品预期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预计产销量
甲产品的预期成本=20 × 8000=160 000元 乙产品的预期成本=25 × 5000=125 000元 差别成本=160 000-125 000=35 000元
2007.08
2007.08
2、根据单位销售价格和预计产销量计算甲乙两产品的预期收 入并计算差别收入。 产品的预期收入=单位销售价格×预计产销量 甲产品的预期收入=35 × 8 000=280 000元 乙产品的预期收入= 45× 5 000=225 000元 差别收入=280 000-225 000=55 000
相关成本分析--短期经营决策
相关成本分析——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一、什么是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短期经营决策分析是指决策结果只影响或决定企业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的经营实践的方向、方法和策略,侧重于从资金、成本、利润等方面对如何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和经营环境,以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
从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判定某决策方案优劣的主要标志是看该方案能否使企业在一年内获得更多的利润。
其决策分析的常用方法有:差量分析法、贡献毛益法等。
二、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相关概念(1)生产经营能力:在生产经营决策分析中,是决定相关业务量和确认机会成本的重要参数。
具体表现为最大经营能力、正常经营能力、剩余经营能力和追加经营能力。
(2)相关业务量: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产量或销量。
(3)相关收入:与特定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收入。
(4)相关成本:与特定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成本。
在生产经营决策分析中较常见的相关成本有增量成本、机会成本、专属成本、加工成本、可分成本、可避免成本和可延缓成本,在定价决策分析中还需考虑边际成本。
三、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的类型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决策分析和定价决策分析两种类型。
(一)生产经营决策分析生产经营决策分析是指在生产领域中,企业围绕一年内是否生产、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生产多少等方面问题而展开的决策分析。
主要是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亏损产品的决策、是否转产的决策、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联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等内容。
(二)定价决策分析定价决策分析是指企业为确保其在流通领域的经营目标的实现,在短期(如一年)内,围绕如何确定销售产品价格水平的问题而展开的决策分析。
具体包括最优售价的决策、目标价格的决策、调价决策、价格弹性策略和新产品定价策略等内容。
差量分析法与贡献分析法在生产决策中的应用比较
差量分析法与贡献分析法在生产决策中的应用比较作者:佟伯承来源:《商业会计》2016年第23期摘要:生产决策是企业短期经营决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其决策成效如何直接决定企业短期经营决策的成败。
文章从生产决策基本方法之差量分析法和贡献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入手,介绍了两种方法在生产决策中的具体应用,指出两种方法在应用中各自的局限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生产决策差量分析法贡献分析法增量利润生产决策是企业短期经营决策的主要内容,而差量分析法与贡献分析法是生产决策的主要方法。
企业在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决策、亏损产品是否停产、转产以及增产决策、特殊订单追加订货决策、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决策以及半成品或联产品是否深加工决策等中经常要选择这两种方法中的一种做出方案选择。
一、差量分析法与贡献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一)差量分析法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差量分析法是比较不同方案的差量收入、差量成本,进而计算差量利润并据此做出方案选择的分析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差量收入(ΔR)=方案A的收入(RA)-方案B的收入(RB)差量成本(ΔC)=方案A的成本(CA)-方案B的成本(CB)差量损益(ΔP)=差量收入(ΔR)-差量成本(ΔC)当差量损益(ΔP)>0时,方案A优于方案B,选方案A;当差量损益(ΔP)当差量损益(ΔP)=0时,方案A与方案B无差别。
(二)贡献分析法的概念及计算公式贡献分析法是通过计算不同方案的贡献毛益进而选择方案的分析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在无专属成本等其他成本的情况下:贡献毛益(CM)=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如有专属成本,则在计算贡献毛益的基础上,还需计算剩余贡献毛益:剩余贡献毛益=贡献毛益-专属成本(剩余)贡献毛益>0,方案可行;如有多个可行方案,选择(剩余)贡献毛益最大的方案。
二、差量分析法与贡献分析法的应用例1:某企业拟进行经营策略调整,现有A、B两个方案可供选择(由于资源能力的限制,企业只能在两方案中选择其中一个),两方案的收益及成本状况如表1。
化学计算专题差量法
化学计算专题差量法差量法是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计算方法,也是学习化学计算的最佳方法。
它主要用于分析化学工业中大量的化学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的关系,包括化学方程式、原子序数、分子间的亲和力等。
对于这种方法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在做题时要有足够的耐心。
例如这次我们讲在用差量计算化学方程时需要对原子序数、分子轨道之间等项关系进行确定,否则无法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用这个公式计算时往往会出现误差或者计算结果不符合要求。
这个时候就要采取一些技巧来解决了,比如:直接取分子量,用分子间比较得出不同元素与不同化合物上的原子序数、不同元素之间具有相同亲和力等因素等等均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而利用差量问题就需要运用特殊知识来解决。
下面这几种方法就是典型例子:化学公式中分子间键力和电荷间存在着某种相互作用,故通过方程求出对应数值便可以得到相应数量的解。
这类方法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在研究化学时使用,用来求解化合物中各元素之间存在数量级差异问题或是一些特殊情况如分子数相差悬殊等原因而造成计算结果不尽相同或有差异等特殊情况时,可以用差量法去解决问题。
常用方法有很多都非常有用。
例如在不同化学计算题中所需要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知识。
如:反应基本过程、化学反应、能量转化过程、电参数以及一些新成分等等。
下面我们就通过实例来进行介绍:首先给出具体参数式及有关问题描述:一组气体的原子序数 M和分子间距离 S单位(π)× h)和分子量 M之间存在正负电压,在差量定义下计算时就可以直接使用该正比,从而得到相应结果。
例如:1+1=3/2=9.7 s 3-3 x 3+4 x 5=1.72 m等数据就可以得到如下方程的解(由于采用多项式积分的方法求出公式时会有一些误差,所以需要利用差量法来进行计算)。
其中对于离子及一、离子:以锂离子为例:这是由锂离子为溶剂制备的锂电池。
锂电池的体积为1260 mAh×1260 mAh+3个锂离子(Cl)。
差量分析法
要求:做出是否转产其他产品的决策?
转产其他产品
继续生产甲 产品 开发丁产品 13500 20000
增产乙产品 相关收入 4500030000=15000 15000×60%= 9000
增产丙产品 14000
相关成本
14000×50%= 13500×40%= 20000×80% 7000 5400 =16000
相关利润
6000
7000
8100
4000
注意!
1、如果有多个方案可供选择,在采用差量分析法时, 只能分别两个两个进行比较、分析,逐步筛选,择 出最优方案。 2、当有关备选方案只有成本或费用的数据资料,而 不具备价格、收入等信息时,差量分析法即为差量 成本分析法。决策规则为预期成本小的方案为最优 方案。 3、在计算、比较不同方案的差量成本时,需区别以 下两种情形:其一是预期成本中既包括变动成本, 也包括固定成本,差量成本即是有关方案总成本的 差额;其二是预期成本只包括变动成本,而不涉及 固定成本,差量成本即是有关方案预期变动成本的 差额。
案例分析—特殊订货决策
(一)在生产能力允许范围内的特殊订货
某企业生产能力夺 400000 单位 . 目前只生 产和销售 300000 单位,单位售价 4 元,固 定成本240000元,变动成本每单位2.50元, 损益表如表1所示。 现有一客户订货 80000 单位,每单位出价 3.5元,接受订货后损益表如表2所示。
产品决策方法解析
产品决策方法在产品决策过程中涉及各种各样的决策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差量分析法、边际贡献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最优生产批量法、线性规划法和成本计划评审法等。
一、差量分析法所谓差量就是不同备选方案的差别,包括差量成本和差量收人。
差量成本是两个备选方案预期成本的差异数,差量收人是两个备选方案预期收人的差异数。
所谓差量分析法就是根据两个备选方案的差量收人与差量成本的比较来确定哪个方案较优的方法。
如果差量收人大于差量成本,则前一个方案较优;反之,如果差量收人小于差量成本,则后一个方案较优。
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差量分析法的关键在于进行决策分析时,只考虑那些对备选方案预期总收人和预期总成本会发生影响的项目;至于那些不相关的因素,则一概予以剔除。
另外,这个方法所作出的结论,只是从两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较好的,不一定是最优的。
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可分别两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最终以能提供最大经济效益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二、边际贡献分析法当企业不改变其生产能力时,固定成本是不变的,这时只需对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进行分析,借此判断方案的优劣。
边际贡献分析法就是通过对比备选方案所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的大小确定最优方案的专门方法。
所谓边际贡献是指销售收人减去变动成本以后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边际贡献=销售收入一变动成本如果用单位产品边际贡献表示,其计算公式为: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三、本量利分析法在产品的生产决策中应用本量利分析法,就是根据各个备选方案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来确定在什么情况下哪个方案较优的专门方法。
在生产决策中应用本量利方法的关键在于确定“成本分界点”,即两个备选方案预期成本相等情况下的业务量。
一旦找到了“成本分界点”,就可以确定在什么业务量范围内哪个方案较优。
四、最优生产批量法最优生产批量法就是在决策分析过程中确定一个适当的生产批量,使其全年的调整准备成本与全年的储存成本之和为最小。
管理会计第7章
[例2]
7.1 决策中的基本方法
7.1.3 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
无差别成本分析法,即“成本平衡点法”。所谓“成本平衡点”就是要确定在两个 备选方案的预期成本相等的情况下的业务量。找到了这个“成本临界点”就可以确定 在什么业务量范围内方案才是较优。
[例3]
7.2 产品生产决策
7.2.1 生产对象的决策分析
“差量”即为两个备选方案的差别。
“差量成本”即为两个备选方案预期成本的差异数。
[例1]
“差量收入”即为两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收入的差异数。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差量=差量收入-差量成本
7.1.2 贡献毛益分析法
贡献毛益分析法,就是通过对比备选方案所提供的“贡献毛益总额”(Tcm)大小来
确定最优方案的专门方法。
7.2 产品生产决策
7.2.3 是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分析
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是指根据目前的生产状况,企业还有剩余生产能力。除了
开发新产品外,还可考虑是否接受客户的追加订货。
这方面的决策分析可采用贡献毛益分析法和差量分析法。原则上只要对方客户的
开价略高于单位变动成本,并能补偿专属固定成本,即可接受。
生产对象的决策分析是企业短期经营决策的重要内容,这类决策主要解决生产什么
产品或提供什么劳务;生产多少数量的产品或提供多少数量的劳务;怎样组织和安排
生产和劳务等问题。
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分析
[例4]
开发新产品的决策分析
关于新品开发的决策分析,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其分析方法可以采用上述“生产何
7.2.6 零、部、配件取得方式的决策分析
7.3 产品定价决策
7.3.1 定价决策分析的意义 什么是定价决策
差量分析法应用的原理
差量分析法应用的原理1. 介绍差量分析法(Differential Analysis)是管理会计中的一种重要工具,用于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
差量分析法通过比较不同决策方案之间的差异,帮助管理者找出最优方案并进行决策。
2. 差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差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比较不同决策方案之间的差异来辅助决策。
差异可以是成本的差异、收入的差异或者利润的差异。
根据差异的大小和方向,管理者可以判断出不同方案的优劣,进而作出合理的决策。
3. 差量分析法的具体应用差量分析法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3.1 产品定价决策在产品定价时,差量分析法可以帮助管理者确定最优价格。
通过比较不同价格下的销售额、成本和利润差异,管理者可以选择最合适的价格,以最大化利润。
3.2 产品生产决策在产品生产决策时,差量分析法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生产方式、材料和工艺对成本和利润的影响。
管理者可以根据不同方案之间的差异,选择最优的生产方式和工艺。
3.3 投资决策在投资决策中,差量分析法可以帮助管理者比较不同投资项目的收益。
通过比较不同方案之间的差异,管理者可以选择最有前景的投资项目。
3.4 销售决策在销售决策中,差量分析法可以用来比较不同销售渠道、市场和客户对销售额和利润的影响。
通过分析差异,管理者可以选择最有效的销售策略。
4. 差量分析法的步骤差量分析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4.1 确定决策方案首先,需要确定要进行比较的不同决策方案。
这些方案可以是不同的产品定价、产品生产方式、投资项目或销售策略。
4.2 识别差异因素在比较不同方案时,需要识别出可能产生差异的因素。
例如,对于产品定价决策,差异因素可能是销售量、销售价格和成本。
4.3 计算差异根据确定的差异因素,计算出不同决策方案之间的差异值。
差异值可以是成本差异、利润差异或其他合适的指标。
4.4 分析差异分析计算出的差异值,找出差异的原因和影响。
分析可以包括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以帮助管理者理解差异的本质。
利润差量分析法的教学实践基本原理及案例分析
利润差量分析法的教学实践:基本原理及案例分析作者:强殿英柴贝宁来源:《时代经贸》2011年第19期【摘要】设R代表上一年度投入产出关系持续至下一年度时生产下一年度原有产销量所需耗用的资源量。
在引入该变量后,通过等式推演得出了差量利润影响因素分析体系,并以华强公司两年度产销数据及成本资料为依据,进行了案例分析,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
【关键词】差量收入;差量成本;差量分析利润差量分析法是企业进行短期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隶属于管理会计学科的研究范畴。
目前管理会计教材对该方法论述的十分简单和概略,不利于学生们对该方法的深入领会和把握。
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对利润差量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进行了教学设计,现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一、基本原理利润差量分析法是把形成利润差量的各因素分解出来,找出对利润差量产生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为便于因素分解,不妨设R代表假设第N–1年的投入产出关系持续至第N年时生产第N年原有产销量所需耗用的资源量。
差量收入=第N年产销量×第N年产品单价-第N–1年产销量×第N–1年产品单价=(第N年产销量×第N年产品单价-第N年产销量×第N–1年产品单价)+(第N年产销量×第N–1年产品单价-第N–1年产销量×第N–1年产品单价)=第N年产销量×(第N年产品单价-第N–1年产品单价)+(第N年产销量-第N–1年产销量)×第N–1年产品单价=价格因素差量收入+成长因素差量收入差量成本=第N年实际投入资源量×第N年资源单价-第N–1年实际投入资源量×第N–1年资源单价=(第N年实际投入资源量×第N年资源单价-R×第N年资源单价)+(R×第N 年资源单价-R×第N–1年资源单价)+(R×第N–1年资源单价-第N–1年实际投入资源量×第N–1年资源单价)=(第N年实际投入资源量-R)×第N年资源单价+R×(第N年资源单价-第N–1年资源单价)+(R-第N–1年实际投入资源量)×第N–1年资源单价=生产力因素差量成本+价格因素差量成本+成长因素差量成本差量利润=差量收入–差量成本=(价格因素差量收入+成长因素差量收入)-(生产力因素差量成本+价格因素差量成本+成长因素差量成本)=(价格因素差量收入-价格因素差量成本)+(成长因素差量收入-成长因素差量成本)+(0-生产力因素差量成本)=价格因素差量利润+成长因素差量利润+生产力因素差量利润差量利润的影响因素包括三种:价格因素、成长因素及生产力因素。
简述差量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差量分析法:在决策分析中,差量是指不同备选方案之间的差异,差量又分差量收入、差量成本和差量利润。
差量分析是指在充分分析不同备选方案差量收入、差量成本和差量利润的基础上,从中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
差量分析的一般步骤为四步:
1、计算备选方案的差量收入;
2、计算备选方案的差量成本;
3、计算备选方案的差量利润;
4、比较最优方案。
一:差量收入:
差量收入是一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收入与另一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收入的差额。
二:差量成本:
差量成本是一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成本与另一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成本的差额。
三:如果差量收入大于差量成本,即差量损益为正数,则前一个方案是较优的;反之,如差量收入小于差量成本,即差量损益为负数,则后一个方案是较优的。
四:如某企业面临生产哪一种产品的决策,生产甲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80元,预计销售量为1000件,预计销售单价为 110元;生产乙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220元,预计销售量为500件,预计销售单价为260元。
生产甲乙产品的固定成本相同。
则生产甲产品与生产乙产品的:
差量收入=(110元×1000)-(260元×500)= -200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量分析法:在决策分析中,差量是指不同备选方案之间的差异,差量又分差量收入、
差量成本和差量利润。
差量分析是指在充分分析不同备选方案差量收入、差量成本和差量利润的基础上,从中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
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件。
年初已按100元/件的价格接受正常任务1000件,该产品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80元/件(其中,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30元)。
现有一客户要求以70元/件的价格追加订货。
要求:请考虑以下不相关的情况,用差别分析法为企业作出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1)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件,不增加专属成本;
(2)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件,但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1 000元专属成本。
(1)单位变动成本=80-30=50(元/件)
初步判定单位变动成本<订货价格
差量收入=200 ×70=14000(元)
差量成本=200 ×50=10000(元)
差量损益=14000-10000=4000(元)应接受订货
(2)差量收入= 200 ×70=14000(元)
差量成本=200 ×50+1000=11000(元)
差别损益=14000-11000=3000(元)应接受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