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七子之歌音乐教案

合集下载

七子之歌 音乐教案

七子之歌 音乐教案

七子之歌音乐教案教案标题:七子之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七子之歌的背景和意义;2.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3. 发展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七子之歌的录音或视频资源;2. 歌曲的歌词和谱曲;3. 音乐教室或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七子之歌的背景和意义,解释歌曲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2. 播放七子之歌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主体:1. 学习歌曲的歌词:a. 分发歌曲的歌词给学生,让他们跟读歌词,理解歌曲的内容。

b.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关键词和意象,帮助他们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c. 分段教授歌曲的歌词,让学生逐句跟唱,强化他们的歌词记忆能力。

2. 学习歌曲的旋律:a. 播放歌曲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跟唱歌曲的旋律。

b. 教授歌曲的旋律,逐句演唱,并让学生模仿跟唱。

c. 将歌曲分成几个段落,让学生分组合唱不同的段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3. 音乐表达活动:a. 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b. 分组让学生创作自己的舞蹈或动作表演,配合歌曲的节奏和情感表达。

c. 让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的创作,让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反馈。

总结:1. 回顾学习的内容,强调七子之歌的重要性和意义。

2.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歌曲,并在其他场合展示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3. 结束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才能。

教学扩展:1. 邀请音乐专业人士或乐团来学校演出七子之歌,让学生有机会观摩专业的音乐表演。

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能和表演技巧。

3. 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经典音乐作品,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和审美能力。

音乐七子之歌小学教案

音乐七子之歌小学教案

音乐七子之歌小学教案教案标题:探索音乐世界的七子之歌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七子之歌的概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欣赏能力。

2. 掌握音乐七子之歌的歌词,通过歌曲的演唱和动作配合,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合唱与舞蹈的形式展现音乐的魅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音乐七子之歌的含义。

2. 通过合唱、演唱和动作配合,表达出音乐的情感。

教学准备:1. 流畅的教材音乐七子之歌音乐录音。

2. 大屏幕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音乐世界(约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过去学习的音乐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是音乐?音乐的作用是什么?- 学过哪些乐器的名称?你们还记得吗?- 音乐可以分为哪些不同的类型?2. 引入今天的主题:音乐七子之歌。

解释音乐七子之歌是一首关于音乐的歌曲,包括七个音乐元素,每个元素都有独特的特点。

Step 2:学习音乐七子之歌(约15分钟)1. 播放音乐七子之歌的录音,让学生聆听音乐的旋律和歌词。

2. 分发歌词卡片给每个学生,让他们跟随歌词卡片一边听歌一边阅读。

3. 引导学生一起唱歌,并利用手势和动作来表达每个音乐元素的特点。

例如,手指轻轻弹动表示"音符"、站立起来踮起脚尖表示"节奏"等。

Step 3:合唱与演唱(约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音乐元素进行合唱演唱。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表达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2. 让每个小组依次表演,全班一起欣赏和鼓掌。

Step 4:舞蹈表演(约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舞蹈展示音乐的感染力和魅力。

2. 分组让学生自由编排舞蹈动作,与音乐七子之歌的旋律和歌词配合。

3.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全班一起观看,欣赏和鼓掌。

Step 5: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1.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今天教学内容的感受和体会。

2. 简要回顾音乐七子之歌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成果。

七子之歌音乐教案

七子之歌音乐教案

七子之歌音乐教案教案标题:七子之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七子之歌的背景和意义;2. 学习和演唱七子之歌的歌词;3. 能够用乐器伴奏七子之歌;4. 发展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教学准备:1. 七子之歌的音乐录音;2. 乐器,如钢琴、吉他等;3. PPT或黑板;4. 活动所需的材料。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通过播放七子之歌的音乐录音,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这首歌的第一印象和感受。

导入(10分钟):1. 告诉学生七子之歌是一首来自中国古代的民歌,歌颂了七个勇敢坚毅的英雄人物;2. 用PPT或黑板展示七子之歌的歌词,并解释每个词的意义;3. 逐句教授歌词的发音和歌曲表演姿势。

主体(30分钟):1. 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歌手,其他小组成员担任伴奏手;2. 学生用乐器伴奏,同时演唱七子之歌;3. 老师指导学生如何处理和掌握歌曲的节奏感和合唱技巧;4. 老师鼓励学生尝试表达他们对七子之歌的情感和想象;5. 学生交流和分享他们的音乐体验和感受。

拓展(10分钟):1. 给学生展示其他与七子之歌主题相似的音乐作品,如民谣或古箏演奏;2.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对比不同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

总结(5分钟):1. 回顾学习的过程和体验;2. 强调七子之歌所表达的勇气和坚毅精神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扬这种精神。

作业:1.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段关于七子之歌的感受和体验;2. 鼓励学生尝试用乐器创作自己的版本,反映七子之歌的精神。

评估:1. 观察学生参与合作小组演唱的表现;2. 收集学生写的关于七子之歌的感受和体验的作业。

音乐教案七子之歌

音乐教案七子之歌

音乐教案七子之歌教案标题:音乐教案七子之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七个音符的名称和音高。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3.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七个不同颜色的卡片,分别写上音符的名称(do、re、mi、fa、so、la、ti)。

2. 音乐播放设备和音乐《七子之歌》的录音。

3. 小乐器(如手鼓、铃铛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教师播放音乐《七子之歌》的录音,让学生先听一遍。

2. 教师向学生介绍音乐的标题,并询问学生对于这个标题的理解。

探究(10分钟):1. 教师将七个不同颜色的卡片分发给学生,每个学生拿到一个卡片。

2. 教师示范唱出音符的名称和音高,让学生跟随唱一遍。

3. 学生按照音符的顺序站成一排,教师指挥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音高进行动作(如摇摆、跳跃等)。

发展(15分钟):1. 教师播放音乐《七子之歌》,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音高进行动作。

2. 教师指挥学生按照音符的名称和音高依次举起对应的卡片。

3.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唱出音符的名称和音高。

巩固(1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音符的名称,编写一个简短的歌词,表达这个音符的特点。

2. 学生在小组内排练并表演自己编写的歌词,其他小组猜测是哪个音符的名称。

3. 教师评价学生表演的歌词是否准确、生动有趣。

总结(5分钟):1. 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总结七个音符的名称和音高。

2.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音符的唱和动作,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尝试用其他乐器演奏《七子之歌》,发挥创造力。

2.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其他歌曲,编写类似的教案,分享给其他同学。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对音符名称和音高的掌握程度、合作与表达能力等。

2. 对学生编写的歌词进行评价,看是否能准确表达音符的特点。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音符的时值和音符的排列组合,拓展音乐知识。

小学七子之歌音乐教案

小学七子之歌音乐教案

小学七子之歌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小学七子之歌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七子之歌》的学习,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元素和表现形式。

2. 学生能够通过唱歌、舞蹈和表演等形式,培养音乐表达和合作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参与音乐活动,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1. 歌曲《七子之歌》的学习与表演。

2. 音乐元素的理解与运用。

3. 音乐表达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七子之歌》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资源。

2.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

3. 学生们准备的舞蹈服装和道具。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 播放《七子之歌》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先自由欣赏。

歌曲学习:1. 分段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老师可以逐句教唱,学生跟随。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和意义,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练习整首歌曲的歌唱,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声音表达情感。

舞蹈表演: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创作一段舞蹈来表达歌曲的意境。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舞蹈动作和形象表达歌曲中的情感和意义。

3.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舞蹈表演,让其他同学欣赏和评价。

音乐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声音模仿活动,让他们模仿自然界中的声音,如鸟叫、风声等。

2.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乐器或身体打击物体,模仿歌曲中的节奏和韵律。

3. 鼓励学生自由创作一段小曲子,可以使用声音、乐器或身体打击物体等。

总结:1. 回顾整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学习音乐。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练习歌曲和舞蹈表演,可以录制视频分享给同学们。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演出或音乐展览,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和欣赏能力。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反馈。

2. 评估学生的歌唱、舞蹈和表演技巧,可以通过小组表演和个人展示进行评估。

七子之歌音乐教案设计

七子之歌音乐教案设计

七子之歌音乐教案设计【篇一:《七子之歌》教案】《七子之歌》澳门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澳门及《七子之歌》创作背景。

2、理解歌曲表达情感,深化学生对祖国母亲及其内涵的理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3、用深情的歌声淋漓尽致的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歌曲的情绪体验,用优美纯净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歌曲中五,六度音程的把握。

2.歌曲情绪,格调的把握。

课堂导入:同学们,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内容是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歌曲,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东方之珠》,你们学会了吗?(好,我们来复习一下,老师给你们领个开头)教师对同学们的演唱做简单的总结今天我们学习另外一首新歌《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过程:一.展示1.《学习目标》2.《学习重点》、《学习难点》3. 聆听歌曲二.歌曲初步了解:二.1.了解作者闻一多,作曲家李海鹰2.歌曲创作背景3.“七子”的来历(教师提问)4. 澳门概况5. 学习集体诵读《七子之歌——澳门》三.学习歌曲:1.第二遍放音乐2.教师提问学生对歌曲的感受(你感觉这首歌曲的情绪特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心情? )(深情、激昂……表达了盼望回到祖国怀抱的急切心情,思念祖国妈妈等)3.教师分析乐曲中的难点*《七子之歌—澳门》为单二部曲式。

第一乐段旋律比较平稳,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思念中的母亲作着真诚的倾诉。

第二乐段(第11小节之后)开始处就出现了一个六度大跳,旋律多在高音区回转,它好像是在呐喊,在表现一种盼望回归祖国的强烈感情。

第二乐句是稍加变化的重复。

它进一步使这种情绪变得更加浓烈。

最后一个乐句深情而又肯定,把渴望回归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4.第三遍放音乐*(提问:在歌曲中曾几次出现了呼唤母亲?每一次有什么意义? 在演唱中需要如何处理?第一次表达了对祖国的思念之情;第二次表达了盼望回到祖国的怀抱;最后一次表达了盼望回归的急切心情。

*(歌曲的演唱中,采用了多种演唱方式,请你说说看?并说出有什么效果?)(领唱——深情诉说。

七子之歌幼儿园教案

七子之歌幼儿园教案

七子之歌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七子之歌》的背景和意义,知道这是一首表达爱国情怀的歌曲。

2. 学会《七子之歌》的歌词,能够用正确的节奏和音调演唱这首歌曲。

3. 通过学习《七子之歌》,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1. 学会《七子之歌》的歌词。

2. 能够用正确的节奏和音调演唱这首歌曲。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准和节奏。

2. 理解《七子之歌》的意义和背景。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括《七子之歌》的歌词和图片。

2. 音乐播放设备。

3. 红色丝带或小旗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七子之歌》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幼儿了解这是一首表达爱国情怀的歌曲。

2. 新歌教学:教师带领幼儿学习《七子之歌》的歌词,注意引导幼儿掌握歌曲中的特殊音准和节奏。

3. 歌曲练习: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练习,帮助幼儿熟练掌握歌词和旋律。

4. 演唱展示: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演唱展示,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5. 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强调《七子之歌》的意义和背景,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和集体荣誉感。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爱国主题的手工活动,如制作五星红旗、红色纸花等。

2. 开展爱国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中国地图的认识。

3. 安排一次爱国主题的诗歌朗诵会,让幼儿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爱国诗歌进行朗诵。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评价他们对《七子之歌》的掌握情况。

2. 通过演唱展示,评价幼儿对歌曲的熟练程度和表现力。

3. 搜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活动的效果。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 鼓励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共同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

3. 定期组织类似的爱国主题教学活动,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

九、教学反思:十、教学计划: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教师应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后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一单元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引入音乐游戏:在课堂上引入音乐游戏,如节奏游戏、旋律接龙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创作音乐作品: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通过创作过程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开展音乐分享会:定期组织音乐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和演唱技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4. 音乐思维:通过学习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情分析
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方案时,我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层次:本节课的对象为八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在音乐课堂上,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对音乐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如图书馆、在线课程等,进一步学习和探究本节课的内容。
(2)学生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共同探讨音乐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3)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歌曲,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音乐创作能力和演唱技巧。
(4)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的音乐社团或活动,通过参与音乐表演和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音乐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歌曲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七子之歌——澳门》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改进措施
1.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通过明确课堂纪律规则,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学生能够专注学习。

《七子之歌》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七子之歌》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七子之歌》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篇:《七子之歌》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会演唱《七子之歌》学会相关的乐理知识。

理解《七子之歌》中的深厚感情。

二、教学时间 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1节课一、情感导入与歌曲欣赏体验1、导入:以轻声的《七子之歌—澳门》的歌曲录音为背景音乐,教师板书或用字幕打出一段格言:“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2、提问:这句格言出自哪位诗人?他与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有什么关系?3、师生共议:这句格言出自我国现代着名爱国诗人、学者、烈士闻一多先生,它镌刻在清华大学闻亭下的闻一多先生雕像后面的石壁上。

正是闻一多先生对祖国深沉的爱,使他创作了《七子之歌》的爱国诗篇,在1925年7月4日发表在《现代评论》上。

《七子之歌》是一部组诗,组诗一共分七章。

它们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澳门》是组诗中为首的一章。

1997年,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作曲家李海鹰,用深沉、诚挚的曲调为《澳门》这首诗谱上了曲。

自此,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响彻了神州大地。

4、请同学们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中的主题曲《七子之歌—澳门》。

5、师生共议:片中担任领唱的年仅七岁的澳门小姑娘容韵林的那双充满童真的眼中仿佛注视着400年的澳门沧桑,荡澜着40万澳门同胞的炙泪深情,她的演唱深深打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牵动着全世界正直善良的人的心。

二、歌曲演唱与处理1、请几位会唱这首歌的同学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或演奏《七子之歌—澳门》。

2、师生评议、讨论如何更好的表现作品:(1)要将表现歌曲的感情置于核心的地位。

(2)歌曲的第一乐段要以真诚的倾诉为基调,去表现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3)歌曲的第二段要以急切的呼唤为基调,去抒发离别已久的游子渴望回归祖**亲怀抱的强烈感情。

3、在以上分析歌曲情感的基础上,教师用钢琴弹奏歌谱,师生共同演唱歌谱,做进一步的体验。

七子之歌音乐教案

七子之歌音乐教案

七子之歌音乐教案教案标题:七子之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演唱《七子之歌》。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并能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准备:1. 《七子之歌》的音乐录音。

2. 音乐家谱和歌词。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播放《七子之歌》的音乐录音,鼓励学生注意欣赏和聆听。

2. 提问:大家能否听到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展示和导入:1. 教师出示音乐家谱和歌词,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名称和演唱者。

2.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并教唱歌曲的第一段。

实践和巩固:1. 教师分发歌词给学生,并让学生跟读歌词。

2. 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唱歌曲的前两段。

3. 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鼓励他们使用合适的音高和节奏。

拓展:1. 教师提问:这首歌表达了哪些情感?是否能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2.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并表达自己的意见。

总结:1. 教师让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和所取得的进展。

2. 教师邀请学生对今天的歌唱进行表演。

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延伸活动:让学生在家中练习唱歌曲,并鼓励他们在下次课上进行演唱。

注意事项:1. 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发声技巧,指导他们正确使用呼吸和发声。

2. 对于音乐不熟悉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示范和辅助。

教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较为简单,能够满足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愉悦感。

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并鼓励他们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七子之歌教案教研活动(3篇)

七子之歌教案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七子之歌》是一首反映中华民族苦难历史和爱国情怀的诗歌,由闻一多先生创作。

这首诗歌以七个短篇的形式,分别描绘了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等七个被列强侵占的中国领土的悲惨境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统一的深切渴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特此开展《七子之歌》教案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七子之歌》的背景、作者及诗歌内容。

- 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 学会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命运,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三、活动内容第一部分:导入1. 教师播放《七子之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旋律和情感。

2. 教师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部分:诗歌学习1.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诗歌,讲解诗歌中的生僻字词和成语。

2. 学生分组朗读诗歌,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3.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诗歌中不同角色的情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第三部分:拓展延伸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诗歌中反映的中华民族的历史苦难和爱国情怀。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七个被侵占领土的现状,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第四部分: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四、活动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朗读情况。

2. 知识掌握情况:评价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背诵情况。

3. 情感态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投入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七子之歌》教案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七子之歌》教案

[标签:标题]篇一: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教学设计第13册(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13册(人音版)《七子之歌》(二课时)《天山之春》(三课时)《欧洲风情》 (二课时) 《行进中的歌》(二课时)《金色乐章》(二课时)《荧屏乐声》(二课时)第一单元《七子之歌》(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七子之歌》教学目标:1、知道七子的地理位置与相关历史。

2、在理解《七子之歌》的基础上,深化学生对祖国母亲内涵的理解,能够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歌曲的演唱处理,表达歌曲的内涵。

教学准备:钢琴、磁带、录音机、图片、地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与《1997.天地人》序曲教学目标:1、聆听《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比较说出乐曲在音乐表现方法上的异同。

2、聆听交响曲《1997.天地人》序曲,能够想象音乐的意境,并判断几个基本的音乐表现手法出现的先后次序。

教学重点、难点:比较音乐表现方法的异同。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篇二: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桑塔露琪亚》教案歌曲《桑塔露琪亚》【教学目标】一.愿意用科学的方法、有所控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桑塔露琪亚》;有兴趣学习合唱部分,并能注意准确性以与声部间的和谐统一。

二.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体验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民族风格。

结合欣赏和学唱,初步了解“船歌”与“二段体”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用科学的方法、有所控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桑塔露琪亚》教学难点:学习合唱部分,并能注意准确性以与声部间的和谐统一。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与相关课件资料。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三、新授(一)了解船歌特点:师:船夫们用这种魅力特别的小船载着游人往来各个巷道,经常会情不自禁的唱起当地流传很广的民歌,抒发自己的感情。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七子之歌》教案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七子之歌》教案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七子之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七子之歌》的背景和意义。

2.理解乐谱中音符的含义和基本节拍。

3.培养学生的听觉和唱歌能力,能够跟随乐曲唱出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4.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共同完成演唱。

二、教学内容1.歌曲《七子之歌》的基本情况–歌曲源于古代战国时期,为诸子百家思想的代表之一。

–作为一首流传至今的古曲,歌曲风格古朴庄重,曲调舒缓。

2.乐谱的基本内容–乐谱使用简谱表示音符,包括音高、节奏等基本元素。

–节拍为4/4。

3.歌曲演唱的基本要求–了解歌曲的基本节拍,保持稳定的节奏感。

–根据乐谱唱出歌曲的旋律,注意音高和节奏的变化。

–学生之间要积极配合,形成良好的演唱效果。

三、教学过程1. 引入(1)通过展示歌曲《七子之歌》的演唱视频,引入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2)通过展示乐谱,引入基本节拍和音符的概念。

2. 学习乐曲(1)教师示范唱出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让学生按照乐谱的要求唱出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适当调整歌曲演唱速度和音高,避免学生出现失误。

3. 合作演唱(1)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可以分别唱出歌曲的不同节奏和旋律。

(2)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让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促进。

4. 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的演唱情况,及时指导学生,并纠正他们存在的问题。

(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取得更好的表现。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本首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理解程度还有待提高,因此需要更多的练唱时间和指导。

同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配合还不够默契,需要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我相信学生的演唱表现会越来越好。

音乐欣赏课《七子之歌》教学设计,教案第一单元

音乐欣赏课《七子之歌》教学设计,教案第一单元

音乐欣赏课《七子之歌》教学设计,教案第一单元第一篇:音乐欣赏课《七子之歌》教学设计,教案第一单元音乐欣赏课《七子之歌》教案设计思路:本单元的教育主题为:用音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期盼祖国早日实现统一。

本课时包含“ 回归” 和“ 盼归”这两部分内容。

因而本课时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听、深刻体验歌曲中“ 依恋祖国、渴盼回归” 的思想内涵;在师生平等互动的学习氛围里,通过实践创作、对歌曲的再表现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自查资料使学生主动获取与香港、台湾相关的各种知识。

一《我的中国心》感受鉴赏:1、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请学生仔细聆听,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2、作品简介:《我的中国心》由黄沾词、王福龄曲。

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香港青年歌手张明敏演唱了这首歌曲。

由于歌曲的歌词感情炽热、真挚、旋律优美动听,深深地表达了海外赤子眷恋祖国的心声,因此,一经唱出,即在全国引起震撼性的反映,成为脍炙人口的歌曲,经久不衰。

3、随音乐轻声哼唱歌曲《我的中国心》。

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范唱,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唱,使学生逐渐熟悉歌曲。

4、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

并打着拍子反复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

5、再次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1)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快,稍快,很快,极快。

(2)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很弱(pp)、弱(p)、中强(mf)、强(f)、很强(ff)。

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二《七子之歌---澳门》教材分析《七子之歌》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创作的组诗之一。

(“七子”是指当时被帝国主义侵犯的香港、澳门、台湾等七个地方)。

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七处“失地”比作远离祖**亲怀抱的七个孩子,用孩子的口吻哭诉了失地——澳门受尽异族欺凌,渴望重回祖**亲怀抱的强烈感情。

《第一单元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歌曲《七子之歌——澳门》的意境和情感,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澳门回归主题。

2. 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包括音准、节奏、呼吸等,以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和欣赏歌曲的意境和情感,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

2. 难点: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的认同感。

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的音乐CD,包括歌曲《七子之歌——澳门》及其伴奏音乐。

2. 准备相关的教学器材,如音响、麦克风等。

3. 预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澳门的历史和回归的意义。

4. 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和欣赏歌曲。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歌曲《七子之歌》并展示歌词,提问学生听过这首歌吗?了解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吗?2. 老师简要介绍澳门的历史背景及歌曲的创作背景。

3. 提出问题:歌词中提到的“七子”指的是哪七子?其中有没有澳门?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1. 播放音乐课程《七子之歌——澳门》的音频文件,学生欣赏并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

2. 老师进行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等方面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对澳门的情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乐器、歌唱、舞蹈等方式表达。

4.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5. 老师总结学生的作品,并进一步强调澳门回归祖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爱国情怀。

(三)课堂互动1. 提出问题:如果让你写一首关于祖国其他地区或城市的歌曲,你会如何构思?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开展小型音乐竞赛,如歌唱比赛、乐器演奏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黑龙江省密山市实验中学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七子之歌》教案

黑龙江省密山市实验中学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七子之歌》教案
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展示、现场示范、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同时,本节课还将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让学生在实际演唱中感受歌曲的魅力和情感表达。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感知:通过学习《七子之歌》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让学生在聆听和演唱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
(3)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工具,如PPT、视频等,展示歌曲《七子之歌》的旋律、节奏和歌词,以及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核心知识。
(4)反馈与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3.参加音乐欣赏课程:通过参加音乐欣赏课程,让学生深入学习音乐的历史、风格和流派,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
4.参加音乐创作课程:通过参加音乐创作课程,让学生学习音乐创作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5.参加音乐表演活动:通过参加音乐表演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表演中提高音乐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②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通过板书简要介绍《七子之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让学生对歌曲的内涵有更深入的认识。
3. ③歌曲的演唱技巧:通过板书展示歌曲的演唱技巧,如呼吸、音准、音色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二)板书设计要求:
1.清晰明了:板书设计应清晰明了,突出重点知识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七子之歌》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初中音乐七子之歌教案优秀范文

初中音乐七子之歌教案优秀范文

初中音乐七子之歌教案优秀范文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子之歌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初中音乐七子之歌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儿女离开母亲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教学设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上课前,请同学们先听一首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小声唱。

(放音乐《七子之歌》)这是一首什么歌?(《七子之歌》)对,这是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中的主题曲,歌曲朴素真挚、深刻感人,引起中国亿万同胞的强烈反响,大家听了这首歌后不禁潸然泪下。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歌的歌词并非为澳门回归而写的新作,它是七十多年前一首题为《七子之歌》的组诗中的第一篇,其作者就是已故爱国学者、诗人闻一多。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首诗歌《七子之歌》(板书:七子之歌_闻一多)请齐读课题。

同学们请看,这个课题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教学设计>文章课题有什么不同?(加了注解号了)对课文做了怎样的注释?(学生来念101页)从注释你知道了什么?(本文是作者1925年3月留学美国期间创作的一组组诗,共七首。

教材选用了其中的三首,另外四首分别是《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放录音)请同学来听录音,课文中有许多难读的生字词,同学们听时一定要注意。

2.请同学用自己最好的读书姿势再来读课文,遇到难读的生字词同位可以互相交流。

3.先来交流同学们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澳门香港灵魂凤阙吞咽哭泣号啕(1)指名读,全班订正(解词:凤阙:宫殿号啕:大声哭泣)(2)指名领读。

课件出示难读的词:襁褓掳去黄豹狞恶啖着(1)指名读,全班订正(解词:襁褓:包裹婴儿用的东西。

掳去:抢去狞恶:非常凶恶)(2)指名领读。

三、深入理解、体会感情1.学习《澳门》(1)指名读第一首诗。

最新-《七子之歌》教案(优秀9篇)

最新-《七子之歌》教案(优秀9篇)

《七子之歌》教案(优秀9篇)融历史感与现实感于一体,是这一组诗的又一大特色。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所孕育的伟大人物,是民族的精英。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以下是给大家分享的《七子之歌》教案(优秀9篇),欢迎参考阅读。

《七子之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理解歌词、旋律特点的基础上有感情、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在演唱跳动较大的旋律时,控制好音准和声音。

3、在歌曲的情感体验、表达过程中,与政治、历史、地理等横向学科协同教学,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4、在艺术处理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学重点:1、在演唱跳动较大的旋律时,要注意音准和声音。

2、通过歌词、旋律、节奏的理解和运用,准确地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演唱跳动较大的旋律时,音准和声音的控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学唱今天的新歌之前,老师想为大家朗诵一首诗,《七子之歌——澳门》(朗诵)。

师:这首诗诗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从美国归来后创作的,当时,他看到祖国满目,无比悲痛,写下组诗《七子之歌》,这是其中的一首。

在1999年举国上下欢庆澳门回归的时候,李海鹰先生把它谱写成《澳门岁月》的主题曲,这便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歌。

板书:七子之歌——澳门闻一多词李海鹰曲师:七子,指的是被列强割据的七块地和人民,它包括香港、九龙、澳门、广州湾、威海卫、旅顺、大连。

二、通过地理、历史知识的协同教学,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师:同学们,我们都学过地理,那哪位同学能简单的告诉大家澳门所在的地理位置,并介绍一下澳门的基本情况?生: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岸,毗邻广东省珠海市,东隔珠江口,同香港相望,它由澳门半岛和附近的两个小岛组成,面积约为十六万平方米。

生:澳门原来是渔港,在明代,海上运输时期,是南方对外贸易的港口之一。

现代,成为了赌场收入维持其经济的旅游城市。

师:澳门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地,但是由于旧中国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它曾经有过一段屈辱的被殖民的历史,你们知道吗?谁能说说?生:因为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1887年签订了中葡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葡萄永驻管理澳门”,澳门从祖国怀抱中被分离出去。

七子之歌教案范文

七子之歌教案范文

七子之歌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七子之歌》的背景和创作意义;(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七子之歌》;(3)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演唱、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感受《七子之歌》的音乐特点;(2)采用分组讨论、汇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2)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简介:《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在1925年创作的爱国诗歌,后由李海鹰先生改编成歌曲,表达了对祖国领土完整的渴望和热爱。

2. 歌曲结构:诗歌共七节,每节四句,曲调优美,富有感染力。

3.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七子之歌》的背景和创作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聆听;(2)教师指导学生跟唱,注意音准和节奏;(3)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水平。

3. 分析歌曲:(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歌曲的节奏、旋律等方面的特点;(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2. 开展“歌唱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演唱能力;3. 结合歌词,让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七子之歌》的重要性和价值;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3. 布置课后作业:熟唱《七子之歌》,了解闻一多先生的其他作品。

4.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书法、绘画等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 演唱能力:通过课堂演唱、歌唱比赛等形式,评价学生的演唱能力和进步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音乐教案第一单元七子之歌一、教学目标(一)知道“七子”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能够用歌声表现企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在理解《七子之歌—澳门》的基础上,能够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

(三)聆听《七子之歌—澳门》、《东方之珠》及《鼓浪屿之波》,能够说出三首歌曲在音乐表现方法上的异同。

(四)聆听交响曲《1997·天地人》序曲,能够想象音乐的意境,并判断几个基本的音乐表现手段出现的先后顺序。

二、教材分析(一)《七子之歌—澳门》1.《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创作的一部组诗。

组诗分七章。

它们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

《澳门》是组诗为首的一章。

原诗全文如下: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1922年7月,闻一多先生赴美留学。

因不堪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毅然于1925年5月回国。

而“五卅惨案”就在他归国后数日发生。

英、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

闻一多先生更是义愤填膺。

他痛感中国人不仅在国外被人歧视,就是在自己的国土上也要受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欺凌。

于是,感慨万千地写下了一系列的爱国诗篇。

《七子之歌》即是其中之一部。

这首诗发表在1925年7月4日的《现代评论》上。

其时正值“五卅运动”高潮期间。

在诗的序中,闻一多先生写道:“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斗云尔。

……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七子之歌》等三首爱国诗篇在《现代评论》发表后,郭沫若立即在《长虹》杂志上予以转载,李一氓也写出专论予以推荐:“我相信新诗坛的生命更新了,新诗坛的道程另辟了,新诗坛发向他祖国的希望之光益强了。

”1997年,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作曲家李海鹰用深情而诚挚的音调为《澳门》这首诗谱上了曲。

自此,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响彻了神州大地。

谁都不会忘记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

片中一位年仅7岁的澳门小姑娘用她那充满童真的动人声音演唱着《七子之歌—澳门》。

那歌声打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

何止如此,那歌声也牵动着全世界正直善良人的心。

2.《七子之歌—澳门》为单二部曲式。

第一乐段(第1~9小节)的旋律比较平稳。

其第三乐句(第5、6小节)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

在这里,形成了本乐段的一个小高潮,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思念中的母亲作着真诚的倾诉。

第二乐段(第11小节之后)开始处就出现了一个六度大跳,且第一乐句的旋律多在高音区回转,加上强力度的处理要求,它好像是在呐喊,在表现一种盼望回归祖国的强烈感情。

第二乐句是稍加变化的重复。

它进一步使这种情绪变得更加浓烈。

最后一个乐句深情而又肯定,把渴望回归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Macau”是闽南方言“妈阁庙”的葡萄牙语译音。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的妈阁庙前侵入我国土。

侵略者误将妈阁庙的闽南方言当作当地地名。

3.闻一多(1899—1946) 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诗人、学者。

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

自幼便树立了坚定的爱国思想。

在“五·四”运动中,他曾在给父母的信中说:“当知二十世纪少年当有二十世纪之思想,即爱国思想也。

”此后,曾写下了《发现》、《一句话》等一系列爱国诗篇。

1922年留学美国。

归国后曾在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1943年投身于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的斗争。

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其诗风深沉严谨,在形式上主张格律化,讲求“节的匀称,句的均齐”。

著有诗集《红烛》、《死水》等。

4.李海鹰(1954~) 作曲家。

广东省广州人。

1981年毕业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作曲进修班。

现任广东电视台音乐总监。

主要作品有《弯弯的月亮》、《我不想说》、《走四方》等。

5.有关澳门的地理、历史知识澳门地区位于珠江口西侧,包括澳门半岛、凼(dang)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面积约16平方公里。

澳门三面临海,北与珠海市接壤,东与香港隔海相望。

现有人口40万,其中95%以上为中国血统。

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进入澳门。

1557年,通过贿赂守澳中国官员,得以在澳门定居。

鸦片战争后,不断扩大其侵略地盘,于1851年、1864年又先后侵占了凼仔岛和路环岛。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收复澳门,我国政府与葡萄牙政府进行了多次谈判,1987年4月13日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正式恢复了对澳门所行使的主权,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二)《东方之珠》1.《东方之珠》是台湾作曲家罗大佑的代表作,并由作者本人首唱。

歌曲倾吐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心声。

为带补充段的单二部曲式。

《东方之珠》这首歌,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

歌曲的第一部分为复乐段结构。

两个乐段的旋律基本相同。

两个乐段中的第一乐句,相对地说,都比较平稳。

然而,其第二乐句,开始时是连续的同音重复,紧接着便八度大跳转入低音区。

它似乎从亲切、温柔的呼唤开始,以耐人寻味的深情加以延续。

歌曲的第二部分有转向下属调的明显倾向,使歌曲的色彩产生鲜明的变化。

在这个乐段中,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

几个音连续上行至全曲的最高音,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包含三连音在内的紧密节奏,从而掀起这首歌的高潮。

特别是“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的真挚话语,表达了炎黄子孙对东方之珠——香港的无比爱恋之情。

补充部分是歌曲第二部分的完全重复。

它将全曲的高潮进一步延展。

其画龙点睛之句——“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则得以多次强调,从而将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奉献给亲爱的祖国。

2.相关地理、历史知识香港地区位于珠江口东侧,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

因盛产沉香而得名香港(又名“香江”、“香海”)。

该地面积为1068平方公里。

现有人口约615万,其中98%为中国血统,通行粤语。

香港是亚洲东部的重要交通中心和国际自由贸易港,也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之一。

1842年,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侵占了香港岛。

1860年和1898年,分两次强占了九龙半岛。

为收复香港,我国政府同英国政府进行了多次谈判,于1984年12月19日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三)《鼓浪屿之波》1.鼓浪屿是厦门市的一个美丽小岛,素有“海上花园”之称,又因岛上的音乐氛围浓郁,培养了不少音乐家,因而又有“音乐之岛”的美誉。

1981年,词、曲作者一同去福建沿海深入生活。

在鼓浪屿共登日光岩,极目远眺、遥想当年郑成功从这里领兵渡海,拼死战斗,终于赶走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思及今日,台湾与大陆尚处于隔离状态,不禁思绪万千、感慨于怀,便共同写下了《鼓浪屿之波》这首歌。

这首歌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描述“我”生在台湾,却远离故土。

站在与台湾基隆港遥遥相对的鼓浪屿,面对大海,思念故乡与亲人。

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亲人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不可遏制地迸发了出来。

歌曲为单二部曲式。

第一乐段(第5~12小节)可分为四个乐句。

第一乐句的旋律起始于这首歌的高音区,而后由高到低,通过连续四组“递音”下行至低音“sol”,形成一个非常流动起伏的宽幅度旋律。

这旋律犹如一股涌动的浪花,又似“我”那奔涌的思绪和澎湃的心潮。

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发展与延伸。

切分节奏、流畅的旋律及三拍长音的运用,给人一种源远流长的感觉,仿佛“我”站在鼓浪屿,而思念故乡之情早已漂向远方——美丽的台湾岛。

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

第四乐句则是全曲的中心乐句。

它肯定地表达了“我”热爱家乡一切可爱之处的思想感情。

第二乐段(第13~22小节)也是由四个乐句组成。

第一乐句出现了六度大跳,进而趋向高音区运行,一股激动之情油然而生。

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

在这里,作者采用了弱起、跳进等手法推动旋律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将旋律放在下属调上运行,从而加强了歌曲的动力并带来强烈的新鲜感。

在这两个乐句的歌词中,特别提到了日光岩。

这一来是日光岩为鼓浪屿的制高点,且为重要名胜之地;二来是300年前,日光岩是民族英雄郑成功操练水军、挥师东渡之地。

第三乐句重复唱出了两个“我渴望”,情绪表现得内在而急切。

第四乐句多出了这样一个乐汇。

它打破了整个歌曲的方整性结构,实现了一种迫切之情,显得深情无限,思乡之情被推到了极限的边缘。

最后两小节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结尾。

它既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也实现了点题的目的。

2.作者简介张藜(1932~ ) 歌词作家。

辽宁大连人。

1948年入东北鲁迅艺术学院,后从事创作及教学工作。

1978年调入中央民族乐团工作。

代表作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苦乐年华》等。

钟立民(1925~ ) 作曲家。

江西南昌人。

中山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毕业。

后就读于广东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科。

曾任《歌曲》编辑部副主编、编审。

代表作:《鼓浪屿之波》、《美国黑孩子小杰克》、《瑞丽江之夜》等。

3.有关台湾的地理、历史知识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80多个岛屿,总面积约有36 000平方公里,其中台湾岛面积为35 759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一大岛。

台湾东临太平洋、北向东海、西南望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

它是我国东南方的海上门户,也是海防的重要屏障。

台湾省约有2 100万人口。

汉族约占其人口总数的98%。

其中大部分人的祖籍是福建省和广东省。

语言及风俗习惯与大陆相近。

高山族约占全省人口的2%,是世代居住在台湾的少数民族。

台湾省自古就属于中国。

公元3世纪,三国的孙吴政权;7世纪的隋朝政府,曾先后派万余人赴台。

12世纪中叶,宋朝政府曾派兵驻守澎湖列岛。

后来,元朝政府在澎湖设置了行政管理机构——巡检司。

17世纪末,大陆赴台开拓者超过10万人。

1624年、1626年,荷兰及西班牙殖民者曾两度侵入台湾。

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次年收复全岛。

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台湾省建制。

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省得以光复。

(四)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吸气一般都通过鼻。

唱速度快或长乐句时,多用口鼻同时吸气。

呼吸要求敏捷、无声、不耸肩,肺部、胸膛自然挺起,腰围、腹部有明显的向外扩张之感。

发声时小腹微收,形成上下力量的抗衡,使声音有气息支持。

教学中要结合唱歌练习缓吸缓呼、缓吸急呼、急吸急呼等方法,使其逐步形成正确习惯。

要多借用比喻的方法(如:闻花、吹腊烛、拍皮球、抽泣、咳嗽……)帮助学生理解,还可以让学生相互观察、相互纠正等方法帮助他们尽快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