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文明建设

合集下载

水生态流域治理工程方案

水生态流域治理工程方案

水生态流域治理工程方案一、引言水生态流域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旨在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改善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污染加剧,许多流域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过度开发、河流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需要进行综合治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本文将就水生态流域治理工程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步骤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问题分析1.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问题:现代工业和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许多流域面临着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的问题,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2. 河流污染严重:城市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等导致了许多河流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严重影响了水质和生态环境。

3. 生态系统失衡: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许多生态系统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一些重要生态功能已经丧失,需要进行综合治理和恢复。

三、技术方案1. 水资源的有效利用1.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采用现代节水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设施,减少农业用水量。

1.2 实施水资源调度和管理:建立流域水资源调度和管理系统,进行水资源量化评估和统一分配,实行严格的水资源开发和管理制度,防止过量开发和滥用水资源。

1.3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补给: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修复受损的水资源环境,增加水资源的补给量,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水体污染的治理2.1 建立污水处理和排放标准:制定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和环境保护法规,推行污水处理和排放许可制度,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管和管理。

2.2 完善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对工业企业的废水排放进行严格监管和管理,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工业废水处理效率。

2.3 改善农业活动的环保意识: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

3. 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3.1 生态修复工程:对受损的湿地、林地、草地等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重建,通过植树造林、草原恢复、湿地修复等措施,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

深入贯彻实施长江流域综合规划着力推进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贯彻实施长江流域综合规划着力推进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

深 入 贯 彻 实 施 长 江 流 域 综 合 规 划 着 力推 进 流域 水 生 态 文 明建 设
刘 雅 鸣
( 水 利 部 长 江水 利 委 员 会 , 湖北 武 汉 4 3 0 0 1 0 )
摘要 : 新修 编 的 《 长 江 流域 综合 规 划 ( 2 0 1 2~ 2 0 3 0年 ) 》 于2 0 1 2年 1 2月 获 国务 院批 复 , 成 为统 筹 长 江 流 域 水 利
作者简 介: 刘雅鸣 , 女, 水 利 部 长 江水 利 委 员会 主任 、 党组 书记 。

人 民 长 江
源可持 续 利用 , 生态 系统 良性 循环 , 推 动经 济社 会发 展 与水 资源 和水环 境 承载力 相协 调 的一 种人水 和谐 的文 明形态 , 是 生态 文 明 十分 重 要 的组 成 部 分 和 基 础 。建 设 水 生态 文 明 , 实 现人 水 和 谐 , 对 于 强 化 生 态 之基 , 实 现科 学发 展 , 建设 社会 主义 和 谐 社 会具 有 不 可 替 代 的 重要 作用 。长 江是 我 国第一 大河 , 长 江 流域 是 我 国重
全社 会 牢 固树 立 ” 。“ 生 态 文 明” 首 次 写 入 党 代 会 报 告, 充分 体 现党 中央 对建 设 资 源 节 约 型 和环 境 友 好 型 社会 的高度 重视 , 为 进 一步 加 强 能 源 资 源节 约 和 生 态 环境 保护 、 增 强可 持 续 发 展 能力 指 明 了方 向 。党 的 十
水利 规 划作 为一 个 时期 内水利 改革 发展 的 总体部
署 和纲领 性 文件 , 是 贯 彻 落实 生 态 文 明理 念 的 重要 环
节 。 国务 院 新 批 复 的 《 长 江 流域 综 合规 划 ( 2 0 1 2~

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是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中国政府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加强水土保护、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确保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二、资源节约利用资源节约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政府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工作,加强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生态文明教育和科普宣传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支持。

生态文明教育和科普宣传是增强社会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中国政府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和科普宣传工作,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素养,推动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

四、生态产业发展生态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

发展生态产业,推动生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发展工作,加大生态农业、清洁能源、环保产业等重点生态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对生态产业的投入和支持,促进生态产业健康发展。

五、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城市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中国政府积极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绿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生态环境整体改善和提升。

流域生态整治工作计划方案

流域生态整治工作计划方案

一、前言为了贯彻落实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提高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障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特制定本工作计划方案。

二、工作目标1. 提高流域水环境质量,实现水质达标。

2. 修复受损生态系统,提高流域生态功能。

3. 加强水资源管理,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

4. 提升流域居民生活质量,促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内容1. 水环境治理(1)开展水环境监测,建立水质数据库。

(2)加强污染源排查,实施污染源整治。

(3)推进水生态修复,提高水质达标率。

2. 生态系统修复(1)实施生态廊道建设,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2)开展受损生态系统修复,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加强植被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率。

3. 水资源管理(1)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

(2)加强水资源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实施节水工程,降低农业、工业、生活用水需求。

4. 社会参与(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流域居民环保意识。

(2)鼓励公众参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3)加强政企合作,推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四、实施步骤1. 组织筹备阶段(2023年1月-3月)(1)成立流域生态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工作计划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

(3)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能力。

2. 项目实施阶段(2023年4月-2025年12月)(1)开展水环境治理、生态系统修复、水资源管理等各项工作。

(2)定期召开协调会议,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3. 总结验收阶段(2026年1月-2月)(1)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形成总结报告。

(2)开展项目验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3)制定流域生态整治长效机制,确保成果巩固。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2.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项目实施。

3. 强化监督考核,确保工作质量。

4. 广泛宣传动员,提高公众参与度。

六、预期效果通过本计划方案的实施,预计流域水环境质量将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升,流域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什么是生态系统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什么是生态系统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什么是生态系统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关系到人类的未来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系统保护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生态系统,就像是地球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个个小社区,每个社区都有着独特的成员和运作方式。

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海洋、湿地等,都是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这些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服务,比如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肥沃的土壤以及丰富的食物。

生态系统保护是保障人类生存的基础。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森林,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水土流失会加剧,许多动植物会失去栖息地,甚至可能导致物种灭绝。

没有了干净的河流和湖泊,我们将面临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带来的各种疾病。

没有了肥沃的土壤,粮食生产将受到严重影响,人们可能会面临饥饿的威胁。

可以说,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

生态系统保护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每个物种都有其特定的角色和作用,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复杂而精妙的平衡网络。

当某个物种数量过多或过少,或者某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比如,过度捕猎某种动物可能导致其天敌数量激增,从而影响到其他相关物种的生存。

而保护生态系统,就是要保护这种平衡,让自然界能够按照其自身的规律有序运行。

生态系统保护对于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生态系统能够提供丰富的生态资源,促进生态旅游、有机农业等绿色产业的发展。

比如,一些风景优美的自然保护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

有机农业依赖健康的土壤和生态环境,生产出的高品质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更高的价值。

相反,如果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不仅会导致资源短缺,还可能引发自然灾害,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失。

比如,洪水、干旱、泥石流等灾害会破坏基础设施,影响工农业生产,造成经济停滞甚至倒退。

此外,生态系统保护还有助于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知识。

基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城市河流生态治理方案

基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城市河流生态治理方案

基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城市河流生态治理方案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河流的生态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解决城市河流面临的生态问题,需要建立基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城市河流生态治理方案。

下面就从水生态保护、水生态修复和水生态利用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治理措施。

一、水生态保护1. 加强水源保护:加强城市周边水源地的保护,保持水源地的生态完整,防止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入河流,确保河流水质清洁。

2. 控制城市排水: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合理设置雨水利用设施和排水管网,减少城市径流的进入河流的数量和速度,有效保护河流的生态系统。

3. 建立生态保护区:根据河流的生态特征和环境需求,划定生态保护区,并制定相关保护措施,限制开发和建设活动,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二、水生态修复1. 河道生态修复:对于已经受到污染和破坏的河道,采取适当的生态修复措施,如河道疏浚、水质净化、植被恢复等,使河道恢复生态平衡。

2. 湿地恢复与建设:在城市河流环境中,建立湿地恢复和建设项目,通过人工湿地的创建,增加水体的净化和保湿功能,提高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河岸生态修复:对于城市河流岸线的破坏和脆弱,进行河岸生态修复,例如加固岸线、种植河岸植被等,增加生态系统的弹性和稳定性。

三、水生态利用1. 增加河流绿化:通过增加河岸绿地的面积和种植植被,改善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2. 提供水生态教育:利用城市河流作为水生态教育的场所,向公众普及水生态知识,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素养。

3. 推动水生态产业发展:发展与水生态相关的产业,如水生态旅游、水生态农业等,为城市河流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经济支持。

水资源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水资源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水资源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水资源的保护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更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宏大的目标中,水资源保护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首先,水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流、湖泊、湿地等水域不仅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也是生态循环的关键环节。

良好的水资源状况能够维持生态平衡,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多样性。

比如,河流中的鱼类、水鸟等生物依赖清洁的河水生存;湿地可以过滤和净化水质,同时为许多珍稀物种提供繁衍的场所。

一旦水资源受到污染或过度开发,这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将面临威胁。

其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农业方面,充足而优质的水资源是保障粮食生产的关键。

没有水,农田无法灌溉,农作物难以生长,粮食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在工业领域,许多生产过程都需要大量的水,而高效的水资源管理和循环利用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水资源丰富且保护良好的地区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促进经济的繁荣。

再者,水资源保护对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清洁的饮用水是人类健康的基本保障。

当水资源受到污染,人们可能会面临各种疾病的威胁,如腹泻、肝炎等。

此外,美丽的水景、清澈的河流和湖泊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增加休闲和娱乐的选择,促进身心健康。

然而,当前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问题。

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性的挑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而水资源的供应却相对有限。

在一些地区,地下水被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问题。

同时,水资源污染也十分严重。

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残留、生活污水等大量排入水体,使得许多河流、湖泊水质恶化,甚至丧失了原本的生态功能。

为了加强水资源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水域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水域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水域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但目前,全球各地的水域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为了保护水域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水域环境保护意识。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明白水的重要性,树立起保护水域环境的意识。

政府和媒体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水域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意义,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其次,加强水域污染治理。

水域污染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政府应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大对水污染行为的惩罚力度,同时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规定的执行。

同时,要加强对污水处理和废水排放的监测,鼓励企业和个人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减少对水域的污染。

第三,发展水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水域生态系统是维持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础,加强对水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对维护水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可以投资兴建湿地公园和水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恢复水域生态功能,保护湖泊、河流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

第四,推动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

农业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农田的农药和化肥使用过量会对水域产生较大的影响。

政府应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的监管,推广科学耕作和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

同时,鼓励农民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降低对水质的污染。

第五,强化水生态保护宣传和教育。

水生态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其中。

学校可以加强水生态保护教育,教育学生尊重水资源,关爱水生态环境。

社区可以组织宣传活动,引导居民关注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只有广大民众共同行动起来,才能真正保护好水域环境,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综上所述,水域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

只有加强水域环境保护意识,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动生态保护工程,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并通过宣传教育加强水生态保护意识,才能够实现水域环境的持续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河道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河道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河道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河道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一个国家发展中的重点议题。

河道不仅是河流的通道,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道的保护既涉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关系到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以及人类安居乐业的基础。

因此,河道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河道保护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河道作为自然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水循环、水质调控、洪水调蓄等功能。

良好的河道保护可以保持水的持续供应和水质安全,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首先,在水循环方面,河道是水从源头流向海洋的通道。

河道保护包括保持河道的自然状态和水质监测,有助于保障水资源的持续供应。

通过合理的河道管理,可以减少水体污染,保持河道生态平衡,促进水的循环利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其次,在生物多样性维护方面,河道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河道生态系统是许多物种的栖息地和繁衍场所,河道的保护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自然河道保护区和加强对河道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保持和恢复濒危物种的栖息地,防止物种灭绝,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最后,河道保护对于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河道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依托和资源,其保护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合理开发和利用河道资源,重视河道环境的保护,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满足人类对水资源、能源和文化需求,促进沿岸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河道保护的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为基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河道保护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行全面的规划和管理。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强河道生态环境的保护。

通过划定河道生态红线和生态保护区,严格控制污染源的排放,保护河道的生态功能,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

同时,加大投入,推进河道环境治理工作,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保障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浅析图们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浅析图们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们江流域 水生态 文明建设 的必要性
朱正宪
( 延边朝鲜族 自治州水利局 。 吉林 延吉 1 3 3 0 0 2 ) 摘 要: 面对资源约束趋 紧、 环境 污染严重、 生态 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 立尊重 自然、 顺应 自然、 保护 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 把生 态文明建设放在 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 、 政治建设、 丈化建设 、 社会 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 努 力建设 美丽中国, 实现 中华 民族永续发展 。
关键 词 : 水 生 态 文明 ; 生 态 系统 ; 图们 江 流域
中水 比较的地方 , 水面伴生有荇菜 , 水 中有眼子菜或狸藻湖 水 面还 在党 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 胡锦涛 明确提 出, “ 大力推进 伴生有睡莲 , 水中有狸藻。 局部湿地上有牛毛毡 一泽泻群落 , 还有拂 生态文明建设 , 加快水利建设 , 加强 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 推进水土流 子茅 一荩草群落 、 大穗苔草群落 、 修 氏苔草群落 。 在水稻田间残 留有 失综合治理 , 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 加强水源地保 护和用水 定面积的芦苇群落 、 菖蒲群落。 湖泡的挺水 、 浮水植物群 落有格菱 总量管理 , 建设节水型社会。面对资源约束趋紧 、 环境 污染严重 、 生 群落 、 冠菱群落 、 马来眼子菜群 落。此外 , 这里还是野生莲群落在吉 态系统退化 的严峻形势 , 必须树立尊重 自然 、 顺应 自然 、 保护 自然的 林 省的唯一分布地 区。( 3 ) 演 化趋势 。由于人们的过度开发和渔猎 , 生态文明理念 , 把生态文 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 融入经济建设 、 政治 使 流域内水质不断恶化 , 生 态链 的完 整性被破坏 , 致使流 域内许多 建设 、 文化建设 、 社会 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 努力建设 美丽 中国, 实 生物分布范围 E l 渐缩小 , 种类和数量有 明显下降趋势 。 3 . 2水 土流 失 面 积 现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由此可 以看 出党和国家对水生态文 明建设 十分重视 , 以提升为建设美丽 中国的高度。而延边 州图们江是东北 图们江流域水 土流失面积为 3 6万公 顷,其 中坡耕 地占 2 7 . 6 %, 亚开发 的重点区域 , 水生态 文明建设关 系到投资环境 的好坏 , 东北 荒山荒地 占 3 7 . 2 %, 疏林 地 占 2 3 %, 侵 蚀沟 占 2 . 0 %, 其他 水土流失 亚 区域经济的发展 , 因此本文浅谈一下图们江流域水生 态文 明建设 占 1 0 . 2 %。 的必要性 , 为将来 区域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 3 - 3防洪体系建设 2 流 域 概 况 图们江流域 内各条河流防洪体系比较完整 ,防洪体 系 由水库 、 图们江是 中国与朝 鲜界 河 , 发源于长 白山主峰东麓 , 蜿蜒流 向 堤防及护岸组成 。 其 中主要防洪工程为堤 防。各县市城 区防洪工程 东北 , 经和龙 、 龙井 、 图们 、 珲 春等市 , 至密江镇附近折 向东南 , 在珲 基 本 已达 到设 计 标 准 。 春市敬信乡防川村 “ 土” 字牌处出境 , 经俄 、 朝边界 注入 日本海 , 全长 3 . 4水利风景区建设 延边州 已批 复的 国家 、 省两级水利风景 区有 4处 , 其 中图们 江 5 2 5公里 , 中朝界河段 5 1 0公里 , 土字界牌以下 1 5公里 。图们 江流 域面积 3 3 1 6 8平方公里 , 河道平均坡降 1 . 2 ‰。 在中国一侧流域面积 流域 内有延吉市布尔 哈通河 国家级水 利风 景区及珲春市龙 山湖省 为2 2 4 4 8 平方公里 , 占延边州面积 的 5 2 . 6 %, 主要支流有 红旗河 、 级水利风景区。布尔哈通河水利风景 区贯穿于延吉整 个市 区 , 是依 嘎呀河 、 布尔哈通河 、 海 兰河 、 珲春河等。 托 图们江水 系布尔 哈通河及 支流延吉河 的水 利工程建设而成 的城 图们 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5 8 7 . 4 a r m, 6 - 9越降水量 占年 降 市河 湖型水利风景 区。其工程于 1 9 9 6年立项 , 1 9 9 7年动 工兴建 , 0 0 8年正式竣工 , 总投资 3 . 1 亿元 , 面积 7 . 3 2平方公里 , 共完 成综 水量的 7 0 %左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 为 5 0 . 5 0 亿m , 经估算图 2 们江流域平均每年从 山地 、丘 陵被河流带走的泥沙约 4 4 5 万 吨, 其 合 工 程 量 9 0 0 万 立 方 米 。 并 由长 l 8 . 2 公 里 的 防洪 工 程 景 观 、 4座 拦 2 0座生态坝 、总长 2 5 6 0米的亲水平 台等设施及游 园、绿化 中, 从 中国一侧河流输人界河沙量约 3 1 4万 吨 , 占图们 江总输沙量 河坝 、 的 7 0 . 6 %。 带、 水面 、 滩地组成 , 是 集绿 色生态 、 城市美化 、 娱乐休闲 、 旅游观光 3水 生 态环 境 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风景区 , 充分体现了“ 人水相亲 、 生态 水生态环境是指环境水 因子对 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各种 水分 和谐 ” 的 理念 。 条件的适 应。 生命起源于水中 , 水又是一切生物的重要 组分 。 生物体 4 建设 的必 要 性 不断地与环境进行水分交换 ,环境中水 的质和量是决定生物分布、 面对新形似和新要求 , 我们必须坚持 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治水 种 的组成和数量 , 以及 生活方式 的重要因素。水生态是指包含水生 兴水方略 , 结合延边州本地特色 , 积极申请水生态建设试点 , 以落实 生物 、 两栖生物及陆生生物 的食物链及能量链的生态系统。水 的质 最 严 格 水 资 源 管 理 制 度 为 核 心 , 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 、 加 强 水 资源 与量 直 接 作 为栖 息 场 所 直 接 影 响水 生 生 物 及 两 栖 生 物 , 同 时作 为 引 节约保护 、 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 、 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 , 大力推进延 用( 或 灌溉 ) 水 直接 影 响 陆 生 生 物 , 并 且 通 过 食 物 链 影 响 各个 层 面 的 边州水生态文 明建设 , 改善图们江水系生态功能 , 完善延边州水 生 生物 。 态保护格局 ,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 水生态项 目旨在 因地制宜开展延边州 图们江流 域水生态整治 3 . 1图们江生态系统概况 图们江是我国唯一通 向 日本海的河流 ,流域 内生物物种丰富 。 工程 , 建设海兰湖 、 布尔哈通河 、 珲春河等水利风景 区, 珲春河 、 嘎呀 该流域生长着 1 3 4科 2 0 9 1 种高等植物和 8 7科 4 2 2种高等动物 。 其 河 、 布尔哈通河 、 海兰河生态修复与保育等水 生态工程措施体系 , 建 开发制度 , 将为提升延边州作为东北 亚中 中国家级和省级一类珍稀濒危 的高等植物 9 4种 ,珍稀濒危的高等 立科学合理 的湿地保 护 、 心 城 市 的 总体 形 象 , 促 进 长 吉 图 开 发 开放 先 导 区经 济 社 会 的 可 持 续 动物 6 3种 , 有许多生物 为本 区特有种类 。 ( 1 ) 动物。 仅保护鱼类就有大麻哈鱼 、 滩头鱼 、 日本七鳃鳗 、 细鳞 发展 , 推进东北老工业 基地振兴有着重要 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水资源与生态文明建设

水资源与生态文明建设

水资源与生态文明建设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污染、水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水资源、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水资源的重要性、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人类生活、农业生产、工业制造、能源开发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水资源。

水资源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水资源还承担着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等重要功能,可谓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

二、当前面临的问题1. 水资源短缺: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全球范围内许多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严重的缺水现象,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困扰。

2. 水污染严重: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等导致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河流、湖泊已经失去了生态功能,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水资源过度开发:一些地区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水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导致水资源枯竭、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4. 水灾频发: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洪涝灾害、干旱等水灾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1. 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通过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减少水资源的污染和过度开发,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推进水环境治理:加大对水环境治理的投入,加强水体污染治理和水质改善工作,恢复和保护水体生态系统,提高水资源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率。

3. 提倡节水理念:推广节水理念,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改变人们的浪费用水习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水和谐理念,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主旨,以水文化为引领,以水安全为保障,以水资源节约与保护为核心,以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为重点,以水生态管理为手段,所开展的一系列建设活动。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人水和谐:将人与水的关系置于重要位置,追求人与水的和谐共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 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通过合理开发、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等措施,确保水资源的供应和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

3. 支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4. 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加强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包括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修复湿地等,维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5. 注重水文化引领:弘扬和传承水文化,培养公众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6. 实施水生态管理:建立健全水生态管理制度和机制,加强水资源的规划、配置、调度和监管,提高水生态系统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总之,水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实现人与水的和谐共生,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河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案和措施

河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案和措施

河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案和措施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从而引发了对水环境的破坏。

在许多城市中,河流成为了走向崩溃的生态系统的代表。

为了保护水资源和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必须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加强河流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实施有效的环境保护行动。

河流水生态文明是指在河流生态系统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污染的预防和治理以及河流生态恢复和保护等一系列行为,其目的在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一、鼓励节约用水节约用水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必须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努力。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达到这一目的:1、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法规和制度来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例如,制定水资源管理计划、加强水资源的监控和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遏制用水浪费等。

2、加强宣传和教育:宣传和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帮助人们减少水的浪费。

例如,通过广告宣传、教育人们如何用水,提高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

3、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节约用水:如推广低水耗型设备、智能化灌溉技术等。

二、加强水环境监管加强水环境监管是实现河流水生态文明的重要前提,在水环境保护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强化水环境监管:保证水环境监管人员的工作效率,严格按照法规检查有害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特别是加强对含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污染物的排放监管。

2、加强源头治理:排污口管理要严格,允许排放的有害物质要限定在环保法规范围内,排放水质的总量要适应于环境负荷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点。

3、建立污染物监控系统:监测河流中水质的变化,及时发现污染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消除它们,从根本上防止污染源的生成。

三、建立生态保护网络生态保护网络的建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它可以确保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野生动植物和水资源。

具体的措施包括:1、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旨在保护河流的自然生态系统,防止人为破坏。

2、重点污染区保护:对于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要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避免严重的环境问题。

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

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

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在水环境保护过程中,生态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

流域河湖污染、生态用水不足、地下水超采严重、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十分复杂,水生态系统恢复面临多重压力。

针对这些问题,从多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实现水环境持续改善,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良性循环,以改善人民生活空间,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

近年来,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

目前,虽然我国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水污染形势仍然严峻。

为进一步满足人们用水需求,提升水污染治理成效,相关政府部门应不断提升对生态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的重视程度,采取相应措施高质高效开展水污染治理工作,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持续前行。

1生态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性首先,水污染治理能够有效改善水质,维护人们身体健康。

良好的水质是人体健康的保障。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的水质不断恶化,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导致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难以保证,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其次,水污染治理能够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节约水资源。

水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持续增加,用水需求不断增大,而淡水资源相对有限,因此,必须大力实施水污染治理工作,提高水的利用率,降低水的消耗量,减少浪费现象,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同时,生态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现象加剧,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

2分析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现状2.1水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功效有限水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建设滞后,难以有效执行。

我国现有的部分法律法规与水生态环境治理相关,但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部门及侧重点不同,相关措施不能落实到位,因此执行难度较大,“河长制”“湖长制”虽已开始全面推行,但尚未形成良性运行体系,社会认知和接受程度亟待提高。

水利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水利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水利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党十八大提出的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背景生态文明的提出,实际上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

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环境保护的问题,在中国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我们曾经高喊着“人定胜天”的口号,毁林垦荒、围湖造田。

改革开放初始,就有专家学者大声疾呼——中国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但那些为官一任的急功近利者根本听不进逆耳的忠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几乎都是以环境污染加剧和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生态破坏为代价的。

我们面临着残酷的社会现实。

人口包袱沉重、自然资源不足、生态系统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宣告着环境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近年来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大自然母亲正在以她特有的方式告诉她的儿女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贪婪索取和肆意破坏,她就会惩罚我们这些不听话的孩子。

从高能耗、低产出、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走向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事实已经证明,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注重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和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效果的衡量和评价标准。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介绍生态文明建设指标。

一、资源利用效率资源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合理利用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

资源利用效率是衡量资源利用效果的指标之一。

资源利用效率高意味着单位资源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同时减少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

这可以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推广循环经济等方式实现。

例如,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二、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衡量环境质量可以从空气质量、水质质量、土壤质量等多个方面考量。

例如,空气质量可以通过测量空气中的PM2.5、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浓度来评估;水质质量可以通过检测水体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浓度来评估。

为改善环境质量,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系统。

三、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系统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础,也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依托。

生态系统健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生态系统健康可以通过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实现。

例如,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特殊生态环境;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质量。

四、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培养和弘扬生态文明意识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生态文明意识可以通过教育、宣传、法律法规等方式引导和塑造。

例如,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法治化。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效果的衡量和评价标准。

资源利用效率、环境质量、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文明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的重要方面。

通过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和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可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淮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现状存在问题及保护对策

淮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现状存在问题及保护对策

安全受到威胁, 河流的生态服务功能难 以实现。
三是重大的水污染事件对水生态致 命的伤害。 淮河流域重大水污染事件一 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因入河排放物排 放量超过河流水体纳污能力和限制排 放量,导致河流严重污染,在每年汛初 随洪水下泄容易造成水污染事件,1994 年和 2004 年水污染事件给淮河干流及 洪泽湖水生态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 害。 第二类是由于企业偷排以及突发事 故造成水污染事件,发生突然、来势凶 猛、有时污染物质难以确定,对水生态 的危害非常大。
严重的水污染一方面使许多河流、 湖库降低甚至丧失了水体使用价值,另 一方面危及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 给水 生态安全造成威胁, 生态系统健康岌岌 可危。
3.河流天然生境破坏,导致水生态系 统退化
除水量和水质影响外, 流域内闸坝 及其他人为干扰对河流天然生境的影响 同样值得关注。 自 20 世纪 50 年代初,为 了控制山丘区洪水,减少洪涝灾害,满足 上中游地区用水需要, 淮河流域修建了 大量的水库、水闸。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 共修建大、中型水库 5700 多座,主要分 布在淮南、淮河上游和沂沭泗上游山区; 修建大、中、小型水闸 6600 余座,主要分 布在淮河流域中下游地区。 这些水库和 水闸有力地保障了淮河流域人民生命财 产安全, 促进了淮河流域经济社会稳定 发展,提高了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也改善了周边景观和水生态。 但众多闸 坝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河流水文 特性,破坏了河流水系的自然连通性。 另 一方面, 流域内争地、 争水矛盾仍然突 出,河岸带种植、违法采砂、侵占水域、围 湖造田、围网养殖、过量捕捞等一系列开 发活动频繁,干扰生态系统稳定,导致水 生生物生境破坏, 造成水生生物多样性 和渔业资源数量下降。
平均漏损率达6为际先进水平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用水结构生态环境用水被挤占212年生态环境用水仅占淮流域总用水量577在中等干旱以上年份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严重挤占道泊生态环境用水更加严重据统计淮流域多年平均挤占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量为237生态环境用水挤占导致流生态基流严重不足库生态水位不能得以稳定维持维持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所必需水量无法保障流自净能力严重受损流断流泊萎缩现象严重2水污染严重直接威胁水生态安全一是水污染加剧了资源性缺水家高重视水污染治理十年治理淮水质恶化势头得有效控制水污染程有所减轻但水污染形势仍旧不容乐观212年水质受严重污染劣类水质长占比为221资源性缺水仍比较严重因此水污染对水资源影响是质和量双重影响二是水污染依然严重水生态安全受威胁高开发及用水效率低没有根本改变淮流域水资源粗放型使用并产生高负荷废污水加重水体污染负荷流域主要城镇实测废污水量逐年增加202536亿t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入排放量分别为485目标之间仍有较大差距同时来自畜禽养殖化肥使用等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点源面源等多重影响使水生态安全受威胁流生态服务功能难以实现三是重大水污染事件对水生态致命伤害淮流域重大水污染事件一般分为两类

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

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

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拥有一个美丽的水环境的渴望日益强烈,并且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某省河流域,河流和湖泊的污染、生态用水短缺、地下水过量开采和生态功能衰减等问题非常突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流域综合管理和推进现代水网建设。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持续改善水环境,使水生态系统恢复到健康的状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好的条件。

关键词: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对策引言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理念,并强调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以促进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强调保护生态环境是保护生产力的基础,改善生态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

这已成为目前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近几年来,为了实现水质保护的目标,流域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河湖水环境的管控,积极开展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使得河湖水环境状况得到显著改善,生态功能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1概况位于华北平原南部的某省海河流域,与黄河毗邻,西、北部与卫运河和漳卫新河接壤,东部与渤海毗连,该流域的总面积达到29745平方公里,涵盖了2座城市和3座城市的黄河以北地区,涉及30个县(市、区)。

该流域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季风气候之中,大气降水随季节变化显著,年际变化显著,年内分布不均衡,7—9月份为降雨量高峰期,其中汛期的平均降雨量达到512mm,占全年降雨量的79%;径流是由于长期的局部降雨导致的,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出现在汛期,年径流量约占87%。

[1]2水生态环境保护现状2.1水环境保护现状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不断提高水环境质量,以满足保护水资源的目标。

根据《2022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该省某河的水质处于较低的污染程度,在24个国家考察断面中,水质优良的比例高达47.7%,而Ⅳ类水体的比例则达到了55.7%,Ⅴ类和劣Ⅴ类水体已经彻底消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文明建设孟伟,范俊韬,张远摘要:健康的流域水生态系统是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解决我国严峻的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开展确立了流域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流域生态以流域为基本单元的生态文明建设.针对我国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现状,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以保障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流域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人居环境的生态性构建流域水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①构建以水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的流域分区管理模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②健全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体系,科学确定生态系统保护阈值;③建立以流域生态承载力为约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④以保障流域环境流量为前提,实现水资源生态利用;⑤加强人居环境生态建设,实现流域城市生态化发展;⑥加强生态制度建设,构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实现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关键词:流域管理;水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文明;水生态功能区流域是以水为纽带,由水、土地、生物等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等人文要素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载体,也是生态系统进行物质和能量循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单元[1].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是指流域水生态系统组成(物理组成、化学组成、生物组成)的完整性和生态学进程(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①生态系统健康,即在常规条件下维持最优化运作的能力;②抵抗力及恢复力健康,即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抵抗人类胁迫和维持最优化运作的能力;③组织能力健康,即具备继续进化和发展的能力[2].健康的水生态系统不仅可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的稳定性,而且具有抵抗干扰、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能力,并能够为流域提供合乎自然和人类需求的生态服务[3].然而,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流域综合开发与保护方面的约束与调控机制,导致流域内的各经济体片面地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造成我国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问题突出,这些结果同时反作用于流域经济发展,严重地影响了流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1].2007年,我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其核心是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4],其内涵和本质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为流域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目前,生态文明理念已被广泛应用到生态旅游[5]、生态补偿[6]、生态规划[7-9]等众多研究领域之中,但主要集中在省、市、县、工业园区等层面,仅有少数研究[10]立足于流域层面,提出通过“污染源系统控制-清水产流机制修复-水体生境修复-流域系统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开展流域治理工作.因此,亟需进一步加强流域层面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方法探索,把流域内包括环境、资源、社会、经济在内的诸要素看成一个整体来研究[11-13],以期为解决流域水生态健康问题、推动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新的思路.1我国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现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数量迅速增长,城市规模快速扩大,工业化速度加快,由此引起了资源消耗总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加大;此外,城市扩张占用了大量生态用水和耕地.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主要流域水污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流域污染负荷持续增加,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呈现出复合性、多元性、结构性的特点[14].2011年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十大水系监测的469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分别为61.0%、25.3%和13.7%.监测的26个国控重点湖泊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分别为42.3%、50.0%和7.7%.另外,侵占湿地、围垦、网箱养殖以及不合理工程建设等开发活动,致使我国许多河流湖泊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城市化进程将继续加快,资源、能源消耗将持续增长,流域水生态系统将面临更大压力.而我国目前的流域管理采取的是一种分散化、以行政辖区为基础的管理模式,不同的资源类型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因此造成了管理的职能脱节,并割裂了流域水文、生态系统原有的完整性特征[15-16].经验表明,统筹流域资源管理、保护和利用,可以有效治理水污染,保障水生态系统健康,是实现流域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7].辽宁省设立了辽河保护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流域统筹管理,按国家21项水质指标考核,2012年底辽河流域彻底摘掉背负了16年的重度污染的帽子,辽河保护区生态环境已进入初级正向演替阶段,水生态系统健康得到逐步恢复.2流域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涵流域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从流域水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全局出发,以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以水生态承载力为约束,统筹安排,综合管理,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流域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自然、经济、社会、人类的关系,有效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同流域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由单纯追求经济目标向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模式转变,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流域生态文明是对人类社会与流域生态环境关系的总结和升华,是流域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平衡的高度统一,它表达了人类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致性,揭示了流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调整的方向,符合人类社会的根本利益,从发展趋势上看,流域生态文明将逐渐成为流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形态.流域生态文明的内涵包括3个方面:一是以水为纽带的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二是流域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三是人居环境的生态性.流域生态文明的内涵要求必须从系统和整体出发,协调流域上下游之间、经济社会系统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关系.3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与主要任务3.1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构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必须将流域作为一个水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18],在时间和空间上以人类活动需求为动力、以实现流域生态文明内涵为目标,通过投入产出链渠道,应用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子系统相互作用,形成流域有序而复杂的结构,完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资金增值等功能[19].保持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支撑实现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另外两大内涵的基础.具体途径是根据流域内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态系统和生物区系等自然特征划分水生态功能区,针对不同的水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目标和要求,实行差异化管理,如保护目标的差异造成环境质量基准、环境容量的不同,从而采取相对应的环境质量标准、总量控制标准等措施来控制污染物排放、调节人类活动压力,从而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使其能够持续提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服务功能,从而保障支撑流域生态文明三大内涵的实现(见图1).3.2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3.2.1构建以水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的流域分区管理模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目前我国流域的水环境管理主要是以行政区为单元的水质目标管理模式,人为地割裂了污染物从源到汇的传输过程,增加了上下游行政区的环境管理难度,未能从流域层面对河流进行统筹管理;此外,水质管理的目标仍是单一的水体污染物,尚未重视对水生态系统的保护[20].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于水生态系统安全的环境管理日益成为国际水环境管理的主流,强调从生态系统健康角度进行管理[21].在该理念下,国际的水环境管理已经从污染控制向生态管理的方向发展,追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态系统完整性是反映生态系统在外来干扰下维持自然状态、稳定性和自组织能力的程度[22-24],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保护首先应对流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进行评价,并根据水生态系统的差异性进行分区管理[25].因此,需要开展以水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的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以此为基础制订水生态保护目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从而科学控制流域国土空间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与生态空间山清水秀.3.2.2健全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体系,科学确定生态系统保护阈值我国现行的水环境质量标准是参照发达国家的水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限值建立的,在过去几十年的环境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水环境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其弊端逐渐显现出来[26].首先,一些水质指标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同时因为生物种群、生活方式的不同,其毒理效应也表现不同,因此只有制订本国的水环境质量基准才能够为水环境质量标准制订奠定基础.其次,我国的水环境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化学和物理指标,缺乏水生生物、营养物、生态学等类型的指标,不能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也不能反映各类水生态功能对不同水质指标的具体要求,难以满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再次,我国没有分区执行水环境质量标准,不同类型的生态功能区对应不同的生态保护目标[27],必须通过生态功能类型确定生态保护目标,从而明确维持某种生态功能所要达到的环境质量标准.因此,亟需在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完整的水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方法体系,为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3.2.3建立以流域生态承载力为约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生态承载力强调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承载,强调人类和生态健康的条件,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的能力[28].流域生态承载力是协调流域尺度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关系的主要手段,它从生态承载力的角度对经济发展提出基础性要求.以生态承载力为约束,以现有产业布局为基础,实施流域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为基础的流域环境管理策略[29-31],逐步突破行政区划限制,统筹考虑整个流域内产业布局与生态环境风险的关系,提高流域产业生态适宜性,建立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方法,提出流域产业空间布局战略.综合考虑流域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基础等多种因素,研究基于流域生态承载力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系列措施,提出流域生态产业培育战略,提升整个流域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和稳定性.同时,在流域生态承载力的约束下,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通过对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从企业层面、管理层面、消费层面全方位提出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建立流域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向资源节约、生态环保型转变.3.2.4以保障流域环境流量为前提,实现水资源生态利用流域是以水为纽带的复合生态系统,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转首先要保证水资源的生态利用.水资源的生态利用必须满足生态用水的需求.生态用水是为了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保持生态环境质量的最小水资源需求量,即环境流量.在一般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的地区,未来水资源开发的原则应是维持现状,生态用水应以现状生态系统状况的用水为依据;在生态环境已经遭到破坏,需要得到恢复的流域,应该按照要达到某一生态系统目标状况时的目标生态用水进行计算;在生态环境很好且目前开发程度较低的地区,未来的水资源利用可以动用一部分生态用水,即未来的生态用水量小于现状生态用水量,可以按照这一目标生态用水进行计算.在保障流域环境流量的基础上,对流域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包括流域内部上下游与干支流配置,流域之间跨流域调水、水库调度,水质配置和生态用水配置.建立流域的水权制度,从法制、体制、机制等方面对流域水权进行规范和保障,具体包括水资源所有权制度、水资源使用权制度和水资源流转制度.3.2.5加强人居环境生态建设,实现流域城市生态化发展人居环境是一个多层次的空间系统,由各种形式的聚落所组成,包括简单的遮蔽物、村庄、城市到跨越陆地和水域的相互联系[32].人居环境也是人类与物理环境、代谢环境(物质流、能量流)、生物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生态关系[33].由于能源供应、水源保护、污水排放与处理系统、自然保护区、动物迁徙通道、生态敏感区等的保护与建设,以及城镇体系规划、产业布局等流域性的统筹规划,都与可持续的人居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流域中的大、中、小城镇应组成有机的体系结构,从大城市到小城镇,不同等级的城镇承担不同的职能,提供不同等级的社会服务,因此,人居环境生态建设需要进行流域的(整体的)设计.以水系和道路网为骨架,以各类自然要素为基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格局、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抑制城乡无序蔓延,将生态人居建设的思想深入渗透到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各个层次的规划中.加强城市绿地、雨洪调蓄池[34]等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35].合理规划城乡规模,构筑城乡体系相协调的人居环境空间,实行城乡之间的自然融合和动态平衡.3.2.6加强生态制度建设,构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流域生态制度建设是实现流域生态文明的保障,其根本宗旨是让人们了解并遵守各种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制度、法规和条例,从而更加自觉地遵守自然法则.流域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是流域生态文明生态制度构建的基础,通过建立流域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负债表,确定自然资源产权、建立统计核算体系、建立综合考核办法[36].其次,要重点完善流域环境污染赔偿机制和流域经济补偿制度,二者必须作为相辅相成的2个方面同时建立,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让流域生态保护成果的“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对流域生态投资者的合理回报.例如,如果上游排污给下游造成污染和损害,上游的政府和企业必须做出相应赔偿;与此相适应,如果上游水质好转,带来下游入水口水质相应提升,下游必须从用水企业和个人的排污费中拿出一定比例,作为对上游关停污染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的补偿.4结论与展望a)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流域以水为纽带的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以流域水生态功能区为基本单元,针对不同水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目标和要求,采取有差异的管理措施,调控经济社会活动压力,将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流域水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b)“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正在着力构建的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以水生态功能分区为基础,构建区域水生态功能保护目标,制订相应的水环境质量基准,实行有差别的水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水环境风险预警和最佳可行技术等措施,形成以环境质量倒逼污染物控制的新机制;已在我国辽河、太湖等重点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示范应用,有效改善了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带动了流域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转型.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流域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压力的响应机制,进一步坚持保护优先和以系统工程思路推进流域综合管理的理念,通过保护和提升水生态系统健康“倒逼”形成可持续的流域生态经济模式、人居环境体系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从而实现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