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二数学矩阵及其运算

合集下载

高二数学上册 9.2《矩阵的运算》课件 沪教

高二数学上册 9.2《矩阵的运算》课件 沪教

5月
6月
单价(元) 1.03
0.90
0.61
1.05
用矩阵运算求:
(1)按月计算去第二季度4、5、6月份水、电、煤气的开支费用; (2)分别计算第二季度水、电、煤气的开支费用; (3)计算第二季度水、电、煤气总开支费用。
7 6 4 6
3、选做题:已知4A+2B= 1 4 5 7 ,
2
1
4
所得到的矩阵cij称为矩阵A,B的和(差),
记作:A+B(A-B)
上述运算叫做矩阵的加法(减法).
问题二:
语文
数学
英语
平期期平期期平期期 时中末时中末时中末
甲 80 70 75 90 80 85 70 80 75
乙 90 70 80 80 80 75 80 90 85
各丙科平60时成8绩0 用矩70阵A8表0 示9,0期中95成绩9用0 矩8阵0 B表8示5 , 期末成绩用矩阵C表示。
80 90 70
A
=
90 60
80 80
9800
70 80 80
B 70 80 90
80
90
80
75 85 75
C 80 75 85
70
95Leabharlann 85D = A+B+C = 222450
255 235
225 255
210 265 255
225 255 225
3
1 F=
3
数学
平期期 时中末 90 80 85 80 80 75 80 90 95
英语
平期期 时中末 70 80 75 80 90 85 90 80 85
(1)如何用矩阵表示三位同学各科在平时、 期中、期末的成绩?

上海市格致中学 高二数学 第四课时 矩阵的运算(2)教案 沪教版

上海市格致中学 高二数学 第四课时 矩阵的运算(2)教案 沪教版

[教学目标]1、理解矩阵乘法的定义;2、掌握矩阵乘法的运算性质;3、掌握线性方程组的矩阵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1、矩阵乘法的运算性质;2、矩阵乘法满足的条件及矩阵乘法不满足的运算律。

[教学难点]矩阵乘法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情境设置、复习引入:引例140%,决赛占60%,那么甲、乙的最后成绩可用如下矩阵运算形式表示:对于矩阵80908688A ⎛⎫=⎪⎝⎭可设其两个列向量为128090,8688A A ⎛⎫⎛⎫== ⎪ ⎪⎝⎭⎝⎭,则最终成绩可用矩阵128090800.4900.6860.40.60.40.68688860.4880.687.2C A A ⨯+⨯⎛⎫⎛⎫⎛⎫⎛⎫=+=⨯+⨯== ⎪ ⎪ ⎪ ⎪⨯+⨯⎝⎭⎝⎭⎝⎭⎝⎭这里,矩阵80908688A ⎛⎫=⎪⎝⎭通过向量0.40.6⎛⎫ ⎪⎝⎭进行线性运算变换得到矩阵:800.4900.686860.4880.687.2C ⨯+⨯⎛⎫⎛⎫== ⎪ ⎪⨯+⨯⎝⎭⎝⎭这个矩阵反映了两位选手的最终成绩。

引例2、下表是2008年奥运会奖牌榜前三位的国家的得奖情况:为了反映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这里有两种不同的加权计算方式:(1)金牌乘以0.5,银牌乘以0.3,铜牌乘以0.2;(2)金牌乘以0.4,银牌乘以0.3,铜牌乘以0.3。

那么这两种计算方式所得最终成绩可通过如下矩阵运算表示:对于矩阵512128363836232128A ⎛⎫ ⎪= ⎪ ⎪⎝⎭,可设其三个列向量为:12351212836,38,36232128A A A ⎛⎫⎛⎫⎛⎫ ⎪ ⎪ ⎪=== ⎪ ⎪ ⎪ ⎪ ⎪ ⎪⎝⎭⎝⎭⎝⎭,则第一种计算方式可得矩阵:11235121280.50.30.20.5360.3380.236232128C A A A ⎛⎫⎛⎫⎛⎫⎪ ⎪ ⎪=++=⨯+⨯+⨯ ⎪ ⎪ ⎪⎪ ⎪ ⎪⎝⎭⎝⎭⎝⎭510.5210.3280.237.4360.5380.3360.236.6230.5210.3280.223.4⨯+⨯+⨯⎛⎫⎛⎫ ⎪ ⎪=⨯+⨯+⨯= ⎪ ⎪ ⎪ ⎪⨯+⨯+⨯⎝⎭⎝⎭由第二种计算方式可得矩阵:21235121280.40.30.30.4360.3380.336232128C A A A ⎛⎫⎛⎫⎛⎫⎪ ⎪ ⎪=++=⨯+⨯+⨯ ⎪ ⎪ ⎪⎪ ⎪ ⎪⎝⎭⎝⎭⎝⎭510.4210.3280.335.1360.4380.3360.336.6230.4210.3280.323.9⨯+⨯+⨯⎛⎫⎛⎫ ⎪ ⎪=⨯+⨯+⨯= ⎪ ⎪ ⎪ ⎪⨯+⨯+⨯⎝⎭⎝⎭1C 、2C 即为矩阵37.435.136.636.623.423.9C ⎛⎫ ⎪= ⎪ ⎪⎝⎭的两个列向量,而矩阵C 即表示了两种计算方法所得的成绩。

上海教育版高中数学二上9.2《矩阵的运算》word教案

上海教育版高中数学二上9.2《矩阵的运算》word教案

课 题:§9.2矩阵的运算授课教师:师大附中 苏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矩阵的运算及其运算律;(2)使学生提高分析矩阵的实际问题和解决矩阵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2)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3)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结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2)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提高矩阵的运算能力。

教学难点:矩阵乘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观察:2、思考(1):如何用矩阵表示他们的答对题数?他们期中、期末的成绩?思考(2):如果期中占40%,期末占60%,求两同学的总评成绩;3、讨论:今天如何通过矩阵运算来研究上述问题?二、学习新课:1、矩阵的加法:(1)引入:记期中成绩答题数为A ,期末答题数为B ,则: ⎪⎪⎭⎫ ⎝⎛=3592310A ⎪⎪⎭⎫ ⎝⎛=337448B 确定两次考试的小王,小李的各题型答题总数的矩阵C⎪⎪⎭⎫ ⎝⎛=+=68166718B A C (2)矩阵的和(差):当两个矩阵A B 、的维数相同时,将它们各位置上的元素加(减)所得到的矩阵称为矩阵A B 、的和(差),记作:()A B A B +-。

(3)运算律:加法运算律:A B B A +=+;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

2、数乘矩阵:(1)引入:计算小王、小李各题型平均答题数的矩阵: ()9 3.5318432A B ⎛⎫+= ⎪⎝⎭(2)矩阵与实数的积:设α为任意实数,把矩阵A 的所有元素与α相乘得到的矩阵叫做矩阵A 与实数α的乘积矩阵,记作:A α。

(3)运算律:(R γλ∈、)分配律:()B A B A γγγ+=+;A A A λγλγ+=+)(;结合律:()()()A A A γλλγγλ==。

上海教育版高中数学二上92《矩阵运算》word教案

上海教育版高中数学二上92《矩阵运算》word教案

9.2矩阵运算一、教学内容分析这一节重点介绍矩阵的三种基本运算:矩阵的加减、实数与矩阵相乘、矩阵的乘法.例2、例3是二阶矩阵的加、减法;例6是二阶矩阵与2 3阶矩阵的乘法;这三个例题是矩阵的基本运算.必须掌握好矩阵基本运算,并掌握它们的运算律.例7、例8是矩阵的实际应用题,说明矩阵可用于处理一些复杂的数据问题.二、教学目标设计1、理解和掌握矩阵的运算及其运算律;2、提高分析矩阵的实际问题和解决矩阵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提高矩阵的运算能力是重点;2、矩阵乘法是教学难点.四、教学流程设计: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引入小王、小李在两次数学考试中答对题数如下表表示:填空题每题4分,选择题4分,解答题每题10分. 1、 观察:2、 思考(1):如何用矩阵表示他们的答对题数?他们期中、期末的成绩?思考(2):如果期中占40%,期末占60%,求两同学的总评成绩 3、 讨论:今天如何通过矩阵运算来研究上述问题?(二)学习新课 1、矩阵的加法 (1)引入记期中成绩答题数为A 期末答题数为B⎪⎪⎭⎫ ⎝⎛=3592310A ⎪⎪⎭⎫⎝⎛=337448B确定两次考试的小王,小李的各题型答题总数的矩阵C⎪⎪⎭⎫ ⎝⎛=+=68166718B A C(2)矩阵的和(差)当两个矩阵A ,B 的维数相同时,将它们各位置上的元素加(减)所得到的矩阵称为矩阵A ,B 的和(差),记作:A+B (A-B ) (3)运算律加法运算律:A+B=B+A加法结合律:(A+B )+C=A+(B+C ) (4)举例:P80 例2,例32、数乘矩阵(1)引入:计算小王、小李各题型平均答题数的矩阵()⎪⎪⎭⎫ ⎝⎛=+34835.3921B A (2)矩阵与实数的积设α为任意实数,把矩阵A 的所有元素与α相乘得到的矩阵叫做矩阵A 与实数α的乘积矩阵.记作:αA(3)运算律:(γλ、为实数)分配律:()B A B A γγγ+=+ ;A A A λγλγ+=+)( 结合律:()()()A A A γλλγγλ== (4)举例:P81 例43、矩阵的乘积(1)引入:P83的两次线性变换 (2)矩阵的乘积:一般,设A 是k m ⨯阶矩阵,B 是n k ⨯阶矩阵,设C 为n m ⨯矩阵如果矩阵C 中第i 行第j 列元素ij C 是矩阵A 第i 个行向量与矩阵B 的第j 个列向量的数量积,那么C 矩阵叫做A 与B 的乘积.记作:C=AB (3)运算律分配律:AC AB C B A +=+)(,CA BA A C B +=+)( 结合律:()()()B A B A AB γγγ==,()()BC A C AB = 注:交换律不成立,即BA AB ≠ (4)举例例1(1)⎪⎪⎭⎫ ⎝⎛-⎪⎪⎭⎫ ⎝⎛13321221 (2)⎪⎪⎭⎫ ⎝⎛⎪⎪⎭⎫ ⎝⎛-12211332(3)⎪⎪⎭⎫ ⎝⎛-⎪⎪⎪⎭⎫ ⎝⎛011211724543 (4)⎪⎪⎪⎭⎫⎝⎛⎪⎪⎭⎫ ⎝⎛-724543011211 (5)⎪⎪⎪⎭⎫⎝⎛⎪⎪⎭⎫ ⎝⎛-122645243011211答案:1)⎪⎪⎭⎫ ⎝⎛--5718 2) ⎪⎪⎭⎫ ⎝⎛-7514 3)⎪⎪⎪⎭⎫⎝⎛--4591019617 4)⎪⎪⎭⎫ ⎝⎛-022212 5)⎪⎪⎭⎫⎝⎛--402101212 注:(1)(2)结果不同.(3)(4)结果不同,说明矩阵乘法交换律不成立.例2:P85 例8(三)回归情景:讨论如何使用矩阵运算进一步研究小王、小李的考试成绩. (四)课堂练习:P83,P86 (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见练习册七:教学设计说明1、 通过情景题小王、小李的成绩情况引入矩阵运算,说明矩阵运算的重要性.2、 课堂按“加减法→数乘→乘法”展开研究,层层深入,重在掌握2阶,3阶的矩阵的基本运算.3、 对矩阵运算律只进行总结,不进行证明.旨在今后学生能灵活地使用运算律进行运算.这里特别强调乘法的交换律不成立.这是学生思维上不易接受点,在过去的学习的实数运算、集合运算、向量运算的不同之处,必须引起重视. 4、 加强了实际问题的分析,说明矩阵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运用.海量中小学教学资源持续更新中》》》》请站内搜索******************************************************************************************** **************小贴士:8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总结*******************************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沪教版高二上册数学矩阵的运算教案二级第一学期(1)

沪教版高二上册数学矩阵的运算教案二级第一学期(1)

9.2矩阵运算一、教学内容分析这一节重点介绍矩阵的三种基本运算:矩阵的加减、实数与矩阵相乘、矩阵的乘法.例2、例3是二阶矩阵的加、减法;例6是二阶矩阵与2 3阶矩阵的乘法;这三个例题是矩阵的基本运算.必须掌握好矩阵基本运算,并掌握它们的运算律.例7、例8是矩阵的实际应用题,说明矩阵可用于处理一些复杂的数据问题.二、教学目标设计1、理解和掌握矩阵的运算及其运算律;2、提高分析矩阵的实际问题和解决矩阵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提高矩阵的运算能力是重点;2、矩阵乘法是教学难点.四、教学流程设计: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引入小王、小李在两次数学考试中答对题数如下表表示:填空题每题4分,选择题4分,解答题每题10分. 1、 观察:2、 思考(1):如何用矩阵表示他们的答对题数?他们期中、期末的成绩?思考(2):如果期中占40%,期末占60%,求两同学的总评成绩 3、 讨论:今天如何通过矩阵运算来研究上述问题?(二)学习新课 1、矩阵的加法 (1)引入记期中成绩答题数为A 期末答题数为B⎪⎪⎭⎫ ⎝⎛=3592310A ⎪⎪⎭⎫⎝⎛=337448B确定两次考试的小王,小李的各题型答题总数的矩阵C⎪⎪⎭⎫ ⎝⎛=+=68166718B A C(2)矩阵的和(差)当两个矩阵A ,B 的维数相同时,将它们各位置上的元素加(减)所得到的矩阵称为矩阵A ,B 的和(差),记作:A+B (A-B ) (3)运算律加法运算律:A+B=B+A加法结合律:(A+B )+C=A+(B+C ) (4)举例:P80 例2,例32、数乘矩阵(1)引入:计算小王、小李各题型平均答题数的矩阵()⎪⎪⎭⎫ ⎝⎛=+34835.3921B A (2)矩阵与实数的积设α为任意实数,把矩阵A 的所有元素与α相乘得到的矩阵叫做矩阵A 与实数α的乘积矩阵.记作:αA(3)运算律:(γλ、为实数)分配律:()B A B A γγγ+=+ ;A A A λγλγ+=+)( 结合律:()()()A A A γλλγγλ== (4)举例:P81 例43、矩阵的乘积(1)引入:P83的两次线性变换 (2)矩阵的乘积:一般,设A 是k m ⨯阶矩阵,B 是n k ⨯阶矩阵,设C 为n m ⨯矩阵如果矩阵C 中第i 行第j 列元素ij C 是矩阵A 第i 个行向量与矩阵B 的第j 个列向量的数量积,那么C 矩阵叫做A 与B 的乘积.记作:C=AB (3)运算律分配律:AC AB C B A +=+)(,CA BA A C B +=+)( 结合律:()()()B A B A AB γγγ==,()()BC A C AB = 注:交换律不成立,即BA AB ≠ (4)举例 例1(1)⎪⎪⎭⎫ ⎝⎛-⎪⎪⎭⎫⎝⎛13321221 (2)⎪⎪⎭⎫⎝⎛⎪⎪⎭⎫ ⎝⎛-12211332 (3)⎪⎪⎭⎫ ⎝⎛-⎪⎪⎪⎭⎫ ⎝⎛011211724543 (4)⎪⎪⎪⎭⎫⎝⎛⎪⎪⎭⎫ ⎝⎛-724543011211(5)⎪⎪⎪⎭⎫⎝⎛⎪⎪⎭⎫ ⎝⎛-122645243011211 答案:1)⎪⎪⎭⎫ ⎝⎛--5718 2) ⎪⎪⎭⎫ ⎝⎛-7514 3)⎪⎪⎪⎭⎫⎝⎛--4591019617 4)⎪⎪⎭⎫⎝⎛-022212 5)⎪⎪⎭⎫⎝⎛--402101212 注:(1)(2)结果不同.(3)(4)结果不同,说明矩阵乘法交换律不成立.例2:P85 例8(三)回归情景:讨论如何使用矩阵运算进一步研究小王、小李的考试成绩. (四)课堂练习:P83,P86 (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见练习册七:教学设计说明1、 通过情景题小王、小李的成绩情况引入矩阵运算,说明矩阵运算的重要性.2、 课堂按“加减法→数乘→乘法”展开研究,层层深入,重在掌握2阶,3阶的矩阵的基本运算.3、 对矩阵运算律只进行总结,不进行证明.旨在今后学生能灵活地使用运算律进行运算.这里特别强调乘法的交换律不成立.这是学生思维上不易接受点,在过去的学习的实数运算、集合运算、向量运算的不同之处,必须引起重视. 4、 加强了实际问题的分析,说明矩阵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运用.。

沪教版(上海)高二数学上册第9章矩阵和行列式初步复习课件

沪教版(上海)高二数学上册第9章矩阵和行列式初步复习课件

5 t
,且AB
O,则
3 5 3
t
.
3) 已知
A
2 3
31, f ( x) x2 5 x 3,
则 f (A)
.
4) 若n阶矩阵A满足方程A2 2 A 3E 0,则
A1
.
3 0 0
5) 设A 0 1 0,则An
.
0 0 4
0 0 2
6) 矩阵A 0 5 0的逆矩阵A1 8 0 0
1 0 1
注:对一般的 n 阶方阵 A,我们常常用归纳的方
法求 An 。
例2 解:
0 1 0

A
1
0
0 ,求 A2004 2 A2 .
0 0 1
0 1 0 0 1 0
因为
A2
1
0
0 1 0
0
0 0 1 0 0 1

1 0
0 1
00 ,
0 0 1
故 A4 E,从而 A2004 ( A4 )501 E 501 E .
6 分块矩阵
矩阵的分块,主要目的在于简化运算及便于论证。 分块矩阵的运算规则与普通矩阵的运算规则类似。
典型例题
一、矩阵的运算 二、有关逆矩阵的运算及证明 三、矩阵方程及其求解方法
一、矩阵的运算
矩阵运算有其特殊性,若能灵活地运用矩阵的运算 性质及运算规律,可极大地提高运算效率。
例1
设α (1,0, 1)T,A ααT,求 An .
故 A(C B)T B. 从而
1 1 0 1 0 0
A B[(C B)T ]1 0 1 1 2 1 0
0 0 1 1 2 1
3 1 0 3 3 1
1 2 1

上海高二数学矩阵及其运算(有详细答案)精品

上海高二数学矩阵及其运算(有详细答案)精品

上海版高二上数学矩阵及其运算一.初识矩阵 (一)引入:引例1:已知向量()1,3OP =,如果把OP 的坐标排成一列,可简记为13⎛⎫⎪⎝⎭; 引例2:2008我们可将上表奖牌数简记为:512128363836232128⎛⎫ ⎪⎪ ⎪⎝⎭;引例3:将方程组231324244x y mz x y z x y nz ++=⎧⎪-+=⎨⎪+-=⎩中未知数z y x ,,的系数按原来的次序排列,可简记为2332441m n ⎛⎫⎪- ⎪ ⎪-⎝⎭;若将常数项增加进去,则可简记为:2313242414m n ⎛⎫⎪- ⎪ ⎪-⎝⎭。

(二)矩阵的概念1、上述形如13⎛⎫ ⎪⎝⎭、512128363836232128⎛⎫ ⎪ ⎪ ⎪⎝⎭、2332441m n ⎛⎫ ⎪- ⎪ ⎪-⎝⎭、2313242414m n ⎛⎫⎪- ⎪ ⎪-⎝⎭这样的矩形数表叫做矩阵。

2、在矩阵中,水平方向排列的数组成的向量()12,,n a a a ⋅⋅⋅称为行向量;垂直方向排列的数组成的向量12n b b b ⎛⎫⎪ ⎪ ⎪⋅⋅⋅ ⎪⎝⎭称为列向量;由m 个行向量与n 个列向量组成的矩阵称为m n ⨯阶矩阵,m n ⨯阶矩阵可记做m n A ⨯,如矩阵13⎛⎫ ⎪⎝⎭为21⨯阶矩阵,可记做21A ⨯;矩阵512128363836232128⎛⎫ ⎪⎪ ⎪⎝⎭为33⨯阶矩阵,可记做33A ⨯。

有时矩阵也可用A 、B 等字母表示。

3、矩阵中的每一个数叫做矩阵的元素,在一个m n ⨯阶矩阵m n A ⨯中的第i (i m ≤)行第j (j n ≤)列数可用字母ij a 表示,如矩阵512128363836232128⎛⎫ ⎪⎪ ⎪⎝⎭第3行第2个数为3221a =。

4、当一个矩阵中所有元素均为0时,我们称这个矩阵为零矩阵。

如000000⎛⎫⎪⎝⎭为一个23⨯阶零矩阵。

5、当一个矩阵的行数与列数相等时,这个矩阵称为方矩阵,简称方阵,一个方阵有n 行(列),可称此方阵为n阶方阵,如矩阵512128363836232128⎛⎫ ⎪ ⎪ ⎪⎝⎭、2332441m n ⎛⎫⎪- ⎪ ⎪-⎝⎭均为三阶方阵。

上海教育版高中数学二上9.2《矩阵的运算》word教案

上海教育版高中数学二上9.2《矩阵的运算》word教案

课 题:§9.2矩阵的运算授课教师:师大附中 苏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矩阵的运算及其运算律;(2)使学生提高分析矩阵的实际问题和解决矩阵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2)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3)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结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2)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提高矩阵的运算能力。

教学难点:矩阵乘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观察:2、思考(1):如何用矩阵表示他们的答对题数?他们期中、期末的成绩?思考(2):如果期中占40%,期末占60%,求两同学的总评成绩;3、讨论:今天如何通过矩阵运算来研究上述问题?二、学习新课:1、矩阵的加法:(1)引入:记期中成绩答题数为A ,期末答题数为B ,则: ⎪⎪⎭⎫ ⎝⎛=3592310A ⎪⎪⎭⎫ ⎝⎛=337448B 确定两次考试的小王,小李的各题型答题总数的矩阵C⎪⎪⎭⎫ ⎝⎛=+=68166718B A C (2)矩阵的和(差):当两个矩阵A B 、的维数相同时,将它们各位置上的元素加(减)所得到的矩阵称为矩阵A B 、的和(差),记作:()A B A B +-。

(3)运算律:加法运算律:A B B A +=+;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

2、数乘矩阵:(1)引入:计算小王、小李各题型平均答题数的矩阵: ()9 3.5318432A B ⎛⎫+= ⎪⎝⎭(2)矩阵与实数的积:设α为任意实数,把矩阵A 的所有元素与α相乘得到的矩阵叫做矩阵A 与实数α的乘积矩阵,记作:A α。

(3)运算律:(R γλ∈、)分配律:()B A B A γγγ+=+;A A A λγλγ+=+)(;结合律:()()()A A A γλλγγλ==。

2019-2020年高二数学上 9.2《矩阵运算》教案(2)(沪教版高)

2019-2020年高二数学上 9.2《矩阵运算》教案(2)(沪教版高)

2019-2020年高二数学上 9.2《矩阵运算》教案(2)(沪教版高)一、教学内容分析这一节重点介绍矩阵的三种基本运算:矩阵的加减、实数与矩阵相乘、矩阵的乘法.例2、例3是二阶矩阵的加、减法;例6是二阶矩阵与23阶矩阵的乘法;这三个例题是矩阵的基本运算.必须掌握好矩阵基本运算,并掌握它们的运算律.例7、例8是矩阵的实际应用题,说明矩阵可用于处理一些复杂的数据问题.二、教学目标设计1、理解和掌握矩阵的运算及其运算律;2、提高分析矩阵的实际问题和解决矩阵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提高矩阵的运算能力是重点;2、矩阵乘法是教学难点.四、教学流程设计: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引入小王、小李在两次数学考试中答对题数如下表表示:填空题每题4分,选择题4分,解答题每题10分.1、观察:2、思考(1):如何用矩阵表示他们的答对题数?他们期中、期末的成绩?思考(2):如果期中占40%,期末占60%,求两同学的总评成绩3、讨论:今天如何通过矩阵运算来研究上述问题?(二)学习新课1、矩阵的加法(1)引入记期中成绩答题数为A 期末答题数为B确定两次考试的小王,小李的各题型答题总数的矩阵C(2)矩阵的和(差)当两个矩阵A,B的维数相同时,将它们各位置上的元素加(减)所得到的矩阵称为矩阵A,B的和(差),记作:A+B(A-B)(3)运算律加法运算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4)举例:P80 例2,例32、数乘矩阵(1)引入:计算小王、小李各题型平均答题数的矩阵 (2)矩阵与实数的积设为任意实数,把矩阵A 的所有元素与相乘得到的矩阵叫做矩阵A 与实数的乘积矩阵.记作:A(3)运算律:(为实数) 分配律: ; 结合律: (4)举例:P81 例43、矩阵的乘积(1)引入:P83的两次线性变换 (2)矩阵的乘积:一般,设A 是阶矩阵,B 是阶矩阵,设C 为矩阵如果矩阵C 中第i 行第j 列元素是矩阵A 第i 个行向量与矩阵B 的第j 个列向量的数量积,那么C 矩阵叫做A 与B 的乘积.记作:C=AB (3)运算律 分配律:, 结合律:,注:交换律不成立,即 (4)举例例1(1) (2)(3)⎪⎪⎭⎫ ⎝⎛-⎪⎪⎪⎭⎫ ⎝⎛011211724543 (4)⎪⎪⎪⎭⎫⎝⎛⎪⎪⎭⎫ ⎝⎛-724543011211 (5)⎪⎪⎪⎭⎫⎝⎛⎪⎪⎭⎫ ⎝⎛-122645243011211答案:1) 2) 3)⎪⎪⎪⎭⎫ ⎝⎛--4591019617 4) 5)注:(1)(2)结果不同.(3)(4)结果不同,说明矩阵乘法交换律不成立.例2:P85 例8(三)回归情景:讨论如何使用矩阵运算进一步研究小王、小李的考试成绩. (四)课堂练习:P83,P86 (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见练习册七:教学设计说明1、 通过情景题小王、小李的成绩情况引入矩阵运算,说明矩阵运算的重要性.2、 课堂按“加减法→数乘→乘法”展开研究,层层深入,重在掌握2阶,3阶的矩阵的基本运算.3、 对矩阵运算律只进行总结,不进行证明.旨在今后学生能灵活地使用运算律进行运算.这里特别强调乘法的交换律不成立.这是学生思维上不易接受点,在过去的学习的实数运算、集合运算、向量运算的不同之处,必须引起重视. 4、 加强了实际问题的分析,说明矩阵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运用. 5、 6、 7、2019-2020年高二数学上 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7.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教案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会运用条件判断两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能运用条件确定两平行或垂直直线的方程系数.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所成角的概念及其公式,两直线的夹角公式,能熟练运用公式解题.(二)能力训练点通过研究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条件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通过课题的引入,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定性、定量逐层深入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学科渗透点通过对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定性、定量逐步深入地研究问题的习惯.二、教材分析1.重点: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条件是解析几何中的一个重点,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2.难点:启发学生把研究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问题转化为考查两直线的斜率的关系问题.公式的记忆与应用.3.疑点:对于两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课本上没有考虑,上课时要注意解决好这个问题.推导l1、l2的角公式时的构图的分类依据.三、活动设计提问、讨论、解答.四、教学过程(一)特殊情况下的两直线平行与垂直这一节课,我们研究怎样通过两直线的方程来判断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当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没有斜率时:(1)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也不存在时,两直线的倾斜角为90°,互相平行;(2)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90°,另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0°,两直线互相垂直.(二)斜率存在时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设直线l1和l2的斜率为k1和k2,它们的方程分别是l1: y=k1x+b1; l2: y=k2x+b2.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是由两直线的方向来决定的,两直线的方向又是由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决定的,所以我们下面要解决的问题是两平行与垂直的直线它们的斜率有什么特征.我们首先研究两条直线平行(不重合)的情形.如果l1∥l2(图1-29),那么它们的倾斜角相等:α1=α2.∴tgα1=tgα2.即 k1=k2.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k1=k2,那么tgα1=tgα2.由于0°≤α1<180°, 0°≤α<180°,∴α1=α2.∵两直线不重合,∴l1∥l2.两条直线有斜率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则它们平行,即eq \x( )要注意,上面的等价是在两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缺少这个前提,结论并不存立.现在研究两条直线垂直的情形.如果l1⊥l2,这时α1≠α2,否则两直线平行.设α2<α1(图1-30),甲图的特征是l1与l2的交点在x轴上方;乙图的特征是l1与l2的交点在x轴下方;丙图的特征是l1与l2的交点在x轴上,无论哪种情况下都有α1=90°+α2.因为l1、l2的斜率是k1、k2,即α1≠90°,所以α2≠0°.可以推出α1=90°+α2.l1⊥l2.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如果它们互相垂直,则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则它们互相垂直,即(三)例题例1 已知两条直线l1: 2x-4y+7=0, L2: x-2y+5=0.求证:l1∥l2.证明两直线平行,需说明两个要点:(1)两直线斜率相等;(2)两直线不重合.证明:把l1、l2的方程写成斜截式:∴两直线不相交.∵两直线不重合,∴l1∥l2.例2求过点 A(1,-4),且与直线2x+3y+5=0平等的直线方程.即 2x+3y+10= 0.解法2 因所求直线与2x+3y+5=0平行,可设所求直线方程为2x+3y+m=0,将A(1,-4)代入有m=10,故所求直线方程为2x+3y+10=0.例3 已知两条直线l1: 2x-4y+7=0, l2: 2x+y-5=0.求证:l1⊥l2.∴l1⊥l2.例4 求过点A(2,1),且与直线2x+y-10=0垂直的直线方程.解法1 已知直线的斜率k1=-2.∵所求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根据点斜式得所求直线的方程是就是 x-2y=0.解法2 因所求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所以可设所求直线方程是x-2y+m=0,将点A(2,1)代入方程得m=0,所求直线的方程是x-2y=0.(四)两条直线的夹角两条直线l1和l2相交构成四个角,它们是两对对顶角.为了区别这些角,我们把直线l1依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与l2重合时所转的角,叫做l1到l2的角.图1-27中,直线l1到l2的角是θ1,l2到l1的角是θ2(θ1+θ2=180°).l1到l2的角有三个要点:始边、终边和旋转方向.现在我们来求斜率分别为k1、k2的两条直线l1到l2的角,设已知直线的方程分别是l1∶y=k1x+b1 l2∶y=k2x+b2如果1+k1k2=0,那么θ=90°,下面研究1+k1k2≠0的情形.由于直线的方向是由直线的倾角决定的,所以我们从研究θ与l1和l2的倾角的关系入手考虑问题.设l1、l2的倾斜角分别是α1和α2(图1-32),甲图的特征是l1到l2的角是l1、l2和x轴围成的三角形的内角;乙图的特征是l1到l2的角是l1、l2与x 轴围成的三角形的外角.tgα1=k1, tgα2=k2.∵θ=α2-α1(图1-32),或θ=π-(α1-α2)=π+(α2-α1),∴tgθ=tg(α2-α1).或tgθ=tg[π(α2-α1)]=tg(α2-α1).可得即eq \x( )上面的关系记忆时,可抓住分子是终边斜率减始边斜率的特征进行记忆.(五)夹角公式从一条直线到另一条直线的角,可能不大于直角,也可能大于直角,但我们常常只需要考虑不大于直角的角(就是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简称夹角)就可以了,这时可以用下面的公式(六)例题解:k1=-2,k2=1.∴θ=arctg3≈71°34′.本例题用来熟悉夹角公式.例2 已知直线l1: A1x+B1y+C1=0和l2: A2x+B2y+C2=0(B1≠0、B2≠0、A1A2+B1B2≠0),l1到l2的角是θ,求证:证明:设两条直线l1、l2的斜率分别为k1、k2,则这个例题用来熟悉直线l1到l2的角.例3等腰三角形一腰所在的直线l1的方程是x-2y-2=0,底边所在的直线l2的方程是x+y-1=0,点(-2,0)在另一腰上,求这腰所在直线l3的方程.解:先作图演示一腰到底的角与底到另一腰的角相等,并且与两腰到底的角与底到另一腰的角相等,并且与两腰的顺序无关.设l1、l2、l3的斜率分别是k1、k2、k3,l1到l2的角是θ1,l2到l3的角是θ2,则.因为l1、l2、l3所围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所以θ1=θ2.tgθ2=tgθ1=-3.解得 k3=2.因为l3经过点(-2,0),斜率为2,写出点斜式为y=2[x-(-2)],即 2x-y+4=0.这就是直线l3的方程.讲此例题时,一定要说明:无须作图,任一腰到底的角与底到另一腰的角都相等,要为锐角都为锐角,要为钝角都为钝角.(四)课后小结(1)斜率存在的不重合的两直线平行的等价条件;(2)两斜率存在的直线垂直的等价条件;(3)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的设法;(4)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的设法.(5)l1到l2的角的概念及l1与l2夹角的概念;(6)l1到l2的角的正切公式;(7)l1与l2的夹角的正切公式;(8)等腰三角形中,一腰所在直线到底面所在直线的角,等于底边所在直线到另一腰所在直线的角.五、布置作业1.7练习第1,2,3题习题三第3,10题。

沪教版(上海)高二数学上册9.1矩阵的概念_2课件

沪教版(上海)高二数学上册9.1矩阵的概念_2课件



动 探
万吨、150 万吨、300 万吨.试用矩阵表示上述数据关系.
作 业

【思路探究】 求解的关键将实际问题中的几个量转化
为矩阵中的元素.
菜单


前 自
【自主解答】
设甲、乙两个矿区分别向 A,B,C 三个
堂 双


导 城市的送煤量组成行向量 α,β,则

达 标
α=100 200 150,β=150 150 300.
4 3
课 堂 互
≠12
-43.两个不同行(或者不同列)的矩阵一定是不相等的,
课 时


探 究
如以零矩阵为例:[0,0]和00
00,尽管两个矩阵的元素均为 0, 业
但两者不相等.
菜单
课 前
用矩阵表示图形
当 堂








用矩阵表示如图中的直角△ABC,其中 A(-
4,0),B(0,2),C(1,0)






菜单


前 自
3.下列为列矩阵的有________(只填正确答案的序号).
堂 双


导 学
①[0 0];②00;③aa1211;④a11 a12;
达 标

⑤01
10;⑥-01 ;⑦2
0;⑧10
2 3
04.


互 动
【解析】
由列矩阵的定义知,②③⑥为列矩阵,故填
时 作


究 ②③⑥.
【答案】 ②③⑥

沪教版(上海)高二数学上册9.2矩阵的运算_课件

沪教版(上海)高二数学上册9.2矩阵的运算_课件

解:((12))原当方向程量组 aa12可与以表bb12示 不为平:行x a时a12 ,
y
b1 b2
c1 c2
由平面向量分解定理知,存在唯一实数
x,y,使
x
a1 a2
y
b1 b2
c1 c2
,即
方程组有唯一解。
当向量
a1 a2

b1 b2
平行时,
对任意的x,y,a
x
பைடு நூலகம்
a1 a2
y
b1 b2
都与
a1 a2
1、思考题:统计你家今年第二季度水、电、煤气使用情况:
月份 4月
用水(m3) 排水(m3) 电(千瓦时) 煤气(m3)
5月
6月
单价(元) 1.03
0.90
0.61
1.05
用矩阵运算求:
(1)按月计算去第二季度4、5、6月份水、电、煤气的开支费用; (2)分别计算第二季度水、电、煤气的开支费用; (3)计算第二季度水、电、煤气总开支费用。
3. 矩阵的相等 若A=(aij)和B=(bij)是同阶矩阵,且矩阵A中每 一个元素与矩阵B中相同位置的元素都相等, 即aij=bij,则称两矩阵相等,记做A=B。
问题一:已知A22=
x 6
4 y
,B22=
1 v
u 3

若A=B,求x、y、u、v.
解: ∵A=B ∴x=1, y=3, u=4, v=6.
英语
平时 期中 期末 平时 期中 期末 平时 期中 期末 甲 80 70 75 90 80 85 70 80 75 乙 90 70 80 80 80 75 80 90 85 丙 60 80 70 80 90 95 90 80 85

沪教版高二上册数学高二上册教案矩阵运算

沪教版高二上册数学高二上册教案矩阵运算

9.2矩阵运算一、教学内容分析这一节重点介绍矩阵的三种基本运算:矩阵的加减、实数与矩阵相乘、矩阵的乘法.例2、例3是二阶矩阵的加、减法;例6是二阶矩阵与2 3阶矩阵的乘法;这三个例题是矩阵的基本运算.必须掌握好矩阵基本运算,并掌握它们的运算律.例7、例8是矩阵的实际应用题,说明矩阵可用于处理一些复杂的数据问题.二、教学目标设计1、理解和掌握矩阵的运算及其运算律;2、提高分析矩阵的实际问题和解决矩阵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提高矩阵的运算能力是重点;2、矩阵乘法是教学难点.四、教学流程设计: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引入小王、小李在两次数学考试中答对题数如下表表示:填空题每题4分,选择题4分,解答题每题10分. 1、 观察:2、 思考(1):如何用矩阵表示他们的答对题数?他们期中、期末的成绩?思考(2):如果期中占40%,期末占60%,求两同学的总评成绩3、 讨论:今天如何通过矩阵运算来研究上述问题?(二)学习新课 1、矩阵的加法 (1)引入记期中成绩答题数为A 期末答题数为B⎪⎪⎭⎫ ⎝⎛=3592310A ⎪⎪⎭⎫⎝⎛=337448B确定两次考试的小王,小李的各题型答题总数的矩阵C⎪⎪⎭⎫ ⎝⎛=+=68166718B A C(2)矩阵的和(差)当两个矩阵A ,B 的维数相同时,将它们各位置上的元素加(减)所得到的矩阵称为矩阵A , B 的和(差),记作:A+B (A-B )(3)运算律加法运算律:A+B=B+A加法结合律:(A+B )+C=A+(B+C ) (4)举例:P80 例2,例32、数乘矩阵(1)引入:计算小王、小李各题型平均答题数的矩阵()⎪⎪⎭⎫ ⎝⎛=+34835.3921B A (2)矩阵与实数的积设α为任意实数,把矩阵A 的所有元素与α相乘得到的矩阵叫做矩阵A 与实数α的乘积矩阵.记作:αA(3)运算律:(γλ、为实数)分配律:()B A B A γγγ+=+ ;A A A λγλγ+=+)( 结合律:()()()A A A γλλγγλ== (4)举例:P81 例43、矩阵的乘积(1)引入:P83的两次线性变换 (2)矩阵的乘积:一般,设A 是k m ⨯阶矩阵,B 是n k ⨯阶矩阵,设C 为n m ⨯矩阵如果矩阵C 中第i 行第j 列元素ij C 是矩阵A 第i 个行向量与矩阵B 的第j 个列向量的数量积,那么C 矩阵叫做A 与B 的乘积.记作:C=AB(3)运算律分配律:AC AB C B A +=+)(,CA BA A C B +=+)( 结合律:()()()B A B A AB γγγ==,()()BC A C AB = 注:交换律不成立,即BA AB ≠ (4)举例 例1(1)⎪⎪⎭⎫ ⎝⎛-⎪⎪⎭⎫⎝⎛13321221 (2)⎪⎪⎭⎫⎝⎛⎪⎪⎭⎫ ⎝⎛-12211332(3)⎪⎪⎭⎫ ⎝⎛-⎪⎪⎪⎭⎫ ⎝⎛011211724543 (4)⎪⎪⎪⎭⎫⎝⎛⎪⎪⎭⎫ ⎝⎛-724543011211 (5)⎪⎪⎪⎭⎫⎝⎛⎪⎪⎭⎫ ⎝⎛-122645243011211答案:1)⎪⎪⎭⎫ ⎝⎛--5718 2) ⎪⎪⎭⎫ ⎝⎛-7514 3)⎪⎪⎪⎭⎫⎝⎛--4591019617 4)⎪⎪⎭⎫⎝⎛-022212 5)⎪⎪⎭⎫⎝⎛--402101212 注:(1)(2)结果不同.(3)(4)结果不同,说明矩阵乘法交换律不成立.例2:P85 例8(三)回归情景:讨论如何使用矩阵运算进一步研究小王、小李的考试成绩. (四)课堂练习:P83,P86 (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见练习册七:教学设计说明1、 通过情景题小王、小李的成绩情况引入矩阵运算,说明矩阵运算的重要性.2、 课堂按“加减法→数乘→乘法”展开研究,层层深入,重在掌握2阶,3阶的矩阵的基本运算.3、 对矩阵运算律只进行总结,不进行证明.旨在今后学生能灵活地使用运算律进行运算.这里特别强调乘法的交换律不成立.这是学生思维上不易接受点,在过去的学习的实数运算、集合运算、向量运算的不同之处,必须引起重视. 4、 加强了实际问题的分析,说明矩阵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运用.。

高中数学 矩阵的运算 沪教版

高中数学 矩阵的运算 沪教版
P14-7
3. 矩阵的乘法
3) 矩阵乘法满足下列运算律: (1) 结合律 (AB)C=A(BC)
矩 阵
(2) 数乘结合律 k(AB)=(kA)B=A(kB), 其中k是实数
(3) 左分配律 A(B+C)=AB+AC 右分配律 (B+C)A=BA+CA 左提?右提?
(4) 设 A 是 m × n 矩阵,Em 是 m 阶的单位矩阵,
En 是 n 阶单位矩阵,则 Em A=AEn = A
单位阵相当于数1 P14-8
3. 矩阵的乘法
矩 阵
4) 方阵的幂 设A是 n 阶矩阵, k个A的连乘积称为A的 k 次幂,
记作 Ak ,即
A AA A
k k个
• 方阵的幂满足下列性质:( m,k为正整数)
(1) AmAk=Am+k (2) (Am)k=Amk
b12 b1 n a22 b2 n as 2 bsn
s
• 则A与B之乘积AB,记作C=(cij ),是一个mn矩阵,
cij ai1b1 j ai 2b2 j aisbsj aikbkj
k 1
• 矩阵C的第 i 行第 j 列元素cij , 是A的第 i 行元素与B的 第 j 列元素对应相乘相加 两个矩阵能够进行乘法运算的条件是什么? P14-6
1. 矩阵的加法 1) 设A=(aij)和B=(bij)是两个mn矩阵, 规定
Hale Waihona Puke 矩 阵 a11 b11 a b A B ( aij bij ) 21 21 am1 bm1
a12 b12 a22 b22 am 2 bm 2
a1n b1 n a2 n b2 n amn bmn

沪教版(上海)高二上学期数学 9.1-9.2矩阵的概念 矩阵的运算 课件(共38张ppt)

沪教版(上海)高二上学期数学 9.1-9.2矩阵的概念 矩阵的运算 课件(共38张ppt)
9.1-9.2 矩阵的概念 矩阵的运算
1 矩阵的定义
由 个数 排成的 行 列的数表
称为一个 行 列矩阵或
矩阵. 记为 或
称为矩阵的第i行j列的元素.
元素为实数的称为实矩阵, 元素为复数的称为复矩阵.
2. 几种特殊矩阵
零矩阵: 元素全为零的 矩阵,记为:O或 行矩阵: 只有一行的矩阵。
列矩阵: 只有一列的矩阵。
方阵: 行数列数皆相等的矩阵。 上三角方阵:
非零元素只可能在主对角线及其上方。
下三角方阵: 非零元素只可能在主对角线及其下方. 对角方阵:
数量矩阵: 单位方阵: 主对角线上全为1的对角方阵.
3. 矩阵的运算
同型矩阵: 行数和列数均相等的矩阵.
矩阵相等: 如果两个矩阵 阵,且各对应元素也相同,即
是同型矩
三. 矩阵方程及其求解方法
矩阵方程

例8
注:此题若不先化简给出的矩阵方程,而直接求
以及 及
,再求

就麻烦多了. 因此,在求解矩阵方程时,一定要注
意先化简方程.
例9
回章目录
第二章 自测题
一、填空题(8分/题)
1) 为3阶方阵,已知

.
3) 已知 则
二. 证明题 (26分)
自测题答案
一. 1) 3, 1/3, 9, 3) 0;
一个
矩阵,称为 的转置矩阵,记作
转置矩阵的运算性质
对称阵: 设 为 阶方阵,如果满足
,即.
则 称为对称阵.
反对称阵: 伴随方阵: 设 是行列式
中元素 的代数
余子式,称方阵 为方阵 的伴随方阵.
4. 方阵的行列式
由 阶方阵 的各元素按原位置排列构成的 行列式,叫做方阵 的行列式,记作 或 运算性质

上海教育版高中数学二上92《矩阵运算》word教案

上海教育版高中数学二上92《矩阵运算》word教案

上海教育版高中数学二上9.2《矩阵运算》word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上海教育版高中数学二上9.2《矩阵运算》word教案”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9.2矩阵运算一、教学内容分析这一节重点介绍矩阵的三种基本运算:矩阵的加减、实数与矩阵相乘、矩阵的乘法. 例2、例3是二阶矩阵的加、减法;例6是二阶矩阵与2 3阶矩阵的乘法;这三个例题是矩阵的基本运算. 必须掌握好矩阵基本运算,并掌握它们的运算律. 例7、例8是矩阵的实际应用题,说明矩阵可用于处理一些复杂的数据问题.二、教学目标设计1、理解和掌握矩阵的运算及其运算律;2、提高分析矩阵的实际问题和解决矩阵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提高矩阵的运算能力是重点;2、矩阵乘法是教学难点.四、教学流程设计: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引入小王、小李在两次数学考试中答对题数如下表表示:填空题每题4分,选择题4分,解答题每题10分.1、观察:2、思考(1):如何用矩阵表示他们的答对题数?他们期中、期末的成绩?思考(2):如果期中占40%,期末占60%,求两同学的总评成绩3、讨论:今天如何通过矩阵运算来研究上述问题?(二)学习新课1、矩阵的加法(1)引入记期中成绩答题数为A 期末答题数为B⎛1032⎫⎛844⎫⎪ A = B = 953⎪ 733⎪⎪⎝⎭⎝⎭确定两次考试的小王,小李的各题型答题总数的矩阵C⎛1876⎫C =A +B = 1686⎪⎪⎝⎭(2)矩阵的和(差)当两个矩阵 A ,B 的维数相同时,将它们各位置上的元素加(减)所得到的矩阵称为矩阵A ,B 的和(差), 记作:A+B(A-B )(3)运算律加法运算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4)举例:P80 例2,例32、数乘矩阵(1)引入:计算小王、小李各题型平均答题数的矩阵⎛93. 53⎫1 (A +B )= 843⎪⎪ 2⎝⎭(2)矩阵与实数的积设α为任意实数,把矩阵A 的所有元素与α相乘得到的矩阵叫做矩阵A 与实数α的乘积矩阵. 记作:αA(3)运算律:(γ、λ为实数)分配律:γ(A +B )=γA +γB ;(γ+λ) A =γA +λA结合律:(γλ)A =γ(λA )=λ(γA )(4)举例:P81 例43、矩阵的乘积(1)引入:P83的两次线性变换(2)矩阵的乘积:一般,设A 是m ⨯k 阶矩阵,B 是k ⨯n 阶矩阵,设C 为m ⨯n 矩阵如果矩阵C 中第i 行第j 列元素C ij 是矩阵A 第i 个行向量与矩阵B 的第j 个列向量的数量积,那么C 矩阵叫做A 与B 的乘积. 记作:C=AB(3)运算律分配律:A (B +C ) =AB +AC ,(B +C ) A =BA +CA结合律:γ(AB )=(γA )B =A (γB ),(AB )C =A (BC )注:交换律不成立,即AB ≠BA(4)举例⎛12⎫⎛2-3⎫⎛2-3⎫⎛12⎫例1(1)21⎪⎪31⎪⎪(2)31⎪⎪21⎪⎪⎝⎭⎝⎭⎝⎭⎝⎭⎛34⎫⎛34⎫⎪⎛112⎫⎪⎛112⎫⎪⎪54 (3)54⎪(4)⎪1-10⎪ 1-10⎪⎭⎝⎭ 27⎪ 27⎪⎝⎝⎭⎝⎭⎛342⎫⎪112⎛⎫(5)1-10⎪⎪ 546⎪⎝⎭ 221⎪⎝⎭⎛7-16⎫⎪⎛8-1⎫⎛-41⎫⎛1222⎫9110⎪⎪答案:1)2) 3) 4) ⎪ 7-5⎪ 57⎪ -20⎪⎪5)⎝⎭⎝⎭⎝⎭ 9-54⎪⎝⎭⎛121210⎫-20-4⎪⎪⎝⎭注:(1)(2)结果不同. (3)(4)结果不同,说明矩阵乘法交换律不成立.例2:P85 例8(三)回归情景:讨论如何使用矩阵运算进一步研究小王、小李的考试成绩.(四)课堂练习:P83,P86(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见练习册七:教学设计说明1、通过情景题小王、小李的成绩情况引入矩阵运算,说明矩阵运算的重要性.2、课堂按“加减法→数乘→乘法”展开研究,层层深入,重在掌握2阶,3阶的矩阵的基本运算.3、对矩阵运算律只进行总结,不进行证明. 旨在今后学生能灵活地使用运算律进行运算. 这里特别强调乘法的交换律不成立. 这是学生思维上不易接受点,在过去的学习的实数运算、集合运算、向量运算的不同之处,必须引起重视.4、加强了实际问题的分析,说明矩阵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运用.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矩阵及其运算矩阵的概念1、形如13⎛⎫ ⎪⎝⎭、512128363836232128⎛⎫ ⎪ ⎪ ⎪⎝⎭、2332441m n ⎛⎫ ⎪- ⎪ ⎪-⎝⎭、2313242414m n ⎛⎫ ⎪- ⎪ ⎪-⎝⎭这样的矩形数表叫做矩阵。

2、在矩阵中,水平方向排列的数组成的向量()12,,n a a a ⋅⋅⋅称为行向量;垂直方向排列的数组成的向量12n b bb ⎛⎫ ⎪ ⎪ ⎪⋅⋅⋅ ⎪⎝⎭称为列向量;由m 个行向量与n 个列向量组成的矩阵称为m n ⨯阶矩阵,m n⨯阶矩阵可记做m n A ⨯,如矩阵13⎛⎫ ⎪⎝⎭为21⨯阶矩阵,可记做21A ⨯;矩阵512128363836232128⎛⎫⎪⎪ ⎪⎝⎭为33⨯阶矩阵,可记做33A ⨯。

有时矩阵也可用A 、B 等字母表示。

3、矩阵中的每一个数叫做矩阵的元素,在一个m n ⨯阶矩阵m n A ⨯中的第i (i m ≤)行第j (j n ≤)列数可用字母ij a 表示,如矩阵512128363836232128⎛⎫⎪⎪ ⎪⎝⎭第3行第2个数为3221a =。

4、当一个矩阵中所有元素均为0时,我们称这个矩阵为零矩阵。

如000000⎛⎫⎪⎝⎭为一个23⨯阶零矩阵。

5、当一个矩阵的行数与列数相等时,这个矩阵称为方矩阵,简称方阵,一个方阵有n 行(列),可称此方阵为n 阶方阵,如矩阵512128363836232128⎛⎫ ⎪ ⎪ ⎪⎝⎭、2332441m n ⎛⎫⎪- ⎪ ⎪-⎝⎭均为三阶方阵。

在一个n 阶方阵中,从左上角到右下角所有元素组成对角线,如果其对角线的元素均为1,其余元素均为零的方阵,叫做单位矩阵。

如矩阵1001⎛⎫ ⎪⎝⎭为2阶单位矩阵,矩阵100010001⎛⎫⎪⎪ ⎪⎝⎭为3阶单位矩阵。

6、如果矩阵A 与矩阵B 的行数和列数分别相等,那么A 与B 叫做同阶矩阵;如果矩阵A 与矩阵B 是同阶矩阵,当且仅当它们对应位置的元素都相等时,那么矩阵A 与矩阵B 叫做相等的矩阵,记为A B =。

7、对于方程组231324244x y mz x y z x y nz ++=⎧⎪-+=⎨⎪+-=⎩中未知数z y x ,,的系数按原来的次序排列所得的矩阵2332441m n ⎛⎫ ⎪- ⎪ ⎪-⎝⎭,我们叫做方程组的系数矩阵;而矩阵2313242414m n ⎛⎫ ⎪- ⎪ ⎪-⎝⎭叫做方程组的增广矩阵。

应用举例:例1、已知矩阵222,22x x y b a A B x a b yx y ---⎛⎫⎛⎫==⎪ ⎪++⎝⎭⎝⎭且A B =,求a 、b 的值及矩阵A 。

例2、写出下列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1)23146x y x y +=⎧⎨-=⎩; (2)23203250230x y z x y z x y z +-+=⎧⎪-++-=⎨⎪-++=⎩例3、已知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写出其对应的方程组:(1)235124-⎛⎫ ⎪-⎝⎭ (2)210203213023-⎛⎫⎪- ⎪ ⎪-⎝⎭例4、已知矩阵sin cos0sin cos1ααββ+⎛⎫⎪+⎝⎭为单位矩阵,且,,2παβπ⎡⎫∈⎪⎢⎣⎭,求()sinαβ-的值。

矩阵的基本变换:(1)互换矩阵的两行或两列;(2)把某一行同乘(除)以一个非零的数;(3)某一行乘以一个数加到另一行。

显然,通过以上三个基本变换,可将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变成单位矩阵,这时增广矩阵的最后一个列向量给出了方程组的解。

应用举例:例1、用矩阵变换的方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4357245238x y zx y zx y z+-=⎧⎪++=⎨⎪--=⎩的解。

例2、运用矩阵变换方法解方程组:322ax yx y b+=⎧⎨-=⎩(a、b为常数)课堂练习:用矩阵变换方法解下列问题: (1)若方程组2(1)(1)4x y k x k y +=⎧⎨-++=⎩的解x 与y 相等,求k 的值。

(3)解方程组:320255781x y z x y z x y z -+=⎧⎪++=⎨⎪-+=-⎩矩阵运算(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矩阵,我们经常将几个矩阵联系起来,讨论它们是否相等,它们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进行何种运算,这些运算具有什么性质等问题,这是下面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1.相等定义 如果两个矩阵[]n m ij a A ⨯=,[]p s ij b B ⨯=满足: (1) 行、列数相同,即 p n s m ==,;(2) 对应元素相等,即a ij = b ij (i = 1, 2, …, m ;j = 1, 2, …, n ), 则称矩阵A 与矩阵B 相等,记作 A = B(由矩阵相等定义可知,用等式表示两个m ⨯n 矩阵相等,等价于元素之间的m ⨯n 个等式.)例如,矩阵A =⎥⎦⎤⎢⎣⎡232221131211a a a a a a , B =⎥⎦⎤⎢⎣⎡--412503 那么A = B ,当且仅当a 11 = 3,a 12 = 0,a 13 = -5,a 21 = -2,a 22 = 1,a 23 = 4而C = ⎥⎦⎤⎢⎣⎡22211211c c c c 因为B , C 这两个矩阵的列数不同,所以无论矩阵C 中的元素c 11, c 12, c 21, c 22取什么数都不会与矩阵B 相等.2.加法定义 设[]n m ij a A ⨯=,[]p s ij b B ⨯=是两个m ⨯n 矩阵,则称矩阵C = ⎥⎥⎥⎥⎦⎤⎢⎢⎢⎢⎣⎡+++++++++mn mn m m m m n n n n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221122222221211112121111为A 与B 的和,记作C = A + B = []ij ij b a +(由定义可知,只有行数、列数分别相同的两个矩阵,才能作加法运算.) 同样,我们可以定义矩阵的减法:D = A - B = A + (-B ) =[]ij ij b a - 称D 为A 与B 的差.例1 设矩阵A =⎥⎦⎤⎢⎣⎡---152403, B =⎥⎦⎤⎢⎣⎡--130432,求A + B ,A - B .例2、矩阵cos cos 0tan 1A αβα⎛⎫=⎪⎝⎭,00tan tan tan B βαβ⎛⎫= ⎪-⎝⎭,01017C ⎛⎫- ⎪= ⎪ ⎪-⎝⎭,若A B C +=,(0,)2πα∈,(,)2πβπ∈,求sin2αβ+的值。

矩阵加法满足的运算规则是什么设A , B , C , O 都是m ⨯n 矩阵,不难验证矩阵的加法满足以下运算规则 1. 加法交换律: A + B = B + A ; 2. 加法结合律: (A + B ) + C = A + (B + C ) ; 3. 零矩阵满足: A + O = A ; 4. 存在矩阵-A ,满足:A -A = A + (-A ) = O .3.数乘定义 设矩阵[]n m ij a A ⨯=,λ为任意实数,则称矩阵[]n m ij c C ⨯=为数λ与矩阵A 的数乘,其中),2,1;,,2,1(n j m i a c ij ij ===λ,记为C =λA(由定义可知,数λ乘一个矩阵A ,需要用数λ去乘矩阵A 的每一个元素.特别地,当λ = -1时,λA = -A ,得到A 的负矩阵.)例3 设矩阵A =⎥⎥⎥⎦⎤⎢⎢⎢⎣⎡--062504713,用2去乘矩阵A ,求2A.数乘矩阵满足的运算规则是什么对数k , l 和矩阵A = []n m ij a ⨯,B =[]n m ij b ⨯满足以下运算规则: 1. 数对矩阵的分配律:k (A + B ) = kA + kB ; 2. 矩阵对数的分配律:( k + l ) A = kA + lA ; 3. 数与矩阵的结合律:( k l ) A = k (lA ) = l (kA ) ; 4. 数1与矩阵满足: 1A = A .例4 设矩阵 A =⎥⎥⎥⎦⎤⎢⎢⎢⎣⎡-610523,B =⎥⎥⎥⎦⎤⎢⎢⎢⎣⎡--712834,求3A - 2B .4.乘法矩阵乘积的定义 设A =[]ij a 是一个m ⨯s 矩阵,B =[]ij b 是一个s ⨯n 矩阵,则称m ⨯n 矩阵C =[]ij c 为矩阵A 与B 的乘积,记作 C = AB .其中c ij = a i 1b 1 j + a i 2b 2 j + … + a i s b s j =a b ik kj k s-∑1(i = 1, 2, …, m ;j = 1, 2, …, n ). (由矩阵乘积的定义可知:)(1) 只有当左矩阵A 的列数等于右矩阵B 的行数时,A , B 才能作乘法运算AB ; (2) 两个矩阵的乘积AB 亦是矩阵,它的行数等于左矩阵A 的行数,它的列数等于右矩阵B 的列数;(3) 乘积矩阵AB 中的第i 行第j 列的元素等于A 的第i 行元素与B 的第j 列对应元素的乘积之和,故简称行乘列的法则.例6 设矩阵 A = ⎥⎥⎥⎦⎤⎢⎢⎢⎣⎡--530412, B = ⎥⎦⎤⎢⎣⎡--10789,计算AB .例7 设矩阵 A = ⎥⎦⎤⎢⎣⎡2142,B =⎥⎦⎤⎢⎣⎡--1122, 求AB 和BA .由例6、例7可知,当乘积矩阵AB 有意义时,BA 不一定有意义;即使乘积矩阵AB 和BA 有意义时,AB 和BA 也不一定相等.因此,矩阵乘法不满足交换律,在以后进行矩阵乘法时,一定要注意乘法的次序,不能随意改变.在例6中矩阵A 和B 都是非零矩阵(A ≠O , B ≠O ),但是矩阵A 和B 的乘积矩阵AB 是一个零矩阵(AB = O ),即两个非零矩阵的乘积可能是零矩阵.因此,当AB = O ,不能得出A 和B 中至少有一个是零矩阵的结论.一般地,当乘积矩阵AB = AC ,且A ≠O 时,不能消去矩阵A ,而得到B = C .这说明矩阵乘法也不满足消去律.那么矩阵乘法满足哪些运算规则呢矩阵乘法满足下列运算规则: 1. 乘法结合律:(AB )C = A (BC ); 2. 左乘分配律:A (B + C ) = AB + AC ; 右乘分配律:(B + C )A = BA + CA ; 3. 数乘结合律:k (AB )= (k A )B = A (k B ),其中k 是一个常数. 例8:已知⎪⎪⎭⎫⎝⎛=0110A ,矩阵12B ⎛⎫= ⎪⎝⎭,求AB 。

练习:计算下列矩阵的乘法(1)1212()n n b b a a a b ⎛⎫ ⎪ ⎪ ⎪ ⎪⎝⎭;(2)1212()n n a a b b b a ⎛⎫⎪ ⎪ ⎪ ⎪⎝⎭。

例9、已知矩阵[])(x f A =,[]x x B -=1,⎥⎦⎤⎢⎣⎡=a2x C ,若A=BC ,求函数)x (f 在[1,2] 上的最小值.例10:将下列线性方程组写成矩阵乘法的形式(1)21437x y x y -=⎧⎨+=⎩;(2)2314231241x y z x y z x y z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