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八年级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要点
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
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引起禽流感的病原微生物是()A.细菌B.真菌C.霉菌D.病毒【答案】D【解析】【分析】禽流感是鸡等鸟类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器官疾病,通常爆发于鸡群之间,传染性很高;该病毒可在鸡群中造成流感暴发。
【详解】禽流感由禽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根据H和N抗原不同,又分为许多亚型,H可分为15个亚型(H1~H15),N有9个亚型(N1~N9).其中仅H1N1、H2N2、H3N2主要感染人类,其它许多亚型的自然宿主是多种禽类和动物。
其中对禽类危害最大的为H5、H7和H9亚型毒株,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引起禽流感的病原微生物是病毒。
.2.免疫是人体的一种机能,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注射牛痘预防天花B.泪液中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C.皮肤具有保护作用D.白细胞(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答案】A【解析】【分析】非特异性免疫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作用范围广,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效;特异性免疫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具有专一性。
【详解】A.注射牛痘预防天花,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这是一种特异性免疫,故A符合题意。
B、D.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作用,是先天的,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B、D不符合题意。
C.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的免疫,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免疫的功能和类型特点。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人体免疫的功能、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特点及第三道防线的组成。
3.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艾滋病不会通过蚊子进行传播B.当人体的免疫功能过弱时,会出现过敏反应C.注射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疾病,所以,从免疫的角度来看,注射的疫苗属于抗体D.卡介苗可以预防麻疹,百白破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答案】A【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中考复习知识点
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中考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狂犬病、狂犬、狂犬病病毒分别属于①传染病②易感人群③病原体④传播途径⑤传染源()A.①③⑤B.①⑤③C.③④⑤D.②③⑤【答案】B【解析】【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是传染源。
此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题,涉及传染病和病原体、病毒、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等内容,思考解答。
【详解】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所致的人畜急性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
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可见其病原体是狂犬病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群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
(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病的人群。
因此,狂犬病属于传染病;狂犬属于传染源;狂犬病毒属于病原体。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传染源、病原体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2.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复注射,重复注射若干次后,可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
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医生会注射抗蛇毒血清到患者体内,以减轻蛇毒的毒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给患者注射抗蛇毒血清的方式称为预防接种B.抗蛇毒血清本质上是一种高效的蛇毒疫苗C.上述治疗毒蛇咬伤的方式属于人工免疫D.注射抗蛇毒血清的目的是引发患者产生抗蛇毒抗体【答案】C【解析】【分析】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详解】A.被蝮蛇咬伤后,可以用抗蝮蛇蛇毒免疫血清治疗,因为免疫血清里含有清除蝮蛇蛇毒的专门抗体,但不属于预防接种,A错误。
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
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这种病于1981年在美国发现,现已在全世界传播蔓延。
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与艾滋病患者的一般接触,不会使人感染艾滋病。
那么艾滋病患者属于()A.病原体B.传染源C.传播途径D.易感人群【答案】B【解析】传染病流行需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
艾滋病患者是能够散播爱滋病病毒的人,因此艾滋病患者属于传染源。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传染病流行的环节。
2.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A.杀菌B.接种疫苗C.对传染病人进行集中治疗D.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答案】B【解析】【分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疾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详解】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叫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可以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全国大力推广计划免疫工作,计划免疫(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最有效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对传染病人进行集中治疗是控制传染源。
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有利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是预防接种。
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
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当前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生活习惯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社会问题。
如下图所示的是某个人群中15~34岁年龄组和35岁以上的人中死于不同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的百分比。
有人分析了该图,得出以下结论。
其中正确的是()A.35岁以上的人中没有死于吸毒的B.酒精对35岁以上的人伤害比年轻人大C.年龄越大的人死于其他不良习惯的越多D.随着年龄的增大,烟草的危害日趋明显【答案】D【解析】【分析】吸烟、酗酒、吸毒等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图是每个人群中35岁以上的人和15--34岁年龄组中死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的百分比,分析解答。
【详解】分析图形可知,35岁以上有死于吸毒的,但比例小,A错误;分析图形可知,酒精对35岁以上的人的伤害比年轻人小,B错误;分析图形可知,年龄较大的人死于其他不良习惯的少一些,C错误;分析图形可知,随着年龄的增大,烟草的危害日趋明显,约占死亡总人数的百分比65%,D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提高我们分析图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A.杀菌B.接种疫苗C.对传染病人进行集中治疗D.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答案】B【解析】【分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疾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详解】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叫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可以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全国大力推广计划免疫工作,计划免疫(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最有效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
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据统计,我国每天约有7000人死于心脏病,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人的心血管健康状况既受遗传影响,也与生活方式有关B.吸烟、酗酒、熬夜、偏食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C.均衡合理的膳食是预防各类心血管疾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D.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大心脏病发病率【答案】D【解析】心血管疾病是现代人的第一大杀手,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主要是遗传高血压,外因是主导,有很多,其中占主导作用的是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精神压力、高血脂、高血糖等,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的方法就是改、动、保,可见D符合题意。
2.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以上缺一不可【答案】D【解析】【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详解】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其中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等;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老人和小孩等。
所以传染病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就流行不起来。
故选:D。
【点睛】知道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即能正确答题。
3.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A.花粉过敏与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B.抗体是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才产生的C.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是人生来就有的D.抗原被清除后,体内相应的抗体不会立即消失【答案】C【解析】花粉过敏是免疫的功能过强形成的,A正确;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B 正确;免疫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另一种是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C错误;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抗原清除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还将保持产生抗体的能力,D正确。
【人教版】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当遇到一些突发紧急情况时,我们应力所能及的予以救助,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A.发现因意外事故发生骨折的病人,应立即将病人移至安全的地方并尝试使骨折复位B.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立即设法将其转移到通风处C.发现有人心脏病发作,不要随意搬动病人并拨打“120”急救电话D.用指压、加压包扎等措施帮助外伤出血的人尽快止血【答案】A【解析】【分析】对溺水、触电、煤气中毒导致呼吸暂停者,应马上拨打“120”,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详解】A、骨折发生后,应该马上把他送医院或立即向老师报告或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或用简单有效的方法紧急救助,如有伤口,先用现场最干净的布包扎伤口,千万不能帮他现场复位,防止骨骼发生移位,不好医治,A符合题意;B、发生意外事故,人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状况,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因此要立即打开门窗,将其转移到通风处,在拨打“120”之后,要进行人工呼吸的方法来进行急救,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
B不符合题意;C、遇到心脏病发作患者要迅速拨打“120”,同时帮助其服药或采取胸外心脏挤压以及人工呼吸进行救助,不要随意搬动病人,C不符合题意;D、用指压、加压包扎等措施帮助外伤出血的人尽快止血,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关爱生命,永保健康,是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关注。
2.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复注射,重复注射若干次后,可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
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医生会注射抗蛇毒血清到患者体内,以减轻蛇毒的毒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给患者注射抗蛇毒血清的方式称为预防接种B.抗蛇毒血清本质上是一种高效的蛇毒疫苗C.上述治疗毒蛇咬伤的方式属于人工免疫D.注射抗蛇毒血清的目的是引发患者产生抗蛇毒抗体【答案】C【解析】【分析】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
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B.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C.免疫系统不会攻击人体自身的细胞D.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答案】A【解析】【分析】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
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
【详解】艾滋病病毒会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患者死于多种疾病的侵害,A正确;体液中的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错误;免疫系统能清除自身的衰老或异常细胞,C错误;免疫对人体不一定是有益的,如防御感染免疫功能过强会发生过敏反应,因此人体的免疫能力不一定是越强越好,D错误。
【点睛】免疫系统的功能除了防御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能监控、清除人体内衰老、损伤细胞及癌变细胞。
2.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组成的多道防线。
如免疫物质①气管腺细胞分泌的黏液、②唾液中的溶菌酶、③血液中的溶菌酶、④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①②属于第一道防线B.①③属于第一道防线C.②③属于第二道防线D.③④属于第三道防线【答案】A【解析】【详解】①气管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属于第一道防线,②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一道防线,③血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二道防线,④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①②属于第一道防线。
3.生命是珍贵的,健康是快乐的,青少年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适当吸烟、喝酒B.假期可无限时上网C.考试前应熬夜学习D.坚持体育锻炼【答案】D【解析】【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生物八年级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要点
生物八年级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要点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急救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心跳暂停者进行胸外心脏挤压B.发现溺水者,不会游泳也要下水施救C.要骨折患者活动关节D.高楼发生火灾,赶快从窗户跳下【答案】A【解析】【分析】当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
【详解】A、在病人停止心跳时,应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帮助患者恢复心跳,A正确。
B、发现溺水者,不会游泳不要下水施救,否则会有生命危险,B错误。
C、对骨折患者的关节要固定,不要活动关节,C错误。
D、高楼发生火灾,捂住鼻子迅速逃离,不能从窗户跳下,否则会造成骨折,甚至有生命危险,D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
2.下列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杀菌作用B.一种白细胞吞噬侵入的病菌C.角质层细胞能阻止病菌侵入D.得过麻疹的人不再得麻疹【答案】D【解析】【分析】(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组成功能免疫类型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特异性免疫(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详解】AC.“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杀菌作用”、“角质层细胞能阻止病菌侵入”,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不符合题意。
B.“一种白细胞吞噬侵入的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非典、水痘、结膜炎、蛔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肝等。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1.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的,能在人和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 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根据致病的病原体不同,传染病可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传染病等。
3.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2)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历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4. 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
5.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如隔离、建立专门的传染病医院。
(2)切断传播途径:如传染病流行期,在教室喷洒消毒液。
(3)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或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1.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功能:(1)第一道: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和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还有纤毛,随着纤毛的摆动,病菌等异物能被清扫出去。
(2)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融解。
分布在血液,淋巴结,脾脏,肝脏等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3)第三道: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
2. 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3.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
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刚出生的婴儿通过接种卡介苗疫苗可以预防结核病。
接种的“卡介苗”和通过接种卡介苗获得的免疫类型分别是()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C.抗原、特异性免疫D.抗体、特异性免疫【答案】C【解析】【分析】(1)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
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3)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详解】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
因此疫苗属于抗原。
接种卡介苗以预防肺结核原因是体内产生了抵抗肺结核杆菌的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其免疫类型剩余特异性免疫。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疫苗免疫的原理、抗体、抗原的特点。
2.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以上缺一不可【答案】D【解析】【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详解】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其中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等;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老人和小孩等。
所以传染病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就流行不起来。
故选:D。
【点睛】知道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即能正确答题。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某同学体验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抗体,遵照医嘱及时注射了乙肝疫苗预防乙肝,其注射的乙肝疫苗和采取的预防措施分别属于()A.抗原、控制传染源B.抗体、控制传染源C.抗体、保护易感人群D.抗原、保护易感人群【答案】D【解析】【分析】抗体: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抗体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给某同学注射的乙肝疫苗,进入某同学体内后可以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因此其注射的乙肝疫苗属于抗原;该抗体对乙肝病毒有免疫作用,可以有效避免乙肝病毒的感染,因此采取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者。
故选D。
2.下列传染病与其病原体的配对正确的是()A.肺结核与结核病毒B.血吸虫病与钉螺C.足癣与细菌D.天花与天花病毒【答案】D【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详解】A.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故A错误。
B.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引起的传染病,血吸虫病的病原体是血吸虫,钉螺属于传播途径,故B错误。
C.足癣是真菌寄生引起的传染病,足癣的病原体是真菌而不是细菌,故C错误。
D.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天花的病原体是天花病毒,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
3.免疫是人体的一种机能,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注射牛痘预防天花B.泪液中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C.皮肤具有保护作用D.白细胞(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答案】A【解析】【分析】非特异性免疫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作用范围广,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效;特异性免疫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具有专一性。
生物八年级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要点
生物八年级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要点一、选择题1.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这种病于1981年在美国发现,现已在全世界传播蔓延。
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与艾滋病患者的一般接触,不会使人感染艾滋病。
那么艾滋病患者属于()A.病原体B.传染源C.传播途径D.易感人群【答案】B【解析】传染病流行需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
艾滋病患者是能够散播爱滋病病毒的人,因此艾滋病患者属于传染源。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传染病流行的环节。
2.如果一个人的右手被割伤,喷出大量鲜红血液,请判断受伤血管和急救措施()A.静脉,按压捆扎伤口近心端B.静脉,按压捆扎伤口远心端C.动脉,按压捆扎伤口近心端D.动脉,按压捆扎伤口远心端【答案】C【解析】【分析】三种血管的出血特点和止血方法: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较快,或喷射而出,因此“如果一个人的右手被割伤,喷出大量鲜红血液”,表明受伤的血管是动脉;应采取的急救措施是按压或捆扎伤口近心端。
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动脉出血的特点是:颜色鲜红,血流较快,或喷射而出,以及止血方法。
3.下列急救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发现因煤气中毒而昏迷的患者,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通风处B.对溺水造成呼吸停止的患者,应首先清除口、鼻内污物C.户外活动时遇到突发心脏病,呕吐且四肢厥冷的患者,要立即将其搬至屋内D.因外伤造成下肢出血时,可根据出血特点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答案】C【解析】【分析】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急救方法有:拨打“120”急救电话、人工呼吸等。
【详解】A.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得多,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因此,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迅速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快速移到通风处,再救治,A正确。
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中考复习知识点
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中考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A.引起传染病的传染源就是病原体B.胸腺、淋巴结和脾等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C.抗体是在淋巴细胞刺激下由抗原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D.疫苗能杀死病原体,所以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传染病【答案】B【解析】【分析】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详解】A.传染病的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而不是病原体,所以A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所以B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C.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所以不是抗原产生的,所以C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D.疫苗注射到人体内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毒的抗体,产生抗体属于免疫的第三道防线,该抗体只对该病毒有免疫作用,因此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所以D 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2.去某些热带国家旅游时,需要接种黄热病等传染病疫苗获得“国际预防接种证明书”。
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头痛、出血等为主要症状,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下列关于黄热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黄热病毒是黄热病的传染源B.黄热病毒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中C.消灭伊蚊可切断黄热病的传播途径D.接种黄热病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抗原【答案】C【解析】【分析】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
抗原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
抗原是外来的,而不是自身的,如病菌、病毒和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异体血液和某些药物都是抗原。
八下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归纳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归纳【课标链接】1、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3、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4、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5、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6、说明酗酒、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拒绝毒品7、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8、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9、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知识框架图】【知识要点】知识要点一传染病和免疫1、传染病(1)概念: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2)特点: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①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②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历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③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感染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名师点拨】(1)细菌≠病原体不是寄生在人体内的细菌都是病原体。
大多数细菌属于正常菌,与人体共生,只有那些能引起人生病的才是病原体。
(2)如果某人对某种病具有了抵抗力,则此人不再是该病的易感人群,但是此人可能是另一种病的易感人群。
如王丽患过麻疹,具有对麻疹的免疫力,则王丽不再是麻疹的易感人群,但是王丽不具有对结核病的免疫力,她属于结核病的易感人群。
2、免疫(1)人体的三道防线与功能(2)抗体与抗原①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②抗体:抗原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者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③以麻疹病毒为例,图示抗原和抗体的关系(3)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在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是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又称先天性免疫。
生物八年级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生物八年级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期末复习知识要点一、选择题1.注射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型肝炎,被毒蛇咬之后需要及时注射抗毒血清。
疫苗和抗毒血清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学中分别属于A.抗原、抗原B.抗体、抗体C.抗体、抗原D.抗原、抗体【答案】D【解析】【分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
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3)抗毒血清是对于某种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减弱、消失的血清,属于抗体。
【详解】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相当于抗原。
而抗毒血清是对于某种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减弱、消失的血清,属于抗体。
因此疫苗和抗毒血清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学中分别属于抗原、抗体。
故选D【点睛】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
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
2.去某些热带国家旅游时,需要接种黄热病等传染病疫苗获得“国际预防接种证明书”。
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头痛、出血等为主要症状,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下列关于黄热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黄热病毒是黄热病的传染源B.黄热病毒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中C.消灭伊蚊可切断黄热病的传播途径D.接种黄热病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抗原【答案】C【解析】【分析】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
抗原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
抗原是外来的,而不是自身的,如病菌、病毒和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异体血液和某些药物都是抗原。
部编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带答案笔记重点大全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带答案笔记重点大全单选题1、疫苗接种(如图)配合个人防护,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有效手段。
注射新冠病毒疫苗()A.是控制新冠肺炎传染源的重要措施B.使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能刺激人体产生与新冠病毒结合的抗体D.对所有病原体引起的肺炎都能有效预防2、“防溺水”和“意外事故”的安全教育不容忽视。
如图①②是某校模拟救护演练所采用的救护措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等①抢救结束后才拨打120电话呼救B.进行①时,应先使患者呼吸道畅通C.①的抢救措施为口对口吹气法D.②为b处动脉出血,应按a位置止血3、自2021年以来,我国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适龄健康人群免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建立全民免疫屏障。
下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甲代表淋巴细胞,能产生抗体B.细胞乙代表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C.疫苗经过特殊处理加工而成,接种疫苗后人体会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D.只有病原体刺激淋巴细胞后才可产生抗体4、下列哪组疾病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效地降低其发生的风险()A.冠心病、癌症B.近视眼、色盲C.糖尿病,先天性聋哑D.心血管疾病,白化病5、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了解安全用药和急救方法,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应该大量服用膳食补充剂增加营养B.流感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可不凭处方自行购买抗生素治疗C.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D.进行心肺复苏的顺序为“开放气道→胸外按压→人工呼吸”6、下列均为遗传病的一组是()A.糖尿病、大脖子病、侏儒症B.坏血病、夜盲症、佝偻病C.血友病、白化病、色盲症D.新冠肺炎、流感、艾滋病7、对人体的免疫功能分析错误的是()A.胃黏膜、胃酸属于第一道防线B.花粉过敏者吸入的花粉属于抗原C.注射新冠疫苗预防新冠属于特异性免疫D.免疫系统不能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8、下列安全用药常识和急救方法正确的是()A.B.C.D.填空题9、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为控制______、切断______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中考复习知识点
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中考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提出“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运动能使肌肉收缩,协调能力增强B.运动能使呼吸得到锻炼,促进肺活量增长C.运动能增强心脏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D.饭后运动能使消化系统得到充分锻炼,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答案】D【解析】【分析】体育锻炼对人体的影响:①能使肌肉的收缩、协调能力增加;②肺活量增大,呼吸功能加强;③心肌发达,搏动有力;④能使关节灵活、牢固.【详解】A、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对骨骼肌的血液供应,从而使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
长期锻炼,骨骼肌纤维逐渐变粗,肌肉体积增大,收缩有力,协调能力增加,A正确。
B、经过长期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就能加强呼吸肌的收缩力量,扩大胸廓的活动范围,增多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量。
其结果是肺活量增大,呼吸功能加强,B正确。
C、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搏动有力,每搏输出的血量比一般人的要大,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比一般人的慢,C正确。
D、饭后立即剧烈运动,会使肌肉内的血流量增大,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D错误。
故选:D。
2.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措施,骨髓的捐献者称为供体,接受供体骨髓的病人称为受体,受体做完移植手术后要在无菌隔离区度过一段时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移植的供体骨髓对受体来说相当于抗原B.移植手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C.移植手术后,受体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D.目前预防白血病最简便易行的手段是注射疫苗【答案】D【解析】由于不同的人体之间抗原决定簇不同,所以输入患者体内的异体骨髓相当于抗原物质,A 正确;移植手术后造成排斥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B正确;移植手术后的排斥反应,克服方法是通过药物抑制排异反应,然后待它们慢慢嵌合,C正确;白血病又称血癌,病人产生大量的异常白细胞,而正常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产生量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八年级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要点一、选择题1.人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就可能感染狂犬病,发病后死亡率几乎100%,全世界每年数万人死于狂犬病。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被猫、狗咬伤后注射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抗毒血清含有抗体,狂犬病疫苗属于抗原C.家里饲养的猫、狗等宠物应及时接种疫苗D.被咬伤后要及时注射抗毒血清和狂犬病疫苗【答案】A【解析】【分析】抗原是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详解】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相当于抗原。
抗毒血清是对于某种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减弱、消失的血清,属于抗体。
因此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的患者,注射的抗毒血清属于抗体,狂犬病疫苗属于抗原,保护人体不被狂犬病病毒侵袭,维持人的身体健康,而对其它病原体无效,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故B、C正确,A错误;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该病无法治愈,只能预防,所以被狗、猫等咬伤要及时注射狂犬病抗毒血清和狂犬病疫苗进行防治,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注意区分疫苗和抗病毒血清,并了解其意义。
2.去年年底,全国大范围爆发流感,疾控中心监测出主要三种病毒,其中以乙型流感病毒为主。
关于流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流感病毒具有细胞结构B.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有利于减少流感传播C.从传染病角度看,乙型流感病毒属于传染源D.在病情多发期,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场所,教室内要紧闭门窗,防止感冒【答案】B【解析】【分析】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详解】A. 流感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A不符合题意。
B. 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既是出于礼貌,同时也避免病菌随着打喷嚏或者咳嗽时喷出的飞沫四处播散,传播给周围的其他人,有利于减少流感传播,B符合题意。
C. 病原体是指可造成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真菌)、寄生虫或其他媒介;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做传染源。
因此从传染病角度看,乙型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而乙型流感患者属于传染源,C不符合题意。
D. 在病情多发期,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场所,教室内要开窗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与密度,减少人与病原体接触机会,是简单、有效地室内空气消毒方法,D不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的重点是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3.某公司在组织职员体检时,发现有四名职员分别患有肺结核、糖尿病、色盲、甲型肝炎等疾病,那么与他们共同工作、生活的人可能被传染的一组疾病是()A.肺结核、糖尿病B.肺结核、甲型肝炎C.色盲、甲型肝炎D.糖尿病、色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按照传播途径不同,可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肺结核、甲型肝炎,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属于传染病;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激素缺乏症,没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不属于传染病;色盲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遗传病,具有遗传性,没有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不属于传染病。
故选B。
【考点定位】传染病的特点;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人类主要的遗传疾病。
4.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措施,骨髓的捐献者称为供体,接受供体骨髓的病人称为受体,受体做完移植手术后要在无菌隔离区度过一段时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移植的供体骨髓对受体来说相当于抗原B.移植手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C.移植手术后,受体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D.目前预防白血病最简便易行的手段是注射疫苗【答案】D【解析】由于不同的人体之间抗原决定簇不同,所以输入患者体内的异体骨髓相当于抗原物质,A正确;移植手术后造成排斥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B正确;移植手术后的排斥反应,克服方法是通过药物抑制排异反应,然后待它们慢慢嵌合,C正确;白血病又称血癌,病人产生大量的异常白细胞,而正常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产生量减少。
移植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可以增殖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和淋巴细胞,因此骨髓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D错误。
5.当你在家中使用非处方药时,为了安全,应注意的方面有()①该药的生产日期及有效期②该药是不是广告推荐的药品③该药的适用范围、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等④该药包装盒是否有OTC标志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详解】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规定药品的标签应当包含药品通用名称、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内容,正确;②看该药的生产企业和批准文号等信息,可以证明药品的是否由合法的正规企业生产,不能是广告推荐的药品,错误;知道该药品是否过期、功能用量、禁忌等信息,正确;非处方药是不需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简称OTC,正确;可见①③④符合题意,D正确。
【点睛】处方药的使用有遵医嘱,非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是解题的关键。
6.某研究团队发现疟原虫对小鼠恶性肿瘤(俗称癌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下列关于该研究的推断合理的是()A.对小鼠免疫系统而言,疟原虫和肿瘤细胞都是“自己”成分B.疟原虫入侵后,小鼠淋巴细胞会产生抗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疟原虫入侵后,可能会激活更多免疫细胞识别、杀死异常细胞D.这一研究成果可以直接推广到人的肿瘤防治上【答案】C【解析】【分析】(1)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
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详解】免疫是指动物体的一种生理功能,疟原虫和肿瘤细胞都是“异己”成分,A错误;疟原虫入侵后,小鼠淋巴细胞会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疟原虫入侵后,可能会激活更多免疫细胞识别、杀死异常细胞,因此对小鼠恶性肿瘤(俗称癌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C正确;由于该项研究成果不够成熟,是否对人的肿瘤防治上有效果,因此不能直接推广到人的肿瘤防治上,D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并结合题意,灵活答题。
7.有人在外伤出血时,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其中伤及动脉血管的是()A.血液只是少量渗出B.缓慢流出暗红色的血液C.喷射出鲜红色的血液D.喷射出暗红色的血液【答案】C【解析】因为动脉血管内,一般流的是动脉血,血流速度快,所以伤及动脉,会喷射出鲜红色的血液。
8.生命是珍贵的,健康是快乐的,青少年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适当吸烟、喝酒B.假期可无限时上网C.考试前应熬夜学习D.坚持体育锻炼【答案】D【解析】【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详解】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尤其青少年要注意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吃营养配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良好的起居习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可见D正确。
【点睛】熟知健康的生活方式。
9.今春,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共有200多个国家70多万人被感染,引起该病的是()A.肺炎双球菌B.非典病毒C.新冠病毒D.狂犬病毒【答案】C【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详解】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
今春,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共有200多个国家70多万人被感染,引起该病的是新冠病毒。
故选:C。
【点睛】掌握传染病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0.引起禽流感的病原微生物是()A.细菌B.真菌C.霉菌D.病毒【答案】D【解析】【分析】禽流感是鸡等鸟类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器官疾病,通常爆发于鸡群之间,传染性很高;该病毒可在鸡群中造成流感暴发。
【详解】禽流感由禽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根据H和N抗原不同,又分为许多亚型,H可分为15个亚型(H1~H15),N有9个亚型(N1~N9).其中仅H1N1、H2N2、H3N2主要感染人类,其它许多亚型的自然宿主是多种禽类和动物。
其中对禽类危害最大的为H5、H7和H9亚型毒株,D符合题意。
故选D。
引起禽流感的病原微生物是病毒。
.11.下列关于预防结核病的预防接种,正确的是()A.卡介苗B.百白破联合疫苗C.脊髄灰质炎疫苗D.麻疹疫苗【答案】A【解析】【分析】接种疫苗即计划免疫,可以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一特定的传染病,属于特异性免疫。
【详解】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如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肺结核。
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计划免疫及其意义。
12.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当心情焦虑、抑郁时,下列做不可取的是()A.熬夜上网B.找人倾诉C.听听音乐D.安慰自己【答案】A【解析】【分析】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调节自己的情绪可概括为:一、转移注意力;二、宣泄;三、自我安慰。
【详解】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
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