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沈从文.

合集下载

论沈从文的文学观

论沈从文的文学观




,
学 的 文 沈 观 从 论
对 各 种 迫 求 文 学 功 利 目 的 活动 进 行 了 坚 决 的 排 斥 幻 想 在 社会风 云 激 荡 的 时局 中 维 系 文 学 的 纯正性 和审美 本质 在 文学 与政 治 的 关 系 上 反对 把 文学 当 作 政 治斗争 的 工 具 即 文 学 的 政 治 化 为 此 他在 新 中 国 成立 前 始 终 坚 持 不 参 加 任 何 政 治 党 派 他 既不 赞 同 国 民党 所 提 倡的 民族 主义 文 艺 也 对 左双 文 学 把 群 众 革 命 挂 在 口 边 的 做法不认 同 他要求作 家 应 当 具 有 自 己 的 个 性 与创 作 思 想 他呼 唤文 学 的 自 由 发 展 从 政 府 的 裁 判 和 另 一种 一 林 独 占 的 趋 势 里 解 放 出来 沈 从 文不 仅反 对文 学 的 政 治 化 倾 向 对 文 的 商业 化 同 样 持 强 烈 的 批评 态度 他 认 为 学 作 家 把文 学 当 作赚 钱 的 工 具 势 必 造成 文学 创 作 的 自 由抒 写 为 讨 生活 维 持 生 计 的经营 写 作 所代 替 其 写 作 慧 识不 知 不 觉 从 表现 自 我 成 为 获 得 群众 于是 想 方设 法 争 夺 多数 因 为 得 到 多 数 即 可得 到 利 益 为 了 迎合 多 数 的 趣 味 作 品 往 往 会变 成 杂 耍和 消 遥 品 不 但 使 人 生 文 学 失去 严肃 而且 导 致 文学 审 美 特性 的 丧

’ , , , , , ,





,

,
,


,

,
,

论沈从文

论沈从文

论沈从文《边城》内容摘要: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人们对它褒贬不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倘若我们抛开社会的政治经济因素,从文学本身的自然魅力来审视他的作品,它的确是文学艺术的精品。

《边城》“以其独到的思想认识和艺术表现方式,绘制了一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社会生活的恢宏画卷”。

一方面来说,作品中所体现的生活是不同于当时社会的,是理想化了的人生,是那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是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另一方面,作者又不可能完全遗忘现实,他只是不说,现实对他的影响已深深的渗透在他的作品中。

他只是对生活作了淡化处理。

可以说,《边城》是降格艺术的一个经典,是理想化的现实。

关键词:理想化的人生,原始古朴的人性,遵从古礼,平淡冲和,淡化处理,降格艺术。

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件别具特色的艺术精品。

它自问世以来,无论是目光挑剔的专业研究人员,还是普通的寻常读者,都对它给予了诸多关注:赞者称“《边城》歌颂人性的至美”,“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田园诗的杰作”;贬者说它“掏空了人物的阶级属性”“有意无意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也有人认为“总有一天会对沈从文作出公正的评价”。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当我以一种尝试的心情翻开这本被朱光潜先生称为“是在世界范围里已受到热烈欢迎的一部作品”时,我是被这位在文学史上几度沉浮、几度受人非议的作家所描绘的一切所感动的,于是,我斗胆在这里谈谈我的感受。

当然,我想先说明一点:我们先抛开社会的政治经济因素,不再在沈从文是不是把他的创作和时政结合而达到“文以载道”的效果等问题上纠缠不清。

我想谈的只是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作为抒情小说家所展现的文学本身的魅力。

在沈从文看来“一部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故表现人性便是他创作的中心。

他神往于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拘牵的古朴的人性,偏爱在古老的生活节奏和环境中塑造一系列的不带社会烙印的自然化的人,那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因而,他们作品游离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去除现实生活中严酷的政治经济关系,在文学的大道上另辟蹊径,以抒写人性为题材,从而寄托他自己对社会、人生的反思,对古朴、纯真人性的追求和向往。

论沈从文《边城》的“美

论沈从文《边城》的“美

论沈从文《边城》的“美〞1.自然美2.人性美2.1.邻里之间的真诚之美沈先生描写的湘西,民风纯朴,人们没有等级功利,而是相互友爱,真诚相待,老船夫忠于职守,对过河的人分文不收,富人不因家境富有而盛气凌人,能够体惜穷人,掌水码头船总顺顺送给老船夫吃的,老船夫死后,他资助安排料理丧事。

屠夫见老船夫买肉切好肉却不要钱,这里人人以诚相待,表现出林立之间的真诚相待,与美丽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表达了自然美与人性美得结合,这里的人们心灵明净如水,邻里之间的真诚。

2.2.翠翠老船夫的美翠翠是爱与美得化身,她的出身具有传奇性,是父母圣洁爱情的结晶,她与老爷相依为命,她的爱情简单、真挚、自然单纯、一切符合一个情窦初开得天性,对于爱情的萌生,和对于爱情的觉悟都没有掺杂任何利益。

老船夫是善的化身,他五十年如一日,为来往的过客摆渡,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质朴憨厚,侠义心肠,他是一位慈祥,仁爱的长者,为孙女可以付出一切,他见天保对翠翠有意便迫切的指出"马路"和"车路"的求爱途径,表现了一个老人充满人情美,伦理美的宽广的胸襟,是纯粹人性美的特写。

2.3.爱情之美三个年轻人之间的爱情。

天保和傩送两兄弟都对翠翠一见倾心。

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而外出闯滩,出了意外。

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心上人归来。

展现出了一段凄美的爱情.爱情的结尾悲凉而深沉,如果真要说是哪一种爱情美的话,那只有一个词最适宜--凄美。

2.4.人性美造成的爱情悲剧亲情爱情,边城里的人性美,正是一个爱情悲剧的源头,这个故事也建立在人性的根底上,翠翠和姥爷的相依为命,两兄弟的手足亲情,对爱的真挚与坦诚无不是美的表达,兄弟同时爱上翠翠,老船夫一心想让翠翠"自主"的到幸福,但还未弄清他到底爱谁,便稀里糊涂的促成了天保的托媒,故事中所有的人,都是一群平常的、善良人,但这是这种美造成了一个谁也没有错的悲剧,这是湘西地区淳朴的人文美,这份人文美恰是对现实生活中疯狂追求物质的一种嘲讽。

论沈从文的

论沈从文的

论沈从文的《边城》内容摘要:《边城》是沈从文描写歌颂人性美的湘西小说中最优秀的代表作。

书中有爱情的曲折和人事的纠葛,同时也讴歌边城人民朴素正直、善良忠诚的人性美、人情美,展现一种自在自为的人生形式,借以寄托重塑民族性格的审美理想。

关键词:人性美、乡土气息、湘西世界、理想化目录:一、《边城》中的湘西世界 (3)1、《边城》用人性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一个充满“爱”与“美”的天国。

(3)2、浓厚的悲剧意识 (3)3、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

作者把一对男女自由恋爱的故事处理成悲剧,以次引起读者对“美”的毁灭的深沉思考。

(3)二、《边城》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4)1、美丽的湘西世界,山美水美,这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4)2沈从文的人性美 (4)三、《边城》艺术表现上鲜明独特的个性 (5)1、作者以诗意抒情的笔调营造了情景交融的诗情画意的意境,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5)2、文中的语言简洁质朴,清新纯真,深沉蕴藉。

(5)1、作者的创作灵感。

(6)2、民风民俗的刻画,渗透着理想化的色彩 (6)正文一、《边城》中的湘西世界1、《边城》用人性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一个充满“爱”与“美”的天国。

(1)这里人性皆真、善、美。

人人勤劳,为他人作奉献。

如老船夫忠于职守,对过河人分文不收,实在难却的则买了烟茶再招待乡亲。

船总顺顺虽是富人,但常常体恤穷苦人,老船夫死后,他资助并组织安排料理丧事。

商客、妓女等各式人均待人以诚,表现出仁厚、纯朴的土性乡风。

加上美丽的自然环境,俨然是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

(2)集中表现“边城”世界人性美的,是发生在这里的一个爱情悲剧,这个故事也同样建立在人性思想的基础之上。

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同时爱上了老船夫的外孙女翠翠,而翠翠却是心属傩送。

天保求婚未成,失望之下驾船外出而以外溺水而死。

船总在大儿子死后,一时未答应傩送娶翠翠的要求,使傩送与其父发生争吵而远走他乡。

论沈从文西南联大时期的散文创作

论沈从文西南联大时期的散文创作

论沈从文西南联大时期的散文创作20世纪中期,中国发生了巨变,沈从文是西南联大时期的一位非凡的文学家,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

沈从文的散文集“中国的精神”,直接反映了他的思想和观点,深刻地传达了当时中国学子的心境。

此次文章,将重点关注沈从文的散文创作,探讨其反映出的社会现实以及作者的精神状态。

沈从文的散文创作,一方面反映出激烈的危机意识,沈作品中的语言象征性而强烈,以强烈的社会讽刺和谴责,勾勒出一幅唉声叹气的世界社会态势。

他在《草草》一文中,痛责中国当时的腐朽制度,批判当局的腐败和无能:“中国究竟有救吗?当腐败的政府,贪婪的官僚,险恶的宗教还在这里统治,中国将永远无法振作。

它将徒劳地继续沉沦,而我们必须慢慢见证它的毁灭!”沈从文对中国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揭露,以及对未来的危机意识,都被贯彻在他的散文当中。

另一方面,沈从文的散文创作反映了中国精神时代的矛盾,以及学子艰苦生活的深刻情怀。

在《今夜》一文中,他在描写站街的情景时,以细腻的语言,非常真实地再现了当时中国学子的心境:“街上的行人早已散去,一切都很安静,除了那缓缓而来的寒风,轻轻地拂过萧条的街,似乎带着学子心中的悲哀。

”此外,沈从文还勇于批判当时社会现实中人们失去理想的状况,因为他们失去了理想,而这些人们以理想来定义生活的意义,他希望大家能够重拾弃绝的理想:“让我们以年轻的热情,以革命的气息,以追求真理的意志,一起展开这样的旅程,走向光明,追求我们的理想和目标!”沈从文的散文创作是当时的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创作。

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生活中学子们在思想上、心理上和追求上的精神态度。

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批判中国社会的失败,同时他对理想的追求也被深刻地表达出来。

沈从文以他在西南联大时期所创作的散文,留下了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上令人瞩目的精神遗产。

论沈从文的《边城》正文

论沈从文的《边城》正文

题目:论沈从文的边城提纲:一、边城里的湘西世界1、景色之美2、人性之美3、风情之美4、社会关系的和谐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写于1934年的中篇小说边城是一部充溢着浓浓湘西乡土味、乡土情的佳作;作者以清丽的笔触,描写了撑渡船的老人与他的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纯朴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的爱情悲剧;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等人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指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包含有对人的生活形态有别于现代文明的那种健全、协调、化外境界的重新发现;描述了湘西人被排除在正统的历史之外,几千年过着原始的生活;”沈从文创造了美丽的愁人的湘西世界,和在这个世界里展现的自然的、健康的人生形式;二、现实的湘西1、现实的湘西参见凌宇沈从文传2、沈从文的经历参见从文自传及沈从文传及相关回忆录三、两个“湘西世界”对比后边城的追求1、边城中人性可参见沈从文相关文论及有关论文“我只想造一座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2、沈从文的审视角度参见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及相关论文自我认识——“乡下人”沈从文一再宣称自己是“乡下人”,其实是具有“乡下人”眼光的都市知识分子,他在审视着中国社会的“常”与“变”,对中国文化在新思潮下的冲突进行着批判;四、沈从文审视的意义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思想背景内容参见文化哲学2、文艺界的反映可参见“京派”和乡土文学相关内容3、沈从文边城湘西世界的文化意义正文:边城里的湘西世界边城开篇便将读者引领到湘西的一片旖旎风光中;边城依山傍水,远离尘嚣,和平安详,如世外之境;白塔下的老人、女孩和黄狗居住在一条小溪边,“溪流如弓背……清澈透明……”;这座小小的山城,鸟语花香,青山翠竹;古朴的吊脚楼,耸立的小白塔,一脉清流相伴随……花自开来水自流,自然的生命季节循环不息;在沈从文那里,河流和山川是有灵性的,沈从文对景色的描写,不仅仅是为了营造一种宁静和谐单纯的自然风光,更是为了叙事做铺垫,试想,在这样美好的景色之中,生活在其中的人又有什么理由不似这里的山水般清澈单纯呢可以说,对水的设置和刻意点缀正是沈从文为理想之中的王国建设的一个独特的环境,在沈从文心中,水的存在有着无尽的可能,首先,因为有水,湘西人才有了生命之泉,生计之母,湘西人可以不为生存而忧虑,为生计而相互倾轧我们注意到,沈从文几乎很少写饥饿,进而能保证人性的纯洁优美;另一方面,水的存在为湘西人独特的心理特征提供了基础,水能隔绝外来文化的侵袭,造成相对的平衡稳定的文化状态,但水又不是完全隔绝的,通过人,湘西人依然能接触到外面的世界,而这种接触,明显是带有选择性的;据此,沈从文认为,湘西是多民族文化的会合点,各种生活方式可以在这里互相融合,而又互相排斥,而且还在按照沈从文表达的方式进行;对沈从文来说,湘西不但活生生地再现中国的伟大历史,还再现了历史以前的,为历史作基础的更大的原始力量,这股力量将再度推动历史前进;可以肯定的说,河水的存在是一堵天然的文化围墙,这种围墙内的世界不仅为沈从文提供了富于浪漫色彩的背景,也为沈从文揭示湘西内外精神的差异提供了可资比照的参照物;作者以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人的感情之美,并将人的精神注入自然景物中,以达到人物一体的境界;环境描写不但向读者展现了湘西质朴的民风和恬静的生活,唱响了“人性美”的赞歌,更重要的是它充当了人物生活的背景,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如梦似幻的景物刻画更使小说洋溢着种种神秘色彩和烂漫气息,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意境;翠翠与傩送这对深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山盟海誓的豪言壮语,也没有离经叛道的骇世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裙带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有的只是“遵从古礼”的淳厚人性,有的只是含蕴的东方的传统美德;作者着重表现了他们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在作者的笔下,翠翠是个天真无邪的山区女孩,她聪明、美丽、乖巧、纯朴、善良;傩送是个童稚无欺的乡下小伙,他勇敢、英俊、豪爽、热情、勤劳;在这人杰地灵的偏僻之地,两颗年青的心靠拢了,他们按照自己的标准同时选择了对方;一切显得那么自然,而在这自然之中却显示了“人性”在这块尚不开化的山村的永久魅力;作者正是通过这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反映了人性美;老船夫是作者在小说中尽力刻画的另一个人物;在作者的笔下,他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他善良、勤劳、朴实、憨厚、忠于职守、克尽本分;“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大,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生活虽然清贫,但却从不贪心;乐善好施,却从不索取,“凡事求个心安理得”;终生为别人服务,却不图别人的一丝报答;对于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他疼爱有加,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给了她们;他也无意中为孙女的婚事设置了一些障碍,导致了一系列的误会,最终酿成了傩送与翠翠的爱情悲剧;他带着万般的无奈和无限的愧疚悄悄地离开了人世;老船夫慈祥、敦厚、善良、凡事但求心安理得的良好品德仿佛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化身;他对女儿、外孙女无私的爱仿佛就是我们炎黄子孙祖祖辈辈、生生息息得以繁衍的血缘纽带;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那原始而又古老纯朴的人性之美;小说正是通过老船夫这个典型人物的描述展现亲子之爱的人性美;边城中的人性美还表现在邻里之间的互爱中;船总顺顺便是这一类的总代表;他“大方洒脱”“欢喜交朋结友,慷慨又能济人之急”;对“因船只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退伍兵士、游学文人墨客”,“凡到了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帮助”;在他的身上少了都市人的自私和狭隘,少了商人聚敛钱财的贪婪与世故,少了奸侫小人的阴险奸诈;多了一副两里人的宽阔豪爽的胸怀,多了一颗仗义疏财的仁义之心,多了一种乡民的光明磊落和正道直行的品德;正是这种美德影响着乡邻,从而在这块不显山不露水的偏僻小地保留了一份大都市里想都不曾想到的民俗淳风,而且这种“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的淳朴民情在这古老的大地上哺育着一代又一代,演义着一个又一个传奇式的田园牧歌故事;面对着风雨中丧亲失业、无依无靠的翠翠,他尽释前嫌,忙前忙后;就连城中杨马兵也赶来帮忙,并重新担负起了老船夫的重任,照看那失去了一切的孤雏——翠翠;这就是湘西的风土人情,这就是茶峒人的善良;这份浓浓的人情、这份厚厚的美德足可令城市中那些自以为知书达礼、寡心静欲者为之汗颜;在这里没有什么地位的尊卑之别,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在这里没有勾心斗角、强取豪夺,有的只是心与心的交换、血与血的对流;从以上三个方面的陈述,我们可看见作者那“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的“希腊小庙”中所供奉的“人性”之美;边城里不仅具有动人的爱情故事,还有五光十色、绚丽多姿的湘西民俗风情描绘,在这里,有湘西人过端午节划龙舟的热闹场面,他们把绘有朱红线条的龙船划得来去如飞,个个生龙活虎;也有男青年求婚时在姑娘面前唱山歌的习俗,尤其描写了这个深受古楚文化浸润之地把节日娱乐和宗教意识融为一体的民俗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现代小说的表现内容;沈从文对他的故乡有着深切的了解和浓烈的感情;十四岁独立生活以后,他在沅水流域漂流闯荡,当过土著军队中的司书,警察所的办事员,出版社的校对……;正由于这种颇富传奇色彩的经历,使他对下层社会及民众有着透彻的了解和认识,对故乡的山光水色、风俗人情更是体会殊深、呼之欲出,这些都使得他进一步认识了湘西地区民俗的特殊性;如果我们仔细阅读他的作品便不难发现,他不止一次地称自己是“乡巴佬”,正是这种“乡巴佬”的执著,使湘西沅水的神韵融化在他的血液中,形成了他特有的性格及爱憎和哀乐方式;正是这种“乡巴佬”的纯情,才使他写出了充满民俗味的作品来;世界上的任何民俗都是同人民的生活紧紧相关的,所以作品反映人民生活的小说,也都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一定程度的民俗色彩,这一点对小说是至关重要的,诚如法国著名文艺批评家丹纳所说“作品的生命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风俗”;沈从文在艺术实践中深知这一点,因而他自觉地把民俗的艺术处理作为自己湘西题材小说的丰润土壤;湘西,西南闭锁、边远的一隅,是“充满原始神秘的恐怖,交织着野蛮与优美”的地方,这里一直被历代统治者称为“中国的盲肠”;它既是历代统治者文治武功的结果,又是保留楚文化的区域;历史总是在一种二律背反的悲剧中艰难前行,惶惑不安的苗蛮民族不惜以血的代价在一个封闭、落后的边陲极地里创造着,生存着,为楚文化留下了现存的空间;苍老的苗民们过着苍老的生活,沅水流域便是他们活动、演练的舞台,他们不是用文字在记载着楚文化的历史,而是用民俗加人情在延续着楚文化;这些都为楚文化余绪哺育大的沈从文提供了大量的有血有肉的楚文化的原始因子,他拥抱自己的土地,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村落与山野;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小说,不仅给我们披露了湘西的落后的陋俗恶风,而且同时他又用那深情、婉转的笔调给我们摹绘了湘西的民俗美;美不是空灵的抽象物,它是具体而生动的,民俗当然亦如此;民俗就其性质来说是属于意识形态的,但这浓烈的民俗意识往往都是凝聚在一定的物质形式上,无论是在吃、住、行的物质生活中,还是在婚丧嫁娶、岁时节令、以及人生礼仪等事象中,民俗美的本质都存在于具体感人的审美对象之中,当人们把这些民俗事象作为审美观照时,人们便会感到这些民俗事象的民俗美;沈从文小说中的民俗特色,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湘西下层人民的悲苦与期望,这些民俗的描写与渲染,并非作家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学而作的“文字游戏”,而是作家的情思所致,是与作品的整体有机结合的,它是一种气氛、一种氛围浸润中的环境,人物便在这种已经情绪化了的环境中活动、生息、创造、哀怨、抗争;沈从文的作品之所以能飞跃国界,为世界人民所喜爱,正是由于它具有相当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正是因为这些民俗特色,大大增加了他的小说的风采和艺术魅力;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我们了解了那样一个湘西,现实是这样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是湖南省的“西北门户”,与湖北、贵州、重庆三省市接壤,素为“湘、鄂、渝、黔咽喉”之地;少数民族占70%,以土家族和苗族最多;湘西物华天宝,资源十分丰富;湘西西部与云贵高原相连,北部与鄂西山地交颈,东南以雪峰山为屏障,武陵山脉蜿蜒于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拨800-1200米;是一个人美景美风情美的地方;最有特色的有苗族、土家族的服饰;苗家赶秋节;土家姑娘的哭嫁艺术等;苗族的服饰富贵、华丽,饰品很多,这些服饰,近年来只有在小孩和妇女盛装或大喜大庆之时才能看到,一般已不常见;苗家的赶秋节是苗族民间在秋收前或立秋前举行的娱乐、互市、男女青年交往与庆祝丰收即将到来等为内容的大型民间节日活动;土家人的哭嫁艺术更是独具特色;土家姑娘在接到男方通报结婚的日子前十天半月,就不再出门做活;先是在吊脚楼闺房架一方桌,置茶十碗,邀亲邻儿女依次围坐,哭起嫁歌来;哭有规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骂媒人……哭三五天,有长达十天半月的;主要内容有回忆母女情,诉说分别苦,感谢养育思,托兄嫂照护年迈双亲,教女为人处世等;从沈氏的作品中反映出的正是这样一个定式:艺术来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真实的沈从文:沈从文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凤凰人,苗族;1923年到北京自学并学习写作;1924年后开始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合编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8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黑、人间杂志;翌年任教于中国公学;1930年起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起编辑北平和天津的大公报副刊文艺;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编辑大公报、益世报等文学副刊;沈从文先生一生出版了7O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长篇小说旧梦、长河,散文集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还有论文集沫沫集、废邮存底、云南看云集,批评专集现代中国作家评论选,以及多种沈从文的选集和多卷本沈从文文集等;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在文学态度上,沈从文先生一直坚持自由主义立场,坚持文学要超越政治和商业的影响;1948年沈从文先生受到了左翼文化界猛烈批判;1949年,沈从文先生放弃了文学创作,被安排到中国历史博物馆,担任了一名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员;沈从文先生的下半生从事文物、工艺美术图案及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工作;1978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致力于中国古代服饰及其他史学领域的研究;先后发表了唐宋铜镜、龙凤艺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著作,于1980年应邀赴美国讲学,并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的终审名单;1988年去世;这很有意思,他在北京写了边城,在上海写了丈夫,这显然是和他在北京、上海的不同体验有关的;他在上海感受到的文明危机,使他加深了家乡的同样被现代文明吞噬的危机感;同时,他面对上海这种他所拒绝的都市文化,他提出了他的文化理想,一个是不是需要重新恢复、重新唤起他家乡所谓的苗族文化所代表的乡土文化所拥有的生命活力,面对着都市文化的糜烂,是不是需要唤起他家乡的包括少数民族的那种比较原始、雄强的生命活力来做一个补充,所以这一时期也就是在上海的时期,他用理想化的眼光,用理想化的笔触创作了龙朱、媚金、豹子和那羊、七个野人和最后的迎新节、雨后;在这些小说里面,就和边城的那种宁静、肃穆、和谐不同,在这样的乡土小说里面充满了无忌的野性,一种圆满健全的生命力,这是被上海糜烂的都市文化所激起的乡土想象,而且乡土想象是被他圣洁化的,被他理想化的;他想用这种平凡的、简朴的、单纯的生活方式来对抗这种畸形的都市文化,他觉得这种存在于自然状态中的一种生命形态极有可能抑制现代都市的弊病;因此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作为乡下人的自傲和尊严;有人说,有了沈从文,便有了湘西,沈从文的文字是湘西的千里沅水,清流蜿蜒,从容地流向外面的世界;是的,在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确实是—个特殊的文化现象,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贡献是用小说与散文建造起他特异的“湘西世界”,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湘西边陲小镇自然和人生形式的边城小说,与沉落的都市世界相对照,希求用和谐自然的湘西社会作为未来理想社会的参照,实现其重塑民族经典的伟大梦想;沈从文以他那特有的重直觉、重感悟的独特思维方式构筑起—个理想的乡土世界,成为独特的“这—个”;而湘西之外的人们在临“水”自照的时候,便会觉得自己很丑陋,很赢弱;文学形象中的“湘西”于是有了名声;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包含有对人的生活形态中有别于现代文明的那种健康、协调、化外的境界的重新发现,同时大量地渗入作家的情感、情绪,把自己童年的记忆长久地带进笔下的记述,从而有意地增强了叙事作品的抒情倾向;在这个“湘西世界”中,作者保留了那个世界的自在性和自足性,生动复现了楚地的民俗、民风,写出了极具地域特色的乡土风貌,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底层人民的生活图景;沈从文以京沪文人的眼光.在反刍湘西这片化外之地时,品出了人性的力度、强度、原始的纯朴,直截了当的生命喷发,百折不回的追索;沈从文的湘西系列,以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湘西”代表了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他把—个无比纯朴的、自由的、满溢了生命力的王国表现在世人面前,他成为湘西人民情绪的表达者;他对故乡的农民、兵士、终生漂泊的水手船工、吊脚楼的下等娼妓以及童养媳、小店伙等等,都一律怀有不可言说的同情和关注,这里自然有血有泪.但更多的是追求琐屑生活的企望的破灭,是人格的习以为常的遭受践踏;沈从文没有什么政治意识.他只是用看似清淡的笔墨,点触令人心灵颤抖的故事,他的目标仅仅关注那些历经磨难而又能倔强的生存下去的底层人物;沈从文的边城.显示了一个身处都市的孤独的“乡下人”独立的趣味和固执的追求;地处桃花源的边城是沈从文用笔圈出的世外人境,宁静、和谐.而又隐伏着一丝忧愁,边城氛围是朦胧的;在这个地方,沈从文虚拟了一桩有始无终的湘西爱情,在其中有着关睢、蒹葭的韵致,有期待、有回避、有生、有死,有溯回从之的追寻,又有道阻且长的伤感.. 边城中所描绘的湘西不单单是个地域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湘西作为楚文化所泽被的文化继承体,在精神实质上和楚文化一脉相传;楚文化相对于中原文化而言带上更多的神秘色彩,本身具有重巫、祀,对各种图腾的崇拜的传统.沈从文作为—个地道的湘西人,从小耳濡目染,这强大的童年记忆和特殊血质又使沈从文在神性信仰上生有先天的接受优势;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沈从文的思想和个性的特征就是崇尚生命,崇尚人性,崇尚神性,具有了原始宗教的特征,沈从文的这个思想特征和作品得到源与流的统一,这一点在边城就很明显地反映出来;沈从文以及作品与湘西这地域并不是简略相连,而是一种更高层次上或者说本质上的沟通,这种沟通,靠的是神性;在沈从文美学观点中,在沈从文的美学观念里,除了“人性”,还有“神性”的观念;他认为—个人过于爱有生一切时,一定是因为在一切有生中发现了“美”,也就是发现了“神”,他认为,“美”即或由上帝造物之手所产生,它就是可以显出那种圣境的“神”.他的思想是“爱”、“神”、“美”三者—体的,“神性”就是“爱”与“美”的结合,这是一种具有泛神论色彩的美学观念;他的“湘西世界”有着特殊的审美价值,能够让人了解另一种“人生形式”,从而获得“生命的明悟”;因此沈从文认为的神性就是最高的人性,而神性又带上了宗教色彩,包含了那种来自原初生命形式的礼赞.对美没有修饰的膜拜;如果没有这种宗教特质作为沈从文和其作品边城的精神支撑,沈从文和湘西、苗民、沅江的关系就没有了水与乳交融,边城的美学价值亦失去了它的特性和永恒性.就没有了灵魂;在这个世界里,沈从文正面提取了未被现代文明浸润扭曲的人生形式,这种人生形式表现的极致,便是对“神性”的赞美;如月下小景从现代文明之前的历史中寻绎理想的人生形式,而所赞的爱和美都上升到人性的极致;在边城里,美丽天真的翠翠、她的殉情的双亲、侠骨柔肠的外祖父、豪爽慷慨的顺顺,都具有作家所向往的“人性”美;在那几乎与世隔绝的角落古风犹存,人们身上更多一些淳朴,作家也对它作了美化,用以表现对“人性”美的向往与追求;但同时,沈从文把边城看成是一座供奉着人性的“希腊小庙”,而翠翠便是这种自然人性的化身,是沈从文的理想人物;在这些理想人物的身上,闪耀着一种神性之光,既体现着人性中庄严、健康、美丽、虔诚的一面,也反映了沈从文身上的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式的情怀;沈从文认为小说包含两个部分,一种是社会现象:二是梦的现象;他认为写小说必须把“现实”和“梦”两种成分相混合;“湘西世界”就是沈从文理想人生的缩影,是他现实与梦幻的交织;这梦幻难免与现实持有距离,但作者的目的似乎是从人性道德的视角,去透视—个民族可能的生存状态及未来走向;沈从文是具有现代意识的作家,他在思索“湘西世界”“常态”的一面的同时,也在反思变动的一面;他一方面试图在文本中挽留湘西的神话,另一方面在作品中已经预见到“湘西世界”的无法挽回的历史命运;在暴风雨之夜猝然倒掉又重修的白塔,象征着—个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终结和对重造湘西未来的渴望;雷电交加的夜里,老船夫和白塔象征性的倒下,后来杨马兵同翠翠住下,使翠翠仿佛失去了—个祖父,却新得了一个伯父,白塔也重新矗立于碧溪蛆上,象征着再生与重建;前。

论沈从文的《边城》

论沈从文的《边城》

论从文的《边城》从文先生说:“文学方面我没有资格”,这话对我尤其合适。

但既然被从文先生带进了《边城》,便一同陷入湘西的风土人情之中,更陪同祖父一同叹息,陪同两位弟兄(大老与二老)一同流浪出走,陪同翠翠一同哀哭,一同守候——事实上所陪伴的是从文先生自己,更是我们每一个生在这世界、等候着什么并注定要死去的人。

汪曾祺在《读<边城>》一文中说:“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意思不是说这是个边地的小城。

这同时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

“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这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

汪曾祺说:先生从乡下跑到大城市,对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对城里人的“庸俗小气自私市侩”深恶痛绝,这引发了他的乡愁,使他对故乡尚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所摧毁的淳朴民风十分怀念。

汪曾祺先生的评论很有代表性,另外一种代表性的评论则强调:《边城》展示了苗族文化面对两大强势文化(汉文化与西方文化代表的“现代性”)之间的冲突,从文在那个故事里进行了充满感情的文化自卫。

我想这些评论虽有启发却不能令人满意,因为我们看到,从文先生从城市这边或现代性这边,走向边城或本土那边,却没有发现真正的乐土或安放灵魂的地方。

他是在寻找家乡,但家乡已经不在了,祖父死了,大老死了,二老出走,翠翠无望地等候着未知的将来。

这些悲剧只在很小的意义上可以归因于文化之间的力,更多的原因则是“未知”的。

这些未知因素表面上是宿命论的甚至是神秘主义的;然而,当从文把这种悲剧意识对象化的同时,也开始寻找答案——翠翠要等这个答案,她在母亲命运的河边,苦苦地等候着。

这样一来,边城也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一个文化概念,而成为一个人性概念,一个概念。

从文以下两处文字可作为理解《边城》的参考:1、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

我只想造希腊小庙。

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

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

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

论沈从文的文学观

论沈从文的文学观

论沈从文的文学观论沈从文的文学观绪论沈从文是一位推崇超政治文学观,坚持文学独立自由立场的文学家。

他关注的是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世界和生命价值;追求的是一种籍书写小说而达到诗歌的抒情境界。

以“抽象的抒情”展现生命的美丽,表达对生命的体悟。

以期待“把生命引导到一个崇高的理想上去,激发生命离开动物的人生观”,重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他吟唱的是庄严与卑微,坚实与柔弱,质朴与刚健等多种音部叠加的生命咏叹调,他追求的是为生命的文学观。

这种文学观源于他独特的生命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他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实践中。

一、缠绵的乡土情结,无可比拟的湘西是沈从文的精神资源。

湘西对于沈从文来说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

它在沈从文创作中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24年到1927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沈从文在生活的压力之下拿起笔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通过在作品中对湘西作一种充满温情的描述来寻求慰籍,支持自己在都市中奋斗下去;1924年12月,发表在《晨报副刊》上的《一封未曾付邮的信》是目前所知的沈从文最早的作品。

在这篇散文中和紧随其后发表的日记体小说《公寓中》里,反映的都是沈从文在都市生活中感受到的极端陌生感和孤独感。

另一方面在作品中又以自我暴露的方式抒发受到都市轻慢后产生的愤懑,求得感情上的平衡。

当都市生活中“全个社会都对于陌生客人表示拒绝”,而向前的希望远景又十分模糊,沈从文唯一可做的还是回忆过去,把那点属于自己的痛苦和寂寞镶嵌在各不相同的自然景物中,一再温习尤其是儿时无拘无束的生活所保留的新鲜快乐印象。

于是就有了《玫瑰和九妹》《炉边》《黎明》等描写家庭生活和童年朋友的作品。

此时沈从文尽管已经展露出善于捕捉湘西自然风韵和奇异人生的艺术才能,但他仅仅是把故乡的一些自然风情、生活琐事或个人的情感意绪敷衍成篇而已,还没有能力对湘西作更深的文化审视。

驱使他把目光投注到湘西的是初到都市的极端孤独感和内心深处的自卑感,湘西对于沈从文的创作影响只不过是提供了一种原料。

论影响沈从文创作的六个因素

论影响沈从文创作的六个因素

论影响沈从文创作的六个因素论影响沈从文创作的六个因素沈从文(1901年-1988年),中国现代作家和文化名人,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厚的思想内涵在中国文坛独树一帜。

他的作品广泛涉及小说、散文、评论、诗歌等多个文学类型,以及戏剧和电影的创作。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探讨影响沈从文创作的因素,包括生活经历、历史背景、个人性格、家庭环境、时代变迁和文化传统。

首先,沈从文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出生在一个封建家庭,从小接触到丰富的文化,培养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才情。

同时,他在家庭中也感受到了封建等级制度和父权文化的压迫,这对于他塑造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历史背景是影响沈从文创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他经历了清朝末年、辛亥革命、民国时期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亲身目睹了中国社会的动荡与变革。

这些历史事件对于沈从文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情感来源,使得他的作品在揭示社会问题和展现个人情感方面更加深入和细腻。

第三,个人性格也对沈从文的创作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他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和执着的追求,不断努力超越自我。

同时,他善于观察和感知,对于社会现象和人性有着独到的洞察力。

这些个人特质为沈从文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个人色彩,使得他的作品独具一格、深入人心。

第四,家庭环境也对沈从文的创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的父母都是学者,家庭环境充满了书香气息。

他们对于沈从文的成长和创作给予了鼓励和支持,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文化背景。

这种家庭环境培养了沈从文的才情,使得他能够在文学道路上不断取得突破和创新。

第五,时代变迁是影响沈从文创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他成长和活动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转型,这从一个侧面上激发了他对于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同时,新的时代背景也为他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创作舞台,使得他能够更好地塑造作品中的形象、发展情节和表达主题。

最后,传统文化对于沈从文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沈从文的生命美学观

论沈从文的生命美学观

论沈从文的生命美学观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家,他的创作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小说、文学理论、散文等等。

同时,沈从文也是一个思想深刻、艺术感染力强的作家,他的生命美学观是他一生探索的重要主题。

本文就沈从文的生命美学观进行分析和探讨。

沈从文的生命美学观始于他对生与死的思考。

在他笔下,生命是一种奇妙的存在,是一种能呈现出庄严、神秘与诗意的存在。

他认为,生命不应该被简单地定义为生存,而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一种能够持续地创造与创新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沈从文看到了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应该被看作是一个拥有独特价值的存在。

生命的独特性正是沈从文关注的核心。

他透过艺术的眼睛,看到了生命的价值与美学。

他认为生命是一种奇妙的存在,它的美学不在于表面上的形态,而在于它内在的精神力量。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能够让人拥有自我超越的力量,能够让人在生命中不断前进。

沈从文的生命美学观突破了传统美学的桎梏,他将美学看作是一种能够渗入到生命的所有层面中的价值观。

他不仅关注生命的内在价值,也关注生命的外在表达形式。

他认为艺术是生命美学价值的重要展现形式,而生命本身也是一种艺术。

在这种观念下,沈从文一再强调生命的独特性,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创造力量。

沈从文追求生命的美学,也是为了表现出他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他认为人类与自然有着一种神秘的联系,人类应该与生命共存共荣。

他鼓励人们在自然中寻找灵感,让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

他认为只有当人们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美丽时,才能够意识到生命之美。

沈从文的生命美学观体现着非常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

他强调人类应该积极地探索自我的内在价值,扩大自己的艺术世界,将自己的创造力注入到生命中去。

他也强调人类应该积极地与社会互动,以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

他认为艺术是一种可以提高人类文化素质的工具,能够让人们更为敏锐地察觉到生命中的美丽。

总的来说,沈从文的生命美学观是一个非常宏大而高尚的概念,它旨在让人们认识到生命的独特性,以及生命所蕴含的美学价值。

《2024年论影响沈从文创作的六个因素》范文

《2024年论影响沈从文创作的六个因素》范文

《论影响沈从文创作的六个因素》篇一一、引言沈从文,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沉的文学造诣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尊重。

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影响沈从文创作的六个主要因素,以期更深入地理解其作品内涵与艺术价值。

二、六个影响沈从文创作的因素(一)地域文化背景沈从文生于湘西,长于湘西,湘西的地域文化背景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湘西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传统等元素都为沈从文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他的作品往往以湘西为背景,展现了湘西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二)个人经历与成长沈从文的个人经历与成长也是影响其创作的重要因素。

他曾经在军队服役,经历过战争的洗礼,这些经历都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此外,他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等也对其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三)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沈从文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也是其创作的重要影响因素。

他生活在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年代,这些时代背景都深刻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他的作品往往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和命运,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四)文学传统与文化传承沈从文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古典文学、诗词等有着深厚的造诣。

他在创作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的文学元素,使其作品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

此外,他对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使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

(五)语言风格与表达方式沈从文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著称。

他的语言简练、质朴,富有表现力,能够生动地描绘人物形象和场景。

他的作品往往以细腻的笔触、深入人心的情感表达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也是其创作的重要特色之一。

(六)艺术追求与创新精神沈从文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追求和创新精神。

他不断尝试新的创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使自己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论沈从文独特的文学理想

论沈从文独特的文学理想

近现代文学研究6论沈从文独特的文学理想任亚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涌现的众多作家中,沈从文算是引人注目的一位了。

说他/引人注目0,不仅因为他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作品结集约八十多部),而是他以自己特殊的审美视角、艺术气质绘出了具有独特乡土风情的风俗画卷)))湘西世界。

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0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

湘西所代表的是一种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沈从文就是湘西人民情绪的表达者,又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表现者和反思者。

他认为/美在生命0,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的作品充满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这也使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处于特殊地位并备受冷落而成为文学理想的寂寞者。

是什么使这位/湘西世界0的歌者遭受非议并在文坛引起争论呢?遍览其作品,我们便不难发现,沈从文在作品中反复咏唱着一个异于时代的文学主流的主题:人性。

在53从文小说习作选4代序6中,他公开表白:/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

我只想造希腊小庙。

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它别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一座有灵性的建筑。

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生的人性形式0。

沈从文/爱世界、爱人类0。

造文学的/希腊小庙0,供奉/优美、健康、自然0,而又不悖乎/人生0的/人性0就成了沈从文文学征程的最高理想和追求,并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用毕生向这理想迈进。

沈从文生于荒僻而风光如画、富有传奇性的湘西凤凰县,他身上流着苗、汉、土家各族的血液,这给他带来特殊的气质,带来多彩的幻想和少数民族在长期受压的历史积淀的沉忧隐痛。

从少年时期沈从文就熟读社会这本大书,生命的智慧多半直接从生活中得来。

过早从戎并面对残酷的现实社会,血雨腥风的洗礼,使他不愿在作品中再现人类极端野蛮愚昧的丑恶面,继而转向讴歌人性中美的一隅。

论沈从文对自然人性的呼唤

论沈从文对自然人性的呼唤

论沈从文对自然人性的呼唤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他的作品以对自然和人性的独特描写而闻名。

在他的作品中,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性的关怀贯穿始终,呼唤着人们回归自然,回归本真的人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沈从文对自然和人性的呼唤,分析他的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和情感。

沈从文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在他的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他的小说和散文中,经常可以看到对自然风景的描写,他善于用生动的语言,细腻的笔墨来描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在《边城》中,作者对湄南河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广袤的土地上,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他对自然的描写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更多的是在于对自然内在的力量和生命力的赞美和颂扬,这种敬畏和爱戴的态度贯穿于他的全部作品之中。

沈从文对人性的关怀和呼唤也是他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

在他的作品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大多数作品以平民百姓为主角,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形象深刻的人物,他们的言行和感情都是饱含着生活的痕迹和力量。

他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性的丰富和多样性,不论是喜怒哀乐,欲望和道德的挣扎,都在他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在《湘行散记》中,作者通过对当地百姓的描写和对于生活的感悟,展现了对平民百姓的深刻理解和关怀,对人性的呼唤贯穿全文,呈现出一种对真实人性的呼唤和赞美。

沈从文的作品中,对自然与人性的融合和呼唤是他的核心思想之一。

在他看来,人性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尊重人性。

只有在自然的怀抱里,人类才能找到内心的安宁和平静,才能找到自己的根。

在他的作品中,对自然和人性的呼唤贯穿始终,是他对世界的一种理想追求,也是他对生命的一种赞美和颂扬。

值得一提的是,沈从文在作品中所体现的对自然和人性的呼唤并不仅仅是美好的幻想,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一种深刻思考和呐喊。

他通过作品中对自然和人性的描写,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不满和反思,呼唤人们回归自然,回归真实的人性。

论沈从文小说的人文美和民俗美

论沈从文小说的人文美和民俗美

课程论文题目论沈从文小说的人文美和民俗美学生姓名学号院系专业课程名称任课教师二O一二年六月五日沈从文小说中的人性美摘要:沈从文作品中独特的人文审美价值,对生命自然的信仰,表现一种古朴的生存之道,同时更深层地探究人的生存。

在对湘西世界古老风俗人事的描写中,表现出在历史中人性的状态,沈从文作品中表现的生命的凝固形式,一种未知的命运、宿命的隐痛,以及他用“抽象”手法描绘的乌托邦式的湘西人文世界。

关键词:人性美;民俗文化;湘西文化;人文精神1. 引言1.1 沈从文生平京派代表作家沈从文(1902—1988年),原名沈岳焕,生于荒僻而风光如画、富有传奇性的湘西凤凰县。

他身上流着苗、汉、土家各族的血液,这给他带来特殊的气质,带来多彩的幻想和少数民族在长期受压的历史中积淀的沉忧隐痛。

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贡献是用小说、散文建构起他特异的“湘西世界”。

沈从文处于的那个时代正是社会大转型,新旧思想强烈碰触的年代。

从少年时期起,他就熟读社会这本大书,生命的智慧多半直接从生活中得来。

以后接触了“五四”新文学,1923年独自跑到北京,他经历了少年流浪,自学而达到能在大学任教习这样大多数人少有的生活,而他的创作终于也走上一条独特的道路——乡土文学中隐藏建构出“人文精神”的思考。

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主要指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与探究,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思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关注人类价值与精神。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沈从文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一方面表现为对民族道德建构的探寻,这是显性意义上的;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人的生存、存在意义上的思考,这是深层次的最富有审美意义的文学人文精神建构,组成其作品人文精神建构的主要为他作品中的“风俗人事的追寻”与“作品叙事”。

沈从文的作品丰富了30年代中国文学的多样,多元的特征。

论沈从文《边城》的审美内涵

论沈从文《边城》的审美内涵

论沈从文《边城》的审美内涵沈从文特别善于揭示这些一代一代流传的古风习俗人情世态所包含的人情美和人性美,令人神往,令人惊叹。

加上沈从文运用泥味土香十足的方言土语,这更使他的充满浓郁的湘西地方特色。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论沈从文《》的审美内涵。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论沈从文《边城》的审美内涵摘要:《边城》是沈从文“湘西小说”的代表作品。

沈从文在作品中构筑了一个质朴而又清新的世界,表现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使人真切感受到了湘西自然、人情和人性的美。

本文将从环境、爱情、人性三个方面分析《边城》的审美内涵。

关键词:边城环境爱情人性审美内涵沈从文是现代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是“京派”的领袖人物。

沈从文是一富于诗性的作家,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写于1934年的中篇小说,是一部充溢着浓浓湘西乡土味、乡土情的佳作。

欣赏《边城》带给读者的美:其一山水美,其二人情美,其三人性美。

作品没有惊心动魄的社会巨变和激烈复杂的矛盾冲突,但风格深远自然、清灵纯朴、和谐隽永,如一幅美丽的乡村图画,让读者低徊沉醉,流连忘返,渗透着一种特殊的审美情趣。

一、精神神庙的湘西美《边城》开篇便将读者引领到湘西的一片旖旎风光中。

湘西地处川、湘、黔三省交界,边城茶垌较少受到现代都市资本主义文明的侵蚀。

加之那里是少数民族杂居,受过去统治者大汉族主义压迫,增加了少数民族的内聚力和团结性,而民族内的阶级、等级观念相对淡薄。

边城依山傍水,远离尘嚣,和平安详,如世外桃源。

白塔下的老人、女孩和黄狗居住在一条小溪边,“溪流如弓背……清澈透明……”这座小小的山城,鸟语花香,青山翠竹。

古朴的吊脚楼,耸立的小白塔,大自然的生命季节循环不息,大自然的美令人陶醉,而大自然养育出的子民更令人赞叹。

如此自然的神来之笔在《边城》随处可见,文字美传递着环境美。

沈从文的故乡就是湖南湘西的凤凰县,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城,古朴的民居与青山绿水浑然天成,现已成为是我国一个著名的旅游点。

论沈从文对中国现代小说的独特贡献01

论沈从文对中国现代小说的独特贡献01

论沈从文对中国现代小说的独特贡献一、沈从文的生平与创作概况沈从文(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

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

苗族。

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到沅水流域各地,随军在川、湘、鄂、黔四省边区生活,开始接触中外文学作品。

1923年到北京自学并学习写作。

曾去北京大学旁听。

1924年后开始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合编《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

1928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黑》、《人间》杂志。

翌年任教于中国公学。

1930年起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

1934年起编辑北平和天津的《大公报》副刊《文艺》。

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编辑《大公报》、《益世报》等文学副刊。

从192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集《鸭子》开始,沈从文出版了7O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

至40年代刊行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长篇小说《旧梦》、《长河》,散文集《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从文被安排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从事文物、工艺美术图案及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工作。

1957年放弃了文学生涯。

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

代表作《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

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

二、沈从文的小说特色2002年,哈佛博士的美国学者金介甫在撰写的《沈从文传》中提出,沈从文是“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鲁迅”。

论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

论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

论沈从⽂《边城》的⼈性美论沈从⽂《边城》的⼈性美概要:沈从⽂先⽣的《边城》,是⼀个关于湘西苗族的民族特质的经典⽂本。

其中寄寓着沈从⽂的审美追求,是对湘西苗族赖以⽣存的湘西世界的完美构建;是对湘西这⽚神秘⼟地上蕴育的⼈性美、⼈情美的⼈⽣形式的挖掘。

沈从⽂⼩说创作主要有两类,⼀种题材是以湘西⽣活为中⼼,⼀种是以题材都市⽣活为中⼼,第⼀种是展现湘西苗族⼈原始、⾃然的⽣活形态和⽣命状态,对故乡⼈民怀有不可⾔状情感与关爱,歌颂⼈性美;第⼆种展现都市⽣活的腐化堕落,揭⽰都市⾃然⼈性的遗失。

作为⼀个离开湘西,对湘西这⽚热⼟有着深深眷恋的湘西⼈,在他的内⼼当中,湘西与都市,彼此观照,互为参照,因⽽,他笔下的湘西世界是与都市社会对⽴总体框架中获得表现,⽽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性的扭曲是在他⼈⽣理想的观照下获得显现,构起了沈从⽂笔下的都市⼈⽣与乡村世界的桥梁,加上作者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写出了⼈性美的赞歌。

《边城》中不仅仅是对理想、对主体的审美追求,也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忧愁和寂寞,也有⼈在命运变数⾯前的⽆助与⽆奈,隐伏着很深的悲剧。

关键词:沈从⽂湘西世界⼈性美⼀沈从⽂创作《边城》的初衷从荒僻、闭塞、落后的湘西到⼤都市的北京,沈从⽂逃离了愚蠢、残暴的卒伍⽣活,迎来的却是另⼀个更加丑恶的现实,更加耻辱的⽣活。

于是,⼀⾯细致⼊微地描画都市上流社会庸俗⼩⽓⾃私市侩的众⽣相,⼀⾯回过头来把⽬光投向早年⽣活过的湘西社会,凭着他对故乡下层⼈民怀有的那份“不可⾔说的温爱”①之情,⽤热情、迷醉的歌喉对那⾥的风⼟⼈情唱出⼀曲⼜⼀曲⼼灵的恋歌,⽽《边城》正是这些恋歌中最优美动听的⼀⽀。

沈从⽂是⼀位歌者,虽然他⽤的是笔,但他是受到湘西⼭歌的熏陶和滋养,写下的是⽂字,流淌在⼼中的是恋歌。

他以他的敏感、情绪、幻想编织⼀种与现实迥然不同的“优美、健康、⾃然,⽽⼜不悖乎⼈性的⼈⽣形式”②。

同时,他⼜为⾃已未能为民族找到⼀路摆脱堕落趋势的路途⽽痛苦、寂寞,这种⼼绪⼜不可避免地辐射到他笔下的⼈物⾝上,于是在作品中就有⽼船夫“⼀切要来的都得来”③的⽆奈,就有了翠翠“这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④的不确定的等待。

《2024年论影响沈从文创作的六个因素》范文

《2024年论影响沈从文创作的六个因素》范文

《论影响沈从文创作的六个因素》篇一一、引言沈从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家,其独特的文风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

沈从文的创作离不开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包括地域文化、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家庭背景、社会变迁和文学潮流等。

本文将从这六个方面来分析探讨这些因素如何对沈从文的创作产生影响。

二、地域文化因素沈从文生于湘西,长于湘西,湘西的地域文化对其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湘西的民俗风情、山水风光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沈从文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湘西的元素,如《边城》中的湘西山水、《长河》中的湘西人民等,都体现了湘西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时代背景因素沈从文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抗战时期,沈从文的创作主题多以反映人民疾苦、呼唤民族觉醒为主,如《边城》中的乡土情结和《长河》中的民族精神等。

因此,时代背景对沈从文的创作主题和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个人经历因素沈从文的生活经历也是其创作的重要源泉。

他曾有过边疆地区的游历,也有过乡村生活的体验,这些经历为他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此外,沈从文的个人情感经历也影响了他的创作,如他的爱情故事、家庭变迁等都在其作品中有所体现。

五、家庭背景因素沈从文的家庭背景也是其创作的重要因素。

他的家庭环境及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父亲是当地的读书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沈从文的创作理念和文风。

六、社会变迁与文学潮流因素沈从文生活在的社会大背景下,也见证了社会的巨大变迁。

社会变革对沈从文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他关注社会问题、反映人民疾苦的作品更是体现了这一点。

同时,文学潮流也对沈从文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他吸收了现代文学的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风。

七、结语综上所述,地域文化、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家庭背景、社会变迁以及文学潮流这六个因素都对沈从文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论沈从文的人性思想

论沈从文的人性思想

论沈从文的人性思想第一次接触沈先生的作品是在中学语文中选学过一篇他的作品《边城》,那时候差不多是一口气读完这篇小说的,脑海里瞬时也就浮现了一幅宁静幽雅的画面,竟不知这世上还真有这样一个美好的地方。

那时正好我们的语文老师是来自湘西的,那时的我们对湘西并没有很深的概念,大概只知道它是属于湖南西部的。

她在讲这一部作品的时候,就跟我们描述了湘西当地的自然景色和民族风情,因此对这个偏远而又神秘的地方产生了无限的好奇和憧憬。

也许是因缘巧合,也许是命中注定,我的大学生涯便会在这里渡过,这个我在梦里已想象了千百次的地方。

在这里近乎三年的时间,熟悉了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人,似乎能够慢慢地领会沈先生作品中如诗如画般文字里隐晦的情感,也慢慢地懂得了沈先生一生所追求的人生形式。

沈先生一生没有加入任何党派,因此他的作品里并不参合任何的政治因素和政治观念,他始终认为文学应该是独立存在的,不应该用来当作为政治服务的功利产品。

因此他是一位完全用自己的真实情感,自己所有的力量和生命写作的纯文学家。

他作品中的人性思想是对于整个人类而言的,并不带上阶级色彩,也并没有阶级观念,是公正的,公平的。

因此自然,生命,爱这三个全人类都共同拥有的主体便成为了他作品中人性思想讨论的核心。

自然,就是沈先生笔下那一幅幅绚丽的湘西自然景色。

浓墨的青山,流动的水,滚动的激情全在他笔下缓缓溢出,平淡却有力量。

在这里,湘西,那山,那水,那大自然造就了一个个大自然天真活泼,善良人情的儿女。

如《边城》中的翠翠,傩送,《萧萧》中的萧萧,一个一个都是那么愉快简单地存在着。

没有任何都市里功利渣滓的交易与利益勾搭,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与醇厚人性。

就如翠翠,湘西的蓝天,清风赋予了她健康健美的身体;白塔下流动的碧水,影印在水中的青山给了她一双犹如雨冲洗过般清亮透明的眸子;碧溪岨的竹篁给了她一颗为爱坚守的心;酉水、小船更是满载了一船她那少女一切淡淡的青春情绪,悠悠惶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姓名陈小玲内容摘要:中篇小说《边城》创作于1934年,由上海生活书店出版。

作者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省凤凰县人。

他生长在湘西沅水流域,苗、侗、土家族汇居的地方。

其创作思想为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立场,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观察人生,以表现人性为主要内容,注重民族品德的重建,宣扬原始古朴的人生审美理想。

沈从文擅长小说创作,善于用冷峻的写实手法表现“近代文明”的道德沦丧,用温暖的抒情笔调描写下层人民的淳朴人生。

其代表作为小说《边城》。

沈从文的《边城》以湘西小山城茶垌及附近乡村为背景,描写一个撑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之间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

作品通过对男女之间的爱情,祖孙之间淳浓的亲情,邻里之间友爱互助、和睦相处的乡情的细腻刻画,生动地展现了边城人民的健康、优美、质朴的民风和人情。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人性美读了沈从文的《边城》,最震撼人心的就是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美。

这种力量使人对“爱”和“美”的人性更加珍惜,更加向往。

在《边城》中,作者赋予他笔下的所有人以一种淳厚、质朴的人性。

《边城》中的人性是非常优美的。

尤其是从翠翠、爷爷、船总、顺顺及天保和傩送身上,无不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人物丰富缠绵的内心情感。

翠翠这一少女形象,是作者笔下优美人性的化身与极至,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借助语言塑造的迷人的形象,“是全书之魂,是作者倾注‘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

”①这是《边城》人性美的第一个方面。

首先,翠翠的出生是一种悲壮的美,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

翠翠是老船夫的独生女,在十七年前同一个茶垌屯防军人唱歌唱熟后,秘密地背着忠厚的老船夫发生了暖昧关系所生下来的孩子。

有了小孩子,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结婚不成。

他们一个不愿违悖军人的责任而逃走,一个不愿意就此抛下孤独的父亲。

希望共同幸福生活不大可能。

经过一番考虑后,男的毅然下决心,首先服毒死去。

女的却关心腹中的一块肉,不忍心,拿不出主张。

等待腹中小孩生下后,却到溪边故意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留下了这个可怜的孩子,在一种近乎奇迹中这遗孤居然长大成人了。

其次,翠翠,这个名字在读者眼里、心里也是美的。

名字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简单称呼,它体现了爷爷对翠翠所寄予的理想。

在这里,爷爷之所以给外孙女取名“翠翠”,除了希望她富有生命力,茁壮成长而外,更希望她出落得美丽动人。

这翠翠呢,长年在和暖的细风中吹着,在柔软的太阳中晒着,翠翠的皮肤晒得黑黑的,触目是青山绿水,一双大眼睛清亮如水晶。

美丽的大自然长养且教育她。

她“天真活泼,有如山上的小黄麂一样乖巧。

从不知道发愁,从不知道动气。

平时在渡船上,如果有人对她注意时,她用大大的眼睛怯怯地盯着陌生人,作出随时都可能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

但当明白了面前的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

”她长得如她的名字那样动人、可爱。

再次,翠翠美在行为切合她的个性。

翠翠有着对爷爷的那一份深深的依恋之情,所以她不愿意离开爷爷,就连上一里路远的茶垌城看热闹,也要和爷爷一起去。

她不愿意让小船来陪爷爷,她要和爷爷一同撑渡船,一同歇息,一同看热闹。

她是那么地毫无心机,甚至于超出了一切利害关系之上,她拉着摆渡客衣角说:“不许走,不许走!”要别人收回钱去,引来一阵阵的欢笑。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喜欢看扑粉满脸的新嫁娘;喜欢听新嫁娘的故事;喜欢把野花戴在头上。

有时过渡的是从川东过茶垌的小牛,是羊群,是新娘子的花轿,翠翠必争着作渡船夫,站在船头,懒懒地攀引缆索,让船缓缓地过去。

牛、羊,花娇上岸后,翠翠必跟着走,送队伍上山,站到小山头,目送这些东西走去很远了,方回转船上,把船牵靠近家的岸边;有时采把野花缚在头上,独自装扮新娘子,她喜欢听人唱歌,能领会歌声的缠绵处。

睡梦中,她的灵魂为一种美妙的歌声浮起来,仿佛轻轻地在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对山悬崖半腰去摘虎耳草。

可是,当二老把老船大的酒葫芦送来时,翠翠被二老望着,翠翠有点不好意思,溪边有人喊过渡,翠翠却借故走开了。

随着她一天一天地长大,她热切地希望着幸福,盼望着爱情的来临,但是当爱情悄然来临时,她又似一只受惊的小兔,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她把自己爱情的心埋藏得极深,默默承受命运的安排,达到了美丽的令人忧愁的境界。

”②最后,作品中翠翠的心理也很美。

翠翠长大后,内心便起了微妙的变化,少了一点乖巧和欢笑,多了一份深思和羞涩。

有时心里完全充塞一种不分明的心绪,体味到许多原未想到过的东西。

她不知道这是应该快乐的还是应该忧愁的,即使愁绪袭来,她也沉静地咀嚼它,仿佛连愁绪也是生命所必需的。

翠翠是自由的,又是惘然的。

她是湘西那古老生活方式下的姑娘,她只是依着古老的法则和既有的节奏安分的生活。

作品中,翠翠对二老的爱情是在无言中默默相许。

大老走车路请媒人到老船夫家做媒,老船夫让翠翠自己作决定,“翠翠不作声,心中只想哭,可是也无理由可哭”;“回头又同翠翠谈了一次,也依然得不到结果”。

对大老,翠翠是无言的拒绝,而对二老呢,则是无言地相许。

二老夜晚到碧溪蛆唱歌,翠翠“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悬崖半腰——去做什么呢?摘虎耳草!”“老船夫问,‘翠翠,你得了多少鞭笋?’翠翠把竹篮向地上一倒,除了十来根小小鞭笋外,只是一把肥大的虎耳草。

老船夫望了翠翠一眼,翠翠两颊绯红跑了。

”在这两段描写中,翠翠什么话都没有,然而她的娇羞可爱,她的对爱情的渴望和坚贞却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了,大有李清照词句中“和羞走,倚门回首,还把青梅嗅”之妙。

翠翠的美,不需要说话,一切都在她的行动细节、微妙心理的表现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边城》展现人性美的第二个方面是通过老船夫对女儿、对孙女的挚爱来体现的。

老船夫是作者在小说中尽力刻画的另一个人物。

对于自己的女儿和孙女,他痛爱有加,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给了她们。

十七年前,当他的独生女背着自己与驻防的一名绿营兵恋爱,有了小孩后,他“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地过下去。

”后来,士兵服毒死了,女儿为之殉情。

老人主动挑起了哺育孤雏的重任,没有一句怨言,几十年如一日,风里雨里,来来去去。

小孙女“奇迹”般地长大了。

对于翠翠,老人总是那么迁就,不折不扣地让小孙女体验到父爱。

通过老船夫,作者讴歌的是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

天黑了,翠翠坐在悬崖上,心中觉得很悲伤,一只萤火虫尾上闪着蓝光,很迅速地一飞而过。

翠翠锐声叫道:“爷爷,为什么不上来?我要你!”船上的祖父听到这种带着娇,有点儿埋怨的声音,一面粗声粗气地答道:“翠翠,我就来,我就来!”一面心中却自言自语:“爷爷不在了,你将怎么样?”在清冷的碧溪蛆,白塔,渡船,黄狗,祖孙俩相依为命。

“若说是爷爷的慈爱给了翠翠安全感,那么必是翠翠的乖巧、明慧和天真给了风烛残年的爷爷以人生的意义和活下去的勇气。

”③随着岁月的流逝,转眼间,外孙女己出落成一个如她母亲一样美丽的少女。

从此,在老船夫的心里又多了一层心事:为翠翠找一个如意郎君。

老人开始为翠翠的归宿着急了。

他一心想着翠翠既是她那可怜的母亲交给他的,翠翠大了,他也应该把翠翠交给一个可靠的人,手续清楚了,他的事才算完结了。

当老人得知大老天保喜欢上翠翠时,既惊又喜,盼望着她从此能找一个好人家,开开心心、轻轻松松地过日子。

从此他的心事也好有一个了结。

因此,当大老天保说出对翠翠的爱慕之情时,老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下棋有下棋规矩,车有车路,马有马路,各有走法。

”所谓“车路”,意指媒人说媒提亲,男女婚姻由双方家长做主,所谓“马路”,意指男女双方以歌传情,一切由男女双方自己做主。

④老人真心希望能促成这桩亲事,大老走车路,应当由大老爹爹做主,请了媒人来正正经经同我说,若走的是马路应当自己做主,站在渡口对溪高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一切由翠翠作主。

老人的意思不管你怎样选择,你都该作出决定,采取行动了。

另一方面,老人又怕伤害到翠翠,用玩笑的方式含蓄地告诉翠翠,翠翠在失望中,懒懒地坐在船上漫不经心地剥豌豆,将一簸箕豌豆全倒在了溪水中。

翠翠心事忡忡地走到葱地边,他连话也不敢说,生怕翠翠会把一块地的葱全掐掉。

当老人意会到翠翠心中喜欢的是二老傩送时,老人又忙碌着张罗。

一场大病,走路也踉跄,他还急着到城里去,找到船总顺顺打听关于二老亲事的情况。

可是,大老天保下河遇险了。

在顺顺和二老心中,总认为这事与翠翠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尽管老船夫要为孙女翠翠的命运抗争,要为翠翠作一个完美而“清楚”的交待,他拼命抗争却心力交瘁,再也无力支撑了,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雷声将歇的黎明前,正是那无情的雷雨让爷孙小屋后的白塔坍塌之际,老人一病不起了。

就在临死之前,老人还担心翠翠害怕惊雷,强撑起身来把一条布单搭在她身上,担心她着凉。

爷孙之间的亲情之爱结束了,人性之爱却永不终结。

他带着万般无奈和无限的愧疚悄悄地离开了人世,他对女儿、孙女的爱仿佛就是我们炎黄子孙祖祖辈辈、生生息息得以繁衍的血缘纽带。

老船夫慈祥、敦厚、善良、凡事但求心安理得的良好品德仿佛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化身;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那原始而又古老纯朴的人性之美。

小说正是通过老船夫这个典型人物的描述来展现亲子之爱的人情美。

《边城》展现人性美的第三个方面是通过老船夫对自己工作的敬业和对过渡人的慷慨来表现的。

在作者的笔下,老船夫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

他善良、勤劳、朴实、憨厚、忠于职守、克尽本分。

他生活虽然清贫,但却不贪心;乐善好施,却从不索取,“凡事求个心安理得”。

终生为别人服务,却不图别人的一丝报答。

“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

年纪虽大,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份生活离开”。

于是,不论是早还是晚,不论自己的身体累还是不累,不论心里的情绪好还是不好,只要有一个人喊一嗓子要过渡,他便毫无怨言的飞快起身。

船将拢岸,老船夫口中一面嚷着“慢点,慢点!”自己却霍的跃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

老船夫的工作为公家所有,所以过渡人不必再另外出钱了。

但也有人心中不安,抓了把钱掷到船板上时,老人就一一拾起来,依然塞回那人手上去,俨然吵嘴的样子:“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你这个!”也还是有人为求个心安理得,不管如何都要给钱。

老船夫没办法只好收下,但随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这个理就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垌去买茶叶和草烟。

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去,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随意解渴,草烟则被一扎一扎挂在老人腰带边,过渡人谁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

有时估计过渡人中有注意到草烟的,老人总把一小束草烟扎到那人包袱上,一面说:“大哥,不吸这个吗?这好的,这妙的,看样子不成材,巴掌大叶子,味道蛮好,送人也很合式!”老人质朴、厚道的性格为所有过渡人称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