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

合集下载

抗260℃超高温水基钻井液体系

抗260℃超高温水基钻井液体系

抗260℃超高温水基钻井液体系引言在潜水井钻探过程中,钻井液不仅要满足排屑,冷却,润滑等基本功能,同时还需要能够承受极端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超高温是影响钻井液体系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针对近年来油田开采深度加深,潜水井钻探中超高温现象增多,各国学者陆续进行抗260℃超高温钻井液体系的研究。

本次研究旨在开发出超高温水基钻井液体系,并对其抗超高温能力、耐盐和隔离污染等性能进行分析,以期在潜水井钻探中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实验部分1. 配方设计本实验设计超高温水基钻井液体系的配方如下:①HPAM 0.34%②CMC 0.2%③淀粉 0.2%④有机硅 0.1%⑤KCl 4%⑥碳酸钠 1.5%⑦KOH 0.2%⑧NaOH 0.2%⑨硼酸 0.1%⑩葡聚糖 0.1%⑪乳化剂 0.5%在配方设计中,考虑到超高温情况下,水的热稳定性和防拓泥能力,采用了乳化剂进行稳定性处理,同时添加硼酸、葡聚糖等缓蚀剂,增强了液体系统的防腐蚀性能。

2. 具体实验将上述配方中的各种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得到超高温水基钻井液体系。

超温钻井模拟实验分别以200,220,240,260℃的温度进行,记录每个温度下的液相黏度,钻头摩阻、滤液性能等情况,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本次实验设计共进行4次,实验结果如下:实验次数温度(℃)黏度(mPa·s)钻头摩阻(m/mm)滤液性能(ml/cm2)1 200 56 0.33 252 220 92 0.42 283 240 120 0.54 304 260 152 0.68 32结果分析从上表可以看出,与石油钻井液相比,本次实验设计的超高温水基钻井液体系在高温环境下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其液相黏度较低,易于钻孔,钻头摩阻较小,滤液性能较好。

考虑到超高温下水的蒸发和盐析等问题,实验中加入了硼酸等缓蚀剂,保证了液体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增加了体系的防腐蚀性能。

结论本次实验设计成功开发了能够抗260℃超高温的水基钻井液体系。

亚洲最深井-轮探1井水基钻井液技术

亚洲最深井-轮探1井水基钻井液技术

1921 基本概况该井自上而下钻遇第四系、新近系、古近系、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鹰山组、蓬莱坝组、下丘里塔格、阿瓦塔格、沙依里克、吾松格尔、肖尔布拉克组、玉尔吐斯组、奇格布拉克组等地层,主要目的层为震旦系的奇格布拉克组。

奥陶系的鹰山组-震旦系的奇格布拉克组超深、超高温井段,对钻井液的抗温能力、封堵防塌能力要求高,因此抗高温水基钻井液的研究是应对轮探1井超深、超高温钻井难题的重点;为保证轮探1井超深、超高温井段的顺利施工,经过前期大量的室内实验和配方调整,确定轮探1井超深段使用氯化钾聚磺水基钻井液体系;本井使用该体系成功解决了轮探1井8000m以下超深井段的高温、井壁稳定等难题,顺利钻进至8882m,突破了亚洲最深钻井记录。

该体系的研究和应用为轮探1井钻井井深的突破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塔里木油田下寒武系、震旦系钻井提供了钻井液技术储备。

2 主要技术难点2.1 抗温能力本井设计井深8500m,加深至8882m,预计井底温度在180℃以上,所以出于安全考虑要求四开钻井液能抗温到200℃,为此委托厂家定制生产了能够抗温200℃的主抗温材料及其它相配套的封堵材料。

2.2 井壁稳定根据邻井资料及实钻情况,在进入鹰山组后垮塌、掉块现象非常严重,曾数次发生卡钻事故,通过体系优化、采用定制生产的高软化点沥青材料,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难题,保证了钻井的顺利进行。

亚洲最深井-轮探1井水基钻井液技术谢建辉 任超 王瑞虎 张雄 中石油西部钻探钻井液分公司 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摘要:轮探1井是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在塔北隆起布的一口集团公司级的一级风险探井,设计井深8500m,加深井深8882m,是目前亚洲最深井。

该井超深井段奥陶系、下寒武系、震旦系面临超深、超高温、井壁稳定技术难题。

基于此,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优化了抗高温水基钻井液体系,并制定了针对性强的解决方案。

实钻中该井顺利钻穿奥陶系、下寒武系、震旦系(未穿)地层,未发生钻井液性能失稳等情况,顺利钻至井深8882m完钻,创亚洲陆上最深井纪录。

抗高温高密度钻井液技术

抗高温高密度钻井液技术

气腔的温度达到 2 0 0 — 2 4 5  ̄ C,气腔造成地层异常 高温的 同时也造成异常高压。这种 温度 和压 力的异 常给钻 井施工带来的 巨大 困难 ,施 工中钻遇 气腔 时钻 井液被 高温 气污染 ,粘度切力急剧 增加,严重时甚至丧 失流动性 ,导致 井下 出现复杂情况,井涌、井漏 、井塌、卡钻等 井下安全事故风 险 巨大,钻井时 效低 ,严重影响该 区块的井 网调整和开发 。如何研制一套抗 高温 高密度钻井液体 系迫在眉睫 。
1 . 一 开

开 表层 井段 ,地层较 软 、可钻 性好 ,钻速 快 ,井 眼大 ,环 空返 部地 层温 度会 达 到 2 0 0 ℃以上 ,地 层温 度 高 ,要求 钻 井 液的 抗温 能 力 速低,控制好流变性是施工关键,采用无机盐凝胶钻井液体系,使钻 T — l 2 调整钻井液流变性 为1 8 0 — 2 0 0 ℃ 。国 内 目前 抗 高 温 水 基钻 井液 的抗 温 能 力普 遍 认 为在 井液具有较高的粘切,保证携岩效率,使用 F 1 8 0 ℃以下 ,同 时传 统 的抗 高温 水基 钻 井液 处理 剂 难 以满 足 2 0 0℃以 能 及 失 水 造 壁 性 能 。 由 于 机 械 钻 速 高 ,保 证 固 控 设 备使 用 率 达 到 1 0 0 % , 清 除 无 用 固 相 。 钻 井 液 性 能 控 制 :粘 度 8 0 — 1 0 0 s , 密 度 上钻 井液 的需求 … 。 1 . 06 -1 . 0 8 g / c m 。 2 . 高密 度下钻 井液 的性能 控制 2 . 二开 S AG D技术 的应 用导 致 该地 区地 层压 力 系数 的升 高 ,为 平衡 局 部 二 开 定 向段 由于注 水 、注气 层及 污水 回注 层影 响 ,钻 井液 控制 重 高 压 ,该地 区 要使 用 高 密 度钻 井 液 ,最 高密 度 达 到 1 . 8 0 g / c m。 以上 , 高 密度钻 井液 在 高温高 压下 流变性 难 以控制 [ 2 - 3 】 。这是 因为 高密度 钻井 点 是钻井 液 的抗温 性能 及 钻井 液抗 污染 能力 ,另外 由于馆 陶组 地层 胶 液 中固相 含量 高 ,自由水 含 量少 1 ,体 系 的流 动性 差 ;在 高温 作 用下 结 差 ,承 压能 力 弱 ,提 密度 过程 中钻井 液 的防 漏能 力 也 是施 工 难 点 。 C钻井 液体 系 ,注重 钻井 液 的强 抑制 性 , 由于体 系 中粘土 分散 加剧 、处 理剂 效果 降低 ,钻 井液 的粘 度 和切 力更 采 用强封 堵 的抗温 、抗盐 MF 定 向后 加入 3 - 5 %液 体润 滑 剂 ,保证 钻 井液 具 有 良好 的润 滑性 能 ;大 是难 以控制 。 幅度提 密度 时 ,加入 2 %随钻 堵漏 剂 防漏 。控 制 膨润 土含 量 在 3 - 4 %, 3 . 高压 差下 的润滑 防卡 问题 该地 区本 身地层压 力系 数低 ( 0 . 8 左 右) ,但是 随着注 水注气 影 响 , 较 低 的膨润 土含 量有 助于 钻井 液各 种性 能 的调 整 ,加强 固相 控制 ,防 使 地 层压 力 出现 了很 大 的不 确定 性 ,局部 井段 地层压 力系数 往往 达 到 止 劣质 固相 特别 是泥 岩 的细分 散 ,导致 的 流变 性能 变差 。钻 井液 性 能 5 — 7 5 s ,密 度 1 . 1 O 一 1 . 5 0 g / c m ,失 水 5 - 6 m l ,固相 ‘ 1 . 8以上 ,并 且不 同的地层压 力处 于同一裸 眼井 段 ,二 开全井段 处 于高 控 制 :粘 度 6 8 %,磨阻 系数 < 0 . 1 。 压 差状态 下钻进 ,加大 了压差 卡钻 、井漏等 井下复 杂事故 发生 的几 率 。 1 4 . 高 密度下 的污水 污染 问题 五 、应用效 果

抗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Ⅱ)

抗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Ⅱ)

抗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Ⅱ)抗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Ⅱ)随着钻井技术的日益发展,对于水基钻井液的性能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高温高压井下的应用中,其抗高温性能显得格外重要。

因此,抗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在前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抗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应用现状目前,国内外对于抗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 新型添加剂的研发为了提高水基钻井液的抗高温性能,研究人员大力开发新型添加剂。

比如,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纳米材料、聚合物等,这些新型添加剂能够有效抑制水基钻井液在高温下的降解。

2. 新型填料的应用在高温井下,水基钻井液的稳定性恶化严重,此时可以通过添加一定的填料来改良其性能。

比如,精制沥青、陶瓷珠等,这些填料不仅能够提高水基钻井液的温度稳定性,而且能够降低钻井液的黏度。

3. 环保性问题随着环保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钻井行业开始注重水基钻井液的环保性问题。

新型材料和技术的开发,例如无毒性添加剂的应用、水基钻井液的回收再利用等,已经成为了现代水基钻井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发展趋势未来,随着油气勘探深度的不断拓展,抗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将会更加重要。

其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预测:1. 高效新型添加剂的研发目前,新型添加剂的研发仍然是抗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今后,新型添加剂的研发将会越来越注重效率,即性能越好、使用成本越低越好。

2. 自适应抗高温体系的研究传统的钻井液技术是通过一次性设计调配出钻井液的配方,而自适应抗高温体系则是指钻井液系统可以自动调整配方,以适应不同的工况和环境。

这种技术的发展将会极大提高钻井液的性能。

3. 环保性问题钻井液处理的环保性问题是未来水基钻井液技术发展中不可忽略的方面。

随着国内外环保法规不断升级,未来的水基钻井液技术将更加注重回收再利用、循环使用等环保性问题,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抗高温无固相钻井液技术

抗高温无固相钻井液技术

抗高温无固相钻井液技术摘要:高温井和超高温井的钻井液技术一直是热门话题,由于高温和超高温井的井壁稳定性和沉积物物性与常规环境区别非常大,使得其钻井液技术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为此,本文通过分析高温钻井液存在的基本问题,阐述抗高温无固相钻井液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建议应大力推广该技术。

关键词:高温井、无固相钻井液、抗高温、稳定性一、引言高温井和超高温井的钻井难度很高。

这种井钻井液必须具备高强度、高温度和高压力下的耐热和防膨胀性能。

传统的固相钻井液无法适应高温井和超高温井的钻井环境,会产生钻井液减轻、原始性能减弱、失控井等安全隐患。

因此,为了保障高温井和超高温井的钻井工程的顺利进行,研究开发高温钻井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温井的钻井液存在的问题(1)高温环境会影响液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引起钻井液呈现涨大及热稳定性差的问题。

(2)钻井液因挥发失重,而其水基浆体在高温下容易出现稠化变化。

(3)固相钻井液体系具有的扰动要素容易引起簇排以及返排等问题。

(4)矿物和胶体多不稳定,而有机胶质体系有机质的热分解又会造成黏土结构态度的相互影响。

(5)固相钻井液的沉积物在叠加处会产生超过本身重量的重量,使得液体浆体处于不稳定状态。

三、抗高温无固相钻井液技术的发展现状无固相钻井液技术是当前的热门领域,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稳定性好,抗高温、抗压强度强。

(2)能满足深井作业的需求,减少井口压力和关键点泥浆柱的高度,提高钻进效率。

(3)在水环境中极易卸料,恒定珠液体系无需高速混合,防滑、抗粘度高。

四、抗高温无固相钻井液技术的应用前景(1)推广无固相钻井液技术,降低劣质固相钻井液的使用率,提高钻井成果。

(2)不仅能满足高温钻井的需求,且再次探索腐蚀阻抗制备机理并给大众提供一种可靠的深井作业技术。

(3)有利于开采高温区油气资源,提高油气开采效率。

五、结论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固相钻井液在高温环境下存在的问题和无固相钻井液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提出应大力推广抗高温无固相钻井液技术,以适应高温井和超高温井的钻井需求。

260超高温钻井液 1127

260超高温钻井液 1127

石灰钻井液
抗高温钙处理钻井 高温石膏钻井液 液 无固相改性硅酸盐/磺化高聚物-共聚物体系 分散性褐煤-聚合物钻井液 抗高温水基钻井液EHT 水基高温泥浆G-500S体系
德国KTB 280℃ 密西西比海域 7178m/(212.8℃) (Chcvom) 埃克森公司 日本三岛井 215.5℃ 6300m/225℃
秋明超深井采用的高密度聚合物泥浆体系
厚德、创新、优质、亲和——共赢
3、国外超高温钻井液技术现状
德国 KTB 科学钻探,井深 9101m,井温 280℃
D-H/HOE/Pyrodrill 钻井液体系
美国
1985 年在索尔顿 S2-14 孔,以研究高温地热为中心的科学钻探孔,井深3220m,地温 353℃;1988 年巴耶斯井 1762m,井底温度 295℃。美国高温井钻进所采用的钻井液主要有: 1)聚磺钻井液体系,如由 Magcobar 公司提供的抗高温 DURATHERM 水基 钻井液体系,主要材料为粘土、PAC、XP-20(改性褐煤)、Resiner(特殊树脂), pH 为 10.5-11.5。 2)海泡石聚合物钻井液:将粘土换成海泡石土,抗温能力明显提高。 3)分散性褐煤—聚合物钻井液体系:由 Chevorn 服务公司研制,采用该体 系在密西西比海域,成功钻进7178.04m,井底温度 212.8℃(Cook J.M.,1993)。
崖城13-1-10DUREATHERM 高温水基钻井液
浓度(kg/m3) 1.5-3.2 26-28 3.5-5.5 10-15/15-20 5-10 1.0-3.0 15-30 5-18 2.5-3.5 1.5-2.5 性能 密度 g/cm³ FV sec/qt YP @ 49℃ lb/100ft2 10s/10m 切力 lb/100ft2 FL ml/30min. HTHP@ 176 ℃ ml/30min. MBT kg/m3 pH LGS % K+ mg/l 前期 1.19-1.21 43-50 18-21 4-5/8-9 4.1-4.5 8.5-8.0 HTHP@ 176 ℃ ml/30min. 2-4 10.0-10.5 1.8-2.0 15000-16000 后期 1.10-1.20 43-44 13-23 4/10-11 4.5-4.8 7.5-8.0 4.3-28 9.0-10.5 2.0-3.0 15000-12000

8-抗高温钻井液技术

8-抗高温钻井液技术
第八章
抗高温深井超深井钻井液技术
一、深井的基本特点
1、基本概念
深井: 垂深在4500~6000米的井。 超深井: 垂深在6000~9000米的井。 特深井:垂深超过9000米的井。
2、钻探目的
普查或钻探陆地及大陆架深部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开采地球深部的地热资源; 对深度大于3000m的金属矿的形成、存在状态以及 远景含量进行评价; 揭示埋藏地下深处、地质年龄高于5亿年的岩石 (奥陶纪以前)组成及存在状态。
井愈深,井下温度压力愈高,钻井液在井下停留
和循环的时间愈长,钻井液在低温下不易发生的
变化、不明显的作用和不剧烈的反应都会因深井
高温的作用而变得易发和敏感,从而使得深井钻 井液的性能变化和稳定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井愈深,井下温度愈高,问题就愈突出。
2)钻井液密度的合理确定和控制
深井钻井裸眼长,地层压力系统复杂,钻 井液密度的合理确定和控制更为困难,且 使用重泥浆时,压差大因而经常出现井漏
在70年代又钻成几口5000m以上的深井,如东 风2井(5006m)、新港57井(5127m)、王深2 井(5163m)等

1976年用Cr-磺化褐煤泥浆钻成6011m的深井—女
基井,1978年使用三磺钻井液成功钻成我国当时
陆上最深的超深井—关基井(7175m)。

新疆局用氯化钾聚磺钻井液完成陆3井(6010m
粘土的高温分散能力与其水化能力相对应,易水化的
钠膨润土,其高温分散作用强;而不易水化的钙膨润土、 高岭土,其高温分散作用弱 。
影响高温分散的因素主要有:粘土种类;温度;作 用时间;介质的化学环境等。
高温分散作用对水基泥浆的性能影响主要有两个方
面: (1)引起高温增稠,具体表现为泥浆经高温作用后 其粘度、切力增大; (2)引起高温胶凝,泥浆经高温作用后丧失流动性

简析钻井液技术的现状、挑战、需求与发展趋势

简析钻井液技术的现状、挑战、需求与发展趋势

简析钻井液技术的现状、挑战、需求与发展趋势近几年,我国钻井液技术在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随着我国“十二五”期间对西部地区复杂地质环境下深井、超深井勘探需求的持续增加,现有的钻井液技术水平已经不能够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从全局角度出发,对我国钻井液技术现状以及应用难度进行归纳,更加慎重的规划钻井液技术的下一步发展方向。

而本文针对这一情况,主要介绍了国内钻井液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并结合我国目前西部地下资源开发规划的实际需求,针对我国钻井液技术应用难度,分析了未来我国钻井液技术的发展趋势。

标签:钻井液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一、国内钻井液技术现状分析(一)水基钻井液成膜技术针对我国泥页岩地质环境较多客观现状,近几年我国在水基钻井液成膜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在水基成膜技术方面有了长足发展。

为了优化泥页岩地质不太理想的水基钻井液成膜现状,需要控制孔隙尺寸。

目前国内主要通过在泥页岩薄层添加适当比例的化学材料来加大其电荷密度,从而达到介绍水压力,适当的改变井下水推动力的受力方向,使得井壁更加稳定,从而实现接近理想的水基钻井液半透膜。

(二)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考虑超深井采用水基钻井液技术时较易出现的超高温工作环境,国内钻井液技术学术研发界充分考虑超高温对钻井液黏土粒子效用的影响,针对性的增强钻井液处理剂对黏土粒子抗热氧降解以及去水化方面的强度。

国内目前一般采用GBH组昂今夜抗高温处理剂,且该处理剂总还进行了更加细致的针对高温带来的各类隐患的防治配方,能够根据具体地质环境及实际应用条件更加具体的解决高温黏土凝结、塌封等问题。

(三)快速钻井液技术我国石油集团针对西部新疆、青海等地区的特殊地质,研制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减少钻井液环控摩擦力,提高超深井钻井机械转速的快速钻井液技术。

这一项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深井、超深井钻探工程效率,同时还能解决上层黏土吸附钻头,造成下钻阻力加大的问题。

抗高温水基钻井液作用机理及性能研究

抗高温水基钻井液作用机理及性能研究

119钻井液属于钻井作业过程中的重要材料,在对深井以及超深井进行钻井作业的过程中,钻井液的性能将会对钻井速度以及钻井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还将会关系到钻井作业的成本费用。

在开展钻井作业的过程中,钻井液主要可以发挥稳定井壁以及携带泥沙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对钻头发挥冷却以及润滑作用,通过将深井与常规井进行对比发现,深井对于钻井液的性能要求相对较高,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深度的增加,地层中的温度也将会提升,钻井液必须具有很强的抗高温能力,否则钻井液将会失去自身的性能[1]。

本次研究主要是将抗高温水基钻井液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作用机理以及性能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推广和使用抗高温水基钻井液奠定基础。

1 抗高温水基钻井液作用机理分析1.1 高温对水基钻井液的影响通过对国际通用概念进行分析发现,在井深超过4500m的前提下,该类型的油气井被称为深井,在井深超过6000m的前提下,该类型的油气井被称为超深井,在井深超过9000m的前提下,该类型的油气井被称为特深井[2]。

在井深逐渐增大的前提下,地层的压力将会逐渐提升,地层中的温度也将会逐渐提升,在进行施工作业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的钻井液必须为抗高温钻井液,在对深井进行施工作业的过程中,由于深度相对较深,这将会对钻具的转速产生严重影响,同时,钻井液的维护难度也将会提升,对于常规的钻井液而言,在高温环境下其性能难以得到稳定。

研究发现,钻井液具有稳定井壁的性能,但是在高温环境下,钻井液的该种性能将会严重降低,钻井过程中产生的泥饼厚度将会逐渐增加。

钻井液的渗透性逐渐增大,钻井液的滤失量也将会逐渐增加,事实上,静滤失量(API)并不能直接反映出钻井液的性能变化情况,在常温条件下和高温环境中,钻井液的滤失量计算机理存在一定的区别,在高温下对滤失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评价过程将会受到高温环境的严重影响。

对于钻井液本身而言,在高温环境下将会出现分散现象和聚结现象,受到地层中压力的影响,将会导致泥饼逐渐压缩,泥饼的致密度将会严重提升[3]。

抗高温水基钻井液处理剂研究进展

抗高温水基钻井液处理剂研究进展

API
923mL, 在
PAASDA, 相较 , PAASDA
基 130C 井
液体系中,老化后API滤失为2. 2 mL,高温高压滤
失为8.2 mL,远优于其他降滤失剂。

分子链中
的疏 基
的 团,疏水基团在水溶液中聚集产生缔合作用形成网
f
, 717N19]

2
等7/以新型疏水缔合聚合物SDH-N为主处理剂,
其 A在 的 ,D6T' 研究,随 理
论研究与生产工艺的发展,纳米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3总结与展望
为满足深部、超深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要求,
提高 基 井液体系的 高
,:$,
在抗高温聚合物处理剂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主要可总结为以下方面:①通过引入刚性基团或-
大侧链等方式增强优化分子结构,显著提高了聚合
等729] 用[
KH-552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了改性,并以其为原料
自基
备的 s< 井液
LJ-1,纳米二氧化硅比表面积大,增大了 LJ-1的爛对
比热的贡献,使其更容易吸收热量,从而提高了体系

,LJ07
3% ,
井液体系
高高
7824mL,
AAnD 等

研究
纳米材
提高 基 井液@

,纳米材 的粒#、 面 等: 对
24改善聚集态结构
高分子
分子链的
7
构,通过疏水缔合、引入两性离子等方式改善聚合物
7
+提高
, 6多;-研究的
5;。
离子
分子链中/
、'离子
基团,正 电 之 的.电作用 利 提高

高温钻井液技术论文(2)

高温钻井液技术论文(2)

高温钻井液技术论文(2)高温钻井液技术论文篇二钻井液抗高温技术研究【摘要】钻井液抗高温技术是石油钻井的一项关键的技术。

本文从高温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出发,分析了抗高温处理剂的构成,重点探讨了处理剂的优选与评价,最后对钻井液抗高温技术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深井超深井抗高温钻井液1 高温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深井、超深井钻井液技术的主要难点是井底的温度非常高,钻井周期非常长;钻井过程中流变性是非常难以控制的;同时钻井液容易污染,密度也比较高;在钻井中容易发生卡钻等复杂事故。

高温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表现在高温恶化钻并液性能;影响钻井液的热稳定性;降低钻并液的pH值;增加钻并液处理剂的耗量。

2 抗高温处理剂的构成要想搞清楚抗高温处理剂的构成,首先得搞清楚抗高温处理剂的作用。

其作用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使钻井液拥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第二,保证钻井液在高压高温下性能良好。

实现这两方面作用的过程是,钻井液通过吸附水化作用,以此来有效的增大颗粒表面的水化膜厚度和提高颗粒的正电位。

通过这样的途径来实现热稳定性和高温高压下的良好性能。

本文从抗高温降粘剂,抗高温降滤失剂,抗高温处理剂的分子结构特征三个方面介绍了抗高温处理剂的构成。

2.1 抗高温降粘剂钻井液的抗高温降粘剂必须起到降粘作用,只有起到了降粘作用,才能有效的抑制粘土高温分散,才能吸附于粘土端面,拆散或阻止网状结构的形成。

而要想让抗高温降粘剂达到有效的降粘作用,目前来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高价离子与降粘剂络合,形成络合物。

实践证明,通过降粘剂和高阶离子的络合,可以有效的提升抗高温降粘剂的降粘效果,是非常有效也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种有效措施。

2.2 抗高温降滤失剂滤液粘度和滤饼质量是影响钻井液滤失量的关键因素。

所以,要想控制滤失要从滤液粘度和滤饼质量两方面下手。

其途径也就是以下两点:第一,提高滤饼的质量;第二,提升滤液粘度。

对于深井来说,要想控制滤失效果,提升滤液粘度意义不大,这是因为,高温降低了其粘度,所以要选择提高滤饼质量的该方式,通过提高滤饼质量,泥饼的可压缩性就会相对增强,现实意义巨大。

新型抗高温水基钻井液研究

新型抗高温水基钻井液研究

新型抗高温水基钻井液研究新型抗高温水基钻井液研究随着我国石油勘探和开采的不断深入和加快,深井、高温、高压、高含盐等严酷环境给钻井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新型抗高温水基钻井液的研究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主要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讨论钻井液抗高温的性能和应用前景。

1. 高温环境下的问题钻井液在高温环境下会出现多种问题。

首先,水基钻井液在高温下容易失水,形成钻井液失稳甚至失液,导致设备泥浆难以维持,工作效率下降。

其次,高温下容易促进钻井液的分解、离解、极化等化学反应,从而降低钻井液的黏度和维持力,并且会诱发乳化现象,造成油井泥浆质量下降。

最后,高温还会增加泥浆的气体溶解度和泡沫稳定性,影响泥浆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2. 抗高温性能的提升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首先,通过加入增稠剂、胶体物质、胶凝剂等科技手段,增强钻井液的黏度和稠度,提高其抗高温性能。

其次,采用高温稳定剂、渗透剂等物质,增加钻井液分子的稳定性,并可维护钻井液表面张力,避免产生气泡和泡沫。

最后,结合开展微观、中观和宏观等多维度的模拟和试验研究,深入分析和理解高温环境下钻井液的行为规律和特性,为进一步提升抗高温性能提供科学依据。

3. 应用前景新型抗高温水基钻井液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种钻井液适用于深井、高温、高压、高含盐等多种苛刻环境,具有良好的钻井液性能,稳定性高,黏度大,对钻头强度和钻孔壁损伤小,可有效降低钻井成本和风险。

此外,新型抗高温水基钻井液还可以与其他石油化学品和服务设备配合使用,并可在钻井完后方便地回收和上报,无需特殊处理和管控。

4. 结论新型抗高温水基钻井液的研究成果为石油勘探和开采领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

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和优化新型钻井液的结构、组成和性能,以满足复杂多变的石油工业需求,并加强新技术落地的推广和应用,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5. 研究挑战和未来展望规模化和高效的石油勘探和开采对抗高温钻井液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也给钻井液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川东北地区抗高温超高密度钻井液研究

川东北地区抗高温超高密度钻井液研究

川东北地区抗高温超高密度钻井液研究川东北地区位于中国西部,气候偏干燥,夏季气温高,常有高温天气。

高温天气对于石油钻井工作影响较大,因此急需研究抗高温超高密度钻井液,以应对高温天气带来的挑战。

一、高温超高密度钻井液的定义与研究意义高温超高密度钻井液是一种在高温环境下维持良好流动性的、密度大于2.4g/cm³的钻井液。

研究高温超高密度钻井液的意义在于提高油气勘探开发效率,缩短钻井工程周期,降低企业成本,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同时,也可以降低开采难度,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二、川东北地区钻井液研究现状目前,在川东北地区的钻井液研究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抗高温超高密度钻井液,但存在以下问题:(1)密度不够高,较难应对川东北地区深井、复杂地质条件等挑战;(2)在高温下黏度变化大,不利于钻井进度;(3)含水量较高,影响开采效果等。

三、抗高温超高密度钻井液的研究方法1.液相组成调整:通过添加聚合物、强碱等物质,改变水基液相的性质,使其具有高密度和流动性,增加其对于井壁的黏附性和流体化作用。

2.添加填料:将高密度填料加入到钻井液中,以提高液相密度,并保持黏度,防止沉淀。

3.表面活性剂的引入:表面活性剂可以在液相表面形成一层分子膜,从而增加其表面张力和黏度,使其在井壁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同时保持足够的流动性。

四、研究结果经过实验室模拟和现场试验,我们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通过液相组成的调整、填料的添加等方法,最终制备出了密度为2.5g/cm³,黏度约为60Pa·s的高温超高密度钻井液。

(2)该钻井液在100℃高温下维持良好流动和黏度。

(3)比起现有的钻井液,该钻井液在钻出深井和夏季高温天气时表现出良好的应对能力。

(4)该钻井液制备成本较低,且减少了钻井井壁损伤,从而减少了钻井事故发生的概率。

五、结论本研究的高温超高密度钻井液在液相组成的调整、填料的添加、表面活性剂引入等方面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实现了高密度和流动性的兼顾。

高温高压钻完井技术

高温高压钻完井技术

高温高压钻完井技术
随着石油勘探领域的不断发展,对于深水和极端环境下的油气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中,高温高压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成为了当前油气勘探领域的热点和难点。

高温高压油气田钻井技术是在高温高压工况下进行钻井作业的
一种技术。

由于高温高压条件下油气储藏物性的复杂性和钻井液物性的变化,使得钻井作业面临严峻的技术挑战。

为了解决高温高压油气田钻井技术面临的技术难题,石油工程领域研究人员不断创新,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高温高压钻井技术,如超高压钻井技术、高温高压水基钻井液技术、高温高压泥浆钻井技术等。

其中,超高压钻井技术是一种在高压力和高温下进行的一种新型钻井技术,可使钻头和钻管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保持稳定性,从而降低了钻井风险。

高温高压水基钻井液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高温高压条件下的井壁稳定性和钻井液的性能,提高钻井效率。

高温高压泥浆钻井技术则是通过控制泥浆的物性、化学成分等参数,保证钻井液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性能。

总之,高温高压钻井技术对于高温高压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石油工程领域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发展,为高温高压油气田钻井技术提供更加先进和可靠的支撑。

- 1 -。

胜科1井高温水基钻井液流变性调控技术

胜科1井高温水基钻井液流变性调控技术
极 大 困难 。表 1干 表 2分 别 是 胜 科 1井 复杂 层 u 何 ( 9 ~33 0m 川 段 ) 32 8 3 掉块 岩样 全岩 矿物及 粘土
学探 索 蚪 . 计井深 70 0m, 设 0 完钻井 深 70 6r , 2 l
测井 底温 度 2 5(. 3 、并且存 盐 岩 、 页岩 以及盐 膏 泥混层 , 这增 加 了 钻井 液 流 变 性测 拄 的难 度 。在 分 析高温 水基 钻" 液 流 变性 调 控 机删 的 基 础上 , 合 结 对胜 科 1 井钻 井液 性能 ( 变性 ) 维 护 及 凋控 , 流 的 提
多 ‘。其 叶 , 井液 的流变 性对携 带 岩屑 、 浮 加重 l钻 悬 材 料 、 高机械 钻速 、 提 保持 井 眼规则 和保 钻 井 液粘 度 、 力 增加 , 从 切 特别 是使 其塑性 粘度增 加 。窜 内研究 及现场 经验 表 明 , 过加 入 常 规 降 粘 剂很 难 实 现 降 粘 切 的 日的。 通 这使 目前 高温超 高密度 水基 钻井 液 的流 变性 调控成 为世 界性 的难题 。并 且 , 内分 析 及现 场 井 浆性 能 室 监 测结 果表 明 , 井 液 中细 崮相 颗 粒 尤其 是 小 于 2 钻
摘 要 : 科 1井 井底 温度 2 5 胜 3 C, 且存 在 盐 岩 、 页岩 及 盐 膏泥 混 层 , 井 液 流 变性 调 控 困 难 。 分 析 了 固 并 泥 钻
相含 量 、 层 组 构 和 高 温 等 因素 对 高 温 水 基 钻 井 液 流 变 性 的 影 响 及 其 作 用 机 理 . 结得 出 了 高 温 水 基 钻 井 液 流 变 地 总
近 年来 , 井 、 深 超深 蚌钻井 数 量 大幅 度增 加 , 钻

浅谈深井超高温钻井液技术

浅谈深井超高温钻井液技术

浅谈深井超高温钻井液技术按照国际通用概念,井深超过4500m(15000ft)的井称为深井,井深超过6000m(20000ft)的井为超深井,超过9000m(30000ft)的井为特深井。

深井和超深井的钻井液技术一直被认为是钻井技术水平好坏的重要标志。

井底高温是限制钻探深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井下高温所带来的直接问题之一是钻井液的稳定性受到严峻挑战,当温度低于250℃时,现有的抗高温处理剂可以直接用于水基钻井液中,温度达到300℃时,可以使用热稳定性更高的油基钻井液,而当温度高于350℃时,保持钻井液的热稳定性将变得非常困难。

而且世界各地几乎都存在深度仅为几百或几千米而地温高达几百摄氏度的高温地带,例如我国著名的羊八井、日本的葛根田地热区、美国的Cinitations地区所钻的深度小于4000m的地热井,井下温度均超过了350℃。

1深水超高温钻井液技术难点钻超深井使用的钻井液必须具有的特点是:高温稳定性,良好的润滑性和剪切稀释特性,固相含量低,高压失水量低,抗各种可溶性盐类和酸性气体的污染,有利于处理、配置、维护和减轻地层污染。

温度对水基钻井液的影响非常大,超过150℃时大多数聚合物处理剂易分解或降解,或出现高温交联现象,引起增稠、胶凝、固化成型或减稠等流变性恶化,造成钻井液体系不稳定。

对于深井超高温钻井液体系主要存在以下技术难点:钻井液用处理剂高温高压失效问题;钻井液高温流变性的控制问题;高温滤失造壁性的控制问题;抗高温钻井液的护胶问题;高温高压条件下,深井、超深井段易破碎地层的防漏堵漏工艺和材料选择问题;超深井的高压将使钻井液高温流变性的控制更加困难,除了更易于增稠外,还存在加重剂的悬浮、沉降稳定性问题;高温高压条件下钻井液的润滑性问题;高密度的钻井液的维护问题。

2国外深井钻井液技术发展现状国外深井超高温钻井液技术研究起步较早,且研究系统、全面,如测试仪器的研制和评价方法的建立、井壁稳定机理的模拟研究、抗高温钻井液材料的选择和研制、钻井液高温高压流变特性研究等,并形成了几种深井超高温钻井液体系:2.1石灰基钻井液体系美国阿莫科公司针对深井研制了石灰基钻井液体系,解决了常规的石灰基钻井液(尤其是高密度钻井液)在高温高压下易发生胶凝,甚至固化的问题,并成功应用于井深5289m、井底温度达170℃、密度高达2.22g/cm3的深井。

高温高压钻井液技术

高温高压钻井液技术

高高压井液技高温高压钻井液技术中海油服油田化学事业部苗海龙提纲HTHP HTHP井概述井概述一HTHP HTHP钻井液技术钻井液技术二HTHP HTHP钻井液评价技术钻井液评价技术三HTHP HTHP钻井液关键技术钻井液关键技术四2高温高压井定义预计或实测井底温度大于150℃和井底压力大于68.9MPa(10000lb/in2)或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大于1.80g/cm3的井,称为高温高压井。

3当今世界油气钻井作业由勘探领域的扩大和向世界高温高压井的分布当今世界油气钻井作业,由于勘探领域的扩大和向深层发展,钻高温高压井成为钻井作业中最突出的技术难题之特别是在海上钻井高温高压所带技术难题之一。

特别是在海上钻井,高温高压所带来的安全问题更加重要,其风险更大,困难更多。

南海莺琼地区、英国北海的谢尔瓦特地区和墨西哥湾是目前世界海上三大高温高压地区4欧洲深层HTHP油气藏主要集中在英国北海和挪威的海上5美国的HTHP井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北部和落基山脉6中国的HTHP井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和莺琼盆地7莺琼盆地高温高压井分布异常高压区约225000kmLT321DF1-1DF11LT32-1YC16-1/11-2DF29-1LD15-1YC21-18 LD8-1YC26 -1/26-2高温高压井钻井有别于常规钻井作业的主要特点对钻井平台提出更高的整体要求。

必须使用适合高温高压的热稳定性能好的高密度优质钻井液。

必须使用适合高温高压的热稳定性能好的高密度优质钻井液 选择合理的井身结构设计。

坚持平衡钻井,搞好压力监测及管理。

地层压力变化幅度大,容易引发地层压力敏感问题。

地层压力变化幅度大容易引发地层压力敏感问题必须重视和处理好钻井作业中地层流体侵入井眼对钻井液性能和固井质量的影响。

9高温高压井钻井的挑战井控技术安全密度工具耐温窄耐腐蚀钻井液抗挑战温性10HTHP井概述高温高压井钻井对钻井液的要求高温稳定性‡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保持钻井液性能不发生高温老化。

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张雁;屈沅治;张志磊;王韧;程荣超;杨峥
【期刊名称】《油田化学》
【年(卷),期】2022(39)3
【摘要】随着油气钻井不断向深部发展,钻遇深部超深部地层温度也越来越高,对钻井技术特别是钻井液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结合超高温钻井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基钻井液在超高温下的技术壁垒、超高温对水基钻井液效能影响作用,综述了超高温水基钻井液的关键处理剂及其所构建的水基钻井液体系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超高温水基钻井液的未来发展方向。

【总页数】8页(P540-547)
【作者】张雁;屈沅治;张志磊;王韧;程荣超;杨峥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7
【相关文献】
1.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
2.国内外页岩气井水基钻井液技术现状及中国发展方向
3.合成锂皂石用作超高温水基钻井液增黏剂实验研究
4.抗超高温水基钻井液用聚合物降滤失剂的研制
5.碱探1井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套管磨穿事故。
深 井 超 深 井 钻 井 概 况
二、深井的基本特点
3、特点
* 裸眼井段长,要钻穿多套地层压力系统;
* 井壁稳定性条件复杂;
* 井温和压力高; * 深部地层岩石可钻性差; * 钻机负荷大。 深井超深井钻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经济和技术上有很大的风险性。
深 井 超 深 井 钻 井 概 况
三、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发展现状
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
目 录
深井超深井钻井概况 深井超深井钻井液技术
近期研究工作简介
一、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应用前景
西部地区(包括塔里木、准葛尔、土哈和柴达木四个盆地)
的石油资源量占全国总资源量的38%,探明率仅为9%,是我国
石油产量的主要接替地区。西部地区的石油资源量的 73%埋藏 在深部地层,所以要靠深井和超深井进行勘探开发。
奥地利 前苏联 前苏联
深 井 超 深 井 钻 井 概 况
三、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发展现状
2、国内发展概况
我国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起步较晚,始于 60 年代
末。1966年7月28日大庆油田完成我国第一口深井:松 基六井( 4719 米), 1976 年在四川钻成我国第一口超 深井:女基井( 6011 米)。我国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的发展可分三个阶段。
深 井 超 深 井 钻 井 概 况
三、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发展现状
美国: 1938 年钻成世界上第一口 4573 米的深井,
1949年钻成6255米的超深井,1974年钻成9583.2m的特
深井。由于有完善的设计、先进的技术和严密的管理, 美国的深井钻井速度快、事故少、成本低。 80年代中期,美国钻一口5000m左右的井约需90天,钻 5500m 左右的井约需 110 天,钻 6000m 左右的井约需 140
温地层。
三、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发展现状
国 美 美 美 美 美 家 国 国 国 国 国 井 深 钻头数量 244 只 189 只 103 只 103 只 166 只 钻井天数 621 天 543 天 504 天 492 天 1152 天 备 注 8687 米 9159 米 9583 米 9029 米 9043 米 8553 米 12260 米 9000 米 1972 年 1972 年 1974 年 1980 年 1983 年 1983 年 1984 年 1983 年
的世界超深井( SG-3 )的记录( 1991 年侧钻至终深
12869m)。
德国:于1994年钻成一口9107米的超深井。
日本:日本在地热井技术方面亦处于世界先进行
列,1955年,日本重金属与化学有限公司在东京以北
葛根田地热区 WD-lA 井井深 3729m 处曾钻遇 500℃超高Βιβλιοθήκη 深 井 超 深 井 钻 井 概 况
⑵ 高压问题:影响机械钻速,高密度体系维护困难。
⑶ 多套地层压力系统:套管层次多、组合复杂,设计时难于确
定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和套管的合理下深。
⑷ 深度越大,钻进中遇到井喷、井漏、井壁坍塌、卡钻等复杂 事故的机会越多,使常规钻井技术及相关先进工具的应用受到限 制。 ⑸ 钻头选型困难:地层可钻性差,难于有效施加钻压。
深 井 超 深 井 钻 井 概 况
四、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难题
⑹ 随着深度的增加井斜控制变得困难,常用的井斜控制方法在
深井、超深井中的效果明显降低。
⑺ 埋藏很深的岩石存在状态可能不遵循一些自然规律,因此无 法以常规的井壁稳定理论指导很深部位发生的井壁“失稳”问题。 ⑻ 在超深井的施工中,传统的转盘式钻机不再具有技术优势, 如果在设计中不考虑这种因素,可能发生钻具过度磨损提前疲劳
深井钻井始于上世纪 30 年代末期, 80 年代以来有
大的发展,完井井深已超过10000米。在世界上深井超
深井钻井技术领先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德国、法 国、意大利和日本等。 1、国外发展概况 在国外目前已完成的深井中,大约有50%的井是探
井。迄今为止,全世界钻成的 6 口特深井,美国占 3 口,
原苏联 2 口,德国 1 口。近年来世界上的深井作业量多 集中于欧洲的北海以及墨西哥湾。
塔参1井:7220m,塔指;
分水1井:7353.84m,四川; 胜科1井:7026m,235℃,胜利; 川科1井:8875m,220℃,四川; 泌深1井:6005m,241.6℃,河南。
深 井 超 深 井 钻 井 概 况
四、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难题
⑴ 高温问题:钻井液稳定性,钻柱强度,钻头轴承密封。
天,钻 7000m 的井约需 7 到 10 个月。在 90 年代,美国在
复杂地质条件下所钻成的 5 口 7500m 左右的初探井,其 完井周期最短的不到1年,最长的不超过2年。
深 井 超 深 井 钻 井 概 况
三、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发展现状
俄罗斯(前苏联): 1984 年前苏联创造了 12260m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在我国有广阔的前景。
二、深井的基本特点
1、基本概念 深井: 垂深在4500~6000米的井。 超深井: 垂深在6000~9000米的井。 特深井:垂深超过9000米的井。
2、钻探目的
普查或钻探陆地及大陆架深部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开采地球深部的地热资源; 对深度大于3000m的金属矿的形成、存在状态以及 远景含量进行评价; 揭示埋藏地下深处、地质年龄高于 5 亿年的岩石 (奥陶纪以前)组成及存在状态。
东部地区是我国石油的主力产区,浅层和中深层的勘探程
度较高,深层较低,且探明的主要在浅层和中深层,深部地层 尚有53亿吨的石油储量可供勘探。
中部地区(包括陕甘宁、四川两大盆地)是天然气的集中
区,但探明率极低,有52%的天然气资源量在深部地层,所以 中部地区深井超深井的钻井工作量将大幅度增加。
深 井 超 深 井 钻 井 概 况
第一阶段:1966年—1975年;
第二阶段:1976年—1985年; 第三阶段:1986年至今。
深 井 超 深 井 钻 井 概 况
三、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近几年所钻几口超深井(含钻进中):
莫深1井:设计井深7380m,深至7600m,204℃,
新疆; 塔深1井:8408m ,塔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