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辛弃疾词两首-要点梳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辛弃疾词两首

【基础须知】

1.识记字音

遥岑(cén)玉簪(zān)鲈鱼(lú) 可堪(kān)廉颇(lián) 赢得(yíng)

封狼居胥(xū)

堪脍(kuài) 揾英雄泪(wèn) 舞榭歌台(xiè)

巷陌(mò)

2.古今异义

总被雨打风吹去

古义:繁华的景象。今义: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

3.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遥岑远(看,眺望)

廉颇老矣,尚能否(吃饭)

4.相关成语

舞榭歌台: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

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

姿。

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江山,形容气概非凡。

【重点梳理】

1.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

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

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2.主旨大意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这首词上片写景抒情,通过写清秋、远山、孤雁、夕阳等,表达自己飘零江南的愁

恨、抑郁和孤独之情。下片直接言志,表达自己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

的愿望不能实现的无奈与遗憾。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作者通过写登上北固亭,追忆古人孙权建功立业、刘裕北伐的英雄壮举,表达了对

英雄的仰慕之情;又通过回想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失败的情景,告诫当今的北伐者应作好充分

的准备工作;又回忆当年南归之时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虽年事已高,却雄心不老,仍希望为国

尽力的爱国热情。

3.艺术特点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沉雄豪壮,但豪放中有沉郁之情和蕴蓄之法。

秋色无边,江山壮丽,胸怀报国大志,耻于归隐谋私,可谓豪矣,壮矣!但愁恨郁积,落日哀

鸿,叹不为人知,惜年光如水,洒英雄之泪,又何其沉痛悲凉!其豪壮沉痛之情并不直接说

出,而是通过景中寓情、移情入景,以动作写情,用典故达意,曲折委婉地道出。作品层层推进,情到极处,又以“树犹如此”半句缩住,寄“人何以堪”于言外,而且其情的具体内容始终未加明言,全靠读者联系当时的时代和作者的处境去体会,因而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可谓深得蕴蓄之法。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古喻今,抒情言志。上片赞孙权重在创业,颂刘裕重在北伐。下片以刘义隆的惨败为鉴戒,对比鲜明,从不同角度表现主题。最后用廉颇自比,言志抒怀。用典凝练形象、情酣意深,发人深思,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吊古伤今、借古讽今的思想感情。

【难点再现】

1.《永遇乐》中作者写佛狸祠下的一幕景象,表达了什么心情?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了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2.在《水龙吟》中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登临意”的?

他通过对秋天里的青天、流水、远山、落日、征鸿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烘托他的“登临意”。又通过看吴钩、拍栏杆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登临意”。再用张翰、刘备以及桓温等历史人物的典故来阐发自己的“登临意”。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如何运用借古讽今手法的?

这首词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用历史事实来说明现实问题。对孙、刘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对刘义隆的讽刺,就是对韩侂胄的警告;对“佛狸祠下”的感叹,就是对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最后以廉颇自比,则是内心的独白。这首怀古之作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爱国热忱。

4.如何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是词人以廉颇自况,乃全词主旨所在。这一年词人已经64岁了,但他仍然希望为国效力;可惜韩侂胄不接纳他的缓进建议,又有小人从中挑拨,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悲愤,很可能他会像当年赵国名将廉颇一样,被执政者弃置不用。他的这一猜想很快就变成了事实——韩侂胄在北伐前夕以“用人不当”为名免去了他的官职。读这句词时要读出作者一吐胸中块垒的英雄气概,不能把它看做悲观语或怨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