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武汉大学宏观经济学)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第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宏观经济学》第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YP Y (1 )Y1 YP为永久收入,为权数,Y和Y-1为
当前收入和过去的收入。
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 假定C=cYp =0.9Yp,则当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为0.9·0.6=0.54 ,低于长期边际消费倾向c。(权 数为0.6)短期MPC低于长期MPC,因为:收入 上升时,不会确信收入增加是否会继续下去,就 不会马上调整消费。收入下降,也不能断定是否 会一直持续下去。因此消费不能马上下降,短期 MPC仍较低。只有收入变动永久,才会在较低或 较高的永久收入上调整消费。
第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国民收入决定 ——解决GDP为什
么会这样
3.1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原理
和总需求相 等的产出
追根溯源:Keynesian Law
一、前提 1、短期分析:“从长期看,我们都死了”。典型:技术
不变 2、价格刚性:价格一经形成,就不易变动。 二、背景 1929~1933年“大萧条” 1、资源闲置 2、AD↑→闲置资源被利用→产量↑、价格不变。 三、Keynesian Law: 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经济恢复均 衡,达到AD=AS状态,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二、储蓄函数:
1、定义: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 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一般可表示为:S=f(Y) 由于Y=C+S,所以,S=Y-C 在线性条件下,
S=Y-(a+bY)=-a+(1-b)Y
2、储蓄函数曲线:
S
S S=-a+(1-b)Y
O
O
Y
非线性曲线
Y 线性储蓄函数
3、MPS与APS
边际储蓄倾向(MPS):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 比值。
人均消费 城镇 农村 1211 535 4186 1617 7182 2185 7943 2555

宏观经济学第3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收入-支出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3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收入-支出模型

28
四、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总消费函数
[Aggregate Consumption Function] ——社会总消费支出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 社会总消费函数并不是家庭消费函数的简 单相加。还要考虑一系列限制条件. ——国民收入的分配状况。 ——政府的税收政策。 ——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重。

2.储蓄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所占 比例。 ——表示储蓄曲线任一点的斜率
MPS=
⊿s
⊿y
ds 或= dy
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储蓄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例。
c APC= y
教材53页表3-1

MPC与APC的变动规律: (1) MPC 、 APC递减 (2) 0<MPC<1 (3)MPC<APC APC可能大于1
一般的消费曲线[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c
c=c(y)
MPC?APC?
。 45
0
y
16
3.线性消费函数
当边际消费倾向为常数时,消费函数就成为线性 消费函数 线性消费函数的一般表达式: C= + yd = + y [>0, >0 ,为常数。] —自发消费(常数) [Autonomous Consumption]
使凯恩斯消费函数再次面临挑战的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库兹 涅茨教授。库兹涅茨教授在20世纪40年代对美国1869—1938年 的消费与收入比率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在此期 间收入增长了7倍,但平均消费倾向却相当稳定,始终保持在 0.81~0.89之间,并未随收入的变化而递减。其后的一些研究也 证明了库兹涅茨教授的结论:长期中平均消费倾向不随收入变 动而变动,基本为一常数。 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使人们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对家庭数 据的短期时间序列研究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相吻合,而对家庭 数据的长期时间序列考察却否定了凯恩斯的观点?换言之,就 是为什么在短期家庭的平均消费倾向是递减的,而在长期平均 消费倾向却是稳定不变的?这就是所谓的“消费之谜”。 经济学家们的实证研究表明,存在两种不同的消费函数。 家庭短期时间序列数据与凯恩斯消费函数的吻合,说明存在一 种“短期消费函数”,这一消费函数所反映的消费与收入之间 的关系与凯恩斯的结论一致,即平均消费倾向递减;此外,对 长期时间序列数据的研究表明还存在另一种“长期消费函数”, 在这一消费函数中,平均消费倾向保持不变,凯恩斯所预言的 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不复存在。

第3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武汉大学宏观经济学)重点讲解

第3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武汉大学宏观经济学)重点讲解
y=c+i
i=s 上述公式中小写的字母分别表示相应的实际变量。
2020/10/11
8
1.2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 基本假设: ❖ 经济中只存在两个部门:企业和家庭; ❖ 不存在政府,即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国民收入; ❖ 利率、工资和价格是固定不变的; ❖ 潜在的国民收入(YF)是固定不变的。 ❖ 投资简单设定为模型以外因素决定的外生变量。
2020/10/11
10
什么收入?
➢ 现期收入决定消费?还是现期收入与对未来收入预 期同时决定现期消费?
➢ 未来收入预期可能对消费起作用。
➢ 如果说未来收入会对当期消费发生作用,消费者怎 样判断未来收入水平?有关假说如绝对收入假说 (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生命周期假说 (life cycle hypothesis ),永久收入假说 (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假说等。
❖ 第二,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 收入的增加快,即边际消费倾向存在着递减趋势。
2020/10/11
12
凯恩斯的简单消费函数
➢ 最简单处理办法:(1)现期收入决定消费;(2)收入消费 之间关系是线性的。
❖ C = a + bYd (a>0, 0<b<1) ❖ 其中a代表自发消费,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MPC)。它等
Keynesian Law: ❖ 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经济恢复均衡,达到 AD=AS状态,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2020/10/11
4
➢ 国民收入恒等式为:

C + I + G +(X- M)≡ C + S + T

宏观经济学: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和IS-LM模型

宏观经济学: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和IS-LM模型
APC
<1,消费总量<收入总量(产生储蓄); =1,把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储蓄为零); >1,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蓄)。
例:收入100元中80元用于消费 平均消费倾向APC = c/y = 0.8
边际消费倾向 MPC
边际消费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 MPC= c/ y
当消费增量Δc与收入增量Δy趋于无穷小时,即: MPC = dc/dy M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 不论MPC是常数还是变数,总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有: 1 > MPC > 0
例: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消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 MPC=c/ y=( 94-80)/(120-100) =0.7
为多少? (3)若投资增到100,试求增加的收入。
(1) 均衡收入y=(100+50)/(1-0.8)=750 c=100+0.8×750=700 s=y-c=750-700=50
(2) 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产出-需求=800-750=50
(3)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y’=(100+100)/(1-0.8) =1000,比原来的收入750增加250
均衡,不再变动。非意愿存货IU =0 总产出=总需求,厂商生产稳定
公式:y = c + i = E 小写字母:意愿消费和投资 大写字母:实际支出
y>AE,IU>0,增加
投资=储蓄
均衡时: •E = y •E = c + i •y = c + s
c + i = c + s i = s
意义: 如果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计划储蓄, 是一个前提条件。是宏观经济战略要考虑的前提条件。

宏观经济学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宏观经济学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看,I = S,是必然的结果。是会计结果。
这里的I = S,国民收入要达到均衡,事前必 须满足的条件。
8
•二、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一)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 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 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 ▪(二)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诸因 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广义上的概念)
c(Y
T
)

I I 0
G G0
(2)三部门均衡收入:
Y C I G
TC
C0 c(Y T0 tY
T)
I I 0
G G0
Y
1(
1 c
C0
I 0
G0
cT0 )

Y
1
1 c( 1t
( )
C0
I 0
G0
cT0 )
24
AD=(C0+I0+G0)+c(1-t)Y
AD
C0+I0
0
Y0
门经 C C0 c(Y T ) C0 c(Y Tg TR)
济中 国民
Tg Tg0 tY
收入 决定
TR TR0 I I 0
模型:G G0
均衡 收入:
Y
1
1 c(1 t)
(C0
I0
G0
cTR0
cTg0 )
K TR
dY dTR
c 1 c(1 t)
K TR
dY dTR
c 1 c
❖ 最早为就业乘数,由卡恩[英]提出,后凯恩斯 提出投资乘数。还包括:税收乘数、财政支出 乘数和出口乘数。
29
•二、两部门经济中的乘数:投资乘数
▪1、投资乘数:每增

宏观经济学第3章 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宏观经济学第3章 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C
c=y c
公式中C表示消费是因变
量,y表示收入是自变量。 一般其它条件不变,C和y 之间按同方向变动。消费 函数也可用消费曲线的图 形表示(如左图)。
0
Y
➢消费函数也可用平均消费倾向(APC)与边际消 费倾向(MPC,公式中一般用c)来表示和说明。
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 即:APC=C/y。
产出Yo。
➢也可用国民收入恒等公式和储蓄函数公式来计 算均衡国民收入。
➢上述例子条件不变,即C=1000+0.8Y,I=600。 根据公式:I=S,S=-Co +sY 得:I=S=-Co+(1-c)Y, 代入条件:600=-1000+0.2Y 0.2Y=1600,Y=8000。
➢由此可见,用消费函数或用储蓄函数所得出的 均衡国民收入是完全相等的。因为储蓄函数是 从消费函数派生出来的。
⒉分析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几点假设
a.假定潜在国民收入水平不变(即经济社会的 资源条件和技术水平不变)。
b.假定
或既定。
c.假定经济社会未达到潜在国民收入水平,即 各种资源尚未充分利用,总供给可以随时满 足总需求而价格水平不变。
以上假定是与凯恩斯当时所处的“萧条经 济”的历史条件相符的。 d.为了分析简便,还假定折旧、公司未分配利 润为零。
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以需求为中心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凯恩斯全
部宏观经济理论的核心。
只考察商品市场均衡
时国民收入的决定பைடு நூலகம்或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
➢凯恩斯的全部理论涉及到
商品市场、
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了解、掌握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 了解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

武汉大学金融专业宏观经济学 于振 第三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2011年)_PPT课件

武汉大学金融专业宏观经济学 于振 第三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2011年)_PPT课件
23
Y=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NX(净出口)
概括凯恩斯理论的基本假设:
1、总收入或总产出由总需求(支出)决定; 2、总支出中四个部分的任一部分变化,都会引起总收 入的变化。
24
均衡国民收入:
由社会总需求决定的总收入称为均衡国民收入。
均衡收入恒等式:
21
第三节 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如何确定: C、I、G的行为方程
需求分为C、I、G、NX四部分 暂不考虑NX 于是总支出就成为:C+I+G
22
关于国民收入决定
国民收入核算有三种方法:
产出法:反映生产 收入法:反映生产 支出法:反映需求
用Y来表示国民总产出或总收入可以得到:
Y=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
(a>0);Yd(或Y)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 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0<b<1)。
31
边际消费倾向(MPC,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增量(C)同可支配 收入增量( Y)的比值。(0<b<1)
MPC= C / Y 从几何意义上来说,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
26
一、消费
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终点和目的。 ——亚当·斯密(Adam Smith)
27
影响消费支出决定因素的几种理论
消费函数反映的是消费支出与个人可支配 收入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影响消费支出的模型: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 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定 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理论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模型
Fourteenth-century Europe provides a vivid example of how factor quantities affect factor prices. The outbreak of the bubonic plague—the Black Death—in 1348 reduced the population of Europe by about one-third within a few years. Because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increases as the amount of labor falls, this massive reduction in the labor force raised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Real wages did increase substantially during the plague years—doubling, by some estimates. The peasants who were fortunate enough to survive the plague enjoyed economic prosperity.

《国民收入的决定》PPT课件

《国民收入的决定》PPT课件

Home
精选PPT
图4—7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续) 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的关系
C,S
A
c=c(y)
a
s=s(y)
45°
O y0
y
-a
Home
精选PPT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续)
2、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 而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APS<MPS。
MPCc或者 bc
y
y
MPC dc dy
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APC)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Home
APC c y
精选PPT
c=c(y)
表4—1 单位:元 (1) 收入
A 9 000
B 10 000
C 11 000
D 12 000
=消费+储蓄+税收+进口 即 GDP=Y=C+S+T+M
从总需求的角度看, 国民收入=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的需求+国外 需求
即GDP=Y=C+I+G+X
Home 精选PPT
四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X
G C
厂商
国外部门
政府 G
商品市场
M
T
C
居民户
I
Hale Waihona Puke Y要素市场Y
S
Home
金融市场
精选PPT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E 13 000
F 14 000
G 15 000
Home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C C0 cY ,
C0 0,
0 c 1
, 而C代表边际消费倾向。 其中, C0是常数, 代表自发消费
推论: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国民储蓄率将上升。
S Y C, [说明]: 若C C0 cY , 又因为储蓄
S C0 则储蓄率 s (1 c) Y Y
10000 10850 11600 12240 12830 13360
例题
• 设消费函数为C=200+0.8Y,Y=1000,请 问:自发性消费量、边际消费倾向和平 均消费倾向各是多少? • 答:
– 自发性消费量:200 – MPC: 0.8 – APC:1
450图和消费曲线
AE: aggregate desired expenditure 总计划支出 NI: national income 国民收入
S, I I 投资大于 储蓄,收 入增加 0 投资小于 储蓄,收 入减少
S a (1 b)YEຫໍສະໝຸດ IIYY*
???
假设一国有100%的储蓄 率,这就会引起最大可能 的资本存量和最大可能的 收入。但如果所有这种收 入都用于储蓄,甚至没有 消费,这是好事吗?
在选择一种稳定状态时, 决策者的目的是使组成 社会的个人福利最大化。 个人本身并不关心经济 中的资本量,甚至也不 关心产出。他们关心的 是他们可以消费的物品 与劳务量。
案例1的解答(续)
• 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 (1)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落后。 • (2)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 • (3)将来收入没有保障。我国居民中农 民占绝大多数,他们将来的收入没有保障,只 能靠储蓄积累资金。 • (4)我国居民总体收入水平低。由于总 体收入水平低,所以要考虑将来的各种支出, 必然要提高储蓄率。 • (5)消费习惯使然。

宏观经济学武汉大学3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答案

宏观经济学武汉大学3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答案

宏观经济学武汉大学3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答案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名词解释1.萨伊定律2.有效需求3.消费函数4.消费倾向5.边际消费倾向6.储蓄函数7.平均储蓄倾向8.边际储蓄倾9.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二.选择题1.在消费一收入图形上,消费曲线向上移动意味着消费者( D )。

A.收入减少了不得不减少储蓄B.投入增加导致储蓄增加C.储蓄的增加不是收入增加引起的D.储蓄减少不是收入增加引起的2.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应该是( C )。

A.4 B.2.5 C.5 D.1.63.如果投资支出突然下降,则根据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D )。

A.GDP将迅速下降,其量小于投资的下降,下降的趋势将很快减缓B.GDP将迅速下降,其量大于投资的下降C.GDP将持续下降,但最终下降将小于投资的下降D.GDP将开始持续下降,但下降量大大超过投资的下降量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 B )。

A.消费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增加B.消费水平提高,国民收入增加C.消费水平不变,国民收入增加D.储蓄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增加5.若实际的CDP高于均衡水平,则说明( A)。

A.从收入流量中漏出的储蓄大于注入收入流量的投资B.计划投资的总额和计划消费总额之和超过现值GDP水平C.计划消费支出总额超过计划投资总额D.GDP偶然沿着消费曲线超过收入平衡点6.在两部门模型的图形中,45度线与消费函数相交的产出水平表示( D )。

A.均衡的GDP水平B.净投资支出大于零时候的GDP水平C.消费和投资相等D.没有任何意义,除非投资正好为零7.消费者储蓄增加而消费支出减少则( C )。

A.储蓄上升,但GDP下降B.储蓄保持不变,GDP下降C.储蓄和GDP都将下降D.储蓄下降,GDP不变8.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若现期GDP水平为4000亿元,消费者希望从中支出1000亿元消费,计划投资为1300亿元,则可预计( A)。

宏观经济学03

宏观经济学03
c(消费) 16 14 12 10 8 45° A B CDEFG c=c(y)
0
6
8
10 12
14
y(收入)
图3.3 消费曲线
表3.1表示的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情况。如果消 3.1表示的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情况。如果消 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 一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用下列方程表示: c=α+βy 式中,α为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即收入为0 为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即收入为0 时举债或动用过去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 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β和y的乘积表示收入引 致的消费。
图3.5 储蓄曲线
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由于储蓄定义为收入和消费之差,因此可得以下结论。 (1) 消费函数(c)和储蓄函数(s)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等于收入(y),从 消费函数( 和储蓄函数( 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等于收入( 公式看: c=α+βy s=-α+(1-β)y s=- +(1c+s=α+βy-α+y-βy=y 消费和储蓄的关系可在图3.6上得到体现。 消费和储蓄的关系可在图3.6上得到体现。
E(支出) 直线上任一点均为 E=y E(支出) IU>0 B 100 45° 0 100 y(收入) 0 A 100 IU<0 45° 100 y(收入) AI
(a) 支出等于收入的45°线
(b) 支出决定收入
β=
dc dy
第二节 消费、储蓄和投资 消费、
一、消费 凯恩斯理论认为,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消费的惟一决定 因素,收入的变化决定消费的变化。凯恩斯在观察和研究了大量消费 者的消费行为的基础上给出了如下的“消费心理法则” 者的消费行为的基础上给出了如下的“消费心理法则”。 人们当其收入增加时,将会增加其消费支出。但消费支出的增加量将 小于其收入的增加量。随着收入的增加,其消费支出在其收入中所占 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小,而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如果以c代表消费,y 如果以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消费与收入这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依 存关系称为消费函数。则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 c=c(y) c=c( 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呈同方向 变动,即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收入减少,消费减少。但消费并不随 收入同比例变动。

第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产品市场的均衡

第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产品市场的均衡
3
主要内容
• 消费、储蓄与投资; • 国民收入的决定; • 乘数原理。
4
第一节 消费、储蓄与投资
1、总需求与均衡产出; 2、消费函数; 3、储蓄函数; 4、投资函数
5
一、总需求与均衡产出
总需求是指经济中对商品需求的总量。它 包括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 与出口(X)等。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 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即 GDP、NDP、NI、PI就都相等。
7
二、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是指 居民的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变量之间的依 存关系。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 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得快。
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消费函 数或消费倾向(Propensity to consume)。 可以写为:
AD C I _ G
(C cTR I0 G ) c(1 t)Y 32
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均衡条件:Y=C+I+G
消费函数:C (C cTR) c(1t)Y
投资函数:I=I0
政府购买:G G
均衡国民收入:
_
Y C cTR I0 G
C=f(Y)
8
两个重要概念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增加1单位收入 中所引起的消费的增加量。可用公式表示为:
MPC C 平均消费倾Y向(APC)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 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可用公式表 示为:
APC C Y
9
消费函数的特点:第一,无论收入为多少,消费 总是为正数,即存在一部分自发消费(Autonomous consumption);第二,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 加,但不如收入增加得那么快。

宏观经济学第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

宏观经济学第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

y
支出决定收入
23
均衡产出的形成
结论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有:
总产出等于计划总支出 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非计划存货投资为0 但是,计划存货投资不一定为0
第3章
24
均衡产出/收入
总结
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一)
总产出 = 总收入 = 计划总支出
y = AE
第3章
25
均衡产出/收入
总结
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二)
可支配收入水平(yd) 一般而言,可支配收入与个人消费和 个人储蓄成正比。
yd↑→ C↑ S↑ 高收入的C和S>低收入的C和S
回忆:恩格尔曲线?
第3章
32
影响个人消费和个人储蓄的因素
物价水平(P) 如果物价水平↑↓ , C ?S ? 这通常取决于物价水平与可支配收 入水平相对变动的比率
第3章
总投资=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计划存货投资+非计划存货投资+固资投资
但在国民收入决定中,总投资不包括非 计划存货投资
总投资=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计划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第3章
7
前言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
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 储蓄=投资
在国民收入决定中
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 ? 储蓄=投资 ?
第3章
30
影响个人消费和个人储蓄的因素
1、可支配收入水平 2、物价水平 3、利率水平 4、收入分配状况 5、消费者偏好 6、家庭财产状况 7、消费信贷状况
8、消费者年龄构成 9、制度、风俗习惯 10、税收政策 11、社会保障制度 12、公司未分配利润
占利润的比例
……
第3章

《宏观经济学》第三讲: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三讲: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三讲商品市场均衡——简单国民收入决定(Y-E)模型国民收入核算等式: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从“总产出=总支出”来看,产出取决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个因素。

从“总收入=总产出”来看,产出取决于资本、劳动、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个生产要素。

在经济危机后的大萧条时期,总需求是制约总产出的关键因素。

凯恩斯提出国民收入的大小由总需求决定。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围绕总需求分析,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仅分析产品市场。

在产品市场上,当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总收入(Y)恰好等于总支出(E),则有Y=E,当Y=E时得到的均衡国民收入的模型称Y-E模型。

第一节消费一、消费与储蓄•消费(C)是居民户对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是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

•储蓄(S)是指收入中除用于消费外的余额。

(一)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1、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是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消费是收入的增函数。

如果用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消费函数是:C=f(Y)2、储蓄函数•储蓄函数是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储蓄是收入的增函数。

如果用S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储蓄函数是:S=f(Y)•②长期消费函数:C=by 其中b为长期边际消费倾向。

•长期储蓄函数:C=(1-b)y(二)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①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APC=c/y•平均储蓄倾向(APS)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APS=s/y•②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MPC=△c/△y•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APS=△s/△y消费与储蓄的关系•Y=C+S•APC+APS=1•MPC+MPS=1(三)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

凯恩斯认为,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边际消费倾向变得越来越小。

宏观经济学讲义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宏观经济学讲义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可整理ppt
13
二、消费与储蓄
㈠消费函数
决定消费支出的因素包括诸如可支配收入、商品价 格、个人偏好和社会风尚以及利率的高低、未来预 期收入、收入分配状况等等,其中收入的高低是最 重要的因素。设在决定人们消费的众多因素中,除 收入以外的其他因素给定不变。
则消费函数可记为c=c(yd),意指人们的消费支出 是其可支配收入的函数,消费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
可整理ppt
22
其他比较重要的收入假说(二)
——相对收入假说:由杜森贝利提出,认为:① 人们的消费会相互影响,有攀比倾向,即"示范 效应",人们的消费不决定于其绝对收入水平, 而决定于同别人相比的相对收入水平;②消费有 习惯性,某期消费不仅受当期收入影响,而且受 过去所达到的最高收入和最高消费的影响。消费 具有不可逆性,即所谓"棘轮效应"。
▪ MPC=△c÷△yd (0<MPC<1)
可整理ppt
15
二、消费与储蓄
㈠消费函数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会随着 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递减,收入越是增加,收入 增量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比重越来越小,而用于储 蓄的部分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c
450线
c =c(yd) E
0
yd
可整理ppt
的均衡就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均衡。
模型的特点即所分析的支出 是意愿的或事前计划的支出, 这是人们在拥有既定收入的情况 下所愿进行的支出。
可整理ppt
9
3、凯恩斯就业理论体系
凯恩斯 的国民 收入决 定理论
消费C
收入水平y
消费函数 C=f(y)
平均消费倾向C/y 边际消费倾向ΔC/Δ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2015/9/4
投资等于储蓄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只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 部分,所以,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可以写成: Y=C+I I=S 从这两个公式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 因素有三个:消费、投资和储蓄。 如果不考虑价格变动的因素,即分析实际国民收入的均 衡条件,则有: y=c+i i=s 上述公式中小写的字母分别表示相应的实际变量。
2015/9/4
6
二、均衡产出


又称为均衡国民收入,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 社会的收 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的意愿支出。 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总需求可以定义为总的“意愿 支出”或“意愿购买”。意愿支出反映了支出者的“计划” 或“打算”,它不同于国民收入核算等式中的“实际支出”, 即已经实现了的支出。实际支出包括意愿的和非意愿的两种。 例如,在企业的实际投资支出中,计划的存货增加属于意愿 支出,不是计划中的存货增加则属于非意愿支出:它们是由 于卖不出去而不得不由企业自己“购买”下来的部分。显然, 非意愿支出不能看成是需求。由此,国民收入均衡条件可以 重新表述为: 意愿支出 = 国民收入
12
2015/9/4
凯恩斯的简单消费函数


最简单处理办法:(1)现期收入决定消费;(2)收入消费 之间关系是线性的。 C = a + bYd (a>0, 0<b<1) 其中a代表自发消费,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MPC)。它等 于消费增加量与收入增加量之比,即 b =△C/△Y,并且 0<b<1。 消费与收入之比称为平均消费倾向(APC),即APC =C/Y。 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 如果假定消费函数是线性的,则它可以很方便地用图形把它 表示出来。 (见p445)
2
2015/9/4
第一节 两部门中均衡 产出的决定
2015/9/4
3
1.1 均衡产出的概念

追根溯源:Keynesian Law 前提 1、短期分析:“从长期看,我们都死了”。典型:技术不变 2、价格刚性(price rigidity):价格一经形成,就不易变动,从而 经济主要是数量调整; 3、利率不变:货币市场状况不影响产品市场; 4、投资与国民收入无关。 背景(background) 1929~1933年“大萧条” 1、资源闲置 2、AD↑→闲置资源被利用→产量↑、价格不变 Keynesian Law: 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经济恢复均衡,达到 AD=AS状态,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之间的关系; 消费曲线的平移是指除国民收入因素以外的其 它因素的变化对消费量的影响。
2015/9/4
15
影响消费曲线移动的因素
价格水平:考虑对实际收入的影响和“货 币幻觉”; 收入分配:收入分配越平均,平均消费倾 向越大; 税收: 利率:要看利率的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 和收入效应。 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例:

2015/9/4 16
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

由于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故有: S=Y-C 已知消费函数为:C = a + b Y S = Y – a +(1-b)Y = -a +(1-b)Y 其中,为-a 自发储蓄, 1-b为边际储蓄倾向。已知a>0, 0<b<1,从而有-a<0,0<1-b<1。 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第一,当收入为零时,储蓄小于零,为负数; 第二,随着收入的增加,储蓄也增加,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 加的比率递增。 如果把储蓄函数看作是线性的,则很容易把它用图形来表示 出来。(见书p448图13-6)
2015/9/4
26
乘数的推导

23
2015/9/4
国民收入的变动与乘数原理

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点是:均衡收入水平由总支出曲线与 450 线的交点决定(或投资与储蓄曲线的交点决定)。如果 由于某种原因 引起总支出曲线的上下移动,从而使得交点 的位置向右或向左移动,则均衡收入将会提高或下降。 一般认为,消费函数通常比较稳定,表现在图形上就是消 费曲线不会移动。因此 ,总支出曲线主要随着投资曲线的 移动而移动。由于投资曲线是水平的,所以,当投资的增加 △I个单位,意味着总支出曲线将平行地向上移动△I个单位, 从而使得总支出曲线与 450 线的交点向右移动,最终导致均 衡收入的增加。 但是,投资增加所引起的收入增加量通常大于增加的投 资量。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就叫做乘 数。如果以K表示乘数,以ΔY表示收入增量,以ΔI表示投资 增量,则有 K = ΔY/ΔI 显然,乘数的值越大,则投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 2015/9/4 24 加量就越大。
19
均衡收入决定的图形表示
Y0之左:Y<C+I, Unintended Inventary<0, 生产扩大。 Y0之右: Y>C+I,UI>0,生产缩减.
C,I E C+I C I=I0 Y0 Y
20
O
2015/9/4
450
2、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国民收入决定的模型: 均衡公式 I = S ① 投资函数 I = I0 ② 储蓄函数 S = - a +(1-b)Y ③ 把② ③代入①并求解可得: Y = [1 / (1 - b )]×(a + I0)
17
2015/9/4
APC、MPC、APS与MPS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APC与MPC APC=c/y=(α+βy)/y=α/y+β=α/y+MPC (1)APC>MPC (2) α/y→0,所以APC→MPC 二、APS与MPS APS=s/y, MPS=∆s/∆y=ds/dy=(1-β) APS=s/y=[-α+(1-β) y]/y=-α/y+(1-β),所以,APS<MPS 三、形与影 1、APC+APS=1
11
2015/9/4
凯恩斯的简单消费函数


在两部门经济中,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国民收入,故消费函 数可以写成: C = C(Y) 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的特点: 第一,无论收入多少,消费总为正数,即消费大于零。如 果消费等于零,则社会无法继续存在下去。特别地,当收入 为零时,消费仍然大于零。此时,消费基金来源于过去的储 蓄或借债。 第二,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 收入的增加快,即边际消费倾向存在着递减趋势。
4
2015/9/4

国民收入恒等式为: C + I + G +(X- M)≡ C + S + T 如何把该式发展为国民收入均衡公式,从而过渡 到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呢?为此,我们首先可以 把国民收入核算看成是估计某一时期生产的既定 国民收入总量,而需要进一步研究“下一时期” 或“下几个时期”的生产情况:在什么条件下将 继续生产同样数量的国民收入?在什么情况下将 生产更多的或更少的国民收入。于是,问题就从 国民收入的核算转化为国民收入的决定。
2015/9/4
5


很明显,要继续维持某一时期的既定生产规模, 必须要总的需求恰好等于该期已经生产出来的国 民收入。如果总需求小于既定的国民收入,则一 部分产品就不能得到实现。于是,生产将缩小, 国民收入将下降;如果总需求大于既定的国民收 入,则一部分需求就不能得到满足,于是,生产 将扩大,国民收入将提高;或者在生产无法扩大 时,价格水平将上涨。只有当总需求恰好等于国 民收入时,生产才既无扩大又无缩小的趋势。此 时,国民收入处于所谓“均衡”状态。因此,国 民收入均衡的条件为: 总需求 = 国民收入
2015/9/4
25
投资乘数的推导

已知: K =ΔY/ΔI ① 设ΔC代表消费增量,则有: ΔY =ΔC + ΔI 移项后有: ΔI =ΔY -ΔC ② 把②代入①中,有 K =ΔY/(ΔY-ΔC) = 1/( 1-ΔC/ΔY) = 1/( 1- b ) ③ 从公式③可以看出,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而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 比。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的值越大,反之则越小。
10
2015/9/4
什么收入?


现期收入决定消费?还是现期收入与对未来收入预 期同时决定现期消费? 未来收入预期可能对消费起作用。 如果说未来收入会对当期消费发生作用,消费者怎 样判断未来收入水平?有关假说如绝对收入假说 (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生命周期假说 (life cycle hypothesis ),永久收入假说 (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假说等。
为什么有乘数作用?

投资对总支出有一系列影响。例如,某公司增加 1 亿元 投资新建一个计算机工厂。这一亿元用于购买设备,建 设厂房,雇佣管理人员和工人等,产生了 1 亿元支出。 然而,这一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尚未终结。由于最初 1 亿 元支出转化为设备厂人员,建筑人员以及新厂雇工收入, 它会引发第二轮新的支出;不过,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小 于1,第二轮次生的支出规模要小于1亿元。同理,第二 轮支出会产生新的收入,从而引发第三轮规模较小的支 出。这样不断循环和规模不断缩小的支出链条,使得 1 亿元投资在经济系统中对总支出影响效果大于显著大于 1亿元。
8
2015/9/4
1.2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基本假设: 经济中只存在两个部门:企业和家庭; 不存在政府,即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国民收入; 利率、工资和价格是固定不变的; 潜在的国民收入(YF)是固定不变的。 投资简单设定为模型以外因素决定的外生变量。
2015/9/4
9消费函数ຫໍສະໝຸດ 2015/9/4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