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二节第2课时讲解

合集下载

鲁科版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铝-金属材料课件第二课时

鲁科版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铝-金属材料课件第二课时
鲁科版必修1:第四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3、氢氧化铝的性质
氢氧化铝的性质实验
实验内容 硫酸铝跟 氨水反应
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 胶状沉淀
氢氧化铝跟 盐酸反应
白色胶状 沉淀溶解
氢氧化铝跟氢氧 白色胶状
化钠溶液反应 沉淀溶解
实验结论
可溶性铝盐遇碱 生成Al(OH)3沉淀。
氢氧化铝溶于盐酸
氢氧化铝溶于 氢氧化钠溶液
结论:Al(OH) 3——即溶于盐酸又溶于氢氧化钠 溶液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⑴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
又能与强碱反应的氢氧化物。
例:Al(OH) 3
Al(OH)3 +3H+= Al3++3H2O
Al(OH)3 +OH-=[Al(OH)4]-
四羟基合铝酸根离子
⑵Al(OH) 3物理性质及用途:
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
4、Al2O3性质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氧化铝的性质实验
实验结论
氧化铝跟 盐酸反应
白色固 体溶解
氧化铝溶于盐酸
氧化铝跟氢氧 白色固体 化钠溶液反应 溶解
氧化铝跟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
结论:氧化铝即溶于盐酸又溶于氢氧
化钠溶液属于两性氧化物
Al2O3 +6H+=2Al3++3H2O Al2O3 +2OH- +3H2O = 2[Al (OH) 4] -
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
强碱反应的氧化物。 例Al2O3
桌面上有两堆白色粉末,已知它们分别是 Al2O3和MgO,你能用什么方法加以鉴别? 你能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吗?
Al2O3+2NaOH+3H2O=2Na[Al(OH)4]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 第四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电解原理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 第四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电解原理的应用

随堂练习
B 4. 下列关于电解氯化钠水溶液(两根石墨棒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无色 B. 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黄色 C. 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D. 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黄铜矿
(含Zn、Fe、Ni、 Ag、Au等杂质)
铜导线
精炼
【环节二】电解原理析应用
Cu-2e-=Cu2+
(含Zn、Fe、Ni、Ag、Au等杂质)粗铜
活性电极放电顺序: Zn > Fe > Ni > Cu > Ag > Au
精铜
阳极泥
Ag Au
CuSO4溶液
材料
阳极
粗铜
阴极 电解液
精铜 CuSO4溶液
副反应:
C
Cl2 阳H2极:混金合属爆钛炸网! NaOH 反应! 氯气
阴极
阴极室
C
Na+ ClH+ OH-
阴极:碳钢网 氢气
NaOH
饱和食盐水
× 离子交换膜的作用:
【思考】能否换成阴离子交换膜? a. 防若止不C用l2和离H子2交混换合膜而,引电起解爆一炸段; 时间后,将电解液充分混合,能获得何种物质? b. 避免Cl2与NaOH反应生成NaClCOl2,+影2O响HN-a=OCHl的- +C产lO量-和+ 质H2量O。 制取漂白液
电解原理的应用
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四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氯气和烧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和烧碱,称为氯碱工业。
Cl2
NaOH

新教材 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1 第四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电解原理的应用

新教材  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1  第四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电解原理的应用

装置
阳极材料
电镀 镀层金属Cu精炼 来自铜(含锌、银、金等杂质)阴极材料
镀件金属Fe
纯铜
阳极反应 Cu-2e-===Cu2+ Zn-2e-===Zn2+、Cu-2e-===Cu2+等
阴极反应 Cu2++2e-===Cu
Cu2++2e-===Cu
硫酸铜溶液浓度保持 Cu2+浓度减小,金、银等金属沉积形成
√C.该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可表示为Ag++e-===Ag
D.当电镀一段时间后,将电源反接,铜牌可恢复如初
5.利用电解法可将含有Fe、Zn、Ag、Pt等杂质的粗铜提纯,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电解时以纯铜作阳极 B.电解时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粗铜连接电源负极,其电极反应式是Cu-2e-===Cu2+
归纳总结
(1)电解精炼过程中的“两不等”:电解质溶液浓度在电解前后不相等; 阴极增加的质量和阳极减少的质量不相等。 (2)电镀过程中的“一多,一少,一不变”:“一多”指阴极上有镀层金 属沉积;“一少”指阳极上有镀层金属溶解;“一不变”指电镀液(电解 质溶液)的浓度不变。
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1.关于镀铜和电解精炼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用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 B.电解液的成分都保持不变 C.阳极反应都只有Cu-2e-===Cu2+
③总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_2_N__a_C_l_+__2_H_2_O_=_电=_=_解=_=_H__2_↑__+__C_l2_↑__+__2_N__aO__H_; 离子方程式为_2_C__l-_+__2_H__2O__=电_=_=解_=_=_H__2↑__+__C__l2_↑__+__2_O_H__-。
第2课时 电解原理的应用
一、电解饱和食盐水
烧碱、氯气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习惯上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工业生产 叫做 氯碱工业 。 1.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 通电前:溶液中的离子是 Na+、Cl-、H+、OH- 。 通电后:①移向阳极的离子是 Cl-、OH- , Cl-比 OH- 容易失去电子,被氧化成 氯气 。 阳极: 2Cl--2e-===Cl2↑( 氧化 反应)。 ②移向阴极的离子是 Na+、H+ , H+ 比 Na+容易得 到电子,被还原成 氢气 。其中H+是由水电离产生的。 阴极:2H2O+2e-===H2↑+2OH- (还原 反应)。

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第2课时《

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第2课时《

第2课时氯气与碱反应及Cl-的检验[学习目标定位] 1.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能正确写出氯气与碱[NaOH、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知道漂白粉的成分和用途。

3.学会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一氯气与碱的反应1.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NaCl+NaClO+H2O。

2.工业上制取漂白粉(Cl2和石灰乳)的原理与上述反应原理相似,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3.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但因氯气的溶解度不大,而且生成的HClO很不稳定,不便于保存,而次氯酸盐性质稳定,且遇酸或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又可再生成HClO。

因此常用氯气与碱反应制取漂白粉。

归纳总结漂白液(粉)的制取与保存(1)漂白液是NaClO溶液;漂白粉的成分是CaCl2、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Ca(ClO)2。

(2)漂白粉的使用原理:利用复分解反应原理和较强酸能够制取较弱酸的原理使Ca(ClO)2转化为HClO进行漂白。

①Ca(ClO)2+2HCl===CaCl2+2HClO,离子方程式:ClO-+H+===HClO。

②Ca(ClO)2+CO2+H2O===CaCO3↓+2HClO(酸性:HClO酸性比H2CO3弱)。

(3)漂白粉保存不当会变质的原因是Ca(ClO)2和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反应生成HClO,易分解。

因此漂白粉和漂粉精的保存方法是密封、避光并置于阴凉干燥处。

1.某化工厂生产的漂白粉,产品说明书如下:(1)请你为漂白粉写一份保存、使用的注意事项(不超过30字)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①漂白粉的生产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般情况下,漂白粉失效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2节光的反射课时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2节光的反射课时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第7页
课堂十分钟
6. (10分)勇勇同学在家里一间黑暗房子里做了相关 光反射探究试验,他首先在黄色桌子上放了一张试卷 大小白纸,然后再在纸上面放了一块小平面镜,最终 他打开手电筒正对平面镜,请你和勇勇同学一起在旁 边观察所发生现象.结果发觉了以下现象: 是是是((((镜__1234__))))子____镜 白 桌 按发桌____子 纸 面 亮生面__白__是 是 是 到_发___纸___暗__生_______发依___了___镜_____生_次漫暗亮______亮面了______排反______反漫(((__列_射_射_反填填填是___射“““____亮亮亮白___.”””纸__或或或、__““ “桌_暗 暗暗_子_” ””_、_) ))_镜_, ,,_子理 理理_.由 由由
第8页
第3页
例题精讲
【例】使用环境保护型墙面漆粉刷教室墙壁,不但能 够降低教室内空气污染,因为墙面上留有很多小颗粒
形成凹凸不平,还有利于保护视力. 这主要是利用了光
()
A. 漫反射
B. 镜面反射
C. 折射
D. 直线传输
解析:当光照在墙上时,在凹凸不平地方发生漫
反射,光向四处传输开来,减弱了光强度,对人们眼
睛能够起到保护作用.
答案:A
第4页
举一反三 1. 皮鞋擦过鞋油后,还要用鞋刷或软布重复擦几下,
越擦越亮,这是因为( ) B A. B. 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凹坑,增加表面光
C. 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革好,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
D. 鞋油颜色比皮革鲜艳,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第5页
2. 如图4-2-11所表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 白色墙上小镜子,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 ) D
(3)物体表面情况不一样,对光反射不一样,但 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于每一条反射光线 与入射光线之间关系,一样遵照反射定律.

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湘教版)

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湘教版)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02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怎么看?看什么?
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
月 份
1 月
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11112111 5

00550550 0
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
量 ( m
5 0
1 00000000 1 00 00
m

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02
降水量的测量
|降水量
指一段时间内,雨水(或 融化后的固体降水)未经 蒸发、渗透和流失所积聚 起来的水层深度,通常以 毫米为单位。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02
等降水量线 含义: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特点:
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的各点,降水量相等。 等降水量线稠密,表示各地的降水量差别大; 等降水量线稀疏,表示各地的降水量差别小。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02
降水的类型
|对流雨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形成降 水。
一般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雷电
如:我国夏季午后的雷阵雨。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02
降水的类型
迎风坡
|地形雨
湿润空气水平运动背风时坡,遇到山地,沿 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 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往往在湿润气 流的背风坡形成雨影区,降水少。
2021年3月23-29日,苏伊士运河“大堵船”,至少造成 400余艘通行此处的货轮滞留。此次 “堵船” 事故也引发 国际货运对于苏伊士运河的替代方案思考,更为稳定、 可靠的我国“钢铁驼队” ———中欧班列的业务量一周 内增加三成。读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4月8日,装满衣服鞋帽、 防疫物资等的列车从武汉出发, 驶往德国杜伊斯堡。回程列车装载德国香肠、 哈萨克斯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氯气的制法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共37张PPT)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氯气的制法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共37张PPT)

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水溶液中含有( )
பைடு நூலகம்
A.Cl-、SO24-
B.Cl-、NO- 3
C.Cl-、CO23-
D.Cl-、OH-
解析:选 C 根据题给现象,生成的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
硝酸,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存在 CO23-和
Cl-。
4.有一包白色固体,它可能是 KCl、K2CO3、KNO3 中的一 种或几种,进行下列实验: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 元素——氯
第二课时 氯气的制法 氯离子(Cl-)的检验
1.了解实验室制取 Cl2 的原理和实验装置。 2.掌握 Cl-的检验方法。
[晨背重点语句]
2.氯气制备的流程
发生装置 ⇒ 净化装置 ⇒ 收集装置 1.实验室制备 Cl2 的反
应原理
⇒ 尾气吸收装置
2.氯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 Cl2,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2NaCl+2H2O=电==解==2NaOH+H2↑+Cl2↑。 [特别提醒] 实验室制取 Cl2 用的是浓盐酸而不是稀盐 酸,因为 MnO2 与稀盐酸不反应。
1.某实验室的尾气中含有较多的氯气,有毒,要吸收这些尾
12 _沉__淀__不_溶__解_____ 14 _无__明_显__变__化____
2.请写出上述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② 15 _N_a_C__l+__A__g_N_O__3=__=_=_A_g_C__l↓__+__N__a_N_O__3 ____; ③ 16 _N__a_2C__O_3_+__2_A_g_N__O_3_=_=_=_A__g_2C__O_3_↓__+__2_N_a_N__O_3__, 17 _A__g_2C__O_3_+__2_H_N__O_3_=_=_=_C__O_2_↑__+__H_2_O_+ __2_A__g_N_O__3_; ④ 18 __C_l_2_+__H_2_O______H__C_l_+__H_C__lO_, 19 ___H_C__l+__A__g_N_O__3=_=_=__A_g_C_l_↓__+__H__N_O__3 __。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课件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课件

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粮则粮,宜渔则渔
科技强农
复习这节课讲的所有内容
八年级上
地理人教版
谢谢大家
2.控根栽培设施是一种设计原理和专用育苗基 质的科学配方,以及辅助控根培育管理技术组成。对防止 根腐病和主根的盘绕有独特的功效。控根容器可以使侧 根形状粗而短。
1.农业生产与光、热、水、土等_________条件关系密切。 2.每个地区都有发展农业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3.发展农业生产,还要考虑当地的__________________。 4.发展农业需要考虑的自然因素包括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因素。
探究活动:学生自主完成活动,理解因地制宜的必要性。讨论交流。
在图中,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A、B、C、D 四地。其中,A为城市郊区,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 区,C为山地,D为海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A、 B、C、D四地合理布局农业,并说明你的理由。
A为城市郊区,适合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 禽、蛋生产。原因:距离城市中心较近,农户减少
这里地形陡峭, 水土容易流失, 但发展林业可以 保持水土。这叫 宜林则林
探究活动:讨论分析,读图说说各地区是如何发展农
业的,当地发展农业时考虑了哪些自然因素。 这里地形平
坦,土壤肥
沃,水源丰
富,利于耕
作种植。这
讨论分析,
叫宜粮则粮
这里降水稀少,但牧草 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 牧业。这叫宜牧则牧
这里河湖较多,适宜发 展渔业。这叫宜渔则渔
蔬菜
养鸡场
2.在一些景色优美的城市郊区还 有一些农民种植有特色的农业、绿 色农业等,相继发展了旅游业。
小麦

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讲义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讲义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第2课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学习目标] 1.概述细胞免疫的过程。

2.认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互关系。

一、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1.细胞免疫的概念: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2.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①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

②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

③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④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判断正误(1)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2)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直接将病原体消灭()答案(1)×(2)×任务一:分析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1.探究细胞免疫的研究历程资料1:1883年,俄国学者梅契尼科夫提出原始的细胞免疫学说,他认为吞噬细胞是执行抗感染免疫作用的细胞。

资料2:1942年,蔡斯和兰德施泰纳用致敏豚鼠血清给正常动物注射后做结核菌素免疫实验,结果没有出现阳性反应。

当转输淋巴细胞后,结核菌素反应出现阳性结果。

证实了此免疫反应是由淋巴细胞引起的。

此后,科学家将细胞免疫的概念改为由淋巴细胞引起的特异性免疫,这是现代的细胞免疫概念。

资料3:1974年,辛克纳吉和杜赫提证实小鼠T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时,不仅需要特异性识别抗原种类,而且同时需要识别MHC分子,这种现象也称为MHC限制性。

注:当细胞被病原体感染时,细胞降解抗原并将其加工成抗原多肽片段,再以抗原肽-MHC 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细胞表面,供T细胞识别。

资料4:1980年莱因茨和斯基洛斯曼根据分化标志和功能将T细胞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两个亚群。

此外,研究发现被抗原呈递细胞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进而分化为具有效应功能的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

鲁科版化学必修1课件:第四章第二节第2课时

鲁科版化学必修1课件:第四章第二节第2课时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名师点睛】 在铜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过 程中,常伴随着颜色的变化,反过来根据颜色 变化的不同,可以推断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发生 的化学反应。铜及其化合物的颜色归纳如下: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物 质 颜 色 物 质 颜 色
铜 紫红色
CuO 黑色
Cu2O Cu(OH)2 Cu2S 红色 蓝色 黑色
(2)镅(Am)在烟雾探测器中用做烟雾监测材料。 (3)钛(Ti)被誉为“21 世纪的金属”,是一种 “亲生物金属”。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自主体验 1.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不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 . 是( ) A.良好的导电性 B.良好的导热性 C.在反应中一般做还原剂 D.良好的延展性
解析:选 C。在反应中一般做还原剂是金属的 化学性质。
高温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解析:(3)尾气中有污染性的残余的 Cl2 和生成 的 CO,Cl2 用碱液吸收,CO 可采取点燃法除 去。
5a+4b+3c 答案:(1)x= 2 (2)3V2O5+10Al=====6V+5Al2O3 (3)NaOH 溶液 点火使 CO 燃烧生成 CO2
高温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要点
吗?
铜及其化合物
Cu 为不活泼金属,与酸都不反应
探究导引1
【提示】 铜与非氧化性酸不反应,能与氧化 性酸反应,也能与某些氧化性强的盐反应。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探究导引2
CuSO4 溶液呈蓝色,CuSO4 固体
也是呈蓝色吗?
【提示】 CuSO4 固体是白色,CuSO4· 2O 5H 晶体呈蓝色。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授课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授课课件新人教版
A. 维吾尔族——种植棉花 B. 蒙古族——种植水稻 C. 傣族——种植甜菜 D. 朝鲜族——种植油菜 2.影响水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A ) A.水域条件 B.社会经济条件 C.技术条件 D.消费市场
3.全国中学生夏令营举办的“谈谈我的家乡”活动中,来自全
国各地的同学兴致勃勃地谈论起自己的家乡。下面是来自山东、
黑龙江。
F:油菜金黄稻花香,江河湖泊淡水鱼
湖南 。
4.右图为我国东部某一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将图中字母与其代表的地理
事物名称连线。
A
丘陵梯田
B
山区
C
水库
D
平原地区
A D
B C
(2)请从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合理布局四个区域的
农业(用连线方式)。
A
种植果树、茶树
B
种植用材林
C
种植水稻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节 农业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
1 说明因地制宜的含义。 2 举例说明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难点) 3 列举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重要性。
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自然条件:光照 热量 水分 地形和土壤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 交通 技术 政策 等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就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一定要 符合自然规律,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当地的社会 经济条件,扬长避短,发扬优势,克服不足,以获得 最好的经济效益并得到持续发展(环境效益)。
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 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这叫 “宜林则林”
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水源丰富,利于耕作,这叫 “宜粮则粮”。
这里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 展畜牧业,这叫宜牧则牧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二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二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如图所示的是“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知1-练
的实验操作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D ) A. 从图甲中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10.0 cm
B. 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高度,在点燃蜡烛之后
C. 通过不断改变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进行多次实验
D. 蜡烛燃烧后变低,为了使像成在
光屏中央,应该向下调节光屏
知1-练
例 2 [中考·安徽] 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0 cm 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支点 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30 cm 处,在凸透镜的另一 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的(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倒立、等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也可以说成烛焰中心、光屏 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方法点拨
知1-讲
1. 确定实像和虚像的方法
(1)“等效替代法”确定虚像位置:当未点燃的蜡烛与
点燃蜡烛的像重合时,未点燃的蜡烛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2)“承接法”确定实像位置: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
当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时,光屏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判断成像性质
解释生活现象
知1-讲
③确定实像的位置的方法: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所 以我们移动光屏,光屏接收到清晰的像的位置就是实像的 位置。
④通过“测量”确定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在光具座上 通过刻度尺直接读数即可。
知1-讲
⑤安装调整器材:取一焦距(f)为10 cm的凸透镜固定 在50 cm 刻度线处;点燃蜡烛后,调整烛焰中心、凸透镜 光心、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以便使像呈现在光屏的 中央。
2.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知1-讲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 性状的遗传(第2课时 性状的遗传)课件 (新版)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 性状的遗传(第2课时 性状的遗传)课件 (新版)济南版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2年2月16日 星期三 下午2时18分7秒14:18:0722.2.16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2年2月 下午2时18分22.2.1614:18Februar y 16, 2022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2年2月16日 星期三 2时18分7秒14:18:0716 February 2022
列问题。
(1)这个儿子的基因组成是 。
(2)这个儿子白化病的基因来源于

(3)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除此之外,控制正常肤色
的基因组成还应有 。
答案:(1)bb (2)父母双方 (3)Bb 和 Bb BB
关闭
答案
1
2
3
4
5
5.如果一对夫妇均能卷舌,生的孩子却不能卷舌,这对夫妇的基因组
成(显性基因为 A,隐性基因为 a)应分别是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下 午2时18分7秒 下午2时 18分14:18:0722.2.16
当堂检测达标
谢谢收看
。生出一个不能
卷舌的孩子的可能性是 。
答案:Aa 和 Aa 25%
关闭
答案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2.2.1622.2.16Wednesday, February 16, 2022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14:18:0714:18:0714:182/16/2022 2:18:07 PM
一 二三
一、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1.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在生物体细胞内是 成对存在的,在形成 生殖细胞时,通过一种特殊方式的 细胞分裂 ,成对的染色体会分开,染 色体上的 基因也随之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基因 在生殖细胞中是 成单 存在的。 2.在 性状 遗传的过程中,亲代的性状有的能够在后代中表现出 来,有的则不能表现出来。根据性状在亲代和子代中的表现规律,我 们把相对性状分为 显性性状 和 隐性性状 。

4.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课件(共14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4.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课件(共14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5.如图示意小明同学为验证影响气温的因素所做的 实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通过实验,小明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B )
A.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B.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 C.海洋的气温始终高于陆地 D.陆地气温始终高于海洋
地 理 七年级 上册 新课标(RJ)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第2课时 气温的分布
内容要求
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素养要求
通过阅读地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黑色的线是?
同条线上红色的点 海拔存在什么关系? 海拔相等的各点连 线——等高线
读“等温线模式图”,回答2~3题。
2.图中的低温中心是( A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3.关于图中气温分布的描述正确
的是( B )
A.气温差异最小的地方是④处
B.气温差异最大Biblioteka 地方是②处C.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是4 ℃
D.等温线最凹处的气温是-8 ℃
4.下列关于气温水平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你知道什么是等温线吗?
课堂在线
知识点
1. 等温线
气温的分布
等温线闭合,如果 中心气温低,表示 低温中心;反过来, 就是高温中心。
等温线大致沿着东 西放下延伸,说明 南北方向存在差异。
等温线密集, 气温差异大。
等温线稀疏, 气温差异小。
2. 气温的分布
(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递 减
递 减
北半球:由南向北递减。 南半球:由北向南递减。 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节 农业 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Fra bibliotek走科技强农之路
1.因地制宜概念: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 物,布局在适宜它发展或生长的地方,以充分利 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
2.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 (1)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分、土壤、地形等; (2)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市场需求、农业技 术水平、国家政策等。
在( B )
①发展生态农业
②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③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④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围山转”模式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 )
A.水土流失减少
B.大气湿度减少
C.地下水减少
D.生物多样性减少
【点拨】“围山转”模式立足山区优势,坚持科学发展,在山
区根据地形环境特点,依据山体高度因地制宜布置等高环形种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发 散思维能力。在解题过程中,不论是进行最科学的方案选 择、土地资源的开发,还是远景规划的设计,都应考虑到 以下几方面:①该地为我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地区;②各地 具体的地形不同;③该地人多地少,需更加合理地利用各 类资源;④需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既要注重经济效益, 同时也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展渔业的主要原因是( D )
A.国家政策
B.农民喜好
C.自然条件
D.市场需求
2.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B )
A.热量不足
B.水源不足
C.土地广阔
D.人口稀少
读我国某区域东西向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分布图(图4-2-7), 回答3、4题。 3.甲高原为( C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2课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2课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2课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农业第2课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特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农业在不同地区的优势和不足,培养学生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认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大农业基地的分布、农业的地区差异及形成原因、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地理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农业地区分布这一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对地理知识和农业知识有一定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农业地区分布的规律和原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四大农业基地的分布及特点,掌握农业地区分布的基本规律,提高学生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农业发展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四大农业基地的分布及特点,农业地区分布的基本规律。

2.难点:农业地区分布的原因分析,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农业地区分布的特点和原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农业发展成就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农业地区分布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四大农业基地的分布及特点。

3.课堂讲解: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农业地区分布的规律和原因。

4.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农业地区,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地区分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八上物理第四章 第二节.第2课时光路的可逆性及反射的分类

八上物理第四章 第二节.第2课时光路的可逆性及反射的分类
第2节 光的反射



第2课时 光路的可逆性及反

射的分类


一、复习巩固,温故知新
学生复述第1课时学习的内容, 要求学生能够背出光的反射定律.
【学生活动】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 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学生用书“预 习导学”.
反射的分类 【演示实验】让激光笔的平行光射入平面镜. 【演示实验】让激光笔的平行光射入毛玻璃片上. 【学生观察并讨论】学生观察比较两次实验效果的 异同,不同的表面对光的反射是不一样的.
比一比 有 什 么 不 同 ?
【教师讲解】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时有时发生镜 面反射,有时发生漫反射,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5内容, 比较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黑板“反光”时为什么粉笔字反而变 得看不清楚了?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状况 的建议.
四、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无论哪种反射,都遵循光 的反射定律. 五、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学生用书“随堂测评 ”部分. 六、开放练习,拓展新知 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学生用书“课时作业 ”部分.
第2节 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二、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镜面反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四章第二节第二课时氯气的制法氯离子的检验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四章第二节第二课时氯气的制法氯离子的检验

Na2CO3 溶液、自来水,然后各滴入几滴 AgNO3 溶液,再分别 加入少量稀硝酸,观察现象,填写下表。
2~3 mL
现象
试样 AgNO3 溶液 稀硝酸
稀盐酸 白__色__沉__淀__ 不__溶__解__
NaCl 溶液 白__色 __沉 __淀 __ 不__溶__解__
解释或离子方程式
_A_g_+_+ __C__l-_=__=_=_A_g_C__l↓__ _A__g_+_+__C_l_-_=_=_=_A_g_C__l↓__
3.收集方法 选用收集方法的主要依据是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因为氯 气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所以收集氯气时,不能用排水 法,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Cl2 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小, 也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Cl2。 4.干燥剂的选择 选择气体干燥剂的主要依据是被干燥气体不能与干燥剂反 应。如氯气能与碱反应,所以不能用碱石灰进行干燥,常用浓 硫酸、五氧化二磷等进行干燥。
2~3 mL 试样
Na2CO3 溶液
现象 AgNO3 溶液 稀硝酸
_白__色__沉__淀_
_溶__解__并__产__ _生__气__泡__
解释或离子方程式
2Ag++CO23-=== Ag2CO3↓
Ag2CO3+2H+=== 2Ag++H2O+CO2↑
自来水
浑浊
浑浊
自来水中含有少量 Cl-, Ag++Cl-===AgCl↓
△ 学方程式为 MnO2+4HCl=====MnCl2+Cl2↑+2H2O。
解析: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氯气中混有 HCl 和水蒸气两种杂 质,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浓硫酸可以干燥氯气,
所以试C、 回D答中下所列用问试题剂:分别是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氯气与碱反应及Cl-的检验[学习目标定位] 1.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能正确写出氯气与碱[NaOH、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知道漂白粉的成分和用途。

3.学会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一氯气与碱的反应1.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NaCl+NaClO+H2O。

2.工业上制取漂白粉(Cl2和石灰乳)的原理与上述反应原理相似,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3.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但因氯气的溶解度不大,而且生成的HClO很不稳定,不便于保存,而次氯酸盐性质稳定,且遇酸或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又可再生成HClO。

因此常用氯气与碱反应制取漂白粉。

[归纳总结]1.漂白液是NaClO溶液;漂白粉的成分是CaCl2、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Ca(ClO)2。

2.漂白粉的使用原理:利用复分解反应原理和较强酸能够制取较弱酸的原理使Ca(ClO)2转化为HClO进行漂白。

(1)Ca(ClO)2+2HCl===CaCl2+2HClO,离子方程式:ClO-+H+===HClO。

(2)Ca(ClO)2+CO2+H2O===CaCO3↓+2HClO(酸性:HClO酸性比H2CO3弱)。

3.Ca(ClO)2和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反应生成HClO,易分解。

因此漂白粉和漂粉精的保存方法是密封、避光并置于阴凉干燥处。

[活学活用]1.某化工厂生产的漂白粉,产品说明书如下:(1)请你为漂白粉写一份保存、使用的注意事项(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①漂白粉的生产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般情况下,漂白粉失效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密封、避光保存在阴凉处,随配随用,勿接触皮肤,不能用以漂洗丝、毛织品等 (2)①2Ca(OH)2+2Cl 2===Ca(ClO)2+CaCl 2+2H 2O ②Ca(ClO)2+CO 2+H 2O===CaCO 3↓+2HClO 、 2HClO=====光照2HCl +O 2↑二 Cl 2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如图所示:(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生装置所用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 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D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E 瓶集满氯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烧杯F 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2)分液漏斗、圆底烧瓶(3)除去Cl 2中的少量HCl 气体 干燥氯气(或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4)湿润的红色布条放在瓶口褪色(或湿润淀粉-KI 试纸放在瓶口变蓝) (5)NaOH 溶液 吸收过量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归纳总结] 1.反应原理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2.仪器装置装置特点:固+液――→△气主要仪器: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石棉网、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集气瓶、烧杯等。

装置如图所示。

说明: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D装置的作用是干燥Cl2;F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环境。

3.收集方法(1)向上排空气法(Cl2密度大于空气)。

(2)排饱和食盐水法(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且用此法可除去实验过程中挥发产生的HCl气体)。

4.验满方法(1)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盛Cl2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集满。

(2)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Cl2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发生先变红后褪色的变化,则证明已集满。

5.尾气处理Cl2有毒,易污染空气,需用NaOH溶液吸收。

[活学活用]2.某化学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图中至少存在两处明显错误B.该实验中收集氯气的方法不正确C.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必须进行尾气处理D.在集气瓶的导管口处放一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证明是否有氯气逸出答案 B三Cl-的检验1.在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 mL稀盐酸、NaCl溶液、Na2CO3溶液、自来水、蒸馏水,然后各滴入几滴AgNO3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稀硝酸,观察现象,填写下表:2.②NaCl+AgNO3===AgCl↓+NaNO3;③Na2CO3+2AgNO3===Ag2CO3↓+2NaNO3,Ag2CO3+2HNO3===CO2↑+H2O+2AgNO3;④Cl2+H2O===HCl+HClO,HCl+AgNO3===AgCl↓+HNO3。

[归纳总结]检验Cl-的方法:先滴加AgNO3溶液后滴加少量稀HNO3,或滴加经稀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注意:检验Cl-时,滴加AgNO3后还要滴加稀HNO3,目的是排除CO2-3等离子的干扰。

[活学活用]3.在未知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水溶液中含有() A.Cl-、SO2-4B.Cl-、NO-3C.Cl-、CO2-3D.Cl-、OH-答案 C解析根据题给现象,生成的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存在CO2-3和Cl-。

当堂检测1.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气体,可选用()A.NaOH溶液B.饱和食盐水C.浓硫酸D.石灰水答案 B解析利用了HCl极易溶于水,而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的原理。

2.下列关于漂白粉的叙述正确的是()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和CaCl2B.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后能变质C.漂白粉是将Cl2通入石灰水中制得D.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答案 B解析漂白粉是由Cl2和石灰乳反应制得,它的主要成分是CaCl2、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故A、C、D错;Ca(ClO)2易和空气中的CO2和H2O反应而失效,故B正确。

3.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采用的方法是()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干燥有色布条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D.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答案 D解析HClO具有漂白性,而Cl2不具有,在干燥环境下,Cl2不能转变为HClO,因而无漂白性,无法与HCl气体区分。

气体通入AgNO3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因为Cl2与H2O反应也产生Cl-。

Cl2与KI反应产生I2,淀粉遇I2变蓝,可以与HCl区分。

4.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后,若白色沉淀不消失,说明该溶液中含有______;若白色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说明该溶液中含有________。

答案Cl-CO2-35.漂粉精是利用Cl2与________反应来制取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漂粉精是________物,其有效成分为________。

氯气和漂粉精用于漂白均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产生________的缘故,工业上之所以把氯气加工成漂粉精再用于漂白,是因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消石灰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混合Ca(ClO)2HClO次氯酸盐比较稳定易于保存和运输40分钟课时作业[基础过关]一、氯气与碱反应的应用1.当不慎有大量Cl2扩散到周围空间时,处在该环境中的人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某物质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以防中毒,最适合采用的是()A.NaOH B.NaClC.NaHCO3D.NH3·H2O答案 C解析该物质可以吸收Cl2,故排除B;而NaOH对皮肤有腐蚀性;氨水则易挥发出NH3,有毒。

2.植物中山茶花、石榴可以吸收氯气,紫藤和月季对氯气的吸收净化能力也很强。

在实验室制取Cl2时,尾气一般要用NaOH溶液吸收而不用澄清石灰水吸收的理由是()A.氯气不与石灰水反应B.Ca(OH)2微溶于水,澄清石灰水中Ca(OH)2的含量少,吸收的尾气也很少C.氯气与Ca(OH)2反应生成的CaCl2难溶于水D.澄清石灰水能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变浑浊答案 B解析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吸收Cl2的量较少,吸收不充分。

注意D项与题目所问无关。

3.将Cl2制成漂白粉的主要目的是()①使它转变成较易溶于水的物质②转变成较稳定、便于贮存的物质③提高氯的质量分数④提高漂白能力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②答案 D解析将Cl2制成漂白粉的主要目的是转变成较稳定、便于贮存的物质。

Ca(ClO)2比HClO 稳定,便于贮存、运输。

二、Cl-的检验4.检验Cl-时所用试剂HNO3的作用是()A.防止CO2-3的干扰B.防止Cl-的干扰C.生成Ag2CO3沉淀D.防止NO-3的干扰答案 A解析检验Cl-加入的AgNO3溶液,能与CO2-3结合生成Ag2CO3白色沉淀,干扰Cl-的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