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版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1-9课后问题答案

合集下载

中间件 面试题

中间件 面试题

中间件面试题中间件是一种用于分布式系统中的软件模块,用于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

在中间件面试中,常常会涉及到以下一些常见的问题和知识点。

本文将以问答的形式来逐一解答这些问题。

问题一:什么是中间件?中间件是一种在分布式系统中用于连接不同端点、协助信息传递和处理的软件模块。

它充当了系统中的一个逻辑层,屏蔽了底层系统的复杂性,提供了一种简化和统一的接口,使得不同的应用程序可以方便地进行通信和协作。

问题二:中间件的作用是什么?中间件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性:中间件可以通过实现故障转移、负载均衡等机制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性。

2. 改善系统的可扩展性:中间件可以利用集群、分布式缓存等技术来实现系统的横向扩展,提升系统的处理能力。

3. 统一接口和协议:中间件可以提供一套统一的接口和协议,使得不同的应用程序可以方便地进行通信和协作。

4. 简化开发和部署:中间件可以提供一些开发工具和部署工具,帮助开发人员更方便地进行应用程序开发和部署。

问题三:中间件的分类有哪些?中间件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例如功能、使用场景等进行划分。

根据功能,中间件可以分为消息中间件、数据库中间件、缓存中间件等;根据使用场景,中间件可以分为企业应用集成(EAI)中间件、云计算中间件、物联网(IoT)中间件等。

问题四:常见的消息中间件有哪些?常见的消息中间件包括:1. Apache Kafka:一个分布式流处理平台,具有高性能、高吞吐量、可持久化、容错等特性。

2. RabbitMQ:一个开源的消息中间件,支持多种协议,包括AMQP、MQTT等。

3. ActiveMQ:一个由Apache基金会支持的开源消息中间件,支持JMS协议。

4. RocketMQ:阿里巴巴开源的分布式消息中间件,具有高吞吐量、低延迟、高可靠性等特点。

问题五:数据库中间件有哪些?常见的数据库中间件包括:1. MySQL Proxy:一个MySQL数据库的代理,可以实现负载均衡、故障转移等功能。

清华大学课程讲义数据结构答案

清华大学课程讲义数据结构答案

清华大学课程讲义-数据结构答案第9章9-1 什么是内排序? 什么是外排序? 什么排序方法是稳定的? 什么排序方法是不稳定的? 【解答】9-2 设待排序的关键码序列为{12, 2, 16, 30, 28, 10, 16*, 20, 6, 18}, 试分别写出使用以下排序方法每趟排序后的结果。

并说明做了多少次关键码比较。

(1) 直接插入排序(2) 希尔排序(增量为5,2,1) (3) 起泡排序(4) 快速排序(5) 直接选择排序(6) 锦标赛排序(7) 堆排序(8) 二路归并排序(9) 基数排序【解答】9-3 在起泡排序过程中,什么情况下关键码会朝向与排序相反的方向移动,试举例说明。

在快速排序过程中有这种现象吗?【解答】如果在待排序序列的后面的若干关键码比前面的关键码小,则在起泡排序的过程中,关键码可能向与最终它应移向的位置相反的方向移动。

例如,57 40 38 11 13 34 48 75 6 19 9 7 如9向相反方向移动6 57 40 38 11 13 34 48 75 7 19 9 如19向相反方向移动6 7 57 40 38 11 13 34 48 75 9 19 如9向最终方向移动6 7 9 57 40 38 11 13 34 48 75 19 如13向相反方向移动6 7 9 11 57 40 38 13 19 34 48 75 如13向最终方向移动6 7 9 11 13 57 40 38 19 34 48 75 如34向相反方向移动6 7 9 11 13 19 57 40 38 34 48 756 7 9 11 13 19 34 57 40 38 48 756 7 9 11 13 19 349-4 试修改起泡排序算法,在正反两个方向交替进行扫描,即第一趟把关键码最大的对象放到序列的最后,第二趟把关键码最小的对象放到序列的最前面。

如此反复进行。

【解答】template <class Type> void dataList<Type> :: shake_Sort ( ) {//奇数趟对表Vector从前向后, 比较相邻的关键码, 遇到逆序即交换, 直到把参加比较关键码序列//中最大的关键码移到序列尾部。

操作系统课后习题1-9答案

操作系统课后习题1-9答案

练习11.1-1.10题解见书1.11 有一台输入设备和一台输出设备的计算机系统上,运行有两道程序。

两道程序投入运行情况如下:程序1先开始运行,其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输出100ms、计算50ms、输出100ms,结束;程序2后开始运行,其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输入100ms、计算100ms、结束。

1. 忽略调度时间,指出两道程序运行时,CPU是否有空闲?在哪部分空闲?指出程序1和程序2. 有无等待CPU的情况?如果有,发生在哪部分?题解:由题画出CPU利用图如下:由图可知,1.CPU有空闲,在100ms~150ms时间段是空闲的。

2.程序1无等待时间,而程序2在一开始的0ms~50ms时间段会等待。

1.12 在计算机系统上运行三道程序,运行次序为程序1、程序2、程序3。

程序1的运行轨迹为:计算20ms、输入40ms、计算10ms。

程序2的运行轨迹为:计算40ms、输入30ms、计算10ms。

程序3的运行轨迹为:计算60ms、输入30ms、计算20ms。

忽略调度时间,画出三道程序运行的时间关系图;完成三道程序共花多少时间?与单道程序比较,节省了多少时间?解答:三道程序运行,完成三道程序共花170ms。

与单道程序(260ms)比较,节省了90ms。

(始终按照1-2-3的次序,即程序1→程序2→程序3→程序1→程序2→(在程序3运行前会停10ms等待输入完成)程序3。

(如果不是按照程序1、2、3的次序完成则会有多种情况。

)1.13 在计算机系统上有两台输入/输出设备,运行两道程序。

程序1的运行轨迹为:计算10ms、输入5ms、计算5ms、输出10ms、计算10ms。

程序2的运行轨迹为:输入10ms、计算10ms、输出5ms、计算5ms、输出10ms。

在顺序环境下,先执行程序1,再执行程序2,求总的CPU利用率为多少?题解:由题画出CPU利用图如下:由图可知,在总共80ms的时间里,CPU空闲时间为40ms,即:CPU利用率=40ms/80ms*100%=50%1.14 一个计算机系统有足够的内存空间存放3道程序,这些程序有一半的时间在空闲等待I/O操作。

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1-8章参考答案)

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1-8章参考答案)

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1-8章参考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参考答案S1.中间件产生背景及分布式计算环境1.比较开放系统与分布式系统的异同。

分布式系统具备以下属性:远程性、并发性、异步性、异质性、自主性、联合性、伸缩性、发展性、移动性。

开放系统具备以下属性:开放的、集成的、灵活的、模块化的、可联合的、可管理的、满足服务质量需要、安全的、提供透明性。

2.简述开放系统的特性:开放系统具有可移植性、可互操作性、可伸缩性、易获得性。

3.什么是互操作性,有哪几种层次的互操作性?在一个由异质实体构成的网络环境中,当应用在网络的结点上运行时,它可以透明地动用网中其他结点上的资源,并借助这些资源与本结点上的资源共同来完成某个或某组人物,这种能力被称为互操作性。

有以下层次:Application-Collaboration-ApplicationTransparency-Inter-operability- TransparencyRPC-Inter-communication- RPCComms-Inter-Connection- Comms4.简述中间件产生的背景、概念、组成结构及核心技术。

定义:中间件是介于应用系统和系统软件之间的一类软件,它能使处于应用层中的各应用成分之间实现跨网络的协同工作。

组成结构:(1)执行环境软件(2)应用开发工具核心技术:通信、资源管理、互操作性5 .简述DCE的组成结构及其缺点。

DCE由分布式文件服务、安全服务、目录服务、时间服务、RPC、线程组成。

DEC的缺点:RPC设计不周,开发工具薄弱;性能差、适用系统少、适用困难;没有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S2.面向对象中间件ODP6.阐述面向对象的定义及其与面向过程的调用的区别。

面向对象的方法以一种更为直观的方法分析和构造系统,它将整个系统抽象并模型化,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整个系统,使得在设计时就能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物联网中间件技术与应用第8章习题答案

物联网中间件技术与应用第8章习题答案

第八章习题:
1.什么是分布式系统?它有什么特点?请列举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分布式系统。

答:分布式系统的最广泛的定义是,由分布在联网的计算机或者电子设备上的各组件之间通过传递消息进行通信和动作协调所构成的系统。

一个标准的分布式物联网系统一般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地理分散
2)用户透明
3)资源协同
4)系统通信。

云计算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分布式系统。

2.边缘计算的特点是什么?它与云计算的优势和劣势分别体现在哪里?
答:边缘计算是一个分布式的计算范式,它是利用靠近数据源或用户端的网络边缘设备(基站或者小型数据中心),形成一个集网络、计算、存储、应用等核心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平台,为用户提供实时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3.在云边协同的物联网系统中,边缘计算和云计算平台的典型应用有哪些?
答:云计算适合大规模数据分析和计算任务,边缘计算适合时延要求高,计算量小的任务。

4.在云边协同的物联网系统中的任务卸载几种类型?
答:任务卸载的决策有以下三种方案,包括:1)本地执行,即整个计算任务都在本地物联网设备内完成,该方案只适合少量轻量级的计算任务。

2)完全卸载,即整个计算任务都卸载到云平台和边缘平台进行处理,比如隐私要求高计算量小的任务可以完全分配到边缘平台来处理;反之计算量大资源需求高的任务完全放到云平台。

3)部分卸载,即一部分任务在本地物联网设备处理,其他卸载到云和边缘平台处理。

中间件总复习题及答案

中间件总复习题及答案

中间件总复习题第一章中间件产生的背景1、C/S结构与B/S结构各有何特点?⑴系统的性能在系统的性能方面,B/S占有优势的是其灵活性。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系统,只要可以使用浏览器上网,就可以使用B/S系统的终端。

近年来,智能手机、智能家电、PDA等传统电脑之外的上网方式发展迅速,这在一定程度上为B/S结构增加了砝码。

不过,采用B/S结构,客户端只能完成浏览、查询、数据输入等简单功能,绝大部分工作由服务器承担,这使得服务器的负担很重。

采用C/S结构时,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能够处理任务,这虽然对客户机的要求较高,但因此可以减轻服务器的压力。

而且,由于客户端使用浏览器,使得网上发布的信息必须是以HTML格式为主,其他格式文件多半是以附件的形式存放。

而HTML格式文件(也就是Web页面)不便于编辑修改,给文件管理带来了许多不便。

⑵系统的开发最新的C/S结构和B/S结构都是建立在现在被称为中间件的产品基础之上,也就是建立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中间件、消息中间件和交易中间件等基础之上。

采用C/S结构时,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要处理任务,客户端也需要编程,这对应用开发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使得应用程序的维护、移植和互操作变得复杂,成了C/S的一大缺陷。

如果客户端是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比如Windows 2000/2003 Server以及不同版本的Linux),C/S结构的软件需要开发不同版本的客户端软件。

如果产品经常需要更新换代,那么升级系统时候需要付出的高代价以及工作的低效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企业的应用。

但是,与B/S结构相比,C/S技术发展历史更为“悠久”。

从技术成熟度及软件设计、开发人员的掌握水平来看,C/S技术应是更成熟、更可靠的。

而对于非常复杂的应用,B/S方式目前尚没有合适方式进行开发。

⑶系统的升级维护C/S系统的各部分模块中有一部分改变,就要关联到其他模块的变动,使系统升级成本比较大。

B/S与C/S处理模式相比,则大大简化了客户端,只要客户端机器能上网就可以。

清华-第9章习题答案

清华-第9章习题答案

清华-第9章习题答案第9章练习题9.1什么是IPQoS?参考答案:IPQoS是指当IP数据报流经一个或多个网络时,其所表现的性能属性,诸如业务有效性、延迟、抖动、吞吐量、包丢失率等9.2综合服务IntServ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有保证的服务和受控负载的服务有何区别?参考答案:IntServ的四个组成部分:(1)资源预留协议RSVP,也就是信令协议,(2)接纳控制(admiioncontrol)程序,(3)分类程序(claifier),(4)调度程序(cheduler)。

Int-Serv定义了两种新的业务模型:保证型(Guaranteed)业务和控制型载荷(Controlled-Load)。

(1)保证型业务严格界定端到端数据报延迟,并具有不丢包的保证;虽不能控制固定延迟,但能保证排队延迟的大小,网络使用加权公平排队,用于需要严格QoS保证的应用;(2)控制型载荷利用统计复用的方法控制载荷,用于比前者具更大灵活性的应用,可假设网络包传输的差错率近似于下层传输媒质的基本包差错率;包平均传输延迟~网络绝对延迟(光传输延迟+路由器转发延迟)。

3)尽力服务:不提供任何类型的服务保证。

9.3试述资源预留协议RSVP的工作原理。

参考答案:(1)发送方应该向接收方发送一个RSVP信息。

RSVP信息同其他IP包一样通过各个路由器到达目的站点;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路径信息之后,由接收端逆向发起资源预留的过程;资源预留信息沿着原来信息包相反的方向对沿途的路由器逐个进行资源预留。

(2)Int-Serv还有一个目前很难解决的问题,那就是资源预留和路由协议之间的矛盾。

从路由协议角度来看它是一条好的路径;可从资源预留来看,路由器没有足够的资源可以预留,不能为应用数据流建立起一条路径,因此这一进程只能停留在这里,等待上层超时拆除这个应用进程,再重新建立路径。

(3)资源预留协议还要求沿途的每个路由器为每一个数据流都维持一个“软状态(Per-flowofttate)”。

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第2版)清大版第2章习题参考答案

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第2版)清大版第2章习题参考答案

1、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在程序并发执行时已不再具有封闭性,而且产生了许多新的特性和新的活动规律。

程序这一静态概念已不足以描述程序的并发执行的特性。

为了适应这一新情况,引入了一个能反应程序并行执行特点的新概念——进程(process)。

有的系统也称为任务(task)。

2、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是动态概念;一个进程可以同时包括多个程序;进程是暂时的,是动态地产生和消亡的。

程序:是一组有序的静态指令,是静态概念;一个程序可以是多个进程的一部分;程序可以作为资料长期保存。

3、能够看到。

进程控制块PCB表示进程的存在。

为进程的实体为:程序部分描述了进程所要完成的功能,它通常可以由若干个进程所共享。

数据部分包括程序运行时所需要的数据和工作区,它通常是各个进程专有的。

4、可再现性:程序重复执行时,必将获得相同的结果。

即对于程序A来说,第一次运行得到一结果,第二次运行时若中间有停顿,但最后的结果必将与第一次一样。

封闭性:程序一旦开始运行,其计算结果和系统内资源的状态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5、1)运行状态:进程正占用CPU,其程序正在CPU上执行。

处于这种状态的进程的个数不能大于CPU的数目。

在单CPU机制中,任何时刻处于运行状态的进程至多是一个。

2)就绪状态:进程已具备除CPU以外的一切运行条件,只要一分得CPU马上就可以运行(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在操作系统中,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数目可以是多个。

为了便于管理,系统要将这多个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组成队列,此队列称为就绪队列。

3)封锁状态:进程因等待某一事件的到来而暂时不能运行的状态。

此时,即使将CPU 分配给它,也不能运行,故也称为不可运行状态或挂起状态。

系统中处于这种状态的进程可以是多个。

同样,为了便于管理,系统要将它们组成队列,称为封锁队列。

封锁队列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按封锁原因形成多个封锁队列。

6、(1)1---分到CPU,2---时间片到,3---等待某一事件的发生,4---所等待事件已发生。

中间件技术知识点及习题

中间件技术知识点及习题

第10章中间件技术10.1 基本内容分析10.1.1 本章重要概念(1)中间件的定义和作用(2)ODBC分层的体系结构:应用程序,驱动程序管理器,DB驱动程序,ODBC 数据源。

(3)ODBC接口:应用程序基本流程,ODBC句柄,ODBC连接,SQL语句的执行。

ODBC两套符合性级别。

典型的DB应用系统开发工具。

(4)JDBC的基本功能,JDBC的结构,JDBC接口。

10.1.2 本章的重点篇幅(1)ODBC分层的体系结构(教材P403的图10.2)。

(2)ODBC应用程序的基本流程(教材P408的图10.6)。

(3)JDBC驱动程序(教材P427-428),JDBC API接口(教材P430)。

10.2 教材中习题10的答案10.1什么是中间件?有什么作用?答:中间件是分布式环境中保证OS、通信协议、数据库等之间进行对话、互操作的软件系统。

中间件的作用是保证了客户和服务器间的联系,使网络、数据库、操作系统对于应用软件的开发界面透明化。

10.2 试解释中间件的三个透明性。

答:中间件的网络透明性是指中间件能支持所有类型的网络。

中间件的服务器透明性是指不管服务器上的DBMS是何种型号(ORACLE、SYBASE、DB2等),一个好的中间件都能通过标准的SQL语言与不同DBMS上的SQL语言连接起来。

中间件的语言透明性是指客户机可用任何开发语言进行发送请求和接受回答,被调用的功能应该像语言那样也是独立的。

中间件还应该保证开发语言的数据类型和服务器上数据库使用的数据类型之间能够相互转换。

10.3 ODBC技术与传统的数据库编程方式有什么区别?答:传统的DB编程方式是“主语言+DML”,但一个应用程序却不能访问不同DB服务器上的数据。

ODBC技术实际上是一个公共接口API,使用ODBC技术,同一个应用程序就可以访问不同DB服务器上的数据。

10.4 ODBC技术有什么作用?其卓越贡献是什么?答:ODBC技术的作用是使应用程序与DBMS在逻辑上可以分离,使应用程序具有数据库无关性。

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详细解析

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详细解析

习题4客观检测题一、填空题1. 场效应管利用外加电压产生的电场来控制漏极电流的大小,因此它是电压控制器件。

2. 为了使结型场效应管正常工作,栅源间两PN结必须加反向电压来改变导电沟道的宽度,它的输入电阻比MOS管的输入电阻小。

结型场效应管外加的栅-源电压应使栅源间的耗尽层承受反向电压,才能保证其R GS大的特点。

3. 场效应管漏极电流由多数载流子的漂移运动形成。

N沟道场效应管的漏极电流由载流子的漂移运动形成。

JFET管中的漏极电流不能穿过PN结(能,不能)。

4. 对于耗尽型MOS管,V GS可以为正、负或者零。

I。

5. 对于增强型N型沟道MOS管,V GS只能为正,并且只能当V GS >V TH时,才能形有d6. P沟道增强型MOS管的开启电压为负值。

N沟道增强型MOS管的开启电压为正值。

7. 场效应管与晶体管相比较,其输入电阻高;噪声低;温度稳定性好;饱和压降大;放大能力较差;频率特性较差(工作频率低);输出功率较小。

8. 场效应管属于电压控制器件,而三极管属于电流控制器件。

9. 场效应管放大器常用偏置电路一般有自偏压电路和分压器式自偏压电路两种类型。

10. 由于晶体三极管是电子、空穴两种载流子同时参与导电,所以将它称为双极型的,由于场效应管只有多数载流子参与导电,所以将其称为单极型的。

g反映了场效应管栅源电压对漏极电流控制能力,其单位为 ms(毫西门子) 。

11. 跨导m12. 若耗尽型N沟道MOS管的V GS大于零,其输入电阻不会明显变小。

13. 一个结型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曲线如题图4.1所示,则它是N 沟道的效应管,它的夹断电压V p是 4.5V ,饱和漏电流I DSS是 5.4mA 。

题图4.0.1 填空题13图主观检测题4.2.1 已知某结型场效应管的I DSS =2mA ,V p =-4V ,试画出它的转移特性曲线和输出特性曲线,并近似画出预夹断轨迹。

解:根据方程:GS D DSS Pv i I ()V =-21,逐点求出确定的v GS 下的i D ,可近似画出转移特性和输出特性;在输出特性中,将各条曲线上v GD =V p 的点连接起来,便为予夹断线;如图4.2.1所示。

最新C++语言程序答案第四版清华大学汇总

最新C++语言程序答案第四版清华大学汇总

C++语言程序答案第四版清华大学第一章概述1-1 简述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历程。

解:迄今为止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等阶段,C++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也属于高级语言。

1-2 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有哪些特点?解: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与以往各种编程语言有根本的不同,它设计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能更直接的描述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将客观事物看作具有属性和行为的对象,通过抽象找出同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静态特征)和行为(动态特征),形成类。

通过类的继承与多态可以很方便地实现代码重用,大大缩短了软件开发周期,并使得软件风格统一。

因此,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使程序能够比较直接地反问题域的本来面目,软件开发人员能够利用人类认识事物所采用的一般思维方法来进行软件开发。

C++语言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1-3 什么是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这种方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路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其程序结构是按功能划分为若干个基本模块;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简单,在功能上相对独立;每一模块内部均是由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基本结构组成;其模块化实现的具体方法是使用子程序。

结构化程序设计由于采用了模块分解与功能抽象,自顶向下、分而治之的方法,从而有效地将一个较复杂的程序系统设计任务分解成许多易于控制和处理的子任务,便于开发和维护。

虽然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具有很多的优点,但它仍是一种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它把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过程分离为相互独立的实体。

当数据结构改变时,所有相关的处理过程都要进行相应的修改,每一种相对于老问题的新方法都要带来额外的开销,程序的可重用性差。

由于图形用户界面的应用,程序运行由顺序运行演变为事件驱动,使得软件使用起来越来越方便,但开发起来却越来越困难,对这种软件的功能很难用过程来描述和实现,使用面向过程的方法来开发和维护都将非常困难。

物联网中间件技术与应用第3章习题答案

物联网中间件技术与应用第3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理论部分):1.通用对象模型是一种能够描述各种功能的方式方法,请描述通用对象模型的目的和意义。

答:通用对象模型是属于逻辑上的概念描述,使用它目的在于抽象出对于设备、模块甚至功能的逻辑描述。

它主要面向功能上的数据流,因此里面更多的是关心输入、输出的数据(供计算的数值或者控制信号),而并不涉及具体由何种设备来完成的这项功能。

这是种抽象的思考和设计方法,正是保证多设备交互通信的基础,也是物联网中间件平台上最基本的描述元素。

2.Niagara平台的系统被分为哪些层次,它们各自负责和解决的问题是哪些?答:(1)设备接入层:负责解决设备基本接入问题。

处理对象是各种现场设备即感知层设备(感知器、现场控制器)。

(2)设备交互层:多种异构设备的兼容带来的优势显而易见,但其导致的问题也变得十分凸显,即各种异构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问题。

(3)人机交互层:大多数的系统不是完全封闭的,必然会形成与系统外部的数据交换。

3.根据本章组态的概念,谈谈你对组态的理解。

答:组态是实现某种功能的代码化部件,组态程序设计就是基于组态的设计和开发,既可以是设计某个组态本身的开发,亦可以是基于某个组态进行的开发。

在工控领域,组态是应用软件中提供的工具、方法,完成工程中某一具体任务的过程。

其分为硬件组态和软件组态。

4.组态程序设计包括哪些阶段?答:分析、设计、编制、测试、排错5.较为常见的有哪些通用对象类型?除了此平台外,你还使用过哪些平台,他们的通用对象类型有些?答:较为常见的是以下四种类别的通用对象模型:布尔型Boolean、数值型Numeric、枚举型Enum、字符串型String。

(第二个问题为开放式)6.组态程序设计原则有哪些?答:(1)原子化设计原则(2)前瞻扩展性原则(3)安全性原则(4)合理兼容性原则(5)规范标准化原则7.组态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答:组态的根本任务就是根据功能需求结合实际场景来实现目标系统。

8.组态功能的确定需要考虑哪些需求因素?答:(1)业务需求。

物联网中间件技术与应用第7章习题答案

物联网中间件技术与应用第7章习题答案

第七章练习题:1.简要介绍异构设备安全连接所面临的关键问题答:(1) 合理的网络参考模型,是否对现有的中间件系统做大的改动,如协议栈、接入的功能设备、拓扑结构等。

(2) 各个异构设备不同的网络通信技术和中间件实现异构网络融合,如何在各异构网络之间建立信任关系。

(3) 大量异构设备终端接入异构网络中,考虑相应的身份信息核实、接入访问控制、服务权限确认等问题。

(4) 异构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保密、完整性保护、数据源验证、密钥协商交换等问题。

(5) 动态异构设备在异构互联网络切换时带来的安全问题,如漫游、切换过程中的设备切除接入控制、认证切换等。

2.说明物联网各个层次在数据安全方面所采用的主要机制答:(1) 在感知层,通过冗余传感节点配置自我修复网络以保证物联网的物理安全。

通过安全认证机制,密码学技术、入侵防护系统和双因子认证等方案,来增强数据认证访问安全性。

(2) 在网络层,通常采用加密和认证技术来解决传输安全问题。

加密主要分为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前者具有更高的效率但存在安全隐患,后者可消除前者的安全隐患,但引入大量高复杂度计算。

(3) 在存储层,通常采取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备份恢复策略保证安全。

使用加密技术以安全模式存储数据或直接存储加密后的数据。

对系统用户进行身份管理和访问权限控制,保证数据和服务的完整性和机密性。

在意外或故意灾难发生时,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

(4) 在数据处理层,主要采取保护分布式框架内的数字资产、数据库文件系统访问控制、网络异常行为检测、使用同态加密技术等机制保证安全。

(5) 在数据销毁层,针对不同的存储介质或设备,使用不同的不可逆销毁技术,实现针对磁盘、光盘等不同数据存储介质的不同销毁流程,建立销毁监察机制,严防数据销毁阶段可能出现的数据泄露问题。

3.介绍物联网访问控制的几种常用模型,以及各个模型的特点答:(1) 自主访问控制模型自主访问控制模型根据主体的身份和他所属的组限制对客体的访问。

高级软件架构技术

高级软件架构技术

高级软件架构技术课程名称:《高级软件架构技术》课程名称:(英文)High Level Software Frame Technique课程编号:S0*******课程组长:何友全教授课程性质:专业课学分:2总学时数:40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材:吴建、郑潮、汪杰编著《UML基础与Rose建模案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9参考书目:1.张云勇、张智江、刘锦德、刘韵洁《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赵韶平、罗海燕等《Power Designer 系统分析与建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张俊、乔宇峰、周欣《C#程序设计入门》吉林电子出版社2005期刊:软件学报、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教学方式:本课程以多媒体投影讲授为主,拟使用案例、课堂讨论、网上讨论等方式教学。

考核方式:考试,基本知识测试占15%,课堂回答问题、案例分析及报告占35%,期末考试占45%。

先修课程: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编写日期:2006年11月课程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理工类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必修专业课,重点在培养学生大型软件项目的设计和管理能力。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UML,从系统架构到软件开发方法,使学员逐步掌握系统建模、软件架构、中间件、组件、B/S、C/S等基本技术,把握软件开发模式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一步对深软件工程的理念。

要求学生课前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软件质量管理2学时第1节软件开发过程第2节软件质量概念第3节软件质量管理第4节软件质理的综合评价第二章软件架构4学时第1节软件架构的定义第2节架构的目标第3节架构的种类第4节构架描述第5节构架重点第6节构架模式第三章中间件技术原理及应用6学时第1节中间件产生背景及分布式计算环境第2节面向对象中间件ODP第3节COM相关技术第4节J2EE技术第5节CORBA初步第四章B/S 、C/S开发模式4学时第1节B/S 与C/S开发模式概述第2节B/S应用程序结构第五章基于组件的开发6学时第1节组件开发概论第2节前端组件第3节中间层组件第4节后端组件第六章Power Designer 系统分析与建模6学时第1节业务处理模型第2节概念数据模型第3节物理数据模型第4节面向对象模型第5节实例篇第七章Rational Rose简介2学时第1节建模概论第2节Rational Rose使用第八章UML语言原理2学时第1节UML概述第2节UML中的事物第3节UML中的关系第4节UML中的视图第九章UML实现与部署4学时第1节组件图第2节配置图第3节实例-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组件图与配置图第十章UML与统一开发过程4学时第1节软件过程历史概述第2节RUP简介第3节统一开发过程核心工作流第4节RUP统一过程案例程序设计方法学课程名称:《程序设计方法学》课程名称:(英文)Advanced Programming课程编号:S0*******课程组长:张聪副教授课程性质:专业课学分:2学时:40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材:(美)Brian W.Kernighan Rob Pike The Practice of Programming机械工业出版社参考资料:1.(美)Steve McConnell Code Complete(Second Edition)电子工业出版社2. 期刊:IEEE相关期刊教学方式:本课程以多媒体投影讲授为主,拟使用案例、课堂讨论、网上讨论等方式教学。

中间件总复习题及答案

中间件总复习题及答案

中间件总复习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 什么是中间件?中间件是一种位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的软件,用于协调和管理不同系统之间的通信。

它提供了一组工具和服务,用于处理分布式环境中的通信、数据传输和事务处理。

2. 中间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中间件的主要功能包括路由和调度、数据传输和转换、安全性和可靠性、事务处理和流量控制等。

它可以帮助应用程序实现异步通信、负载均衡、容错处理等功能。

3. 中间件有哪些常见的类型?常见的中间件类型包括消息队列中间件、数据库中间件、Web服务器中间件、应用服务器中间件、远程方法调用中间件等。

4. 请简要介绍消息队列中间件的作用和特点。

消息队列中间件用于实现应用程序之间的异步通信。

它将消息发送到队列中,接收方从队列中获取消息并进行处理。

消息队列中间件可以平衡系统负载、提高应用程序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并支持消息的持久化存储和事务处理。

5. 中间件如何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性?中间件可以通过实现容错机制和高可用性架构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性。

例如,使用集群来提供冗余和负载均衡,使用故障转移机制来实现自动故障恢复,并提供监控和告警功能。

中间件还可以支持数据备份和恢复,保证系统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快速恢复。

二、多选题1. 中间件的主要特点包括()。

(A)A. 位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B. 只负责数据传输C. 不提供安全和可靠性保障D. 只能处理同步通信2. 消息队列中间件的作用包括()。

(A、B、C、D)A. 实现异步通信B. 平衡系统负载C. 提高系统可扩展性D. 支持事务处理三、应用题1. 请设计一个使用消息队列中间件实现异步任务处理的系统架构,并描述其工作原理。

答:系统架构如下:[发送方] -> [消息队列中间件] -> [接收方]工作原理:1)发送方将任务消息发送到消息队列中;2)接收方从消息队列中获取任务消息并进行处理;3)接收方将处理结果写入队列中,发送给发送方。

中间件面试题

中间件面试题

中间件面试题中间件是指位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的软件层,它提供了一系列的服务和功能,用于增强应用程序的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在中间件面试中,会考察候选人对中间件的理解、应用和问题排查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间件面试题:1. 什么是中间件?中间件是指位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的软件层,它起到了沟通和协调的作用,提供了一系列的服务和功能,如消息队列、缓存、负载均衡等,用于增强应用程序的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2. 请列举一些常见的中间件技术。

常见的中间件技术包括消息队列(如ActiveMQ、RabbitMQ)、缓存(如Redis、Memcached)、负载均衡(如Nginx、HAProxy)、分布式文件系统(如Hadoop、GlusterFS)等。

3. 你是如何进行中间件的选型和评估的?中间件的选型和评估需要考虑应用场景、性能需求、可用性要求、安全性等因素。

可以从功能特性、稳定性、社区活跃度、文档支持以及性能测试等方面进行评估,并结合实际需求和预算进行选型。

4. 在使用中间件时,你遇到过哪些常见的问题?如何解决?常见的中间件问题包括性能瓶颈、故障处理、配置错误等。

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性能调优、监控与报警、查看日志、定期维护和升级等。

同时,及时了解和学习中间件的最佳实践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5. 如何保证中间件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保证中间件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使用主从复制、集群部署、冗余备份等技术手段。

此外,合理设置监控与报警、定期备份和灾备方案也是保证可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6. 请谈谈你对消息队列的理解和使用经验。

消息队列是实现应用程序之间解耦和异步通信的重要工具。

在使用消息队列时,需要考虑消息的可靠性、消息的订阅-发布模式、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消息的顺序性等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应用场景进行选择和配置。

7. 在分布式系统中,如何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在分布式系统中,可以采用两阶段提交(Two-Phase Commit)、三阶段提交(Three-Phase Commit)、Paxos算法等方法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物联网中间件技术与应用第1章习题答案

物联网中间件技术与应用第1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1.什么是物联网,它的主要应用有哪些?答:本质上,物联网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置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目的,这也突破了欧洲原始物联网概念中重点强调感、智、传的能力。

概括的说,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现阶段,全球物联网应用出现三大主线。

一是面向需求侧的消费性物联网,即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相融合的移动物联网,创新高度活跃,孕育出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智能家居、车联网、健康养老等规模化的消费类应用。

二是面向供给侧的生产性物联网,即物联网与工业、农业、能源等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形成行业物联网,成为行业转型升级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关键要素。

三是智慧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立体化信息采集系统正加快构建,智慧城市成为物联网应用集成创新的综合平台。

2.简要说明物联网系统的组成结构?物联网是在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应用领域,利用具有感知、通讯和计算的智能物体自动获取现实世界的信息,并将这些对象互联,实现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构建人与物、物与物互联的智能信息服务系统。

物联网体系结构主要由三个层次组成: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此外,还包括了信息安全、网络管理等公共支撑技术。

物联网感知层是物联网的最底层,其功能为“感知”,即通过传感网络获取环境信息。

感知层主要分为两个层面,1)数据采集,主要是用于数据采集的智能感知设备。

这些设备能够自动感知外部物理信息,包括RFID,传感器,多媒体终端等;2)数据处理,主要是各种终端的网络接入及信息处理。

随着终端设备性能的日益增强,感知层在整个物联网结构中所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多,很多在服务端的工作开始逐渐下沉到感知层来执行。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清华大学出版社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清华大学出版社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2. 第3项任务,根据状态标志位的状态决定转移方向。

3. 程序存储是将要执行的程序的全部指令存储到存储器中,程序控制指程序开始执行后,通过指令流控制数据或计算机,完成设定的任务。

4. 分BIU 总线接口部件和EI执行部件两大部件,其中总线接口部件BIU负责取指令和数据,执行部件EI负责执行指令及运算。

在执行一条指令的同时可以取下一条指令,重叠运行,速度快。

5. 有6个状态标志,分别为进位标志CF、溢出标志OF、零标志ZF、奇偶标志PF、负标志SF、辅助进位标志AF。

3个控制标志分别为中断允许标志IF、单步标志TF、方向标志DF。

标志位的内容可以通过标志位操作指令来操作,例如CLC指令清除进位位,即使CF=0,STC指令使CF=1,CLI指令使IF=0,禁止中断,STI指令使IF=1,允许中断。

还可以通过LAHF指令取来标识寄存器的内容修改后用SAHF指令送回去。

也可以用PU SHF/POPF指令来修改标志寄存器的内容。

6. 实模式下分段靠4个段寄存器实现。

段寄存器中的值就是段地址,当偏移地址为0时的段地址+偏移地址就是该段的起始地址。

物理地址是由段地址左移4位后与偏移地址相加形成的20位地址。

7. 说法不一定正确。

对顺序执行指令的计算机是对的。

对重叠或流水线的计算机就不对了。

例如对8086CPU,由于采用了取指令与执行指令的一次重叠,尽管执行一条指令的总时间并没有变化,但连续执行n条指令时,总的时间会大大缩短,可以简单的比喻成总时间为原时间的二分之一,快了一倍。

8. 引入流水线后,执行一条指令的总时间并没有变化。

9. 高速缓存的目的是提高存储器的速度,进而提高了CPU的速度。

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为了给程序员或程序一个大的存储或运行空间。

10。

8086采用总线接口部件BIU与执行部件EU分开提高了速度,286将8086的BIU进一步分成3个部件,提高了并行性。

中间件复习题及答案.doc

中间件复习题及答案.doc

中间件复习题1.你认为什么是中间件?中间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定义:中间件是介于应用系统和系统软件之间的一类软件,是位于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之间的一个软件层,向各种应用软件提供服务,使不同的应用进程能在屏蔽掉平台差异的情况下,通过网络互通信息。

●作用:使用系统软件所提供的基础服务(功能),衔接网络上应用系统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的应用,能够达到资源共享、功能共享的目的。

2.比较B/S结构与C/S结构的优缺点。

C/s 是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B/S是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B/S:优点:1.具有分布性特点,业务处理方便;2.业务扩展简单方便;3.便于维护缺点:1.响应速度不及C/S结构;2.用户体验效果不够理想,需要单独界面设计C/S:优点:1.客户端与服务器直接相连,响应速度快;2.C/S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较强的事务处理能力。

缺点:1.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工作量、维护成本较大;2.对客户端的操作系统有限制。

3.对客户端的操作系统一般也会有限制。

不适用于微软新的操作系统等等,Linux、Unix等。

3.ORB、对象适配器的作用分别是什么?●ORB:是OMA参考模型的核心,是基于分布式对象构建应用程序的基础设施,保证了在异构平台上对象的互操作性与可移植性。

作用:把客户发出的请求传递给目标对象,并把目标对象的执行结果返回给发出请求的客户。

由ORB提供的通信机制负责完成查找请求的对象实现,让对象实现准备好接收请求,传递构成请求的数据。

●对象适配器:对象适配器是联系对象实现与ORB本身的纽带。

它的引入还大大减轻了ORB的任务,从而简化了ORB的设计。

作用:管理服务器端伺服对象,对象标识,CORBA对象以及它们之间关联。

决定在收到一个客户请求时应调用哪一个伺服对象,然后调用该伺服对象上的合适操作。

对象适配器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对象登记、对象引用(OR, Object Reference)的产生、服务器进程的激活、对象的激活、对象的撤消、对象向上调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间件原理与应用习题:
1 比较开放系统与分布式系统的异同。

分布式系统具备以下属性:远程性、并发性、异步性、异质性、自主性、联合性、伸缩性、发展性、移动性。

开放系统具备以下属性:开放的、集成的、灵活的、模块化的、可联合的、可管理的、满足服务质量需要、安全的、提供透明性。

2 简述开放系统的特性:
开放系统具有可移植性、可互操作性、可伸缩性、易获得性。

3 什么是互操作性,有哪几种层次的互操作性?
在一个由异质实体构成的网络环境中,当应用在网络的结点上运行时,它可以透明地动用网中其他结点上的资源,并借助这些资源与本结点上的资源共同来完成某个或某组人物,这种能力被称为互操作性。

有以下层次:
Application-Collaboration-Application
Transparency-Inter-operability- Transparency
RPC-Inter-communication- RPC
Comms-Inter-Connection- Comms
4 简述中间件产生的背景、概念、组成结构及核心技术。

定义:中间件是介于应用系统和系统软件之间的一类软件,它能使处于应用层中的各应用成分之间实现跨网络的协同工作。

组成结构:(1)执行环境软件(2)应用开发工具
核心技术:通信、资源管理、互操作性
5 简述DCE的组成结构及其缺点
DCE由分布式文件服务、安全服务、目录服务、时间服务、RPC、线程组成。

DEC的缺点:RPC设计不周,开发工具薄弱;性能差、适用系统少、适用困难;没有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6阐述面向对象的定义及其与面向过程的调用的区别。

面向对象的方法以一种更为直观的方法分析和构造系统,它将整个系统抽象并模型化,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整个系统,使得在设计时就能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在结构化的开发方法中,数据与功能室分离的,而在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中,数据与相关的功能是捆绑在一起的,更好地表示了系统中相对独立的对象。

7 简述ODP的关键技术
观点和透明性。

观点把对于一个系统的说明分成若干个不同的侧面;透明性屏蔽了由系统的分布所带来的复杂性,极大的减小了分布式标称的复杂性。

8 怎样理解ODP是元标准
RM-ODP不仅是一个一般的标准,还是一个标准的标准,即规定了使用于开放式分布处理领域内的其他标准必须遵循的参考模型。

9 简述ODP的绑定模型
ODP的绑定模型分为计算绑定模型和工程绑定模型。

计算观点所描述的是,信息系统被分解成为在界面处交互的对象,以此来达到分布处理的目的;工程观点所描述的是,实现系统中分布式对象之间的交互所需的机制和手段。

10 简述COM结构、接口及类工厂。

COM由组件和接口构成。

接口是对其他软件和组件能够使用的共用功能的定义,是组件与外界的交汇通道。

类工厂是一个能够创建其他组件的组件。

11 简述DCOM及COM+技术
DCOM是一系列微软的概念和程序接口,利用这个接口,客户端程序对象能够请求来自网络中另一台计算机上的服务器程序对象。

COM+倡导了一种新的概念,它把COM组件软件提升到应用层而不再是底层的软件结构,它通过操作系统的各种支持,使组件对象模型建立在应用层上,把所有组件的底层细节留给操作系统。

12 简述.NET框架
.NET框架(.NET Framework)是由微软开发,一个致力于敏捷软件开发(Agile softwaredevelopment)、快速应用开发(Rapidapplication development)、平台无关性和网络透明化的软件开发平台。

.NET框架的目的是便于开发人员更容易地建立Web应用程序和Web服务,使得Internet上的各应用程序之间,可以使用Web服务进行沟通。

技术优缺点
优点:所开发的组件无时间差异性,无功能差异性,位置透明,语言无关性,以及运行环境无关性,允许任意两个组件互相通信。

缺点:只能运行于Windows相关环境,与其他系统的互通,需要借助桥接技术。

14.J2EE体系结构
J2EE是基于java语言建立的一个标准的体系结构,面向使用java程序设计语言进行基于Web 的企业应用的开发部署。

15.比较J2EE与COM体系结构
COM由组件和接口构成,能运行于Windows相关环境
J2EE是基于java语言建立的一个标准的体系结构,组件可移植,具有优良的跨平台特性
16.J2EE技术中的企业功能服务
事务处理、数据访问、安全性、持久性服务,目录服务,事务管理,消息机制。

17.J2EE与Com体系结构进行桥接,需要解决的问题
J2EE让基于DCOM的程序访问EJB的实体bean;基于DCOM的客户端,和EJB建立有效的映射,也是可行的。

18.OMG组成
应用界面,域界面,公共设施,队形请求代理ORB,对象服务
19.CORBA组成
ORB核心,OMG界面定义语言,界面仓库和实现仓库,语言映射,存根和框架,动态调用和调度,对象适配器,ORB之间的互操作
20.CORBA与COM,J2EE的异同
同:把客户发出的请求传递给目标对象,并把目标对象的执行结果返回给发出请求的客户。

重要特点:客户端与目标队形交互透明。

21. CORBA有哪些服务
静态和动态方法调用,高级语言绑定,位置透明,内置安全和事务处理,与遗留系统共存,服务质量控制技术。

22. CORBA开发步骤
1)确定应用程序对象,定影IDL接口
2)将IDL定义编译成C++的存根和框架
3)声明和实现具体化CORBA对象的C++伺服类
4)编写一个服务器main程序
5)将所创建的在服务器上可以执行的存根和框架,编译和连接成服务器实现文件
6)与生成的存根一起编写。

编译和连接客户机程序代码
23.阐述CORBA的互操作协议IIOP,怎么样优化IIOP协议
IIOP说明如何在TCP/IP网络上交换GIOP消息
优化IIOP协议:优化对象的界面定义与它的实现之间的关系
24. 优化IDL编译器
将界面和对象实现分离,在不同的平台上支持不同的编程语言。

25.CORBA服务机制常见服务
名字服务,事件服务,交易器服务,负载均衡,容错服务,消息服务
26.CORBA交易器服务和名字服务异同
名字服务是给对象实例提供一个明名称作为当前网络空间中的唯一标识,在客户端通过制定服务对象名字,利用绑定(Bing)方式,实现对象的查找定位;
通过交易器对象可以向其他对象发布他们所能提供的服务或查找他们所需的服务。

27.CORBA事件服务怎样实现实时性
使用标准COS事件通道,通过配置和制定应用的策略对相差数目和优先级进行分配,使用策略配置最小化网络流量。

28.分析不同的CORBA名字等服务之间是否仍存在互操作性
通过配置客户端的ORB来初始化根命名服务器的上下文对象。

29.分布式事务处理的关键技术
原子性,一致性,孤立性,持久性
30.比较COM,J2EE,CORBA事务处理机制异同
CORBA事务处理的面向对象的,X/Open DTP是过程性的
CORBA事务处理包括事务客户,事务对象,可恢复对象,可恢复服务器,事务服务,事务环境
31.讨论对象事务服务与XA资源管理器之间的集成实现
对象事务服务(JTS)可以通过TTA XA接口访问资源或访问支持OTS的非XA资源。

32.比较CORBA组件模型与J2EE的异同点
CORBA组件:组件界面,小界面,插接端口,事件信源,事件信宿,导航,属性
J2EE组件:EJB组件,容器,服务器,EJB对象,EJB Home
33.实时CORBA与QoS支持的CORBA区别
在.实时CORBA中,实时策略的选择和配置需要QoS框架支持
QoS特征不仅适用于异步方式,也适用于同步方式
34.嵌入式CORBA的要求
对网络的要求,内存,cpu处理能力,带宽和实时响应的要求
35. CORBA组件体系结构
抽象组件模型,组件实现框架,组件容器框架,持久、交易事件集成,组件的封装和配置。

36. CORBA安全服务
CORBA安全服务是CORBA核心服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必须达到透明性,可伸缩性,灵活性,和互操作性,独立与算法,安全策略等。

37.无线/移动环境对传统中间件的挑战
移动环境下TCP/iP需解决的问题,移动环境下移动透明性问题
38. 无线/移动环境如何提高中间件性能
使用UDP,在GTP层提供可靠性,消息标号,可选的差错检测与恢复、分段、流量/拥塞控制、选择性的ACK;
利用服务代理和传输隧道技术;
39.如何应用CORBA系统实现不同移动代理之间的互操作性
在MASIF规范中系统智能性,实现与符合FIPA规范的智能代理系统的互操作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