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改革颠覆传统高考物理化学成副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高考改革颠覆传统高考物理化学成副科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7/04/16 09:44)
4月9日的学业水平测试一结束,江苏省49.6万名高二学生随即换上了新课表——除了两门选修课程和体育课之外,在高考前他们只剩下语文、数学和外语。
去年在全国范围内引发讨论的江苏高考新政已正式实施,这套突出了基础学科地位的高考方案被认为颠覆了“传统高考”。实际上,江苏省自2000年实行“3+X”高考改革以来,单从高考科目设置上,8年来已历经4次重大调整。在改革力度与频率上,即便是第一批实行新课改的广东、海南、山东、宁夏等4省区也不能与之相比。比如宁夏今年将要实施的“3+小综合”已经是江苏8年前的老方案。广东2007年的高考方案因为“选考科目的公平问题”备受争议,而类似的考法在江苏已经实行3年,且行将废止。
根据教育部的计划,2010年以前,全国所有省市都将实行高中课改,与之配套的高考改革也势在必行。对所有“摸着石头过河”的高考政策制定者以及一线的高中老师、学生来说,江苏的几次变革无疑是“高考改革时代”难得的样本。
物理化学成“副科”新方案公示众口难调
江苏的新高考方案直到今年3月14日才得到教育部的正式批准,在此之前是长达半年的争论。
2006年9月22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该省2008年高考方案,方案中首次提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模式。高校录取时,将按语数外3门统考成绩划定省控线,各高校再参照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录龋
与高校录取挂钩的“学业水平测试”很快成了争议的焦点。江苏省教育厅负责人认为,此举将改变过去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高考彻底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同时,学业水平测试也迫使中学开足所有课程,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看算是比较“狠”的一招儿。
尽管方案设计的初衷是希望“全面评价学生,各科不可偏废”,但是在高校录取中,“统考3科的成绩”与“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的权重明显不可同日而语。这在无形中把学科分成了三六九等。
首先对此提出异议的是江元生、陈懿、陈洪渊等5名中科院院士,2006年8月,即方案公示前,他们就联名向江苏省教育厅寄出了一份建议书,指出如果把物理和化学降为“副科”,只以等级划分,会导致中学生对物理、化学不重视,不利于高校选拔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物理最能反映一个学生对物质世界规律性的认识,可以考查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南京理工大学校长徐复铭随后也建议有关部门在制定方案时“三思”。
由此延伸出的话题是“谁会因为新高考方案受益”。启东中学校长王生认为:新高考
方案呈现三大特点:一是高考统考语数外3门,两门语言类课程,文科比例加重了。二是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见多识广的优势将会得到体现。三是女孩和男孩比,女孩在语言学习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而男生通常在数理化、逻辑思维方面的特长得不到发挥。很多人由此得出结论“新方案将有利于城市考生和女生”。
“真是众口难调,苏北学生说经济条件好的苏南学生占便宜,男学生说女学生文科好占便宜。理工院校的教授抱怨,理科被弱化了会造成人才的结构性失调;文学院的老师却拍手称快,说重理轻文也该降降温了1南京市招办一位负责人说,“争论是必然的,高考涉及面太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要在各方利益中找平衡确实不容易”。
在广泛征求意见之后,江苏高考方案最终还是作了调整:外语总分从150分降到120分,语文、数学总分各增至160分,所有选报理工科专业的考生必须选修“物理”。此外,原方案中的3次“高考”简化为两次,选修科目等级被细化,填志愿的“门槛”也按照建议被抬高。
方案经教育部批准后,在北京参加两会的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感慨道:“2008年江苏高考方案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8年调整4次一年几十万学生“摸着石头过河”
不过,在采访中,不少来自一线的教师认为,此次高考改革方案“公示后的调整”也只是在原有决策下的微调,在实际操作中是否公正、合理尚需时间检验。“至少现在看来,对确保学生全面发展是有利的。”盐城中学居正中老师说。
“从2000年开始,江苏高考方案8年来已经改了4次,包括‘3+小综合’‘3+大综合’‘3+1+1’,还有就是现在的新方案。经常快到高三了,新的方案出台了,学生连一套高考真题都找不到,一年就有几十万名学生一起摸着石头过河。”一位语文老师表示,现在学生和老师最怕的就是高考政策不稳定。“很多人不理解,如果一套高考方案的生命周期只有两年,能说这套方案是成功的吗?”
南京理工大学校长徐复铭也表示,在当今的国情下,高考仍是一种最公平的选拔手段,因此改革是必要的,但不能过于频繁、轻率。“从江苏这几年的高考改革来看,是有点过于频繁了,中学老师、学生和家长都感到无所适从,高校在选拔人才时也时常感到为难。”徐复铭说。
一位物理老师给记者举例,江苏省从2002年实行的“3+大综合”,“大综合”即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6门课出一张卷子,初衷是为了打破文理分科的弊端,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结果实施起来却发现,学生要同时抓9门课,负担太重,而高校在选拔人才时也较难区分学生的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