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中-诊断要点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要点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要点严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精神病性症状,比如幻听、妄想,尤其是出现怀疑有人想要伤害自己、害怕有人在饭菜下毒、凭空听见有人跟自己对话甚至凭空听见有人命令自己做事情等。
2、有可能出现各种言行紊乱以及冲动伤人的表现,比如脾气暴躁、情绪无法控制,因为琐事与人争吵、打架,频繁往外走等。
3、有可能会严重损害患者的日常生活、人际关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如果心理疾病已经造成患者终日以泪洗面、不愿意出门、不愿意见人、无法工作甚至每天躺在床上、不吃饭、不喝水,影响生命健康,非常可能是严重的心理问题。
首先要分析引起严重心理问题原因,是较为强烈、对个体威胁比较大的现实刺激。
不同原因引起心理障碍,求助者体验着不同痛苦情绪,间断或者不间断持续时间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遭受刺激强度越大痛苦越强烈。
有时甚至会失去理性控制。
但是后来痛苦可以逐渐减弱,但是对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却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严重的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现实因素激发情绪反应,持续时间也比较长久,情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诊断要分析求助者是否有器质性病变。
是否有精神病性症状,要与精神病问题相鉴别。
是否有神经症性问题,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影响程度,最后确定是否严重心理问题诊断。
如何判断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判断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主要从内心困扰的痛苦程度、泛化程度、社会功能的受损程度三个方面来辨别。
1、内心困扰的痛苦程度:涉及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琐事,为此而苦恼。
2、泛化与未泛化未泛化特点:痛苦情绪只由最初的刺激引起,就算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不会引起此类痛苦。
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
3、社会功能的受损程度:已开始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社会功能受损特点,心理问题已开始明显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来访者已经很难再去坚持正常工作和学习生活。
中医诊断学复习要点

中医诊断学学习精要绪论【学习要点】1、中医“诊断”、“诊法”、“诊病”、“辨证”、“病案”、“证”、“病”、“症”等概念。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的含义及应用。
3、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的含义及应用。
4、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包括诊法、诊病、辨证、病案。
5、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明确中医诊断学发展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医家的论著及对中医诊断学的重要贡献。
【复习思考题】1、何谓诊断何谓中医诊断学2、简述病、证、症三者的含义以及关系。
3、简述症状、体征和证候的含义以及关系。
4、简述中医诊断三大原理和三大原则的内容。
5、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舌诊专著各是哪几部作者是谁第一章问诊【学习要点】一、问寒热1、明确寒热产生的类型有四类: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
2、恶寒发热的临床意义。
3、但寒不热的临床意义。
4、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意义;潮热三种类型(阳明潮热、湿温潮热、阴虚潮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阴虚发热的机理。
5、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
二、问汗1、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盗汗与自汗机理及临床意义的辨别。
2、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三、问疼痛1、疼痛的性质及临床意义。
2、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四、问头身胸腹头晕、胸闷、心悸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五、问耳目耳鸣、耳聋、目眩、目昏、雀目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六、问睡眠失眠、嗜睡的概念及临床意义七、问饮食与口味1、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概念及临床意义;渴不多饮的形成机理及临床意义。
2、食饮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八、问二便1、大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2、小便异常(尿次、尿量、排尿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九、问经带1、经期、经量异常的临床临床意义。
111个常见疾病诊断要点汇总

111个常见疾病诊断要点汇总1、消化系溃疡:患者有反复上腹痛病史,伴反酸、嗳气、上腹饱胀,查体:腹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行胃镜检查可予以确证。
2、急性肠梗阻:患者多有腹部手术病史,临床表现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腹部X线片发现气液平面有助于鉴别。
3、急性腹膜炎:患者有腹胀、腹痛伴发热等临床表现。
查体可见腹肌揉面感,有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可减弱甚至消失。
化验及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4、急性阑尾炎:患者常有转移性右下腹部痛,查体可及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本例病史症状不支持。
5、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既往有近十年复合性溃疡病史,此次虽出现持续性上腹痛,但查体全腹无鸣音正常反跳痛、肌紧张,肠。
6、急性胰腺炎:病因多为胆管结石、大量饮酒、进食,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不通,辅助检查:腹部B超及上腹部CT可发现胰腺肿大炎性渗出,查血淀粉酶急性升高可辅助诊断。
7、泌尿、系统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肾周脓肿等,病因多为输尿管结石或尿路梗阻所致,细菌感染后可出现对应测腰痛、腹痛、胀痛或绞痛,高热,行腹部CT或B超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8、尿路感染:患者常以尿路刺激征为首要表现,严重感染时可出现发热畏寒,尿分析可及白细胞,尿路结石合并感染可及腹痛等,泌尿系超声可鉴别,本例不支持。
9、泌尿系结石:患者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表现,查体可有双肾区叩击痛及双输尿管行经处压痛。
泌尿系彩超及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10、急性胃肠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查体:中、上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血分析白细胞可增高。
11、急性胃炎:多见于进食辛辣等刺激食物、着凉等,突发上腹痛,主要为剑突下,可隐痛、绞痛、胀痛,伴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查胃镜可发现急性胃粘膜糜烂、变红等改变。
12、返流性食管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上腹部及胸部烧灼样疼痛,可无明显异常体征,食道可见局部粘膜红。
13、食管癌:中老年多见,进行性吞咽困难,慢性起病,食管吞钡、胃镜可发现肿物,病理活检可确诊。
西医诊断学重点

诊断学复习重点绪论1、症状: 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或不适;如头痛;发热;眩晕等.主诉: 迫使病人就医的最明显;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也就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2、体格检查: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单的检查工具对患者进行检查;称体格检查.3、诊断学内容1症状诊断;包括问诊和常见症状;2检体检查;包括视.触.叩.听.嗅;3实验诊断;如三大常规:尿常规;血常规;粪常规;4器械检查;包括心电图诊断;肺功能检查;内镜检查;5影像诊断;包括超声诊断;放射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6病历与诊断方法第一篇常见症状1、体征:医师客观检查到的病态表现;如心脏杂音;腹部包块;皮疹等..2、发热:高热持续期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3、牵涉痛: 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的一定区域产生过敏或痛觉;此现象称为牵涉痛 .4、胸痛的病因及问诊要点:5、胸痛常见病因的鉴别:肺梗死为突然剧烈胸痛伴呼吸困难和紫绀6、急腹症:外科范围的急性腹痛;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需要早期处理和紧急处理的腹部疾病. 其特点为发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如延误诊断或诊治不当;将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危害.7、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①腹部疾病;如腹膜炎;腹腔脏器炎症;空腔脏器扭转或扩张;脏器扭转或破裂;腹腔或脏器包膜牵张;化学刺激;肿瘤压迫和浸润;②腹腔疾病的牵涉痛;如肺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③全身性疾病;如尿毒症时毒素刺激腹腔浆膜引起的腹痛;铅中毒引起的肠绞痛;④其他原因;如过敏性紫癜时的肠管浆膜下出血.8、腹部检查;以触诊为主.9、咳嗽:①咳嗽或咳痰伴咯血;杵状指常见于支气管扩张;②咳嗽伴声音沙哑3个月;右锁骨上窝处1个肿大淋巴结;质硬;无压痛;诊断为肺癌.③干性咳嗽见于急性咽炎④支气管扩张时;可见:咳嗽或于夜间变动体位时加剧;咳嗽伴咯血;痰液放置分层.⑤咳痰颜色呈铁锈色丝痰见于肺梗死.10、咯血▲11、咯血与呕血区别8点紫癜是指皮下出血直径约3~5mm 、呕血1213、呼吸困难定义:指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与深度的异常;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发绀、端坐呼吸及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14、三种肺性呼吸困难表现尤期前二种15、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特点:呼吸困难活动出现或加重;体息时减轻或缓解;仰卧加重;坐位减轻. 表现为:①劳力性呼吸困难:在体力活动时出现或加重;休息时减轻或缓解②端坐呼吸:平卧时加重;端坐时减轻;故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程度③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左心衰竭时;因急性肺淤血常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多在夜间入睡后感到气闷而被憋醒;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6、中心与周围性紫绀①中心性发绀:心肺疾病致SaO2降低引起全身性的发绀;除四肢与面颊外;亦见于黏膜包括舌及口腔黏膜与躯干的皮肤;但皮肤温暖..②周围性发绀: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常见于肢体末梢与下垂部位;如肢端;耳垂与鼻尖;这些部位的皮肤温度低;发凉;若按摩或加温耳垂与肢端;使其温暖;发绀即可消失..17、心悸呈突发突止见于阵发性心动过速▲18、心源性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19、肝源性水肿表现特点: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重症肝炎.其水肿的主要表现为腹水;常伴有肝功能受损及门静脉高压等临床表现.20、黄疸的定义: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升高致皮肤;粘膜;巩膜黄染称为黄疸.总胆红素在17.1~34.2umol/L时;常无黄疸出现;叫隐性黄疸..▲21、.三种黄疸的鉴别9点22、膀胱刺激症:尿频;尿急;尿痛23、抽搐与惊厥的区别:抽搐指不自主地发作性成群骨骼肌收缩;常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多为全身性的;当抽搐表现为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或二者兼有的收缩时;称为惊厥. 24、意识障碍分类及表现:25、嗜睡与昏睡的区别26、浅与深昏迷的区别第二篇问诊1、主诉的定义和组成2、现病史: 现病史;是病史中的最重要部分;包括现在所患病的最初症状;自开始到就诊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包括:起病情况与时间;主要症状特点;病因和诱因;病情的发展与演变;伴随症状;诊治经过;病程中的一般情况等..第三篇检体诊断5、血压6、体型的分类:匀称型;矮胖型;瘦长型三种7、体重指数:体重指数是衡量肥胖的常用指标.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2㎡.如体重指数>24为超重;体重指数>28作为肥胖的标准.8.常见面容:9、三种体位:10、端坐呼吸: 强迫坐位称端坐呼吸;患者坐于床沿上;以两手置于膝盖或扶持床边;该体位便于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加大膈肌活动度;增加肺通气量;并减少回心血量和减轻心脏负担;见于心.肺功能不全者.老年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史;近日呼吸困难;发热;双肋间隙饱满;呈坐位呼吸;可能是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1、皮肤黄染三种原因的区别12、红疹与出血点的区别:皮疹压之褪色;出血点压之不褪色.13、蜘蛛痣与肝掌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因形似蜘蛛而得名.其出现部位多在上腔静脉分布区;如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部等处;大小可由针头大到直径数厘米.肝掌;指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发红;加压后褪色;故称之. 14、淋巴结肿大15、16;瞳孔大小的改变18、扁桃体肿大的分度三度19、口腔气味20、21、甲状腺肿大的分度:22、23、胸式女腹式男;小孩呼吸增减意义24、25、触觉语颤的定义及方法;增减意义26、胸部叩诊27、三种呼吸音的区别1正常肺部听诊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 2大叶性肺炎实变期;病变部位可有支气管呼吸音;3肺部听诊最便于支气管哮喘发作的诊断.28、异常呼吸音听诊意义▲29、二种啰音的鉴别30、听觉语音的定义及方法;增减意义31、32、▲33、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的综合体征34、▲35、第一、二心音的鉴别:36、37、主要额外心音比较:38、杂音的特性与听诊要点:39、器质性与功能性杂音的区别:6点40、41、周围血管征有哪些特点如何42、异常脉搏:43、▲44、二狭;二闭;主狭;主闭周围血管体征;心包积液的综合体征45、心力衰竭的定义以及左右心衰竭时的症状以及体征46、腹部九分法: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线将腹部划成9个区.上水平线为两侧肋弓下缘最低点的连线;下水平线为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两条垂直线为通过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47、48、腹膜刺激征的检查方法及意义腹膜刺激征:腹壁紧张;同时伴有压痛和反跳痛;称为腹膜刺激征;为急性腹膜炎的重要体征49、腹部触诊50、肝脏触诊。
简述不同类型黄疸的实验室鉴别诊断要点

简述不同类型黄疸的实验室鉴别诊断要点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黄疸类型及实验室鉴别诊断要点黄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通常由于肝脏功能异常或溶血引起。
振动故障诊断要点汇总

振动故障诊断要点汇总一、转子不平衡转子质量偏心的振动特征12345678特征常伴频率振动稳定性振动相位特征轴心轨迹进动方矢量区频率方向向域1×稳定径向稳定椭圆正进动不变不变转子质量偏心振动随敏感参数的变化1随转速明显故障来源主要原因1特征频率1×23456随负荷随油温随流量随压力其它识别方法不明显不变不变不变低速时振动趋于零转子质量偏心的故障原因1234设计、制造安装、维修运行、操作机器劣化结构不合理 , 制造误差大 ,转子上零件安转子上零件材质不均匀, 动平衡等级转子结垢装错位配合松动低转子部件缺损的振动特征2345678常伴频率振动稳定性振动相位特征轴心轨迹进动方矢量区方向向域突大后稳定径向突变后稳椭圆正进动突变后定稳定转子部件缺损振动随敏感参数变化123456随转随负荷随油温随流量随压力其它识别方法速明显不明显不变不变不变振幅突然增加转子部件缺损的故障原因故障1234来源设计、制造安装、维修运行、操作机器劣化主要结构不合理 , 制造误差大 ,转子有较大预 1. 超速 , 超负荷运行转子腐蚀疲原因材质不均匀负荷 2. 零件局部损坏脱落劳,应力集中二、转子弯曲转子弓形弯曲的振动特征12345678特征常伴频振动稳定性振动方向相位特征轴心轨进动方矢量区域频率率迹向1×2×稳定径向、轴向稳定椭圆正进动矢量起始点大,随运行继续增大转子弓形弯曲振动随敏感参数的变化1随转速明显故障来源主要原因23456随负荷随油温随流量随压力其它识别方法不明显不变不变不变1)升速时,低速时振动幅值就大;2)刚性转子两端相位差180度;转子弓形弯曲的故障原因1234设计、制造安装、维修运行、操作机器劣化结构不合理 ,高速, 高温机器 , 停转子热稳定性差,长期运行1. 转子存放不当 , 永久变形2.制造误差大 ,轴承安装错位 , 预负荷大车后未及时盘车自然弯曲材质不均匀转子临时性弯曲的振动特征12345678特征常伴频振动稳定性振动方向相位特征轴心轨进动方矢量区域频率率迹向1×稳定径向、轴向稳定椭圆正进动升速矢量时增大,稳定后减小转子临时性弯曲振动随敏感参数的变化123456随转随负荷随油温随流量随压力其它识别方法速明显不明显不变不变不变升速过程振幅大,常不能正常启动转子临时性弯曲的故障原因故障来源1234设计、制造安装、维修运行、操作机器劣化主要原因结构不合理 ,制造误差转子预负荷较转子稳定性差大 ,材质不均匀大升速过快 ,加载太大三、转子不对中转子不对中的振动特征1 2 34 5 67 8 特征 常伴频率振动稳定性振动方向相位特征轴心轨迹进动方 矢量区 频率向 域2× 1 3×稳定径向、轴较稳定双环椭圆正进动不变×向转子不对中振动随敏感参数的变化1 2 3 4 56随转 随负荷随油温随流量随压力其它识别方法速1) 转子轴向值就大不明 明显有影响有影响2) 联轴器相临轴承处振动大 3) 振显有影响动随负荷增加而增大 4) 对环境温度变化敏感转子不对中的故障原因故障来源1234设计、制造安装、维修运行、操作机器劣化热膨胀量不够 , 对1.安装精度未达到技 1.超负荷运行 1.基础沉降不匀 ,对中又 主要原因术要求 2.热态不对中2.保温不良 ,轴系各部差 2.环境温度变化大 ,机中值误差较大考虑不足热变形不同器热变形不同四、油膜涡动油膜涡动的振动特征1 2 34 5 6 78特征频常伴频 振动稳定振动方 相位特征轴心轨迹进动方向矢量区域率 率 性向≤ 0.5×1×较稳定径向稳定双环椭圆正进动改变油膜涡动振动随敏感参数的变化1 2 3 4 56随转速随负荷随油温随流量随压其它识别方法力明显不明显明显不变 不变涡动频率随工作角频率升降,保持ω ≤( 1/2 ) Ω油膜涡动的故障原因故障来源1234设计、制造安装、维修运行、操作 机器劣化主要原因轴承设计或 1. 轴承间隙不当1.润滑油不良 轴承磨损 ,疲劳损伤 ,腐蚀及制造不合理2. 轴承壳体配合过盈不足 2.油温或油压不当气蚀等3.轴瓦参数不当五、油膜振荡油膜振荡的振动特征12345678特征频率常伴频率振动稳定性振动方向相位特征轴心轨进动矢量迹方向区域<0.5× ; 0.42~0.48 ×组合频率不稳定径向不稳定突扩散不正进改变变规则动油膜振荡振动随敏感参数的变化123456随转速随负荷随油温随流量随油压其它识别方法1.工作角频率≥2ωn时突发振动振动发生后,升高转不明显明显不变明显2.振动强烈 ,有低沉吼叫速,振动不变 3.振荡前有涡动4.振动异常 ,非线性特征油膜振荡的故障原因故障来源1234设计、制造安装、维修运行、操作机器劣化主要原因轴承设计 1.轴承间隙不当 2. 轴承壳体配 1.润滑油不良 2.轴承磨损,疲劳损伤,或制造不合过盈不足 3.轴瓦参数不当油温或油压不当腐蚀及气蚀等合理注 : 1) ω- 涡动频率 2) Ω-转子旋转频率3)ωn-转子临界转速六.密封和间隙动力失稳密封和间隙动力失稳的振动特征12345678特征频率常伴频率振动稳定性振动方向相位特征轴心轨迹进动方向矢量区域<0.5×的1× ,(1/n) ×及 n不稳 ,强烈径向不稳定紊乱 ,扩散正进动突变次谐波×振动密封和间隙动力失稳振动随敏感参数的变化123456随转速随负荷随油温随流量随压力其它识别方法在某值失很敏感明显改变不变有影响1.分数谐波及组合频率稳 2.工作转速到达某值突然振动密封和间隙动力失稳振动的故障原因故障来源1234设计、制造安装、维修运行、操作机器劣化主要原因制造误差造成密封或叶轮在内腔的间隙不均匀转子或密封安装不操作不当 ,升降速过快压过猛 ,超负荷运行,升降转轴弯曲或轴承磨损产生偏隙当七 .旋转分离旋转分离的振动特征12345678特征频率常伴频振动稳定性振动方向相位特征轴心轨迹进动方向矢量区域率ω s及 (Ω - ω s) 的组合频振幅大幅度径向、轴不稳定杂乱正进动突变成对谐波率波动向旋转分离振动随敏感参数的变化123456随转速随负荷随油温随流量随压力其它识别方法明显很明显不变很明显变化 1.机器出口压力波动大 2.机器入口气体压力及流量波动旋转分离的故障原因故障来源1234设计、制造安装、维修运行、操作机器劣化主要原因各级流道设计 1. 入口过滤器堵塞 2.工作介质流量调整不当, 工气体入口或流道不匹配叶轮或气流流道堵塞艺参数不匹配异物堵塞旋转分离与油膜振荡的区别区别内容旋转失速油膜振荡振动特征频率与工作转速振动特征频率随工作转速而油膜振荡后 ,频率不随工作转速变化变振动特征频率与机器入口流量振动强烈程度随流量而变与振动强烈程度不随流量而变与转子固有频压力脉动频率工作流速频率相等率相近注 :ω s≈0.5 Ω为旋转分离角频率 .八 .转子支撑系统联接松动转子支撑系统联接松动的振动特征12345678特征频常伴频振动稳定性振动方向相位特轴心轨进动方向矢量区域率率征迹基频及2× ,3不稳 ,工作转速到达某松动方向振动大不稳定紊乱正进动变动分数谐× ⋯值时 ,振幅突然增大或波减小转子支撑系统联接松动振动随敏感参数的变化123456随转速随负荷随油温随流量随压力其它识别方法很敏感敏感不变不变不变非线性振动特征转子支撑系统联接松动的故障原因故障来1234源主要原因设计、制造配合尺寸加工误差大,改变了设计要求的配合性质 安装、维修支撑系统配合间隙过大或紧固不良运行、操作机器劣化超负荷 支撑系统配合性质改变, 机运行壳或基础变形 ,螺栓松动九 .转子与静止件摩擦转子与静止件径向摩擦的振动特征12 3 4 5 6 7 8 特征频率常伴 振动稳 振动方相位特征轴心轨迹进动方向矢量 频率定性向区域高次谐波1. 连续摩擦 : 反向1. 连续摩擦 :反位移 ,跳动 ,突变 1. 连续摩擦 :扩散 进动低次谐波 1×不稳突变径向局部摩擦 : 反向2. 局部摩擦 :紊乱组合谐波2. 2.局部摩擦 :正位移进动转子与静止件径向摩擦随敏感参数的变化1 2 3 4 56随转速随负 随油温随流量随压力其它识别方法荷不明显不明 不变不变不变时域波形严重削波显转子与静止件径向摩擦的故障原因故障来源1 234设计、制造安装、维修运行、操作机器劣化转子与静止件 (轴承 ,1.转子与定子偏心基础或壳体变主要原因密封 , 隔板 )的间隙2.转子对中不良3. 1.热膨胀严重不均匀2.转子位移形大不当转子动挠度大十 .转轴横向裂纹转轴横向裂纹的振动特征12 34 5 67 8 特征频率常伴频率 振动稳定振动方相位特征轴心轨迹进动方向 矢量区性 向 域半临界点 2× ,3×等高频不稳径向 , 不规则双椭圆或不规则 正进动改变的 2×谐波轴向转轴横向裂纹振动随敏感参数的变化1 2 3 4 56随转速随负荷随油 随流量随压力其它识别方法温变化不规则 不变不变不变1.非线性振动2.过半临界时 2×谐波有共振峰转轴横向裂纹振动的故障原因故障来源1234设计、制造安装、维修运行、操作 机器劣化主要原因材质不良, 应力集未能发现潜在裂频繁启动,升速过快 ,升压过猛,转子长转轴产生疲劳中纹期受交变力裂纹十一 .喘振喘振的振动特征1 2 34 5 6 7 8 特征频率常伴频率振动稳定性振动方向相位特征轴心轨迹进动方向矢量区域超低频1×不稳径向不稳紊乱正进动突变0.5-20Hz喘振随敏感参数的变化1 23 4 56随转速随负荷随油温随流量随压力其它识别方法1.振动剧烈改变改变改变明显改变明显改变2.出口压力和进口流量波动大3.噪声大 ,低沉吼叫 ,声音异常喘振的故障原因故障来源1 234设计、制造安装、维修运行、操作机器劣化1.入口过滤 1.压缩机实际运行流量小于喘振流量2.1.管道阻器或级间冷 力增大 2.设计或制造不当压缩机出口压力低于管网压力3.气源不,实际流管网阻力主要原因量小于喘振流量却器堵塞 2. 足 ,进气压力过低 ,进气温度或气体相对 ,压缩机增大 3.管叶轮流道或分子质量变化大,转速变化太快及升压工作点离防喘振线太近路逆止阀气体流道堵速度过快塞失灵十二 .转子过盈配合件过盈不足转子过盈配合件过盈不足的振动特征1 2 34 5 67 8 特征频常伴频率振动稳定性振动方相位特 轴心轨迹矢量区率 向征 进动方向域<1×次 1×不稳径向 杂乱不稳定正进动改变谐波转子过盈配合件过盈不足振动随敏感参数的变化1 2 3 4 5 6随转速 随负荷 随油温 随流量 随压力其它识别方法有变化有变化不变不变不变1.转子失稳涡动频率 ω t > ω n2.振动大小与转子不平衡成正比转子过盈配合件过盈不足的故障原因故障来 123 4源设计、制造安装、维修运行、操作机器劣化主要原转轴与旋转体配合面过 1.转子多次拆卸 ,破坏了原有配合超转速 , 超负荷配合件蠕变因盈不足性质运行2.组装方法不当。
中医诊断学考点总结

1. 熟悉诊、断、诊断、诊法的含义。
诊:诊察了解断:分析判断诊断:就是通过对患者的问询、检查,以掌握病情资料,进而对患者的健康状态和病变的本质进行辨识,并作出概况性判断诊法:是中医诊察、采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2. 熟悉问、望、闻、切四诊各自所指的主要内容。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象、头面、五官、四肢、二阴、皮肤以及排出物等,以发现异常情况、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
闻诊是医生运用听觉诊察患者的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嗳气、肠鸣等声音,以及运用嗅觉嗅患者发出的异常气味、排出物的气味等,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
问诊是医生问询患者有关疾病的情况、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从而了解患者的各种异常感觉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等情况的诊察方法切诊是医生用手触按患者的脉搏和肌肤、手足、胸腹、月俞穴等部位,探测脉象变化及有关部位的异常征兆,从而了解病变情况的诊察方法。
3.熟悉症状、体征的含义,“症”、病名的意义;“疾病”、诊(辨)病、证、辨证、证候、证型、病历的含义。
了解症、病、证的区别与关系;所举名称各属何种概念。
4.熟悉中医诊断中整体观念,相互联系的认识基础;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因发知受的含义。
了解黑箱、生物全息、缩影的含义;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因发知受的典型例证。
5.熟悉“疾病”中存在的整体影响;整体审察的要求;诊法合参的含义,四诊并重的道理,动静统一的意义。
了解四诊顺序可不固定,参合诊查,“诊”与“断”交互进行。
6.了解《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诸病源候论》、《温热论》和《温病条件》等对中医诊断的贡献;《诊藉》、《伤寒金镜录》、《濒湖脉学》等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
7.了解中医基础理论,早临床、多实践、思维方法对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意义。
一、全身望诊熟悉望神的主要内容;少神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了解望神的原理;神乱的表现和临床意义;假神与重病好转的区别。
学》《诊断学》部分记忆口诀和要点

学》《诊断学》部分记忆口诀和要点学习《诊断学》是医学生的基本要求,因为它是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正确诊断的基础。
在学习《诊断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记忆口诀和要点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下面提供一些关于《诊断学》部分的记忆口诀和要点供参考。
一、记忆口诀:1.《诊断学》六部曲,流程规范无纰漏。
'进门—史采—查验—辅助—判定—总结',难度不再凸起。
2.有头痛'急性脑卒中',常见病和危重症。
'TIA—脑梗塞—脑溢血',会诊开发病因根。
3.血栓症常见提示:VTE、TTP、DIC。
'白、红、血症',总结清楚判断。
4.抗内分泌疾病真不少,'急、慢'诊断妙。
5.肠道感染也很常见,特殊要点来记录。
乙肝、艾滋、暴发和流行,它们都是大考验。
二、要点总结:1.注意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业、住址、婚姻状况等,这些可以为后续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2.详细询问病史:分为现病史和既往史。
现病史包括疾病发生时间、病程、相关症状等;既往史包括个人疾病史、家族史、社会史和月经史等。
3.体格检查:包括常规体格检查和系统检查。
常规体格检查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系统检查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
4.辅助检查:根据临床需要选择适当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X线检查等。
5.病情判断:综合分析各种信息,做出初步病情判断。
可以结合《诊断学》中的一些常见病和危重症进行参考。
6.诊断总结:根据前面的数据和分析,给出最可能的诊断,并附带概率及依据。
要规范书写个体信息、临床表现、检查结果、诊断意见等。
7.随访观察:对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进行随访观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总之,《诊断学》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记忆口诀和要点可以帮助医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提高对临床实践的能力。
希望以上口诀和要点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神经内科诊断原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神经内科诊断原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神经内科诊断原则是指在神经内科临床诊断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和方法。
神经内科疾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病情表现多样化,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神经内科诊断原则的概述、要点和方法,旨在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神经内科诊断工作。
神经内科诊断原则的准确应用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在引言部分介绍神经内科诊断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本文所要讨论的内容。
然后在正文部分详细阐述神经内科诊断的原则和要点,包括概述神经内科诊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诊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前面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神经内科诊断的实践意义进行探讨,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希望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神经内科诊断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其对临床实践的重要性和影响。
1.3 目的神经内科诊断原则是为了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疾病。
通过深入了解神经内科诊断的原则和方法,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疾病特征,从而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和药物。
此外,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学习到神经内科诊断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诊断能力和临床实践水平。
同时,也有助于患者及家属了解神经内科诊断的基本流程,促使双方能够更好地进行沟通和合作,从而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神经内科诊断原则的确立,旨在促进神经内科医学领域的发展,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和治疗效果。
2.正文2.1 神经内科诊断原则概述神经内科诊断原则是指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准则和方法。
这些原则能够帮助医生更快、更准确地确定患者的病因和病情,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神经内科诊断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详细询问病史:患者的病史是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医生需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起始时间、发展过程、影响因素以及家族史等内容,以便全面了解疾病的特点。
临床常见病诊断要点

临床常见病诊断要点〔供临床实习医师参考〕1、低热、咳嗽超过7天,应排除肺结核、支原体肺炎。
2、突然寒战、高热,伴有呼吸道证状,要考虑细菌性肺炎。
3、胸痛而无胸膜摩擦音,要注意检查有无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等。
4、咯大量脓性臭痰,要想到肺脓肿或支气管扩张。
5、左肩胛下持续存在罗音,应疑心支气管扩张。
6、反复咯血,但胸部X线检查未见明确病灶,要考虑支气管扩张或支气管内膜结核。
7、肺部不规那么片状阴影伴嗜酸性粒细胞超过1×109/L,常提示过敏性肺炎。
8、突然胸痛、呼吸困难,要警觉自发性气胸。
9、诊断右侧胸膜炎,要排除肝脓肿及膈下脓胸。
10 长期吸烟的中老年人出现刺激性咳嗽、持续性血痰或局限性哮鸣音,应警觉肺癌。
11、心病或先心病患者不明原因发热超过一周要留神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12、感冒后心率快或心律失常,应想到病毒性心肌炎。
13、休息或体温下降后,心率仍快者要考虑心肌有炎性损害。
14、诊断高血压病,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15、高血压伴有腹部血管杂音者,常提示肾性高血压。
16、中老年人突然上腹、左颈、左上肢剧痛,要警觉心绞痛或急性心肌堵塞。
17、诊断心绞痛,要排除胆、胰、胃及颈椎疾病。
18、心绞痛发作时,假设伴出汗、烦燥、呕吐、血压下降或心律失常,要留神心肌堵塞。
19、剧烈心前区疼痛伴高血压或/和主动脉瓣区突然出现舒张期杂音,而心电图无堵塞图形者,应疑心主动脉夹层瘤。
20、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突然端坐呼吸,应考虑急性左心衰竭。
21、心脏普遍增大,且有响亮的奔马律,及明显的交替脉,要考虑扩张型心肌病。
22、心衰超过半年,伴有顽固性腹水者,要疑心合并心源性肝硬化。
23、老慢支患者出现下肢浮肿,提示合并肺源性心脏病。
24、肺心病患者一旦出现精神民异常,要注意早期肺性脑病的可能。
25、高血压病人突然血压急剧增高,要留神发生高血压脑病。
26、吞咽食物有梗噎感或食物有返流时,应警觉食道癌。
27、慢性周期性发作具节律性特征的上腹痛,要考虑消化性溃疡。
西医内科疾病诊断要点

西医内科疾病诊断要点内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内脏器官的疾病,诊断是内科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准确地诊断疾病是确保病人得到正确治疗的基础,同时也是预防疾病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西医内科疾病诊断的要点,帮助医生提高诊断准确率,给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一、充分收集病史病史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病史、现病史、家族病史等。
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需要了解疾病的发病过程、进展情况以及曾经进行过的治疗方案和效果。
此外,还需要询问患者的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等与疾病相关的因素,以便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二、仔细观察症状症状是疾病的表现,对于不同的疾病,症状可能存在差异。
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包括体温、血压、脉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及呼吸、消化、排泄、运动等方面的异常情况。
同时还需要关注患者的主观感受,包括疼痛、疲劳、恶心等症状,这些都有助于进一步确定疾病的性质和范围。
三、进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诊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患者的触诊、听诊、观察和其他特殊检查手段等进行全面检查,可以获取丰富的体征信息。
例如,心脏疾病的诊断中,医生可以通过听诊心音和触诊心脏区域来判断心脏功能是否异常;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可以通过听诊呼吸音和观察呼吸节奏等进行判断。
体格检查需要细致入微,确保不遗漏任何细节,同时也要注意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保障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四、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是为了获取更多、更全面的诊断信息,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实验室检查可以通过检测血液、尿液、体液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来判断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情况,例如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等。
影像学检查可以利用X光、CT、MRI等技术来观察和分析内脏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异常情况。
辅助检查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还可以观察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并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五、综合分析和判断内科疾病的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医生需要将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形成全面的诊断结论。
病理标本病理学特征与诊断要点

病理标本病理学特征与诊断要点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形态学特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学科之一。
在临床诊断过程中,病理学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病理标本的检查能够为医生提供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和诊断要点,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本文将通过详细分析不同疾病病理标本的病理学特征和诊断要点,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一、病理标本的准备和处理1. 标本采集:病理标本应该从患者身体的病变部位采集,并尽量避免破坏有用的形态学结构。
2. 标本固定:采集到的标本需要经过适当的固定处理,以保持病变的形态学特征。
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福尔马林、4%的中性缓冲福尔马林等。
固定的时间应根据标本的大小和性质进行调整。
3. 切片制备:固定后的标本需要进行切片,切片时要注意切割的厚度和方向,以保持组织学结构的完整性。
二、常见病理标本的病理学特征和诊断要点1. 肿瘤标本肿瘤标本常见的病理学特征包括肿瘤的大小、形态学特征、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等。
诊断要点主要包括确定肿瘤的恶性程度、病理类型和分级,以及判断是否存在血管、神经和淋巴管浸润。
2. 慢性炎症标本慢性炎症标本的病理学特征包括炎症细胞浸润、炎性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诊断要点主要包括确定炎症病变的原因和类型,判断细胞损伤和纤维化程度,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3. 纤维化标本纤维化标本的病理学特征包括纤维组织的增生和沉积,以及病变部位的结构改变。
诊断要点主要包括确定纤维化的原因和程度,判断纤维组织的类型和分布,以及评估是否存在器官功能受损。
4. 坏死标本坏死标本的病理学特征包括细胞的坏死和组织结构的破坏。
诊断要点主要包括确定坏死的原因和类型,判断坏死范围和严重程度,以及评估坏死组织的修复能力。
5. 免疫组织化学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标本的病理学特征包括目标抗原的免疫反应和染色结果。
诊断要点主要包括确定目标抗原的表达情况,判断染色结果的强度和分布,以及评估染色结果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
三、病理标本的分析和诊断报告在分析病理标本时,医生应将所有病理学特征和诊断要点整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估。
临床医学诊断中常见疾病的特点与诊断要点

脑卒中与脑梗塞
• 脑卒中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
•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脑部缺血,而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脑卒中的症状包括头痛、呕 吐、意识障碍、偏瘫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源于前列腺 组织。症状可能包括排尿困难、血尿和骨痛。诊断要 点包括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试、直肠指检和 影像学检查。治疗可能包括手术、放疗、化疗或激素 治疗。
血液透析与肾移植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一种通过机器替代肾脏功能的治疗方法, 用于清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水分。该过程涉及将血液引 出体外,通过透析器清除废物和多余水分,然后将净 化后的血液回输到体内。透析的频率和时间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而定。
神经再生神经再生是指受损 神经在适当条件下重新生长 和修复的过程。
神经再生是神经损伤后恢复 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适 当的条件下,如给予神经营 养因子、进行康复训练等, 可以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和 修复,从而改善患者的神经 功能和生活质量。
运动系统疾病
06
骨折与关节脱位
骨折类型与原因
诊断方法
根据骨折处皮肤、黏膜的完整性分为 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常见原因 包括外伤、骨质疏松等。
腰椎间盘突出原因与症状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是主要原因,常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马尾 综合征等症状。
诊断方法
MRI是颈椎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的首选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病变部 位和程度。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
1 2 3
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与诊断
常表现为晨僵、关节痛、肿胀等症状,诊断需结 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不当、运动负荷过大等。
中医临诊知识点总结

中医临诊知识点总结一、中医基础理论知识1. 五脏六腑及脏腑经络的认知:中医的诊断治疗以脏腑经络为基础,对五脏六腑的功能、病理变化、相互关系等方面需有较深的了解。
对十二经络的走向及其与脏腑的联系,阐述清楚。
2. 中医四诊法: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特色,四诊法是指望、闻、问、切,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表、听取患者的言语、询问患者的病史以及切诊患者的脉象等方法,从而做出正确的辩证,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 中医诊断流程:对中医诊断的流程,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以及如何进行辨证等方面都需要有全面的了解。
4. 中医病因病机: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深刻,概括了外感热邪、内伤情志、饮食失调等各种病因。
对这些病因病机能够清楚描述,准确运用于临床实践。
5. 中医脉诊舌诊:对脉搏的切诊方法,包括脉象的特点及对应脏腑的诊断,舌象的观察方法及舌诊的诊断意义需要有全面的理解。
6. 中医诊断仪器及检查:理解中医诊断仪器如红外线诊断仪、电脑脉象仪、舌象仪等的使用原理和临床应用,以及对常见仪器检查的结果分析也是中医临诊的重要知识点。
二、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要点1. 内科疾病的诊断:对于常见内科疾病如感冒、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需理解中医诊断的要点及辨证施治的方法。
2. 外科疾病的诊断:对于骨折、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皮肤病等外科疾病,需要了解中医外科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3. 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对于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子宫肌瘤、不孕不育等,需要理解中医妇科的诊断方法及调理原则。
4. 五官科疾病的诊断:对于中医眼科、耳鼻喉科及口腔科的诊断方法,特别是对于眼疾、耳鸣、鼻窦炎、口腔溃疡等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
三、中医治疗手法及治疗要点1. 针灸疗法:了解穴位的定位、功能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包括经络刺灸、腧穴刺灸、灸法等。
2. 推拿按摩:包括经络按摩、穴位按摩及常见疾病的推拿治疗方法,如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等。
3. 中药治疗:对中药的用药原则、常用中药的功效、应用范围及不良反应等有全面的了解,同时需掌握常见疾病的中药方剂。
中医妇科-诊断要点

疼痛情况与病情轻重和预后有一定关系,对于判 断病情和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06
切诊要点
切脉象
切脉象
通过触摸脉搏,了解脉象的强弱、快慢、滑涩等变化,以判断病 情的虚实寒热。
正常脉象
正常的女性脉象应为柔和有力,节律均匀,尺脉略沉。
异常脉象
若出现弦脉、紧脉、滑脉、涩脉等异常脉象,可能提示妇科疾病的 发生。
腹部肿块
若腹部存在肿块,可能 为肿瘤、囊肿等疾病的 表现。
07
综合分析诊断要点
综合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收集病史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 症状、家族史、生活环 境等,为后续诊断提供
依据。
观察体征
分析病因
辨病辩证
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 脉象等,以判断病情的
虚实寒热。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分析可能的病因,如外 感六淫、内伤七情等。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 互影响。因此,在诊断时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生理、心 理和社会等方面。
辨证施治
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在诊断时需 要辨明患者的证候类型,根据不同的证候类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03
动态变化
中医认为疾病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病情的变化,治疗方案也需
听呼吸
通过听病人的呼吸声,可以判断其肺气是否通畅。若呼吸急促或喘息,多表示肺 气不畅;若呼吸平稳有规律,多表示肺气通调。
嗅气味
嗅口气
通过嗅病人的口气,可以判断其脾胃功能及病情轻重。若口气清新无异味,多表示脾胃功能正常;若口气腥臭秽 浊,多表示脾胃湿热内蕴。
嗅排泄物
通过嗅病人的排泄物气味,如尿液、大便等,可以判断其脏腑功能及病情性质。若尿液清长无异味,多表示肾气 充盛;若尿液浑浊或腥臭,多表示湿热内蕴或热毒炽盛。同样,大便的气味也可以反映胃肠的功能状态。
临床常见病诊断要点

临床常见病诊断要点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种类众多。
为了提高医生的诊断准确性和效率,本文将介绍一些临床常见病的诊断要点。
以下是具体内容:一、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在高血压的诊断中,需要根据以下要点进行判断:1. 测量血压:根据标准方法,至少连续测量两次血压,血压持续超过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2. 了解病史:询问患者家族中是否有高血压病例,以及患者平时的生活习惯和药物使用情况。
3. 综合分析: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确认为原发性高血压。
二、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在糖尿病的诊断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空腹血糖值:空腹血糖值大于7.0mmol/L或随机血糖值大于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2.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大于6.5%,也可作为糖尿病的一项诊断指标。
3. 症状和病史:根据患者体验到的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结合病史来辅助诊断。
三、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常常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在冠心病的诊断中,需要了解以下要点:1. 症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如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结合病史来初步评估是否存在冠心病可能。
2. 心电图:心电图能提供心脏电信号的图形记录,通过分析心电图中ST段的变化,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冠心病。
3. 血清标志物:心肌坏死时,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标志物会升高,可作为冠心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肺部疾病。
在COPD的诊断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症状:慢性咳嗽、咳痰、气短等是COPD的主要症状,结合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来判断是否存在COPD可能。
2. 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COPD的主要诊断手段,通过测量患者的呼气峰流速(PEF)和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来评估气流受限的情况。
诊断要点

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依据:1.腹痛、腹泻,排粘液血便。
2.全身表现及肠外表现。
3.多次粪便常规检查及培养未发现病原体。
4.X线钡灌肠显示肠粘膜颗粒样或结节样,皱襞粗大、紊乱。
5.结肠检查见病变部位肠管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浅小溃疡,附有脓苔,或可见肠管增厚、狭窄、假息肉。
钡灌肠可见粘膜皱襞粗乱或细颗粒改变,多发性浅龛影或小的充盈缺损,肠管缩短,结肠袋消失可呈管状。
诊断标准:①有结肠镜或X线的特征性改变中的一项;②临床表现不典型,但有典型结肠镜或x线表现或病理活检证实;③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及Crohn病、放射性肠炎等结肠炎症。
临床表现:1.起病缓慢,多呈慢性、迁延性,反复发作性。
2.消化系统表现:腹痛和腹泻最为常见,腹痛位于左下腹,隐痛、绞痛。
3.全身症状:贫血,消瘦,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精神焦虑。
4.肠外表现:常有关节炎,结节性红斑,慢性活动性肝炎,口腔溃疡等。
5.左下腹压痛6.并发症相应表现。
克罗恩病:又称局限性回肠炎、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典型病例多在青年期缓慢起病,病程常在数月至数年以上,少数急性起病,可有高热、毒血症状和急腹症表现,多有严重并发症。
主要表现:1.腹泻常见,多数每日大便6~9次,一般无脓血或粘液;2.腹痛常见,多位于右下腹,与末端回肠病变有关。
3.发热,活动性肠道炎症及组织破坏后毒素的吸收等均能引起发热。
4.腹块约1/3病例出现腹块,以右下腹和脐周多见。
5.便血与溃疡性结肠炎相比,便鲜血者多,量一般不少。
其他表现有恶心、呕吐、纳差、乏力、稍瘦、贫血、低白蛋白血症等营养障碍和肠道外表现以及由并发症引起的临床表现。
6.结肠镜检查:利用结肠镜作全结肠及回肠末段检查,是诊断克罗恩病最敏感的检查方法。
这一检查的风险主要为肠穿孔和出血。
7.钡剂灌肠检查:X线钡影呈跳跃征象。
这一检查不如结肠镜敏感和可靠,因此通常并不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但可用于不适宜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
医疗诊断的诊断操作要点

医疗诊断的诊断操作要点医疗诊断是医生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以及经验和专业知识,对疾病进行分析、判断和推断的过程。
准确的诊断是医疗过程中的关键一步,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医生在进行诊断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充分了解病史和症状描述在进行诊断之前,医生首先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描述。
病史包括患病时间、发病原因、疾病的特点、既往病史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和发展程度。
症状描述是患者对自身病情的描述,包括疼痛部位、痛感特点、伴随症状等信息,这些描述有助于医生判断疾病的可能原因和机制。
2. 进行全面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医生通过观察、触诊、叩诊等方式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以获取更多的诊断信息。
医生需要细致入微地检查患者的皮肤、头颈部、胸部、腹部、四肢等各部位,查找可能存在的异常体征,如肿块、疼痛、呼吸音异常等。
体格检查可以提供客观的物理证据,为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3. 借助辅助检查手段辅助检查是医生在诊断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手段,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生理学测定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诊断信息,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X射线、CT扫描、MRI等。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手段,并解读检查结果以辅助诊断。
4. 掌握常见疾病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医生在进行诊断时,需要对常见疾病的典型症状和体征非常熟悉。
这些典型症状和体征可以提供重要的线索,协助医生确定诊断方向。
医生需要通过学习、实践和经验积累,逐渐掌握各种常见疾病的典型表现,建立自己的诊断思维和模式,以便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诊断。
5. 综合分析和判断在收集和了解了足够的病史、症状和辅助检查信息之后,医生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医生需要将各种线索和信息进行整合,进行头脑风暴,思考可能的疾病诊断,并进行逐一排除和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不对中情况的谱图特征。
1 角不对中故障
角度不对中特征谱的特点:
( 1) 会产生较大的轴向振动, 频谱为基频和2 倍频为主, 还常见基频和2 倍、3 倍频都占优势的情况。
(2) 如果3 倍频超过30% ~ 50%, 则可认为是存在角度不对中。
( 3) 联轴节两侧轴向振动相位相差180°。
2 平行不对中故障
平行不对中特征谱的特点:
( 1) 振动特性类似于角度不对中, 但径向振动较大。
( 2) 频谱中2 倍频较大, 常常超过基频。
( 3) 角度不对中和平行不对中严重时, 会产生较多谐波的高谐次( 4~ 8 倍频) 振动。
( 4) 联轴节两侧相位相差也是180°。
3 轴承不对中故障
轴承不对中实际上反映的是轴承坐标高和左右位置的偏差。
由于结构上的原因。
轴承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具有不同的刚度和阻尼,不对中的存在加大了这种差别。
虽然油膜既有弹性又有阻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不对中的影响,但当不对中过大时,会使轴承的工作条件改变,使转子产生附加的力和力矩,甚至使转子失稳和产生碰摩。
轴承不对中会产生基频、2 倍频, 振动以轴向为主;找对中无法消除振动, 只有卸下轴承重新安装。
轴承不对中使轴颈中心的平衡位置发生变化,使轴系的载荷重新分布。
负荷大的轴承油膜呈现非线型,在一定条件下出现高次谐波振动,负荷较轻的轴承易引起油膜涡动进而导致油膜振荡,支承负荷的变化还使轴系的临界转速和振型发生改变。
二、不对中诊断要点
1.频域:
① 确认轴向和径向在1、2、3倍频处有稳定的高峰,特别注意2倍频分量。
②径向振动信号以1倍频和2倍频分量为主,轴系不对中越严重,其2倍频分量就越大,多数情况下会超过1倍频。
③轴向振动以1倍频分量幅值较大,幅值和相位稳定。
④联轴节两侧相临轴承的油膜压力反方向变化,一个油膜压力变大,另一个则变小。
相位基本上成180度。
⑤4-10倍频分量较小。
2) 时域:
确认以稳定的周期波形为主,每转出现1个、2个或3个峰,没有大的加速度冲击现象。
如果轴向振动径向振动一样大或者比径向还大,则说明情况非常严重3)振动信号的原始波形是畸变的正弦波。
4)轴心轨迹呈香蕉形或8字形,正进动。
5)振动对负荷变化较为敏感,一般振动幅值随负荷的增大而升高。
提示:
1)在确认不对中的若干特征时,如果出现:轴向振动小且4-10倍频分量较大,则有可能是机械松动。
2)在诊断不对中时,如果1倍频分量比其他分量占优势,可能存在角不对中;2倍频分量比其他分量占优势,可能存在平行不对中。
3)如果时域波形不稳定或出现较大的冲击现象,可能是其他故障。
4)对于电机,如果基频及其他倍频分量大的同时,其振动时域波形有调制现象,或基频处出现边频,可能存在机电故障,如转子断条或轴承倾斜导致的偏心。
5)对于齿式联轴器在2倍频下,还可能出现3、4、5等倍频分量。
转子不对中通常指相邻两转子的轴心线与轴承中心线的倾斜或偏移程度。
转子不对中可分联轴器不对中和轴承不对中,联轴器不对中又可分为平行不对中、偏角不对中和平行偏角不对中三种情况。
补充轴承不对中故障特征:
1。
轴承不对中时径向振动较大,可能出现高次谐波,振动不稳定。
2。
振动对负荷变化敏感,当负荷改变时,由联轴器传递的扭矩立即发生改变,如果联轴器不对中,则转子的振动状态也立即发生变化。
由于温度分布的变化,轴承座的热膨胀不均匀而引起轴承不对中,使转子的振动也要发生变化。
但由于热传导的惯性,振动的变化在时间上要比负荷的改变滞后一段时间
三、对心不良的征状
轴承、轴封、联轴器、转轴提早损坏。
轴承在轴向与径向产生一、二倍频的大振动。
轴承位置有高温甚至大量排出润滑油等现象。
基础桩螺丝有松脱现象。
联轴器间隙过大或破损。
联轴器有高温现象且橡塑料联轴器会有粉末排出。
马达运转电流偏高。
轴承损坏在轨道上有180度与内外对称磨损现象。
案例:误将100HZ看做是2X得出了不对中的故障,而当仔细查看之后会发现,2X不在最高点处,说明最高处并不是2X,而是2倍线频。
同时对应泵子的频谱一起查看就会发现没有不对中现象,所以此处的高点应该是2倍线频而非2X,通过查看对应的速度频谱,发现2倍线频的偕频,说明这个电机是气隙不均而非不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