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关系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五服”制:《尚书·禹贡》记载“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绥服,五百里要服,五百里荒服。”后称之为“五服制”,作为夏朝的一种对外关系体制。《国语·祭公谏穆王征犬戎》对其进行解释,甸服为王城以外五百里行田赋之事,再行五百里行封邦建侯为侯服,再向外五百里行安抚之事称绥服,再向外五百里要束以文教称之为要服,荒服则是再向外五百里行羁縻而已。
“以夷制夷”:这是清政府在后期推行的主要外交政策和策略,是中国传统的合纵连横理论与西方的均势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即利用国际关系上的矛盾,联合、利用或依附某国来对抗另外的国家,谋取实现本国的外交目的。但这一外交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弱国政策,是弱国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一种手段。但清政府不思自强自立,一味依靠外国,并长期奉行“以夷制夷”政策,结果却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化过程。
中东铁路:早期沙俄对欧洲至太平洋沿岸进行扩张,并在海参崴建立了太平洋舰队;之后又向远东地区扩张,寻求不冻港。1896年5月清政府派使臣出使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仪式,俄国趁机同中国签订了《中俄御敌互助条约》。其中有一条为“日本侵略中国,俄若出兵援助中国,兵力要迅速达到中国即应允许俄国修筑一条从黑龙江、吉林两省直达海参崴的铁路。”后称之为“中东铁路”,也叫“东省铁路”,这条铁路实际上大大缩短了俄国西伯利亚至海参崴的路线;9月,双方修建了从满州里到黑龙江(海参崴离此处不远)、吉林、辽宁、旅顺、大连的铁路。这对后来的中俄、中苏关系影响深远。
南满铁路:沙俄1898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旅顺大连租地条约》及续约中,要求清政府允许俄国从中东铁路干线修直达大连、旅顺的干线,这段铁路干线被称为“南满铁路”。日俄战中俄国战败,遂将南满铁路权交给日本;这条铁路权一直在中、俄(沙皇时期)、日、苏四国间围绕,直至解放后才归还中国。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945年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某些争议问题的一个条约。在美国的撮合下于8月14日苏联同蒋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同时还签订了关于长春、大连、旅顺、外蒙古等协定。主要内容有:两国在对日战争中,“彼此互给一切必要之军事及其它援助与支持”、“不与日本单独谈判”或“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战后“共同密切友好合作”、“彼此给予一切可能之经济援助”、“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同时苏联政府声明,一切援助给予国民政府,并重申尊重中国在东三省之主权及领土的完整。中华民国政府声明,日本战败后如外蒙古公民投票证实其独立的愿望,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古之独立。另外,中苏共管长春铁路三十年,旅顺为共享海军基地三十年,大连为自由港,苏军进入东北后,收复区内由中华民国派员设立行政机构并派军事代表和苏联联系。日本投降后最迟三个月内苏军全部撤出东三省。条约有效期为三十年。
《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苏联进行了2次访问,1950年1月20日派周恩来再次访苏,2月24日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主要内容有:双方给予军事上的保障;在国际上遇见一些重大问题时双方应该进行磋商;双方均不得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或集团;双方应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上,发展中苏间的经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经济援助,进行经济合作。条约于同年4月11日经批准后生效,有效期30年。双方还签订了关于“中东铁路及大连、旅顺”和“苏联贷款给
中国”的协定。规定:1950年归还大连,年底撤出驻扎在旅顺的军队(后因朝鲜战争延长至1955年才完全撤军);1952年归还中东铁路权;贷款3亿美元给中国,利息每年为1%。1945年签订的条约从此失效,双方承认外蒙古独立,并把日本侵占的领土归还中国。
珍宝岛事件: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击退苏联军队入侵的战斗。1969年3月2日8时,中国边防部队派出巡逻分队登岛执行巡逻任务,苏军发现后,立即出动,从苏联境内分路向珍宝岛急进。接近珍宝岛后,列开战斗队形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进逼,并以一部兵力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的一个小组侧后穿插。入侵苏军不顾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向其发出的警告,突然开枪射击,打死打伤中国边防巡逻人员6人,中国边防巡逻分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之后苏联军队几次对我国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两国的边防部队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中国边防部队最终胜利地保卫了珍宝岛。
银河号事件:是美国对中国实行遏制政策的直接挑衅事件。1993年7月23日,美国突然通知中国,说获得情报—中国“银河号”货轮(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广州远洋运输公司所属的全集装箱货轮)装载着硫二甘醇和亚硫酰氯两类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正在驶往伊朗的阿巴斯港,这是违反国际法的。美国要求中国立即采取措施制止这一出口行为,并在计划停靠的港口散布谣言。在中东第一站迪拜港由当地海关和中方一同核查后证实该货轮没有装载化学原料。美硬声称有,派两艘军舰追后,要求停行接受检查,无理地制造了震惊世界的“银河号”事件。1993年9月4日中国、沙特代表及美国顾问签署检查报告,确认“银河号”未载“化学武器原料。
尼克松主义: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苏冷战加剧,越南战使美国陷入困境而国内多种危机进发。尼克松上台后,面对此局势提出了“新亚洲政策”即“尼克松主义”,主要内容是:主张亚洲国家自己处理本身事务,自己对自己负责;承认国际战略格局已发生变化,不再仅仅有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和日本五大力量中心。“尼克松主义”的实质是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收缩亚洲兵力,加强欧洲战略重点和中东地区,集中力量制止苏联扩张,争取改变被动局面。
解答题
1.试述中华民国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期间外交地位的变化及实质。
(1)1919年召开战胜国巴黎和会,中国52人代表团,陆征祥为团长,出席大会。中国认为这是改变中国外交关系的契机,中国代表向会议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取消中日“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德国在山东占有的各项权利等要求。但会议被英﹑美﹑法等国所操纵,不在乎中国的合理要求,只将山东问题列入会议讨论。刚开始支持中国的威尔逊也因其利益问题转而支持日本。会议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也由此引发了国内的“五四”爱国运动。
(2)美国为了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在巴黎和会后牵头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并邀请中国代表团参加。我国驻美公使施肇基于1921年11月26日提出《十项原则》,要求尊重并遵守中国“领土之完整及政治与行政之独立”,日本应归还中国的山东权益,对中国政治、司法、行政的限制应废除,保持远东的均势与和平。会议外,另召开了关于“中日解决山东悬案”的会议,最终签定和约;日本废除“二十一条”的一些条款,被迫交还前德国胶州租借地,但仍保留许多特权。国还有许多的权益问题未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