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动机学习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机学习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
力。
动机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动机能激发有机体产生某种活动;二是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作用下,个体的行为将指向某一目标;三是强化功能,即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可以维持和调整活动。
1.学习动机
(1)含义: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
(2)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学习需要与内驱力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
从需要的作用来看,学习需要邓为学习的内驱力。所以学习需要也被称为学习内驱力。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国:认知的内驱力、自我
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对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它指向的是学业成就。
附属的内驱力指的是一个人为了赢得长者(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处部动机。●学习期待与诱因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待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学习期待不等于学习目标,它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根据心理学家叶克斯(R.Yerks)和多德森(J.D.Dodson)的研究,各种活动都存在着动机的最佳水平。他们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容易的或简单的任务,学习效率随着学习动机的增强而提高;增加任务的难度,学习动机的强度愈大,学习的效率愈低。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对学习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在一定范围之内,学习动机的增强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的课题时,此效应尤为明显;其次,学习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学习效率最佳;再次,学习动机的强度超过一定界限时,学习效率会下降。
3.学习动机理论(1)强化理论
现代的 S-R 心理学家不仅用强化来解释操作学习的发生,而且也用强化来解释动机的引起。认为引起动机同习得行为并无两样,都可用强化来解释。人们为什么具有某种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这种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
研究表明,教师的批评与表扬,会影响到学生的成绩。事实上,教师表扬所起的强化作用,是受许多因素制约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仅凭学生的行为来推断学生的动机往往是困难的,因为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动机影响学生的行为。
强化动机理论就其主要倾向来说,是联结派的学习动机理论。由于联结派的强化动机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外部强化),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自我强化),因而这一学习动机理论有较大的局限性。
(2)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他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这种目标来源于我们的需要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而且这些需要会随着时间等因素而变化,这就是为什么两个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产生不同行为的原因。需要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方式和方向。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七种,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与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将前四种需要定义为缺失需要,后三种需要是生长需要
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但一般说来,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首先要使学
生感到,教师是公正的、爱护并尊重自己的,不会因为自己出差错而遭到嘲笑和惩罚。
这个理论将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结合起来考虑对行为的推动作用,是有一定科学意义的。但忽略了人们本身的兴趣、好奇心等在学习中的始动作用,有些学习活动并不一定都是由外部动机所激发和引起的。
(3)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它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成就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它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这种理论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①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②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
(4)成败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
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如果将此三维度和六因素结合起来,就可组成(如下表
所示)的归因模式。
(5)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4.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的培养●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2)学习动机的激发●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