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件(鲁教版必修3)-[自动保存的]_PPT课件
合集下载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2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课件(共63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2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课件(共6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a0dae48783e0912a2162a55.png)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水分东西差异大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5、自然景观
(1)植被: 针阔混交林 寒温带针叶林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2) 广泛分布着冻土和沼泽
阅读“知识窗---冻土”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知识窗 冻土
l 分类——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 l 分布——东北地区、青藏高原 l 影响——增加了气候寒冷程度;影响地表水下渗,土壤过湿、
东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知识窗
商品粮基地
l 建设取决于哪些条件——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好;商品 率高;增产潜力大。
l 东北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的条件——黑土肥沃,粮食生 产和基础好,产量高;宜农荒地多,增产潜力大。人少 地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少,可提供大量的商品粮
达成学习目标 3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沼泽广布;影响交通运输、水利工程、城乡建设等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v 工业基础 v 交通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矿产资源丰富、我国重要 工业基地、可为农业提供 大型机械化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v 人地比例 地广人稀,利于商品农业开发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1、 土壤肥沃
类 型
分布
特征
地位
黑 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 有机质含量高、 我 国 最 肥 沃 的
土 三江平原西部
土层深厚、土地 土 壤 之 一 , 是
生产力高
我国北方重要
黑 钙
松嫩平原中西部
土
的粮、油和经 济作物的生产 基地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2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课件(共75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2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课件(共7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919fa0867ec102de2bd8986.png)
【学习目标】 1.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资源优势,明确区域 农业生产的条件和布局特点。 2.掌握黑土、林区、湿地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以及保 护措施。 3.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学 自主探究
一、自然环境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_内__蒙__古__自__治__区___东 部。
南 部
暖温带
3 600 ℃ 温带季风 以上 气候,冬 制约一
①东北地区的 水热条件基本
中 部
中温带
1 000~ 3 600 ℃
季寒冷, 个区域 夏季温暖 农业的
满足喜凉类作 物一年一熟的
,降水量 生产品 生长需求,作
300~1 种、耕 物生长季节集
北 部
寒温带
小于 000毫米 作制度 1 000 ℃ ,集中在 和生产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 沛县张寨中学晁岱沧
小天地·大视野
振兴东北从振兴农业做起
专家表示,国家对农业的直补超过1 028亿元,但补贴效 率偏低,建议采用“土地赎买”的方式,实现规模化农业生产 经营,东北的黑土地历来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2011年东 北三省的粮食总产量达到1 785亿斤,占全国粮食产量的 17%,“南粮北调”逐渐被“北粮南运”所取代。在振兴东北 老工业基地的文件中,特别强调了要在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农 业。当时温总理说过一句话,“这个题目叫做振兴东北老工业 基地,讲得是工业,但是首先要从振兴农业做起。”
2.农业布局 (1)特点:明显的___地__域_____性。 (2)分布 ①自东向西:依次为以林为主的__林__农____交错地带,以农 为主的农林、农耕、农牧地带和牧业地带。 ②自南向北:分为_海__洋__渔___业__地带、农耕地带和农林牧交 错地带。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2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课件(共34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2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课件(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0e725bd2e3f5727a4e962c7.png)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 以东北地区为例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 以东北地区为例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142021/8/14Saturday, August 1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142021/8/142021/8/148/14/2021 11:28:51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142021/8/142021/8/14Aug-2114-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142021/8/142021/8/14Saturday, August 14, 2021
3.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基础:为农业提供了⑬________、化肥等生产资料,对农业生产有原料需求,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经济格局。
(2)交通运输:⑭________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3)人口密度:开发较晚,密度较低,农业经营规模大,有利于发展⑮____________和大农业。
二、农业布局特点
4、树立因地制宜、人地 协调发展的理念。
■东北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区域农业发展分析的一般方法
自然条件
发展方向
分析区域农业 发展的条件
有利条件 制约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 综合治理
讲授新课
3
农业生产和布局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 以东北地区为例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 以东北地区为例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142021/8/14Saturday, August 1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142021/8/142021/8/148/14/2021 11:28:51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142021/8/142021/8/14Aug-2114-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142021/8/142021/8/14Saturday, August 14, 2021
3.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基础:为农业提供了⑬________、化肥等生产资料,对农业生产有原料需求,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经济格局。
(2)交通运输:⑭________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3)人口密度:开发较晚,密度较低,农业经营规模大,有利于发展⑮____________和大农业。
二、农业布局特点
4、树立因地制宜、人地 协调发展的理念。
■东北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区域农业发展分析的一般方法
自然条件
发展方向
分析区域农业 发展的条件
有利条件 制约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 综合治理
讲授新课
3
农业生产和布局
2023年鲁教版必修3第四单元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ppt
![2023年鲁教版必修3第四单元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e48b8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a.png)
栏目 导引
思考感悟 2.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丰富是否可以 随意开发利用?为什么? 【提示】不可以。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 开发利用一定要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 特别是主要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湿地是 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以及生产能力较高的 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
栏目 导引
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 用,还是重要的动物栖息地,又可提供 大量的粮食、肉类、水产、药材与物质 资源。湿地资源遭破坏,会带来水环境 污染加剧、土壤沙化和盐碱面积扩大、 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等问题,影响社会 经济可持续发展。
栏目 导引
提示:(1)黑土:松嫩平原的东部和 北部、三江平原西部; 黑钙土:松嫩平原的中西部。 (2)①耕地面积广大;②耕地集中分 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③黑土、 黑钙土广布,土壤肥沃。
栏目 导引
3.教材图4-2-5 东北地区荒地的分 布,据图分析: (1)东北地区的荒地主要分布在哪里? (2)东北地区的荒地有什么优势? (3) 为 了 保 护 陆 地 生 态 系 统 , 对 东 北 地 区的荒地应采取什么措施?
栏目 导引
(2)对策: ①东北林业的发展应坚持以_营__林__为主。 ②合理采伐,坚持以__蓄__积__量_定采伐量。 ③还要加强__自__然__保__护__区___的建设,保护 生态环境。
栏目 导引
3.湿地的保护 (1)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__现__存__的 天然湿地。 (2)对已围垦的湿地逐步__退__田__。 (3)采取__工__程__措__施___恢复已经退化的 湿地。
栏目 导引
5.教材图4-2-11 东北地区商品粮、 糖、油、棉基地县分布,据图分析: (1)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哪 里? (2)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有哪 些? (3)本区农产品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
思考感悟 2.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丰富是否可以 随意开发利用?为什么? 【提示】不可以。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 开发利用一定要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 特别是主要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湿地是 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以及生产能力较高的 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
栏目 导引
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 用,还是重要的动物栖息地,又可提供 大量的粮食、肉类、水产、药材与物质 资源。湿地资源遭破坏,会带来水环境 污染加剧、土壤沙化和盐碱面积扩大、 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等问题,影响社会 经济可持续发展。
栏目 导引
提示:(1)黑土:松嫩平原的东部和 北部、三江平原西部; 黑钙土:松嫩平原的中西部。 (2)①耕地面积广大;②耕地集中分 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③黑土、 黑钙土广布,土壤肥沃。
栏目 导引
3.教材图4-2-5 东北地区荒地的分 布,据图分析: (1)东北地区的荒地主要分布在哪里? (2)东北地区的荒地有什么优势? (3) 为 了 保 护 陆 地 生 态 系 统 , 对 东 北 地 区的荒地应采取什么措施?
栏目 导引
(2)对策: ①东北林业的发展应坚持以_营__林__为主。 ②合理采伐,坚持以__蓄__积__量_定采伐量。 ③还要加强__自__然__保__护__区___的建设,保护 生态环境。
栏目 导引
3.湿地的保护 (1)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__现__存__的 天然湿地。 (2)对已围垦的湿地逐步__退__田__。 (3)采取__工__程__措__施___恢复已经退化的 湿地。
栏目 导引
5.教材图4-2-11 东北地区商品粮、 糖、油、棉基地县分布,据图分析: (1)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哪 里? (2)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有哪 些? (3)本区农产品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2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课件(共61张PPTP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2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课件(共61张PPTP](https://img.taocdn.com/s3/m/db03654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4.png)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2节 《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
区为例 》课件(共61张PPT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高中地理 (鲁教版)必修3课件:4.2-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共47张PPT)
![高中地理 (鲁教版)必修3课件:4.2-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共4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4cad17569dc5022aaea00f0.png)
黑钙土分布于: 松嫩平原的中西部
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13
大 兴 安 岭 的 原 始 森 林
14
冻土:
冻土
1、分类: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
2、分布:东北地区、青藏高原
3、影响:
(1)增加了气候寒冷程度;
(2)影响地表水下渗,
(3)土壤过湿、沼泽广布;
(4)影响交通运输、水利工程、城乡建设等15
2)土壤深厚肥沃.(土壤)
3)灌溉水源充足.(水源)
4)夏季降水丰富.(气候)
社会经济条件:
1)交通运输便利.
2)地广人稀,便于大规模生产.
3)工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
4)市场广大.
不同点:
玉米 带
中国东北商品谷物农业:国营
气候制约着农业的哪些方面?
气候→种类、耕作制度及生长季节 16
气候
400mm
800mm
Hale Waihona Puke 1000mm17气温对农业的影响?
寒温带
1600 ℃
中温带
3400℃
暖温带
4500℃
8000℃
18
温度带 范围 黑龙江省北部、
寒温带 内蒙古东北部 东北和内蒙古大
中温带 部分、新疆北部
≥10℃ <1600℃ 1600—3400℃
❖
热量不足、低温冻害
23
土地资源丰富
24
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土地开发 (1)北大荒→北大仓
(三江平原)
进行水利建设 建立国营农场
北大荒
北大仓
25
(2)北大荒→北大仓 →退耕还草、湿地
目前,三江平原的耕地面积已经是新中国成立初期 的9倍多,“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13
大 兴 安 岭 的 原 始 森 林
14
冻土:
冻土
1、分类: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
2、分布:东北地区、青藏高原
3、影响:
(1)增加了气候寒冷程度;
(2)影响地表水下渗,
(3)土壤过湿、沼泽广布;
(4)影响交通运输、水利工程、城乡建设等15
2)土壤深厚肥沃.(土壤)
3)灌溉水源充足.(水源)
4)夏季降水丰富.(气候)
社会经济条件:
1)交通运输便利.
2)地广人稀,便于大规模生产.
3)工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
4)市场广大.
不同点:
玉米 带
中国东北商品谷物农业:国营
气候制约着农业的哪些方面?
气候→种类、耕作制度及生长季节 16
气候
400mm
800mm
Hale Waihona Puke 1000mm17气温对农业的影响?
寒温带
1600 ℃
中温带
3400℃
暖温带
4500℃
8000℃
18
温度带 范围 黑龙江省北部、
寒温带 内蒙古东北部 东北和内蒙古大
中温带 部分、新疆北部
≥10℃ <1600℃ 1600—3400℃
❖
热量不足、低温冻害
23
土地资源丰富
24
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土地开发 (1)北大荒→北大仓
(三江平原)
进行水利建设 建立国营农场
北大荒
北大仓
25
(2)北大荒→北大仓 →退耕还草、湿地
目前,三江平原的耕地面积已经是新中国成立初期 的9倍多,“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土地开发
(1)北大荒→北大仓
(三江平原)
进行水利建设 建立国营农场
北大荒 棒打狍子瓢舀鱼
野鸡飞到饭锅里
北大仓
商品粮基地 油料基地 糖料基地
针对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现状, 你能总结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么?
地广人稀, 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程度高, 商品率高
商品谷物 农业
松 嫩 平 原 的 小 麦 丰 收
目前,东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已经是新中国成立 初期的9倍多,“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成就斐然,然而,20世纪90年代年黑龙江农 垦总局却做出决定--“北大荒”将不再开垦 荒地?Why?
商
目前,三江平原的耕地面积已经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9倍多, “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范围 地形
气 候
植被 其他
自然地理特征
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地貌呈北、东、西封闭,向南敞开的半环状 分布
地区 温度带 ≥10℃的积温
作物
南部 暖温带
3600℃
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
中部
中温带 1000~3600℃
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 水稻、甜菜、亚麻
北部 寒温带
( C)
①湿润地区 ②半湿润地区
③半干旱地区 ④干旱地区
⑤季风气候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
2.东北地区地跨的温度带是( D ) A.暖温、中温、寒带 B.亚热、暖湿、中温带 C.暖温、亚寒、寒带 D.暖温、中温、寒温带
3.有关东北沼泽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 A、沼泽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 B、是我国特有的珍禽丹顶鹤、天鹅的栖息地 C、应全部开垦为耕地,充分加以利用 D、要有计划地保护沼泽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 3400—4500℃ 地区和新疆南部
冬小麦复种早熟糜子、 荞麦,后冬小麦复种
玉米、谷子、甘薯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 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 加冬油菜或冬小麦
滇、粤、台的 热带 南部和海南省
>8000℃ 水稻一年三熟
20世纪90年代年黑龙江农垦总局却做出决定--三 江平原将不再开垦荒地。Why?
①蓄水池,水源地; ②珍禽栖息地; ③调节气候; ④改善生态环境.
“地球之肾”
沼泽的作用:
①蓄水池,水源地; ②珍禽栖息地; ③调节气候; ④改善生态环境.
“地球之肾”
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
沼泽湿地
当堂巩固:
1.东北地区所处的气候区是
[答案] (1)A (2)D (3)A
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1.土壤肥沃
黑土主要分布于:
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 三江平原的西部。
黑钙土分布于: 松嫩平原的中西部
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2.土地资源丰富 a.东北平原—我 国最大的平原 b.宜耕荒地
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4.东北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 的原因是( D ) 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宜农荒地多 C、土壤肥沃 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例2] (2012·北京高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概述制约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
[解析] 华北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降水 变率大,易导致旱涝灾害;人口、经济密集,需水量大但 总降水量较少,水资源严重不足;农业需灌溉补偿降水不 足,但蒸发旺盛易导致次生盐碱化;纬度较高,位于冬季 风、寒潮主要移动路径,多风沙、寒潮灾害等。应对措施 主要包括生物、工程、技术措施和监测预报等方面。
夏季等温线稀疏,南北温差小,普遍高温 原因:⑴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
⑵北方昼较南方长 最热在吐鲁番盆地,最冷在青藏高原
温度带 范围 黑龙江省北部、
寒温带 内蒙古东北部 东北和内蒙古大
中温带 部分、新疆北部
≥10℃ <1600℃ 1600—3400℃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早熟的 春小麦,大麦、 马铃薯等 一年一熟,春小麦、 大豆、玉米、谷子、 高粱等
一、自然环境
1.范围
俄 内
蒙古 蒙 古 东 部
罗 黑龙江
黑、 吉、辽 东 北 地 区 内蒙古东部
吉林
斯
辽宁 朝
鲜
地形
基本特征 地形单元 分布格局
3.气候
400mm
大 兴 安 岭
800mm 1000mm
400mm 800mm
3、气候:
——大部分位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纬度:40º-53ºN 经度:115º-135ºE )
冻土
超链接
[课件演示更形象 见配套光盘]
[例1] (2012·海南高考)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 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 完成(1)~(3)题。
(1)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 )
A.耐旱
B.耐涝
C.抗病虫害
D.占耕地少
(2)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1000℃
春小麦、大豆
以寒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北部的大、小兴安岭主要以寒 温带针叶林为主,针阔混交林则主要分布在偏南的长白山地)
广布冻土和沼泽
3.气候
寒温带
温度带
中温带
青藏高寒区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3.气候
暖温 带
4.气候
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热量由南向北递减
5.植被
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
()
A.干旱
B.洪涝
C.台风
D.冻害
(3)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降水少,地形平坦
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获取和解读信息]————————
———————————————————————————————
[解析] 第(1)题,由图中年降水量线可知该地年 降水量小于200毫米,属于干旱地区,故该地种植小枣树 是利用了其耐旱特征。第(2)题,由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 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强,故多冻害。台风 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洪涝多发生在湿润、半湿 润地区。枣树耐旱,干旱对其生长影响较小,故D项正确。 第(3)题,由“品质优良”可知要选择有利区位。由图可 知,该地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降水少,地形崎岖, 土壤水分缺乏,故A项正确。
辽宁南部: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3600°C)
气温
中部: 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 甜菜、亚麻(1000°C—3600°C)
大兴安岭北部:春小麦、马铃薯、大豆(1000°C)
降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4、自然资源优势: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2、我国七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1)北大荒→北大仓
(三江平原)
进行水利建设 建立国营农场
北大荒 棒打狍子瓢舀鱼
野鸡飞到饭锅里
北大仓
商品粮基地 油料基地 糖料基地
针对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现状, 你能总结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么?
地广人稀, 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程度高, 商品率高
商品谷物 农业
松 嫩 平 原 的 小 麦 丰 收
目前,东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已经是新中国成立 初期的9倍多,“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成就斐然,然而,20世纪90年代年黑龙江农 垦总局却做出决定--“北大荒”将不再开垦 荒地?Why?
商
目前,三江平原的耕地面积已经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9倍多, “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范围 地形
气 候
植被 其他
自然地理特征
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地貌呈北、东、西封闭,向南敞开的半环状 分布
地区 温度带 ≥10℃的积温
作物
南部 暖温带
3600℃
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
中部
中温带 1000~3600℃
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 水稻、甜菜、亚麻
北部 寒温带
( C)
①湿润地区 ②半湿润地区
③半干旱地区 ④干旱地区
⑤季风气候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
2.东北地区地跨的温度带是( D ) A.暖温、中温、寒带 B.亚热、暖湿、中温带 C.暖温、亚寒、寒带 D.暖温、中温、寒温带
3.有关东北沼泽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 A、沼泽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 B、是我国特有的珍禽丹顶鹤、天鹅的栖息地 C、应全部开垦为耕地,充分加以利用 D、要有计划地保护沼泽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 3400—4500℃ 地区和新疆南部
冬小麦复种早熟糜子、 荞麦,后冬小麦复种
玉米、谷子、甘薯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 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 加冬油菜或冬小麦
滇、粤、台的 热带 南部和海南省
>8000℃ 水稻一年三熟
20世纪90年代年黑龙江农垦总局却做出决定--三 江平原将不再开垦荒地。Why?
①蓄水池,水源地; ②珍禽栖息地; ③调节气候; ④改善生态环境.
“地球之肾”
沼泽的作用:
①蓄水池,水源地; ②珍禽栖息地; ③调节气候; ④改善生态环境.
“地球之肾”
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
沼泽湿地
当堂巩固:
1.东北地区所处的气候区是
[答案] (1)A (2)D (3)A
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1.土壤肥沃
黑土主要分布于:
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 三江平原的西部。
黑钙土分布于: 松嫩平原的中西部
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2.土地资源丰富 a.东北平原—我 国最大的平原 b.宜耕荒地
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4.东北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 的原因是( D ) 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宜农荒地多 C、土壤肥沃 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例2] (2012·北京高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概述制约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
[解析] 华北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降水 变率大,易导致旱涝灾害;人口、经济密集,需水量大但 总降水量较少,水资源严重不足;农业需灌溉补偿降水不 足,但蒸发旺盛易导致次生盐碱化;纬度较高,位于冬季 风、寒潮主要移动路径,多风沙、寒潮灾害等。应对措施 主要包括生物、工程、技术措施和监测预报等方面。
夏季等温线稀疏,南北温差小,普遍高温 原因:⑴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
⑵北方昼较南方长 最热在吐鲁番盆地,最冷在青藏高原
温度带 范围 黑龙江省北部、
寒温带 内蒙古东北部 东北和内蒙古大
中温带 部分、新疆北部
≥10℃ <1600℃ 1600—3400℃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早熟的 春小麦,大麦、 马铃薯等 一年一熟,春小麦、 大豆、玉米、谷子、 高粱等
一、自然环境
1.范围
俄 内
蒙古 蒙 古 东 部
罗 黑龙江
黑、 吉、辽 东 北 地 区 内蒙古东部
吉林
斯
辽宁 朝
鲜
地形
基本特征 地形单元 分布格局
3.气候
400mm
大 兴 安 岭
800mm 1000mm
400mm 800mm
3、气候:
——大部分位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纬度:40º-53ºN 经度:115º-135ºE )
冻土
超链接
[课件演示更形象 见配套光盘]
[例1] (2012·海南高考)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 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 完成(1)~(3)题。
(1)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 )
A.耐旱
B.耐涝
C.抗病虫害
D.占耕地少
(2)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1000℃
春小麦、大豆
以寒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北部的大、小兴安岭主要以寒 温带针叶林为主,针阔混交林则主要分布在偏南的长白山地)
广布冻土和沼泽
3.气候
寒温带
温度带
中温带
青藏高寒区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3.气候
暖温 带
4.气候
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热量由南向北递减
5.植被
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
()
A.干旱
B.洪涝
C.台风
D.冻害
(3)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降水少,地形平坦
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获取和解读信息]————————
———————————————————————————————
[解析] 第(1)题,由图中年降水量线可知该地年 降水量小于200毫米,属于干旱地区,故该地种植小枣树 是利用了其耐旱特征。第(2)题,由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 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强,故多冻害。台风 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洪涝多发生在湿润、半湿 润地区。枣树耐旱,干旱对其生长影响较小,故D项正确。 第(3)题,由“品质优良”可知要选择有利区位。由图可 知,该地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降水少,地形崎岖, 土壤水分缺乏,故A项正确。
辽宁南部: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3600°C)
气温
中部: 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 甜菜、亚麻(1000°C—3600°C)
大兴安岭北部:春小麦、马铃薯、大豆(1000°C)
降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4、自然资源优势: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2、我国七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