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动物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⒌心脏有1个心室和2个心耳。
⒍肾1对,一端开口于围心腔,另一端开口于外套
腔。
⒎大多数种类为雌雄异体,少数为雌雄同体。
⒏发育期间经过单轮幼虫和面盘幼虫。
1、贝壳 双壳纲的种类,多数身体左右对称,具有两片抱 合体躯的外套膜和贝壳。贝壳的形状 和大小各异, 皆由不同种类所决定。 ▢贝壳构造分3层:▣外为角质层;▣内为珍珠层; ▣中间是棱柱层。 ▢壳顶位于前面,较凸而明显。多数种壳顶前方有 明显的小月面,后方有盾面。 ▢贝壳表面的颜色也有多种,有的色暗,多呈黑褐、 紫褐及绿褐等色,有的色浅,呈白色或乳白色,有许 多色彩鲜艳胜过美丽的花朵。
▢饵料以藻类为主,但也兼食微型的动物,如有孔
虫、答鲜虫、海绵、蔓足类等。
▢较大的石鳖可食用,我国东、南沿海居民有食石 鳖的习惯,现在北方沿海也有食者,但较少。近年来, 发现红条毛肤石鳖对医治淋巴结核及麻风病有一定的 疗效。
▢本纲动物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但北方沿海分布
的种类较少。此外,在世界海洋中也广泛分布,如寒 带南、北极及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都有它的踪迹。
⑮铰合部
左右两壳相接合的部分称为铰合部。铰合部位于背 缘,该部分较厚。铰合部的内方通常有齿和齿槽。当 贝壳闭合时,齿和齿槽在一定的位置上组合在一起。
根据铰合齿的数量、形式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列齿型:齿多成列;异齿型,齿形变化大,典型 种类有主齿和侧齿之分,位于壳顶卜方的齿称主齿, 主齿前方的齿称前侧齿,主齿后方的齿称为后侧齿; ▢裂齿型:铰合齿分裂或者形成位于壳顶的拟主齿, 主齿呈片状; ▢带齿型:铰合部有1突起物与韧带相连,不对称, 右壳有1窝,左壳有1突起; ▢等齿型:左右两壳铰合齿数相等; ▢贫齿型:铁合齿不发达; ▢无齿型:铰合部无齿。
面为后面。④单柱类闭壳肌痕所在的一侧为后面。
⑵壳高、壳长和壳宽 壳长为贝壳前端至后端的距离。壳宽是左右两壳间最 大的距离。
一般由壳项至腹缘的距离为高(贻贝背腹距离为高)。
2、外套膜
本纲动物位于左右贝壳的内面,薄、半透明,其背 缘与内脏囊背面的上皮组织相连。有些种生殖腺能分 布到外套壁上;外套缘厚,分三层,常有色素和各种
3、锉石鳖科: ▢花斑锉石鳖:生活于潮间带,是我国沿海习见的种。 ▢ 函馆锉石鳖:分布于我国的黄、渤海。 4、棘带石鳖科: 如日本花棘石鳖:见于我国东南沿海。 5、云斑石鳖科: 如平濑锦石鳖:生活于潮间带,见于我国东南沿海。 6、甲石鳖科: 朝鲜鳞带石鳖:生活于潮间带,为我国海滨习见种类。
第三节 单板纲 形似多板纲动物,体左右对称,背面有一帽状贝 壳。头部不明显,有1对触角,足扁平块状。器官有 明显的分节现象。本纲动物以往仅知为化石种类。自 1952年起,先后发现8种现存种类,均生活于深海底, 如新蝶贝(图)。这类现存动物的发现,对探讨贝类 的起源与进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触手,有的种还有发达的外套眼。
图20 牡蛎外套膜缘纵切面 1.生壳突起 2.外沟 3.感觉突起 4.内沟
5.缘膜突起 6.粘液上皮区
7.生石灰上皮区 8.生珍珠
上皮区
9.结缔组织区
图13—20.瓣鳃纲形态模式图(横切面)
⑪依外套缘的愈着情况可分为:
①简单型
左右两外套膜仅在背缘互相愈合,在前缘、腹缘和
二、外部形态
1、壳板的形态:
⑪、分头板、尾板和中间板
多板类壳板共8块,按照壳板的形状和排列的前后
分为3类:即头板、尾板和中间板。 头板位于身体的
最前端的1块,呈半月形;尾板位于身体的最后的1块,
呈元宝状;位于头板和尾板中间的6块除大小略有差
别外,基本形态和构造相似,统称为中间板。
⑫、缝合片
除头板外;在每一壳板的前面两侧有1片白色、薄
⑪贝壳的形式:左右是否相称和两侧是否相等 ▢左右是否相称 ▣左右相称:即左右两壳的大小、形状相同; ▣左右不相称:即左右两壳的大小、形状不相同。 ▢两侧是否相等 ▣两侧相等:即壳顶位于中央,壳前后对称,如扇贝。 ▣两侧不相等:即壳顶不在中央,壳前后不对称。如 文蛤、西施舌等。 ⑫壳顶 贝壳背面1个特别突出的小区称壳顶,它是贝壳中最 老的部分。壳顶偏前者称前项,壳顶偏后者称后须, 壳项位于壳的中央者称中顶。
⑯韧带
韧带是铰合部连接两边贝壳并且行开壳作用的褐色
物质,角质构造,有弹性。
由于韧带的部位和数量不同,常有以下几个术语: ▢后韧带,韧带位于壳顶的后方;▢双韧带,韧带在 亮项前后方均有;▢多韧带,由许多韧带构成;▢无 韧带,没有韧带;▢内韧带,韧带在亮顶内部,铰合
部中央;▢外韧带,韧带只分布在亮的外面;▢半内
第四节 瓣鳃纲
一、概述
本纲动物包括常见的牡蛎、蛤、扇贝、河蚌等。 它们的特征有: ⒈身体常侧扁,贝壳分左右两瓣,故又称双壳类。 ⒉鳃2对,通常呈瓣状,故称瓣鳃类。
⒊头部退化,也无齿舌或触角等构造,故又名无头
类;足部发达呈斧头状,故又名斧足类。
⒋神经系统简单,已有明显神经节分化,由脑侧、 脏、足三对神经节及其相连的神经索构成。
三、生态 ▢本纲动物完全在海洋中生活,通常栖息在正常盐 度的沿海或盐度较高的大洋底,淡水、咸淡水中没有 它们的踪迹。自潮间带至水深4000m都有它栖息,但 以潮间带和浅海生活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其分布也很 广泛,从寒带至热带遍及全世界海洋中。 ▢多板纲动物的行动缓慢,白天很少活动,并有活 动后仍回到原处的习性,其伏卧处形成凹陷,以强大 的足部附着在岩石或缝隙内、珊瑚或藻类等上面生活。 足部吸附很强,如被触之,即不易移动位置,故可以 抵抗大的风浪冲击。
2、环带
身体背向,贝壳的四周有1圈外套膜称为外带。环带
上生有各种类型的小鳞、小棘和针束等附属物。
3、齿舌 齿舌位于口腔底部舌突起的表面,由许多横列的角 质齿板组成,形似刀。(一横列山17个齿片组成.虽然 每一横列齿数较固定,但齿片形状特别第一侧齿的形 状常因种失不同而异) 4、鳃和微眼 鳃为羽状,位于身体的腹面的外套沟内鳃的数目随 种类而不同。微服是贝壳去内装有一种特殊的感光器 官。在微眼中有角膜、晶体、色素层、灯彩和网膜, 虽然有的微服缺乏晶体,但其基本构造与眼近似。
⑬小月面和盾面 ▢壳顶前方有1个小凹陷,一般为椭圆形或心脏形称 为小月面。 ▢壳项后方与小月面相对的一面也有1个浅凹陷,称 之为盾面。 ⑭生长线和放射助 ▢在壳外面有以壳顶为中心呈同心排列的线纹,称 之为生长线。生长线有时突出,伸出鳞片或棘刺状突 起。 ▢放射肋是以壳顶为起点向腹缘伸出的许多放射状 的肋,肋上有的有鳞片、小结长或棘刺状突起。放射 胁之间的沟称放射沟。
⑲前耳和后耳
壳顶前、后方突出的部分称为耳。位于壳项前方的
称前耳,位于壳项后方的称后耳。
⑳栉孔
为扇贝类所特有。它是右壳前耳基部的1缺刻,为足
丝伸出之孔称为足丝孔,在缺刻的腹缘有栉壮小齿,故
名栉孔。
⑴贝壳的方位
首先是确定前后方位,而后再辨别左右和背腹。 辨别前后方位时可观察:①壳顶尖端所向的一面通 常为前方。②多数瓣鳃纲由壳顶至贝壳两侧距离短的 一面为前面;③一般有1个韧带的一面或有外套窦的一
韧带,一部分为内韧带,一部分为外韧带。
⑰外套痕和外套窦 ▢外套膜环肌在贝壳内面留下的痕迹称外套痕。 ▢水管肌在贝壳内面留下的痕迹称为外套窦。 ⑱闭壳肌痕和足肌痕 ▢闭壳肌痕是闭壳肌在贝壳内面留下的痕迹。 ▣等柱类即前后有2个等大闭壳肌的种类在贝壳内面 留下2个等大的闭壳肌痕,一个称前闭壳肌痕,位于口的 前方背侧,另一个称后闭壳肌痕,位于肛门的前方腹侧。 ▣异柱类前闭壳肌痕小,后闭壳肌痕大。 ▣单柱类,只有1个后闭壳肌痕,前闭壳肌痕退化消 失。 ▢足肌痕分前、后2种,前足肌痕多在前闭壳肌附近, 后闭肌痕多在后闭壳肌的背侧。
软体动物门
概述 软体动物包括乌贼(头足纲)、河蚌(瓣鳃纲)、 田螺(腹足纲)和较不常见的角贝(掘足纲)、石鳖 (多板纲)等,至今已知约11万5千多种,仅次于节肢 动物,是动物界的第二大门。因为大多数种类都具有 贝壳,故称贝类。从外表上看,它们形态差别很大 (图)。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一、贝类的主要特征: 1、身体柔软不分节或假分节,左右对称(除腹足类 外),通常由头部、足部、躯干部(内脏囊)、外套 膜和贝壳五部分构成。 2、除瓣鳃纲外,口腔内有颚片和齿舌。 3、神经系统包括神经节、神经索和一个围绕食道的神 经环。 4、大多数种类都有鳃。 5、体腔退缩为围心腔。 6、发育大多数为间接发育,具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 期。
四、分类 多板纲动物按嵌入片的形态分为鳞侧石鳖和石鳖目
㈠、鳞侧石鳖目:贝壳无嵌入片,即有亦不分齿。
本目只有1个科:鳞侧石鳖科 。如低粒鳞侧石鳖,我 国黄海低潮区至40米深的深的海底有分布。
㈡、石鳖目:贝壳有分裂成齿的嵌入片,本目包括 大多数的有板目。 1、鬃毛石鳖科: ▢ 网纹鬃毛石鳖:分布于我国福建、东山以北的沿 海,生活在潮间带。 ▢日本宽板石鳖:见于我国东南沿海潮间带的低潮 区。 2、隐板石鳖科: ▢ 红条毛肤石鳖:生活于潮间带,为我国沿海习见 的种类之一。 ▢眼形隐板石鳖:生活在珊瑚礁间,见于我国海南 岛南端和西沙群岛。
后缘完全游离。此种类型的外套膜称简单型。即无水 管形成,如蚶、扇贝等; ②二孔型 左右两外套膜除在背部相愈合外,在外套膜后部尚 有1点愈合形成鳃足孔和出水孔,称二孔型。只形成一 个出水孔,如贻贝科的种类;
③三孔型
在二孔型基础上,还有1点愈合,也就是在第一愈合
点的腹前方还有第二愈合点,将鳃足孔分开,前面的
为足孔后面的1个为入水孔,称为三孔型。形成出水孔
和入水孔,如异齿目的种类;
④四孔型
在三孔型基础上进一步又有1个愈合点,形成四孔型。 形成外套膜孔,如笋螂和竹蛏科的种类。
图3-2 瓣鳃纲外套膜缘愈者的各种形式
⑫外套膜中的肌肉 瓣鳃纲外套膜的肌肉有四种: ①环走肌:外套膜环走肌,为沿着外套膜的边缘而环
而光滑的物质,称为缝合片。缝合片被前面1块壳极
覆盖着,它插在表皮中而不与表皮相连。有的种类在
左右两缝合片中间还有小齿或小片。
⑬、嵌入片
在头板腹向前方,中间极的腹向后为两侧和尾板的 后部,有嵌入片常有齿裂。
⑭、峰部、肋部和翼部 每一块壳板按外形可分为3部分:中央隆起部称峰部, 壳板前侧方为肋部,壳板后侧方为冀部。
第二节 多板纲 一、基本特征
本纲动物在软体动物门中比较原始,从外形上观察
容易与其他的软体动物区分,其基本特征有: 1、体形:略呈椭圆,背腹扁平,左右对称。 2、贝壳:身体背面具有8块板状贝壳,呈覆瓦状排列, 前后有关节相连接,可以活动,身体也可卷曲。
3、环带:身体背面被壳板覆盖外的裸露的部分称环
带,是壳片周围的外套膜,其上生有各种刺、棘、
▢许多种有各种形状的放射肋和细黄毛。
▢贝壳内面壳顶下方,具有铰合齿和齿槽。齿的形
状和数目也因种而异。
▢韧带位于壳顶后方,多呈深褐色,有内、外韧带
之分。 ▢一般贝壳内面的颜色较浅,有的还有珍珠光彩。 通常具有的痕迹:▣闭壳肌痕,▣外套痕明显,▣有 许多种外套窦清楚。
瓣 鳃 纲 贝 壳 各 部 分 名 称 模 式
二、贝类分纲
贝类按▢其体制是否对称;▢贝壳构造;▢鳃的形 状、位置和数量;▢外套膜的形状;▢神经系统的分
化情况;▢运动器官的性质。
可分为7个纲:无板纲、多板纲、单板纲、瓣鳃纲、
掘足纲、腹足纲和头足纲。
第一节 无板纲 无板纲为贝类的原始类型,形似蠕虫,没有贝 壳,故称“无板类”。 ▢这类动物的头部也不明显,无眼和触角。 ▢具齿舌。 ▢足部退化。 ▢身体腹面中央通常有一沟,故又称“沟腹 纲”。体外覆一外套膜,一部分种类后端有一囊 状的外套腔,肛门、生殖孔及2个栉状鳃都位于其 中。 ▢神经系统由围绕食道的一个神经环和它向后 延伸的两对神经索组成。一般没有明显的神经节。 世界上总共约有100种,全部生活在海里,如龙 女簪。本纲又分为2目:毛皮贝目和新月贝目。
鳞和针束等。
4、头部:其小,位腹面的前方,呈圆柱形,具一短吻。
无眼和触角。
5、足部:头后为足,占腹面的绝大部分,足与外套膜
间的沟为外套沟
6、鳃:呈羽状,位于外套沟,有6——88对。
7、神经系统原始,无明显神经节,只有围绕食道的环
状神经及其派生的2对神经索组成。 8、雌雄异体,体外百度文库精,间接发育具担轮幼虫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