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 《红楼梦》到底写了多少回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九回)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第⼋⼗九回 ⼈亡物在公⼦填词 蛇影杯⼸颦卿绝粒却说凤姐正⾃起来纳闷,忽听见⼩丫头这话,⼜唬了⼀跳,连忙问道:“什么官事?”⼩丫头道:“也不知道。
刚才⼆门上⼩厮回进来,回⽼爷有要紧的官事,所以太太叫我请⼆爷来了。
”凤姐听是⼯部⾥的事,才把⼼略略的放下,因说道:“你回去回太太,就说⼆爷昨⽇晚上出城有事,没有回来。
打发⼈先回珍⼤爷去罢。
”那丫头答应着去了。
⼀时贾珍过来见了部⾥的⼈,问明了,进来见了王夫⼈,回道:“部中来报,昨⽇总河奏到河南⼀带决了河⼝,湮没了⼏府州县。
⼜要开销国帑,修理城⼯。
⼯部司官⼜有⼀番照料,所以部⾥特来报知⽼爷的。
”说完退出,及贾政回家来回明。
从此直到冬间,贾政天天有事,常在衙门⾥。
宝⽟的⼯课也渐渐松了,只是怕贾政觉察出来,不敢不常在学房⾥去念书,连黛⽟处也不敢常去。
那时已到⼗⽉中旬,宝⽟起来要往学房中去。
这⽇天⽓陡寒,只见袭⼈早已打点出⼀包⾐服,向宝⽟道:“今⽇天⽓很冷,早晚宁使暖些。
”说着,把⾐服拿出来给宝⽟挑了⼀件穿。
⼜包了⼀件,叫⼩丫头拿出交给焙茗,嘱咐道:“天⽓凉,⼆爷要换时,好⽣预备着。
”焙茗答应了,抱着毡包,跟着宝⽟⾃去。
宝⽟到了学房中,做了⾃⼰的⼯课,忽听得纸窗呼喇喇⼀派风声。
代儒道:“天⽓⼜发冷。
”把风门推开⼀看,只见西北上⼀层层的⿊云渐渐往东南扑上来。
焙茗⾛进来回宝⽟道:“⼆爷,天⽓冷了,再添些⾐服罢。
”宝⽟点点头⼉。
只见焙茗拿进⼀件⾐服来,宝⽟不看则已,看了时神已痴了。
那些⼩学⽣都巴着眼瞧,却原是晴雯所补的那件雀⾦裘。
宝⽟道:“怎么拿这⼀件来!是谁给你的?”焙茗道:“是⾥头姑娘们包出来的。
”宝⽟道:“我⾝上不⼤冷,且不穿呢,包上罢。
”代儒只当宝⽟可惜这件⾐服,却也⼼⾥喜他知道俭省。
焙茗道:“⼆爷穿上罢,着了凉,⼜是奴才的不是了。
⼆爷只当疼奴才罢。
”宝⽟⽆奈,只得穿上,呆呆的对着书坐着。
代儒也只当他看书,不甚理会。
晚间放学时,宝⽟便往代儒托病告假⼀天。
《红楼梦》应该怎么读?
《红楼梦》应该怎么读?《红楼梦》是我国四⼤名著之⾸,也是曹雪芹贡献给这个世界的⼀部天书。
⾃从问世以来。
就深受⼈们的喜爱。
清朝时期,就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枝词。
嘉庆年间,两个读书的⽼头为争论薛宝钗和林黛⽟谁好谁坏,“⼏挥⽼拳,终⽣誓不共读红楼。
”近代以来,胡适俞平伯王国维李希凡冯其庸周汝昌等红学⼤家更是就红楼梦争得⾯红⽿⾚甚⾄⽼死不相往来,各⼤⽹络红学论坛研讨群也是烽烟滚滚,居然竟有为贾宝⽟到底叫什么名字打⼀百万豪赌。
可见,红楼梦不同的⼈读起来都有各⾃的理解,假如说⼀千个莎⼠⽐亚就有⼀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个曹雪芹就有亿万个贾宝⽟林黛⽟薛宝钗。
曹雪芹是中国⽂学史上最伟⼤最复杂的艺术家,红楼梦是中国⽂学史上最伟⼤最复杂的⽂学作品。
它的伟⼤⽏庸讳⾔,它的复杂是每⼀个读过红楼梦的⼈都能够深深体会到的。
红楼梦洋洋⼤观⾼屋建瓴,书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如万丈深渊深不见底,许多⼈穷其⼀⽣也最终也不过是雾⾥看花,能够解译出九⽜⼀⽑的密码就算是⾼⼿中的⾼⼿了。
所以如何读红楼梦就成了不得不⾯对的问题。
⼀代伟⼈⽑泽东⽣前⾮常喜欢读红楼梦。
他说只要有阅读能⼒的⼈,都要看⼀看红楼梦。
不仅要读,⽽且最少要读三遍以上。
⽑泽东从红楼梦⾥学到悟到很多道理,他不仅是看⼩说,他是把红楼梦当历史读的。
他号召⼤家读红楼梦,研究红楼梦。
他对红楼梦中的许多话熟练黏于⼼,顺⼿拈来,林黛⽟的⼀句“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经他⼀讲,直到今天还是经典的名⾔名句。
本⼈⾃从⼗⼏岁开始接触红楼梦,30多年过去,由最初的⼀知半解到今天的深度思考。
我经历了好奇泛泛⽽读⼊迷这样⼀个过程。
我觉得红楼梦是给富贵的闲⼈看的。
我说的富贵不仅是物质上的⾐⾷⽆忧也是时间上的充⾜富裕。
薛宝钗曾说贾宝⽟是⼤观园⾥的富贵闲⼈,曹雪芹也说红楼梦是给那些醉淫饱卧避世去愁的悦⼈⽿⽬把玩欣赏。
我说的就是,阅读红楼梦需要有⼀个幽静的环境,更需要⼀个幽静的⼼境。
夜读红楼最好。
尔雅四大名著各章节测试答案
1.11.下列不属于《红楼梦》的第一男女主人公的是()。
B、王熙凤2.《红楼梦》之前的小说经常弄不清作者的原因是()。
A、读者不关注作者情况3.“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的判官是()。
D、贾雨村4.最早指出《红楼梦》突破传统方法写人物的特征的是哪位作家?()B、鲁迅5.《红楼梦》之前的小说写法属于()。
C.古典主义写法6.小说《红楼梦》就是作者写自己的经历。
()错7.我国的四大名著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对1.21.林黛玉父亲病危时是由谁带她回去奔丧的?()A、贾琏2.惜春最后的结局是以下哪一种?()C、剃发为尼3.《水浒传》是版块结构的古典小说。
()对4.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故事是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故事。
()错2.11.程高刻本系统又叫()。
B、刊本系统2.曹雪芹的逝世时间是()。
D、1764年3.蔡义江经过考证认为畸笏叟是曹雪芹的什么人?()C、父亲4.尤三姐因为什么而自杀?()A、柳湘莲要退婚5.属于脂本系统的《红楼梦》大概有二十几种。
()错2.21.“三春去后诸芳尽”中“三春”指的是()。
A、元春、迎春、探春2.《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脂砚斋实际上评了()。
确定A错,未百度出3.下列哪个章节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红楼梦》的章节?()B、刘姥姥进大观园4.现存的曹雪芹写的《红楼梦》有多少回?()C、八十回5.《红楼梦》现存的前八十回的内容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直接分好的。
()错6.脂评本能够提供给我们关于《红楼梦》后半部分的写作情况。
()对3.11.最早提出《红楼梦》是讲顺治帝和董小宛的故事的书是()。
A、《红楼索隐》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索隐派提出的《红楼梦》的原型?()B、鳌拜家事说3.“牵强附会”是以下哪个派别的手法?()D、新老索隐派皆有4.新索隐派认为,研究《红楼梦》应该从哪个人物入手?()C、秦可卿5.蔡元培在《石头记索隐》中提出“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说。
()对3.21.新索隐派的功绩在于()。
曹雪芹的《红楼梦》到底写了多少回
曹雪芹的《红楼梦》到底写了多少回曹雪芹的《红楼梦》到底写了多少回《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曹雪芹的《红楼梦》到底写了多少回。
曹雪芹的《红楼梦》到底写了多少回篇1关于曹雪芹写了多少回,看法不一。
高鹗和程伟元认为,曹雪芹写了120回,后40回失传,所以高鹗又补写40回,加一块儿也是120回。
很多人对高鹗嗤之以鼻,但我认为,高鹗续书其实对《红楼梦》的传播贡献挺大的,起码他使《红楼梦》这本书看起来更完整,方便人们阅读,现在各出版社都出120回本《红楼梦》,人们了解《红楼梦》,大多数是从120回本开始的,足见他的续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有人认为,曹雪芹实际上写了108回,现存78回,丢了30回。
在后30回,石头要回归大荒山,书末还有“情榜”,“情榜”中有“情情”、“情不情”,也有“金陵十二钗”排名,一切都会真相大白。
可惜,后30回被人“借”去了,所以《红楼梦》不完整。
“借”书的人很有可能是官府,很厉害,他们有“借”无还,实际上就把这本书查抄了。
我奇怪的是,他们为什么不“借”前面78回?这样岂不是更彻底?官方认为前80回曹雪芹写的,但据周汝昌先生考证,第79、80两回不是曹雪芹所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红楼梦稿》第78回末,有“兰墅阅过”的字样,“兰墅”就是高鹗,说明只比曹雪芹只晚了二十年左右的高鹗看的也是78回。
我认为,曹雪芹实际上就写了78回。
因为反着看《红楼梦》,到第78回的时候,应该进宫的也进宫了,主人公也“斩情归水月”了,应该祭的也祭了,《芙蓉诔》也写完了,该发悲音的“异兆”也“发”了、该感凄清的也“感”了,三春也过了,到第78回已是非常完整的故事。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尔雅满分答案
———————————————《红楼梦》的文学特殊性(上)已完成1下列不属于《红楼梦》的第一男女主人公的是()。
A、贾宝玉B、王熙凤C、林黛玉D、薛宝钗正确答案:B2《红楼梦》之前的小说经常弄不清作者的原因是()。
A、读者不关注作者情况B、成书过程经常有很多人参与C、年代太过久远D、古代政治影响正确答案:A3“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的判官是()。
A、甄士隐B、贾琏C、贾宝玉D、贾雨村正确答案:D4最早指出《红楼梦》突破传统方法写人物的特征的是哪位作家?()A、胡适B、鲁迅C、朱自清D、沈从文正确答案:B5《红楼梦》之前的小说写法属于()。
A、历史主义写法B、现实主义写法C、古典主义写法D、理想主义写法正确答案:C6小说《红楼梦》就是作者写自己的经历。
()正确答案:×7我国的四大名著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正确答案:√《红楼梦》的文学特殊性(下)已完成1林黛玉父亲病危时是由谁带她回去奔丧的?()A、贾琏B、贾宝玉C、贾政D、贾雨村正确答案:A2惜春最后的结局是以下哪一种?()A、客死他乡B、远嫁他乡C、剃发为尼D、流落风尘正确答案:C3《水浒传》是版块结构的古典小说。
()正确答案:√4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故事是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故事。
()正确答案:×脂评、脂本与脂砚斋批书人(上)已完成1程高刻本系统又叫()。
A、脂本系统B、刊本系统C、甲寅本D、庚辰本正确答案:B2曹雪芹的逝世时间是()。
A、1780年B、1774年C、1864年D、1764年正确答案:D3蔡义江经过考证认为畸笏叟是曹雪芹的什么人?()A、朋友B、情人C、父亲D、妻子正确答案:C4尤三姐因为什么而自杀?()A、柳湘莲要退婚B、贾琏要娶尤二姐C、贾珍的觊觎D、贾宝玉的不喜欢正确答案:A5属于脂本系统的《红楼梦》大概有二十几种。
()正确答案:×脂评、脂本与脂砚斋批书人(下)已完成1“三春去后诸芳尽”中“三春”指的是()。
曹雪芹温皓然百回本《红楼梦》第一百回:青埂峰了息凡缘弃凡尘 空灵殿转破情机悟情榜
温皓然《红楼梦》第一百回:青埂峰了息凡缘弃凡尘空灵殿转破情机悟情榜宝玉痴痴呆呆立在远处,如历幻梦一般。
正不胜嗟悼之际,忽见那边走来一僧一道,口内说说谈谈,喜笑有兴。
道:金枷玉锁何时脱,蝇利蜗名镇日奔。
生恶趣,惹客尘,胶胶扰扰只贪嗔。
一个又道: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因一起上前抚掌笑道:“石兄这一番经历如何?离此方寸无家乡,因果历然,休再妄想;分明一片闲田地,受用自在,胡不归来?走罢!”遂一左一右,携肩搭背,三人便一同飘然而去。
宝玉那时只闻两耳呼呼生风,身体如云似雾一般,吓得紧闭了双眼。
行多时,只听一人说:“已到幻境!”宝玉睁眼看时,见面前一大石牌坊,上书四字,乃是“太虚幻境”。
两边又有一副对联,道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正自品度,忽闻隐隐一阵环佩之声,看时,见是一位仙姑,仙袂飞扬,袅娜翩跹。
竟是可卿。
宝玉喜的忙去作揖。
可卿还礼毕,向那一僧一道说:“二位上仙辛苦,我奉警幻仙姑之命,在此等候神瑛使者归境。
”二人遂将宝玉交与他,说说笑笑的去了。
可卿乃携宝玉遍历幻境而去,满眼只见“朝啼”、“夜怨”、“秋悲”、“春感”之司,又过无数深阁琼楼,珠宫神阙,忽有一座山峰阻住,可卿笑吟吟的命他将那块通灵宝玉解下,置于峰前。
宝玉依言掷去。
谁知此玉一落地,登时变大,须臾竟成一块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的大碑。
红光四射,瑞彩腾霄,编述历历,字迹鲜明。
碑首篆着《石头记》三个大字,右下方又有《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红楼梦》一行小字。
宝玉因从头看去,不觉痴倒。
猛然想起数年之前,曾有一梦,今日碑记历历,宛然梦中所见。
始知前程出处,皆由天定。
一时倦极思睡,不觉倚碑而憩,恍惚入梦。
复见秦可卿前引,走入一个境界。
警幻仙子迎出,带他进入“空灵殿”,殿堂正面墙上高挂一面巨匾,上书“警幻情榜”。
下悬数十木牌,每一木牌上,写着一个人的名字。
为首的竟是“贾宝玉”,右侧有小字注曰:“情不情”。
尔雅四大名著课后题
1.11.下列不属于《红楼梦》的第一男女主人公的是()。
B、王熙凤2.《红楼梦》之前的小说经常弄不清作者的原因是()。
A、读者不关注作者情况3.“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的判官是()。
D、贾雨村4.最早指出《红楼梦》突破传统方法写人物的特征的是哪位作家?()B、鲁迅5.《红楼梦》之前的小说写法属于()。
C.古典主义写法6.小说《红楼梦》就是作者写自己的经历。
()错7.我国的四大名著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对1.21.林黛玉父亲病危时是由谁带她回去奔丧的?()A、贾琏2.惜春最后的结局是以下哪一种?()C、剃发为尼3.《水浒传》是版块结构的古典小说。
()对4.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故事是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故事。
()错2.11.程高刻本系统又叫()。
B、刊本系统2.曹雪芹的逝世时间是()。
D、1764年3.蔡义江经过考证认为畸笏叟是曹雪芹的什么人?()C、父亲4.尤三姐因为什么而自杀?()A、柳湘莲要退婚5.属于脂本系统的《红楼梦》大概有二十几种。
()错2.21.“三春去后诸芳尽”中“三春”指的是()。
A、元春、迎春、探春2.《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脂砚斋实际上评了()。
确定A错,未百度出3.下列哪个章节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红楼梦》的章节?()B、刘姥姥进大观园4.现存的曹雪芹写的《红楼梦》有多少回?()C、八十回5.《红楼梦》现存的前八十回的内容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直接分好的。
()错6.脂评本能够提供给我们关于《红楼梦》后半部分的写作情况。
()对3.11.最早提出《红楼梦》是讲顺治帝和董小宛的故事的书是()。
A、《红楼索隐》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索隐派提出的《红楼梦》的原型?()B、鳌拜家事说3.“牵强附会”是以下哪个派别的手法?()D、新老索隐派皆有4.新索隐派认为,研究《红楼梦》应该从哪个人物入手?()C、秦可卿5.蔡元培在《石头记索隐》中提出“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说。
()对3.21.新索隐派的功绩在于()。
《红楼梦》写完了吗?
《红楼梦》写完了吗?《红楼梦》写完了吗?这个问题咋听有点傻,只要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绝代文豪曹雪芹只写了前八十回,现在通行本中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可惜笔力不逮。
张爱玲曾感叹“人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
”可曹雪芹真的没写完吗?对此学术界有很多观点,我个人认为:《红楼梦》一书曹雪芹是写完了的。
此次只提几点论据:第一,首章提到《风月宝鉴》为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也就是说作者有充足的时间完本。
如果他想把《红楼梦》一书写得全须全尾的话,完全可以做到,而不必只写八十回戛然而止,留下这么一个不符常规的“半拉子工程”。
“增删五次”,增加了哪些,又删除了哪些?这些具体细节需要后人研究,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八十回本的《红楼梦》就是曹雪芹最后的定本!或者说,这样的“残缺”结构就是曹雪芹所有意设定的。
第二,曹雪芹最初写的《红楼梦》,所著篇章不论110章还是120回,全或不全,小说的主要情节,主要人物的大致命运也是定了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红楼梦》这部小说对曹雪芹来说,自传性很强,其中人物多有原型。
而且在很多人物的命运在前面的诗词中已经有明确交代,比如宝玉出家,黛玉自悬,熙凤被休,袭人嫁人等等。
只是不清楚曹雪芹具体出于什么考虑,决然只保留了前八十回。
这一点,从“脂砚斋”的评语可以推断。
“脂砚斋”此人与作者关系非常亲密,曾阅读过后面的章节。
第三,八十回本的《红楼梦》中,有很多内容应该是从曹雪芹所写后几十回中的内容。
例如《芙蓉诔》,按照通行本表面看,是宝玉写给晴雯的悼词,但是细看就感觉突兀:首先是二人的关系,他们主要还是公子和丫鬟,没有多少所谓的爱情成分,像晴雯的嫂子“多儿姑娘”所言,只是戴了虚名。
而悼词中的“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垅中,卿何薄命”则显为情人之语,而且“茜纱窗”一处参看前文,乃为是黛玉的潇湘馆!况且悼词中,对逝者的哀悼渲染,不仅有容貌的褒扬,也有才情品行的赞美,而晴雯只是容貌和性情上还说的过,“才华若比仙”就谈不上了。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课
《红楼梦》《红楼梦》的文学特殊性(上)1、下列不属于《红楼梦》的第一男女主人公的是()。
A、贾宝玉B、王熙凤C、林黛玉D、薛宝钗我的答案:B2、《红楼梦》之前的小说经常弄不清作者的原因是路西菲尔()。
A、读者不关注作者情况B、成书过程经常有很多人参与C、年代太过久远D、古代政治影响我的答案:A3、“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的判官是A、甄士隐B、贾琏C、贾宝玉D、贾雨村我的答案:D4、最早指出《红楼梦》突破传统方法写人物的特征的是哪位作家?()A、胡适B、鲁迅C、朱自清D、沈从文我的答案:B5、《红楼梦》之前的小说写法属于A、历史主义写法B、现实主义写法C、古典主义写法D、理想主义写法我的答案:C6、小说《红楼梦》就是作者写自己的经历。
()我的答案:×7、我国的四大名著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我的答案:√《红楼梦》的文学特殊性(下)1、林黛玉父亲病危时是由谁带她回去奔丧的?()A、贾琏B、贾宝玉C、贾政D、贾雨村我的答案:A2、惜春最后的结局是以下哪一种A、客死他乡B、远嫁他乡C、剃发为尼D、流落风尘我的答案:C3、《水浒传》是版块结构的古典小说。
()我的答案:√4、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故事是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故事。
()答案:×脂评、脂本与脂砚斋批书人(上)1、程高刻本系统又叫()。
A、脂本系统B、刊本系统C、甲寅本D、庚辰本我的答案:B2、曹雪芹的逝世时间是()。
A、1780年B、1774年C、1864年D、1764年我的答案:D3、蔡义江经过考证认为畸笏叟是曹雪芹的什么人?()A、朋友B、情人C、父亲D、妻子我的答案:C4、尤三姐因为什么而自杀?()A、柳湘莲要退婚B、贾琏要娶尤二姐C、贾珍的觊觎D、贾宝玉的不喜欢我的答案:A5、属于脂本系统的《红楼梦》大概有二十几种。
()我的答案:×脂评、脂本与脂砚斋批书人(下)1、“三春去后诸芳尽”中“三春”指的A、元春、迎春、探春B、元春、惜春、探春C、元春、迎春、惜春D、迎春、惜春、探春我的答案:A2、《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脂砚斋实际上评了()。
《红楼梦》诗词鉴赏(四)
《红楼梦》诗词鉴赏(四)红楼梦曲十四首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诗词鉴赏】曲子一开头就对男女情爱发出慨叹,这同第一回里说的“大旨谈情”是一致的。
但我们不能据此就把《红楼梦》视为一部言******。
如果仅仅是写爱情故事,作者为什么又有“谁解其中味?”的担心?这首曲和以下诸曲中,都隐含着一种对命运不可知的唱叹,说明作者有更深广的寄托。
《红楼梦》的内容是复杂的,主题也是多层次的,其中之一就是表现了作者的妇女观。
作者认为,妇女无论就天资、才干等任何一方面说,都不让须眉,只是那个社会把她们的聪明才智压抑埋没了。
特别是随着封建家族的衰落,那么多无辜的女孩子随着一齐毁灭,这是作者痛惜不已的。
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红楼梦>是一曲女儿们的颂歌和挽歌。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诗词鉴赏】这首曲唱的是宝玉、宝钗、黛玉三个人。
本来曲牌名都是固定的,如《山坡羊》、《寄生草》之类,按其格式往里填词。
《红楼梦曲》的这些曲名全是作者临时撰杜的,既像曲牌,又是对内容的概括或提示。
像这首《终身误》的曲牌名,就是对宝、黛爱情悲剧的感慨,可作标题看。
曲中的“俺”,当然是宝玉。
薛家到了荣国府后,就有一种舆论说,宝钗带的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
宝钗具备封建阶级女性的一切“美德”,她比黛玉更符合荣府少奶奶的标准,不管她自己是否有意去争取,她都是胜利者。
然而宝玉一心只在从小一起长大的林妹妹身上。
第三十六回,宝玉睡中觉时连喊带骂地说出这样的话:“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良缘?我偏说木石姻缘!”宝、黛志向一致,趣味相投,在大观园长期生活中建立起死生不渝的爱情。
有情的不能成为眷属,无情的反倒硬被拉在一起,这是封建时代常见的婚姻悲剧,贵族社会也不例外。
(亲整版)四大名著鉴赏
中国四大名著鉴赏(邓袭文亲整版)目录----------------------------------------1 红楼梦----------------------------------------2 西游记----------------------------------------9 三国演义--------------------------------------12 水浒传---------------------------------------20 尾页---------------------------------------30红楼梦1、《红楼梦》梦的含义是万境归空。
2、我国的四大名著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3、“章回”一词最早出现在哪本书中(红楼梦)4、《红楼梦》中曹雪芹第一次从谁那里拿来《石头记》(空空道人)5、曹雪芹原稿的意思?(贾宝玉和薛宝钗结婚、贾府没落、袭人外嫁)6、曹雪芹没想过让贾宝玉出家时有遗腹子。
7、续作中的人物命运走向与前八十回的提示(变动极大)8、下列属于蔡义江认为第八十一回是伪作的证据(贾政让宝玉去读书、贾母莫名问宝玉前年的病、宝玉不断提过去的事)9、“德乃天理,色乃人性”是贾宝玉在后八十回中说过的话。
10、后四十回中贾宝玉丢了通灵宝玉后的情节是(妙玉扶乩)11、最早指出《红楼梦》突破传统方法写人物的特征的是哪位作家(鲁迅)12、“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以自己名义写的。
13、“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的作者是(刘禹锡)14、张宜泉怀念曹雪芹用到了“谢家池塘”,其实是引用了谢灵运的诗句(池塘生春草)15、脂砚斋说“伏元妃之死”的是哪一出戏(长生殿)16、曹雪芹的朋友敦诚在诗中曾将曹雪芹与哪些古代诗人相比(阮籍、刘伶、曹植)17、鲁迅先生讲,自从(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曹雪芹完成了整部《红楼梦》
曹雪芹完成了整部《红楼梦》曹雪芹创作完了《红楼梦》。
准确地说,是没有最后修改完,而且八十回以后的稿子又丢掉了,因而留下了后四十回续书的问题。
有什么根据呢?其一,从创作的规律来看,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历时十年之久,他不可能只写前八十回,而不再往下写了,翻来覆去只修改前八十回。
这不符合创作规律。
其二,根据现有的大量脂砚斋批语,已经透露出八十回以后的情节,曹雪芹的亲友脂砚斋、畸笏叟都已经看到了这些稿子。
庚辰本第二十一回回前批:“按此回之文故妙,然未见后三十回,犹不见此之妙。
”第十九回批语:“补明宝玉自幼何等娇贵。
以此一句,留与下部后数十回《寒夜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等处对看,可为后生过分之戒。
”第四十二回脂批(靖本):“应了这话固好,批书人焉得不伤心!狱庙相逢之日,始知‘遇难呈祥,逢凶化吉’,实伏线千里。
哀哉哀哉!此后文字,不忍卒读。
”脂批透露出的信息很多。
此外,还有具体的回目,都能说明曹雪芹确实基本完成了《红楼梦》全部写作。
全书写完了,但有些地方还需要认真地修改整理,有些地方还缺些内容没有补上,有的章回还没分开等等。
“披阅十载,增删五回”,就是一个不断修改的过程。
这些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红楼梦》本身描写,特别是脂批透露的信息。
庚辰本第二十二回回后有评语:“此回未成而芹逝矣”。
这里的“未成”是未修改完,不是没有写完的意思。
庚辰本第七十五回回前有评语:“乾隆二十一年(1756)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
就是说第七十五回完成了,但个别中秋诗还需要曹雪芹补上。
这里的“缺”是没写呢,还是传抄中丢失了呢?很难判断。
还有一些章节没有完全修改整理好,如第十七、十八回没有分开。
由此推断,八十回的情节不一定都完全修改好了。
由此我们推定曹雪芹写完了《红楼梦》,但写了一百一十回,还是一百零八回,或者是一百二十回,很难确定。
多数学者认为,应该是写了一百一十回。
但为什么现在看到的早期抄本只有八十回呢?据说,丢了。
高鹗狗尾续貂续写《红楼梦》写差在哪
高鹗狗尾续貂续写《红楼梦》写差在哪高鹗狗尾续貂续写《红楼梦》写差在哪红楼梦原书大约一百一十回,是曹雪芹和脂砚斋写完了的,后来书稿遗失了,只剩前八十回,在曹雪芹死后三十年高鹗和一个书商程伟元合作出版了一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高鹗虽然已经很有才了,但是跟曹雪芹一比也只是狗尾续貂。
除了少数几个人的命运符合曹翁的原意,大部分人的命运以及整本书的写作思路全给扭曲了。
续书也不只是高鹗一个人,其实有很多人续写过红楼梦,因为高鹗和程伟元合作的这个版本被大量印刷,所以是流传最广的。
高鹗不但续写,还删改前八十回的原文,这是我不能原谅他的地方,如果要读红楼梦的话就看看《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是最早的版本,不要读经过高鹗删改过的程甲本和程乙本,也就是通行本,有很多地方被删的已经读不通了。
高鹗狗尾续貂一说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
很多读者在读到后四十回时,往往会觉得后四十回索然无趣。
后四十回中,人物的性格和前面八十回中有很多的差距,很多人物在后四十回中没有了灵性。
宝玉在前八十回中是非常有灵性的,而到了后四十回中,他已经开始进学堂了,并且同贾代儒大谈儒学,这明显不符合曹雪芹的前面设计。
而林黛玉到了后四十回中也开始谈科举,但是在前八十回中,曹雪芹在设计林黛玉这个角色的时候,是说林黛玉从来不劝说贾宝玉去走科举之路。
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中,描述了贾家的繁荣,将贾家描述得如此繁荣,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悲剧。
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中已经暗示,红楼梦是一个大悲剧。
而高鹗却在后四十回中创造了大团圆的结局,贾家复兴的结局明显不是曹雪芹的本意。
高鹗的续作之所以是狗尾续貂,是因为高鹗与曹雪芹的心性差异造成的。
曹雪芹的`家庭本来很荣耀,但是最后被抄家,他经历了如此大变,因此在写作红楼梦的时候,将自己的心境融入其中。
而高鹗没有这样的经历,他只是按照小说的续写去做,因此造成了狗尾续貂的高鹗续写红楼梦差在哪?1、首先直观的,文笔实在差得太多,读起来简直索然寡味,完全没有阅读快感。
《红楼梦》后40回作者就是曹雪芹?
【原文编者按】自问世以来,《红楼梦》的研究就一直没有断过。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取得了较为普遍的共识,但版本问题却历来争论不休。
前不久,在台北大学文学院的“白先勇人文讲座”中,一直致力于推广传统文化,同时作为《红楼梦》忠实读者的白先勇老师,就《红楼梦》的艺术成就和版本问题,做了精彩的演讲。
历来一种较为流行的红学观点认为:“庚辰本”才更接近于曹雪芹的原著,拥有一百二十回的“程乙本”的后四十回为高鹗续编,并非曹雪芹原作。
然而在仔细比较了这两个版本之后,白先勇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庚辰本”在人物塑造方面的诸多矛盾,恐怕是抄书者做了不少手脚的结果;而“程乙本”后四十回在文字丰采、艺术价值上面并没有明显的逊色于前八十回,甚至出现了不少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亮点,在没有明确证据证明的情况下,就姑且相信是曹雪芹的原作吧。
在演讲结尾,白先勇对自己的观点做了总结:“张爱玲极不喜欢后四十回,她曾说一生中最感遗憾的事就是曹雪芹写《红楼梦》只写到八十回没有写完。
而我感到我这一生中最幸运的事情之一就是能够读到程伟元和高鹗整理出来的一百二十回全本《红楼梦》。
”白先勇:游大观园2014年春季,台大文学院由趋势科技文教基金赞助的“白先勇人文讲座”开课,种种因缘巧合,这次轮到我担任讲座教授。
自从1994年我在加州大学提前退休后,二十年来,虽然曾在多所大学演讲,参加讲座,但从未全程授课。
教书对我来说,责任重大,必须全心投入,全力以赴,所以不敢轻易答应。
此次面对台大“白先勇人文讲座”,不免亦有所踌躇。
张淑香教授劝我道:“你应该在台大教《红楼梦》。
”她说现在大学生很少有耐心看大部头的经典作品了,这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有很大的影响。
她这番话恰恰触动了我的心思,“五四”以来,我们的教育政策一向重理工轻人文,尤其偏废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造成学生文化认同混淆,人文素养低落,后遗症甚大。
近年来,我致力推广昆曲,替北大、香港中大、台大设立昆曲讲座,就是希望这些龙头大学的青年学子有机会欣赏到昆曲之美,希望他们重新亲近我们的传统文化。
《红楼梦》的版本有多少
《红楼梦》的版本有多少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他耗尽一生心血著写的一部传世之作,也是他一生唯一的著作,那么关于《红楼梦》的版本到底有多少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乾隆甲戍抄本,残存1至8回,13至16回,25至28回,共存16回。
二、乾隆己卯抄本,残存1至20回,31至40回,61至70回,共存40回。
第二册封面《石头记》书名下注明,“脂砚斋凡四阅评过”,第三册书名下又注明“己卯冬月定本”,故通称为“己卯本”。
因其中64、67两回是原据别本抄配的,故又称“脂配本”。
三、乾隆庚辰四、乾隆甲辰五、乾隆己酉六、《国初钞本原本红楼梦》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八十回校本》(俞平伯校订,王惜时参校),就是以“戚本”作为底本,再参校其他抄本汇校而成的(其中67回和68回的一部分则是根据百二十回本校补的)。
己卯本:这个抄本也不完整,但不算太少,有完整的四十三又两个半回,其中第一至第二十回,第三十一至第四十回,第六十一至第七十回(中又缺六十四,六十七回)存于国家***书馆,第五十五后半回,第五十六至第五十八回,第五十九前半回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它与庚辰本是就着同一个祖本抄录的,但比庚辰本要更接近祖本原貌,更接近曹雪芹原笔。
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原书为八册,前八十回缺第六十四、第六十七两回,实存七十八回,每册卷首有“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字样,自第五回有“庚辰秋月定本”(即1760年秋)题记,现存北京大学***书馆。
这个抄本抄写质量较差,尤其是最后一册,但较完整的保存了七十八回文本,同时有许多脂批,它实际与己卯本是“己卯、庚辰原本”的两个阶段,“己卯冬月定本”是第一至第四十回,“庚辰秋月定本”是第四十一至第八十回。
当时曹雪芹还尚在世,但他没有亲自参与整理修订。
戚序本:《石头记》抄本,前有乾隆三十四年(即1769年)进士戚蓼生写的序,前八十回俱存。
戚蓼生是浙江德清人,他与一个书商狄楚青合作,于书上印上“国初钞本”,有跟已流行开的通行本叫阵之意,它所依据的.过录本,经研究证明是保留了很多曹雪芹原笔原意的抄本。
品读《红楼梦》:《红楼梦》为何只有八十回?
品读《红楼梦》:《红楼梦》为何只有⼋⼗回? 有⼈⾃问⾃答:什么是中国古今最⼤的谜?曹雪芹《红楼梦》前⼋⼗回和后半部及“续”才是中国古今最⼤的谜。
此谜,令多少后来之精英为之赞叹、猜疑、考古、调查、争辫,最后还是不了了之,真真直叫⼈揪⼼!这“⼀问⼀答” 的提法似乎有点⽞,过细琢磨倒也很相称,因为这是事实。
⼆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才⼦骚客,为曹雪芹的《红楼梦》之谜主动地、⾃觉地、坚持不懈地研究着,探索着,不易啊!除了个别异化者外,绝⼤多数研究者所表现出来的⽆私奉献、锲⽽不舍的精神,其实就是中国民族的美德。
因为是中国古典⽂化的璀璨遗产,国⼈永远都不会忘记,其欣赏、研究将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
有⼈说:《红楼梦》的最⼤魅⼒就在于没有结局,所以留给世⼈⽆尽的想象和猜测。
松樵以为这个说法是沒有错的,但由此推出这就是《红楼梦》只有⼋⼗回的原因就有些不好说了。
持此论者放⾔:《红楼梦》本来就只有⼋⼗回。
他们的理由是:1、《红楼梦》是曹雪芹⼀个⼈写的,能写出此书者,必是亲⾝经历过的。
在这个前提下,这本书本来就没有写完。
这个结论出⾃⽂本。
就⽂本来看,《红楼梦》前⼋⼗回是由30多个重点故事形成的,每个故事⾜可单成⼀书,想来,⼀位⾼产作家⼀⽣能写出30个脍炙⼈⼝的故事,已是古今少有。
⼤家可见,前⼋回中,在表述贾府的“兴”时,笔墨详细,如⼈⾝临其境,⽽贾府没落的⼀线是从整部书开篇就星星点点透在书中,由书中主要⼈物的⾏为,语⾔去显现,并⽆具体之⽂,可见作者是亲历了“兴”的,“亡”⼀线只是作者的⼀种警醒、⾃省,他并为亲⾝经历。
如何能写来?虽然书中⼀再讲到中秋节后就“散”了,但作者并不知道“散”到底是什么样⼦,他亲⾝经历过的,就是⼀个随⾝丫头被撵⾛的痛苦,因此,当讲到晴雯被赶⾛以致si亡后,便⽆“散”可写,⾃此搁笔。
试想,古代典籍中,能被传抄到洛阳纸贵的书,要么彻底失传,如能传,必是全的,怎能单单有本《红楼梦》是只有前80回呢?2、为制造悬念,布局所需,故去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人声称找到了《红楼梦》曹雪芹后半部的“手稿”,我都不用看就知道是假的。因为曹雪芹只写了78回,不可能有《红楼梦》后半部的“手稿”。还有人猜测,高鹗的续书中有一部分是曹雪芹的“原笔”,我想这也没有任何可能性。
有人认为,曹雪芹实际上写了108回,现存78回,丢了30回。在后30回,石头要回归大荒山,书末还有“情榜”,“情榜”中有“情情”、“情不情”,也有“金陵十二钗”排名,一切都会真相大白。可惜,后30回被人“借”去了,所以《红楼梦》不完整。“借”书的人很有可能是官府,很厉害,他们有“借”无还,实际上就把这本书查抄了。我奇怪的是,他们为什么不“借”前面78回?这样岂不是更彻底?
官方认为前80回曹雪芹写的,但据周汝昌先生考证,第79、80两回不是曹雪芹所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红楼梦稿》第78回末,有“兰墅阅过”的字样,“兰墅”就是高鹗,说明只比曹雪芹只晚了二十年左右的高鹗看的也是78回。
我认为,曹雪芹实际上就写了78回。因为反着看《红楼梦》,到第78回的时候,应该进宫的也进宫了,主人公也“斩情归水月”了,应该祭的也祭了,《芙蓉诔》也写完了,该发悲音的“异兆”也“发”了、该感凄清的也“感”了,三春也过了,到第78回已是非常完整的故事
清朝有“文字狱”,乾隆年间更为严重。有很多文学
作品
受到牵连,但《红楼梦》会不会被查抄,曹雪芹早已有防范。《红楼梦》大旨谈情,只写了几个异样的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凡是遇到朝政问题不得不写,《红楼梦》都一笔带过,而且也都是颂圣。如果正看《红楼梦》,是看不出有任何问题的。所以,这本没写完的书当时被查抄的可能性比较小。
。你认为曹雪芹会画蛇添足,再写几十回吗?
关于《红楼梦》这部书,曹雪芹已经“增删五次,批阅十载”。我们看前面78回,“批阅”和“增删”的迹象非常明显,甚至到临死的时候,曹雪芹还在“批阅”和“增删”。如果后面章节被“借”去,曹雪芹还会连续十年平心静气去“批阅”和“增删”吗?
在书的正文,谁是“金陵十二钗”写得非常隐晦,甚至不破解“难题”不可能知道“金陵十二钗”是谁,书末会有“排名”吗?这也是个问题。
有人认为,《红楼梦》是仿照200年之前的《金瓶梅》写的,我想,《红楼梦》是“哭成的”,也是惟一真正可以反着看的书,仅此就可以断定,《红楼梦》从根本上不可能仿照任何其他文学作品。
曹雪芹的《红楼梦》到底写了多少回
关于曹雪芹写了多少回,看法不一。高鹗和程伟元认为,曹雪芹写了120回,后40回失传,所以高鹗又补写40回,加一块儿也是120回。很多人对高鹗嗤之以鼻,但我认为,高鹗续书其实对《红楼梦
》的传播贡献挺大的,起码他使《红楼梦》这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看起来更完整,方便人们阅读,现在各出版社都出120回本《红楼梦》,人们了解《红楼梦》,大多数是从120回本开始的,足见他的续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