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好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完美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
【高考要求】
1、熟练掌握三大地域分异规律及形成原因。
2、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3、以极度热情投入学习,享受学习快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培养因地制宜观点。
【命题趋势】
以图表形式提供相关地理信息,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布规律及特点。
【导学流程】
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1、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
2、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二、主要的陆地自然带
阅读课本P91页图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完成气候类型分布和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以北半球为例)
气候类型陆地自然带
三、水平地域分异规律(阅读课本P91-92完成下表)
分异规律形成基础
影响
因素
分布规律典型地区及特例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四、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阅读课本P93-94页完成下列问题。
1.南坡比北坡多哪些植被类型?为什么比北坡更完整?
2.以高山草甸为例,它在南坡和北坡分布的海拔范围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为什
么吗?
3.如果北坡的山麓海拔与南坡相同,北坡也会有与南坡那么多的植被类型吗?
为什么?
五、非地带性分异现象(详见高考导练P84页,本部分为特殊现象,应加强记忆)【课后作业】
课时作业15 小题大做第19练。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
【学习目标】1、展示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引导学生归纳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
2、对比世界陆地自然带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气候是影响自然带形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3、以世界自然带分布图和景观图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地域分异规律,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4、创设为学校选择种植树种的情景,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自主预习】气候带和植被带(阅读课本P91)通过阅读课本P91内容,填出下面气候分布图中字母对应的植被带。
A BC DE FG HI JK LM【课堂导学】1、都匀南北行:从都匀出发,分别向北和向南走到南北极地区,据图说一说沿途站点可以看到哪些自然带。
2、为了使校园变得更加美丽,都匀一中后勤处打算购买一批树木种在学校,增加学校绿化,美化环境,现在有以下四种树木可做备选,请大家结合今天所学知识,说一说选择哪一种最合适?并说明理由。
【课堂小结】自然地理显魅力,内部趋同外趋异比图识气找关系,沿途据图找规律赤道两极有分异,热为基础南北替沿海内陆东西异,水为基础植被替一山领略醉四季,水热组合为分异非地带性探神秘,学之旅诸君继续自然环境很神秘,值得珍爱和珍惜因地制宜化神奇,茶山种茶香四溢【链接高考】必做题: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据此回答1~2题。
1.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2.塞北到江南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选做题: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3.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A.海拔高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D.光照充足。
(完整版)好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完美版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编写人王启东2013年11月24日【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带概念及形成原因2、掌握自然带的三种地带性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3、了解世界某些区域因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形成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课前预习】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普遍存在(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包括______分异和分异。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呈现为_____________的分布。
2.陆地自然带陆地上的不同地区,由于所处的位置、位置互不相同,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类型。
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类型和类型。
相应的、和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呈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注】①是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自然带的名称多用植物名称命名。
②热带沙漠气候区的自然带为热带带。
③同一种气候类型可形成两种自然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自然带为温带带和温带带。
④不同的气候类型可形成相同的自然带:气候区和气候区的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⑤注意区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⑥自然带的植被通常有适应环境的独特表现,例如热带雨林的板状根、滴水叶尖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层(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夏季干热的气候特征)。
二、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影响因素:的纬度分布不均。
(2)形成基础:。
(3)分异规律: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的方向,由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4)分异表现:低纬和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热带雨林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中纬度在一定范围内延伸更替的自然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影响因素:______分布。
(2)分异基础:_______。
(3)分异规律:由于受影响程度的不同,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呈现出为_______带、_______带、_______带的有规律变化。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一课时)预习案1.从总体来看,全球范围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但是各地区又存在地域 。
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有温度带分异和 。
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 为基础形成的,在低纬和 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3.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产生,主要是水分条件影响的结果。
经度地带性分异在 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探究案一、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分布关系一般情况一种气候对应一种自然带。
注:(1)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2)温带落叶阔叶林对应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自然带沿纬度变化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其主要原因是( )A .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B .距离海洋远近不同C .地势的起伏 D.沿岸洋流的影响原因:2、分异基础: 。
3、自然带沿 延伸,沿 的方向更替。
4、典型地区: 纬、 纬地区。
三、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原因: 分布。
2、分异基础: 。
3、自然带沿 延伸,沿 的方向更替。
4、变化规律:自然带从 向 内部有规律的更替。
5.景观变化: 、 、 。
(从沿海到内陆) 习题案1. 地理环境具有从沿海向内陆的经向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A.气候B.热量C.水分D.地形2. 地理环境具有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A.地形B.热量C.降水D.土壤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 )苔原气候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雨林带A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B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C .南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D .南北纬50°~70°之间的广大地区4.世界上由沿海向内陆分异最明显的是在哪个大陆的中纬地区( )A .北美大陆B .南美大陆C .亚欧大陆D .非洲大陆5. 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沙尘暴天气,这主要是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发生变化造成的( )A.土壤B.植被C.地貌D.水文6.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差异性 导学案
地理环境差异性导学案在地球这颗蓝色星球上,各种地理环境因素造就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体验,也对人类的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本篇导学案将通过分析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差异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一、地理环境对自然资源的影响1. 气候的差异性气候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差异巨大。
例如,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气候湿热,适宜植被茂盛,而极地地区气候寒冷,植被稀疏。
这种气候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从而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2. 土壤的特点土壤是生物生长的基础,不同地区的土壤性质各异。
比如,沙漠地区的土壤贫瘠,种植农作物困难;而河流两岸的沃土肥美,适宜农耕和养殖。
土壤的特点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和粮食生产的水平。
3. 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分布却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
一些地区常年缺水,居民生活困难,甚至出现水资源危机;而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渔业和水产业。
因此,地理环境的水资源差异性造就了各地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 居住地选择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人类在选择居住地时会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水资源、土壤等因素。
一些地区因自然条件优越,人口众多,城市建设发达;而一些地区因资源匮乏,人口稀少,居民多为游牧民族或渔猎民族。
地理环境对人类居住地的选择产生明显影响。
2. 经济活动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当地的经济活动特点。
例如,山地地区适宜发展林业和矿业,平原地区适宜发展农业和工业。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促使人类在不同地域从事不同的生产活动,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多样化发展。
3. 文化传承的多样性地理环境不仅塑造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经济活动,也影响了当地的文化传承和习俗。
例如,草原地区的牧民文化、海岛地区的渔猎文化、山区地区的农耕文化等都源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
第三单元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
第三单元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学习目标】1、记住自然带的概念、名称和分布规律;2、区别由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到内陆、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3、分析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相关性。
【重点难点】重点:1.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之一:差异性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梳理)1、表现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在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
2、成因不同地域由于所处不同,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和,并在地球上具有一定宽度,呈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自然带常以命名。
自主检测陆地自然带是由下列哪些要素组成的()①气候②植被③土壤④地貌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课堂探究一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世界气候分布的关联性知识点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梳理)(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1.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和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2)规律: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的方向,由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3)形成基础:。
(4)分异表现:低纬和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热带雨林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中纬度在一定范围内延伸更替的自然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2)分异规律:受影响,自然带表现出方向延伸,方向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由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呈现出为_______带、_______带、_______带的有规律变化。
这种变化在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2)分异基础:_______。
(二)垂直地域分异1、在山区,和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和类型组合。
地表景观随随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叫做垂直地域分异。
2、造成垂直分异的主要原因是、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3、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的及有关。
通常是、自然带越丰富。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
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编写人:王拴杰编写时间:2013年12月20日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 组名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记住自然带的概念、名称和分布规律;2、区别由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到内陆、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3、分析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相关性。
【学习建议】:重点和难点:1.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之一:差异性(对比分析差异性)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总结差异性规律)[学法指导]:分析“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知识链接】从我国炎热的南方到温凉的北方,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从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顶,都可以观察到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素的显著差异。
这些差异有什么分布规律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课前准备区】◎预习内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预习时间:15分钟◎预习检测:古代诗歌或名言中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地理知识。
据此回答1-2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文2.海拔高度相近的高山地区,垂直分布层次最多的自然带的山区是在()A.中纬度的东部季风区B.亚寒带地区C.亚热带地中海区D.热带雨林地区【课中学习区】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1.全球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的概念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这个整体的不同地区,却经常表现出极为显著的。
自然地理环境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在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空间尺度上有大有小,和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的地域分异的空间尺度小。
2.自然带的概念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和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了与之对应的和。
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的陆地自然带。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懂得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有的;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会分析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并能举例说明;使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结合“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实行归纳、分析、比较,理解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分析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的思想,明白在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经济时要做到因地制宜。
基础梳理知识点一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体现:不同的空间尺度,①有大有小。
(1)世界性的地域分异:包括②分异和海陆分异。
(2)③的地域分异:如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2.陆地自然带:由气候、④和土壤共同形成,具有一定⑤、呈⑥分布合作探究:小组赛赛赛1.在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中能否找到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为什么?答案:2.世界上有哪些自然带?、、、、、、、、、、、3.课本92页图片分别属于哪一种?、、、知识点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原因:⑦的纬度差异。
2.分异基础:⑧。
3.分布:低纬度、高纬度地区:横穿整个大陆地带中纬度地区:一定范围内⑨向延伸,⑩向更替的地带知识点三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原因:⑪分布2.分异基础:⑫变化。
3.分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景观依次为⑬带、⑭带⑮带。
合作探究:特殊的旅行在这次旅行中,我们班内的同学将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体会同一次旅行。
将班内同学共分成四组,分别为A冬季导游组、B冬季专家组、C夏季导游组和D夏季专家组。
(导游组负责以导游的口吻对沿途景观实行介绍;专家组负责对旅行中的地理知识实行剖析)冬季:精品线从海南岛出发,经琼州海峡,陆路旅行到黑龙江漠河(可借助地图册)A导游组要解决的问题:沿途将有哪些自然景观映入眼帘?、、、B专家组要解决的问题:1.反映的是哪一种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2.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什么?夏季精品线:自东向西穿越内蒙古至新疆旅行C导游组要解决的问题沿途会欣赏到哪些景观?、、、D专家组要解决的问题1.反映的是哪一种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2.引起旅途中自然景观有规律更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享受成果陆地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自我检测:我能行!读世界自然带分布图,独立完成:1.在非洲从赤道出发,沿东经20度向南和向北前进,自然景观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2.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北纬40度向东前进。
【精编】高一地理必修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2)形成基础:水分。
(3)分布规律: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依次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4)分布地区: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分异原因:海拔的变化。
2.分异基础:水热状况差异。
3.分异规律:山麓与水平带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带谱相似,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影响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在水平方向上虽存在地域分异,但又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如下表所示:比较项目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成因分析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分异规律延伸方向东西方向(或纬线方向)南北方向(或经线方向)更替方向南北方向(或纬度变化的方向)东西方向(或经度变化的方向)图示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的低平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型案例沿20°E 非洲大陆自赤道向南、北自然带的变化: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中纬度(40°N~60°N)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1.山麓自然带的确定山地垂直自然带是在水平自然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该山所在水平自然带一致,因此,可以根据山麓的自然带确定纬度和气候带;反之亦成立。
2.垂直自然带谱的数目垂直带谱的复杂程度与山体所在纬度、山体的相对高度、山体海拔相关,具体如下图:3.同一自然带不同坡向的分布高度一般来说,向阳坡高于背阴坡,这与向阳坡热量条件高于同一高度的背阴坡有关;迎风坡高于背风坡,这与迎风坡降水量高于同一高度的背风坡有关。
4.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具有相似性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和水分状况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山地自然带的变化与从该山地所在的纬度向高纬度的水平自然带变化相似,但并不完全一致。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的认识本节教材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1的最后一节课,从它的位置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通。
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的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2、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
而且地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二是陆地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
教材从自然带的分布现象入手,分三个方面重点讲述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拔影响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侧重分析了不同的景观特征。
另外,教材还设计了“活动”、“阅读”和“问题研究”,通过研讨,使学生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懂得在生态建设中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这样才能更科学地建设和保护环境。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大气圈,水圈与水循环;对于地理环境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教材中语言的专业性强,加之学生对区域的了解甚少,需要借用图片素材比较分析以提高感性认知和理解能力。
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及其分布(2)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原因(3)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4)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1)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熟悉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探究气候与自然带的相关性。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2)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编写人王启东2013年11月24日【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带概念及形成原因2、掌握自然带的三种地带性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3、了解世界某些区域因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形成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课前预习】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普遍存在(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包括______分异和分异。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呈现为_____________的分布。
2.陆地自然带陆地上的不同地区,由于所处的位置、位置互不相同,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类型。
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类型和类型。
相应的、和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呈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注】①是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自然带的名称多用植物名称命名。
②热带沙漠气候区的自然带为热带带。
③同一种气候类型可形成两种自然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自然带为温带带和温带带。
④不同的气候类型可形成相同的自然带:气候区和气候区的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⑤注意区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⑥自然带的植被通常有适应环境的独特表现,例如热带雨林的板状根、滴水叶尖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层(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夏季干热的气候特征)。
二、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影响因素:的纬度分布不均。
(2)形成基础:。
(3)分异规律: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的方向,由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4)分异表现:低纬和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热带雨林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中纬度在一定范围内延伸更替的自然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影响因素:______分布。
(2)分异基础:_______。
(3)分异规律:由于受影响程度的不同,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呈现出为_______带、_______带、_______带的有规律变化。
这种变化在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更替方向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地区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为主延伸更替在和地区从沿海到的地域分异规律条件延伸更替中纬度地区【注】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自然带沿纬线方向延伸,沿纬度变化的方向更替。
②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自然带沿经线方向延伸,沿经度变化的方向更替。
探究点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某位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洲自然带分布的理想模式图”(见下图),以便更好地记忆。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各自然带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
(2)图内各自然带,其气候类型是世界各大洲中独有的是__________,其雨季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自然带名称相同,而其气候类型不同的数码是__________;自然带名称不同,但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数码是______________。
(4)没有画出序号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其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影响自然带的因素中,画此图时没有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1.成因:随海拔的变化,_______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带,自然景观也随之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
2.分布:从_______到______呈垂直分布,与山地所在_____ 、________密切相关。
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更替方向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地区地域分异规律水热状况(水分、热量)由山麓到的垂直更替高大的【注】①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②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
一般从山麓到山顶的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
【专题1】山麓自然带(基带)的确定:山地垂直自然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该山所在水平自然带一致。
【专题2】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与山地所在纬度向高纬方向的水平自然带谱相似。
(或者说,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具有相似性。
)【专题3】垂直自然带谱数目的影响因素:秦岭1.山体的; 2.山体所处的;3.山体的相(从山麓到山顶)。
一般海拔越高.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垂直自然带谱的数目越多,完整程度越好。
【专题4】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1.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越2. 坡向(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一般来说,同一自然带阳坡阴坡,因为阳坡热量条件阴坡。
【注】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受气温和降水的共同影响,但判断该类题目时往往以热量作为主要依据,一般地,自然带分布高的坡为阳坡。
【专题5】雪线的分布高度1.雪线是山上积雪冰川带的下界,是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
2.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①—雪线高度②—气温③—降水量常绿阔叶林【注】①全球雪线最高的地区并不在赤道而是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
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海拔高。
③【注】雪线高度同样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但常以降水为主要依据,因此,雪线低的坡往往确立为迎风坡。
④坡度:坡度越小,越利于积雪保存,雪线越低;反之,越高。
【专题6】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应用1.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南坡为坡,北坡为阴坡。
南半球相反。
2.判断纬度带和气候带:依据山麓自然带(基带)来判定。
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依据雪线高低来判定。
探究点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的原因是什么?(3)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三、陆地自然带的非地带性分异现象1.非地带性现象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水热条件的地域组合。
但是,某些地区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不符合地理环境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这种现象称为非地带性现象。
世界典型的非地带性现象如下表:【课堂达标】1、下列关于陆地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在同一个自然带中是不存在的B.自然环境中没有相同的地区,只有相似的地区C.陆地自然环境在各个方向上的地域分异相互叠加,形成了复杂的地理环境D.两个相邻的自然带之间都存在着过渡地带,并没有显著的界限2、关于自然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冰原带是地球上跨经度最广的自然带 B.热带草原带以非洲和南美洲分布最广C.温带森林带在南半球分布很广D.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常绿硬叶林带分布3.下列有关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其地域分异规律以热量变化为基础B.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呈现出荒漠带、草原带、森林带的规律变化C. 其地域分异规律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D.形成原因是大陆轮廓的影响4.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数目比北坡多,其主要原因是()A.南坡海拔高 B.南坡相对高度大C.南坡降水少,热量高D.南坡降水多,热量低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 A.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B.经度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6.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7.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A ,B ,C ,D 。
(2)从图中可看出,非洲自然带大体以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各自然带大体沿着变化的方向更替,明显地反映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为基础的。
(3)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区是怎样形成的?〔体验高考〕(2009年高考江苏卷)右图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
据此回答1~2题。
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A.温带落叶阔叶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热带雨林解析:选D。
根据题意,“滴水叶尖”现象常年出现的地区应是常年多雨区,选项中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最易出现该现象。
2.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A.天山天池湖滨 B.西双版纳澜沧江畔C.桂林漓江沿岸 D.武夷山九曲溪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