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_路德与现代德语
中外翻译简史
中外翻译简史一、中国翻译简史从现有史实来看,中国翻译史始于东汉末年安世高的佛经翻译。
大体经历了五个高潮。
1. 佛经翻译(公元148年至1111年)佛经翻译始于东汉,盛于唐朝,式微于北宋,元以后为尾声。
起始阶段(公元148—316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安世高,译籍30部,41卷,现存22部,26卷;支谦,译有《大明度无极经》。
兴盛阶段(公元317—617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释道安,编有《众经目录》,在《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中提出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倾向于直译;鸠摩罗什,共译74部,现存39部,如《妙法莲华经》、《大智度论》、《金刚经》等,倾向于意译;真谛,共译64部,现存26部,如《摄大乘论》等;彦琮,共译23部。
全盛阶段(公元618—906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玄奘,通称“三藏法师”,629年前往印度那烂陀寺求学,带回梵文经典657部,十九年中共译经论75部,1335卷,主持了译场,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和“五不翻”原则。
2、明末清初科技翻译主要是耶稣会士和中国士大夫相结合进行的,汉译17世纪西方自然科学,古希腊哲学、科学等。
从事或组织翻译的代表人物有: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利玛窦(Matteo Ricci)、汤若望(Jean Adam Schull von Bell)、林则徐、魏源、李善兰、徐光启、徐寿等,主要译作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奇器图说》、《四洲志》、《西艺知新》及续编等。
另外,还设有我国最早的培养翻译人才的外语学校——四夷馆(明代),创办了同文馆、京师译学馆、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墨海书馆、益智书会、文会馆、广学会等翻译编译机构。
3、清末民初的社科、文学翻译清末民初的社科翻译属严复最为著名。
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几道。
译西学颇多,影响深远,如:《天演论》(T. Henry Huxley,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原富》(Adam Smith, Inquiry into the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群学肄言》(H. Spencer, Study of Sociology),《群己权界论》(John Stuart Mill, On Liberty),《社会通诠》(E. Jenks, History of Politics),《法意》(C.D.S. Montesquien, Spirit of Law),《穆勒名学》(John Stuart Mill, System of Logic),《名学浅说》(W.S. Jevons)等。
德意志简史
普鲁士起源于易北河和奥得河之间勃兰登堡地区。自1415年起,霍亨索伦家族开始了勃兰登堡邦国的统治。1618年,该家族又从波兰王国得到普鲁士公国。以后,霍亨索伦家族不断向东扩张领土,逐渐把勃兰登堡和普鲁士联在一起,并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移往东部的普鲁士。1701年,勃兰登堡-普鲁土改称为普鲁士王国,贵族地主被称为容克(Junker)。18世纪,普奥两国为争夺德意志霸权不断发生军事冲突。其中最重要的是帝国皇位继承战,即两次西里西亚战争Schlesische Kriege(1740-1742,1744-1745)和七年战争Siebenj?hrige Krieg(1756-1763)。战争中,普鲁士从奥地利夺得具有重要经济和战略意义的西里西亚,并一跃成为欧洲大陆第一流强国。
911年,加洛林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驾崩,东法兰克王国的公爵推选康拉德(Konrad:911-918在位)为国王。德国史学家一般把公元911年康拉德当选国王视为法兰克帝国的彻底崩溃和德意志史的开端。从此东法兰克王国被看作德意志国家,康拉德一世也被看作第一任德意志国王。。
德意志国家的开端
东法兰克王国由弗里斯兰、萨克森、洛林、法兰克、施瓦本、巴伐利亚等部落公国组成,大致包括今天的荷兰、联邦德国的西和中部、瑞士和奥地利。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Heinrich I.:919—936在位)取得政权,正式建立了德意志王国,开始了萨克森王朝(亦称奥托王朝:919—1024)的统治。(也有部分史学家把919年视为德意志史的开端。)
法兰克帝国
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部落在昔日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了自己的王国。众多的日耳曼王国之中,高卢地区的法兰克王国一枝独秀,异军突起。他们的首领墨洛温家族的克洛维承认了拜占庭皇帝的权威,并从他那里获得了罗马执政官的称号,成了西罗马帝国实质上的皇位继承者。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与德语
5
6
7
8
Small Title Here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是一场西欧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 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
原因
根本原因 15~16世纪, 德意志出现了资 本主义萌芽
主要原因
罗马教廷对德 意志的神权统治和 经济搜刮
导火线 1517年,教皇 派人到德意志兜售 赎罪券
青年时期的马丁· 路德
人物生平
• 马丁· 路德生于神圣罗马帝国 (今德国)艾斯莱本,父母 原是勤俭的务农人家,但当 时因社会商业方面开始发达 了,其父亲转而成为矿工, 自行当起了一个小矿主,后 来上升为城市的议会会员。 身份的转变使他有机会学习 拉丁语,这为他以后将《圣 经》翻译成德语打下了重要 的基础。
影响
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 斗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 会和封建势力
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 建斗争,沉重打击了天 主教会和封建势力
有利于德意志民族语 言的发展
为欧洲的其他国家 和地区的宗教改革 开辟了道路
Small Title Here
{马丁· 路德对德语发展的影响}
语言发展的阶段
氏族语言(公元前)
内容
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
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 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反映了正在兴起的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平等 的愿望和反封建的思想。
减少教堂和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并主张神甫可以娶妻。反映了新兴资 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俗权高于教权,并最终支配教权。 建立本民族(德)教会。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 加强王权,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要求。
马丁·路德
马玫 12015240730
马丁路德思想与德国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思想与德国宗教改革(08级历史系,12080724,张兰兰)一、马丁·路德的个人背景马丁·路德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叫翰斯路德(Hans),母亲叫玛格丽特(Margaret)。
路德自幼家中不算太富有, 而且父亲的脾气很暴躁,路德比较性急,经常遭到父亲的打骂,自小他就处在深怕其父母发怒的环境下成长。
小时候, 他就已经为炼狱中永火而恐惧!整个年轻的时期,路德在处于惧怕其父母发恶和炼狱观中渡过了。
在如此艰苦的家庭条件下,路德童年求学生涯困难重重,不仅是来自于经济上的压力,还有就是遭到周围大人和小孩的鄙视,精神上也遭受着极大的折磨,所以他很早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青年时他遇到了一位善良的富商之妇。
在她的支持之下,路德得以顺利完成高等教育,从尔笔特大学毕业。
1505年,他以修士身份进入爱尔福特封闭的奥古斯丁修道院,两年以后获得神职的任命。
1510年,他满怀虔诚之心前往罗马朝圣,目的是要深深地忏悔其所犯的全部罪孽,并接受来自教廷的赦免。
但在罗马的所见所闻,他感到触目惊心,竟惶恐地认为教皇已经无法人们的信仰要求,教会的神学理论和劝世布道不能指引信徒的救赎心理。
这是路德对教皇权威的最初怀疑。
1520年,路德始写小册子,包括《致基督教贵族公开书》,《教会的巴比伦之囚》和《基督徒的自由》三篇集中代表其思想的著名论文。
教皇得知此事后,大怒!并将路德事件在枢机会议上提出来,经讨论之后,在1520年6月对路德颁布正式宣判路德的宗教思想的诏谕,并且限定他在六十天内悔过自新,否则就要遭到开除教籍的处分。
但是路德依然坚持他的观点,对于罗马当局的处决并不畏惧。
12月10日,他采取果断的革命行动,当众烧毁了教皇开除其教籍的训谕,以此显示他与教廷分道扬镳的决心。
1521年1月,教会正式开除路德的教籍。
但是在路德的努力之下,得到了来自广泛的市民阶层支持,1530年,路德宗作为新教派正式成立。
马丁·路德个人详细资料
马丁·路德个人详细资料马丁·路德是十六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新教路德宗的奠基人。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马丁·路德人物简介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 ,1483年11月出生在日耳曼(人称日耳曼为改革发源地)中部绍森几亚(Thuringia)的曼斯菲德(Mansfeld)附近的艾斯里本(Eiskeben)——撒克森伯爵(选候)领地。
他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创始人。
他本来是罗马公教奥斯定会的会士、神学家和神学教授。
他的改革终止了中世纪罗马公教教会在欧洲的独一地位。
他翻译的路德圣经迄今为止仍是最重要的德语圣经翻译。
2005年11月28日,德国电视二台投票评选最伟大的德国人,路德名列第2位,仅次于康拉德·阿登纳。
代表作品是《九十五条论纲》。
马丁·路德人物生平马丁·路德生于神圣罗马帝国(今德国)艾斯莱本,父母原是勤俭的务农人家,但当时因社会商业方面开始发达了,并带动了工业的发展,故其父亲转而成为矿工,在当时以矿工当职业的人口并不多,算是新兴的行业,在父亲的积极努力下竟也自行当起了一个小矿主,后来上升为城市的议会会员。
父亲汉斯·路德(Hans Luder,1459—1530年),母亲玛格路德,原姓林德曼(1459—1531年)。
路德是九个孩子中的第八个。
1483年11月11日(都尔.圣玛定主教纪念日),他受洗礼,并以当日的圣人圣玛定(马丁)命名。
他在邻近他的出生地的曼斯费尔德长大,当时艾斯莱本和曼斯费尔德约有数千居民,而他的父亲拥有当地的一处铜矿。
严格而充满爱心的父亲,要他接受时尚的启蒙教育。
父亲非常积极培育路德的教育,故送他到大城市就学。
路德为了维持就学时的经济需要,和其它的就学孩子们共组了一个唱诗班,在富有人家吃晚餐的时候,于主人们享用丰盛晚餐之时,边聆听孩童诗班唱圣诗。
西方翻译史
西方翻译活动史•中西译学界对西方翻译历史阶段的不同划分•西方的翻译活动到底有多长的历史,•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有哪些主要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主要译了哪些作品,提出了什么样的翻译理论,•有多少翻译流派,•今后可能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翻译在历史长河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西方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
•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三世纪前后,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西方的第一部译作是约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
•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自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对这两千多年的翻译史的分期,因人们的视角不同,所持的划分标准亦不同,观点颇不一致,所以,并无统一的结论。
•廖七一援引历史学者的三分法,着重翻译理论思想的演变,采用轻历史划分、重翻译思想界定、薄古厚今的原则,将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大致分为三大时期:古典译论时期,公元前3世纪至18世纪末;近代译论时期,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当代译论时期,20世纪初至今。
•潘文国则强调学科概念,以是否具有学科意识为依据,同样把西方翻译研究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古代的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到1959年,称作传统的翻译学阶段。
第二阶段,从1959年雅可布逊(RomanJackbson)发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开始到1972年,称作现代的翻译学阶段。
第三阶段,从1972年霍尔姆斯(James S. Holmes)发表“翻译研究的名与实”开始至今,是当代的翻译学阶段。
•姜秋霞与杨平从翻译研究所采取的方法来看翻译的理论发展史,把翻译理论研究史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经验期或前理论期、语言学理论期、多元理论期。
(1)前理论期自公元前3世纪(西方约公元前3世纪;我国约公元3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末。
翻译理论大多是对翻译实践的技巧性总结,缺乏理论的系统性。
高中素材精选公务员考试常见的文学常识
精选公务员考试常见的文学常识【公务员考试常见的文学常识】1.被称为”历史之父“的是希腊的希罗多德。
2.亚里斯多德在《诗学》里分析了悲剧,《诗学》为西方的文艺理论奠定了基础。
3.亚里斯多德指出分析一般戏剧作品所必须考虑的六个因素:动作(情节)、人物性格、思想、语言、表演和歌唱。
4.新喜剧一般分为五个部分中间穿插歌舞。
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是米南德,代表作《生死恨》5.早期罗马戏剧主要有悲剧和喜剧两种。
6.中古时期宗教戏剧有两种:神奇剧和神秘剧。
7.马丁、路德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创造了现代德国散文。
主要作品:《马赛曲》。
8.人文主义作家蒙田的《散文集》是法国第一部最优秀的散文作品。
9.七星诗社:由六个人文主义作家和他们的希腊语文老师学者多拉共七人组成。
10.杜、拉贝雷执笔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是七星诗社的宣言书。
11.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在小说成就方面最高的是赛万提斯的《堂吉歌德》。
12.西班牙民族戏剧的主要代表是维加。
他主张戏剧创作应该满足当代观众的要求为准则,不拘泥于古代陈规。
同时他主张写三幕剧,而且特别重视情节的安排的技巧。
他的戏剧影响到17、18世纪欧洲其他国家的戏剧。
主要作品:《当代写作喜剧的新艺术》、《园丁之犬》、《带罐的姑娘》。
13.西班牙最早的、最有代表性的一部流浪汉小说《小癞子》(1553)(全名《托美斯河的小撒路》)14.被称为“英国诗歌之父”的是乔叟。
15.被称为“大学才子”的是(威廉、莎士比亚以前):约翰、李利、托马斯、基德、罗伯特、格林、克里斯托弗、马娄。
16.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威廉、莎士比亚的创作可以按思想和艺术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17.威廉、莎士比亚笔下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李尔王》(1605)、《麦克白》(1606)。
18.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以戏剧成就最为突出,产生过三个卓越的剧作家:悲剧作家高乃依和拉辛、喜剧作家莫里哀。
马丁·路德音乐思想与德国音乐发展
马丁·路德音乐思想与德国音乐发展摘要:马丁·路德不仅是16世纪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的领军者,同时也是路德派新教音乐文化的奠基人。
作为一位素养极深的业余音乐家,路德在音乐方面的观点与实践伴随其宗教社会改革始终,深刻地影响了德意志地区音乐艺术的发展,对于德国自18世纪起一跃成为音乐巨人之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马丁·路德,宗教改革,音乐一、路德的音乐思想保罗·亨利·朗在其音乐史巨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里写道:“在伴随宗教改革的新音乐运动的中心,是马丁·路德的伟大形象” 。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音乐思想的形成首先源于他对于音乐的理解和热爱。
路德学生时代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能够熟练地演奏琉特琴,吹长笛,在歌唱方面也训练有素。
他还做过主持仪式的教士,因此谙熟宗教仪式中的各种音乐形式。
在作曲方面,路德曾承认自己并非大家,但经证实由他创作或改编的一些音乐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他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不错的才能。
除此之外,更引人注目的是他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对音乐近乎疯狂的热爱。
身为一名神学家和改革家,路德自然不会只关心音乐的审美价值,而是从宗教的角度对音乐的本质和功能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对于音乐在圣经中的地位,其教化与启迪的功用,路德曾在各种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只需引用《愉悦的交响曲》序言中的一段便可知其意旨:“除了上帝的言语之外,音乐应该享受最高的赞誉。
她是人类那些区别于兽类感情的女主人和家庭教师,这些感情往往是支配人类的主人……因为,无论你希望安慰那些悲伤的,恐吓那些快乐的,鼓励那些绝望的,挫败那些傲气的,安抚那些激动的,或平息那些充满仇恨的——有谁能够数清所有这些人类灵魂,也就是这些驱使人们走向邪恶或者良善的激情、爱好和感情的主人呢?你能找到比音乐更有效的方法吗?圣灵本人就尊称音乐为他完成恰当工作的工具,因为他在圣经中宣称,通过音乐,他的礼物被灌输到了先知身上,即对所有善的热爱,这一点我们可以在以利沙身上看到。
德语里的英语外来词们
德语相比于其他语言真的是一门非常年轻的语言,现代德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而我们最熟悉的汉语在公元前就开始发展了。
初学德语的童鞋一定想不到,对现代德语做出最大贡献的其实是实行宗教改革的马丁·路德,正是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了德语版本,让德国人可以自己读《圣经》,德国人才真正完全有了自己的语言!因为它的年轻,自然在发展过程中免不了吸收了很多其他国家的语言,其中最多的就是英语,大家熟悉的就有“Computer”、“Partner”、“Supermarkt”。
有份报告说德语中有七千多个英语外来词,要想把这么多词都列出来是又不太可能了,不过今天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英语外来词出现的几个原因~1那些具有时代特色的英语外来词英语和德语都属于印欧语系,它们在很多方面都类似,大家刚学德语的时候看到abcdefg这些字母是不是会以为走错了教室,是不是现在读字母的时候还是一不留神就按照英语发音来?当然,任何发展都离不开经济因素,在其中,英国工业革命就发挥了很大作用,18世纪,英国是第一个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随着工业进步和经济发展,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地位也迅速得到提升。
而德国由于其战争不断和国家四分五裂,工业革命的曙光一直到19世纪才到来。
因此德国也一直把英国工业革命视作典范,进行模仿。
这期间就出现了很多英语外来词,工业和贸易领域就出现了“Partner”、“Standard”,还有“Lokomotive(机车,火车头)”、“Express(特快列车)”出现在交通运输领域。
第二次大战以后,德国分别被美国、英国、法国、前苏联占领,英语则成为通用语,除此之外,美国在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闪亮进入了世界舞台,德国又正处于一个衰落期,自然就向美国进行学习,其中也包括词汇,而此时战争结束,各国人民生活逐渐步入正轨,更关注一些战争以外的东西,这时候的英语外来词例如“Glamour(魅力)”、“Teenager(青少年)”、“Make-up(化妆)”开始混入德语中。
浅谈德语中的外来词
德语中的外来词:流变与规范何 涛 现代德语的词汇从词源的角度去考察,可划分为三大类,即原德语词(E rbw o rt),德化的外来词(L ehnw o rt)和外来词(F rem dw o rt)。
原德语词是指源自古日尔曼语、在表达形式上与印欧语系其他语言的相应词有某种共同点的德语词。
例如V ater(父亲),古高地德语是fater,拉丁语是p ater,古印度语是p itár,亚美尼亚语是hayr。
在现代德语非派生的基本词汇中原德语词仅占四分之一。
1在漫长的语言发展过程中,德语吸收了大量其他民族的词语,其中的一部分随时间的磨合,在发音、拼写方法、词重音和词形的变化上逐渐符合德语的规范,除非语言专家,一般人已难以辨认它们的出处。
这部分词语被称为德化的外来词。
吸收进德语的其他民族的词语,还有一部分在发音、词重音和拼写上完全没有、或者只是部分符合了德语的规范,还没有演变成为德化的外来词。
这一部分词语被称之为外来词。
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表明,各民族的文化在大碰撞时,强势文化往往对弱势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语言上的表现就是强势文化的词语大量地渗透进弱势文化的词汇。
而外来词就是这种文化渗透的最充分的体现。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摇篮。
公元前十世纪左右,当希腊人着手构建自己的国家时,欧洲大陆的北部还是一片蛮荒之地;公元纪元前后,当罗马人为“共和”还是“帝制”争得不可开交时,居住在莱茵河一带被罗马人称之为“长发高卢”的日尔曼人的祖先还处在氏族社会的阶段。
正是这种文明的落差,造成了日尔曼人对希腊、拉丁词的大量吸收。
在古高地德语时期(公元八世纪中叶至十一世纪中叶)之前,古日尔曼人的词汇中就已经借用了大约600个拉丁词2。
比如街道(StraΒe,拉丁文strāta)、商人(Kaufm ann,拉丁文caupo)、钱币(Münze,拉丁文m onēta)、围墙(M auer,拉丁文mūru s)、砖瓦(Ziegel,拉丁文tēgu la)、葡萄酒(W ein,拉丁文vīnum)等常用词就是那时从拉丁文中吸收、并逐渐演变而成的。
纽波特翻译理论
纽波特翻译理论翻译理论就是运用系统化的方式对翻译现象进行概括得出的结论。
大体来说,翻译理论建构的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所有的理论都来源于实践,这是最基本、最明了的命题;第二,古代翻译理论与现代译论是源与流的关系,其中大多数表述不成体系,为翻译学科的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因此我们也对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沿革进行简要的介绍。
第三,有必要认识到,翻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语言、文学、文化、社会、心理、审美等多种人文社会学内容,因此,西方翻译理论流派也必然会探讨人文领域诸理论对译论产生的深刻的影响,这也是我们这次对西方译论进行分类的基本标准。
首先简要叙述西方译论的沿革。
古罗马的西塞罗被认为是西方翻译理论的奠基人,他首先明确地提出了意译的原则,这一理论影响了西方整个14世纪到17世纪的翻译实践。
现代德语之父马丁.路德通过自己的《圣经》翻译实践,以一种主观观照的方式总结了拉丁语到高地德语翻译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如助词使用、词序转换、隐喻转换等,大抵成为现代语言转换理论之滥斛。
1540年,法国翻译家多雷提出了翻译五原则,其中基本包含了信、达、雅和风格转换的基本元素,与泰特勒、甚至奈达的翻译标准也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列出Chapman的重要原因是由于他"用鸡代替鱼,用鲸代替骆驼"的著名论断,这更是用生动的方式道出了跨文化翻译的基本原则,即用适合语言的词法、形式、表达风格来装点原文。
约翰.戴顿是西方第一位系统的译论家,他把翻译分为直译,意译和模仿,他主张翻译是一门艺术,并认为译者是原作者的奴隶。
同期的罗斯康门似乎与众不同,他们为译者与作者是一种共生关系,译者不是作者的解释者,而是译文读者的原创者,这一观点对S. Bassnett及80年代以来的操纵学派和重写学派产生很大的影响。
18世纪的集大成者是苏格兰的泰特勒,他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与奈达相符契。
进入19世纪后,随着狂飙运动和浪漫主义的兴起,译论更加侧重于可译与不可译的讨论,翻译策略上也更加关注于原作者和原本的精神实质,代表人物有Schlegel和Schleirmacher。
马丁_路德与现代德语
第28卷第2期2006年6月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UN I V ERSI TY OF SHANGHA I FOR SC I ENCE AND TECHNOLOGYVol 128No 12Jun 12006马丁・路德与现代德语侯素琴(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0093)摘 要:152221545年,马丁・路德为推动宗教改革,致力于《圣经》的翻译工作。
他的《圣经》德译本同时揭开了德语发展史上新的一页,马丁・路德也因此被称为伟大的翻译家。
在《圣经》翻译中他汇聚丰富的德语词汇,尽可能排除方言土语的影响,切实可行地树立了一种统一、普遍而稳定的通行全德的民族共同书写语言,为日后现代德语的形成提供了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马丁・路德;《圣经》;翻译;德语统一;现代德语作者简介:侯素琴,讲师. 目前在中国已有相当多的德语学习爱好者,他们对德语在中国的推广起到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无论是学术论著,期刊,还是网络,都可以看到有关德语学习、德国文化和国情的文字。
随着中德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升温,德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那么,现代德语是如何形成的,它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是值得每一位德语学习爱好者思考和理解的问题。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产生于人类社会早期,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发展。
德语也不例外,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氏族语言(公元前),词汇少,用词简单;二、部落语言(纪元开始后),由一种或多种氏族语言发展而成,地区上分为东日尔曼语———哥特语和西日耳曼语;三、部落语言,形成于4-5世纪的民族大迁徙时期。
在几个部落发展成部落联盟,政治上形成集团的基础上产生,但不统一;四、统一的民族语言,它从发展到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时期。
在德语的这个演变阶段中,出生于15世纪的马丁・路德(M atin Luther )通过翻译《圣经》对德语的统一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路德之前的日耳曼语言主要受古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影响,以拉丁语为主,各个地区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官方语言和方言。
不同语言的历史演变与语言变迁
不同语言的历史演变与语言变迁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也在不断演变与变迁。
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演化过程。
本文将以几种主要语言为例,探讨它们的历史演变与语言变迁。
一、汉语的历史演变与语言变迁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
汉语起源于古代中国,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演变与变迁。
首先是古汉语时期,形成了古文、诗经等经典文学作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汉语逐渐发展成中古汉语,这一时期诞生了许多重要文献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
随后,现代汉语逐渐形成,成为现代中国人民使用的主要语言。
二、英语的历史演变与语言变迁英语作为世界上最流行的国际语言之一,其演变与变迁也是十分有意思的。
英语起源于古代英国,最早的形式可以追溯到古英语时期。
在中世纪,由于诺曼底人的入侵,英语与法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英语被称为中古英语,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如《坎特伯雷故事集》就是用这种语言写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英语逐渐形成,成为了全球通用的语言之一。
三、法语的历史演变与语言变迁法语是一种源于拉丁语的罗曼语族语言,在法国及其周边国家广泛使用。
法语的历史演变相对比较复杂,最早的形式称为古法语,它是中世纪时期法国的官方语言和文学语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法语逐渐过渡到中古法语,这一时期的语言在文学和法律领域都有重要的贡献。
到了现代法语时期,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并在殖民地和国际交流中得到广泛应用。
四、德语的历史演变与语言变迁德语是一种日耳曼语族的语言,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等国家广泛使用。
德语的演变与变迁受到宗教和政治的影响较大。
最早的古高地德语流传于中世纪,这一时期的德语与古英语有很多相似之处。
之后,中古德语形成,并在宗教改革时期,由于马丁·路德的影响,德语在文学和宗教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现代德语的形成主要发生在18世纪,经过多年的发展,德语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
总结起来,不同语言的历史演变与语言变迁各具特点。
中西方翻译史对比
中西方翻译史对比Western translation history翻译在西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出现过5次高潮。
第一个高潮是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
当时最著名的译作为《希腊文旧约圣经》(Septuagint). 据说该译作由72名学者在72天内从希伯来语译为希腊语,以满足讲希腊语的犹太人学习《圣经》的需要。
与此同时,由于希腊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发展中的罗马,罗马文学家将荷马史诗《奥德赛》(Odyssey)和大批希腊戏剧作品译为拉丁语或用拉丁语改编希腊戏剧,打开了欧洲翻译的局面,使古希腊文学得以传播和继承。
第二个高潮发生于公元4世纪至6世纪之间。
它与基督教的发展密切相关。
由于《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要传播基督教必须将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的《圣经》译为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所接受,于是各种译本相序问世,其中杰洛姆(Jerome)翻译的《圣经通用本》(the Vulgate)最具权威性。
出于对宗教的狂热和对上帝的敬畏,当时许多译者认为忠实地传达原文意思必须采用直译的方式,所以他们的译文难懂,而杰洛姆(Jerome)的思想比较开明,他坚持“在不损害意思的前提下,应当使译文符合译语的韵律和各种特征”,因此他的译文流畅自然,易于读者接受。
第三个高潮是11世纪至12世纪之间。
由于基督教与穆斯林对彼此的文化深感兴趣,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希腊语译成古叙利亚语,西班牙的托莱多因翻译活动的繁荣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这一高潮持续了近一百年。
14-16时机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思想、文学和艺术的革新,引起了翻译的第四次高潮,翻译活动的高潮,又推动了思想、文学和艺术等众多领域的发展。
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将《圣经》译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德语,为现代德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路德翻译《圣经》的原则之一是:“译者必须同家庭主妇、街上的儿童和市场上的普通人谈话,了解他们怎么说话,在此基础上进行翻译,使民众明白并意识到有人在用德语同他们谈话。
西方近现代翻译理论
雅克·阿米欧(法语:Jacques Amyot,1513年-1593年),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法国人文主义者。他以翻译古希腊作家的著作 而闻名。他最著名的译著是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 (1559年),这本译著不仅影响法国文学散文,而且,该书英文 转译也为莎士比亚的罗马历史剧提供了历史素材。
(英国)乔治·查普曼(George Chapman)
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德语:Erasmus (Desiderius) von Rotterdam,又译埃拉斯默斯,史学界俗称鹿特丹的伊拉 斯谟),生于约1466年10月27日,卒于1536年7月12日),是 中世纪尼德兰(今荷兰和比利时)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和 神学家。伊拉斯谟是一个用“纯正”拉丁语写作的古典学者。
---- 《论翻译的方法》 (Ueber die verschiedenen Methoden des Uebersezens)
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August Wilhelm Schlegel 1767年9月8日 – 1845年5月12日),德国诗人、翻译家及批评家, 并且是德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领导者之一,他所翻译的莎士比亚 使得该作家的作品成为了德语经典著作。他不仅在美学、建筑学、 语言学、文艺批评等方面造诣颇深,而且在翻译领域也颇有建树, 堪称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
(三)翻译必须考虑读者
(四)译者必须绝对服从原作的意思
(五)翻译可以借用外来词
(六)翻译分为三类:
①逐字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②意译
③拟作
他将诗歌翻译分为三类:“逐字译”(metaphrase),“意译” (paraphrase)和“拟作”(imitation)。
History-of-translation-theory-翻译简史
(一)西方翻译实践史
第五次翻译高潮为文艺复兴后,从十七世纪 下半叶至十二世纪上半叶,西方各国的翻译 继续向前发展。虽然就其规模和影响而言, 这一时期的翻译比不上文艺复兴时期,但仍 然涌现出大量的优秀译著。其最大特点是, 翻译家们不仅继续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 代的和当代的作品也发生了很大的兴趣。塞 万提斯、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歌德等大文 豪的作品都被一再议成各国文字,东方文学 的译品也陆续问世。
文艺复兴时期,(荷兰)伊拉斯谟的不屈从神 学权威、《圣经》的翻译靠译者的语言知识; (德国)路德的翻译必须采用民众语言的人文 主义观点;(法国)多雷的译者必须理解原作 内容、通晓良种语言、避免逐字对译、采用通 俗形式、讲究译作风格的“翻译五原则”。
第11页,共33页。
(二)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
在十七至十九世纪,(法国)巴托的“作者是主人”(译者是 仆人)、译文必须“不增不减不改”的准确翻译理论;(英国) 德莱顿的“直译”、“意译”、“拟作”的翻译三分法和翻译 是艺术的观点;(英国)泰特勒的优秀译作的标准和“译作应 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 性质、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等翻译三原则; (德国) 施莱尔马赫的口译与笔译、文学翻译与机械性翻译的区分; (德国)洪堡的语言决定世界观和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理论; (英国)阿诺德的“翻译荷马必须正确把握住荷马特征”的观 点。
第三次翻译高潮出现在中世纪中期,即十一至十二世纪 之间,在西班牙的托莱多,把阿拉伯语翻译成拉丁语。早 在九世纪和十世纪,叙利亚学者就来到雅典,把大批希腊 典籍译成古叙利亚语,带回巴格达。在巴格达,阿拉伯人 又把这些著作译成阿拉伯语,巴格达一时成为阿拉伯人研 究古希腊文化的中心。后来,在托莱多译成拉丁语的许多 希腊典籍便是从这些阿拉伯文译本转译的。于是,托莱多 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类似与巴格达的"翻译院"),翻译 及学术活动延续达百余年之久发展史
中西翻译
中西翻译简史一.依据历史上主流翻译的变化,中西翻译发展史课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1.宗教文献为主要翻译对象的宗教翻译阶段,宗教典籍翻译开启了中西翻译史的帷幕。
2.经典名著为主要对象的文学翻译阶段,文学翻译丰富、深化了对翻译的认识。
3.实用文献为主要对象的非文学翻译阶段,非文学翻译带来了翻译的职业化时代。
二.佛经翻译对中国的文化和语言有哪些影响?1.印度语支的文本给中文带来大量陌生的语言形式,名词的三个数格和三个人称的复杂语法结构,过去时和现在时对等。
2.影响宋明理学,在很大程度上受佛教的激发。
3.佛教理论武装当时学术命苦的思想,研究佛学蔚然成风。
4.佛教的慈悲、平常、无常、无我的思想深入人心,人民受其鼓舞。
5.佛教为中国的文学带来新的意境、新的问题、新的命意遣词方法,鼓舞晋唐小说的创作,禅宗思想影响是个创作。
6.促进形成文词酣畅、想象力丰富的新闻学—变文,朴素而活泼的语录体的产生。
三.圣经翻译对西方宗教的改个起了什么作用?由于印刷术的发展带来技术上的便利,译为民族语的《圣经》广泛流传,早起的宗教改革家借助《圣经》新译本传播其宗教思想,翻译在宗教和政治斗争中被用作反对当时罗马教廷的武器。
促进民族和国家的独立。
马丁路德在避难期间,与学着合作翻译《圣经》,其译本促进了现代德语的形成。
威克利夫译本,《圣经》,是第一步完整的英语《圣经》译本,文字前线流畅、朗朗上口,使《圣经》得以为普通人阅读,并形成自己的理解,打破了教会垄断特权。
之后出现大量英译本,随之带来的是对教会使用文本的态度的变革,而这直接促发了英国的宗教改革。
四.西班牙托莱多翻译院的翻译活动有何特点?公元9世纪的巴格达是阿拉伯的“翻译院”,而公元八世纪至13世纪的托莱多测试西方的“翻译院”。
这时盛况空前的翻译活动有两大特点:翻译活动始终实在基督教会的赞助下进行的;翻译的作品中主要是希腊著作的阿拉伯语译本,其次才是阿拉伯原著和希腊语原著。
五.圣经中译与中国新文学有什么关联?官话和和一本是工人的圣经中意的杰作,其出版在五四时期,对于“白话文”和“新文学”运动气到了推动作用。
【中西翻译简史】复习内容1
翻译史复习重点依据历史上主流翻译对象的变化,中西翻译发展史可被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P45 一,宗教文献为主要翻译对象的宗教翻译阶段二,经典名著为主要翻译对象的文学翻译阶段三,实用文献为主要翻译对象的非文学翻译阶段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历史,大致可分为几个时期?每个阶段的特点分别是什么?P45~53 1.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公元148到256:此时翻译阶段为佛经翻译的初期,译者没有原本,全凭外来僧人“以口授相付,不听载文“。
译者多为中亚和中国新疆的僧人,此时的翻译方法为集体翻译,称为”译场”{括三部分:口译(传言)记录(笔受)检验(证义)。
由于传言者梵文水平较差,反映在译作中除目标语的句法扭曲之外,还有大量字母直译的内容,这就造成了译文晦涩难懂,没有宗教学基础的人难以理解。
此时的翻译活动尚未得到政府的支持,而是在民间信徒的资助下分散进行。
此时多采用直译法。
2.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公元256到589年:此时由于统治者对佛教的逐渐接受,佛经翻译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逐渐脱离了私人的小规模翻译,变为大规模的译场,由私译转为官译,由个人翻译转为大规模的集体翻译。
佛经翻译采用传译和讲习相结合的方法,译场便呈现“疑难纵横”“交辩文旨”的热闹景象。
这样对译文的讲解讨论和反复钻研,使翻译同时带有研究的性质。
此时由于梵本的不断传入,天竺求经者较多,原本往往不止一种,这就便于相互校勘,使译文更为正确。
由于译出的经典不断增加,佛经的目录整理应运而生。
总体来说,翻译理论和技巧在这一时期得到初步的总结与整理。
道安总结出“五失本,三不易”的佛经规律。
彦宗提出“八备说”,鸠摩罗什主张“依实出华”。
译文质量较前一阶段有多提高。
此时多采用意译。
3.隋唐北宋时期公元589到1110年:此时的翻译活动与之前有明显不同,译场较大程度缩小规模,译场在参加人员方面极为挑剔,只有具备特殊能力的僧人或世俗官员才能参加,除工作人员,其它人禁止入内。
各职司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德语语言历史
语言历史随着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圣经》德语译本和他的其他著作的传播,书面共同语开始形成。
中世纪初期德语(Deutsch)这个词首次出现。
当时法兰克人(Franke)的高级阶层一般使用拉丁语(Latein),后来是法语(Franzoesisch)。
德语当时并不是一种统一的语言,它是许多地方方言的总称。
中世纪德国境内诸侯割据,加上交通不便,各个德语方言的发展相差很大。
虽然有建立一个共同语言的意图,但一般它们都只局限于一个地区,而且只在一定的阶层中被使用。
比如北德的低地德语(Niederdeutsch)在汉萨同盟(Hanse)最兴盛的时候在北海(Nordsee)和波罗的海(Ostsee)沿海地带成为当地经商的通用语言。
12~16世纪,随着德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将圣经(Bibel)翻译成德语,为德语的统一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通过宗教改革路德圣经所使用的德语方言得到了非常广泛的普及,成为后来标准德语的基础。
1781年约翰·克里斯托弗·阿德隆(Johann Christoph Adelung)出版了第一部德语词典(das erste große Wörterbuch)。
1852年起雅科布·格林和威廉·格林(Jacob und Wilhelm Grimm)兄弟开始编辑他们的最广泛的德语词典(das umfassendste Deutsche Wörterbuch)。
这部著作一直到1860年才完工。
现代德语标准音到19世纪才形成,1880年康拉德·杜登(Konrad Duden)出版了他的德语全正体书写词典(das Orthographische Wörterbuch der deutschen Sprache)。
1901年经过小的更改后这部词典成为标准德语的唯一的规则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第2期2006年6月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UN I V ERSI TY OF SHANGHA I FOR SC I ENCE AND TECHNOLOGYVol 128No 12Jun 12006马丁・路德与现代德语侯素琴(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0093)摘 要:152221545年,马丁・路德为推动宗教改革,致力于《圣经》的翻译工作。
他的《圣经》德译本同时揭开了德语发展史上新的一页,马丁・路德也因此被称为伟大的翻译家。
在《圣经》翻译中他汇聚丰富的德语词汇,尽可能排除方言土语的影响,切实可行地树立了一种统一、普遍而稳定的通行全德的民族共同书写语言,为日后现代德语的形成提供了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马丁・路德;《圣经》;翻译;德语统一;现代德语作者简介:侯素琴,讲师. 目前在中国已有相当多的德语学习爱好者,他们对德语在中国的推广起到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无论是学术论著,期刊,还是网络,都可以看到有关德语学习、德国文化和国情的文字。
随着中德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升温,德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那么,现代德语是如何形成的,它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是值得每一位德语学习爱好者思考和理解的问题。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产生于人类社会早期,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发展。
德语也不例外,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氏族语言(公元前),词汇少,用词简单;二、部落语言(纪元开始后),由一种或多种氏族语言发展而成,地区上分为东日尔曼语———哥特语和西日耳曼语;三、部落语言,形成于4-5世纪的民族大迁徙时期。
在几个部落发展成部落联盟,政治上形成集团的基础上产生,但不统一;四、统一的民族语言,它从发展到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时期。
在德语的这个演变阶段中,出生于15世纪的马丁・路德(M atin Luther )通过翻译《圣经》对德语的统一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路德之前的日耳曼语言主要受古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影响,以拉丁语为主,各个地区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官方语言和方言。
文艺复兴时期,虽然日耳曼语言受到意大利语和法语的冲击,逐步在固定的社会阶层形成相对固定的语言形式,但拉丁语仍然占统治地位,例如中世纪非常盛行的骑士文化作品①大部分都是由拉丁语写成,以文学散文和诗歌的形式在宫廷中传播,语言优美,深得上层社会喜爱,但是这种语言仅限于统治阶层使用,根本无法传播到大众中去,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的平民和农民仍使用各个地区差别很大的方言,这对各地区之间的交流造成了很大障碍。
但是无论人们之间的语言有多大的差别,基督教却是他们共同的信仰,《圣经》作为基督教的文字载体也因此由神职人员以口述或其他形式传播于广大民众。
同时,随着地区间的商业活动日益频繁,欧洲的资产阶级于14世纪萌芽并开始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并与当时的欧洲教会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贪得无厌的罗马教廷利用人们对《圣经》,对上帝的信奉,麻痹人们,出售“赎罪券”,宣称人生来有罪,只有花大笔款项购买赎罪券才能得救,大肆盘剥各地区的老百姓,骗取钱财。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威尔丁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于1517年发表了《95条论纲》,驳斥教皇的作法,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宗教改革以罗马教会为打击对象,抨击教会种种恶劣行径,路德指出,神职人员任意解释《圣经》,是出于愚弄人民和统治人们的需要,而不是真正地传播基督教,因此他认为每个普通教徒都应该自己阅读《圣经》,直接跟“上帝”对话。
在路德之前已有各种《圣经》译本,但多为希腊语和拉丁语,虽然也有一些德语译本,但是由于理解或表达上的缺陷,包含很多曲解的内容。
因此路德决心给广大教徒提供一本准确统一的普通语言的《圣经》德语译本,从而使生活在中下层的老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第28卷百姓都能看懂,使过去必须由少数神职人员解释的教义变成多数人自己就能理解的教义。
这样农民和平民就可以通过阅读《圣经》摆脱教会的愚弄和压榨,推动宗教改革。
所以路德翻译《圣经》在借鉴前人翻译的基础上,更着重大众化的语言,他的宗旨就是用日常生活中生动易懂的语言来代替原来晦涩难懂的书本语言。
在以德国中东部地区书写语言(die ost m itteldeutsche Schreibs p rache)和那里的萨克森官方语言(die s?chsische Kanzleis p rache)为主体的基础上,路德在如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选词方面路德下足了功夫。
当时普遍使用的是上萨克森地区的官方语言和图林根方言,方言土语不尽相同。
路德就特别注意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怎样去讲方言土语。
他说:“……我们不得不去问一问在家里的母亲们,问一问在胡同里的孩子们,问一问集市上的贩夫走卒,要亲眼看一看他们在谈论时是如何开口的,并按此进行翻译……”。
经过搜集之后,他对手中的语言进行总结加工。
在方言中,werld,kündig,t w ingen等词非常上口,但路德通过跟当时作为权威的纽伦堡官方语言比较之后,将这些词最终定为welt,k nig, z w ingen。
就这样,除了当时由于商业交往引进来的外来词汇,如Bank,Bankr ott,B ilanz和由于宗教改革产生的专有词汇Ref or mati on,evangelisch之外,许多现有的德语词汇都是经过路德的认真选择而确定的。
当两个或三个、三个以上的不同形的词同义时,路德就选择一个或两个常用的标准化的词,使形义统一。
选词形,定词义的一个标准就是发音,他选择圆润上口,或铿锵有力的读音,并保证在元音、辅音上吐音清晰,从而促进了德语文字的定型化。
二、路德翻译《圣经》时除了善于使用当时民间词语之外,还十分注意恢复古代词语的生命力。
如在《尼伯龙根之歌》(13世纪)里出现的短语“sein Mütchen an je mand kühlen”(向某人发泄自己的愤怒),路德就把它用在了自己的译文中,现代德语写为“Der Feind gedachte:ich will...den Raub austeilen und meinen Mut an ihnen kühlen”(敌人想:我要……进行掠夺,向他们发泄我的愤怒)等。
再如源于古哥特语的“laikan”或古希腊语的“lak2tizein”,现代德语写成“l cken”,路德也将它用在了翻译中,现代德语的写法是“Es w ird dir schwer wer2 den,wider den Stachel zu l cken.”(你将难以抗拒管束)。
三、路德在翻译《圣经》时特别注意“小”词,如ja,denn,doch,sonst,allein等的运用。
这些词富于感情色彩,可以加强语气,起到了强调句意的作用,如v mb wilches willen doch Christus gest orben ist就比干巴巴的原句v mb wilches willen Christus gest orben ist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以至于小品词至今还在德语语言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路德倾向于简化语言,他运用连词,摆脱框架束缚,在不影响句意的基础上,将复杂的句子简单化。
原来的Vnnd es begab isch,yun de m sie deselbst waren,ka m die zeyt das sie geperen s ollte,vnnd sie gepar yhren ersten s on.经路德翻译简化为Vnd als sie daselbs waren,ka m die Zeit,das sie geberen s oll2 te.Vnd sie gebar jren ersten s on.此外,路德还通过将名词译为动词,来简化语言,(但这不同于现代德语的动词名词化,或功能动词)例如,vnd sie werden e w r ettlichen yum t od helffen路德将其译为vnd sie werden e wer eltiche t?dten.路德还是第一个在德语从句中使用尾语序的人,现在这已成为德语从句的标准语序,它避免了句子重叠的情况,使得表达更清晰、明白和具有逻辑性。
五、路德翻译《圣经》还推动了德语正字法的统一。
当时德语正字法还没有出现,新旧德语同时存在,德语还处于语言的过渡时期,因此在路德翻译的《圣经》中也出现了新旧德语的碰撞,如中性词的复数,有时路德用古德语的词尾形式:die bret,die heup t,die kind,但有时又以-er作词尾,变为bret2 ter,heup ter,kinder等等。
当然这其中也存在着他自己无法肯定的东西,但这为日后德语语法和正字法的进一步统一提供了参考和标准,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下面提供一个小小的段落,就可以看出45 第2期侯素琴:马丁・路德与现代德语路德翻译《圣经》所取得的进步,该段落是《新约・马太福音21,14,17》:门特尔(Johann M entel)1466年的译文:14.Vnd die blinden vnd die la men genachten sich zuo i m in de m te mpel:vnd er gesunt sy.17.Er lie?sy vnd gieng aus aus wendig der stat in bethania:vnd belaib do vnd lert sy von de m reich gotz.(Johann M entel,Stra?burg1466)路德于1546年的译文:14.Vnd es giengen zu j m B linden vnd La men i m Te mpel,vnd er heilete sie.17.Vnd er lies sie da,vnd gieng zur Stad hinaus gen Bethanien,vnd bleib daselbst.(M artin Luther, Ausgabe von1546)现代德语译文:14.I m Te mpel ka men Lahme und B linde zu ihm, und er heilte sie.17.und er lie?sie stehen und ging aus der Stadt hinaus nach Betanien;dortübernachtete er.(14.有瞎子和瘸子到圣殿来找耶稣:他就治好他们。
17.于是耶稣离开他们,出城到伯大尼去,在那里过夜。
)②路德翻译《圣经》极大地推动并进而促成了德语的统一,对德语文学的发展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