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ppt

合集下载

规划教材-PPT课件 共89页

规划教材-PPT课件 共89页

G 1G 2G 3G 6
G 3G 4
G 2G 3

G 3G 4
G 2G 3 G 2G 3G 4G 7
G2
uS 2
G3
G5
G1
G6 uS 6 G4
iS 5 G7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路基础
2
c2 3
c1 5
64 1
7 c3

iS 5

isq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路基础
例2.5.2 程。
试用矩阵方法列写出图示电路的基本回路方
R2
uS 2
2
R3
R5
i
3
l2
5
R1
R6 uS 6 R4
iS 5 R7
6
i
l3
i
4
i
l4
7
1
l1
解:观察法 选树T:{5,6,7},
1 0 0 0 0 1 0
B 0 1 0
0
0
1
1

0 0 1 0 1 1 1
③ 0 0
44
2
5
1
①①
1
6
5
3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路基础
44 2 2
1 ②
54
62
5 5 6 ②6
③ 3
1③
5
6
3
34 5 6
0 1 1 0
0
1
1
1

1 0 1 1
3
支路的编号按先连支 后树支的次序编排
基本回路的方向取 与连支的方向一致
4 1l5
6
1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环境生态学(盛连喜)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环境生态学(盛连喜)

三、地球自我调节理论——Gaia 假说
Gaia 假说的主要观点和贡献是:
① Gaia 假说强调,生命是全球尺度的现象。地球生态系统没有孤 立的生命。生活的生物有机体必须调节其生存的星球。否则,物 理和化学进化的力量将会使得它们变得不适于生物的生存。 ② Gaia 假说认为,不能将物种的进化与它们的环境分离开来,这 两个过程紧紧地耦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调节成功与否依赖 于生物的进化和物质环境进化的不断耦合。这在一定意义上发展 了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
遗传 多样性
基因水平
分子 细胞 个体
物种 多样性
物种水平
不同层次
生态系统 多样性
景观 多样性
多样化和变异性
景观空间结构 功能机制 时间动态
生态系统水平
生物区系特点 生境的多样性 物种的濒危状况 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灭绝速率变动及机制 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保护物种和持续利用
二、生物多样性
(三) 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
5.纬度、栖息地异质性和生产力
从区域范围考虑,物种数量随自然条件的适宜性、栖息地异质性、 与散布中心的隔离程度和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
6.生物地化循环
生物多样性水平与土壤营养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7.系统稳定性
在一定程度上,生物多样性越高、越复杂,生态系统就会越稳定
不同的观点认为,稳定性应该有一个阈值,超过该数值后,多样 性非但不能增加系统的稳定性,甚至可能产生破坏性作用。
三、地球自我调节理论——Gaia 假说
(一)Gaia 假说的形成和发展
Lovelock J E在1969 年关于生命起源的国际会议上,第一次提出 了Gaia 假说。 1979 年,第一部著作《Gaia:对地球上生命的新认识》 1988年,第二部著作

光纤通信(第二版)课件PPT(刘增基著)

光纤通信(第二版)课件PPT(刘增基著)

第1章 概 论
为了克服气候对激光通信的影响,人们自然想到把激光束 限制在特定的空间内传输, 因而提出了透镜波导和反射镜波导的 光波传输系统。透镜波导是在金属管内每隔一定距离安装一个 透镜,每个透镜把经传输的光束会聚到下一个透镜而实现的。 反射镜波导和透镜波导相似,是用与光束传输方向成45°角的 两个平行反射镜代替透镜而构成的。这两种波导,从理论上讲 是可行的,但在实际应用中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难。首先,现 场施工中校准和安装十分复杂;其次,为了防止地面活动对波
由于没有找到稳定可靠和低损耗的传输介质,对光通信的 研究曾一度走入了低谷。
第1章 概 论
1.1.2 现代光纤通信 1966 年,英籍华裔学者高锟(C.K.Kao)和霍克哈姆
(C.A.Hockham)发表了关于传输介质新概念的论文,指出了利用 光纤(Optical Fiber)进行信息传输的可能性和技术途径,奠定了 现代光通信——光纤通信的基础。当时石英纤维的损耗高达 1000 dB/km以上,高锟等人指出:这样大的损耗不是石英纤维 本身固有的特性,而是由于材料中的杂质,例如过渡金属(Fe、 Cu等)离子的吸收产生的。材料本身固有的损耗基本上由瑞利 (Rayleigh)散射决定,它随波长的四次方而下降,其损耗很小。 因此有可能通过原材料的提纯制造出适合于长距离通信使用的 低损耗光纤。如果把材料中金属离子含量的比重降低到10-6以 下,就可以使光纤损耗减小到10 dB/km。再通过改进制造工艺 的热处理提高材料的均匀性,可以进一步把损耗减小到几 dB/km。这个思想和预测受到世界各国极大的重视。
十一五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光 纤 通 信(第二版)
刘增基 周洋溢 胡辽林 编著
任光亮 周绮丽
西 安 电 子西科 技 大 学 出 版 社

第二章 经济法的定义和调整对象

第二章 经济法的定义和调整对象


第二节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国家经济调节关系与民间社会经 济关系——经济法与民商法
☆ 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同民间社会经济关系相 比,在主体身份和地位、社会关系的内容、形式 和处理原则等,都有显著不同。
☆ 民商法调整民间社会经济关系,而不能调 整国家经济调节关系;经济法调整国家经济调节 关系,而不能调整民间社会经济关系。
? ②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民事立法之外制定和实施 经济法以对市场秩序进行调控,这可以说是当今 世界各国的一种普遍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 客观必然性。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经 济 法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特定性
经济法是规范国家经济调节之法,其调整对 象是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有关主体 之间的社会关系,即国家经济调节关系。
☆ 1992年后出现经济协调关系说、需要干预 经济说、经济管理与市场运行关系说、宏观调控 说、行政隶属关系说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 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学者对经济法的不 同定义
? (1)经济法就是苏维埃社会主义的不同部门的、 在调整经济活动中起职能上的相互配合作用的规范 和制度的总和,不是苏联法律体系中的独立部门。

第二节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国家经济调节关系与国家行政管理 关系——经济法与行政法
经济法所调整的国家经济调节关系也是一种 国家经济管理关系。国家行政管理中一部分涉及 经济领域,并具有经济性内容,其发生的社会关 系也是一种国家经济管理关系。但这与经济法所 调整的国家经济调节关系有所不同。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二节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山东大学web技术课程教学ppt2

山东大学web技术课程教学ppt2
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6
《网站规划与网页设计》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
4.站点结构:描述站点在服务器上的目录保存方式; 一个站点对应一个文件夹。文件夹和文 件名一定要“望名知义”,站点结构中的 目录和文件名是大小写敏感的。
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7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
被引导的导航- ebay的Email确认函
返回
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7
《网站规划与网页设计》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
浏览器导航
图2.10 浏览器导航
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8
历史纪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
网站徽标和名称要放到主页的左上方
返回
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32
END
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0
《网站规划与网页设计》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
网站导航
返回
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1
《网站规划与网页设计》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
被引导的导航- ebay
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网站规划与网页设计》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
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9
收藏夹
《网站规划与网页设计》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 ppt课件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  ppt课件

ppt课件
10
1.2 刀开关与自动开关
1.2.1 刀开关
刀开关又称闸刀开关,是结构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手控电 器。刀开关在低压电路中用于不频繁地接通和分断电路,或用于隔离 电路与电源,故又称“隔离开关”。
1.刀开关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刀开关由绝缘底板、静插座、手柄、触刀和铰链支座等组成。如
图1-5所示为其结构简图。
ppt课件
6
❖ 2 触头系统
触头是电器的执行机构,在衔铁的带动下起接通和分断电路的作用。
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触头通常用铜制成。铜质表面容易 产生氧化膜,使触头的接触电阻增大,从而使触头的损耗也增大。有些 小容量电器的触头采用银质材料,与铜质触头相比,银质触头除具有更 好地导电、导热性能外,触头的氧化膜电阻率与纯银相比相差无几,而 且氧化膜的生成温度很高,所以,银质触头的接触电阻较小,而且较稳 定。
❖ (1)机械灭弧 通过机械装置将电弧迅速拉长。 ❖ (2)磁吹灭弧 在一个与触头串联的磁吹线圈产生的磁场作用下,电弧受
电磁力的作用而拉长,被吹入由固体介质构成的灭弧罩内,与固体介质 相接触,电弧被冷却而熄灭。 ❖ (3)窄缝(纵缝)灭弧法 在电弧所形成的磁场电动力的作用下,可使电弧拉 长并进入灭弧罩的窄(纵)缝中,几条纵缝可将电弧分割成数段且与固体 介质相接触, 电弧便迅速熄灭。 ❖ (4)栅片灭弧法 当触头分开时,产生的电弧在电动力的作用下被推入一 组金属栅片中而被分割成数段,彼此绝缘的金属栅片的每一片都相当于 一个电极,因而就有许多个阴阳极压降。对交流电弧来说,近阴极处, 在电弧过零时就会出现一个150~250V的介质强度,使电弧无法继续维 持而熄灭。由于栅片灭弧效应在交流时要比直流时强得多,所以交流电 器常常采用栅片灭弧。

第二章__河川径流

第二章__河川径流

流域面积A越小,Q越小,但洪水涨落较为急剧。流域形
状影响径流汇集时间的长短和径流形成过程。若流域形 状狭长为羽毛形,则出口断面流量就小,径流过程的变
化较小而历时较长。相反,流域形状为扇形,则出口断
面流量大,径流过程的历时较短。
2.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主要是流域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流域的地理位置一般以流域中心和流域边界的经纬度来表
顺直微弯型河段
弯曲型河段(长江下荆江蜿蜒型河段)
分叉型河段(长江南京附近八卦洲)
游荡型河段(黄河花园口)
顺直微弯型 分汊型 散乱型
弯曲型
第二节 河川径流的形成
降落在流域表面的雨水,除去损耗外,剩余的部分
从地面和地下汇入河槽中而形成河川径流。其中来自地
面的部分称为地面径流,来自地下的部分称为地下径流
(2)蒸发
流域内的蒸发是指水面蒸发、陆面蒸发、植
物散发等各种蒸发的总和。
在一次降雨过程中,蒸发对径流影响不大,但对降雨 前的流域蓄渗影响却很大;如蒸发强度大,则雨前土壤的 含水率就小,降雨的入渗损失量就增大,而径流量就减小 。因此,蒸发也是影响径流变化的重要因素。
2.下垫面因素 流域的地形、土壤、地质、植被、湖泊等自然地理 因素,相对于气候因素而言,称为下垫面因素。
(3)降水强度(mm/min或mm/h):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
降水的变化过程直接决定径流过程的趋势,降水过 程是径流形成过程的重要环节。
2.流域蓄渗过程
降水开始时并不能立即形成径流。雨水被流域内的树木、杂 草以及农作物等的茎叶截留一部分,不能落到地面,称为植物截 留;落到地面上的雨水,部分渗入土壤,称为入渗;单位时间内 的入渗量(mm)称为入渗强度(mm/min或mm/h)。降雨开始时入 渗较快,随着降雨量的不断增加,土壤中水分逐渐趋于饱和,入 渗强度减缓,达到一个稳定值,称为稳定入渗;还有一部分雨水 被蓄留在坡面的坑洼里,称为填洼。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ppt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ppt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 材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基础教程
刘甫迎 党晋蓉 刘焱
第4章 用自由表(Free Tables)
4.1 表结构的创建及修改
4.2 数据(记录)的输入、保存、浏览 4.3 表的打开、关闭、显示和定位 4.4 记录数据的修改和删除 4.5 表的排序、索引和查询 4.6 表的计算、汇总 4.7 多表的关联、连接和更新 4.8 其它有关命令操作
(11) 货币型(Currency)字段(Y)
(12) 二进制 (binary)字符型字段
(13) 二进制(Binary)备注型字段
3.字段宽度——字段中能够存放的最大字符数或数字的最 大位数字符型字段不得大于254个字符,否则用 备注 型字段存贮。 数字型字段(N)的宽度=整数位数+ 小数位数+1(小数点) 逻辑型字段宽度为1, 日期型、日期时间型、货币型、双精度数据型字段宽 度为8 备注型、通用型、整数型以及二进制备注型 (Binary)字段宽度为4。 浮点数值型字段(F)的宽度=整数位数+小数位数+1(小 数点) 二进制字符型(Binary)为1到254个字节。
4.1 表文件结构的建立和修改
4.1.1 表的结构 一、表的结构的建立
表文件的后缀名为.DBF。 结构(字段)
表文件 数据(记录)
1.字段名——由汉字、字母、0—9的数字、“—”下划线组成。 如:学号、NAME、XH-1等。
2.字段类型: (1)字符型(Character)字段(C):存贮所有能打印的ASCⅡ
4.小数位:字段的类型是数字型(N)和浮点型(F),就须给出 小数位数。
4.1.2 建立表结构的命令CREATE
命令格式:CREATE [<文件>|?] 功能:建立一个新的表文件。

2-2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

2-2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

第二章第二节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
开始说明退出
本演示文稿中的Flash均可以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放大观看;
Flash中的、图标表示可选择不同的演示;
、、分别表示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请勿将本演示文稿及其中的素材用于商业用途,违者必究。

建议在PowerPoint2003或以上版本中运行本演示文稿;
本演示文稿中的Flash必须启用宏和ActiveX控件才能正常观看;
一、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二、三视图的形成
三、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四、物体三视图的画法及作图步骤
一、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二、三视图的形成
三、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讨论:怎样判断长方体上各表面间的相对位置?
四、物体三视图的画法及作图步骤。

公共关系(第二版)ppt

公共关系(第二版)ppt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三)广泛性 公共关系的广泛性包含两层意思: 一层意思是公共关系存在于主体的任
何行为和过程中; 另一层意思是指公众的广泛性。
(四)整体性 一个企业或个人公共关系的宗旨是使
人们全面地了解自己,从而建立起自己的 声誉和知名度,它侧重于一个组织机构或 个人在社会中的竞争地位和整体形象,使 人们对自己产生整体性的认识。
2、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思想 和活动。
3、公共关系是现代组织管理的 独立职能。
4、信息沟通与传播是公共关系 的特殊手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概括以上四点内容,我们可 以对公共关系给出一个简洁的定 义: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 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 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适应 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 和管理职能。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工商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关系
理论、实务与技巧
周安华 苗晋平 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章 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与基本原则 第四章 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和人员 第五章 几种常见的对象型公共关系 第六章 公共关系工作的一般程序 第七章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第八章 公共关系中的人际交往 第九章 公共关系中的演讲艺术 第十章 公共关系广告 第十一章 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第十二章 危机处理的公关技巧 第十三章 公共关系策划 第十四章 公共关系写作 第十五章 CI战略 第十六播
(一)传播的基本含义 1、传播的含义
传播是指个人间、群体间或 群体与个人之间交换和传递新闻、 事实、意见、感情的信息过程, 这种传播是双向性的信息交流和 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传播的要素 (1)信源:也称传播者、传者或

信号与系统第二章(陈后金)2PPT课件

信号与系统第二章(陈后金)2PPT课件
2 1 0 1 2
x [k]
3
22
1
k
2 1 0 1 2 3
x [ k ] 3 [ k 1 ] [ k ] 2 [ k 1 ] 2 [ k 2 ]
2021/4/8
28
二、基本离散时间序列
5.单位阶跃序列
定义:
u[k] 1
2 1 0 1 2
✓ [k]与u[k]的关系:
[k]u[k]u[k1]
2021/4/8
1 k 0 u[k]0 k 0
k
k
u[k] [n] n 29
二、基本离散时间序列
6.矩形序列
1 0kN1
RN[k]0 otherwise
N 1
R N[k]u[k]u[kN ][km ] m 0 RN[k] 1
k
21 0 1 2
N1
2021/4/8
30
二、基本离散时间序列
7.斜坡序列
即0N = m2p , m = 正整数时,信号是周期信号。
如果0 /2p m/N , N、m是不可约的整数, 则信号的周期为N。
2021/4/8
23
[例]判断下列离散序列是否为周期信号.
1) x1[k] = cos(kp/6)
0 /2p 1/12, 由于1/12是不可约的有理数,
故离散序列的周期N=12。
-1 0 1 2 3
k
➢ 序列的列表表示
表示k=0的位置
x[k]=[0, 2, 0, 1, 3, 1, 0]
2021/4/8
18
二、基本离散时间序列
1.实指数序列
r >1
x[k]Akr, kZ
0< r <1
r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
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 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 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在 北山坡得到精心保护的那同一种枞树林砍 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 就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 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 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 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
第二节 环境保护
一、环境保护的定义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
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 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 的总称。
环境保护与环境管理是两个既有区别又 有联系的概念。
第二节 环境保护
❖ 二、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 1.预防和治理由生产、生活活动引起的环
境污染。 ❖ 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 ❖ 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 ❖ 此外,防止臭氧层破坏、防止气候变暖、
委员会(WECD) ❖ 《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
式 ❖ 4.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21世纪议程》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概述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
其他各种活动的场所。 (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反过来,人类能够利用自然环境提供 的各种条件去能动地改造自然。
这种改造自然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 能有两种,即良性的或恶性的。
在处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人 类往往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指出:“但是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 我们。每一次胜利, 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 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 全不同的、出乎 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 初的结果又消除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 小亚细亚以及 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 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 到,这些地 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 材
主 编21世纪法学系周列教珂材
副主编 孙佑海 王灿发 贾其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总目录
❖ 第一编 绪 论 ❖ 第二编 环境法学总论 ❖ 第三编 环境污染防治法 ❖ 第四编 自然资源保护法 ❖ 第五编 国际环境法
第一章 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 [本章概要]:正确地认识人类与自然环境 之间的关系规律。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原 因和分类,进一步认识当今环境问题的严 峻性。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 国策。
❖ (一)保护环境是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发 展的客观要求 自然界有着不依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发展规律,人类也有着开发利用 自然的巨 大能力
❖ (二)我国环境状况的严峻现实决定了必 须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 (三)保护环境是保障我国现代化建设顺 利进行的需要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概述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 1.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 ❖ 2. 《公元2000年的地球》 ❖ 3. 1983年11 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
境和社会环境。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
2.按照环境要素分,可分为大气环境、水环 境、海洋环境、土壤环境、生 物环境等
3.按照环境的功能分,可分为农业环境、工 业环境、交通环境、生产环境、 生活环境、 旅游环境等。
4.按是否为人类居住区分,可分为生活环境 和生态环境。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
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对于人类的意义 自然环境对人类起码有三方面的作用。 首先,一定质量的环境是人类赖以存在和 延续的条件。 其次,自然环境是人类取得各种生活资料 和生产资料的源泉。 再次,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和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
(二)次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又称 第二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不恰当地开 发利用环境而 使环境的结构和状态发生不 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三、环境问题的定义与分类
次生环境问题又表现为两种形式,一 是环境破坏,另一是环境污染。 1.环境破坏,是指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退 化及由此而衍生的环境效应。
事物的环境,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和作 用于人类这一对象的所有外界影响与力量 的总和。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
3、环境法上的环境要受各国环境管理对象 和环境立法的制约,不同的国家对环境有 着不同的概括和定义。从下定义的方法上 来看,大致有演绎式、枚举式和混合式三 种。
一、环境的定义与分类 (二)环境的分类 1.按环境要素形成的原因分,可分为自然环
国土整治、城乡规划、植树造林、 控制水
第二节 环境保护
❖ 土流失和荒漠化、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
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 容。
❖ 三、环境保护是我国的
国策,是由环境保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我国环境状 况的现实
所决定的。
第二节 环境保护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
2.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直 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入了超过其自净 能力的 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 质量降低,以至影响人类及其他生物 正常生长和发展的现象。
当代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次生环境 问题。
环境法所要防止和解决的主要是第 二环境问题,但也必须包括由第二环 境问题诱发的第一环境问题。
第一章 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概述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
一、环境的定义与分类 (一)环境的定义 1、在通常意义上来说,环境是指围绕某一
中心事物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2、环境科学上的环境主要是以人类为中心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
三、环境问题的定义与分类 环境问题是指在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
的作用下发生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环境结构和状态变化的现象。
根据环境问题发生的原因,可把环境 问题分为两大类: (一)原生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又称 第一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原因使环境 的结构和状态 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 的现象。如火山爆发所造成的大气污染, 山洪暴发所造成的水土流失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