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耕地抛荒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份
粮食播种面积
总产量
其中水田面积
总产量
(万亩)
(万公斤)
(万亩)
(万公斤)
1978
110.8
29443
91.58
26589
1983
111.4
40788
92.38
Baidu Nhomakorabea
38138
2000
105
2010
106
这一组数据说明:
40420 40201
91.2 90
37300 36380
1)1978 年属于农村集体化时期,粮食播种面积大,但是粮食单产和总产较低。
而胜桥后洛村水利设施差,大部分属于无水田,稍有旱情就会失收,因而造成良
田荒芜,如果照这次抽样调查的比例推算,全市荒芜良田已达 8 万亩。
为了掌握全市耕地抛荒状况,我走访了在市农办工作了三十年而今已退休的
肖主任,他告诉我:我市耕地抛荒有三种类型,一是季节性抛荒,原来一年两熟
甚至三熟,稻-稻-油,稻-稻-菜,现在只种一季水稻,每年六月份插田,九月份
2)1983 年是实行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第一年,极大地释放了农村生产潜力,
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达历史最高水平。
3)以后这 30 年,粮食生产有所下滑,但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随后,我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重点解剖了兰江乡景星村,胜桥后洛村、玉
泉村,共三个村五个村民小组,调查情况列表如下:
水田抛荒比例
关于农村耕地抛荒的调查
太原理工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 1101 班 王宏 摘要: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解决十三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的头 等大事,“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耕地是解决吃饭问题的根本。千百年以来, 我国农民珍惜和依赖耕地,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但经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大量农业精壮 劳力涌入城市务工,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随之而来的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 锐减,农村良田大量荒芜,国家的粮食安全遭遇挑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今年 暑假,我回到了家乡——湖南省常宁市,作了一次社会调查,采取重点走访和数 据统计相结合的方式,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关键词:耕地抛荒 土地流转 粮食 劳动力
底收割,耕地只利用四个月,其余八个月处于荒芜状态,现在全市统计数据每年
双季稻面积在 40 万亩以上,实际还达不到 20 万亩。二是阶段性抛荒,就是那些
水源条件好的地方,有些家庭劳力全部外出务工,承包地又不愿转给人家耕种,
于是便荒芜了。等自己想回家种田或者想转包给人家了,这些田又可以恢复。这
种状况大约占总面积的 5-8%左右。三是永久性抛荒,像我市的盐湖、莲塘、松
种田经济效益低是耕地抛荒的又一原因。兰江乡景星村上二组廖组长给我算 了一笔账:现在种一季水稻每亩需要化肥 150 元,种子 50 元,大田管理 120 元 , 收割 120 元,合计每亩的成本 720 元。如果种植得好可以收割 500 公斤稻谷,按 现在 2.5 元/公斤的价格计算可以卖的 1250 元。除去开支可以获得 530 元的利益。 若按一个劳力一年种植 6 亩计算,年收入也就 3180 元。如果遭到干旱,洪涝, 病虫等自然灾害,收入还达不到这个水平。而外出务工的效益比种田要成倍增加, 如胜桥镇胜塘村杏木塘组,李冬华,从 26 岁就在外打工,现在在浙江某地从事 电焊工作,每天工资 170 元,月平均工作 22 天,月收入就有 3740 元。高于一个 劳力种田的年收入。另外农民工吴小军,在株洲从事水管安装工程,年工作八个 月,月收入 5000 元年收入达到 40000 元,想到于一个劳力种植 75 亩水稻的收入, 75 亩的劳动量是一个人无法完成的。 3)耕地流转不畅,土地承包管理不力。
乡镇名
村名
组名
水田面积 抛荒面积 抛荒率(%)
(亩)
(亩)
兰江
景星
新平
60.33
8.10
13.43
兰江
景星
上二
68.00
5.00
7.35
胜桥
后洛
杏木塘
42.30
20.00
47.28
胜桥
后洛
胡家
64.50
6.00
9.30
胜桥
玉泉
段家
28.00
4.00
14.29
合计
263.13
43.10
16.38
从上表看出:兰江景星村和胜桥玉泉村由于水源条件好,抛荒面积相对较好,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经历近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大量农业精壮劳力涌入城市务工,农村人
口向城镇转移。随之而来的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锐减,农村良田大量荒芜,
国家的粮食安全遭到挑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今年暑假,我回到了家乡——湖
南常宁市,作了一个社会调查,采取重点走访和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式,现将调
柏、柏坊、江河、新河等几个乡镇位于大灌区下游,因灌渠年久失修,来不了水,
辖区内又没有中小型水利工程,即便有一些山塘因淤塞蓄了不少水,但也无济于
事,造成许多水田常年荒芜。这类面积全市不少于 3 万亩。
二.荒原因初探 1)村庄空心化——打工成主流,耕田成副业
据调查统计五个组共有劳动力 219 人,其中常年在外打工 133 人,占 60.7%, 景星村上二组有 20 户,95 人,有男女劳动力各 25 人,共 50 人。其中外出打工 男劳力 22 人,女劳力 19 人,外出占总劳力的 82%,在家耕田的大多是 60 岁以 上的老人,如 65 岁的吴世桂和 63 岁的老伴就耕种了 20 亩水田,村支书吴书记 感慨道:时下的农村,打工挣钱是主流,耕田种地成副业。有学者讲道:时下“村 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副业化”。因地被弃耕抛荒也就不足为奇了。 2)种粮经济效益低——种一年田不如打一个月的工。
查情况综叙如下:
一.耕地抛荒现状:
常宁市位于湖南省南部,湘江中游南岸被誉为“八宝之地,金属之都,中国
油茶第一市”。总面积 2052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120 万,辖 4 个接到办事处,15
个乡镇。有水田面积 49 万亩,旱地面积 10 万亩。首先我从常宁市政府网站获取
了一组与耕地经营利益和粮食生产的数据,列表如下:
随着农村社会发生的生老病死,升学,当兵,就业,迁徙等,人口不断的发 生变化,而人口,劳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变化造成部分耕地无力耕种。当前,尽 管农村土地流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认识上,机制上,操作上和体制上 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土地流转因素 。特别是农民和基层干部认识和观念的滞 后,市场机制不健全,程序不规范,操作不规范等,土地流转基本没有形成体系, 基层对土地管理存在畏难情绪,没有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宣传工作,致使部分土地 抛荒。 4)农田水利设施成旧,自然灾害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