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自我与社会认知(1)

合集下载

第二章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及自我认识

第二章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及自我认识
b.容易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以为是,不易处 理好人际关系;易骄傲,常对自己提出过高要求,承担 无法完成的任务、义务而导致失败。
调适方法:
a.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需要不断完善
b.要看到他人的长处,欣赏他人的独特性
c.多与他人交往,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和认真对待来自他人的反馈意见
自卑心理主要表现:
a.自我评价低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及自我认识
授课时间
安排
第3、4周
教学器材与工具
多媒体
授课类型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双语课程□其他□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一、通过对个性的自我认知,使大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帮助大学生清楚的理解大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情绪问题与认知歪曲、不合理的信念相关
列举了小故事《两个秀才的故事》加以分析了认知与心理行为的关系。
第二节 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及其优化
一 社会认知概述
•社会认知的内涵
定义(布鲁纳):个体对社会客体的感知和认识过程,包括对他人、对自己和对群体的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二、让学生了解社会认知的基本知识点,,理解大学生常见的印象特征和成因,掌握大学生印象管理的方法。帮助大学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正确分析和归因,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三、要求学生掌握自我意识的概述,并懂得如何完善和提升自己的自我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学会和谐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与自己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报告》教学案例
课后小结:从实际出发,切入学生的兴奋点,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学生学习之后对理想信念有新的感悟,思想境界有新的提升,教学效果不错。

第三讲认识社会的方式——社会认知

第三讲认识社会的方式——社会认知

(二)社会知觉的途径
• 1.知觉他人的 外表 知觉他人的 •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我们首先就会注意到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 认知对象的外表,包括外貌和仪表 外貌和仪表, 认知对象的外表,包括外貌和仪表,外貌 主要侧重长相、身材等生理特征, 主要侧重长相、身材等生理特征,仪表则 主要指服饰、 主要指服饰、发型等后天修饰成分 • 菲亚 罗兰说:“你的服饰往往表明你是哪 菲亚.罗兰说 罗兰说: 一类人,它能代表你的个性, 一类人,它能代表你的个性,一个与你会 面的人往往会根据你的衣着来判断你的为 人。
马斯洛人的需求层次理论
三、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 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
• 1.印象:是个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 .印象: 象。 • 2.印象形成:个体接触到新的社会情境时。 .印象形成:个体接触到新的社会情境时。 总是按照以往的经验, 总是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 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 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 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 】
• 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比如 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 教师在学生面前作出符合教师这一社会角 色的行动。 色的行动。
【4】投人所好 】
• 戴尔 卡耐基在《如何赢得朋友并影响别人》中总 戴尔·卡耐基在《如何赢得朋友并影响别人》 卡耐基在 结了人们普遍喜欢的6种方法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种方法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结了人们普遍喜欢的 种方法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 这六种方法是: 这六种方法是: • (1)真诚的对别人感兴趣; )真诚的对别人感兴趣; • (2)微笑; 2)微笑; • (3)要记住名字是一个人语言中最美,最重要的 )要记住名字是一个人语言中最美, 声音; 声音; • (4)做一个好的聆听者,鼓励别人谈他们自己; )做一个好的聆听者,鼓励别人谈他们自己; (5)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事; )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事; • (6)真诚地让别人觉得他自己重要。 )真诚地让别人觉得他自己重要。

第3讲自我与社会认知

第3讲自我与社会认知
,它与自我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你可能认为 自己聪明,有同情心,以及乐于助人,这些都是你自 我图式的内容。
团体图式:指我们对某个特殊团体的认知结构,有时 候也叫团体刻板印象(Stereotype)。团体图式使得 我们将某些特质归于一个特殊团体的成员所共有。比 如我们常常根据刻板印象认为山东人勤劳、诚实;认 为美国人乐观、爱助人。
图式:是指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它包括对 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 一些特殊的事例。人们用图式来组织他们关于某个主题 的知识、关于周围的社会世界,这种心理结构影响人们 所注意思考和识记的信息。
社会认知中的图式包括:
个人图式(Person schemas):指我们对某一特殊个体 的认知结构,比如我们对毛泽东就有一个个人图式,这 个图式的内容包括:有勇气、自信、百折不挠等。
自我服务偏见
例子
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 ——> 我的历史课得了A是因为我用功学习了。
将失败归因于运气和外在的因素。
而社会学得了D是因为考试很不公平。
与他人相比,认为自己更好
——>
我比我姐姐对我的父母更好。
盲目的乐观主义
——> 即使50%的婚姻都失败了,我仍相信我的婚姻会持久而幸福。
虚假的普遍性和独特性 ——> 我知道多数人都和我一样相信全球变暖会威胁到我们的未来。
Higgins提出的自我差异理论(Self-discrepancy theory)指出,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包含三个部分:
理想自我(ideal self):自己希望自己的样子 应该自我(ought self):自己认为自己应该的样子 实际自我(actual self):目前实际的样子
在Higgins看来,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具有自我指引的作用。其中 理想自我指引着个体对目标的追求,而应该自我使得我们回避一些 目标。他认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存在的差距,会促使人们 缩小二者之间的距离,如果没有缩小这种差距的话,个体会产生不 满与失的情绪(Disappointment/dissatisfaction/sadness),而不能缩小 现实自我和应该自我之间的距离的话,则会引发焦虑和恐惧等情绪 (anxiety/threat/fear)。

自我知觉与社会知觉课件

自我知觉与社会知觉课件
(二)自我的结构
10
(三)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自我发生与形成的标志(1)物—— 我知觉分化(有三个阶段)阶段一:物 ——我感觉分化——婴儿出现 了主体感觉感觉到触摸自己的身体和触摸别的东西 不一样。阶段二:自己的动作——动作对象的分化 (一岁末)如推球、拉床单把床单上的小猫吓跑等。阶段三:自己—— 自己的动作分化
四、 如何自我管理(一)如何留下一个好印象—印象管理印象管理——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的期望来看待自己。
自我表现的方法:1、 迎合:使自己看上去与别人类似。2、 自我促进:想让自己看上去是有能力的。3、 示范:树立一种品德高尚和正直的印象,有时是 为了使对象产生惭愧的感觉。4、 祈求:宣扬自己的缺点,企图依赖他人,寻求同 情。
2、 图式的作用■ 记忆作用■ 自动化推论■ 增加信息■ 包含情感启动社会认知
■ 从这个人的回答中可以知道其自我意识比较肤浅。
■ 11.我是内向而心理常有矛盾的人■ 12.我是有时有自卑感的人;■ 13.我是感情脆弱的人;■ 14.我是渴望真诚友谊的人;■ 15.我是愿意得到别人理解的人■ 16.我是能理解他人的人; 17.我是有时拘谨的人;■ 18.我是宁愿自我感受的人;■ 19.我是不愿被人怜悯的人; 20.我是相信自己的人。
三、认识自我的方式(一)内省探索内心深处,检视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动 机历程。(二)观察观察自身行为与情境,从而确认自己。(三)比较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从而认识自己。
27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 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第二节社会认知——我们对他人的认识社会认知——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 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一 、社会认知的特征与图式( 一 )特征1、 选择性2、 互动性3、 防御性4、 完形性

正确认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教案)-小学生心理健康通用版

正确认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教案)-小学生心理健康通用版

教案:正确认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的概念。

2. 培养学生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思等方式,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社会角色。

3.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自信心。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认识自我。

2. 引导学生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进行自我分析。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认知,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

2. 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面对挑战的勇气和自信。

教学内容1. 心理自我: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包括性格、情绪、动机等。

2. 社会自我:让学生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

3. 自我认知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思等方式,了解自己。

4.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的概念。

2. 自我认知的方法。

3.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难点:1. 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的区别与联系。

2. 如何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思等方式,深入了解自己。

3. 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角色扮演道具。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图画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自我认知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3. 活动: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理特点和社会角色。

4.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正确认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2. 提纲:- 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的概念- 自我认知的方法-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课后作业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让学生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思,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心理特点和社会角色的文章。

自我与社会认知发展

自我与社会认知发展

本 节 内 容
1 自我概念的发展
1.1自我的出现 1.2我是谁?
-学前儿童的反应
在前两个月里,婴儿练习一些反射图示, 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重复一些令他愉快的动 作,他们正在熟悉自己的身体能力(如啃手指,挥动手臂) 2个月大的宝宝可以做出那些使自己感到快 乐的动作——个人作用感。 Eg 挂在床边的铃铛, 踢腿伸胳膊碰到
1 自我概念的发展
2 自尊
2.1 儿童期自尊的成 分
文化、种族
文化种族
2.2 青少年期的自尊
2.3 自尊的稳定性 2.4 自尊的影响因素
个人主义社会
追求个人目标 为个人成就感 到骄傲
集体主义社会
相互依赖 • Click to add Text 重视谦逊 • Click to add Text 很少出风头 • Click to add Text 自我价值来源 • Click to add Text 于对所属群体做 出的贡献
2.1 儿童期自尊的成 分
哈特认为,4-7岁的儿童可能处于自我膨胀阶段,他们
2.2 青少年期的自尊
2.3 自尊的稳定性 2.4 自尊的影响因素
倾向于在所有方面积极评价自己。
大约8岁起,儿童的自我评估和他人对其的评价越来越 接近。——镜像自我(Cooley,1902)
3 同一性的形成 4 了解他人
自认为重要领域有能力-总体自我价值高
2.2 青少年期的自尊
2.3 自尊的稳定性 2.4 自尊的影响因素
经历升学与青春期的变化。 男女-外貌-情绪 成功解决成年初期的发展挑战时,
3 同一性的形成 4 了解他人
自尊会逐渐增加。
本 节 内 容
1 自我概念的发展
2 自尊

《讲社会认知》PPT课件.ppt

《讲社会认知》PPT课件.ppt
n ..\视频\(社会认知)做个文明好礼人-第一印象.wmv(29:)



会晤他人是人际交往的重要部 分,期间的礼仪有若干原则。 早到等于守时: 座位等候安排 握手掌握分寸 名片谨慎交换 善于利用眼神 注意聆听 离去最后一击
LISTEN : L:LOOK,注视对方,试用“肯尼迪总统 眼神法”;I:INTEREST,表示兴趣,点头、 微笑、身体前倾,都是有用的身体语;S: SINCERE,诚实关心,留心对方说的话,做真 心善良的回应;T:TARGET,掌握目标,对方 故意离题,马上带回主题;E:EMOTION,控 制情绪,就是听到过分言语,也不要发火;N: NEUTRAL,避免偏见,小心聆听对方的立场, 不要急于捍卫己见。
2、什么决定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 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第一印象包括亲眼见到对方所 获取的印象,也包括看到或听到对 方其他方面的信息时所形成的印象。 ①外表 ②才华 ③间接获取的信 息
3、如何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
①显露自信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②微笑待人,不卑不亢。 ③仪表举止得体。 ④言行举止讲究文明礼貌。 ⑤讲信用,守时间。
6、你同他(她)谈话时,眼睛望着何处? a.看着其他的东西或人。b.盯着自己的纽 扣,不停玩弄。c. 直视对方眼睛。 7、你选择的交谈话题是· · · · · · a.自己所热衷的。b.两人都喜欢的。c.对方 所感兴趣的。 8、通常第一次交谈,你们分别所占用的时间 是· · · · · · a.我多于他。b.差不多。c.他多于我。 9、会面时你说话的音量总是· · · · · · a.声音高亢热情。b.很低,以致别人听的较 困难。c.柔和而低沉。
10、你说话时姿态是否丰富? a.我常用姿势补充语言。b.偶尔做些手势。c.从不 指手划脚。 11、你讲话的速度怎么样? a.频率相当高。b.十分缓慢。c.节律适中。 12、假如别人谈到了你兴味索然的话题,你将· · · · · · a.打断别人,另起一题。b.显的沉默、忍耐。c.仍 然认真听,从中寻找乐趣。 (a=1;b=3;c=5) A、首次效应差(12-22) B、首次效应一般(23-46) C、首次效应好(47-60)

自我认知与社会环境认知

自我认知与社会环境认知

什么令人真正 感到幸福和满足?
??
在人们很放 松、什么事也不 做的时候
(比如看电视)
??
当人们在专心致 志地、积极地参与 从事某种活动、忘 记了时空和自己的 时候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 经常参与该活动的心理倾向;或者说,兴 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职业兴趣是指一个人想从事某种职业的愿 望,即一个人力求从事某种职业的心理倾 向,或称为争取得到某种职业的意向。
乐趣是兴趣的第二个阶段,又称为爱好,它是在有趣的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珍妮.古道尔从小就喜 欢生物,11岁的时候接触到一本书《生活在丛林中的人猿 泰山》,由此对黑猩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她开始痴迷于 这个丛林之王,为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行为,1960年,26 岁的她只身来到在周围人看来是一片黑暗、充满野兽的非 洲丛林。刚到森林的时候,她吃尽了苦头,“它们抓我的 衣服,打我的脑袋,用树枝和石块砸我”。但是经过长期 的跟踪,她逐渐赢得了黑猩猩的信任,那些可爱的黑猩猩 甚至大摇大摆的闯入她的帐篷,找她要香蕉吃。她与黑猩 猩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通过研究黑猩猩的习性,她发现 黑猩猩会组成相互合作的捕猎团体,会制造、使用简单的 工具…..古道尔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出版了几十本著 作,为人类揭开黑猩猩的秘密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 要时刻反省自己。
认识自我的途径
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认识自我的纬度
(一) 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机能、外貌、 体能等生理特征的认识。生理自我对个人最大的 意义在于,个人首先要悦纳生理我、尊重自己的 生理特征,进而有意识的开发生理我,以增强应 对多变、竞争日趋激烈的职业环境能力。

认知自我了解社会

认知自我了解社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自知者明认识自我
• 二、大学生培养良好的认知自我能力的意义
• 当代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8~22岁之间,正处于心理迅速成熟又尚未完 全成熟的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还处在不断发展中,在当前复杂多变、 多种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存的社会环境下,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和自省, 他们的认
• 知自我、自我评价就易出现偏差,自我控制就可能失去,对其大学生活 乃至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 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饱和状态,随之而来的便是一 系列的心理问题。
• 此来麻痹自己的心灵,甚至滋生自杀倾向等严重心理问题。 • (一)认知自我有利于当代大学生识别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偏差 • (二)认知自我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 (三)认知自我有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制订人生职业规划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自知者明认识自我
• 三、当前大学生认知自我能力现状
第一章 认知自我了解社会
• 第一节 自知者明认识自我 • 第二节 知人者智认知社会 • 第三节 适者生存认知环境
返回
第一节 自知者明认识自我
• 一、认知自我的内涵
• 认知自我也叫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 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 、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 为及人格的判断与评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自知者明认识自我
• 五、培养大学生自我认知的途径
• (一)通过心理辅导加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 心理辅导,通常包括当面辅导和问卷调查两种方法,前者主要集中解决
个别问题,如恋爱失败或家庭不幸,考试挂科造成的情绪低落或长时间 的注意力不能集中等问题;而后者针对普遍性问题,如人际关系困难,大 学就业 • 的心态调整,贫困生资助的感恩教育等。 • 在进行个别问题的心理咨询时,我们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引 用艾里斯的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既可以是个体也可以 是其所在的团体辅导。

第三章 社会认知ppt课件

第三章 社会认知ppt课件
c.加权平均模式(特征重要性) A: (3*3+3*2+2*4-3*3)÷4=3.5 B: (3*1+1*3)÷2=3 A>B
注:括号中为权重
二、印象形成中的认知偏差
(一)首因效应 (二)近因效应 (三)晕轮效应 (四)刻板效应 (五)投射效应
精品课件
(一)首因效应
首因即首次或最先的印象,即我们日常生 活中所说的第一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 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较重视最先得到的 信息,对他人作判断。
在形成自己的印象时个体倾向与将认知对象看成 一个整体的、综合的形象。
印象形成是人们第一次遇见陌生人或在与之交往 的初始阶段,根据很有限的信息资料所产生的是否 喜欢他的感觉和对其人格的认知。
精品课件
(二) 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
安德森(N.H.Anderson)等人从20世纪 60年代就开始对印象形成的过程进行了 系统研究,并提出了几个信息加工处理 模型: 1、加法模式 2、平均模式 3、加权平均模式
精品课件
知觉他人情绪的线索—表情
➢ 表情是反映人们的内心态度、情绪、动机 等心理活动的基本线索和外在表现形式。 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情绪语言,一般分为面 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三种类型:
➢ 面部表情 是指由面部肌肉和五官的变化所表 示的情绪状态;如图
➢ 身段表情:是指借助全身姿态和四肢活动来表 达情绪和情感。
剧本:是指人们对事件或事件的系列顺序的图式,尤其是指 一段时间内一系列有标准过程的行为。该图式包括人们在某 情境下所发生事件的有序组织的信息。
精品课件
总之,
社会认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 许多问题需要注意。比如在认知过程中刚刚 获得的信息与认知者原有认知结构之间的关 系、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的易获得性以及认 知者的期望、动机、情绪和情境等都会对社 会认知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

大学生的社会认知与自我意识

大学生的社会认知与自我意识
• 1.社会知觉
• 在社会环境中,对人或群体的社会特性及各 种社会现象的初步认识。
通过社会知觉形成的直接的认识在头脑中保 留下来的形象。 在社会知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认识。
• 2.社会印象

• 3.社会判断

大学生社会认知的特征
• 社会知觉的三个共同特征:
(1)社会认知的选择性。
(2)社会认知反应的显著性。
晕轮效应
• 也称光环效应
• 当我们了解一个人时,可能被他的某种突出的特
点所吸引,以致忽略了其他特点或品质。
哪些气质更容易引起晕轮效应?
——阿希的研究
聪明 灵巧 勤奋 热情 果断 注重实际 谨慎 聪明 灵巧 勤奋 冷酷 果断 注重实际 谨慎
热情、有毅力、 慷慨大方、受人 爱戴、快活、幽 默
• 一方面大学生要注重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以赢得机会。
•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自己核心品质的培养来
克服或弥补第一印象可能造成的偏差。
近因效应
• 指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 的现象。 • 事物给人留下的最后印象往往非常深刻,难以消 失。对一个事物或对一个人接触的时间延长以后, 该事物或人的新信息、最近的信息就会对认识和 看法产生新的影响,甚至会改变原来的第一印象 • 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起作用大,与熟人交 往时近因效应作用大。
21
眼神
• 如果人们的眼睛在 说一件事情,而舌 头又在说另一件事 情,老练的人会相 信前者。
常用的身体语言
• • • • • • • • • 摆手:制止或否定 双手外推:拒绝 双手外摊:无可奈何 双臂外展:阻拦 搔头皮或脖领:困惑 搓手和拽衣服:紧张 拍脑袋:自责 耸肩:不以为然或无可奈何 V字手势:胜利

第ㄧ课自我与社会

第ㄧ课自我与社会
印度狼童故事:兩個女孩,長期與 狼群居在一起,愛吃生肉和死雞, 用四肢爬行,白天睡覺,夜間覓食, 發出狼叫聲音。
(1)家庭-父母。 (2)學校-同儕、師長 (3)工作職場-高度理 社會化 機構 性化組織、 去人性 化的管理。 (4)社會-演藝人員、 學者、企業家、傳 道人士、黑道。 媒體 工作 家庭 學校 職場 社會 傳播 (5)媒體傳播-善、惡 好、壞的價值觀
2 .社會化機構
3.再社會化(活到老學到老)
自願性 再社會化 再社會化 1.意義:個人在早年 社會化過程中欠缺 某部份學習經驗, 或為適應新環境而 必須重新學習新價 值、行為與角色。
再社會化
非自願性 再社會化
2
.


(1)自願性再社會化:為適應新社會角色而 投入某一社會化機構。如老年的長青學院、 單親家庭成長團體、在職訓練、宗教信仰。 (2)非自願性再社會化:為社會和諧、整合 目的,強制某些偏差行為者進入機構重新 學習。如精神疾病者強制治療、犯罪者的 監獄矯治、軍隊的思想與行為改造。
2
.
生理遺傳




地理 環境
人格
社會 文化
(1)生理遺傳: (2)個人際遇:個人經歷 順利與否,如求學遇到 良師益友,求職遇到貴 人相助或提拔。 個人 際遇 (3)社會文化:如民主社 會或印度人民。 (4)地理環境:環境良窳, 如嚴寒或嚴熱。
3
.




獨特性
持久性
人格
複雜性
(1)獨特性-每個人是 與眾不同的。 (2)統整性-完整個人 (3)複雜性-身心特質 綜合表現。 統整性 (4)持久性-長時間構 成,持久穩定,變 化漸進方式進行。如 江山易改,本性難 移。

第2讲自我与社会认知

第2讲自我与社会认知
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 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也就是说根据别 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中国人的自我检控能力较强, 比较在乎他人的要求与期望,所以中国人在社会中的适应 能力较强。
第2讲自我与社会认知
14
(9)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
第2讲自我与社会认知
7
对自我觉知的测量: Fenigstein: Self Consciousness Scale Kulm:The Twenty Statement Test : Who am I?
第2讲自我与社会认知
8
(3)自尊(Self-esteem )
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在 心理学家看来,拥有自尊是一个人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研究者还发现,打保龄球的人在全倒(spare或strike)后有30%是时间 在微笑,其他时候有23%的时间在微笑。微笑既是一种沟通手段,也是快 乐的表达,是社会互动的一部分,是一种沟通技巧。
第2讲自我与社会认知
29
非言语线索:
▪ 距离(Distance):人际距离是判断的指标之一 ▪ 姿势(Gestures):体态语言 ▪ 目光(Eye contact):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第2讲自我与社会认知
11
(6)自我展示(Self-presentation)
指人们在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Jones提出6种策略:
自我抬高(Self-promotion):通过行动把自己的正性信息呈现给别人。 显示(Exemplification):向他人显示自己的正直,引起他人内疚。 谦虚(Modesty):故意低估自己的良好品质、成就和贡献。 恳求(Supplication):向他人表达自己的不足与依赖,引起他人同情。 恫吓(Intimidation):用威胁的方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逢迎(Ingratiation):说他人喜欢的话,俗称拍马屁。

自我与社会认知的发展

自我与社会认知的发展
• 给5~6岁和9~10岁的儿童讲故事,故事中有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分享玩具,有的孩子拒绝 分享,然后让他们预测在以后的相似情况下,儿童可能分享多少玩具(例如,没有, 很少,许多,非常多)。同时让他们说明主人公的行为是好的还是坏的,并评定好 (或坏)的程度(有点好/坏,相当好/坏,非常好/坏)。最后挑出一种特质(大方对小 气)来描述人物的行为。之后,他们指出人物表现出该特质的程度(例如有点大方, 相当大方,非常大方)。结果显示,两个年龄的儿童都做出了恰当的行为推论,即故 事中跟别人分享的儿童在将来会分享更多的玩具。但这些推理的基本依据在不同的年 龄是不同的。5~6岁儿童依据的是好坏程度,而不是大方小气程度,9~10岁儿童依据的 大方小气程度。
自我概念的发展
• 自我意识是何时出现的? • 研究婴儿自我认识的一种重要方法——使婴儿接触关于自 我的某些视觉表征(让他们看关于自己的录像或照镜子), 观察婴儿如何对这些影像作出反应。 • 胭脂测验(对象、程序、结果、讨论) • 虽然许多18~24个月大的儿童就开始有自我认识,但是他 们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自我是一个随时间而发展的实体。到 4岁以后的学前儿童才形成持久的自我概念。(彩纸影像 实验) • 认知的发展与社会经验共同促进了儿童自我认识。 • 许多发展心理学家主张:学前儿童的自我概念是具体的、 物理性的,几乎没有任何心理方面的自我意识。而又有一 些研究表明学期儿童是有关于心理自我的最初概念的。
自我与社会认知的发展
内容
• • • • • 自我概念的发展 自尊:自我的评价成分 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同一性的形成 社会认知的另一面:了解他人 研究假设(问题)
自我的概念
• 我是谁?自我的概念 • 自我是个人关于自身的认识和观念。(金 盛华,《社会心理学》) • 查尔斯· 库利和乔治· 赫伯特· 米德提出,自我 概念在社会互动中得到发展,并在一生中 经历许多变化。库利使用镜像自我这个术 语来强调个体对自己的了解是他人对其态 度的反应: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是从社会这 面镜子里看到的自己的影像。 • 关于自我的概念各派心理学家有多种解释。 (如詹姆斯的主体我与客体我,弗氏自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受到了情境的影响。
9
(5)心态
是指我们理解自己的能力,有的人坚信他们的能力是二分的 ——要么有能力,要么没有。Carol Dweck把这个称之为:
固定心态(fixed mindset):我们的能力是不会变化的。根据这
个观点,我们的智力、体育能力、音乐天赋等一切都是早已固 定不会变化的。对成功更为渴求,遭受挫折时很容易放弃。 其他人则被德韦克称之为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能力是 可变的,在逐渐积累的,把挫折看作是通过自身努力而成长的 机会。
味着他们关心自己在较大的团体中的成员身份,
7
(3)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
内省(introspection),你向内心深处探索,并审视跟想法、
感受及动机有关的内在信息。
进行内省:人们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经常依赖这些信息来源, 人们很少花时间去思考自己;纵使人们进行内省,他们的感受或 行为的原因也可能会隐蔽得让意识无从觉察简言之,自我无法仅 靠自我省察来了解;假如自我省察是认识自己的唯一知识来源,
对自我觉知的测量:
Fenigstein: Self Consciousness Scale Kulm: The Twenty Statement Test : Who am I?
(3)自尊(Self-esteem )
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拥有 自尊是一个人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Baumeister 提高自尊的方法: 用自我服务的方式去解释生活,用自我障碍的策略为失败找借 口,使用防卫机制否认或逃避消极的反馈,学会向下比较以及 采用补偿作用,在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受怀疑时转到自己擅长
Higgins的自我差异理论 Self-discrepancy theory 理想自我(ideal self):自己希望自己的样子 应该自我(ought self):自己认为自己应该的样子 实际自我(actual self):目前实际的样子
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具有自我指引的作用:理想自我指引着个 体对目标的追求,而应该自我使得我们回避一些目标。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存在的差距,会促使人们缩小二者之 间的距离,如果没有缩小这种差距的话,个体会产生不满与失 望的情绪(Disappointment/dissatisfaction/sadness),不能缩小现
(2)认识世界的两种思维
自动化思维(automatic thinking): 指无意识的、不带意图目的、自然而然的并且不需要努力
的思维。很多行为都属于自动化思维,比如即使在遇到很
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也不会坐下来等考虑好了以后才去做。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是通过对周围环境进行的一种自动分 析,这种分析是以我们过去对世界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的。
Jones提出6种策略: 自我抬高(Self-promotion):通过行动把自己的正性信息呈现给别人。
显示(Exemplification):向他人显示自己的正直,引起他人内疚。
谦虚(Modesty):故意低估自己的良好品质、成就和贡献。 恳求(Supplication):向他人表达自己的不足与依赖,引起他人同情。
恫吓(Intimidation):用威胁的方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逢迎(Ingratiation):说他人喜欢的话,俗称拍马屁。
(7)自我障碍(Self-handicapping)
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的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
使用这种策略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他人不把我们的失败
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 的归因。
他们知道在镜中的影像是自己而不是其他动物,并且也知道自
己和以前看起来不一样。
4
将这个红色颜料的测试加以变化,然后运用到蹒跚学步的 儿童身上,结果发现,人类的自我认识在18个月左右就开始 发展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初步的自我意识也会变得越来越
复杂。通过向不同年龄的人们提出同一个简单的问题“我是
谁?”,心理学家研究了人类的自我概念从孩童到成年是如 何演变的。通常儿童的自我概念是一些具体的、具有清楚界 限的以及易于观察的特征,如年龄、性别、居住环境及嗜好 等。一个九岁儿童是如此回答这个问题的:“我有棕色眼睛
会比较?当不存在一个客观标准用来衡量他们并且在这一特定领域中
正处于对自己的一种不确定状态时(2)你会选择将自己与谁进行
比较?上行比较(upward social comparison)和下行比较(donward
social comparison)。 仅仅想象自己置身于天堂是无法带来满足感的,你同时还得想象别人深 陷于恐怖的地狱之中。
的关系来定义自我,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经常会受到别人的想法、 感受及行动的左右。
6
(2)自我定义的性别差异
要求男性和女性大学生描述他们生活中的重要情绪事件,女性
更多地报告了关系性事件,即与亲密个人关系有关的事件。男 性更多地报告整体性事件,即与他们在较大团体中的成员身份 有关的事件。 女性对关系的依赖(relational interdependence)更高,这意 味着她们更加关注其亲密关系,比如她们对丈夫或孩子的看法。 男性对团体的依赖(collective interdependence)更高,这意
13
2、和自我有关的心理学概念
(1)自我图式( Self-schemas ) Markus:一个人对自己的特殊信念,指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
与自己有关的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系统。(
Higgins: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人们在
加工与处理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时效率更高,记忆效果也最好。
能会认为这表明自己的能力低下。 通过赞扬努力的方式,使孩子们觉得自己在某个领域有特长也是 个好主意。 赞扬应避免传递这样的信息,即个人在这一领域拥有的能力是业 已固定的。赞扬应传递这样的信息:通过努力工作可以获得能力。
12
(6)通过他人认识自己
通过与他人比较认识自己 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即人们通过与 他人的比较来得知自己的能力和态度(Festinger, 1954) 这个理论围绕两个重要问题展开:(1)你什么时候进行社
与他人相比,认为自己更好
盲目的乐观主义 虚假的普遍性和独特性 ——>
——>
——>
我比我姐姐对我的父母更好。
即使50%的婚姻都失败了,我仍相信我的婚姻会持久而幸福。 我知道多数人都和我一样相信全球变暖会威胁到我们的未来。
(6)自我展示(Self-presentation)
指人们在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
控制性思维(control
thinking)
指有意识控制的思维,即人们坐下来,慢慢地仔细考虑某 件事情。罗丹著名的雕塑“思考者”就惟妙惟肖地模仿了
控制性思维。
(3) 认知法则 便利法则(availability heuristic)
根据一件事进入脑海的容易程度来作出判断。医生们在诊断
病情时会使用便利法则,不同疾病进入其脑海的容易程度,
(8)自我检控:(self-monitor)
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 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也就是说根据别人的表
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9)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
也叫自我实现的预言,它是指我们对他人的期望
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我们对他的
10
思考题:父母应该如何养育子女?
如果你去拜访一个正在帮助孩子辅导功课的父母,你会发现父 母会时而给予孩子一些赞扬——在西方文化中是这样的。“你的 地理作业做得不错。你这幅画看上去真棒!”“你每道数学题都
做对了,”很多成年人认为赞扬孩子是有益的,因为这使他们感
觉良好并提高他们的内在动机。然而正如我们刚刚所看到的,有 些时候奖励实际上会降低内在动机。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会影响他们的诊断。
象征性法则(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 人们根据一事物与某典型事物的相似程度来加以归类,
比如给你一张照片,让你判断上面的女孩是吉林人还是
胖的人认为自己胖得不得了的时候,就社会认知
(1)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 人们如何思考自身和周围世界的过程,指人们如何选择信息、
解释世界和使用社会信息来做判断和决策的过程。
社会认知的基本前提是认知吝啬者观点:人们不太愿意付出
自己的认知资源,除非万不得已的时候。
11
问题的关键在于表扬所传递给孩子们的信息。我们不希望孩子认 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他们便无法对挫折 作出恰当的反应。更好的做法是关注孩子的努力,以此鼓励持能力 增长观的孩子,这一观点是指在遭遇困难时努力学习会获得回报。
当孩子表现良好时也不要过分关注或赞扬他们的努力,因为他们可
为了了解动物是否有自我意识,研究者将一面镜子放入动物
的笼子里,直到他熟悉这面镜子为止。然后他们给动物做了短 暂的麻醉,并在他们的眉毛或耳朵上涂上红颜料。在苏醒之后 动物们在镜子前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研究发现,黑猩猩在看到 镜子之后,会立刻摸他们头上被涂上红色颜料的部位。
3
这些研究指出,黑猩猩和海豚可能也有一种初步的自我意识。
期望行事,心理学家Darly和把这种现象叫做自证
预言。在教育领域有广泛影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
是一种自证预言。
(10)体像(Body image)
用来描述与个体对自己躯体知觉有关的现象的总
称 。人的行为和态度与自我及社会现实紧密联系
在一起,躯体经验是自我的一部分;精神分析学者
则把躯体经验看成是人格过程的反映,当一个并不
(5)自我服务的偏差
加工与自我有关的信息时出现的一种潜在的偏差:一边轻易地 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一边欣然接受成功的荣耀,在很多情况下, 我们把自己看得比别人要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