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
“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
“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为加快建设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提升基本环境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主要污染物减排、改善水环境质量,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编制了《“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提升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能力和水平为总体目标,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的建设任务,提出了保障《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是指导各地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
《规划》范围包括全国所有地区的设市城市、县城及建制镇(港澳台地区除外)。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将其作为提升基本环境公共服务、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大环保民生工程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工作任务。
“十一五”期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积极落实国家部署,不断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截至2010年底,我国城镇生活污水设施处理能力已达到1.25亿立方米/日,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77.5%,设施建设超额完成“十一五”专项规划的要求,化学需氧量(COD)污染减排贡献率占“十一五”期间全国COD新增削减总量的70%以上。
与此同时,我国仍存在污水配套管网建设相对滞后、设施建设不平衡、部分处理设施不能完全满足环保新要求、多数污泥尚未得到无害化处理处置、污水再生利用程度低、设施建设和运营资金不足、运营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为进一步做好城镇污水处理工作,应在“十一五”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当前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激励约束机制日益完善、装备支撑显著增强、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精心组织、科学谋划,加快推进处理设施建设,不断提高设施运营水平。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改善环境质量的期望,以提升基本环境公共服务能力为目标,以设施建设和运行保障为主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投入,加快形成“厂网并举、泥水并重、再生利用”的设施建设格局,强化政府责任,健全法规标准,完善政策措施,加强运营监管,全面提升设施运行管理水平。
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大纲
附件1: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第一部分:"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一、总则(一)规划依据(二)规划原则(三)规划范围(四)规划年限二、现状及问题(一)基本情况(以城镇水环境现状与分析为重点)(二)"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三)供排水现状和污水处理现状(2009年)1、城镇供排水现状与分析2、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现状与分析3、污泥处理处置现状与分析4、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现状与分析5、城镇污(排)水管网现状与分析(四)主要经验、存在问题及原因三、需求预测(一)人口预测(二)供水量预测(三)污水排放量预测(四)污水处理情况预测(五)排水管网预测(六)污泥处理处置预测(七)再生水利用预测四、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一)规划目标(二)重点任务1、建设内容2、项目构成及布局五、投资规模与资金筹措六、实施计划七、保障措施八、效益分析(着重分析主要污染物削减效果)第二部分: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的说明一、总则(一)规划依据列举但不限于以下依据:1、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2、国家相关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3、全市城镇体系规划、各区县总体规划,以及各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规划、排水工程规划、排水管网规划等;4、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5、本地区水环境功能区划、质量和排放标准,水环境容量、污染物总量削减和改善要求,环境保护目标;6、城镇给水工程、环境保护、道路交通、水系防洪等专业规划。
(二)规划原则1、加强评估,总结经验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3、管网配套,泥水并重4、严格标准,控制投资5、削减总量,改善水质(三)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本行政区内县城、建制镇。
(四)规划年限其中规划现状年为2009年,规划期为2011年一2015年。
二、现状及问题(一)基本情况本地区域概况、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包括:地域、面积、人口、社会经济、城镇、河流所处流域、河流湖泊状况、水环境情况等。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2.04.19•【文号】国办发[2012]24号•【施行日期】2012.04.19•【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二○一二年四月十九日“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为加快建设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提升基本环境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主要污染物减排、改善水环境质量,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编制了《“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提升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能力和水平为总体目标,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的建设任务,提出了保障《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是指导各地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
《规划》范围包括全国所有地区的设市城市、县城及建制镇(港澳台地区除外)。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将其作为提升基本环境公共服务、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大环保民生工程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工作任务。
“十一五”期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积极落实国家部署,不断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截至2010年底,我国城镇生活污水设施处理能力已达到1.25亿立方米/日,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77.5%,设施建设超额完成“十一五”专项规划的要求,化学需氧量(COD)污染减排贡献率占“十一五”期间全国COD新增削减总量的70%以上。
“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力达 到无害化处理总 能力 的3 %以上 ,其 中东部地 区达 5
 ̄4 %以上 。 U8
— —
到2 1 年 ,全 面 推进生 活 垃圾分 类试 点 ,在 理设施 的模式 。逐步统筹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 施的规划 05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 )完善 收 转 运体 系。 二
5 %的设 区城市初 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 收运处理 ,各省 和建设 ,交通相对便利乡镇 的生活垃圾 ,优先考虑纳入 0
2 . 要求 。推广生 活垃圾 压缩式 收转运方 式 ,统 建设
市处理能力6 .万吨/ 53 日,县城处理 能力2 . 1 万吨/ 8 日;生 筹布局生活垃圾转运站 ,加强压缩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建 活垃圾无 害化 处理能力 中选用焚烧 技术的达到3 %,东 设与升级改造 。推广密闭化收运 ,淘汰敞开式收转运生活垃圾分类示 范城市 。
— —
到2 1年 ,建立完 善的城镇 生活垃圾处理监管 05
体 系。
1 . 任务 。加大生 活垃圾 收集力度 ,提 高收集 率 建设 和收运效率 ,扩大收集覆盖面 ,交通便利地 区、经济发
二 、主要任 务
( ) 快处理设施建设 。 一 加
照 “ 减量化 、资源化 、无 害化”的原则 ,因地制宜地选 源化处理技术 。
2 . 要求 。生活垃圾处理 设施的建设和运 营 ,要 建设 严格执行相关建设标准 、技术标准和环保标准 ,配备完 生活 垃圾 处理 技术 的选 择 ,应本 着 因地制 宜 的原 节能 、经济适用的处理技术 。东部地区 、经济发达地区
未建成设施 的城市 和县城加 快建设 ,缩小 不 同地 区生活 活垃圾收转运系统 的建设 。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城市 ,
垃圾处理水平 的差距 ,促进协调发展 。各 省 ( 、市 ) 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环资[2016]28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总局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建委、市政管委、建设局)、北京、天津、上海市水务局、海南省水务厅:为统筹推进“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工作,我们编制完成了《“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现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年12月31日 附件“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央城镇化工作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指导各地科学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编制了《“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范围包括全国(港澳台地区除外)所有设市城市、县城及建制镇。
规划期限:2016-2020年。
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是城镇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居民安全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
“十二五”以来,各地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大力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全国污水处理水平明显提高。
截至2015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2.17亿立方米/日,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85%,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但同时也应看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仍然存在着区域分布不均衡、配套管网建设滞后、建制镇设施明显不足、老旧管网渗漏严重、设施提标改造需求迫切、部分污泥处置存在二次污染隐患、再生水利用率不高、重建设轻管理等突出问题,城镇污水处理的成效与群众对水环境改善的期待还存在差距。
十二五期间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现状分析与前景预测
“十二五”期间,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个人投资在内,城市污水处理总投资达到4500亿元。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未来五年,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的治理投资将大幅增加。
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污水治理累计投入将达到1.06万亿元。
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谈到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时,明确提出要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回用率。
根据记者了解的情况,污水处理支持政策将陆续出台。
这意味着,已经走过“十一五”黄金周期的污水处理行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有戏”。
产能需求巨大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严格控制影响地下水的城镇污染。
削减城镇生活污染负荷,推进管网系统改造,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回用率,加强垃圾填埋场建设和治理。
地下水是我国生活、工业、农业用水的重要水源,但由于地表水的污染加剧,地下水的水质也在日益恶化。
环保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90%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遭受有机和无机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污染。
并且这种形势还在恶化,国土资源部近几年的调查显示,有40%的城市地下水水质在不断恶化。
地下水污染的加剧,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不高有关。
数据显示,2009年底我国的污水处理率仅为73%,今年的目标是达到80%,即使今年达到目标,仍然与发达国家90%的污水处理率存在较大差距。
据业内人士估算,“十二五”期间,污水处理产能需要增长67%才能满足污水处理需要。
专项规划年内报批出于地下水污染防治等方面需要,污水处理将继续得到政策的支持。
据记者了解,《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和《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两项规划已经纳入《“十二五”期间报国务院审批的专项规划整体预案》,将于年内正式报批。
据上述两项规划测算,“十二五”期间,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个人投资在内,城市污水处理总投资达到4500亿元。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未来五年,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的治理投资将大幅增加。
“十二五”规划城镇污水处理总体目标与要求
“十二五”规划城镇污水处理总体目标与要求她在报告中总结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和“十二五”期间的城镇污水处理的主要目标和要求,并对未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行业的改进与监管措施做了简要的介绍。
以下是她报告内容的简要摘录:一、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近几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十一五”末期,全国污水处理厂的总数是2496座,总处理能力达到1.25亿m3/日,与“十五”期间相比,污水处理厂数量增长了3.1倍,总处理能力增长了2.1倍,城市污水处理率增长了25%,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平均负荷能力增长了14%,污水年处理量增长了2倍,削减COD增长了2.2倍。
而截止到2011年,全国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总数已超过3000座,总处理能力达到1.3亿m3/日以上。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在城镇污染物减排,特别在COD减排方面,担负着70%以上的减排任务。
1、在污水处理方面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行业已经发展了近二十年,通过我国“十五”、“十一五”期间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的比较,以及二十年来城镇污水排放量、污水处理量和污水处理率的变化趋势比较,可知近年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的发展相当迅速。
2、在再生水利用方面“十一五”末期,我国城市再生水生产能力达到1200万m3/日以上,实际再生利用量接近1000万m3/日,再生水的利用量较低,不到全国污水处理量的10%,需在“十二五”期间加强和提高。
截止到2012年2月,目前在全国3000多座污水处理厂中,有近700座的规模为2100万m3/日,出水标准为一级A标准,即达到再生水的基本要求,其总数、规模分别占全国污水处理厂的21%和15.5%,这在“十二五”期间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在污泥的处理处置方面目前我国污泥的年产生量已超过3000万吨,对污泥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处置率仅占30%左右,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处置是指将污泥焚烧、制肥、建材等。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发[2011]42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为推进“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制定本规划。
一、环境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在认识、政策、体制和能力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分别下降12.45%、14.29%,超额完成减排任务。
污染治理设施快速发展,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72%,火电脱硫装机比重由12%提高到82.6%。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全面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不断深化,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于Ⅲ类的比重提高到51.9%,全国城市空气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降26.3%。
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生态保护切实加强,核与辐射安全可控,全社会环境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程度进一步提高,“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和重点任务全面完成。
当前,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矛盾凸显,压力继续加大。
一些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区域和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
农村环境污染加剧,重金属、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土壤、地下水等污染显现。
部分地区生态损害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核与辐射安全风险增加。
人民群众环境诉求不断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居高不下,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二○一二年四月十九日“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为提高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根据我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现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组织编制了《“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的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明确政府工作重点,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11〕9号)的重要支撑,是指导各地加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和安排投资的重要依据。
规划范围包括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县城(港澳台地区除外),并通过以城带乡、设施共享等多种方式服务于常住人口3万人以上的建制镇。
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是城镇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近年来,我国城镇生活垃圾收运网络日趋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数量和能力快速增长,城镇环境总体上有了较大改善。
截至2010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年清运量2.21亿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3.5%,其中设市城市77.9%,县城27.4%。
但也要看到,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生活垃圾激增,垃圾处理能力相对不足,一些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
同时,部分处理设施建设水平和运行质量不高,配套设施不齐全,存在污染隐患,影响城镇环境和社会稳定。
为此,应在“十一五”有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及时把握国家高度重视、资金投入力度加大、激励约束机制日益完善、装备支撑显著增强、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精心组织、科学谋划,加快推进处理设施建设,不断提高设施运营水平。
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
关键词:经济管理建设规划通知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有关单位:现将《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建设项目的实施要严格按照投资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
省发改委省建设厅省环保厅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二日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是城镇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根据全省“十二五”规划总体要求编制的《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规划范围为全省设市城市、县城及重点流域范围内的建制镇、其他部分建制镇。
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
规划依据为《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08~2020)》、《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方案》、浙江省太湖流域、钱塘江流域、瓯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等。
一、现实基础(一)“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十一五”我省着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城镇污水处理水平,有效控制城镇水环境污染,实现全省水环境的全面改善和良性循环。
2007年浙江省所有县以上城市(包括设区市、县级市和县城)都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提前实现“十一五”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标。
2008年太湖流域杭嘉湖地区所有建制镇提前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提前完成国务院有关太湖治理的目标要求。
截止2010年底,全省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1.3%,其中副省级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1.1%,其它设区市为77.6%,县级市及县城为76.7%,完成《浙江省“十一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确定的污水处理率目标。
规划的实施对我省水污染物减排工作贡献显著,促进我省超额完成了“十一五”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明显改善了全省地面水水质。
“十一五”我省加快规划项目的建设,规划新建污水处理厂102个,实际建成90个;规划形成污水处理能力567.8万立方米/日,实际形成污水处理能力490万立方米/日。
“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
到2 1年 ,全 国所有设 市城市和县城具有污水 05
集 中处理 能力 。
— —
再生水规模 ( 万立方米/ 日)
注:I3 个重点城市指直辖市 、计划单列市 和省会城市 。 6
1 1 2O
3 8 85
பைடு நூலகம்
2 7 65
到2 1年 , 05 污水处理率进 一步提 高, 城市 污水处
“ 二 五 ” 时期 城镇 污水 处理 及 再 生利 用 主 要 指 标 十
指标 设 市城 市 2 1 拄 00 7. 75 2 1 年 05 8 5 新 增 75 .
模 、内容和布局 。
突出重点 ,科学引导 。重 点建设 和完善污水配套管
其中:
污 水
3 个重点城市 6
P l isR g lto sa dR ls oi e ,e ua in n u e c
l ,
双 I l l 乘 试 枧
I V a
统筹规划 ,合 理布局 。污水处理要 与经济社 会发展
水平相协调 ,与城镇 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 ,与环 境改善 要 求相适应 ,与环保 产业 发展相促进 ,合理确定建设规
工艺 。
污泥无害化
处 置率 ( ) %
设市城市
<2 5
7 0
其 中:3 个 重点城市 6
县 城
8 0
3 0
加强监管 ,促进 运行 。建立健全有效 的监管 和绩 效 考核制度 ,强化对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和运 营全过程 的监 督管理 ,促进设施正 常运行 。
( )主 要 目标 。 三
雨 污分 流 。对 已建 的合 流制排水 系统 ,要 结合 当地 条 件 ,加快实施雨 污分流改造 。难 以实施 分流制改造的 , 要采取截流 、调 蓄和处理 措施 。在有条 件的地区 ,逐 步 推进初期雨水 收集 与处理 。分流制雨水管道泵站或出 口
十二五热点环保政策解读及相关产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高规格、高投入、重落实、全方位覆盖污水领域2012年5月4日,国务院发布《“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
相比通常由环保部发布的环保规划文件,《“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可算是最高规格,凸显中央政府对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的高度重视。
此次规划的投资方向覆盖了污水处理领域的方方面面,包括:管网建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污水工艺升级改造、污泥处理处置、污水再生利用、污水排放与处理效果监管等六大方面。
其中管网建设是投资的重中之重,总计2443亿元,占投资总额4271亿元的57%;其次是新增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投资,总计1040亿元,占投资总额的24%。
同时,从保证规划顺利执行的一系列保障措施上,可以看出中央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决心。
一是规划除提出修订相关规定外,特地提到,研究完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这将为政府以外的资金进入污水运营领域开启更大的窗口。
二是在资金面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污水价格机制、保障运行资金、保证建设用地。
三是在监督管理方面,规划提出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收费政策不落实、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一年内实际处理水量达不到设计能力60%,以及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但无正当理由拒不运行的地区,暂缓该城市项目环评审批,暂缓下达有关项目的国家建设资金。
但规划并没有明确暂缓环评项目的具体范围。
由于环评是绝大多数施工建设项目开工前的必备程序,假如是泛指一般建设项目,这将是最为严厉的一条措施。
纵观规划全文,之所以中央对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高度重视,原因有三:一是在《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COD削减8%、氨氮削减10%的目标。
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实现。
二是我国水资源短缺严重。
按照2009年用水量5965亿立方米计算,未来我国每年可开发水资源增速仅为0.8%。
假设2015年完成规划目标,我国每年再生水利用量将达到142亿立方米,占可用水资源量的2.4%。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行)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行)《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行)》介绍时间:2013-06-28 来源: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作者:苑宏英一、《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行)》编制背景2012年12月28日,住建部发布了《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行)》,该指南是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天津中水公司、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以及住建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在以下背景下共同编制。
1、水资源短缺众所周知,中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日趋严重,特别是北方的一些城市,情况更为突出。
如何在短期内解决这一问题,也就成为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
2、政策要求《“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中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规划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规模2676万立方米/日。
其中,设市城市2077万立方米/日,县城477万立方米/日,建制镇122万立方米/日;东部地区1258万立方米/日,中部地区706万立方米/日,西部地区712万立方米/日。
全部建成后,我国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总规模接近4000万立方米/日,其中设市城市超过3000万立方米/日,有效缓解用水矛盾,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已经提升到了政策高度。
3、再生水的战略地位再生水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推广普及再生水技术利用,已经成为了推动城镇节水减排、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行)》主要从再生水的规划及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及管理,进一步规范城镇污水再生利用。
二、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1、美国早在1906年,加州健康局首次公布了与公众健康相关的污水回用水质概念。
1960年,加州在水法中鼓励污水回用。
1992年,美国环保局和国际发展机构发布了《污水再生利用指南》在2004年又对该指南进行了修订,进一步规范污水再生利用相关工作。
截止2004年,美国已经有25个州制定了关于污水再生利用的法规,其中包括冲厕;森林灌溉;粮食作物灌溉;直接接触的景观;不直接接触的景观;建筑工地用水;工业冷却水;地下水补水等15种用途。
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
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简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镇污水的处理和再利用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重要的环保问题,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规划,以期能够有效改善城镇污水治理水平,达到治污减排、再利用的目标。
本文主要介绍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以及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规划目标《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目标为,到2015年底,全国所有的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达标排放率达到99%以上,提高污水处理水平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建设城市水环境治理体系。
规划实施方案充分考虑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和地方特点,城市污水处理应在土地利用规划、环保规划、城市规划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适应城市建设规模和发展趋势,采取灵活多样的处理技术和水源利用方式。
具体实施方案包括:1.科学合理确定污水处理能力,建设适用于本地区特点的中小型、集约化污水处理设施,重点加强城市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城市污水管网建设。
2.加强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和工艺创新,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污水处理水平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3.加强重点中小市镇以及人口较少区域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善和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水平,促进农村污水资源化、资源回收和土地利用效益。
4.推进水环境治理,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控制,加强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实现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利用协调发展。
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城镇污水处理及再利用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其中,技术和资金方面的问题最为突出。
技术问题在很多中小城市中,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限制等原因,总体污水流量比较小,建设规模较小的污水处理设施显得缺乏经济优势。
因此,在这些城市中,需要提出更为适合的处理技术和设备,以期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处理效率。
解决方案包括:1.采用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包括地生植物系统(Wetland)、人造湿地、微生物气味控制系统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资司组织召开全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
各省 ( 区、市 )推荐和 专 家评 审, 国家 能源 局 、财
政部和 农 业部决 定, 对 可再 生能 源开发 利用 基础 较
会和 实现全 面建 设 小康社 会 目标做 出积极 贡献 。经
国家 发 作
近 日, 国家 发 展 和 改革 委 员会 组 织 召 开 迎 峰
度 冬 天 然 气保 障 协调 会 , 刘 铁 男 副主 任 出席会 议
并 对 今 冬 明 春 天 然 气 供 应 保 障 工 作 进 行 了部 署 。 他 说, 今冬 明春 天然 气供 需面 临新 的形 势 。一方 面 中石 油 、中石 化、 中海油 等生产 企 业进 一步 增加 生 产 、扩 大进 口, 加快新 建 项 目投产 ,今年 资源供应 量 比去年 同期 增 长 2 % 以上 ,天 然 气供 应保 障能 0 力进 一步提 高 。 另一方面 受新 用 户大量 增加 、消 费
国家鼓 励 其实施 电力 需求侧 管理技 术和 措施 。
环 境 保 护和 改 善 民 生 意 义 重 大 , 做 好 今 冬 明春 天
然 气 稳 定 供 应 保 障 工 作 关 乎 千 家 万 户 居 民生 活 , 各 有 关 方 面 要 高 度 重视 , 抓 好 各 项 措 施 的落 实 。 国 家 发 展 和 改 革 委 员 会 环 资 司组 织 召 开 全 国 城 镇 污 水 、 垃 圾 处 理 设 施 建 设 “十 二 五 ” 规 划 编 制 工 作 会 议
业部就 授 予北京 市延庆 县和江 苏省如 东县 等 1 8个 0 县 ( ) 国家绿 色 能源 示范 县称 号发 出通知 。通 知 市
“十二五”规划点“水”成“金”
“十二五”规划点“水”成“金”“山旺丁,水旺财”,古人常常认为水乃生财之物:水有鱼虾之财、土地灌溉之财、舟楫流通之财……可见水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之深。
然而曾经的粗放式发展对我们的环境,包括水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随着经济发展从求量到求质的转型,对水环境的治理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根据相关机构预计十二五废水治理投入将达1.2万亿元,占环保总投入32%,同比十一五增31%。
水污染主要三个污染源:农业,生活污水以及工业用水。
对生活污染源的治理是废水治理的主要方向,其环保投入包括:1.处理水质提标;2.污水处理率提升。
农业污染源治理重在开展示范项目,工业用水治理则重在提升企业用水的利用效率。
再生水未来空间广阔投资量有望翻番,未来空间广阔。
再生水指的是城市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可用于工业冷却用水、城市园林景观灌溉等需要的水体。
根据中国水网此前发布的数据,到2010年底,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再生水平均利用率为8.5%。
在即将出台的“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大框架下,该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国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要达到20%以上,较2010年底提高超过10个百分点。
从投资额上看,据介绍,正在编制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拟新增投资额约4210亿元,其中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投资344亿元,占比8%。
发达国家再生水利用比例达到70%以上,我国再生水投资空间仍广阔,目前只是刚刚开始。
部分区域提出更高要求。
据了解,目前国内包括北京、上海、西安、杭州等城市均出台了涉及本地区的再生水利用“十二五”规划,北京市提出2015年,全市年再生水利用量将不低于10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到70%以上。
此外,未来北方缺水城市将成为落实再生水利用产业的重点地区。
再生水多种技术路径,看好MBR技术及膜生产企业。
再生水技术路线有MBR法、氧化沟法+深度处理、A2/0+深度处理、SBR+深度处理,同等规模污水且达到一级A出水标准的投资成本比较见表,几大技术流派的技术特点见表。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水利设施【发文字号】冀政办函[2012]57号【发布部门】河北省政府【发布日期】2012.06.26【实施日期】2012.06.26【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XP10【失效依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省政府文件的决定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冀政办函〔2012〕57号 2012年6月26日)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河北省“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北省“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为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改善水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环境保护厅编制了《河北省“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范围包括全省33个设市城市(11个设区市、22个县级市)、110个县城、现状人口1万人以上的建制镇(省级重点镇)。
一、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再生水利用率为目标,以建设设施和保障运行为主线,以“厂网并举、泥水并重、建管并进”为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加强监管,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速度,提高设施运行管理水平,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企业为主。
明确政府责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完善有效的支持政策;健全市场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及运营的积极性。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污水处理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总体规划相衔接,与环境改善要求相适应,与环保产业发展相促进,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内容和布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汇编:《“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目录➢国务院办公厅文件➢规划文本前言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二主要任务三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四保障措施五规划实施附件1 “十一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主要指标实现情况2 “十二五”全国城镇新增污水配套管网规模3 “十二五”全国城镇新增污水处理规模4 “十二五”全国城镇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规模5 “十二五”全国新增城镇污泥处理处置规模6 “十二五”全国新增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规模7 “十二五”新增设施运营监管能力及投资8 “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投资➢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二○一二年四月十九日➢规划文本:《“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为加快建设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提升基本环境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主要污染物减排、改善水环境质量,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编制了《“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提升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能力和水平为总体目标,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的建设任务,提出了保障《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是指导各地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
《规划》围包括全国所有地区的设市城市、县城及建制镇(港澳台地区除外)。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将其作为提升基本环境公共服务、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大环保民生工程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工作任务。
“十一五”期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积极落实国家部署,不断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截至2010年底,我国城镇生活污水设施处理能力已达到1.25亿立方米/日,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77.5%,设施建设超额完成“十一五”专项规划的要求,化学需氧量(COD)污染减排贡献率占“十一五”期间全国COD新增削减总量的70%以上。
与此同时,我国仍存在污水配套管网建设相对滞后、设施建设不平衡、部分处理设施不能完全满足环保新要求、多数污泥尚未得到无害化处理处置、污水再生利用程度低、设施建设和运营资金不足、运营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为进一步做好城镇污水处理工作,应在“十一五”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当前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激励约束机制日益完善、装备支撑显著增强、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精心组织、科学谋划,加快推进处理设施建设,不断提高设施运营水平。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改善环境质量的期望,以提升基本环境公共服务能力为目标,以设施建设和运行保障为主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投入,加快形成“厂网并举、泥水并重、再生利用”的设施建设格局,强化政府责任,健全法规标准,完善政策措施,加强运营监管,全面提升设施运行管理水平。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明确政府责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
引入市场机制,出台和完善有效的支持政策,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积极性。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污水处理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城镇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与环境改善要求相适应,与环保产业发展相促进,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容和布局。
突出重点,科学引导。
重点建设和完善污水配套管网,提高管网覆盖率和污水收集率。
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加快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
科学确定设施建设标准,因地制宜选用处理技术和工艺。
加强监管,促进运行。
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和绩效考核制度,强化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促进设施正常运行。
(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和县城具有污水集中处理能力。
——到2015年,污水处理率进一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城区实现污水全部收集和处理,地级市85%,县级市70%),县城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70%,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30%。
——到2015年,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80%,其他设市城市达到70%,县城及重点镇达到30%。
——到2015年,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以上。
——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
到2015年,城镇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一年以上的,实际处理负荷不低于设计能力的60%,三年以上的不低于75%。
“十二五”期间各项建设任务目标为:新建污水管网15.9万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规模4569万立方米/日,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规模2611万立方米/日,新建污泥处理处置规模518万吨(干泥)/年,新建污水再生利用设施规模2675万立方米/日。
规划实施后,将新增COD削减能力约280万吨/年,新增氨氮削减能力约30万吨/年。
“十二五”时期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主要指标注:1.36个重点城市指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
2.2015年全国污水处理规模(20805万立方米/日)中含2010年底在建规模(3760万立方米/日)。
3.污泥处理处置规模以干泥计(下同)。
二、主要任务(一)加大城镇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力度。
1.建设任务。
综合考虑已建及新增污水处理设施能力和运行负荷率要求,科学确定新增污水配套管网规模,优先解决已建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不足的问题,抓紧补建配套管网,重点是中西部地区设市城市以及东部发达地区的县城和建制镇。
对在建处理设施,严格做到配套管网长度与处理能力要求相适应;对拟建处理设施,应对配套管网进行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加快建设;对现有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的雨污合流管网进行改造。
“十二五”期间,全国规划围的城镇建设污水管网15.9万公里,约三分之一为补充已建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网。
其中,设市城市7.3万公里,县城5.3万公里,建制镇3.3万公里;东部地区6.1万公里,中部地区4.9万公里,西部地区4.9万公里。
全部建成后,全国城镇污水管网总长度达到32.7万公里,每万吨污水日处理能力配套污水管网达到15.6公里,大幅提高城镇污水收集能力和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
2.技术要求。
在降雨量充沛地区,新建管网要采取雨污分流。
对已建的合流制排水系统,要结合当地条件,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
难以实施分流制改造的,要采取截流、调蓄和处理措施。
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进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
分流制雨水管道泵站或出口附近可设置初期雨水贮存池,合流制管网系统应合理确定截流倍数,将截流的初期雨水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或在污水处理厂及附近设置贮存池。
(二)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能力。
1.建设任务。
从解决当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问题着手,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合理安排各地污水处理设施新增能力。
建设重点由东部城市和主要的大中城市逐步向中西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中小城市和县城倾斜,优先支持目前尚无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设市城市和县城加快建设。
对发达地区、污染严重地区、环境容量较低地区以及环境影响较大的重点流域地区,可以提出高于本规划确定的全国平均污水处理率目标要求,适当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模。
“十二五”期间,全国规划围的城镇新增污水处理规模4569万立方米/日。
其中,设市城市2608万立方米/日,县城1006万立方米/日,建制镇955万立方米/日;东部地区1898万立方米/日,中部地区1477万立方米/日,西部地区1194万立方米/日。
全部建成后,所有设市城市均建有污水处理厂,县县具有污水处理能力,各省(区、市)污水处理率均达到规划确定的目标,全面提升全国污水处理服务水平。
2.技术要求。
重点流域、重要水源地等敏感水域地区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应根据水质目标和排污总量控制要求,选择具备除磷脱氮能力的工艺技术。
污水处理应坚持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在人口密度较低、水环境容量较大的地方,以及地处非环境敏感区的建制镇,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条件采用“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处理工艺,鼓励自然、生态的处理方式。
(三)加快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
对部分已建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对主要污染物的削减能力。
大力改造除磷脱氮功能欠缺、不具备生物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厂,重点改造设市城市和发达地区、重点流域以及重要水源地等敏感水域地区的污水处理厂。
“十二五”期间,全国规划围的城镇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规模2611万立方米/日。
其中,设市城市2038万立方米/日,县城527万立方米/日,建制镇46万立方米/日;东部地区794万立方米/日,中部地区1318万立方米/日,西部地区499万立方米/日。
(四)加强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
1.建设任务。
按照“安全环保、节能省地、循环利用、经济合理”的原则,加快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
优先解决产生量大、污染隐患严重地区的污泥处理处置问题,率先启动经济发达、建设条件较好区域的设施建设。
对非正规污泥堆放点和不达标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进行排查和环境风险评估,制定治理方案和计划。
既要通过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当前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中的突出矛盾,又要从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积极探索污泥源头减量。
“十二五”期间,全国规划建设城镇污泥处理处置规模518万吨/年。
其中,设市城市383万吨/年,县城98万吨/年,建制镇37万吨/年;东部地区288万吨/年,中部地区124万吨/年,西部地区106万吨/年。
全部建成后,各省(区、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均达到规划确定的目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的环境隐患得到有效遏制。
2.技术要求。
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有关要求和泥质标准选择适宜的污泥处理技术。
采用多种技术处理处置污泥,尽可能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
鼓励将污泥经厌氧消化产沼气或好氧发酵处理后严格按国家标准进行土壤改良、园林绿化等土地利用,不具备土地利用条件的,可在污泥干化后与水泥厂、燃煤电厂等协同处置或焚烧。
作为近期的过渡处理处置方式,可将污泥深度脱水和石灰稳定后进行填埋处置。
(五)积极推动再生水利用。
1.建设任务。
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发展用户、分质供水”和“集中利用为主、分散利用为辅”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