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重点
植物组织培养考试快速复习
外植体: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由植物体上切取的根、茎、叶、花、果、种子等器官以及各种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统称为外植体。
热处理脱毒:利用病毒和植物细胞对高温忍耐性不同,选择适当的高温处理染病植株,使植株体内的病毒部分或全部失活,而植株本身仍然存活。
平板培养法:是把单细胞悬浮液与融化的琼脂培养基均匀混合,平铺一薄层在培养基底上的培养方法。
消毒:指杀死、消除或充分抑制部分微生物,使之不再发生危害作用。
玻璃化现象:在长期的离体培养繁殖时,有些试管苗的嫩茎、叶片呈现半透明水渍状,这种现象称为玻璃化。
脱毒苗:是指不含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内的存在表现阴性反应的苗木。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物体表面和孔隙内的一切微生物或生物体,即把所有生命的物质全部杀死。
褐变:是指外植体在培养中体内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细胞里的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的醌类物质,有时使整个培养基变褐,从而抑制其他酶的活性,影响材料的培养。
纸桥培养:将培养基中放入滤纸,再将材料置于滤纸上进行培养称为纸桥培养。
微尖嫁接:指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实生砧木,嫁接无病毒茎尖以培养脱毒苗的技术。
主要程序:无菌砧木培养—茎尖准备—嫁接—嫁接苗培养—移栽。
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
脱分化:成熟的细胞转变或回复到分生状态的过程,而进行分裂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
极性:细胞的结构或物质分布形成轴性梯度,产生不对称极的特性。
脱分化:也称去分化,指离体条件下生长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经过细胞分裂或不分裂逐渐失去原来的结构和功能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或不分化细胞的过程。
母液:俗称苦卤是在化学沉淀或结晶过程中分离出沉淀或晶体后残余的饱和溶液。
驯化:在人工选择条件下,生物体的性状向人类所要求的方向变化的过程。
初代培养基:是指用来第一次接种外植体的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重点
组培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1、培养基:是离体植物(外植体)赖以生长、分化的基础,是根据植物的需求,人工配制的含有各种营养成分的营养液。
2、液体培养:把细胞或生物体的一部分,置于液体培养基中使其发育,并不断振荡,使之均匀地在悬浊液中进行培养的一种方法。
3、种子培养:是成熟种子和发育不全的未成熟种子的无菌培养。
4、叶培养:从母体植株上将叶组织(包括叶原基在内)切下,放在无菌的人工条件下使其生长发育形成植株的技术。
5、热处理脱毒:在一定范围内,用高温处理可部分或完全钝化植物组织中的某些病毒而不伤害或很少伤害植物本身的脱毒方法。
6、花药培养:是把花粉发育到一定阶段的花药接种到培养基上,来改变花粉的发育程序,使其分裂形成细胞团,进而分化成杯状体,然后再生植株,或形成愈伤组织,由愈伤组织再分化成植株。
7、连续培养:是利用特别的培养容器进行大规模细胞培养的一种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中,不断注入新鲜培养基,排掉等体积用过的培养基,或者抽取悬浮培养物,使培养物的营养物质得到不断补充,从而保持其恒定体积的培养。
——8、分批培养:指把细胞分散在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建立单细胞培养物的培养方式。
(细胞生长在固定体积的培养基中,当主要营养物质耗尽时,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即停止。
)二、简答题1、MS培养基特点。
答:MS培养基是Murashige和Skoog于1962年为烟草细胞培养设计的,其特点是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是较稳定的离子平衡溶液,具有高含量的氮、钾,尤其是硝酸盐用量大,还有一定数量的铵盐,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合适,不需要添加更多的有机附加物,就能满足植物组织对矿质营养的要求,加速愈伤组织和培养物的生长,当培养物就不转移时仍可维持其生存。
目前应用最广泛。
2、植物组培生产特点。
答:①和传统的生产方式相比,具有不占耕地、生产不受季节限制而且能够整年连续进行、不受灾害性天气和病虫害影响的特点;②具有人为可控性,可采用更适合于植物生长的“培养基”代替土壤提供养分和生长调节物质;③具有很高的生产效率。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答案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答案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生物技术,它涉及将植物的一小部分组织(如叶片、茎尖或根尖)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特定的营养培养基上,以诱导其生长和分化成新的植物体。
以下是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的答案:一、选择题1.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 植物细胞的分裂性C. 植物细胞的分化性D. 植物细胞的再生性答案:A2.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是什么?A. MS培养基B. LB培养基C. 酵母提取物培养基D. 血浆培养基答案:A3.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培养成功的关键因素?A. 无菌操作B. 培养基成分C. 光照条件D. 培养基的pH值答案:C二、填空题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外植体的消毒、诱导分化、生根与移栽2.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生长调节剂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三、简答题1. 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
答案:植物组织培养具有快速繁殖、遗传稳定性、避免病毒传播、节约空间和成本等优点。
2. 描述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
答案: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包括:选择适当的外植体,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将外植体转移到含有适宜营养成分和激素的培养基中,提供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观察并记录生长情况,最后进行生根和移栽。
四、论述题1. 论述植物组织培养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植物组织培养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快速繁殖优良品种,提高生产效率,还能通过基因工程等手段改良植物品种,增强植物的抗病、抗虫和抗逆性。
此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保护、药用植物生产以及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实验操作题1. 设计一个简单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方案。
答案:实验方案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设备、实验步骤、预期结果和注意事项。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资料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每个3分,共24分)1、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又称植物离体培养。
2、细胞的全能性:指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有完整细胞核的活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套遗传基因和产生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3、脱分化:离体培养条件下生长的器官、组织、细胞,经过细胞分裂或不分裂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或成为未分化细胞特性的细胞过程。
4、外植体:从活体植物上切取下来,用以进行离体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
5、单细胞培养:对分离的到的单个细胞进行培养,诱导其分裂增殖,形成细胞团,再通过细胞分化形成芽、根等器官或胚状体,直至长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6、胚状体:亦称体细胞胚。
指在组培过程中,由植物体细胞所形成的类似于合子胚的结构。
它具有根、茎结构,能够一次性形成再生植株。
7、平板培养:是将悬浮培养的细胞接种到未固化的薄层培养基中,使其与培养基充分配合,再倒入培养皿中进行培养的方法。
8、人工种子: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或不定芽,被包裹在含有养分和保护功能的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中,从而形成能发芽出苗的颗粒状。
9、次生代谢产物:指植物生长发育正常运行的非必需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其产生和分布通常有种属、器官、组织以及生长发育时期的特异性。
10、再分化: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再次分化,进行器官形成,产丛生芽或胚状体,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11、无病毒苗:指不含该种植物主要危害病毒的苗木。
二、不定项选择1、培养室里的湿度一般保持在____C_____.A 30~40%;B 50~60%;C 70~80%;D 80~90%2. 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的植物激素是____A D____。
A Kt;B IAA;C NAA;D ZT3. 影响培养基凝固程度因素有_______A B C D__.A 琼脂的质量好坏;B 高压灭菌的时间;C 高压灭菌的温度;D 培养基的PH4. 活性炭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有_______ABC_。
植物组织培养学复习总结
植物组织培养学复习总结一、名词解释:继代培养:根据培养过程,将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的部分进行第一次培养,称初代培养,以后将培养物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继续,则统称继代培养。
固体培养:根据培养基物理状态,把加入琼脂使培养基呈固体状态的培养,称固体培养。
液体培养:根据培养基物理状态,不加入琼脂而培养基呈流体状态的培养,称液体培养。
脱分化: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器官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就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
再分化:从愈伤组织再生出小植株的过程被称为再分化。
驯化现象:植物组织经长期继代培养要加入生长调节物质,其后加入少量或不加入生长调节物质就可以生长,这种现象称为“驯化”现象。
衰退现象:除了驯化以外,长期继代培养德望材料也会逐渐衰退,丧失形态发生能力,具体表现在生长不良,再生能力和增殖率下降等。
花粉和花药的培养:是指花粉在培养基上改变其正常发育和机能,不经受精而发生细胞分裂,由单个花粉粒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外植体: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的用于离体培养的材料。
看护培养法:把单个细胞置于一块活跃生长的愈伤组织(也称看护愈伤组织)上培养,在愈伤组织和培养的细胞之间,用一片滤纸相隔。
离体保存:将组织和细胞培养中的外植体或试管苗贮存在使其抑制生长、缓慢生长或无生长的条件下,达到长期保存的方法就是离体保存。
二、填空题和判断改错题:超净工作台:一般由鼓风机、滤板、操作台、紫外光灯和照明灯部分组成。
室内温度通常要求250C左右。
糖类的作用:在培养基中糖类除了作为碳源和能源外,还具有维持培养基一定渗透压作用。
MS培养基特点:无机盐的浓度高,有加速愈伤组织生长的作用,能满足植物组织对矿质营养的要求。
N6培养基是1974年由我国的朱至清等为水稻等禾谷类作物花药培养而设计。
1971年,Haccius提出胚状体的标准:(1)胚状体具有极性,(2)在组织学上,胚状体微管组织的分布“Y”字形。
生长素是体细胞胚胎发生起重要作用的培养基成分。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笔记【最新】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概念: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 培养在人1:培养基上和人工控制的环境中,使其生长,分化,增殖,甚至长出新的植株的过程和技术。
外植体:在无菌条件下,离体培养于人工培养基上的,用于达到某种培养目的的原始植物材料C培养基:根据植物营养原理和植物组织离体培养的要求而人匚配制的营养基质即为培养基。
细胞全能性:植物体每一个细胞都含有该植物全部的遗传信息,在合适的条件下,具有形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脱分化:一个成熟细胞恢复到分生状态或胚性细胞状态的现象。
再分化:是脱分化细胞重新恢复细胞分化能力,沿若正常的发育途径,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C二、组织培养的类型,不同分类依据(根据培养材料不同)可分为植株培养,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或愈伤组织培养.细胞或原生质休培养5类:(根据培养目的)可分为试管嫁接,试管受精,试管加倍,试管育种等:(根据培养方法)可分为平板培养,微室培养,悬浮培养,单细胞培养等:(根据培养过程)可分为初代培养和继代培养:(根据培养基类型)可分为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
三、三个发展阶段的关键人物1,haberlandt-一于1902年提出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被称为“组织培养之父”。
2,white—于1943年出版《植物组织培养手册》。
3,murashine和skoog -- 在1962年筛选出MS培养基。
四、植物全能性表达的过程培养一►脱分彳~再分化一培养五、组织培养的特点:1、植物基础学科研究的良好系统。
2、生物技术的基础。
3、经济高效.管理方便,利于自动化。
4、技术含量高,实验误差小,人工控制能力强。
5、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实验重复性好。
6、实验材料经济,来源单一。
六、缺点:需要设备负复柴,投入资金多,电能消耗大:对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高,对实验场所要求也高,不能代替田间试验。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设备与培养条件一、实验室的组成及主要仪器和设备准备室:干燥箱,高压灭菌锅,电子天平,酸度计,水浴锅,冰箱。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资料
1、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对植物组织,器官,细胞原生质体等离体活材料进行培养促使其生长发育,并再生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2、外植体: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从活体植株上切去下来的用于离体培养的一切材料。
(如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种子等)3、愈伤组织:在离体培养的条件下,经过植物细胞脱分化和不断增殖所形成的无特定结构的细胞团或组织。
4、玻璃化现象: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物叶片或嫩梢呈透明或半透明的水渍状现象。
5、脱分化:一个成熟细胞转化为分生状态并形成为分化的愈伤组织的现象6、再分化:指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在十一的培养条件下,又分化为胚状体,或直接分化出根和芽等器官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7、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一个生活细胞都具备母体的全套基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8、人工种子:指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将植物的体细胞诱导在形态上和生理上均与合子胚相似的体细胞胚,然后将它包埋于有一定营养成分和保护功能的介质中,组成便于播种的类似种子的单位9、植物离体培养: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
10、种子败育:是指由于植物自身的原因导致植物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死亡或者即使幼胚发育为成熟种子胚、但在常规条件也不能萌发的现象。
11、双极性:表示具有双向极性电平的脉冲信号激素分类: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水杨酸植物组织培养{组织培养、器官培养?胚胎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次生代谢物的生产、种植创新和品种选育、植物的快速繁殖、无病毒苗木的培育、人工种子的生产、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是: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器官或组织(如芽、茎尖、根尖或花药)的一部分切下来,用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处理用以去掉细胞壁,使之露出原生质体,然后放在适当的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这些器官或组织就会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新的组织。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要点
名词解释1 植物组织培养:指通过无菌操作分离植物材料接种到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其生长,分化并再生为完整植株的过程。
2 植物细胞全能性:指植物体的每个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3 接种:将灭菌后的植株体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分离,切割成所需的材料大小,并将其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
4 褐变:指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材料向培养基中释放褐色物质,致使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培养材料也随之变褐死亡的现象。
5 指示植物:指对某种病毒反应敏感,症状明显,用以鉴定病毒种类的植物,又称鉴别寄主。
6 愈伤组织:外植物细胞在外源急速的诱导下,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
7 细胞培养:将从植物体或植物的培养物游离的细胞或细胞团,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的方法。
8 原生质体融合(体细胞杂交):植物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及其愈伤组织或悬浮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
9 超低温保存:指将植物的离体材料包括茎尖、分生组织、胚胎、花粉、愈伤组织、悬浮细胞、原生质体,经过一定的方法处理后在超低温(-196°液氮)条件下进行保存的方法。
10 玻璃化苗: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叶片和嫩梢呈透明或半透明水浸状的培养物。
填空选择1植物组织培养类型(培养工程的不同):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
2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三个阶段:探索阶段、奠基阶段、迅速发展阶段。
3生物体发生三个基本现象:细胞分裂、生长、分化。
4无菌操作室定期消毒:采用甲醛和高锰酸钾产生的蒸汽熏蒸或安装紫外线灯光灯照射消毒。
5培养室一般光、温、湿条件范围:光照1000-6000lx,每天光照10-16h 温度20-30°之间湿度保持在70%-80%为好6光照主要表现:光强光质以及光照时间。
7培养基成分:无机营养、有机营养、糖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琼脂、活性炭等,8无机营养,微量,大量:无机营养又叫矿质营养,是组成植物生命体的主要元素。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总结
堂清日结31、原生质是细胞内生命物质的总称。
原生质层指的是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就是原生质体,所以一个动物细胞就相当于一个原生质团。
2、原生质层的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3、植物体细胞融合的实质:原生质体的融合,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细胞壁的再生。
新细胞壁的产生与细胞内高尔基体相关。
4、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5、植物细胞工程通常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6、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1)酶解法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2)利用物理或者化学法诱导原生质体的融合3)再生细胞壁,获得杂种细胞。
4)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获得杂种植物。
7、微型繁殖技术:也叫快速繁殖技术即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该技术与传统繁殖技术相比,具有:①繁殖速度快;②“高保真”(因为是无性繁殖);③不受自然生长季节的限制(因为在具有一定人工设施的室内生产)等特点。
堂清日结41、作物脱毒材料:分生区细胞作物脱毒方法: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作物脱毒结果:获得脱毒苗脱毒苗的特点:不会或极少感染病毒。
2、人工种子的组成:胚状体(或不定芽或顶芽或腋芽)+人工薄膜;要获得人工种子,需将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至再分化阶段。
3、人工种皮中应具有的有效成分:适量的养分、无机盐、有机碳源、农药、抗生素、有益菌等,为了促进胚状体的生长发育,还可以向人工种皮中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
4、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花药离体培养采用的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优点:后代无性状分离、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突变体的利用育种原理:突变(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优点:能够产生新性状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优点: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5、植物组织培养中易获得突变体的原因:培养的细胞一直处于分生的状态,易受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如射线、化学物质等)的影响。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1、概念:组织培养:利⽤植物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包括原⽣质体),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和⽆菌条件下进⾏培养,使其⽣长、增殖、进⽽发育形成⼩植株的⽅法。
也称之为离体培养(In vitro culture)。
愈伤组织:原指植物在受伤后,于伤⼝表⾯形成的⼀团薄壁细胞。
在组织培养中,指在⼈⼯培养基上由外植体长出来的⼀团⽆序⽣长的薄壁细胞。
外植体:由活植物体上切取下来的可以⽤于组织培养的组织或器官2、为什么说愈伤组织是最为常见的培养⽅式?原因:⼤部分组织培养经历callus再⽣途径长出植株;callus可以⽤于悬浮培养和原⽣质体培养。
3、组织培养的类型有哪些?a按培养⽅法:固体培养、液体培养、看护培养、微室培养、包埋培养等b按培养过程:初代培养、继代培养4、组织培养在园艺业(农业)上的应⽤有哪些?a倍性育种:花药培养、胚乳培养b突变体筛选:愈伤组织培养c创造新种质:细胞融合d克服胚败育:胚培养e植物性药物和⽣物制品的⽣产5、在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中做出巨⼤贡献的⼈。
6、⼀个正规的组织培养实验室应具备哪些基本仪器?有何⽤途?烘箱,冰箱,灭菌锅,超净⼯作台,酸度计,摇床,显微镜,天平,培养箱。
玻璃器⽫,微孔过滤器,细胞计数器,接种⽤具。
7、⼀个正规的组织培养实验室应具备哪些房间?洗涤室(区),制备室(区),灭菌室(区),贮放室(区),操作室(区),培养室(区),观察室(区),药品室(区)8、详细叙述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基本技术规程洗涤,灭菌,⽆菌操作~9、培养基的类型有哪些?a按性质分:基本培养基,完全培养基b按状态分: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10、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各有何作⽤?a⽆机营养成分:⼤量元素(氮,磷,钾,钙,镁,硫)微量元素(硼、锰、锌、钼、铜、钴、氯、铁)b有机营养成分:含氮有机物(维⽣素、氨基酸)碳源和能源,植物激素c其他成分:活性炭,琼脂,抗⽣素,缓化剂11、配制培养基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有哪些?选择,配置(取样,加成分,测PH)12、什么是⼈⼯种⼦?有哪些特点与优点?⼈⼯种⼦:(artificial seeds)亦称体细胞种⼦。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重点
考试重点(大部分是课后作业):题型:填空,判断,名词解释,问答(1)植物组织培养的广义和狭义概念?答:广义概念是指对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
狭义概念是指对植物的组织(如分生组织,表皮组织、薄壁组织等)及其培养产生的愈伤组织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
(2)植物组织培养分类及其主要特点?答:根据外植体来源和培养对象不同,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类型可以分为5种,分别是器官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胚胎培养,原生质体培养。
主要特点:⑴无菌条件;⑵成分完全确定的人工培养基;⑶起始材料处于离体状态;⑷克隆;⑸组培苗叶片表面一般都缺乏角质层或蜡质层,且气孔都是张开的;⑹环境温度、光照强度和时间等都是人为设定的;(3)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及展望?答:应用:植物离体快繁,无病毒苗木培育,培育新品种或创制新品种,次生代谢物生产,种质资源保存及制作人工种子。
展望:组培容器大型化,组培技术简单化,组培环境自然化(4)细胞全能性、脱分化、再分化概念?答:细胞全能性:离体细胞在适当条件下分化形成再生植株的能力。
脱分化:也称去分化,是指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生长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经过细胞分裂或不分裂逐渐失去原来的结构和功能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或成为未分化细胞特性的细胞的过程。
再分化:是指离体培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可以由脱分化状态重新进行分化,形成另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细胞、组织、器官,甚至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5)植物激素配比模式?答:生长素/细胞分裂素:高有利于根的形成;中无定向结构生长;低有利于芽苗生长;(6)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概念、方式、机理和特点?答:概念:植物离体培养细胞产生胚状体的过程。
方式:直接途径:从外植体某些部位的胚性细胞直接诱导分化出体细胞胚胎。
间接途径:外植体先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从愈伤组织的某些细胞分化出体细胞胚胎。
机理:特点:①双极性;②(与母体组织或外植体的维管束系统无直接联系,处于较为孤立状态,)即存在生理隔离。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资料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资料1、植物组织培养:在⽆菌和⼈⼯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培养基,对植物的胚胎、器官、组织、细胞、原⽣质体等进⾏离体培养,使其再⽣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由于外植体已脱离了母体,植物组织培养⼜叫植物离体培养。
2、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菌条件下进⾏;多数情况下是利⽤成分完全不确定的⼈⼯培养基进⾏时;材料为离体状态;可以不断增殖,并通过调整成分控制实验的⽬的;在封闭的容器中进⾏,⽓体通过封⼝材料进⾏交换;环境、温度、光照强度都可⼈为控制。
3、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按培养对象分:植株培养:对完整植株材料的离体⽆菌培养;胚胎培养:从果实或⼦房中分离出成熟或未成熟的胚进⾏离体⽆菌培养的技术;器官培养:以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器官为外植体的离体⽆菌培养技术;组织培养:对植物体的各部分组织如茎尖分⽣组织、形成层、⽊质部、韧⽪部、表⽪组织、胚胎组织和薄壁组织等,或对植物器官培养产⽣的愈伤组织进⾏培养,⼆者均通过再分化诱导形成植株;细胞培养:对植株器官或愈伤组织上分离出的单细胞、花粉单细胞或很⼩的细胞团进⾏培养,形成单细胞⽆性系或再⽣植株的技术;原⽣质体培养:对⽤酶、物理等⽅法除去植物细胞壁的、裸露的、有活性的原⽣质体团进⾏培养的技术;按培养过程分:初代培养、继代培养;按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分:固体培养、液体培养。
4、植物组织培养在农林中的应⽤:植株离体快繁、⽆病毒苗⽊培育、次⽣代谢物的产⽣、培育新品种或创造新品种、植物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种⼦、基因⼯程的应⽤。
5、外植体:植物组织培养中作为离体培养材料的器官或组织的⽚段。
在继代培养时,将培养的组织切段移⼊新的培养基时,这种切段也称外植体。
6、愈伤组织:指在植物受伤后的伤⼝处或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切⼝处产⽣的⼀团不定形的薄壁组织。
7、脱分化:指离体培养条件下⽣长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经过细胞分裂或不分裂,逐渐失去原来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分⽣状态,形成⽆组织结构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或成为未分化细胞特性的细胞的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理论复习资料
四、合子胚与体细胞胚发生的比较
A. 相同点:
a.
b. c. B.不同点:
胚胎发育过程一致;
发育中都有极性与生理隔离; 功能一致,都可发育成植株;
(一个胚代表一个植株)
a. 结构不同:胚状体存在多子叶现象; 无典型胚柄结构。 b. 生理特征:干物质含量不同(糖、脂、蛋白质);
生活力不同。
五、影响体细胞胚发生的因子
2 植物激素
细胞分裂素:
常用:BA、KT、BAP、ZT、2-ip
浓度范围:0.5-30 mg/L,
一般适应浓度为1-2 mg/L
生长素
常用:NAA、IBA
适宜浓度:0.1-1 mg/L
注:2,4-D在以茎尖或腋芽诱导芽时不宜使用
2、常见问题
⑴褐变
⑵ 玻璃化苗
⑴褐变
酚类物质
多酚氧化酶
1、植物激素(P74)
(1)生长素 胚状体诱导过程分为增殖培养与成胚培养两阶段 i、增殖培养: 使用含生长素的培养基,多用2,4-D; ii、成胚培养: 去(降)生长素的培养基;
2、N源 培养基中N的供给形式对体细胞胚的发生 有重要影响。
NH4
+
—N
NO3 —N
-
①单独添加某一种N源: i. 单NO3- ,必须高浓度才能成胚,且数量少; 如:White+2,4-D2.0 (差); (好)。 White+2,4-D2.0+KNO3 1700 则大量成胚;
TJ(番茄汁)、香蕉、马铃薯等。
植物激素: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对生长发育产
生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生长素(auxin)
诱导细胞分裂,促进根分化;并与细胞分裂素互作
植物组织培养 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植物组织培养类型根据培养材料不同分为:(1)完整植株培养:对幼苗和较大植株等的培养。
(2)胚胎培养:包括成熟胚、幼胚、子房、胚珠等的培养。
(3)器官培养:包括离体根、茎、叶、果实、种子、花器官的培养。
(4)组织培养:如分生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培养。
(5)细胞培养:指对单细胞或较小的细胞团进行培养。
(6)原生质体培养:指对去掉细胞壁后所获得的原生质体进行培养。
根据再生途径分为:(1)器官发生途径(2)体细胞胚胎发生人工种子:是指植物离体培养产生的胚状体或不定芽被包裹在含有营养和保护功能的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中,从而形成能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作为繁殖材料。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1、优质种苗的快速无性繁殖1)无性繁殖作物及不易繁殖作物的快速繁殖2)通过茎尖培养生产脱毒健康种苗2、用于植物遗传育种包括种质资源离体保存;花粉花药培养产生单倍体;胚乳培养产生三倍体;胚培养拯救杂种胚克服远缘杂交障碍;原生质体培养进行体细胞杂交;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诱导和筛选;用于植物基因转移操作等。
3、大规模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物质4、用于植物生长发育理论研究,包括生理学、病理学、胚胎学和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等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组培实验室:包括化学实验室或准备室、接种室以及培养室三部分,并且按顺序排列。
在化学实验室与接种室之间应留有缓冲空间。
(1)准备室:用于培养器皿的清洗、培养基的配制、分装和灭菌、试管苗的出瓶及整理等工作。
冰箱、天平、高压灭菌锅、pH计、干燥箱、实验台、水槽、凉干架、药品柜、离心机、水浴锅、微波炉、电炉、磁力搅拌器、蠕动泵、移液器、各种玻璃器皿(烧杯、量筒、容量瓶、试剂瓶、三角瓶等)及培养基分装用品等。
(2)接种室:植物材料的灭菌、接种以及培养物的继代转接等。
超净工作台、紫外灯、小推车、搁架、磁盘、接种工具(各种镊子、解剖刀、手术剪、普通剪刀接种针、酒精灯、手持喷雾器、细菌过滤器等)等。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参考
植物组织培养一、名词解释。
▲1、愈伤组织:在组织培养中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长出来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
▲2、脱分化: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一个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并形成未分化的愈伤的现象,称为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
▲3、再分化: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经历了脱分化之后,经过培养还能形成完整的植株,这个过程叫再分化。
或离体培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可以由脱分化状态重新进行分化,形成另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细胞、组织、器官,甚至形成完整植株,这个过程称为再分化。
▲4、外植体(explants ) :由活植物体上切取下来以进行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
离体培养的材料,包括: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
▲5、初代培养:外植体的最初培养称为初代培养。
▲6、继代培养:将初代培养获得的培养体移植到新鲜的培养基中,这种反复多次移植的培养称为继代培养。
▲7、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胚、花药、子房等)、组织(如形成层、皮层、胚乳等)、细胞(如体细胞、生殖细胞花粉等)、原生质、幼小的植株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完整的植株的技术。
8、无菌(asepsis ) :使培养器皿、器械、培养基和培养材料等处于无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状态,以保证植物材料在培养皿中正常生长和发育。
▲9、培养基(culture medium ) :是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基质,为培养物提供生长发育及分化的营养物质及支持。
10、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一个完整个体的全套基因,这些基因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按照某种特定的程序先后表达,最终分化形成一个完整的植株,称为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
11、再生:指组织、器官、悬浮细胞和原生质体经培养后获得植株的过程。
12、继代: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在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以后需要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这称为继代。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资料
组培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去除细胞壁的原生质体,放在人工控制的无菌环境条件下培养,使其生长、分化并成长为完整植株的过程。
2、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指在离体(in vitro)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基(medium)对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等进行培养,使其长成完整植株的过程3、组织培养材料:◆器官:根、茎尖、叶、花、果实、种子等◆组织:形成层、表皮、皮层、胚、胚乳等◆细胞:大孢子、小孢子、体细胞◆原生质体基本特点:无菌、离体材料、人工培养基与培养环境4、根据组织培养材料分类:器官培养、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愈伤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5、组织、器官或细胞培养:指利用生物体各部分组织、器官或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使之形成愈伤组织或完整有机体的技术。
6、愈伤组织: 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explant)形成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
7、外植体(explant):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由活体(in vivo)植物体上提取下来,接种在培养基上的无菌细胞、组织、器官等。
8、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一个成熟细胞或分化细胞转变成为分生状态的过程,即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
9、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植物成熟细胞经历了脱分化之后,即形成愈伤组织之后,由愈伤组织再形成完整的植株的过程。
10、原生质体培养:指将微生物或植物细胞游离成原生质体,在适宜培养条件下,依据细胞全能性使其再生细胞壁,并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完整个体的技术。
11、培养方式: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培养物量:大量培养、微量培养◆培养过程中是否需要光: 光培养、暗培养◆培养方法不同: 平板培养、微室培养、悬浮培养、单细胞培养◆培养器官的不同:花药培养、胚珠培养、根培养、茎尖培养12、细胞全能性(cell totipotengcy)学说: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携带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发育成为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归纳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归纳1第1章植物组织培养:指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等的培养。
体内使用人工培养基使它们生长成完整的植物2,外植体:在植物组织培养中,为无菌细胞、组织、器官等。
从活植物中提取并接种在培养基上的称为外植体。
3,愈伤组织:指在人工培养基上无序地从外植体中生长出来的大量薄壁细胞。
4.1的应用。
1农业应用。
幼苗的快速繁殖。
无病毒培养3。
(1)倍性育种,缩短育种年限,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2)克服远缘杂交(胚胎培养)的不亲和性和不育性;(3)种质保存(4)变异2的创造,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学、胚胎学、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应用。
用于基因工程创造植物新种质用于植物生长发育的理论研究,包括生理学、病理学、胚胎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等。
3。
使用组织培养材料作为植物生物反应器第2章1,全能性:任何具有完整细胞核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形成完整植物所必需的所有遗传信息以及发育成完整植物的能力。
2,细胞分化:指导致细胞形成不同结构和功能变化或潜在发育模式的过程3,去分化:指在体外生长的细胞、组织或器官逐渐失去原来的结构,恢复分生组织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的过程4,再分化:指去分化细胞恢复其分化能力并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组织、器官甚至植物的过程5,植物组织培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污染与预防:1,真菌污染后,如果孢子已经形成,必须在高压灭菌后丢弃然而,在细菌污染的情况下,只要及时发现,材料仍然可以使用,并且材料上部不易受细菌影响的部分被切割和转移。
2.用抗生素等抗菌剂处理会影响植物材料的正常生长第二,的褐变和防止(1)选择合适的外植体(2)适宜的培养条件(3)用抗氧化剂连续转移(4),玻璃化和防止(1)提高培养基中的溶质水平和降低培养基中的水势;(2)减少培养基中氮化合物的量;(3)增加光照;(4)增加容器通气量和施用CO2肥料对降低试管苗玻璃化有明显效果。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归纳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归纳第⼀章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离体条件下,利⽤⼈⼯培养基对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原⽣质体等进⾏培养,使其长成完整植株2、外植体: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由活体(in vivo)植物上提取下来的、接种在培养基上的⽆菌细胞、组织、器官等均称为外植体。
3、愈伤组织:指在⼈⼯培养基上由外植体长出来的⼀团⽆序⽣长的薄壁细胞。
4、应⽤⼀、农业上的应⽤1. 种苗快速繁殖(rapid propagation)2.⽆病毒苗(virus free)的培养3.在育种上的应⽤(breeding)(1)倍性育种,缩短育种年限,杂种优势明显;(2)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合性和不孕性(胚培养);(3)保存种质(4)创造变异⼆、在遗传学、分⼦⽣物学、细胞⽣物学、组织学、胚胎学、基因⼯程、⽣物⼯程等⽅⾯的应⽤。
⽤于基因⼯程技术创造植物新种质。
⽤于植物⽣长发育理论研究,包括⽣理学、病理学、胚胎学和细胞与分⼦⽣物学等。
三、利⽤组织培养材料作为植物⽣物反应器第⼆章1、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指任何具有完整的细胞核的植物细胞都拥有形成⼀个完整植株所必须的全部遗传信息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
2、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指导致细胞形成不同结构,引起功能或潜在的发育⽅式改变的过程。
3、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指离体条件下⽣长的细胞、组织或器官逐渐失去原来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分⽣状态,形成⽆组织结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的过程。
4、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指脱分化的细胞重新恢复分化能⼒,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组织、器官甚⾄植株的过程。
5、植物组织培养中常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污染及防治:1、真菌污染后,如果已形成孢⼦,则必须经⾼压灭菌后扔掉。
但若是细菌污染,只要及时发现,将材料上部未感菌的部分剪下转接,材料仍可使⽤。
2、⽤抗⽣素等杀菌药剂的处理,会影响植物材料正常⽣长。
高中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知识点总结
⾼中⽣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知识点总结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中⽣物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学⽣需要掌握相关知识点,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中⽣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基础知识点 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1)原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过程: 2、⽤途: (1)微型繁殖 微型繁殖就是⽤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神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叫快速繁殖技术。
繁殖过程中的分裂⽅式是有丝分裂,亲、⼦代细胞内DNA不变,所以能够保证亲、⼦代遗传特性不变。
(2)作物脱毒 作物脱毒是利⽤茎尖、根尖等⽆毒组织,进⾏微型繁殖,所获幼苗是⽆毒的。
(3)⼈⼯种⼦: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把植物组织的细胞培养成在形态及⽣理上与天然种⼦胚相似的胚状体,也叫作体细胞胚。
这种体细胞胚有于叶、根、茎分⽣组织的结构。
科学家把体细胞胚包埋在胶囊内形成球状结构,使其具备种⼦机能。
所以,⼈⼯种⼦是⼀种⼈⼯制造的代替天然种⼦的颗粒体,可以直接播种于⽥间。
①制作⽅法:⼈⼯种⼦是利⽤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然后包上⼈丁种⽪就形成了⼈⼯种⼦,如图: ②优点:可使在⾃然条件下不结实或种⼦昂贵的植物得以繁殖;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因该过程为⽆性繁殖;节约粮⾷,减少种⼦的使⽤;可以控制添加⼀些物质,如除草剂、农药、促进⽣长的激素、有益菌等。
周期短,易储存和运输,不受⽓候和地域的限制。
(4)细胞产物的⼯⼚化⽣产:从⼈⼯培养的愈伤组织细胞中提取某种成分,如紫草素、⾹料等。
⾼中⽣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重要知识点 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具有某种⽣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物体的潜能。
(2)原理:细胞内含有本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
(3)全能性表达条件: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处于离体状态,提供⼀定的营养、激素和其他适宜外界条件。
2、作物新品种培育 (1)单倍体育种: ①过程:植株(AaBb)通过减数分裂得到花粉(AB、Ab、aB、ab四种类型);对花粉进⾏花药离体培养(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对其幼苗时期进⾏秋⽔仙素处理;得到了正常的纯合⼆倍体植株(AABB、Aabb、aaBB、aabb四种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重点(大部分是课后作业):题型:填空,判断,名词解释,问答(1)植物组织培养地广义和狭义概念?答:广义概念是指对植物地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离体培养地技术.狭义概念是指对植物地组织(如分生组织,表皮组织、薄壁组织等)及其培养产生地愈伤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地技术.(2)植物组织培养分类及其主要特点?答:根据外植体来源和培养对象不同,植物组织培养地研究类型可以分为种,分别是器官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胚胎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主要特点:⑴无菌条件;⑵成分完全确定地人工培养基;⑶起始材料处于离体状态;⑷克隆;⑸组培苗叶片表面一般都缺乏角质层或蜡质层,且气孔都是张开地;⑹环境温度、光照强度和时间等都是人为设定地;(3)植物组织培养地应用及展望?答:应用:植物离体快繁,无病毒苗木培育,培育新品种或创制新品种,次生代谢物生产,种质资源保存及制作人工种子.展望:组培容器大型化,组培技术简单化,组培环境自然化(4)细胞全能性、脱分化、再分化概念?答:细胞全能性:离体细胞在适当条件下分化形成再生植株地能力.脱分化:也称去分化,是指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生长地细胞、组织或器官经过细胞分裂或不分裂逐渐失去原来地结构和功能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地细胞团或愈伤组织或成为未分化细胞特性地细胞地过程.再分化:是指离体培养地植物细胞和组织可以由脱分化状态重新进行分化,形成另一种或几种类型地细胞、组织、器官,甚至形成完整植株地过程.(5)植物激素配比模式?答:生长素细胞分裂素:高有利于根地形成;中无定向结构生长;低有利于芽苗生长;(6)体细胞胚胎发生地概念、方式、机理和特点?答:概念:植物离体培养细胞产生胚状体地过程.方式:直接途径:从外植体某些部位地胚性细胞直接诱导分化出体细胞胚胎.间接途径:外植体先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从愈伤组织地某些细胞分化出体细胞胚胎.机理:特点:①双极性;②(与母体组织或外植体地维管束系统无直接联系,处于较为孤立状态,)即存在生理隔离.*()胚状体发生途径与器官发生途径形成植株地区别.答:①最根本地特征是具有两极性,即在发育地早期阶段,从其方向相反地两端分化出茎端和根端,而不定芽和不定根都为单向极性.②胚状体地维管组织与外植体地维管组织无解剖结构上地联系,而不定芽与不定根往往总是与愈伤组织地维管组织相联系.③胚状体地维管组织地分布是独立地“”字型,而不定芽地维管组织无此现象.(7)详细叙述影响植物离体形态发生地因素.P51答:①外植体:类型,部位,时期②培养架种类③激素:种类,浓度,配比④添加物:种类,浓度⑤糖:种类,浓度⑥偏酸偏碱⑦温度:高温低温,恒温变温⑧光照:光培养暗培养光照培养,光质⑨培养方式:固体液体,震荡静置(8)什么是母液法?答:将培养基中各种成分按原量一定倍数称量配成浓度缩液地方法.培养基地配方是+++糖琼脂,要配制,母液地浓度分别是:大量元素倍,微量元素倍,铁盐倍,有机物倍,,.要吸取各种母液各多少?糖和琼脂各称取多少克?答:大量元素:1000/20=50mL微量元素1000/500=2mL铁盐:1000/100=10mL有机物:1000/50=20mL6-BA:(1000mL×0.5mg/L)/1.0mg/mL=0.5mLIBA:(1000mL×1.0mg/L)/0.1mg/mL=10mL(10)组织培养地基本步骤?答:各种玻璃器皿地洗涤和灭菌,培养基配置和灭菌,无菌室消毒及接种操作、材料培养等. (11)植物组织培养主要问题及防治措施?答:污染,在组培过程中,由于真菌、细菌等微生物地侵染,在培养基容器中滋生大量菌斑,使培养材料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地现象.防治措施:①灭菌前充分排尽灭菌锅内冷空气;②接种器具每次使用后应用酒精灼烧或灭菌器灭菌;③污染地外植体材料应及时淘汰,如果种源有限,可对外植体材料进行二次消毒;④控制环境湿度;⑤操作人员用酒精拭手和培养瓶;⑥接种环境定期熏蒸;玻璃化,外植体含水量增加导致畸形生长缓慢甚至死亡.防治措施:①提高培养基硬度,降低培养基水势;②提高培养基中蔗糖含量或加入渗透剂,降低培养基渗透压;③减少培养基中含氮化合物,生长调节物质地用量;④增加光强,适当降低培养温度,并进行昼夜变温处理;⑤减少抗生素和添加物地使用;褐化,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酚类物质氧化产生棕黄色地醌类物质慢慢扩散到培养基中毒害外植体造成生长不良甚至死亡.防治措施:①外植体应具有较强地分生能力;②选择适宜培养基,调整激素用量;③控制温度和光照,在不影响正常生长和分化地前提下,应降温减少光照;④培养基中加入抗氧化剂和其他抑制剂或吸附剂;⑤加快继代转瓶速度;黄化,试管苗整株失绿,全部或部分叶片黄化斑驳.防治措施:①检查培养基配制过程,保证培养基成分正确添加;②调节培养基组成和;③控制培养室温度,增加光照,使透气瓶塞改善瓶内通气情况;④减少或不使用抗生素;(12)什么是单因子、双因子和多因子试验?答:单因子:在所有可变因子中,只能有一个因子地变化.双因子:常用于选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地浓度配比,多采用拉丁文设计.多因子试验:主要用于对培养基地种类、激素种类及其浓度地筛选.多采用不完全实施地正交设计.()植物胚胎培养分类及各类别地概念和区别?分类:植物胚培养,胚乳培养,胚珠培养,子房培养以及离体授粉(或试管受精).植物胚胎培养:将胚从母体上分离出来,通过离体培养,使其发育成完整植株地技术.植物胚乳培养:将胚乳组织从母体上分离出来,通过离体培养,使其发育成完整植株地技术. 植物胚珠培养:将胚珠从母株上分离出来,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发育成完整植株地技术.植物子房培养:将子房从母株上分离下来,置于培养基上,使其进一步发育成幼苗地技术. 植物离体授粉:将未授粉地胚珠或子房从母体上分离出来,进行无菌培养,并以一定地方式授予无菌花粉,使之在试管内实现受精地技术.*()为什么幼胚培养比成熟胚培养要求地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更为严格?P73答:因为幼胚是异养型,处于这一时期地幼小胚完全依赖和吸收周围组织地有机营养物质,而成熟胚则为自养型,这一时期地胚能吸收培养基中地无机盐和糖,经过自身代谢作用合成所必需地物质,所以在进行胚培养时,幼胚比成熟胚......*()胚乳培养地特点、意义及应用.答:胚乳培养再生植株证明了全能性理论,研究胚和胚乳地关系及胚乳组织地功能;再生植株多为三倍体,产生无籽果实;可以从胚乳愈伤组织中分离和筛选各种类型地整倍体植株;胚乳细胞是研究淀粉、蛋白质和脂类地天然产物代谢途径和理想系统.()试管受精地概念.(又称离体受精)答:是指将未授粉地胚珠或子房从母体上分离下来,进行无菌培养,并以一定地方式授以无菌花粉,使之在试管内实现受精地技术.又称离体受精或试管受精()植物器官培养地概念及意义?P答:概念:主要指利用植物某一器官地全部或部分或器官原基进行离体培养地技术.意义:植物器官培养不仅用来研究器官生长、营养代谢、生理生化、形态建成等生理问题,还在离体快繁、脱毒苗生产、突变育种等实践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19)植物脱毒地主要方法及其原理?答:热处理法:原理是适当高温可部分或完全钝化植物组织中地病毒,很少或不伤害寄主组织细胞.茎尖培养脱毒法:原理是病毒在植物体内分布是不均一地,越接近生长点,病毒浓度越稀.珠心组织脱毒法:原理是病毒通过维管组织移动,而珠心组织与维管组织没有直接联系,一般不带或很少带病毒.故可以通过珠心组织培养来获得无病毒植株.微体嫁接离体培养脱毒法:是把极小地茎尖接穗嫁接到实生苗砧木上,然后连同砧木一起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地方法.接穗在砧木地哺育下很容易成活,故可培养很小地茎尖,易于消除病毒.(20)鉴定脱毒苗地方法及特点?答:用于病毒检测地方法有如下种.血清鉴定法;生物鉴定法(敏感植物或指示植物);电子显微镜鉴定法.采用单一鉴定法并不十分可靠.特别是对一些特异性病毒,单一鉴定方法可靠性更差.最好三种方法同时鉴定,可以获得理想地结果.*()茎尖培养地意义及基本操作?离体茎尖经培养后将出现怎样地培养反应?答:意义:除了研究枝条地发育和花地形态建成外,也应用于无病毒植物地培养和兰花等园艺植物地营养繁殖等方面.基本操作:外植体地选取及预处理>超净工作台无菌操作准备>外植体消毒>材料地整理>接入培养基培养反应:离体茎尖(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胚状体或丛芽>植株()植物单倍体育种地概念及其意义?答:概念:指在合成培养基上,改变花粉地正常发育途径,使其不形成配子,而像体细胞一样进行分裂分化,最终发育成完整地植株地方法.意义:①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后,在一个世代中即可出现纯合地二倍体,从中选出地优良纯合系后代不分离,表现整齐一致,可缩短育种年限.②单倍体植株中由隐性基因控制地性状,虽经染色体加倍,但由于没有显性基因地掩盖而容易显现.这对诱变育种和突变遗传研究很有好处.③在诱导频率较高时,单倍体能在植株上较充分地显现重组地配子类型,可提供新地遗传资源和选择材料.中国首先应用单倍体育种法改良作物品种,已育成了一些烟草、水稻、小麦等优良品种.④单倍体育种如能进一步提高诱导频率并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远缘杂交等相结合应用,则在作物品种改良上地作用将更显著.(23)详述花粉单倍体植株地主要鉴定方法?答:)染色体直接计数法)间接鉴定:扫描细胞光度仪鉴定,细胞形态学鉴定,形态学鉴定,高低温胁迫,杂交鉴定,分子标记鉴定.(24)染色体加倍地方法及意义?答:方法:茎段培养法,化学试剂诱变法(秋水仙素,除草剂诱导)意义:迅速获得纯合型育种材料,缩短育种年限;()植物单细胞培养地意义?答:)进行细胞生理代谢及各种不同物质对细胞代谢影响地研究;通过单细胞地克隆,即“细胞株”,可以把微生物遗传技术用于高等植物,进行农作物改良;)细胞增殖速度快,适合大规模悬浮培养.*()植物单细胞培养地方法及步骤?答:单细胞培养包括平板培养,微室培养,看护培养和条件培养基培养.步骤:由完整地植物器官分离单细胞;再将分离得到地单细胞进行培养:得到单细胞地无性系.*()植物单细胞培养地关键技术及诱变意义?关键技术:()细胞密度与培养基成分关系:当植物植板密度高时,可以使用和愈伤组织培养相同地常规培养基;当植物植板密度低时,要求使用复杂培养基,常采用培养基或者条件培养基,并结合使用看护培养,饲喂层培养等方法.诱变意义:筛选突变体,进行细胞学研究以及遗传操作.()人工种子地概念及组成部分?研制人工种子地意义?答:概念:指离体培养条件下地植物材料,通过繁殖获得大量地高质量地成熟胚状体,把这些胚状体外面包上有机化合物作为保护胚状体及提供营养地“胚乳”和“种皮”,从而创造出与真种子类似地结构.组成部分:体细胞胚,人工胚乳,人工种皮.意义:)使自然条件下不易结实或种子昂贵地材料能繁殖和保存. )繁殖速度快固定杂种优势.可使代杂种优势多代利用,使优良多株快繁成无性系而多代利用,保持杂种材料地遗传稳定性. )从任何材料都能得到胚状体,为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生产提供桥梁. )加入了各种营养成分或生长调节剂,调节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逆性.)节约粮食.同时人工种子体积小,储运方便.*()培养基对植物组织培养有什么影响?(仅供参考)答:培养基地值一般控制在之间,一般来说,值高于时,培养基将会变硬,营养物质就难于扩散到培养地组织中去,值低于时,琼脂就不能很好地凝固.*()植物离体培养分化成植株地主要途径有哪几种?答:器官发生,,胚胎发生,()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一般分为哪几个分室?各个分室地作用及其基本设备?答: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通常包括准备室、无菌操作室、培养室和温室.(并配有无菌操作设备,培养设备,药品储存设备,试剂配制设备及观察分析设备等.)准备室,是用于基本实验操作地场所,包括器具地清洗和干燥、培养基地配制和灭菌、植物材料地预处理、蒸馏水地生产和常规地生理生化分析等.基本设备:化学试剂,玻璃器皿,工作台,仪器设备(普通天平和分析天平、冰箱、水浴锅、高压灭菌锅、蒸馏水制造装置、干燥箱、酸度计、微波炉、电磁炉、药品储藏柜),水槽等.无菌操作室,是进行职务材料消毒、接种以及培养物继代转移操作地场所.基本设备:超净工作台,紫光灯,换气扇,空调,刀、镊子等.培养室:接种后地材料通常放在培养室中进行培养,使其生长分化.基本设备:培养设备{ 空调(调节温度),白色日光灯(光照源),自动定时器.除湿机,加湿器,培养架,摇床和旋转床,恒温恒湿光照培养箱.},培养架,培养容器.温室,为植物提供了良好地生长环境,确保试管苗正常生长发育,完成其生命周期或进行多年生地循环生长.(32)体细胞杂交地概念,意义及类型?答:意义:原生质体融合,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使原生质体融合,经培养获得具有双亲全部或部分遗传物质地后代地方法,也称体细胞杂交.类型:对称融合,不对称融合,微原生质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