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恶心》看萨特的哲学与美学思想

合集下载

萨特《恶心》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萨特《恶心》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萨特《恶心》中的存在主义思想萨特的小说《恶心》以反传统、反自由主义和反宗教为特点,是他存在主义思想的典型篇章。

通过主人公罗阿尔,他反思了人的自由和存在的意义。

本文将从罗阿尔的人物形象、事件描写和语言表述三个方面,探讨《恶心》中存在主义的思想。

首先,罗阿尔是一个实存的伦理学家。

小说中,罗阿尔对世界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感到疑惑和困扰,他否定自由主义和传统的道德观念。

罗阿尔认为这些观念是虚无的、空洞的,不能给他的生命以意义。

罗阿尔为了超越这些束缚,想要突破自己,以达到自身的认同。

在他看来,真正的自由是从个人生命中抽离出来的自由,这是实存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因此,罗阿尔选择了流浪,拒绝任何的社会认同,并以“恶心”来做为自己的存在。

其次,小说中的事件描写表现了存在主义的思想。

罗阿尔的流浪、牙痛、和摔跤事件都是描述了一个人不断尝试超越自己,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拒绝,将自己抽离出来,感受到内在的自由。

在小说中,罗阿尔不顾一切地寻求自我意识,他不再关注流言蜚语,而是专注于自己的感受,并将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都视作其存在的体验。

这些事件不仅表现了罗阿尔存在主义的思想,更反映了现代社会追求自由的人们,对生命和自我意识的寻求。

最后,语言表述是小说中表现存在主义思想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萨特在小说中采用了自由、内在自我、疏离等存在主义思路的语言来表达罗阿尔的内心世界和感受。

比如,罗阿尔对厕所的疏离感和对“恶心”的描述,体现了他对世界的不认同,是对生命和存在的反思。

此外,小说中的描述也是露骨的、直白的,这反映了萨特对现代社会的厌恶和对人性的本质把握。

萨特的语言是厌恶、疏离、自由的呈现,体现了存在主义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和对自我意识的追求。

总的来说,萨特的小说《恶心》是对现代社会价值的批判和对自我意识的寻感能够人们寻找到内在自由和生命中的意义。

罗阿尔对存在本身的拒绝和对真正自由的渴求,体现了存在主义的核心观点。

因此,《恶心》成为20世纪欧洲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是存在主义思想的典型篇章。

《恶心》读后感

《恶心》读后感

《恶心》(La Nausée)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尔·萨特(Jean-Paul Sartre)的一部哲学小说,发表于1938年。

这部作品是萨特哲学思想的文学体现,通过主人公安托万·罗冈的内心独白,探讨了存在主义的核心概念,
如自由、选择、责任和存在的本质。

阅读《恶心》,我被萨特那深入人心的哲学思考和存在主义观点所吸引。

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内心独白,更是一次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深刻探讨。

萨特通过主人公罗冈的体验,展示了人类在面对生活的无常和存在的孤独时的困惑和挣扎。

小说中的主人公罗冈是一个处于人生低谷的人物,他感到自己被生活所抛弃,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恶心和厌恶。

他通过自我反省,试图理解自己的存在和生活的意义。

萨特通过罗冈的内心世界,探讨了个体存在的独特性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

萨特的哲学思想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他认为人类的存在是自我决定的,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必须承担选择带来的责任。

这种思想挑战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强调了个体的重要性和独立性。

萨特《恶心》中的存在主义思想——论恶心的出现和中止

萨特《恶心》中的存在主义思想——论恶心的出现和中止

萨特《恶心》中的存在主义思想——论恶心的出现和中止作者:吕铭城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第5期吕铭城[安徽大学文典学院,合肥230601]摘要:本文旨在挖掘萨特的代表作之一《恶心》中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围绕其核心概念“恶心”分析它出现与中止的原因。

恶心是作为自为的意识与自在的存在物相接触的产物,由于“我思”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可能会产生恶心,但是事实上产生这种感受的只是清醒的少数人,因为大多数人都在通过自欺逃避恶心。

再扩展一步说,自欺并不仅仅发生在个体中,我们总是与他人发生联系。

当个体之间发生联系,在第三者的目光下安于作为共在的“我们”的时候,自欺的主体就由个人推及“人们”。

关键词:偶然性自欺我们共在《恶心》《恶心》是萨特第一部哲理小说,第一版于1931 年以《论偶然性》为书名出版,1936 年完成第三版的修改,本想改名为《忧郁》,之后在出版社负责人的建议下改名为《恶心》(也被翻译为《呕吐》或《厌恶》)。

在这部花费数年之久、用力甚深的作品中,萨特依据他早年的生活经历,假借安托尼·罗根丁之口,表达了那一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生活的哲学思索。

萨特曾言:“我就是罗根丁,我利用他表现我生命的脉络。

”他俨然把罗根丁当作自己的代言人。

“《恶心》的出版标志着萨特自己独有的存在主义哲学体系的正式产生。

”因此,《恶心》可以被看作萨特五年后出版的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的先声。

本文旨在通过探讨《恶心》的主人公罗根丁感到恶心与恶心中止的原因,挖掘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恶心》这部作品并非典型的小说。

这篇小说的框架结构是日记体,语言风格有时又是论文式的,没有明显的故事线索,行文重心放在对主人公罗根丁心理活动的描绘。

小说的主人公罗根丁是一位历史研究者,在结束了长达六年的国外旅行后,为了写一部德·罗尔邦侯爵的传记而定居在布维尔市,在此期间作者经常在“铁路工人饭店”、啤酒店和博物馆消磨时光,有时也会找饭店老板娘厮混。

浅析萨特《恶心》中的荒诞主题及存在主义

浅析萨特《恶心》中的荒诞主题及存在主义

浅析萨特《恶心》中的荒诞主题及存在主义贾尧天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 要:萨特是上世纪最为伟大的人物之一,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作为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信仰者,一生致力于哲学和文学的创作研究。

其《恶心》这部小说,以荒诞的文学笔触体现出来,并且作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作品,在当今世界有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萨特;荒诞;存在主义;恶心作者简介:贾尧天(1992-),男,山西大同人,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3-101-02一、萨特与《恶心》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是上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是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同时身兼文学家、政治家评论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等多重身份。

萨特的一生可谓精彩和传奇,很少会有人经历会如他这般丰富。

萨特出生在一个海军世家,其父是一名年轻的海军军官,只是在萨特一岁多的时候就去世了。

之后在十二岁的时候其母改嫁,就是后来的继父,也是和海军相关的职业,是一名海军工程师。

萨特家庭特别希望他能子承父业,成为一名海军将领,这让年轻的萨特很不舒服,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文学(之后鲜明的转向哲学)这条道路。

他一直认为,自己的路要自己去走完,而不应该是家庭去帮他铺好,这也是我们现如今青少年该有的思维和思想。

萨特从小接触叔本华、尼采等的大量作品,为其日后的厚积薄发打下坚实基础。

他于1925年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并于1929年获哲学从教资格,当过一段时间中学教师。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出国留学,这期间对他思想很受启发。

他大量的学习胡塞尔的精神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为他的哲学道路奠定基础,并且日后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前哲人的思想。

值得一提的是萨特还曾参加过二战,当过战俘,还拒绝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授予,在我们后人看来,这也是极其的荒诞。

萨特《恶心》研究

萨特《恶心》研究

汉语言文学0804 阿原08501177危险春日独孤旅程——从《恶心》感悟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摘要】萨特的小说《恶心》描述了主人公洛根丁对他自身和外界世界不断觉悟的一段心理历程。

形象的阐释了萨特早期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本真而深刻的表达出对人性的张扬和对自由的探求。

文章以萨特的哲学思想对小说加以解读,感悟《恶心》散发出的震撼人心的思想艺术魅力。

【关键词】萨特恶心存在自由人性让·保尔·萨特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这位曾被誉为“二十世纪人类的良心”的学者在思想界和文学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更是在战后的法国乃至整个世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而萨特的文学创作思想虽然主要源于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文学创作就是其哲学思想的简单图解,还源于他深刻的人生体验。

一定程度上,他对自己思想的执着追求也是他对生命的承诺,所以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作品中充斥着的强大生命力和感染力。

他以生命作歌,他的创作是真真切切从他的生命之中流淌而出的,血肉相连,真挚感人。

《恶心》是以第一人称日记体写成的小说。

全书由两页没有日期的日记和1932年1月19日——2月25日的日记组成。

是萨特的第一部小说,也是当代存在主义文学的先声之作,其影响极为深远。

整个故事平淡、缺少情节,当他第一次以自己的眼睛关照这个世界和他自己的时候,他认真感受、思索,并将这一切都记录下来,透过他的日记,点滴细节,我们看到了他为自己的生存寻找理由,而这理由远远不是用以维系生命的借口,而是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探索。

跟着他的思路,我们看到了这个孤独者对世界和自我的审视。

追随着他的足迹,我们也经历这精神世界的孤独漫游。

主人公洛根丁孤零零地一个人生活。

他在周游欧洲和东方各国之后, 来到布维尔小城定居, 准备写一部关于罗尔邦这个十八世纪侯爵的论文。

白天, 他经常独自一人出入市立图书馆, 认识了按照书名字母顺序排列阅览书籍的自学者。

《恶心》中的自然:理解萨特哲学的一个角度

《恶心》中的自然:理解萨特哲学的一个角度

《恶心》中的自然:理解萨特哲学的一个角度《恶心》是萨特的代表作,在小说中,萨特通过罗冈丹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自然观。

这里的自然不只是一种生物学或地理学等现代学科所指谓的那种自然,它更多地指的是某物或某类物的特征、外观和活动方式,即某物或某类物的真实面目,是一种哲学探寻意味下的自然观念。

由于如何理解自然、如何理解世界向来是西方哲学家思想中的焦点问题[1],因此对这种独特自然观的检审不仅是理解这部小说的一个恰切的角度,也是有助于我们理解萨特哲学思想的一把钥匙。

本文首先通过对小说文本中阐释这种独特自然观的段落进行分析,初步勾勒出这种自然观与萨特哲学思想的关联,然后再把这种独特自然观放置在西方思想的历史流变中进行考察,以期在更加宏阔的视阈中把握萨特哲学的特质。

一小说伊始,罗冈丹在日记上记下了一件小事:孩子们玩石子打水漂儿,他也想像他们那样往海面上扔石子。

但他停住了,石子从他手中落下。

他慢慢认识到,“看来这几个星期里发生了变化”[2](P9),一种恶心的感受从此纠缠住他,直到后来有一天他与自学者就人道主义发生了争论之后,这种恶心的感受来了一次大发作。

不久,当他在公园看到栗树根这个“黝黑多结,完全野性的庞然大物”(P153)时,他受到了启迪。

他认识到了“存在”意味着什么:如果有人问我存在是什么,我会诚心诚意地回答说它什么也不是,仅仅是一种空洞的形式,这形式是从外面加在事物上的,它丝毫不改变事物的本质……物体的多样性、物体的特征,仅仅是表象,是一层清漆。

这层漆融化了,只剩下几大块奇形怪状的、混乱不堪的、软塌塌的东西,而且裸露着,令人恐惧的、猥亵地裸露着。

(P153)接着,他认识到了什么是荒谬:……我明白自己找到了存在的关键,我的恶心及我自己生命的关键。

确实,后来我所能抓住的一切都归结为这个基本的荒谬。

……加以说明的世界和理性的世界并非存在的世界。

圆不是荒谬的,一段直线围绕本身的一端旋转,这便清清楚楚地解释了圆,但圆是不存在的。

从《恶心》看萨特眼中的世界

从《恶心》看萨特眼中的世界
才 发 现 并 不 是 自 己疯 了 ,而 那 确 实 是 一 种 肉麻 的 感 觉 , “ 而这来 自那 石 块 。 现 在 我 对 此 很 肯 定 , 这 种感 觉从 石 块传 到 我手 里 的 , 是 的 ,是 这 样 ,一 定 是 这 样 :在
生 理 和 心 理 上 的不 适 和 难 受 ,恶 心 就 这 样 产 生 了。 萨特在 自传 中说 : “ 我就 是
到 恶 心 是 在 一 个 星 期 六 往 海 上 投 石 子 打 水 漂 的 时 候 发 生 的 。 当时
都会被软化 ,被拉 长。这就使得
人 对 于这 种 突 然 的 变化 产 生 一 种
他 只是 当作 自己是精神 失常 ,因 为这 是表面上 发生 的 ,在内心并 没有 留下清楚 的痕迹 。但 是后来
荒 谬 的 小 说 ,这 同 时 也 是 他 第 一 次 尝 试 以文 学 的 形 式 表 达 所 认 识 的 现 象 :一 个 失 去 了意 义 的 世 界 只 剩 下 偶 然 与 荒 诞 , 只会 让 人 眩 晕 与 恶 心 。关 于 萨 特 眼 中 的 世 界 究 竟 如 何 ,其 与 恶 心 有 何 关 系 , 我 们 有 必 要 进 行 新 的探 讨 与发 掘。 恶 心 的 来 源 在小 说 中 ,罗根丁第 一次感
厌 ;他 感 觉 自 己 已 经 被 恶 心 笼 罩 和 围捕 了 , “ 恶心 并不在我 的身 上 , 我 感 觉 到 它 在 那 里 , 在 墙
因为偶然性不 是一种 假象 ,不是 种 人 们 可 以 驱 散 的 外 表 ; 它
图解 , 被 视为 萨特最 早 的一 篇 “ 哲 学 宣言 ” 。是 萨特 最集 中描 写
“ 像 一 条 白 色 的 大 肉虫 握 在 我 的 手里” ; 当他 看 当他 在博 物馆 里

论生态美学视角下的文学批评模式——以《恶心》中“恶心”意象为例

论生态美学视角下的文学批评模式——以《恶心》中“恶心”意象为例

067[摘 要] 生态美学作为新兴学科,其发展欣欣向荣。

为进一步探索生态美学在文学理论方面的应用,试以《恶心》中“恶心”意象为例进行生态美学视角下的文学批评研究,重点发掘其中去主体化和多元性的表现方式,用以丰富和发展生态美学视角下的文学批评,举一反三得出当下生态美学的发展特别是在文学理论方面任重而道远。

[关 键 词] 生态美学;去主体化;多元性;“恶心”意象;文学批评论生态美学视角下的文学批评模式——以《恶心》中“恶心”意象为例刘泽宇生态美学作为“艺术学的生态转型”,其研究重点不仅在于应对世界气候环境效应的各类生态举措,更上升到意识主体审美活动的生态展现。

审美主体最重要的欣赏活动便是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其中也不乏对文学作品的批评判断。

“以生态人文主义为哲学根基所建立的生态美学是迥异于传统的在人类中心主义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美学形态的。

”[1]存在主义文学作为去主体化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对其进行文学批评是讨论研究、丰富发展生态美学的重要途径。

萨特作为存在主义的哲学家,其作品具有较高的生态美学欣赏价值,现以其作《恶心》中的“恶心”意象为例,探讨其中所体现的去主体化的生态美学思想和多元性的文学批评模式。

一、生态美学批评视角下的“恶心”意象目前,生态美学在文学批评方面形成诸多视角,其中较为重要的有以下三方面,将“恶心”意象带入这几个方面具体探讨其表现形式,有助于体现生态美学之于文学批评领域的具体应用。

一是代表一种对自然界主体认同的思维模式。

该思维模式作为生态美学的纲领性思想,涉及经济、政治、哲学、文学等方面。

其中文学批评的审美判断标准从以语言、词汇、思想等为标准转向以“自然审美批判”为主轴并贯穿于其他批评向度的审美标准。

二是强调一种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去主体化意识形态。

在文学批评层面,正是对后现代主义中去主体化思想的批判发展。

人类中心主义美学作为“纯粹思辨”的美学系统,更多是对美学本体论的探讨,忽视时间、空间的无意识客体对主体审美标准的影响,而生态美学的文学批评则强调立足于以“自然的人化”为内核的思维方式,认同主体价值尺度之外的多中心表达模式。

萨特《恶心》与对存在体验论文

萨特《恶心》与对存在体验论文

萨特《恶心》与对存在的体验摘要:萨特的文学作品是他哲学思想的图解和具体化。

他在小说《恶心》中阐述了其对存在的体验。

在本体论上,萨特提出了“现象学一元论”观念,认为存在先于本质。

“恶心”这种独特的体验可以说是萨特的独创。

萨特的第一部小说《恶心》所阐释的中心也就是这种独特的体验。

“恶心”是一种生理感受,是一种基本情绪,是一种对于世界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哲学认识——它是“自为的存在”对于“自在的存在”的体验。

关键词:恶心;自在的存在;自为的存在;存在主义一、“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萨特从现象学一元论和纯粹意识活动出发,引出了两个根本不同的存在领域,一是外部世界和事物的存在。

这类存在是本己存在着的东西,萨特将之称为“自在的存在”。

另一个就是人的存在。

这类存在与“自在的存在”相反,它们“是其所不是,不是其所是。

”,萨特将之称为“自为的存在”。

人即“自为的存在”,具有超越的特性,永远处于变化之中,而且是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断变化。

“自在的存在”毕竟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它与物质世界中具体的存在物如桌子、石头等又有所不同。

这些存在物中虽然包含“自在的存在”,即超越意识的独立存在,但当我们谈到这些存在物时,如“桌子”,在这个词中实际己经由意识暗暗赋予了意义,己经与意识发生了联系,不再是纯粹的“自在的存在”了。

但由于这种纯而又纯的“自在”不可能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所以在萨特的文学作品中,许多具体的存在物是等同于“自在的存在”的。

而从另一方面说,赋于存在物的这种意识只是与存在物发生联系,它对于事物的“存在”是毫无影响的。

萨特在作品中曾描述过意识对“自在的存在”的这种作用:《恶心》中的罗冈丹曾试图赋予存在以生命:“我喃喃说:‘这是一张长椅’,仿佛在念咒驱邪。

从而这个词停留在我唇边,不肯去栖息在物体上。

”,“事物摆脱了它们的名字。

”,“我在物体中间,无以名之的物体中间。

”二、“恶心”——对存在的体验作为一个“在世的人”,“自为的存在”与“自在的存在”之间不可能不发生联系,因为“存在将以某种直接激发的方式(如厌烦、恶心等)向我们揭示出来”,在萨特的作品中,当“自为的存在”与“自在的存在”发生联系时,就会引发一种特殊的体验——“恶心”。

萨特《恶心》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萨特《恶心》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萨特《恶心》中的存在主义思想摘要:《恶心》是法国作家萨特的著名代表作,体现了作家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虽然是偶然的、无理由的,虚无的,但人有塑造自身本质的自由。

关键词:萨特;恶心;存在主义;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存在就是在那里,很简单,存在物出现,被遇见,但是绝不能对他们进行推断。

我想有些人是明白这一点的,但他们极力克服这种偶然性,异想一个必然的、自成动机的存在,其实任何必然的存在都无法解释存在。

偶然性不是伪装,不是可以排除的表象,它是绝对,因此就是完美的无动机,一切都无动机,这个公园,这座城市,我自己。

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时,你感到恶心,于是一切都漂浮起来,就像那天晚上在铁路之家一样。

这段话出自法国著名作家萨特的存在主义小说《恶心》。

小说为第一人称日记体。

主人公洛根丁一个人生活在布维尔小城,准备写一部关于一个名叫罗尔邦的侯爵的论文。

白天他经常去市立图书馆,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位自修生,此人按照书名字母顺序阅读书籍。

晚上他经常去“铁路工人之家”餐厅消磨时光,总是听同一张唱片《在那些日子里》。

平日里他还时常想起那位四年前分手的情人安妮。

现在洛根丁逐渐淡忘了他的过去,他的生活失去了意义,他认为这是一次奇遇,但现在没有奇遇,只有历史。

安妮给他写了一封信,她会去接他,这让他感觉还有一线希望。

但见了面,安妮已然变成了一个浮肿的女人。

她变得绝望,放弃了“幸福时刻”,因为洛根丁放弃了寻找奇遇。

他们什么也没说。

安妮走后,洛根丁再次陷入孤独之中。

怎么办?向别人求援吗?可他周围的人都只是麻木的生活着,浑然不知自身的存在。

他决定离开布维尔市,再次走进一家酒吧,最后一次听他最喜欢的唱片。

当唱片旋转时,他看到了一线希望,一种对自己宽容的希望的之光。

初读小说,故事情节看似平淡、乏味。

细读之下,细微之处的描写、层层深入递进式展开的人物内心独语,令人顿悟共鸣。

在那个春日里,手中拿着报纸,坐在公园中的洛根丁突然感到不堪重负,许久以来一直存在于其身上的那种恶心的感受再次凸现。

萨特《恶心》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萨特《恶心》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萨特《恶心》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萨特深刻地表现了人类的存在焦虑和孤独。

在小说中,主人公罗阿坦经历着一种深沉的内心痛苦和孤独感。

他觉得自己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束缚,无法摆脱对于生活的无望和对于自己的困惑。

这种存在的焦虑和孤独感,在存在主义思想中被称为“存在的虚无”,即人类无法找到生活的意义和目标,面对自己的存在感到孤独和无助。

这种存在的虚无是存在主义思想的核心之一,萨特通过主人公罗阿坦的内心痛苦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存在的虚无状态。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体现了萨特对于人性的看法。

在《恶心》中,人物形象十分丰富多样,他们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个性。

萨特并没有对这些人物进行道德上的评判,而是将他们看作是存在于虚无之中的人类。

这体现了存在主义观点中的“存在优先”思想,即存在在于先于本质,人们的存在并不受到道德和规范的限制,而是自由选择和创造自己的存在。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并没有被赋予固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而是展现了他们在存在的状态下所面临的内心挣扎和困惑。

通过这样的人物塑造,萨特展现了存在主义观点中的人性多样性和自由选择的重要性。

小说中还体现了萨特对于自由意志的思考。

在《恶心》中,罗阿坦所经历的内心挣扎和迷茫,正是他在自由意志的选择面前的真实反应。

在存在主义思想中,自由意志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这种自由意志也带来了巨大的责任和选择的困惑,人们需要自己承担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罗阿坦所经历的内心痛苦和困惑,正是他在自由意志的选择和责任面前所产生的焦虑和不安。

通过罗阿坦的经历,萨特深刻地呈现了自由意志对于人类存在的影响和挑战。

萨特《恶心》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

萨特《恶心》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

萨特《恶心》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萨特《恶心》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导语】:《恶心》外国文学作品简析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萨特(19051980)的第一部存在主义哲学小说,日记体裁。

生命之思——读萨特的《恶心》

生命之思——读萨特的《恶心》

生命之思——读萨特的《恶心》
李灿
【期刊名称】《时代人物》
【年(卷),期】2008(000)002
【摘要】《恶心》是萨特的一部存在主义哲理小说。

萨特的存在主义是对人的生命存在意义的一种探讨和关注。

小说《恶心》就揭示了对人自身意义的追问,它深刻的暗含了萨特存在主义思想"存在先于本质"以及"自由",并对人自身价值的实现进行了深深的思考。

【总页数】2页(P37)
【作者】李灿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曲阜2731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565.074
【相关文献】
1.喜读封孝伦新著《生命之思》 [J], 王世德
2.“三重生命”学说:人本哲学研究的一次创新——读《生命之思》 [J], 方英敏
3.戏剧人生与人生戏剧-读江龙先生的《解读存在:戏剧家萨特与萨特戏剧》 [J], 宋德发
4.存在的体验——读萨特的中篇哲理小说《恶心》 [J], 曹薇;远征
5.一个孤独者的精神漫游——读萨特的《恶心》 [J], 曾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萨特《恶心》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萨特《恶心》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萨特《恶心》中的存在主义思想《恶心》是法国知名存在主义思想家萨特的代表作,描绘了主人公罗阿布的内心独白和对生命的存在感到的恶心。

作品中充满了对生命和存在的矛盾和挣扎,体现了存在主义思想家对人类存在的思考和质疑。

本文将围绕《恶心》中的存在主义思想展开分析,深入探讨萨特对于生命和存在的解读。

萨特《恶心》中的主人公罗阿布所经历的内心挣扎和痛苦是作品的核心。

他感到生命的虚无和无意义,对自己的存在感到不安和恶心。

这种内心的挣扎,正是萨特对存在主义的诠释。

存在主义认为人生没有固定的目的和价值,生命本身即是虚无和无意义的。

罗阿布的内心痛苦正是对这种虚无和无意义的直接体验,他无法逃避或否认这种痛苦,因而感到内心的恶心和绝望。

《恶心》中所展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萨特关注的焦点。

作品中描绘了罗阿布与周围人的互动和交流,但却充满了矛盾和虚假。

这种人际关系的矛盾和虚假,揭示了存在主义对于人的存在状态的分析。

存在主义认为人是自由的存在,但与此人的自由也意味着孤独和无义。

在人际关系中,人们总是试图通过谎言和伪装来掩饰内心的空虚和无意义。

作品中罗阿布与他人的交流充满了虚假和矛盾,这正是萨特对于人际关系的诠释,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充满了挣扎和无法解脱的孤独。

作品中的环境和场景也是萨特对于存在的诠释。

《恶心》中的城市和社会充满了破碎和混乱,这种环境的描绘正是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和关注。

作品中的城市充满了孤独和荒废,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和恶心。

萨特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现代社会的担忧和批判。

现代社会充满了物质追求和空虚,人们的生活充满了恶心和无意义,这正是存在主义对于现代社会的观察和反思。

作品中罗阿布的自我觉醒和内心的颠覆也是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体现。

罗阿布在作品中经历了一次自我觉醒和内心的颠覆,他意识到了生命的虚无和无意义,对现实产生了质疑和反抗。

作品中的这种自我觉醒和内心的颠覆,正是萨特对于人类自我意识和生命的思考。

存在主义认为人是自由的存在,但这种自由也意味着责任和选择。

萨特《恶心》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萨特《恶心》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萨特《恶心》中的存在主义思想《恶心》是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作家萨特所写的一部小说。

这部小说的主人公罗阿尔是一个年轻的历史学家,但他在生活中却感到孤独、恶心和迷失。

这部小说中表达了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

萨特是一个存在主义者,他的思想认为世界上不存在任何真正的意义、价值和目的。

人的存在本质上是无意义的,没有必然性和规律性,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存在,必须寻找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在《恶心》中,罗阿尔对自己的存在感到无聊和恶心。

他认为自己的生活毫无意义,面对事物的时候感到非常厌烦,并想摆脱这种状态。

他对他的存在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并认为自己的生命是毫无价值的。

这种泛指性的存在主义思想在萨特的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罗阿尔的生活经历,萨特揭示了人性的矛盾、孤独和无助,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存在上的困境。

萨特强调人类的自由意志,并认为人类应该关注自己的个人目标和意愿。

他认为自由意志是人类的最高价值,人类应该尊重自己的选择和行为,并理解其造成的后果。

在《恶心》中,罗阿尔对自己的人生做出了一种选择,他故意让自己求职失败,以便能够脱离现代社会的束缚。

他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由意志的追求,并试图摆脱现实生活的束缚,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状态。

萨特认为人是自己的主宰,应该完全自由地选择生活方式并负责自己的行为。

通过罗阿尔的经历,萨特表达了他对自由权利的崇高认识和信仰,并展现了存在主义的根本理念。

在《恶心》中,萨特通过罗阿尔的视角描述了世界上的空洞、虚假和恶意。

他认为人类世界是一个充满欺骗和虚伪的领域,人们的行为和思想都是被世俗规则和禁忌所束缚的。

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在《恶心》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无论在对待生命、自由意志、现实生活还是对世界的看法上,他都是非常直白和无所顾忌的。

小说在探讨人类的本质及社会的虚伪方面有着深刻的见解,这也是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重要特点之一。

总之,萨特的《恶心》中的存在主义思想深刻、宏大、复杂,它反映出人类的孤独和无助,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存在上的困境。

萨特《恶心》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萨特《恶心》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萨特《恶心》中的存在主义思想《恶心》是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萨特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罗阿斯的视角,展现了一个虚无和荒谬的世界。

在小说中,萨特深刻探讨了存在主义的核心问题,即人类存在的意义和自由意志的困境。

本文将从罗阿斯的内心世界出发,分析萨特在《恶心》中所表达的存在主义思想。

萨特通过罗阿斯的内心独白,描绘了一个缺乏意义和价值的世界。

小说中罗阿斯的生活充满了空虚和无聊,他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充满了厌恶和恶心。

这种情绪不是源自于外在世界的负面因素,而是对人类存在本身的深刻反感。

萨特通过罗阿斯的感受,揭示了人类存在的虚无和荒诞,认为生活本身并没有固有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虚无感是存在主义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即人类生活的本质是空洞和无意义的,人类被抛入一个没有规定的世界,必须依靠自身的选择和行为来赋予生活意义。

萨特通过罗阿斯的行为和思想,探讨了人类的自由意志。

在小说中,罗阿斯试图通过不断地逃避和否定来抵抗这种虚无感,他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掩盖自己对现实的厌恶和恶心。

这种逃避和否定并没有改变现实的本质,反而使他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萨特认为,人类拥有绝对的自由意志,但这种自由却是一种负担和责任。

人类必须承担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而这种责任无法通过逃避和否定来抹去。

罗阿斯试图摆脱这种自由所带来的责任和焦虑,却不断陷入绝望和孤独之中。

萨特在小说中通过罗阿斯的遭遇,表达了对自由意志的深刻思考,认为人类的自由是一种重负,需要通过不断的选择和承担来实现自己的存在。

萨特在《恶心》中通过罗阿斯的思想和行为,探讨了人类对于自己存在的控制和决定。

在小说中,罗阿斯对自己的存在感到厌倦和恶心,他试图通过不断地否定和逃避来改变这种现状。

他最终发现,无论他怎样努力,现实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他依然是一个无法改变的存在。

萨特通过罗阿斯的遭遇,表达了对人类存在的无法控制和决定的感受,认为人类的存在是一种被动的受制。

人类无法逃离现实,也无法改变自己的本质,只能依靠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来应对现实带来的挑战和困境。

解读 《恶心》 脱水精华版

解读 《恶心》 脱水精华版

解读《恶心》脱水精华版哲学大家萨特,被誉为一代知识分子的伟大榜样,20世纪思想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但是他拒绝接受任何奖项,包括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为什么呢?因为他说,任何荣誉都会约束人,而他一辈子追求的就是自由,其实这句话也正是萨特哲学思想的一个通俗表达。

总的来说,萨特的哲学核心主要有三点,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以及自由选择。

我们今天要讲的这本恶心,正是萨特哲学思想的文学呈现。

这部哲学小说发表于1938年。

五年后,也就是1943年,萨特出版存在与虚无,对他的存在主义哲学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可以说,恶心既奠定了萨特的文学地位,又提前勾勒了萨特哲学思想的基本轮廓。

我们来看看这部小说,恶心小说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名叫安托万洛跟丁的法国年轻人在1932年初写下的一组日记,记述了他的日常行为和心理活动。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他的迷茫和焦虑,以及他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

随着主人公日记的展开,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点也逐渐呈现,从日记中我们可以知道,洛根丁是一个孤独的年轻知识分子,他在旅行六年后来到法国小城布维尔定居,准备写一篇关于18世纪法国侯爵的传记。

他去图书馆搜集资料,去咖啡馆消磨时光,还与老板娘厮混。

突然有一天啊,他看周边任何东西都觉得恶心,无论去哪里,恶心感都一直跟着他。

它与多年前的情人安妮重逢后,发现安妮已变成一个笨重肥胖、心灰意冷的女人。

与此同时,他觉得周围的人看起来都很陌生很怪异,让他觉得恶心,她在恶心中经历了痛苦的挣扎,直到最后,他终于发现并理解了恶心的根源,于是放弃了传记写作,回到了巴黎。

小说情节非常简单,他之所以获得读者青睐,在于极为细致的细节描写,以及丰富的幻觉、联想和意念,洛根丁为什么一直感到恶心?萨特如何通过洛根丁的恶心来阐释他的存在主义哲学?下面,我将跟随小说的讲述,结合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以及自由选择的哲学观逐一进行分析。

我们先来看看主人公洛根丁是如何感到恶心的。

萨特《恶心》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萨特《恶心》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萨特《恶心》中的存在主义思想《恶心》是法国哲学家萨特的小说,它深刻探讨了存在主义的思想。

存在主义认为,人类已经被抛弃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上帝,没有汝等命运的单一表达式,我们就是孤独和自由的个体。

小说讲述了安托万-罗兰(Antoine Roquentin)这个孤独的记录员的内心独白。

他对人类和世界的本质和意义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和恶心感。

通过揭示安托万-罗兰的内心追寻和变化,小说表达了萨特对存在主义的理解。

首先,小说中的存在主义思想体现在对人类的孤独感和自由意志的探索上。

安托万-罗兰感到被抛弃在这个世界上,他感觉周围的人们只是形式主义者,没有自己的内心追求,像废人一样生活。

他不断地质疑自己的存在,认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目的。

他的内心独白中透露出一种孤独感,他认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无关紧要的个体,没有和他人的共鸣。

这种孤独和无助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精神痛苦。

但是,在孤独中,安托万-罗兰被存在的自由意志所触动。

他发现自己有能力决定自己的行动,他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

他不再受制于任何外部因素的影响,而是决定自己的命运。

他放弃了自己的过去,思考了自己的未来,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生活。

安托万-罗兰开始质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意义。

他在观察周围的事物和对自己的感受中,发现这个世界充满了荒谬和无意义。

他感到,无论他在这个世界上是做什么,都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本质和意义。

但是,随着他的内心变化,他的人生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他开始意识到,世界的本质和意义只能从自身中寻找。

他不再寻求世界中的意义,而是从他自己的内心中取得的。

安托万-罗兰的这种想法,体现了萨特存在主义的关键思想,即存在的个性是人类哲学的根基,只有个体才能为自己发现存在的意义。

人类个体之间的连结只是偶然的。

最后,小说中存在主义思想还体现在对时间和历史的观念上。

存在主义认为,时间和历史都是人类自己发明的概念,没有任何意义。

安托万-罗兰对时间和历史的概念也有着深刻的思考。

从《恶心》看萨特的荒诞世界

从《恶心》看萨特的荒诞世界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从《恶心》看萨特的荒诞世界刘正含 四川大学摘 要:萨特是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同时还是著名的作家、戏剧家、评论家、政治家。

他的存在主义哲学体系强调的内容之一就是“世界是荒谬的”,人在存在中可以自由选择。

他所代表的存在主义文学流派, 是其哲学观念在文学上的反映。

本文从萨特早期的作品《恶心》着手,分别从恶心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恶心的出路两方面,对他眼中荒诞的世界进行挖掘和阐释。

关键词:萨特;《恶心》;荒谬;偶然性作者简介:刘正含(1996-),女,四川大学文学院新闻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2-125-011、恶心的原因《恶心》是一本日记体小说。

主人公洛根丁突然有一天被一种奇怪的感觉袭击,他感到恶心将他笼罩。

在日记的第一页,他写道:“有一种变化在我身上发生”、“它像疾病一样到来”。

自此,他的世界开始变得异常扭曲、畸形、错乱,并且陌生。

恶心的感觉时刻攥紧、入侵着他。

他发现他的手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拿叉子,或者说叉子要他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拿它——手执叉子这一日常的习惯性举动在洛根丁这里产生了谜题,手和叉子脱离了日常化的状态,它们与自身的常有形态形成了误差。

洛根丁在进入房间,发现手中有一块冰冷的东西用自己的个性吸引他的注意,门把手这一物件的形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它“冰冷”的肌理,它再也没有习惯中存在的“门把手”的完整概念。

洛根丁在图书馆遇到自学者时,他看见的是一个陌生人的脸,“简直不像一个脸”,而他的手是“一条肥大的白色的虫”,这个“熟人”在洛根丁眼里完全陌生起来,他所代表的所有完整的概念被解剖成不同的陌生部分,一个有机体被拆卸了,它的存在完全无意义起来。

这种陌生化的描写,实际上是一种形式感的丧失,意味着存在和意义的联系的断裂。

洛根丁的世界在电车的红色长凳中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陌生化,他喃喃念着:“这是一张长凳子”,可是这个概念拒绝落到“那件东西”上去,它仍旧是原来的样子——“红色绒毛”、“细小的死去的小脚”,事物已经脱离了它们的名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恶心》看萨特的哲学与美学思想作者:赵荣婕来源:《青年时代》2020年第15期摘要:萨特作为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人类的良心”,萨特早期文学的代表作为《恶心》。

本文从萨特与《恶心》出发,对《恶心》所体现的一些哲学理论进行简要分析,主要从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存在先于本质和介入说进行分析。

然后对萨特的美学思想想象论与自由论进行简要阐释,最后对全文进行简要概括,更好地理解萨特的存在主义。

关键词:萨特;《恶心》;哲学;存在;自由;想象一、《恶心》与萨特让-保罗·萨特研究成果涉及哲学、文学与美学,其思想主要受到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德国哲学思想的影响。

战前时期萨特认为:“人之所以能够从事想象,也正是因为他是超验性的自由。

”战后时代萨特认为“想象即自由,自由即艺术”,并结合当下局势探讨自由问题,并在《什么是文学》中提出论“介入”理论。

但无论是战前还是战后,萨特的美学理论的核心是关于自由,自由永远是萨特美学理论的思想核心。

萨特在1938年出版长篇自传性质的日记体小说《恶心》,它体现出一个荒诞的世界,这个世界给人带来了荒诞、绝望感,让人充满着压抑感。

《恶心》除了是哲学小说、哲学日记,还是一个哲学命题,它带给人们哲学式一种生理体验——恶心,通过恶心这种从主观对客观的非理性的生理感受的产生,并对存在进行探索发现。

《恶心》中的一句话:“我明白了,我已经找到了存在的答案,我恶心的答案,我整个生命的答案。

其实,我所理解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归结为荒诞这个根本的东西。

”存在是荒诞的,当明白这一切的时候,恶心感便随之而来,换句话说就是存在即虚无。

《恶心》中关于存在、人的存在等还有很多的论述,在下文中再进行介绍。

关于自由,书中说道:“我是自由的:我再也没有任何活下去的理由,所有我尝试过的理由都站不住脚了,我再也想象不出别的了。

……我孤独而自由。

可是这种自由有点象死亡。

”萨特认为自由不是任何存在,它是人的存在。

在萨特的自由论中通过艺术想象人可以将一切外在现实虚无化,自由与想象也成为了其理论思想的一部分,《恶心》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阐释了自由,并体现出萨特的早期哲学。

二、《恶心》中的哲学体现《恶心》作为萨特早期的作品,所体现出的哲学思想对其后期的存在主义哲学与存在主义美学,有着深刻的联系。

《恶心》所体现出的前期哲学思想,与当时哲学背景有关,从其哲学背景进入萨特的哲学观。

尼采说“上帝死了”,就没有了被前定的生存境遇,少了被许诺的人生方向,也缺少一种无法抗拒的文化习俗,失去了“我”存在的合理性。

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当我思消失了,“上帝死了”,世界成为了一维世界。

人作为个人存在,成为社会存在最基本构成,个人意识的觉醒也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而在失去上帝后,存在没有任何神圣和权威的光环,也缺少提供存在的正当理由,失去了所谓的合理性,少了其理想秩序,存在缺少了意义。

成为了一个感觉到恶心、荒谬的虚无场,通过生理感受得出感性认知。

资本主义的盛行,在人与物的社会之中,资源的占有、不足,存在变得物化。

萨特提出的自由观,人的存在、人的自由存在,这是一种自我救赎,也是在构建新的审美共同体与更广的审美世界,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想的过程。

以下从两个方面对《恶心》中的哲学体现进行分析,第一个方面自在存在、自为存在,第二个方面存在先于本质。

自在存在、自为存在:《恶心》中提到:“我看到树枝摆动,心里想:运动从不完全存在,它是两种存在之间的过度,中间阶段,音乐中的弱拍,我既将看到存在从虚无中诞生,逐渐成熟,充分发展,我终于能看到诞生中的存在了。

”两种存在之间的过度是指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之间的相互联系,《恶心》的主要内容也是在探讨两种存在之间的联系。

自在存在萨特认为是“自在的存在永远既不能是可能的,也不能是不可能的”,也可以理解为不被意识所转移客观存在的世界,是偶然的、荒诞的、超越意识的独立存在,它只是存在着而已。

自为存在萨特认为是“自为为一种永久的偶然性所维持,它承担这种偶然性并且与之同化,但永远不能清除偶然性”,也可以理解为受人的主观意识能动性的影响,它具有个人意识认清人对自己存在的事实,也可以说是人的存在。

《恶心》中“荒诞的世界”是指自在存在,而产生的“恶心”是由于自为存在“人”。

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的联系,是自为存在对自在存在的体验与感悟。

萨特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是痛苦的”。

世界的荒谬就是一种自在存在,人是痛苦的就是一种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的联系所产生的感受。

人生活在这荒诞的世界之中,感受这荒诞世界带来的痛苦。

当《恶心》中的主人翁看到了存在的诞生,也感受到了世界的荒诞与无意义。

这种体验的诞生也来源于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两者的联系,而两者的联系依赖的是人的本身,所以如果没有人,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就不会存在。

萨特说:“自为和自在是由一种综合的联系重新结合起来的,这种联系不是别的,就是自为本身。

”自为存在(人的存在)绝对了使自在存在重新赋予了意义,人作为规定之外的存在先于本质,便有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

存在先于本质。

《恶心》中主人翁在没有约束的荒诞世界中寻找不到安全感,对世界对不可知,荒原的无限感到恐惧与害怕,从这种荒谬中感受到恶心。

“荒谬这个词此刻在我笔下诞生。

但我明白自己找到了存在的关键、我恶心及我自己生命的关键。

的确,后来我所能抓住的一切都归结为这个根本的荒谬。

”而这种荒谬感诞生于一个所共知的事实,即上帝是不存在的,存在没有任何神圣和权威为这个世界的存在提供一种终极的正当理由,存在失去了合理性,我们需要寻求一种新的出路,认识到存在先于本质这一特性是寻找出路的前提。

萨特受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思想影响,现象学的本质是还原,本质及现象,现象即本质。

萨特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将本质看成一种本体、实体,人对存在加以命名。

没有存在者,存在就是荒原。

人即存在着,人的存在,使荒原出现了无限可能性。

本质与现象的二元对立,使存在有了无限性与有限性的二元对立,而本质与现象的区分就是一种语言乌托邦,而语言乌托邦离不开人的视角,其存在论的本身也就是对存在加之命名的过程。

人意识到物的存在,人处在物之中。

人的存在不能被遗忘,人无法介入物的存在、人开始怀疑人本身的存在、人和物重新建立关系,人的存在是存在先于本质的前提条件。

“存在先于本质”是指“首先是有人,人碰上自己,在世界上涌现出来——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

如果人在存在主义者眼中是不能下定义的,那是因为在一开头人是什么都说不上的。

他所以说得上是往后的事,那时候他就会是他认为的那种人了。

所以,人性是没有的,因为没有上帝提供一个人的概念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

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

人的本质是人自己定义、自己选择,“上帝死了”人不再受到任何约束,萨特强调出了个人的存在,而存在主义的人道精神也体现在个人存在的超越性与主观性中。

在缺乏理性、毫無意义的世界中,了解人的真实存在,进行自我救赎。

以上对《恶心》中所体现的前期哲学思想,自在存在、自为存在与存在先于本质进行简要的论述后,在《恶心》与《什么是文学》的哲学思想观点的变化,体现在介入说。

人的存在是自由的,不同的存在者组成了社会空间,在自我选择的同时也应该具备相应的责任,对此萨特提出了介入说。

在《恶心》的结尾“但是,到了一定的时间,书将会写成,它将在我后面,他的些许微光亮会照着我的过去。

那时,通过他我也许会回忆自己的生活而不感到厌恶。

”萨特试图让主人翁在艺术中寻找自我救赎,通过艺术达到人与客观环境的协调。

但《恶心》是萨特参加战争前的作品主要从个体出发,战后萨特认为作家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为社会自由与正义进行书写,萨特的存在主义也被称之为介入说。

虽然介入说的思想主义体现在文艺论著《什么是文学》之中,但进过战争的洗礼,从《恶心》中的纯粹个人转变到《什么是文学》的社会主义,萨特的人道主义逐渐诞生。

介入说主要说的是“由个体转向社会,由美学转向政治,由懦弱性的退缩转向政治性的介入”,并提出作家写什么、作家为谁而写、作家的作品写给谁看的三个问题。

萨特“要求作者在实现社会自由的基础上行使存在本体论的自由,同时强调提出,没有他人的自由,个体自由是无法完全实现的”。

“让文学介入”更好的反映时代,并承担着世界责任,用介入的方式去关注人的存在。

通过对萨特哲学思想的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萨特被誉为“20世纪的良心”的缘由。

三、萨特的美学思想:想象论与自由论在西方古典美学中,最早使用想象的是亚里士多德,他把想象看作一种思维方式;古罗马时期斐洛斯屈拉特最终研究想象与艺术创作;在西方古典时期还有很多美学家、文学家对想象进行研究,但总体理论价值不高并缺乏美学分析。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对想象的研究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提出了想象力的自由游戏说,萨特的想象论也继承与发展了康德的想象力的自由游戏说的相关内容;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提出想象是形象思维,是艺术创造的动力源泉,萨特在黑格尔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意象创造;对萨特有很大哲学影响的胡塞尔提出现象学体验的剩余与意向性理论,认为意识揭示了与本质无关的存在,只有通过想象才能使事物呈现原本的样子。

萨特认为想象创造出了美,在想象的创造性活动中体现出人存在的价值,想象也是现在与未来沟通的一把钥匙。

《恶心》中主人翁一开始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应该实有的幸福,但是宇宙并不以我为中心所以产生了虚无的痛苦。

人无法永远生活在痛苦中,人渴求幸福。

人只好主动建构自我,然后人接受无意义,并开始庆祝无意义,主人翁在解构并进行建构中,寻求存在及其合理性。

通过文学想象更好的表达艺术创作者所传递的价值,使艺术形象更加生动化。

在萨特的想象论中,他主张依据胡塞尔现象学关于想象的相关理论,肯定了想象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萨特从心理学的角度把想象看作一种特殊的意识现象进行分析,它属于一种主观的活动,具有非理想主义色彩。

想象对象并非是存在的,它具有随意性与非实在性,从这方面来看想象与虚无有着相应的联系,同时也体现出想象的不确定性与想象的自由性。

萨特说:“因为意识是可以想象的,它必须凭借自身的努力去回避世界,总之它必须是自由的。

”想象是非实体化的意识现象为“自为的存在”打下铺垫,肯定了人的意识是自由的,为存在先于本质、自由论打下了理论基础。

自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尼采的自由就是创造论到弗洛伊德的泛性欲主义的性自由,再到杜威的多元论自由观,再到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论。

萨特的自由是存在本体论上的自由,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把自由赋予人类。

萨特的自由观从想象、介入和主体间性进行分析,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是不完全自由的,人会被异化。

萨特通过自由选择造就人的自由,这不仅只是未来精神上的自由还是存在的自由,真正的达到人的解放,把自由还给了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