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800字论文

合集下载

关于甲午战争的作文

关于甲午战争的作文

关于甲午战争的作文【篇一:甲午120年祭】甲午战争,这是一场改变了中国三千年历史状况的硝烟。

经此一役,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

尝到了战争甜头的岛国狼烟四起,从此走上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侵略之路。

而与之对弈的我大清国则在此役中兵败威海,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财富大量流出、承认朝鲜独立、割让台湾(包括澎湖列岛),国势萎软,民心涣散,从1861年开始的洋务运动至此全面宣告失败。

而比赔款、割地等影响更深远的是对国人的心理打击,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怎会如此强悍?“海为龙世界”,可“龙的传人”败走海上,龙旗飞扬的北洋水师竟然全军覆没,包括定远舰在内的水师战舰无一幸免。

有人歪曲历史意味着罪恶,而忘记历史者则意味着背叛。

甲午又至。

碧海并未安宁。

东海事态趋紧,南海争端不断。

甲午海战之殇,仿佛犹在眼前。

牢记国耻,走读甲午,是我们义无反顾的责任。

因此,我们要时常赴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福建、安徽等寻访,用双脚去丈量那段历史,用当代人的眼光去了解、感悟那段历史,打开那段尘封的记忆,直面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看,海浪拍打旅顺港140年前修建的条石船坞承载痛楚的模样;听,用北洋水师的鱼雷弹头做成的钟呂鸣放警钟的声音……历史的脚印还在这里匆匆向前。

我们铭记历史,不是要沉浸在历史的苦难中扼腕嗟叹,而是要以史为鉴,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铸造民族灵魂。

让大家知道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梦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要意义;让全中国人都明白,只有振作精神,上下齐心,改革开放,强国御侮,120年前的历史惨痛才不至于白白遭受,120年前的屈辱历史才不会重演,120年前的弱肉强食的强权、强盗才不会卷土重来!甲午二至,国殇重提,文字聊聊,权作警钟,是为祭。

【篇二:甲午战争观后感】“每一次大的海战都将决定着两个国家的命运。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的座右铭,他从始至终将自己的志向定在为祖国的崛起而奋斗。

从1840年,中国步入了近代社会,从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中日战争论文800字怎么写

甲午中日战争论文800字怎么写

甲午中日战争论文
甲午中日战争,又称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晚清时期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一
次重要军事冲突。

此次战争发生在1894年至1895年,其起因可以追溯至清朝政
府对朝鲜半岛的控制争夺以及朝鲜民族的反抗。

通过探讨这场战争,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中日两国在近代历史中的地位和关系。

背景
19世纪末,清朝政府力图维持其对东亚地区的影响力,致力于控制朝鲜半岛。

然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后逐渐崛起,也希望在该地区扩展势力范围。

朝鲜半岛成为了中日争夺的焦点,双方关系日益紧张。

开战
1894年7月,中日两国正式爆发战争。

由于清朝军队屡战屡败,日本军队很
快在海陆战中取得优势,占领了朝鲜。

清政府被迫签署《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群岛,并赔款二亿两白银。

影响
甲午战争对中日两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惨败导致清朝政府
对外弱势,国内形势更加动荡。

日本则因此增强了其在东亚地区的地位,被欧美列强认可为一流强国。

启示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不仅揭示了中国当时的国家薄弱和政治腐败,也为中国近
代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对中国人民而言,这场战争是一个警醒,促使他们意识到国家要强大必须进行改革,这也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

结论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军事冲突,对中日两国关系及近
代中国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这场战争的深入研究和反思,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历史,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上为甲午中日战争论文内容,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甲午中日战争论文800

甲午中日战争论文800

甲午中日战争论文摘要:甲午中日战争是中日两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战争,发生在19世纪末。

这场战争对中日两国的历史进程及两国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中日两国后续发展的影响。

一、战争的起因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主要包括了中国广东与日本的交恶、朝鲜问题、及中国政府内部腐朽等多方面的因素。

其中,19世纪末的局势下,中国与日本在朝鲜问题上矛盾尖锐,这成为了甲午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二、战争的过程甲午战争中,日本先后取得了许多战争胜利,其中最为重要的战役是海战中的黄海海战和陆战中的旅顺攻坚战。

在这些战役中,日本海军和陆军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对中国军队造成了严重打击。

三、战争的结果最终,甲午中日战争以《马关条约》的签订而告终。

这个条约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割让了台湾和澎湖列岛,并赔款二万五千万两白银,开辟了旅顺港等多项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对中国国内政治经济产生了重要的负面影响。

四、对中日两国后续发展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打破了中国近代以来长期没有外敌入侵的局面,使中国各方面面临了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

同时,对于日本来说,甲午中日战争的胜利加强了其在远东地区的霸权地位,奠定了其帝国主义扩张的基础。

总的来说,甲午中日战争对中日两国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教训,这场战争的历史意义至今仍然在两国历史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结论甲午中日战争是一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战争,其影响深远。

通过对甲午战争的研究和分析,我们更能够理解中日两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两国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甲午中日战争论文1

甲午中日战争论文1

甲午中日战争论文一个多世纪前发生的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较量。

仅就战争角度而言,掌握了解敌方情况,对于战争胜负往往起关键作用,这就是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政府为了实现侵华目标,用很大力气开展间谍活动,曾经对战争进程发生过重大影响。

当时,清朝一位御史就曾沉痛的说:“两国角争,间不容发,有备者胜,无备者败。

知己知彼者胜,不知己知彼者败。

……倭之虚实,我国茫然,而我之一举一动,有士大夫不知,而倭无不知者。

”英国著名的谍报史专家查德·肯迪更明确的指出:甲午战争前,日本间谍大量搜集了情况,其中相当一部分为1884至1885年日华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战前,日本在华主要间谍机构为汉口的乐善堂和上海的日清贸易研究所。

这两个间谍机关虽然在战争爆发之前相继解散,但他们搜集的大量情报及培养的大批间谍,在甲午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如侦察直隶海岸情况;选择山东半岛登陆点;侦察天津、上海的炮台和机器局(兵工厂);搜集渤海湾等地军事情报;严密关注北洋舰队动向等等。

他们在写给国内的报告中,根据已掌握的情报,敦促日本政府发动战争。

如“可乘之机就在今日,拖延时日使彼稳固基础,非为得策,故谓速战有利。

”等等。

战时,日本间谍的活动更加猖獗,“凡我之动静彼皆洞悉无遗,甚或暗中为之接应,为之向导,故彼攻击调度每合机宜,我仅多受其制。

”在丰岛海战,进攻辽东半岛、威海卫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中,日本间谍都起了重要作用。

如丰岛海战,是由间谍石川五一买通天津军械局一书吏,从而获得了高升号开船日期,并突袭成功;进攻辽东半岛,是由间谍向野间一先行刺探,被捕后又用2块银元买通清兵松绑后逃脱返回,使得日军一举攻占金州;进攻威海卫是由日本8名间谍提前在“近村购食物并鸦片烟,与村民狎,得威海、成山兵防状以去。

”由此可见,甲午战争中,日本间谍的确成为军事行动的先锋。

根据间谍提供的情报,日军“尽我军情,先发以制我,致倭人招招领先,而我则处处落后。

中日甲午战争的论文5000字

中日甲午战争的论文5000字

中日甲午战争的论文5000字篇一:甲午战争论文忆甲午海战,看今日改革---- 铭记历史,镌刻史实;累积跬步,振兴中华【内容摘要】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

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

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作为后人,应该好好回眸这段历史,吸取其中的教训。

剖析古老帝国幅员: 中国原是个帝国。

我们的幅员除本部以外,还包括缅甸,越南,琉球,高丽,蒙古等。

这些地方可以分为两类:蒙古等属于第一类;归理藩部管,中国派有大臣驻扎其地;第二类即高丽,越南等地。

实际中国与他们的关系很浅,他们不过按期进贡,新王即位须受中国皇帝的策封。

此外我们并不派代表常驻其国都,也不干预其内政。

在经济方面,我们也十分消极,我们不移民,也不鼓励通商。

总体上,帝国幅员可用光绪七年〔1881〕翰林院学士周德润先生的话概括:“臣闻天子守在四夷,此诚虚远、忧深之计。

古来敌国外患,伏之甚微,而蓄之甚早。

不守四夷而守边境,那么已无及矣;不守边境而守腹地,那么更无及矣。

我朝幅员广辟,龙沙雁海,尽列藩属。

以琉球守东南,以高丽守东北,以蒙古守西北,以越南守西南。

非所谓山河带砺,与国同休戚哉?〞换句话说,在历史上属国是我国的国防外线,是代守我门户的。

一、甲午战争前的中国与日本的实力比照1.甲午战争前中国与日本的政治比照:清政府:在政治制度上,清政府仍旧是腐朽的封建体制,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并且清政府的封建体制处于封建体制的衰落期,腐败不堪。

日本:日本经历了比拟彻底的明治维新运动,已经根本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了较现代化的政治体系,各项管理制度都相对与清政府优秀2.甲午战争前中国与日本的经济比照:清政府:总体国力来说,清王朝超过日本,洋务运动也为清王朝累计了一定的资本,但是清朝的封建财政体系落后,工业根底薄弱。

甲午中日战争议论文

甲午中日战争议论文

甲午中日战争议论文一、引言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战争,正是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和日本两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开始发生转变。

甲午战争发生在19世纪末,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覆灭和近代国家体制的建立。

在这场战争中,中日两国发挥了各自不同的角色,并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战争的根源甲午战争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问题。

在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封建统治的边缘,国家软弱,民众贫困,社会动荡,甲午战争就是这一时期诸多问题的爆发。

而日本则是在西方列强的影响下,开始进行现代化改革,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成为战胜中国的重要因素。

三、战争过程分析甲午战争是中国传统武装与日本新式装备的对抗。

中国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与日本的现代战争装备形成鲜明对比。

整个战争过程中,中方的装备以及军事战略的执行都显得力不从心,加之内部的腐败与分裂,使中国军队难以抵抗日本侵略。

最终导致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

四、战争的影响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

这次战争使中国彻底认识到了自身的软弱和不足,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同时也激起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激发了对民族自强的决心。

在日本方面,这次战争使日本成为远东地区的霸主,为后来的殖民扩张奠定了基础。

五、结语甲午中日战争是中日两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战争,其影响至今犹在。

通过对这场战争的深入探讨与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两国历史上的血痕与战略,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愿中日两国能够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甲午中日战争论文

甲午中日战争论文

甲午中日战争论文一、引言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至1895年)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

这场战争是日本帝国迅速崛起的标志,也是中国封建王朝繁衍旧时代的终结。

本论文旨在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过程以及战争对中国和日本的影响。

二、背景19世纪末,中国正面临着封建社会的剧变。

内忧外患加剧,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相对落后。

而日本则借西方文明的影响,通过变革和现代化建设迅速崛起。

这样的背景差异成为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三、战争原因1. 领土争端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对朝鲜半岛的争夺。

中国和日本都对朝鲜半岛产生了兴趣,而且朝鲜半岛也是两国的天然屏障。

中国封建朝廷试图维护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但日本希望通过占领该地区来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2. 经济冲突在战争爆发之前,中国的经济已陷入困境。

封建社会的体制限制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而日本则积极参与全球贸易,并通过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实现了经济繁荣。

中国尝试通过与西方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来解决经济问题,但这只增加了国家的不稳定性。

四、战争过程1. 朝鲜半岛战事战争爆发后,日本迅速派遣军队进入朝鲜半岛。

中国军队试图阻止日军的进攻,但由于装备不足和战略失误,中国军队在朝鲜半岛遭受了重大挫败。

2. 东海海战东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最重要的海战之一。

日本海军迅速发展,装备精良的舰队几乎完全摧毁了中国北洋舰队。

这场战斗使得中国的海军实力遭到严重削弱,也标志着日本在海洋上的崛起。

3. 签订《马关条约》在中国多次战败后,中国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作为战争的结束。

这个条约确立了日本对朝鲜的控制权,并削弱了中国的影响力。

此外,中国还被迫割让台湾和澎湖群岛给日本。

五、战争对中国的影响1. 政治变革甲午中日战争使得中国政府和朝廷面临重大的政治危机。

这场战争揭示了中国传统政权的腐败和脆弱,为后来的革命活动奠定了基础。

2. 社会改变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人们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增加,社会结构开始崩溃。

论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 论文

论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 论文

论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94年7月29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最后以中国失败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坚定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规定中方向日方割地赔款,中国清政府因此背负沉重外债,国力日趋衰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而日本因获得巨额战争赔款,国力军力迅速强盛,并逐渐走上军国主义对外扩张道路。

甲午战争时期,就综合国力而言,清政府已经远远超过日本,但是这场战争为什么会以战败结束,导致中华民族走向深渊?
一.政治方面
表现在战场上的胜与败,必须首先从政治上找原因。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当时的日本,正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日本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吸收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丰硕科技成果,并使之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动力,日本政府还积极进行了政治制度的改革,。

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与现实思考-论文

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与现实思考-论文
上 提 出“ 主权线” 和“ 利益线” 概念 , 认 为 日本 是
时期的政 治家 、 思想家所继 承 。l 9 世纪8 0年 代 , “ 脱亚 入 欧 ” 论 的主 张者 福 泽谕 吉 极 力 为 发 动侵 华战 争制 造理 论根 据 与舆论 准备 。明治 维 新后 , 明治 天 皇 要 “ 开 拓 万里 波 涛 , 布 国威 于 四 方” , 图谋 夺取 琉 球 、 朝 鲜 和 台湾 。1 8 7 4 年 日军 侵 占 台湾南 部 失败 后 , 于 l 8 7 9 年吞 并琉 球 。琉 球 与 中 国之 间存 在 藩 属 关 系 , 吞 并琉 球 遭 到 清
会 动 员 和外 交 准 备 , 设 计 了多种 实 施 方 案 。 日
本 派 出的情 报 人 员 足迹 遍 及 北京 、 天津、 上海 、
没 。清 军 失 败 , 一 片狼 藉 , 海 陆 军 主力 尽 失 , 仗
是不好 再 打 了 。 日本 也差 不 多耗尽 了军 力 。列 强也 不 希 望战 争 延长 下 去 。 1 8 9 5 年3 月1 9日, 李鸿 章 以全 权 大 臣名 义 到 达 日本 乞 和 , 4 月 1 7 日被 迫在《 马关 条约 》 上 签字 。
汉 口、 广州 、 福州 、 厦 门、 湖南 、 陕西 、 四川 以及 东
北 各地 。一 些后 来 在 日本 政 坛担 负重 要职 务 的 人都 曾到 中 国做 过 调查 。所 有到 中 国搜集情 报 的人 回国后 都 要 提 交 调查 报 告 。 比如 , 桂太 郎
《 邻邦 兵备 略》 、 驻华 武官 福 岛安正 的《 征清 意见
主权 线 , 朝 鲜 是利 益 线 , 为 了确 保 利益 线 , 就要 攻取 中国。1 8 9 3 年 , 日本 政 府 成 立 “ 出 师 准 备

甲午战争论文

甲午战争论文

甲午战争
一八九四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

这次战争是日本蓄谋挑起的。

因此,对中国来说,它是一次反侵略战争,其性质是正义的。

但是,由于清朝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和战争指导上的失败主义,这次战争终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甲午战争的爆发,次战争打了八个月打的可以说是漫天烟火。

中国屡遭挫败,日本也打得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已经精疲力竭了。

中国也出现了多个英雄在这次战争中为了保卫国家做出了牺牲,他们是伟大的!
1895年3月,甲午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一个71岁的老人,中国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东渡日本,作为清朝政府的特命全权大使,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条约》。

大清朝败给了“蕞尔小国”日本,在中国及世界上引起了巨大震动。

日本一跃成为与英美并肩的强国,从此走上了不断扩张的路子;而大清国却陷入了世纪末的恐慌,而且背上了2亿两白银的沉重包袱;列强则更看到了中国的软弱可欺,趁火打劫,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甲午中日战争意义(范文5篇)

甲午中日战争意义(范文5篇)

甲午中日战争意义(范文5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甲午中日战争意义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甲午中日战争意义(1)论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和意义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屈辱的一场战争之一,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此次战争的开端,直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宣告结束。

当时的清政府耗费了大量的物力人力资源,却不得不接受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大批忠良为国牺牲的失败局面。

外国称该次战争为第一次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对于中日两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对于日本来说,这次战争的胜利也提高了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民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正是因为这种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无克制的膨胀对于了日本在以后的二战中走上法西斯道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同时对于日本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马关条约的签订,马关条约也是子南京条约以来最屈辱赔偿金额最高的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于处在风雨飘摇的清政府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

两亿两白银的巨额赔偿对于当时有着急剧膨胀野心的日本得到了经济上的巨大利益,这笔赔偿被迅速的利用到了日本的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铁路的修建,矿物的开采,军队的扩充等等事业当中,这笔巨额赔偿金,成为日本迅速成为亚洲经济第一强国的重要保证,大面积的割地,让日本侵略的野心不断膨胀,日本再被美国打开大门后,迅速的将这一行为运用到朝鲜和中国身上,但是日本在被打开大门后选择的是改革变制,用新进的政治思想来促进其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中国再被英国打开大门后,统治者们更多的是想怎样守住祖宗法制,生怕从权利的核心位置跌落,这是导致两国开过门后不同的重要原因。

随着先进思想和制度的传入,日本对于本国资源的匮乏也深有体会,单纯的自给自足已经满足不了迅速发展的科技和经济,正在这时甲午中日战争的胜利不仅使其可利用的资源变多,可开采的能源变多,更使得国库充盈,对于后来的迅速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日本也在战争中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归根结底,这次战争对于日本来说是利大于弊的,对于日本能够走出亚洲,跻身世界强国有着巨大的影响。

甲午海战的论文

甲午海战的论文

甲午战争中日关系因历史原因从未真正和谐过,早在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中,中日关系已出现裂痕。

1894年,中国还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由以慈禧太后为主的顽固派统治,没有开放、长远的思想和眼光。

而洋务派也只是学习了的西方的技术创立了亚洲强大的北洋海军,却没有改变中国的封建制度,所以当时的中国只是外强中干的国家。

其政治十分腐败,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艰苦。

而当时的日本因明治维新使国家经济繁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政府开始制定“清国征讨策略”,且前后共修改过8次。

日本用长达7年的时间准备。

天皇还下令从皇室经费中挤出30万元作为海军补助费,这笔钱虽然不算很多,但表达了最高统治者的决心,势必对全国产生很大激励。

果然,在天皇的感召下,全国富豪纷纷捐款,一年就有100多万元。

这不仅增加了军费,也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气。

相反中国当时面临慈禧大寿将大部分的军费用来修建颐和园,供自己“颐养天年”了。

致使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火力弱,射速慢,航速迟缓。

最后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

面对日本的充分准备也为中国最后的战败埋下了伏笔。

中日甲午海战有人说是实力原因,我却认为不尽然。

其主要原因有:1缺乏主见,准备不足2实战经验少,战略不足——指挥失当。

3装备不足,缺少弹药——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从1888年开始停止购进军舰,1891年停止拨付海军的器械弹药经费。

4只会依靠他国,不能自立——从战争开始到失败投降,他们一直致力于争取,俄德法美等国家的调停,以达到求和目的。

李鸿章想利用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遏制日本,解除中日军事对峙,用心可以理解。

但他显然对列强干预成功的可能性期望太高了,过分依赖外交斡旋而放松了军事努力。

,既殆误了军机,又影响了士气,一味求助别人,而松懈自己,放纵敌人,在战争中实为大忌,无疑是取祸之道。

日本加紧进攻以求速战速胜,而中国则在一次又一次的调停中丧失时间和机会。

甲午海战论文

甲午海战论文

甲午海战120年前,日本海军不宣而战,偷袭北洋水师。

从此,以洋务运动为标志的中国近代现代化进程戛然而止,四万万中华儿女进入了更痛苦的沉沦。

甲午中日海战爆,发伴之以令国人不堪回首的耻辱,再一次用鲜血染红了中国近代史。

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乃至远东近代历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不仅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巨大的直接影响,而且使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次战争以中国的惨败而告终,是持续30余年之久的洋务运动最后失败的标志,又成为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一.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的原因日本方面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

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中国方面19世纪末,世界格局尚不稳定,日本帝国主义寻求扩张,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日本必定不能避免一战。

但当时的中国处于清朝晚期,正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沉沦此时清朝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此战风险极大。

欧美方面那时候,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

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德国和法国为了趁日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国。

二.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战前的几年,日本前后实施了8次《扩充军备案》,平均年度军费开支高达总收入的31%。

1887年天皇下令从皇室经费中挤出30万元作为海军补助费,这笔钱虽然不算很多,但表达了最高统治者的决心,势必对全国产生很大激励。

果然,在天皇的感召下,全国富豪纷纷捐款,一年就有100多万元。

这不仅增加了军费,也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气。

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在中、朝活动,在甲午战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线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的详图。

纪念甲午战争作文4篇.docx

纪念甲午战争作文4篇.docx

纪念甲午战争作文4篇我们回忆过去不求改变历史,只愿历史不再重演。

今年是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国人对于120年前的这场耻辱失败一直有着各种争论。

昨日甲午惨败为何不可避免,今天又是甲午,为何危险仍然存在?甲午战争是一场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两个国家命运的战争,这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国,一个是日本。

再往大处看,它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历史。

当然,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中国。

对中国而言,这场战争的历史深刻性在于两点:一、战争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至今仍在追问之中;二、战争虽然早已结束,但战争的伤口并未愈合,仍然横亘在历史和现实之间。

对这场战争疑问的解答,构成了我们民族进步的阶梯。

从这个意义上讲,甲午战争已成为一种标志,一个符号。

甲午战争日本的胜利是制度的胜利。

大清帝国的失败是制度的失败。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唤醒了清朝的同时也唤醒了日本。

中日两国同时走上了 "改革开放”的道路。

但两个国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变化,另一个则止于外形。

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

当饭吃的消化了,强身健体;当衣服穿的只撑起了一个模样。

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曾分别接待过中国和日本两个代表团,后来有人问他对中日的看法,他指出,中国和日本的竞争,日本必胜,中国必败。

他说:“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理,谋回国做根本的改造;而中国人到欧洲来,只问某厂的船炮造得如何,价值如何,买回去就算了。

”最主要的标志是人的觉醒。

日本秉承中国文化上千年,其国家形态与它的母国是一样的: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

人民只有宗族意识,没有国家意识。

那时候西方传教士到中国和日本来,都一致承认中日两国人民的忍耐与坚忍无与伦比,但另一个印象就是麻木不仁,对压迫逆来顺受,毫无主动性和创造性。

日本有本侮辱中国人的书叫《支那论》,说中国人“似蚯蚓这种低级动物,把一段身子给切断了,其他部分没有感觉,仍能继续活着”。

其实以此来形容明治维新前的日本人,也不差分毫。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作文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作文

三一文库()〔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作文〕还记得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人民英雄邓世昌吗?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勿忘国耻!下面是小编采集的材料:▲【作文一】115年过去了,甲午战争已经成了历史教科书上的一个名词,可我对它是感慨颇深.因为它是中国人的耻辱,是中华民族史上的污点.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应该忘记,绝不应该忘记.可是,问问你自己:“中国人,你忘记了吗?”你是否还记得,曾经有过一个邓世昌,为了民族的兴盛,为了国家的安定,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奔赴黄泉.为了与敌人同归与尽,邓世昌牺牲了,整船将士牺牲了,整个北洋舰队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邓世昌就是这样一个匹夫,一个响当当的好男儿,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邓世昌,你不愧为中国人,炎黄子孙,中华民族的脊梁!可是,中国人!你还记得他吗?你忘记了吗?你是否还记得,那已经沉入海底的致远舰?听见了吗?听见了它在海底数百年来的叹息吗?它就是在“甲午”中被击沉的啊!它就是甲午中日战争中为保护旗舰而英勇献身的“英雄”啊!是它,数百年来在海底陪着邓世昌,任劳任怨.看!就连中国的军舰都这样有骨气.可是,中国人!你忘记了吗?你该不会不记得了吧!你是否还记得甲午年曾经发生过一次刻苦铭心的战争,曾经有一个条约叫马关?你是否还记得从那以后,中国一步步沦陷,中国人正一步步走向地狱.从那以后,宝岛台湾与大陆开始长达50年的分离,听到了台湾的呻吟吗?看到了台湾的痛苦吗?堂堂中华,从那以后就被践踏在了这铁蹄之下!中国人,你忘记了吗?中国,就是我们的母亲,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母亲,是所有炎黄子孙的母亲,发生在母亲身上的一点一滴,每一件事甚至是每一件小事.无论是光荣还是屈辱,光荣,我们骄傲;屈辱,我们哀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牢牢地记住.中国人,也许你忘了邓世昌,忘了甲午,忘了致远舰,忘了马关,那你是否还记得林则徐,杨靖宇,秋瑾,郑成功,是否还记得南京,辛丑,北京,恐怕你也连同甲午一块儿忘记了吧!它们已在你的脑海里不复存在了吧?或许在数百年之后,你连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都不知道是谁了,也许你会指着天安门前毛主席的头像说:“瞧,那是蒋介石.”可笑,可怜亦可悲!中国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们不应该忘记,绝不应该忘记这些.我们要“勿忘国耻,振我中华!”▲【作文二】一口气读完了《中日甲午战争》这本书后,我悲愤异常,久久不能平静。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原因各方面分析论文1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原因各方面分析论文1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原因再探讨摘要: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1895年,战争的结束以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结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耻辱。

而就当时的综合国力而言,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实力,清政府都要远远超越日本,而由于当时的腐败的政治体系与统治者的无能,终究以战败而结束,让中华民族逐渐走向了深渊…首先简要概述甲午战争的经过,特别是战争爆发的原因、主要战役和战败后的赔偿经过及影响等,分析了当时中、日的各方面实力,给出了具体的经济及军事实力数据。

关键词:中日甲午战争;政治体系,经济,文化,军事实力;清政府;日本综合实力1从中法战争结束到甲午战争爆发的九年,是中国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一段最好的时期。

在此期间,国内无大乱,远东的国际环境缓和,中国与西方各国都处于和平状态。

而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在经历了三十年的努力之后,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这期间,中国在经济、军事上都取得较大的突破,成为亚洲最强大的三个国家之一。

这期间虽然发生了多次战争,但都是以中国胜利结束,比如: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战的胜利;冯子材在镇南关及谅山之役中大败法军;刘永福的黑旗军屡创大军等。

中国士气大振,各方面军事力量都有所发展,加强洋枪队建设,清政府也大笔拨款资助北洋水师,使中国水师成为当时亚洲最强的海军。

而且,当时中国的经济实力也居世界前列。

而当时的日中战争经过及主要战役、条约概述甲午中日战争虽然历时仅仅7个多月,但中间发生的战役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范围之广在当时的亚洲2.1 起因清光绪元年以前,朝鲜与日本矛盾甚深,朝鲜摄政王李应是甚至直接下令:“凡与日本人呢交涉者,处死刑。

”这一年有艘日本军舰停泊在朝鲜江华岛沿海附近进行海域测量,在排日情结下,江华岛炮台守军发炮攻击,在日军的全力反击下,摧毁了江华岛炮台。

这就是著名的“江华岛事件”。

江华岛事件过后,朝鲜不仅与日本关系愈加恶化,更加深了国家内部矛盾,发动多次政变。

由于朝鲜当时还是清朝的附属国,理应派兵去帮助朝鲜。

论甲午中日之战

论甲午中日之战

论甲午中日之战1894年7月25日,日军以偷袭大清帝国运兵舰队为发端,不宣而战,挑起了一场蓄谋已久的大规模侵华战争。

从丰岛海战到鸭绿江溃败,从大连陷落到旅顺屠城,从大东沟决战到威海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再到《马关条约》的签订,最后以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赔偿2.3亿两白银而告终。

这笔巨大的赔款,相当于清朝年收入的3倍,日本年财政收入的4.5倍!民之痛,国之殇。

中国近代的反侵略战争中,中日甲午战争可以说是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的一场战争。

甲午战争,成为两国历史命运的分水岭。

战争的结局置换了日本和中国在亚洲的地位,日本靠强索中国的巨额赔偿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进而脱亚入欧,跻身列强,走向了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之路,为其后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埋下了伏笔。

甲午战争,可谓一个庞大帝国崩溃的临界点。

正如一贯谴责列强侵华的恩格斯1894年11月深刻指出的:“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了古老的帝国以致命的打击。

”甲午战争加深了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进程。

《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中国彻底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从而引起外国殖民者新一轮瓜分中国的高潮。

甲午战争中断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战争的失败,无情地证明了此前“洋务运动”的图强求富,不过是暂时延缓了大清帝国的寿命。

好比一艘破烂不堪在海上飘摇的舰船,中华民族的命运开始跌入历史的谷底。

甲午战争,也是中华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遭此奇耻大辱,国人开始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梁启超对此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甲午战争彻底打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也进一步唤醒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哭泣、悲歌、呐喊和抗争中,孙中山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口号:“振兴中华!”从此,“振兴中华”成了一代代爱国者梦寐以求的宏伟理想。

公元1588年英国与西班牙大海战,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打败海上霸主的“无敌舰队”,一跃成为强大的“日不落帝国”,而西班牙从此一蹶不振。

甲午中日战争论文

甲午中日战争论文

甲午中日战争论文第一次中日战争即甲午战争时期,中国是有着四亿人口的亚洲大国,日本只有三千万人口,国土也只有中国的二十六分之一。

双方的兵力对比:海军大体相等,但中国的舰龄向对老化;陆军我强于敌,中国全体兵力共约63万人,前线作战兵力共约20万人左右,还可陆续集结;日本共动员陆军24万人,除第四和第七师团尚未参战外,基本上是倾巢而出,国内几乎成了空城。

经过一年多的作战,日本耗费军费两亿至两亿五千万日元,超过了当年的全部国民收入,财力枯竭已无再战之力。

中国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主要战场在中国本土,有人民的支援,后勤保障较方便,以逸待劳,有许多有利条件。

国际舆论同情中国,日本在外交上,一直有列强干涉的压力和危险。

所以在开战之初,多数国家判断中国将获胜。

日本大本营也考虑过如果一旦战败,便退守保卫本土的“丙种作战”方案。

海军军令部长就因为对战争缺乏信心而被撤职。

日本各界亦有人认为第一次中日战争,“确是天皇势力的巨大冒险事业,是把初生的生命作为赌注的投机事业。

”以上情况本应是中国可以抵御日本侵略的有利条件,但日本的投机和冒险却获得了成功。

为什么日本能够得逞?表现在战场上的胜与败,必须首先从政治上去找原因。

这是腐败而又守旧的清政府,长期积弱的必然结果,也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变法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结果。

清政府在慈禧及顽固派的把持下,政治上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经济上不求发展,生活上挥金如土,对待西方的科学技术,基本上采取排斥和拒绝态度。

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再甲午战争之前,自日军侵犯台湾吞并琉球后,中国朝野对海防建设是重视的。

北洋舰队的组建成军,沿海重要港口的设防,绿营向练军的转化,军火工业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成绩,中法战争中陆军的胜利,就是证明。

但因为政治上的腐败,必然会阻碍军事上的发展。

中国的军事制度,一直没有实行根本性的改革,没有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国防军。

北洋水师虽具有相当规模和战斗力,因为慈褚挪用海军经费修建三海和颐和园,结果使日本海军后来居上,也丧失了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勿忘国耻,居安思危
中日间的关系相信每个国人都众所周知,所以我们更应该理性的认清甲午战争这一历时史实,勿忘国耻。

从古代中日友好往来到日本侵略中国,这一种种罪行,正正体现了一种对金钱的强烈欲望。

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勿忘国耻,居安思危。

1894年甲午战争以丰岛海战为开端爆发,直至1895年4月17日以《马关条约》的签订结束。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从而致使我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在种种欺压挺了过来,然而直到甲午战争120年后的今天,中日关系从未能正真的缓解。

现今两国最大的争腻钓鱼岛问题尤为关注,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

中日关系的种种冲突与争端由钓鱼岛进一步恶化,但是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是不会让步,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我国与日本的历史矛盾根本没有解决,问题不在我们身上,相反,我们是很宽容的,比如战后赔款,我们只字未提;而日本呢,它首先根本没有意思到自己的历史错误,不断歪曲自己的侵略行为,一再的参拜靖国神社,伤害我国及其他亚洲人民的感情;试想,一个无法意识到自己错误,或者说它已经意识到自己错误却根本无心改正的国家怎么能让人信任?人与人之间,交往在于知心,而国与国之间,更在于诚信!关于这点,日本更应该多像德国学习。

如果日本一直不敢正视自己对中国造成巨大伤害的历史罪行,那么中日关系就不可能真正地好起来!
利益冲突才是国家冲突的根本原因,如果日本当日没有想统治中国,就不会有8年抗日,各国人民就不会妻离子散,如果日本没有想把钓鱼岛占为己有,我们就不会有抵制日货这一类口号,这归根结底就是具有强烈的占有欲,导致了种种冲突的发生。

在这个处于相对和平的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去了解过去,看清历时史实,不忘记我们昔日的沧桑,让我们国家更加的繁荣富强,提升国际地位,维护世界的和平,而并不是肆无忌惮的剥削与掠夺。

同时也要有警惕之心,防止他国对我国的威胁。

身处和平时代,我们就应居安思危。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总结的很好: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自身打铁功夫硬,我们才能不惧怕任何国家或者势力的威胁。

只有更好的发展,我们才能不怕威胁,与绝不妥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