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会计基础名词解释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科学的方法体系,对企业事业机关和团体等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并进行有效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主体:也称为经济实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只要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都需要进行会计核算,都是会计主体。
3、持续经营:企业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事项的确认和计量,应以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以它现时的形式并按既定的目标持续不断的经营下去为前提。
4、会计分期: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5、货币计量:会计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定量描述时,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即只有能用货币反映的经济活动,才能纳入到会计系统中。
6、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剂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7、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8、权责发生制: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或者说是以应收应付为标准来确认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因此又称为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
9、收付实现制:是以实收实付为标准来确认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因此又称为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
10、客观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应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11、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12、明晰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13、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14、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
【会计】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旨在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
【会计核算职能】也称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会计核算方法,从价值量上反映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情况的经济活动,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连续和系统的会计信息。
【会计监督职能】也称会计的控制职能,是指会计通过专门的方法,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其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目的。
【会计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会计要素】又称财务报表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照其经济特征所做的具体分类。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地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会计假设】是人们在会计实践中长期奉行的、根据客观情况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做出的合理设定。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以及既定的目标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及时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会计基础简答题
会计基础简答题1. 什么是会计对象?答: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称为价值运动。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有哪些?包括哪些内容?答: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指会计核算服务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持续经营,指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按目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破产停业。
会计分期,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用货币来确认、计量和报告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会计事项。
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般包括哪些内容?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首要质量要求)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次级质量要求)。
4.简述狭义会计核算方法包括那些内容。
答:(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会计报表等。
5. 简述会计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
答: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种基本职能是相辅相成的: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依据;有效的会计监督才能发挥会计核算的作用。
两种职能是互相渗透的,通过核算,揭露矛盾,发挥会计监督职能作用。
会计监督职能贯穿在整个会计核算过程中。
6.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有哪些?答:(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7.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
基础会计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基础会计期末考试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复式记账法2、权责发生制3、负债4、损益表5、预提费用6、会计分录7、所有者权益8、资产负债表9、永续盘存制10、日记账11、会计核算12、资产13、会计凭证14、财务会计报告15、待摊费用16、账户17、收付实现制18、会计账簿19、原始凭证20、未达帐项2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23、会计等式24、会计对象25、固定资产21、固定资产减值提26、记账凭证27、平行登记法28、财产清查29、会计核算形式30、借贷记账法二、简答:1、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平行登记法的要点有哪些?如何核对?答: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平行登记法的要点包括:(1)登记的依据相同;(2)登记的方向一致;(3)登记的金额相等。
核对是看总分类账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之间是否存在以下数量关系: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合计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合计2、未达帐项的发生有哪些情况?答:未达帐项的发生有下列情况:(1)企业已收款入账,而银行尚未收款入账;(2)企业已付款入账,而银行尚未付款入账;(3)银行已收款入账,而企业尚未收款入账;(4)银行已付款入账,而企业尚未付款入账。
3、会计循环的基本步骤有哪些?答:(1)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2)编制记账凭证;(3)登记账簿和试算平衡;(4)调整账户记录;(5)结清账户记录;(6)编制会计报表。
4、怎样审核原始凭证?答:(1)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和真实性;(2)审核原始凭证合理性;(3)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4)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
5、如何审核记账凭证?答:(1)审核记账凭证是否按已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
(2)审核记账凭证所列会计科目应借、应贷方向和金额是否正确;借贷双方的金额是否平衡;明细科目金额之和与相应的总账科目的金额是否相等。
(3)审核记账凭证摘要是否填写清楚,日期、凭证编号、附件张数以及有关人员签章等各个项目填写是否齐全。
会计基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会计:对核算单位发生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价值管理活动,是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按其不同的特点和经营管理的要求,进行科学分类的项目。
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负债:是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登记或不予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会计分录: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在记账前对发生的经济业务明确指出应记账户名称、记账方向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注册资本:是指在企业营业执照上载明的投资人出资总额。
实收资本:是指企业按投资协议规定实际收到的各投资人的投入资本。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要素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项生产要素的消耗而发生的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部的各个生产经营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种间接生产成本.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生产没有直接联系,但属于某一期间耗用的费用。
要素费用包括材料费用、工资费用、福利费用、折旧费用制造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劳动保护费。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短期借款:是指偿还期在一年以内(含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含一个营业周期)的借款。
长期借款:是指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借款。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财务成果,是企业收入扣除有关费用支出后的净额。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成本计算:就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阶段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按照一定的对象和标准进行归集、分配、从而计算出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方法。
基础会计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会计:会计师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2: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待摊费用、存货等.3:复式记账:复式记账就是指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借以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增减变化的记账方法.4:平行登记:在会计审核过程中,对于发生的经济业务不仅要按照复式记账的要求登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分类账户中,凡是在总分类账户下设有明细分类账户的,还要记入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这种叫法叫做平行登记。
5:未达账项:未达账项是指在企业和银行之间,由于凭证的传递时间不同,而导致了双方记账时间不一致,即一方已接到有关结算凭证并已经登记入账,而另一方由于尚未接到有关结算凭证尚未入账的款项。
6: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属于静态报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主要提供有关财务状况方面的信息。
7.转账凭证:是用来反映非物质货币资金业务的凭证.非货币资金业务亦称转账业务。
是指不涉及货币资金增减变动的业务。
二:单选题。
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B)B:反应与监督2: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专门方法的是(B)B:错账更正与评估预测3:会计在反映各单位经济活动是主要使用(D)D:货币度量与实物度量4:企业的原材料属于会计要素中的(A)A:资产5: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A)A:必然相等6: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B)B:有时相等7:一项资产增加、负债增加的经济业务发生后,都会使资产与权益原来总额(A)A:发生同曾的变动8:某企业刚刚建立时,权益总额为80万,现发生一笔以银行存款10万元偿还银行借款的经济业务,此时,该企业的资产总额为(D)D:70万9:企业收入的发生往往会引起(C)C:资产增加10:企业生产的产品属于(B)B:流动资产11:经济业务发生仅涉及资产这一会计要素时,只引起该要素中某些项目发生(C)C:一增一减变动12:引起资产和权益同时减少的业务是(A)A: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13:以下各项属于固定资产的是(A)A:生产产品所使用的机床14:会计科目是对(B)B:会计要素分类所形成的项目15: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A)A:借方16:进行复式记账时,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登记账户数量应是(D)D:两个或两个以上17:在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A)A: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18:我们一般将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称为(C)C:留存收益19:企业计提短期借款的利息支出时应借记的账户是(A)A:“财务费用”账户20:企业设置“固定资产"账户是用来反应固定资产的(C)C:原始价值21:企业的应付账款如果确实无法支付时,应贷记(D)D:“营业外收入"账户22:某企业8月末负债1200万元,9月份收回欠款150万,用银行存款归还借款100万元,用银行存款预付购货款125万元,则9月份的负债总额(A)A:1100万元23:下列费用中,不构成产品成本,而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是(C)C:期间费用24:下列属于外来原始凭证的是(C)C:银行账单通知25:下列不属于会计凭证的是(C)C:购销合同26: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中,不包括(D)D:会计科目27: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相同点是(A)A: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相同28:下列业务应编制转账凭证的是(D)D:车间领用材料29:企业将现金存入银行应编制(B)B:现金付款凭证30:总分类账的外表形式适用于(A)A:订本式31:不可以多采用三栏式帐页是(D)D:原材料明细账32:可以采取数量金额式帐页是(B)B:产成品明细账33:记账凭证上记账栏中的“√”几号表示(A)A:已经登记入账34:“生产成本”明细账应该采用的格式是(B)B:多栏式35:下列科目的明细账格式应采用“借方多栏式”的是(D)D:营业外支出36: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有(C)C:日记账和对账核对37:在日记账无误的情况下,造成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不一致的原因是(C)C:未达账款38:采用实地盘存制,平时账簿记录中不能反映(B)B:财产物资的减少数额39:依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要求,资产负债表采用的格式为(C)C:账户式40:依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要求,利润表所采用的格式为(B)B:多步报告式4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A)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A:某一特定日期42:编制会计报表时,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作为编制依据的会计报表是(C)C:资产负债表43:填列资产负债表“期末数额”栏各个项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主要是根据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记录填列44: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应根据(C)C:“原材料”·“生产成本”和“库存商品"等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之和填列三:多选题1:下列等式中正确的会计等式有(ABCD)A:资产=权益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C:利润=收入-费用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2:属于引起会计等式左右两边会计要素变动的经济业务有(BCD)B:以银行存款偿还银行借款C:收到某单位投来机器一台,价值80万元D: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贷款10万元3:只属于引起会计等式左边会计要素变动的经济业务有(BC)B:从银行提取现金500元C:购买机器一台,以存款支付10万元货款4:账户中用哪一方登记增加额,哪一方登记减少额,取决于(AD)A:所记录的经济内容D:所采用的记账方法5:账户一般可以提供的金额指标有(ABDE)A:期初余额B:本期增加额D:本期减少发生额E:期末余额6:明细分类科目(BDE)B:是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依据D:提供更加详细具体的指标E:是对总分类科目核算内容详细分类的科目7: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贷”对于下列会计要素表示增加的有(BCDE)B:负债C:所有者权益D:收入E:利润8:下列账户中,用贷方登记增加数的账户有(ABCDE)A:应付账款B:实收资本C:累计折旧D:盈余公积E:本年利润9:采用借贷记账法是,账户的借方一般用来登记(ABCE)A:资产的增加B:收入的减少C:费用的增加E:所有者权益的减少10: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要点有(ACD)A:登记的内容相同C:登记的方向相同D:登记的金额相同11:下列能引起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的业务有(ACE)A:收到国家投资存入银行C:收到外商投资设备一台E:收到外单位的现金投资12:企业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包括(AC)A:材料买价C:采购费用13:在“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借方登记的内容有(BCD)B:消费税C:城建税D:营业税14:关于“本年利润”账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BCDE)A:借方登记期末转入的各项支出额B:贷方登记期末转入的各项收入C:贷方余额为实现的累计净利润额D:借方余额为发生的亏损额E:年末经结转后该账户没有余额15:下列账户中,月末应该没有余额的有(BCE)B:“制造费用”C:“管理费用”E:“财务费用”16:关于企业的实收资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BDE)A:是企业实际收到投资人投入的资本金B:是企业进行正常经营的条件E:在生产经营中取得的收益不得直接增加实收资本17:关于“制造费用”账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E)A:借方登记实际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B:贷方登记分配转入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E:期末一般没有余额18:在下列业务所产生的收入中属于“其他业务收入”的有(BD)B:出售材料收入D:提供产品修理服务收入19:下列属于原始凭证的有(ADE)A:发出材料汇总表D:限额领料单E:收料单20:原始凭证审核时应该注意下列几方面的内容(ACDE)A:凭证反映的业务是否合法C:凭证上个项目是否填列齐全D:各项目的填写是否正确E:数字计算有无错误21:涉及现金与银行存款相互划转的业务应编制的记账凭证有(BD)B:现金付款凭证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22:下列属于外来凭证的有(ABCA:购入材料的发票B:出差住宿费收据C:银行结转凭证23:填制原始凭证时应做到(ABCDA:遵纪守法B:记录真实C:填写认真D:内容完整24:记账凭证应该是(BDE)B:由会人员填制的D: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E: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25:企业到银行提取现金500元,此项业务应登记(ABCA:现金日记账B:银行存款日记账C:总分类账26:可以作为现金日记账登记依据的有(ABDA:现金收款凭证B:现金付款凭证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27:可使用补充登记法更正差错的情况有(AEA:在记账后E:所填金额小于应填额28:在会计工作中红色墨水可用于(BDB:结账E:算账29:会计上允许使用更正错误的方法有(ABCA:划线更正法B:红字更正法C:补充更正法30:账簿按用途不同可分为(ABDA:序时账簿B:分类账簿D:备查账簿31:对账的内容包括(ADEA:账证核对D:账账核对E:账实核对32:下列内容可以采用三栏式明细账的有(CDC:应收账款D:短期借款33: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有(CD)C:永续盘存制D:实地盘存制34:对账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ABC)A:账证核对B:账账核对C:账实核对35:利润表提供的信息包括(ABCD)A:实现的营业收入B:发生的营业成本C:资产减值损失D:利润或亏损总额36:企业的下列报表中,属于对外会计报表的有(ABCE)A:资产负债表B:利润表C:所有者权益变动表E:现金流量表37:下列各项目中,属于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资产项目的有(ABC)A:货币资金B:待摊费用C:应收账款38:构成营业利润的要素主要包括(ABCDE)A:营业收入B:营业成本C:营业税金及附加D:销售费用E:管理费用39: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主要包括的内容有(ABCD)A:库存现金B:银行存款C:其他货币资金D:现金等价物四:判断题1.会计要素中既有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也有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对2.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错3.企业以存款购买设备,该项业务会引起等式左右两方会计要素发生一增一减的变化错4。
基础会计概述及参考答案
基础会计概述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会计2.会计反映职能3.会计监督职能4.会计的方法5.会计属性6.会计假设7.会计主体8.权责发生制9.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0.收付实现制二、单选题1.企业故意提前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违背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是()。
A.及时性B.谨慎性C.实际重于形式D.可理解性2.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会计核算基础的是()。
A.收付实现制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权责发生制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基本特征的是()。
A.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B.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C.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D.会计具有预测和决策的职能4.企业为应付账款计提坏账准备,主要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A.一致性B.谨慎性C.重要性D.可比性5.对可能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作资产减值损失处理,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A.客观性B.重要性C.谨慎性D.实质重于形式6.下列各项中,符合可靠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A.根据没有发生的交易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B.根据尚未发生的交易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C.根据虚构的交易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D.完整、充分地提供应予以披露的信息7.企业将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作为自有资产入账,主要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A.及时性B.实质重于形式C.可靠性D.谨慎性8.货款已收到,但销售并未实现,则企业不应当确认销售商品收入,这一做法是()。
A.可比性信息质量要求B.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C.收付实现制基础的要求D.权责发生制基础的要求9.将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体现的会计基本假设是()。
A.会计分期B.货币计量C.持续经营D.会计主体10.下列选项中,符合会计管理活动论观点的是()。
A.会计是一种经济信息活动B.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C.会计是一项管理经济系统的工具D.会计是以提供经济信息,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会计核算专门方法的是()。
会计基础简答题
《会计基础》简答题1。
会计的任务是什么?【答案】(1)反映各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会计信息,加强经济核算和提高经济效益;(2)监督各单位对会计法规、制度以及各项财经政策的执行情况,维护财经纪律;(3)充分利用会计信息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
2.简述原始凭证填制应遵循的要求。
【答案】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包括:(1)记录要真实;(2)内容要完整;(3)手续要完备;(4)书写要清楚、规范;(5)编号要连续;(6)不得涂改、刮擦、挖补;(7)填制要及时。
3.简述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会计科目与账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两者联系紧密.会计科目和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没有会计科目,账户就失去了设置的依据;同时,账户是对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是实现会计科目核算目标的专门方法,没有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
其次,两者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会计科目与账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能够对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进行完整、连续的记录。
4.简述资产负债表的作用.【答案】资产负债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反映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2)反映企业的权益结构;(3)反映企业的流动性和财务实力;(4)提供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
5.简述企业利润分配的程序及规定。
【答案】企业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为可供分配的利润.企业每年实现的净利润,首先弥补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然后应按下列顺序进行分配:(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是指企业按照本年实现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的盈余公积金.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制企业(包括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其他企业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提取比例,但至少应按10%提取。
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
基础会计学名词:1.会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会计的职能: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再生产过程的反映和监督。
3.会计的反映职能: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的功能。
4.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其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5.会计对象: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客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主要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会计对象在企业中可表现为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6.会计任务:对会计对象进行反映和监督所要达到的目的。
会计的任务取决于会计的职能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并受会计对象特点所制约。
7.会计主体: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
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8.持续经营: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
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9.会计分期:把企业持续不断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
10.货币计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或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都通过货币计量予以综合反映,其他计量单位虽也可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
1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称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12.客观性原则:又称真实性原则,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13.重要性原则:会计报表在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同量,对于重要的会计事项应单独核算,单独反映;对不重要的会计事项,则可适当简化或合并反映,以便集中精力抓好关键。
基础会计主观题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会计核算职能 2会计监督职能 3.会计要素4.资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5.负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6.所有者权益7.收入8.费用9.利润10.会计主体 11.持续经营 12.会计分期13.货币计量 14.八个信息质量要求 15.权责发生制16.收付实现制 17.会计方法 18.会计核算方法19.会计循环 20.五个计量属性二、简答:1.请说明会计两个基本职能各自特点及关系。
2.会计核算形式。
3.会计循环环节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会计科目2.账户3.记账方法4.复式记账法5.借贷记账法6.账户对应关系7.对应账户 8.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9. 过账 10.试算平衡(发生额试算平衡、余额试算平衡)二、简答题:1.账户的基本结构2.复式记账法的优缺点(即单式记账法的缺优点)3.试算平衡表的作用第三章:一、账户按经济内容分:1.资产类账户2.负债类账户3.所有者权益4.成本类账户5.损益类账户二、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1.盘存账户2.结算账户3.资本账户4.集合分配账户5.成本计算账户6.期间账户7.财务成果账户 8.计价对比账户9.调整账户三、账户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1.总分类账2.明细分类账第四章一、名词解释:1.财务费用2.销售费用3.管理费用第五章一、名词解释:1.会计凭证2.原始凭证3.外来原始凭证4.自制原始凭证5.一次凭证6.累计凭证7.汇总原始凭证8.记账编制凭证9.通用凭证8.10.专用凭证11.记账凭证12.通用记账凭证13.专用记账凭证14.收款凭证15.付款凭证16.转账凭证 17.复式记账凭证18.单式记账凭证19.汇总记账凭证(分类汇总凭证、全部汇总凭证)20.非汇总记账凭证二、简答:1.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有了原始凭证为什么还要编制记账凭证?2.原始凭证审核的内容。
3.记账凭证审核的内容。
第六章一、名词解释:1.会计账簿2.序时账簿(普通日记账、特种日记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3.分类账簿(总分类账簿、明细分类账簿)4.备查账簿5.订本式账簿6.活页式账簿7.卡片式账簿8.三栏式账簿9.多栏式账簿10.数量金额式账簿11.平行登记二、简答:1.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关系。
会计基础名词解释
会计基础名词解释1、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经济组织。
2、持续经营:指会计主体成立起后能够按既定目标持续经营下去,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或清算。
3、可比性:就是要求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具体又包括了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纵向可比和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横向可比两个方面,为此就要求同一企业在不同的会计期间,以及不同企业的同一会计期间,其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应该一致。
4、重要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重要性指财务报告在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同时,应当区别经济业务的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
5、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6、谨慎性:又称稳健性原则或保守性原则,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7、历史成本:也称实际成本计量,或原始成本计量;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质在其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价入账;其后,各项财产物质如果发生成本变动,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般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8、公允价值:指信息对称情况下,买卖双方经过充分讨价还价后形成的自愿交易的价格。
9、资产: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0、负债: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11、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12、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13、复式记账:又称复式记账法,指针对企业所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基础会计第七版东北财经大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基础会计第七版东北财经大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名词解释:1.会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会计的职能: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再生产过程的反映和监督。
3.会计的反映职能: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的功能。
4.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其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5.会计对象: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客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主要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会计对象在企业中可表现为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6.会计任务:对会计对象进行反映和监督所要达到的目的。
会计的任务取决于会计的职能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并受会计对象特点所制约。
7.会计主体: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
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8.持续经营: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
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9.会计分期:把企业持续不断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
10.货币计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或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都通过货币计量予以综合反映,其他计量单位虽也可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
简答题1、《会计法》对账本位币是如何规定的?答:《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计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2、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区别由哪些?答:⑴两者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⑵两者作用范围不同⑶表现方式不同⑷两者的评价标准不同3、空头支票银行处罚5%供货方赔偿2%4、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织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政责任由哪些?答: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进行处罚,包括通报、罚款、行政处分、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会计基础简答题汇总
会计基础简答题汇总1、简述留存收益的性质和内容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利润中提取的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内部的积累,来源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利润。
留存收益主要由盈余公积和未分派利润两部份组成。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依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类积累资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企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只要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股本)和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未分派利润属于未肯定用途的留存收益,企业在利用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受法律、法规的限制较少。
2、简述资产欠债表的意义和作用(1)反映企业资产的组成及其状况,分析企业在某一日期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其散布情况。
资产代表企业的经济资源,是企业经营的基础,资产总量的高低必然程度上可以说明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盈利基础大小,企业的结构即资产的散布,企业资产结构反映其生产经营进程的特点,有利于报表利用者进一步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
(2)可以反映企业某一日期的欠债总额及其结构,分析企业目前与未来需要支付的债务数额。
欠债总额表示企业承担的债务的多少,欠债的所有者比重反映了企业的财务安全程度。
欠债结构反映了偿还欠债的紧迫性和偿债压力的大小,通过资产欠债表可以了解企业欠债的大体信息。
(3)可以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情况,了解企业现有投资者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有的份额。
实收资本和留存收益是所有者权益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企业投资者对企业的初始投入和资本积累的多少,也反映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财务实力,有助于报表利用者分析、预测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程度和抗风险能力。
3、简述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置企业发生固定资产折旧后续支出时,需要对支出的性质进行分析,肯定这些支出应该资本化仍是费用化,并别离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核算。
企业发生的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若是知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则这些后续支出应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但增计后的金额不该超过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会计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会计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1.复式记账: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系统的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关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2.记账凭证:又称记单,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填制的凭证。
他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3.会计账户: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结果的载体。
4.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试记账方法.5.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和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6.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7.日记账: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
8.结账:是指会计期末对账簿记录进行结账,计算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并做相应结转的工作。
9.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10.原始凭证:是在交易或事项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证.11.会计科目:是指对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12。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13.会计账簿:指由一定格式帐页组成的,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交易或事项的簿籍。
14.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
(内容:凭证组织,账务组织,记账程序)15.试算平衡:是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和规律,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
16。
权责发生制: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收入和费用是否发生,而不是以款项是否实收实付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标准的一种制度. 17。
基础会计
《基础会计》练习题一、名词解释会计对象会计等式复式记帐法资产所有者权益会计凭证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总分类帐明细分类帐特种日记帐普通日记帐未达帐项实地盘存制永续盘存制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财务会计报告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会计循环应计费用应计收入会计核算形式负债二、简答题⒈会计的特点。
⒉会计等式的含义、表达方式及其意义。
⒊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关系。
⒋复式记帐法的概念及其特点(科学性)。
⒌会计帐簿的含义及其作用。
⒍资产的概念及其特征。
⒎权责发生制的概念及其帐务处理要求。
⒏会计循环的基本内容。
⒐实地盘存制的概念、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⒑总分类帐与明细分类帐的关系及其平行登记的要点。
⒒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三、实务题㈠某企业2003年10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试编制会计分录(代记帐凭证),要求各项目必须填全。
⑴1日,收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投资500 000元,存入银行。
⑵2日,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300 000元,存入银行。
⑶5日,向广州某单位购入材料50吨,单价850元,货款及税款(增值税率17%)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⑷6日,结转上述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⑸10日,采购员张某去外地采购材料,预借差旅费3 000元,以现金支付。
⑹12日,生产车间领用材料20 000元用于产品生产。
⑺15日,以现金支付职工医药费2 800元。
⑻18日,以现金支付业务招待费2 000元。
⑼20日,收到某单位前欠销货款12 000元,存入银行。
⑽25日,向外地某公司出售产品20件,单价1 200元,销项增值税额(税率17%)及货款尚未收到。
⑾26日,以银行存款5 000元支付市电视台广告费。
⑿28日,计算分配本月职工工资。
其中:生产工人工资36 8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8 200元;公司管理人员11 000元。
⒀29日,从银行提取现金56 000元,备发工资。
⒁30日,支付职工工资。
⒂31日,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费6 120元,其中生产用设备折旧5 100元,办公用房折旧1 020元。
会计试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会计试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一、会计是什么?会计是一门研究经济业务活动并负责记录和报告相关信息的学科和职业。
会计师通过收集、处理、分析和报告财务信息,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决策支持和财务管理方面的服务。
会计涉及到一系列的原则、规范和方法,用来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济活动。
会计师通过准确和可靠的财务报表,向各方用户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和业绩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构和管理层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会计主体的分类根据会计主体的性质和所有制形式,可以将会计主体分为以下几种:1.企业会计主体:指以盈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设立、独立核算、独立承担债务的经济组织。
企业会计主体可以进一步分为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全民所有制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等。
2.非营利组织会计主体:指以公益为宗旨,或不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如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学校等。
非营利组织会计主体的核算目标不是追求利润,而是追求提供公共服务。
3.个人会计主体:指个体经济者、个体从业者、个体农民等个人经济活动的核算主体。
个人会计的核算对象主要是个人的资产、负债、收入和支出等。
三、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和基本要素会计核算是以一定的基本假设和基本要素为基础的。
以下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和基本要素:1. 基本假设•会计实体假设: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进行,将其与企业所有者的个人财务进行区分。
•会计周期假设:会计核算应当按照一定的会计周期进行,一般为一个年度。
•货币计量假设:会计核算应当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进行,所有经济业务都应当以货币金额进行记录。
•会计持续经营假设:会计核算应当基于企业持续运营的假设,即企业将会持续经营下去。
2. 基本要素•资产: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
•负债:企业应当偿还的经济利益,通常是欠债给外部实体的金额。
•所有者权益:企业资产减去负债所剩余的部分,也可以看作是所有者对企业拥有的权益。
•收入: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包括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带来的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会计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
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2.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3.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会计核算的方法:是对会计对象(会计要素)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地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6.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前提是指会计反映说的一个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
7。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其是否将破产清算。
它明确了会计主体工作的时间范围。
8。
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是对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
9。
货币计量:是指对所有会计对象采用同一货币作为统一尺度来进行计量,并把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数据转化为按统一货币单位反映的会计信息。
10。
有用性原则: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
11.一贯性原则:是指各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
12.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配合起来进行比较,在同一会计期间登记入账,以便计算本期损益。
13.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14。
历史成本原则:亦称原始成本或实际成本原则,指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应以经济业务发生的时的取得成本为标准进行计量计价.按照会计要素的这一计量要求,资产的取得、耗费和转换都应按照取得资产时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负债的取得和偿还都按取得负债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
15。
谨慎原则:又称稳健原则,审慎原则,是指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
16.重要性原则: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
17。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他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18.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19.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20。
所有者权益:(一般了解)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21。
收入: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而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流入,或债务的清偿.22. 费用:指通过配比方式确认的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这个定义是指狭义的费用,仅限于同提供商品和劳务有关的资产耗费,即营业费用。
广义的费用,还包括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
23.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费用后的盈余。
24.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只要包括现金及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待摊费用、存货.25。
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在1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持有时间准备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
26。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27。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其他或为了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
28。
其他资产:是指除了上述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29。
实收资产:是指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在股份制企业中被称为股本,是企业所有者权益构成的主体,是企业注册成立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企业正常运作所必需的资金和承担民事责任的财力保证.30. 资本公积金:包括基本溢价、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等.资本公积金可以按照法定的程序转增资本金。
31。
盈余公积金:是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个公益金.盈余公积金可以用来弥补亏损和按规定程序转增资本金。
32.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称待分配利润。
33。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34。
会计科目的内容:是指在设计会计制度时,要规定会计科目反映的经济内容和登记方法,要依据会计要素各组成内容的客观性质划分并要适应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的需要.35。
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所作的总括分类,是通过总括性核算指标的科目.36. 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所含内容所作的进一步分类,是提供详细、具体核算指标的科目。
37. 账户: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它以会计科目为名称,并具有一定的格式.38。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39. 复式记账: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40。
简单会计分录:指一个账户借方只同另一个账户贷方发生对应关系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41。
复合会计分录:指一个账户借方同几个账户贷方发生对应关系,或相反,一个账户贷方同几个账户借方发生对应关系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或多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42.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是根据会计等式的基本原理,检查账户记录正确性的一种方法。
通常,试算平衡包括总分类账发生额试算平衡和总分类账余额试算平衡。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43。
短期借款:属于企业的流动负债,短期借款的核算包括去得借款、支付借款、支付借款利息和归还借款三项主要内容。
44.长期借款:是指企业想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或长于1年的一个经营周期以上的各种借款。
长期借款属于企业的长期负债。
45.材料采购成本计算:是指在材料采购过程中,以所采购的各种材料为对象,归集买价及各种采购费用的支出,确定各种材料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46.采购费用:是指企业在采购材料过程中所支付的各项费用,包括材料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和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如关税)以及其他费用。
47.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
48.产成品:是指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
49.原材料:亦称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等。
50。
工资及福利费:亦称直接人工,是指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个人的工资以及按生产个人工资和规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51。
制造费用:是指生产车间在组织和管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其中大部分的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如机物料消耗、辅助个人的工资、车间厂房和建筑物的折旧费以及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
52。
“应付账款”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采购材料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结算债务的增减变动情况的账户。
53。
“应收账款”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销售产品应向购买单位收取货款的结算情况的账户。
54。
生产费用: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耗用,叫做生产费用。
55.“生产成本”账户:是用来归集和分配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正确计算产品生产成本的账户。
56。
预提费用:是指预先分期计入各期成本、费用,但在以后才实际支付的费用.57.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58.营业外收支:是指那些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收入和支出。
59.所得税:是企业依照国家税法的规定,对企业某一经营年度的所得按照规定的税率计算缴纳的税款.60.账户的经济内容:是指账户反映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账户之间的最本质差别在于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因而账户的经济内容是账户分类的基础,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也是对账户的最基本的分类.61。
账户的用途:是指设置和运用账户的目的,即通过账户记录提供什么核算指标。
62。
账户的结构:是指在账户中如何登记经济业务,以取得所需要的各种核算指标,即账户借方登记什么,贷方登记什么.63.盘存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各项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
64。
结算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同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债权、债务结算情况的账户。
65.债权结算账户:亦称字长结算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单位或个人之间的债权结算业务的账户。
66.债务结算账户:亦称负债结算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同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的昭武结算业务的账户。
67。
所有者投资账户:亦称资本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所有者投资的增减变动及其结余情况的68。
集合分配账户:是用来归集和分配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个阶段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反映和监督有关费用计划执行情况以及费用分配情况的账户。
69。
成本计算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阶段所发生的、应计入成本的全部费用,并确定各个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成本的账户.70。
收入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取得的各种收入的账户.71.费用账户:是反映和监督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各种费用的账户。
72.财务成果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最终成果的账户.73。
调整账户:是用来调整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而设置的账户。
74。
备抵账户:亦称抵减账户,是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
75。
资产备抵账户:是用来抵减某一资产账户(被调整账户)余额,以求得该资产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