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提升练习(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22年人教版物理八上《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答案版)

2022年人教版物理八上《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答案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A.照相机的镜头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投影仪的镜头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放大镜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平面镜 ,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答案】B【解析】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 ,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确 ,选B .2.显微镜的物镜上标有 "40×〞;目镜上标有 "5×〞 .用这组透镜来观察物体 ,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答案】C【解析】显微镜的放大的倍数是物镜的倍数乘以目镜的倍数 .这里的倍数为40×5 =200倍 ,选C .3.有一架显微镜 ,配有四种物镜:a. "20×〞、b. "40×〞、c. "50×〞、d. "80×〞;目镜配有e. "5×〞 .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 ,要使观察到的细胞个数最|多 ,需要的组合是〔〕【答案】C【解析】要使观察到的细胞个数最|多 ,每个细胞的体积在视野中要最|小 ,所以需要放大的倍数最|低 .备选答案中 ,ae组合是倍数最|低的 ,所以C正确 ,选C .4.由两个凸透镜制成的望远镜中 ,物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A【解析】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 ,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与照相机的镜头作用一样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A正确 ,选A .5.第|一个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的科学家是〔〕【答案】D【解析】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1609 年 ,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 ,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他还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和月球上的环形山 .6. 要看清人的血液细胞 ,需要的仪器是〔〕A.望远镜 B.显微镜 C.照相机 D.放大镜【答案】B【解析】人的血液细胞很小 ,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 ,需要使用显微镜来观察 ,选B . 7.以下现象中,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的是〔〕A.欣赏站在浅水中的天鹅的倒影B.看幻灯片放映的图像C.从模型潜望镜中观察景物D.用显微镜观察植物茎的切片【答案】B【解析】A.欣赏站在浅水中的天鹅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A错.B.看幻灯片放映的图像,是凸透镜所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确.C.从模型潜望镜中观察景物,是平面镜所成的虚像,C错.D.用显微镜观察植物茎的切片,是看到的来自物镜的实像所成的正立的放大的虚像,D错.选B .8.用显微镜观察物体 ,载玻片距物镜的距离应在〔〕A.物镜的一倍焦距之内B.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物镜的二倍焦距之外D.物镜的焦点上【答案】B【解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 ,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所以物体距离物镜的距离要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选B .9.关于显微镜,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经目镜放大的实像B.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D.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答案】C【解析】ACD.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成放大的虚像 ,A、D错,C正确 .B.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成放大的实像,B错.选C .10.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虚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实像B.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实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虚像C.目镜成的是实像,物镜成的是虚像D.目镜成的是虚像,物镜成的是实像【答案】D【解析】AB.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所以看到的都是放大的虚像,AB 错.CD.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放大的实像;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缩小的实像,所以C错,D正确,选D .11.以下光学知识的应用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这个应用是〔〕A.天文爱好者用望远镜观察天体B.演员对着镜子练习舞蹈动作C.医生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患者视力D.摄影师用照相机拍摄照片【答案】B【解析】A.天文爱好者用望远镜观察天体,是透镜成像,光的折射;B.演员对着镜子练习舞蹈动作,是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C.医生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患者视力,是透镜对光的折射;D.摄影师用照相机拍摄照片是透镜成像,光的折射;综合分析可知:B与其它不同,是平面镜成虚像,属于光的反射,其余都是透镜,属于光的折射,选B .12.显微镜的反光镜中,效果最|好的是〔〕A.凹透镜B.平面镜C.凸透镜D.凹面镜【答案】D【解析】显微镜的反光镜中 ,一面是平面镜 ,一面是凹面镜 ,由于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可以使光线更集中与需要观察的对象 ,效果最|好 ,选D .13.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 ,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透镜 .靠近眼睛的叫做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镜 . 【答案】凸 目 物【解析】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 ,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14.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 ,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角的大小十分重要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选填 "大〞、 "小〞〕 ,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 ,再加上目镜的〔选填 "放大〞、 "缩小〞〕作用 ,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 【答案】视 小 放大 视15. 如下列图是简易天文望远镜内部结构 .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____的实像 ,落在目镜_____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_______像 .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 ,没有现成的透镜 ,可以选用适宜的_________〔选填 "近视〞或 "远视〞〕镜片来代替 .【答案】倒立 缩小 一倍焦距之内 放大虚 远视【解析】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架照相机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而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所以这个实像必须要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之内 .目镜所成的像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与放大镜类似 .要制作望远镜需要凸透镜 ,所以假设果没有现成的透镜 ,可以选用适宜的老花镜〔凸透镜〕镜片来代替 .第二套 欧姆定律1.某同学在探究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下列图的图像 ,以下结论与图像相符的是( )A.电阻一定时 ,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B.电阻一定时 ,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C.电压一定时 ,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D.电压一定时 ,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2.如下列图 ,1R 与2R 并联在电源电压为3 V 的电路中.只闭合开关1S 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 ;同时闭合开关1S 和2S ,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 ,那么( ) A.1R 的阻值为6 ΩB.2R 的阻值为15 ΩC.通过1R 的电流是0.5 AD.通过2R 的电流是0.3 A3.如图是用 "伏安法〞测电阻时的两种接法 ,如果被测电阻的阻值较小 ,那么( ) A.甲方法的结果偏大 B.乙方法的结果偏大 C.两种方法的结果都偏大D.两种方法的结果都偏小4.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12R R 、 ,它们的I -U 图线如下列图.如果12R R 、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 ,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 ' ,那么关于R 、R '的I -U 图线所在的区域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R 在Ⅰ区域 ,R '在Ⅲ区域B.R 在Ⅱ区域 ,R '在Ⅰ区域C.R 在Ⅲ区域 ,R '在Ⅰ区域D.R 在Ⅰ区域 ,R '在Ⅱ区域5.如下列图的电路中 ,电源电压 4.5V U =且保持不变 ,定值电阻15R =Ω ,滑动变阻器2R 的最|大阻值为20 Ω ,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 ,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为保护电表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范围是( ) A.0~10 ΩB.0~20 ΩC.5~20 ΩD.2.5~10 Ω6.如下列图电路中 ,R 表示电阻箱 ,那么该电路( ) A.只能探究R 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B.只能探究R 段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C.既能探究R 段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又能探究R 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D.既不能探究R 段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也不能探究R 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7.如下列图 ,AB 和BC 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 ,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 ,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关系是( ) A.AB BC U U >AB BC I I = B.AB BC U U <AB BC I I = C.AB BC U U >AB BC I I < D.AB BC U U =AB BC I I <8.两定值电阻12R R 、 ,12R R >.在如下列图电路中 ,总电阻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甲>乙>丁D.丁>甲>乙>丙9.如下列图 ,电源电压恒定 ,先闭合开关1S 和2S ,然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 ,在此过程中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灯泡L 变亮B.通过1R 的电流变小C.电流表1A 的示数变大D.电流表2A 的示数变大10.某导体两端电压为6 V 时 ,通过它的电流为0.4 A ;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3 V 时 ,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__A ;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0 V 时 ,它的电阻为________Ω.11.如图为某种灯泡的电流I 与电压U 的关系图像.假设有6只这种灯泡串联接在电压为6 V 的电源上 ,通过灯泡的电流为______A ;假设把一只这种灯泡与一电阻并联接在电压为 6 V 的电源上 ,总电流为1.5 A ,那么该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12.如下列图 ,110R =Ω ,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是0.2 A ,电压表的示数是4 V.那么电阻1R 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 ,2R 电阻为______Ω ,电源电压为______V.13.如图1所示 ,小红想测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电阻10 Ω左右〕 ,电源电压为12 V 恒定不变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3.8 V.〔1〕小红连接的电路中有一处不符合实验要求 ,而且只需改动一根导线的连接 ,就可以顺利进行实验.请你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打 "×〞 ,并用笔画出正确的接线.〔2〕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 ,开关应处于______〔填 "断开〞或 "闭合〞〕状态 ,闭合开关前滑片移到最|_______〔填 "左〞或 "右〞〕端.〔3〕小红正确连接电路后 ,闭合开关 ,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 ,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 ,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 ,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4〕排除故障后 ,闭合开关 ,移动滑片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 ,发现电压表指针偏转较小 ,根据测量时电压表示数超过所用量程一半可以减小误差的原那么 ,小红在不增减器材的情况下 ,重新设计电路 ,顺利完成实验 ,请在图2方框内画出她重新设计的电路图.〔5〕小灯泡正常发光时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 ,那么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A ,此时灯丝的电阻约为_________Ω〔结果保存整数〕.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纵轴表示电流 ,横轴表示电阻 ,题图为反比例函数图像 ,即在电压一定时 ,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应选C. 2.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知 ,当只闭合1S 时 ,只有1R 连入电路 ,电流表测其电流 ,根据UI R=可知 ,1R的阻值为13V 100.3AU R I ===Ω ,故A 错误;同时闭合开关1S 和2S 时 ,1R 与2R 并联 ,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 ,123V U U U === ,所以通过1R 的电流不变 ,为10.3A I = ,故C 错误;通过2R 的电流为210.5A 0.3A 0.2A I I I '=-=-= ,故D 错误;223V 150.2AU R I ===Ω ,故B 正确. 3.答案:B解析:由题图甲可知 ,电流表采用外接法 ,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使所测电流偏大 ,所测电压为真实值 ,由UR I=可知 ,测量结果偏小;由题图乙可知 ,电流表采用内接法 ,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所测电压偏大 ,所测电流为真实值 ,由UR I=可知 ,测量结果偏大;综上可知 ,B 正确.应选B. 4.答案:C解析:根据串联电路中的电阻特点可知 ,总电阻R 比每个分电阻都要大 ,根据并联电路中的电阻特点可知 ,总电阻R '比每个分电阻都要小 ,所以在12R R 、、R 、R '中 ,R 最|大 ,R '最|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 ,当它们两端加相同的电压时 ,通过R 的电流最|小 ,故R 的I -U 图线在Ⅲ区域;通过R '的电流最|大 ,故R '的I -U 图线在Ⅰ区域.应选C. 5.答案:D解析:由电路图可知 ,滑动变阻器2R 与电阻1R 串联 ,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电流表示数为10.6A I =时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 ,此时电阻1R 两端的电压为1110.6A 53V U I R ==⨯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局部电压之和 ,所以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21 4.5V 3V 1.5V U U U =-=-=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所以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为2min 1 1.5V2.50.6AU R I ===Ω;当电压表示数最|大为2max 3V U =时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此时1R 两端的电压为12max 4.5V 3V 1.5V U U U '=-=-= ,电路中的电流为121 1.5V0.3A 5U I R '===Ω,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大电阻为2max max 23V100.3AU R I ===Ω ,故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范围为2.5~10 Ω.应选D.6.答案:C解析:分析图示电路可知 ,电阻箱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电流表测电路电流 ,电压表测电阻箱两端电压 ,因此该电路可以控制电阻箱R 的阻值不变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箱两端的电压来改变电阻箱中的电流 ,图示电路可用于探究R 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R 为电阻箱 ,阻值可变 ,即图示电路可通过改变电阻箱电阻的大小 ,同时通过滑动变阻器控制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不变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7.答案:A解析: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所以AB BC I I =;观察题图可知AB 段的横截面积比BC 段小 ,导体的电阻大 ,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式U IR =可知 ,AB 段的电压比BC 段的电压高 ,即AB BC U U >.8.答案:C解析:因为两电阻并联时阻值最|小 ,串联时阻值最|大 ,且12R R > ,所以电路的总电阻由大到小的顺序是12 R R R R >>>串并 ,即:丙>甲>乙>丁. 9.答案:C解析:闭合开关1S 和2S ,滑动变阻器1R 和灯泡L 并联 ,2R 被短路 ,电流表1A 测干路电流 ,电流表2A 测通过L 的电流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 ,1R 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通过1R 的电流变大 ,B 错误;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之间互不影响 ,因此L 所在支路的电流不变 ,灯泡L 的亮度不变 ,A 、D 错误;干路电流等于两支路电流之和 ,因此会变大 ,C 正确. 10.答案:;15解析:电阻一定时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所以 ,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 V 时 ,通过它的电流为3V0.4A 0.2A 6V⨯=.导体的电阻不随电压变化 ,该导体的电阻6V150.4AU R I ===Ω. 11.答案:;6解析:6只相同的灯泡串联接在电压为6 V 的电源上 ,由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 ,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都是1 V ,由题图可知 ,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 A ;由题图可知 ,当灯泡两端的电压为6 V 时 ,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5 A ,那么通过电阻的电流 1.5A 0.5A 1A I =-=.电阻的阻值6V 61AU R I ===Ω. 12.答案:2;20;6解析:由电路图可知 ,两电阻串联 ,电压表测电阻2R 两端的电压.解题时 ,为了方便区分各个量 ,可以把题中的条件标在电路中.电阻110R =Ω ,电路中的电流0.2A I = ,利用公式U IR =可求出1R ,两端的电压为110.2A 102V U IR ==⨯Ω=.又电阻2R 两端的电压24V,0.2A U I == ,那么电阻2R 的阻值224V200.2AU R I ===Ω ,电源电压122V 4V 6V U U U =+=+=.13.答案:〔1〕如图甲所示. 〔2〕断开;左 〔3〕小灯泡断路 〔4〕如图乙所示. 〔5〕;9解析:〔1〕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应并联在小灯泡的两端 ,由题图可知 ,电压表连接错误.〔2〕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 ,为保护电路平安 ,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移到最|左端.〔3〕正确连接电路 ,闭合开关 ,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 ,小灯泡始终不亮 ,电流表无示数 ,说明电路存在断路 ,电压表有示数 ,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两极相连 ,故可能是与电压表并联的小灯泡断路.〔4〕小灯泡正常发光时 ,发现电压表指针偏转较小 ,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12V 3.8V 8.2V -= ,大于15 V 的一半 ,因此可以把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 ,间接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5〕电流表量程为0~0.6 A ,分度值为0.02 A ,示数为0.42 A ,那么灯丝的电阻3.8V 90.42A U R I ==≈Ω.。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练习 含答案(精选)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练习 含答案(精选)

八年级物理《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题1、观察与思考用放大镜能观察到细小的物体,但能用放大镜看清楚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吗?我们上生物课是用什么来观察细胞的?2、动手做一做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

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

然后再把前后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对调。

3、动脑想一想上实验中物体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1、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__________,观察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________。

2、显微镜和望远镜在构造上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大都是由______组_________组成,并且大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

3、为了得到更加清晰的天体照片,可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________外,以避免_______的干扰。

4、显微镜的反光镜用的是:( )A.凹透镜 B。

平面镜 C。

凸透镜 D。

凹面镜5、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B.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C.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等到放大的像D.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6、关于天文望远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A.让更多的光射入到物镜中B.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C.采用焦距很大的凸透镜作物镜D.增大观察的视角7、关于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B.望远镜都是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构成的C.除了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做物镜D.只有用透镜才能做望远镜自制高倍玻璃球放大镜:剪两块牙膏皮,中心各扎一个比玻璃球稍小的孔,用尖镊子夹住一块米粒大小的玻璃碎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

注意放在外焰上,玻璃片很快便熔化,即可松开镊子,一个晶亮的小玻璃就粘在镊子尖上,继续烧几秒钟后离开火焰,将玻璃球小心夹在两牙膏皮的孔中,这样一个玻璃球放大镜就做成啦。

试试用这个放大镜观察物体,看效果怎样。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含答案)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题组1显微镜的结构和成像特点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靠近眼睛的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体经成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像再经放大,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

2.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A.小于一倍焦距B.等于二倍焦距C.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D.大于二倍焦距3.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被观察物体已经处在视野中央了,但像太小,不清楚,这时他应该()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D.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题组2望远镜的结构和成像特点5.简易天文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A.幻灯机B.投影仪C.放大镜D.照相机6.是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7.如所示,小强同学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B.两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台显微镜C.两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D.将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题组3视角8.人眼看同一物体,会感觉“远小近大”,这和物体在人眼处所成的“视角”有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习题(有答案)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习题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镜。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____镜,像一个普通的____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____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____的实像。

2.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分别和下列哪一组仪器的成像原理类似()A.投影仪、照相机B.照相机、放大镜C.投影仪、放大镜D.放大镜、投影仪3.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D.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4.小明在用显微镜时,物镜和目镜的成像情况是()A.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B.目镜成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物镜成放大的虚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D.以上说法都不对5.望远镜是用来观察____物体的一种光学仪器。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____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____镜。

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____附近成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____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6.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所有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B.望远镜物镜的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的星球C.我们通过望远镜的目镜看到的都是远处物体的虚像D.望远镜的物镜成的是远处物体的实像7.如图所示,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A.幻灯机B.投影仪C.放大镜D.照相机8.目前人类观测宇宙的仪器除光学望远镜外,还有射电望远镜,现在用____能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地球约130亿光年。

宇宙中拥有上千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当中的一个,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____年的时间。

9.下列有关宇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宇宙是由上千亿个星系组成的C.宇宙中各个物体都是静止的D.太阳的八大行星由近到远的排列顺序为:水星、金星、火星、地球、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10.下列四种目镜和物镜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目镜5×;物镜10×B.目镜10×;物镜10×C.目镜5×;物镜40×D.目镜10×;物镜40×11.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B.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C.所有望远镜的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D.以上说法都不对12.关于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成像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的,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的,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的C.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D.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的13.如图所示为一种光学显微镜,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由____制成的,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反光镜可以选用____(选填“平面镜”或“凹面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显微镜与望远镜》高频专题提升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显微镜与望远镜》高频专题提升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3显微镜与望远镜高频专题提升训练一、单选题1.显微镜最下端反光镜的作用是()A.反射载物片上物体发出的光B.反射由目镜处射来的光C.反射由物镜中射来的光D.反射光源发出的光使其会聚在被观测物体上2.显微镜在生物课时我们已学过,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D.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物镜成一个放大的像,再经目镜再放大一次3.如图是天文望远镜成像示意图,来自远处的光经过物镜与目镜时,发生的光学现象是()A.物镜处反射,目镜处反射B.物镜处折射,目镜处折射C.物镜处反射,目镜折射D.物镜处折射,目镜处反射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望远镜分为折射式望远镜和反射式望远镜C.显微镜和各种形式的望远镜,目镜都成虚像D.无论什么形式的望远镜,其物镜直径越大越好5.下列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制成的;B.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的星球;C.我们看到远处的汽车越来越小,是因为汽车对我们的视角在逐渐减小;D.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6.关于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望远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镜头B.望远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镜头C.望远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镜头D.望远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7.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被观察物体已经处在视野中央了,但像太小,不清楚,这时他应该()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D.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二、填空题8.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_____ (填“虚”或“实”)像,道理就像____________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____________,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____________ (填“实”或“虚”)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包含答案)

《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相当于()A.投影仪放大镜B.投影仪照相机C.照相机投影仪D.放大镜照相机2.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平面镜成像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应该用凹透镜进行矫正B.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对光的会聚能力就越强D.当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小于焦距时,能在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两次放大了远处的物体B.通过望远镜的目镜看到的一定是虚像C.通过望远镜看到的一定是倒立的像D.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落在目镜的1倍焦距之外,2倍焦距之内5.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天文望远镜能看见遥远的星体,是因为星体上的光线通过望远镜后所成的像比星体本身大得多B.显微镜可以将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两次放大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C.望远镜可以用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合而成D.显微镜可以用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面镜组合而成6.探寻微小世界的奥秘应选用______ 镜,展望遥远的宇宙空间应选用______ 镜。

7.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______ 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做______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______ 。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____ (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 (填“实像”或“虚像”),目镜的作用当于一个______ ,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由于像被拉近,靠近人眼,______ 较大,所以使我们看到远处物体的像大而清晰。

8.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由______ 组成。

物镜的作用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____ ,目镜的作用是用来把______ 。

◆综合题9.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如图1,显微镜镜筒两端的两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 (“凸”或“凹”)透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______ (“放大”或“缩小”)的______ (“实”或“虚”)像;目镜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______ 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5.5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5.5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原卷版)本节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及工作原理;2.了解望远镜的构造及工作原理;3.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成像规律。

要点一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点一、显微镜1.显微镜: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对物体进行两次放大。

普通光学显微镜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经过凸透镜的两次成像。

第一次先经过物镜(凸透镜1)成像,这时候的物体应该在物镜(凸透镜1)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的像应该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而后以第一次成的物像作为“物体”,经过目镜的第二次成像。

由于我们观察的时候是在目镜的另外一侧,第二次成的像应该是一个虚像,这样像和物才在同一侧,因此第一次成的像应该在目镜(凸透镜2)的一倍焦距以内,这样经过第二次成像,第二次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知识点二、望远镜2.望远镜: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目镜和物镜)组成,它的结构特点是物镜的焦距长而目镜的焦距短。

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是:物镜的作用是得到远处物体的实像,由于物体离物镜非常远,所以物体上各点发射到物镜上的光线几乎是平行光束,这样的光线经过物镜汇聚后,就在物镜焦点以外,在离焦点很近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这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又位于目镜的焦点以内,所以目镜起了放大镜的作用,目镜把经过物镜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成了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这就是远处物体通过望远镜所成的虚像。

【例】以下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变式1】这是伽利略望远镜的原理,请尝试作出人所看到的物体的像。

(图中已知凸透镜的右焦点和凹透镜的右焦点重合,即两透镜间的距离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距差)【变式2】对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基础练习)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人离平面镜较近时,在镜中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适当远离平面镜后就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B.如果甲同学从平面镜中能看见乙同学的脚,根据光路可逆,乙同学从平面镜中也一定能看见甲同学的脚C.注水后的游泳池看起来池底变浅D.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标本,该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形成倒立放大的虚像【答案】C【解析】解:A、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最小长度为人身高的一半,如果平面镜的长度小于人的身高一半,适当远离不能看到全身像,故A错误;B、如果甲同学从平面镜中能看见乙同学的脚,根据光路可逆,甲同学眼睛反射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到乙同学的脚上,但乙同学从平面镜中不一定能看见甲同学的脚,故B错误;C、游泳池池底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会觉得池底变浅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正确;D、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标本,该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 错误。

故选:C。

2.下列有关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所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A【解析】解: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显微镜由物镜与目镜组成,其作用分别类似于( )A.照相机和放大镜B.投影机和放大镜C.照相机和投影机D.投影机和照相机【答案】B【解析】解: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和成像特点可知,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以内附近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一、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1.(3分)显微镜能对微小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A. 物镜成倒立,放大实像B.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 目镜成正立,放大虚像二、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分)2.(3分)(2023武汉二中)如图甲是某战土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到的画面。

关于如图乙所示的望远镜,说法正确的是()A. 它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B. 它的目镜能用来矫正近视眼C. 夜晚用望远镜观察星空,能看到放大的像D. 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3.(3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宇宙的探索在不断深入。

以下所述的航天器或星体中距离地球最远的是A. 执行导航任务的北斗系列卫星B. 月球上行走的“玉兔”月球车C. 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站D. “天眼”探测到的太阳系外的脉冲星4.(3分)在太阳系中,地球属于A. 恒星B. 卫星C. 行星D. 彗星5.(3分)显微镜在生物课时我们已学过,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B. 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C. 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D. 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物镜成一个放大的像,经目镜再放大一次6.(3分)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月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 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 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 它的目镜和显微镜的目镜作用相同7.(3分)[2023江苏扬州期中,中]小明站在储藏室的门口找东西,房间里有一面落地镜、两个高大且不透明的衣柜,布局如图。

人教版八上 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八上 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八上5.5显微镜和望远镜(共18题)一、选择题(共12题)1.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A.小于焦距B.等于2倍焦距C.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D.大于2倍焦距2.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成像的说法: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从图中的光路图可以看出A.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B.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C.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长D.对目镜和物镜焦距的长度没有明确的要求4.如图是天文爱好者们利用天文望远镜观赏超级月亮的情景,这是1948年1月以来看到的最大满月,它比平常大14%~15%,亮度高20%~30%,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望远镜通过物镜成的像居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之内B.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月亮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C.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5.第一个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的科学家是.A.牛顿B.爱因斯坦C.哥白尼D.伽利略6.下列关于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显微镜和各种形式的望远镜,目镜都成虚像D.无论什么形式的望远镜,其物镜直径越大越好7.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

接着,他将凸透镜A换成凸透镜B并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 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中相同B.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C.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D.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8.2018年1月31日晚,我国几乎所有地区都能欣赏到一轮"红月亮"高悬夜空的迷人景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有答案)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靠近眼睛的叫作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作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A.幻灯机B.放大镜C.照相机D.投影仪2.2019年1月21日,“超级月亮”持续了5小时12分钟。

有很多天文爱好者使用望远镜欣赏美丽的月食景观,还有人用摄像头记录下整个过程。

对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B.通过摄像头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C.通过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摄像头记录“超级月亮”的特写镜头时,应该后缩3.如图所示为实验室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关于图中两种仪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天文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凸透镜,物镜相当于凹透镜D.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二、非选择题4.2020年2月11日,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落基山实验室宣布了他们用电子显微镜拍摄的新冠病毒图像(如图)。

我们实验室用的光学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体经物镜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再经目镜成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其原理与________相似;经过物镜和目镜的共同作用,大大增加了________,从而可以看清微小的物体5.人眼看同一物体,会出现“远小近大”的现象,这和物体在人眼处所成的“视角”有关,如图所示,同一物体,离人眼较远时,视角较________;离人眼较近时,视角较________(均选填“大”或“小”)6.如图所示,这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其巨大的反射面是由4450块反射面板构成的。

每块反射面板的厚度为1.3mm,合________m。

7.如图为某显微镜内部部分光路图,F为焦点。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目镜是________透镜(选填“凹”或“凸”)。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5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步练习 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5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步练习 有答案

5.5显微镜和望远镜一选择题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关于显微镜和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看到的是物体的()A.都是实像B.都是虚像,且都是放大的C.前者为实像,后者为虚像D.前者为虚像,后者为实像3.关于显微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反光镜是平面镜,我们看到的像是放大的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反光镜是凹面镜,我们看到的像是放大的虚像C.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反光镜是凹面镜,我们看到的像是放大的实像D.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反光镜是凹面镜,我们看到的像是放大的实像4.关于望远镜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B.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C.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的物体D.天文爱好者用的望远镜,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5.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所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6.小明取来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分别用一只手握住其中一个来模仿望远镜,它通过两个透镜看到前面远处木棉树的叶子,如图所示,调整两个透镜的距离,直到看的清楚为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靠近眼镜的透镜是物镜,靠近被观测物的是目镜B.用望远镜观察远处木棉树的叶子,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C.两透镜互换后再观察叶子,人看到的像都是放大的D.目镜能把物镜成的像放大7.从显微镜的结构图中的光路图可以看出()A.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B.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C.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长D.对目镜和物镜焦距的长度没有明确的要求二填空题1.2013年3月17日,一块太空岩石撞击月球,天文学家借助___________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观察到了明亮的闪光。

精品练习(附答案)《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精品练习(附答案)《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滚动训练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一、单选题1.贝贝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发现从目镜中看细胞,其位置在视野的右上方,现在想要使看到的物体在视野的中心,则他应该向什么方向移动物体()A.左上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右下方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B.照相机拍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C.近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D.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时,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3.关于眼睛、眼镜、望远镜和显微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过厚造成的,应该配带凹透镜进行矫正B.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其物镜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C.显微镜的目镜,是将物镜所成的像放大D.大多数人眼睛的明视距离大约为50cm4.(2021·宁德质检)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的作用是得到物体放大的虚像B.物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应比物镜的焦距略大C.目镜把物体所成的虚像作为物体,得到它放大的实像D.物镜所成的像应在目镜的焦距之外5.显微镜最下端反光镜的作用是()A.反射载物片上物体发出的光B.反射由目镜处射来的光C.反射由物镜中射来的光D.反射光源发出的光使其会聚在被观测物体上6.下列各组仪器中,分别与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类似的是()A.投影仪、照相机B.照相机、放大镜C.投影仪、放大镜D.放大镜、投影仪7.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B.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C.所有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D.显微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一组凹面镜组合而成8.如图所示的望远镜,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用它来观察很远的物体,看到的是()A.正立的虚像B.正立的实像C.倒立的虚像D.倒立的实像9.要观察西瓜果肉细胞的结构,需借助A.放大镜B.显微镜C.凹面镜D.凸面镜10.当下,一款生存类游戏风靡网络,网友戏称为“吃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步练习(解析版)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梳理知识点1:显微镜1.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的结构自下而上主要为反光镜、载物台、物镜和目镜。

各结构的作用是:①目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②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作用相当于投影仪;③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的物体;④反光镜:增加光的强度,便于观察物体。

(如图所示)2.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显微镜中物镜的焦距很短,目镜的焦距较大,在观察极微小的物体时,将物体置于物镜焦点稍外,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再经目镜形成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实际上是将物体两次放大成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通过它能够看清微小的物体。

总之,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使物镜成的实像进一步放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最终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而言,是放大、倒立的虚像。

知识点2:望远镜望远镜是观察远方大物体所用的一种光学仪器,能使远处的物体在眼前成像。

望远镜也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的,按其构造的不同,有以下几种类型:开普勒望远镜: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伽利略望远镜: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反射式望远镜:物镜是凹面镜,目镜是凸透镜。

以开普勒望远镜为例,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使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成的实像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再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望远镜最终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而言,是缩小、倒立的虚像。

以开普勒望远镜为例讲解一下其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物镜的焦距长而目镜的焦距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再由目镜将物镜所成的像加以放大,成放大的虚像,以便观察。

知识点3:视角如图所示,物理学中,物体两端射向眼睛的两条光线所夹的角,叫视角。

一个物体有多大,能不能看清楚,跟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大小有关,而视网膜上像的大小决定于被观察物体射向眼睛的光线所张的最大角度,即视角的大小:视角越大,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越大,人对物体的感觉也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A.山峰在湖中的倒影B.月光下的人影C.用放大镜观察到动植物标本放大的虚像D.小孔成像2.“超级月亮”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

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物镜相当幻灯机的镜头,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放大的实像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虚像D.靠近眼睛的为目镜,作用相当于放大镜3.下列各物体的尺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地球、太阳、银河系B.银河系、太阳、地球C.银河系、地球、太阳D.太阳、银河系、地球4.下列实验需要用到显微镜的是()A.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B.装配直流电动机模型C.蔗糖溶解于水D.氢气还原氧化铜5.下列各工具的使用过程利用了红外线的是()A.测温枪B.验钞机C.显微镜D.灭菌灯6.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的大小是由视角决定的,下面四种情况中,眼睛感觉到最高的物体是()A.站在20 m远处高1.6 m的人B.18 m远处一棵高1.7 m的小树C.20 m远处高1.7 m的栏杆D.40 m远处高1.7 m的竹竿7.潜望镜、远视镜、近视镜,依次用的是()A.凹透镜、凹透镜、凸透镜B.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C.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D.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8.下列光现象中,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显微镜B.鱼在哪C.手影D.投影仪9.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先在屏上成了一个缩小的倒立的像,然后用一挡光板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关于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屏上只有烛焰上半部分的像B.屏上只有烛焰下半部分的像C.屏上的像没有变化D.屏上仍是烛焰的全像但亮度减弱了1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矫正远视眼需要配戴合适的凹透镜B.人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实像C.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应位于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内D.显微镜通过物镜和目镜可形成待观察物体的放大的虚像二、填空题11.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人眼中的,但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从而使所成的像变得更亮;现代天文望远镜都力求把物镜的口径(选填“缩小”或“加大”),以便观测到更暗的星.12.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80mm,则胶卷与镜头的距离应(填“大于”或“小于”)80mm,所成的像为缩小、倒立的(填“实”或“虚”)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与望远镜》同步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与望远镜》同步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与望远镜》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显微镜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B. 开普勒望远镜物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目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C. 伽利略望远镜物镜为凸透镜,目镜为凹透镜D. 利用望远镜和显微镜看物体,主要是增大视角2.如图,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要把物像调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什么方向移动()A. 右上方B. 左下方C. 左上方D. 右下方3.望远镜是用两组凸透镜组成的,下面关于凸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目镜、物镜直径相同B. 目镜、物镜焦距相同C. 通过目镜看到天体的像比实际的天体大D. 物镜直径比比目镜直径大,目的是为了会聚更多的光4.有一种望远镜也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物镜的作用好像一架()A. 投影仪B. 放大镜C. 照相机D. 幻灯机5.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天文望远镜能看见遥远的星体,是因为星体上的光线通过望远镜后所成的像比星体本身大得多B. 显微镜可以将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两次放大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虚像C. 望远镜可以用一组凹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D. 显微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一组凹面镜组合而成6.在太阳系中,地球属于()A. 恒星B. 卫星C. 行星D. 彗星7.用显微镜和普通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关于像的正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B.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C.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D.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8.显微镜和望远镜都装有一组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A. 投影仪的镜头B. 一个放大镜C. 照相机镜头D. 以上说法都不对9.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A. 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 目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10.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人教版八年级《5.5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5.5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的镜头,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2.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照相机的镜头,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将物镜所成的像再次形成正立的虚像,但这个像相对于物体而言,是倒立的.如图所示,用两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的放在眼前可以观察远处的物体,试试看,然后作出下面正确的选择()A.两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B.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台显微镜C.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D.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提示】因为观察的是远处物体,所以是望远镜的原理.望远镜物镜对物体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没有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由于焦距不同,成的像大小也会不同.【答案】 C知识点1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________,每一组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靠近眼睛的叫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________.2.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的镜头,成倒立、______的______像,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______的______像.知识点2望远镜3.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照相机的镜头,成倒立、________的______像,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______的______像.4.物体的两端到人眼处所夹的角叫________.物体越______,物体与人眼的距离越______,其视角就越大.1.如图,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A.幻灯机B.投影仪C.放大镜D.照相机2.要观察西瓜果肉细胞的结构,需借助()A.放大镜B.显微镜C.凹面镜D.凸面镜3.(常德中考)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4.(百色中考)在生活中,我们会见到或用到很多透镜,下列有关透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C.近视眼镜的镜片实际上是一个凹透镜D.老花眼镜的镜片实际上是一个凹透镜5.显微镜下方通常用一个小镜作反光镜,这一小镜是________镜,它的作用是使人看到的像亮度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6.人眼看同一物体,会出现“远小近大”的现象,这和物体在人眼处所成的________有关,如图所示,同一物体,离人眼较远时,视角较______(填“大”或“小”);离人眼较近时,视角较______(填“大”或“小”).7.小红上生物课时,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做放大镜来观察标本上的细微部分,则凸透镜与标本的距离应()A.大于20 cm B.在10 cm与20 cm之间C.小于10 cm D.等于10 cm8.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显微镜物镜的焦距较长,物体通过物镜成放大的虚像B.显微镜目镜的焦距较长,将物体第一次成的像再次放大成实像C.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成的像是实像,再通过目镜成的像是虚像D.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成的像是虚像,再通过目镜成的像是实像9.(黔南中考)为了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在市区各交通主道和十字路口都安装了高清摄像头,对过往车辆进行摄像监控.摄像头所成像的性质是、缩小、像.10.(崇左中考)李丽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得了近视眼,而爷爷得了老花眼,对于如下甲、乙两图,属于李丽近视眼成像图的是 ,应配戴镜进行矫正.11.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目镜和物镜两组透镜组成的,其中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显微镜的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B.显微镜的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C.显微镜的物镜和望远镜的目镜D.显微镜的物镜和望远镜的物镜12.(株洲中考)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________(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填“放大镜”或“投影仪”).13.2013年3月17日,一块太空岩石撞击月球,天文学家借助________(填“望远镜”或“显微镜”)观察到了明亮的闪光.当时地月间相距3.84×108 m,撞击产生的闪光需经过________s才能传到地球.天文学家侦听不到撞击声是因为______________.(v光=3×108 m/s)14.如图所示,在自制水滴显微镜的实验中:(1)应使红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________上,且始终保持凸透镜是水平的,眼睛离凸透镜不要太近.(2)透过图中的小水滴应该能看到一个______、______的箭头,如果箭头离小水滴的距离1.6 cm,则小水滴的焦距最好在________范围内.15.为了研究视角大小的影响因素,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1)如图甲所示,站在某一固定位置,观看一排相同规格的电线杆A、B、C,测出对应的视角,记录在表一中,由此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一观看的物体 A B C对应的视角60°50°40°表二观看的物体小树大树对应的视角30°60°(2)如图乙所示,站在某一固定位置,观看相同位置的大树和小树,测出对应的视角,记录在表二中,由此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课前预习1.透镜凸透镜目镜物镜 2.放大实放大虚 3.缩小实放大虚 4.视角大小当堂训练1.D 2.B 3.A 4.D 5.凹面增强 6.视角小大课后作业7.C8.C9.倒立实10.甲凹透11.B12.望远镜放大镜13.望远镜 1.28真空不能传声14.(1)直线(2)倒立放大0.8~1.6 cm15.(1)视角跟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2)视角跟物体的大小有关。

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能力提升训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能力提升训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5.5《显微镜和望远镜》能力提升训练一、选择题1.在我县举办的青少年科技节上,某中学天文爱好兴趣小组自制一台天文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物体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2.关于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显微镜是把近处的微小物体放大B.望远镜是把远处的物体拉近后放大C.显微镜只是物镜将物体放大D.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能将物体放大3.用显微镜和普通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关于像的正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B.用显微镜现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4.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5.如图所示是小刚在活动课中自制的一个水滴显微镜,它是以小水滴作为物镜的,小刚利用自制显微镜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细盐粉、头发丝的细微部分.下列有关水滴显微镜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滴和目镜一样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所成的像都是实像B.水滴和目镜一样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所成的像都是虚像C.水滴所成的像为虚像,目镜所成的像为实像D.水滴所成的像为实像,目镜所成的像为虚像6.(2分)人体,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下面对该装置说法错误的是()A.该摄像镜头相当与凸透镜B.这种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C.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7.(2分)常州河海大学宋迪颖设计的“醒目药瓶”获国际“红点设计概念奖”,该药瓶的瓶盖为凸透镜.小明手持瓶盖儿观察要瓶子测面的说明书,调整瓶盖与说明书的距离,看到的情形如图甲、乙、丙所示.关于瓶盖与说明书之间的距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图丙最小,图甲最大 B.图甲最小,图丙最大C.图丙最小,图乙最大 D.图乙最小,图丙最大8.(2014•江西模拟)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描述及相关作图正确的是()A.投出去的篮球所受的力B.通过凸透镜的光线C.D.电流与磁感应线的方向9.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A.向上飞行的足球所B.家庭电路的连接图C.同名磁极周围的磁感线10.(2005•安徽)如图是某同学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蚕豆叶下表皮的物像,但物像不)清晰,这位同学还需要(A.调节细准焦螺旋B.移动蚕豆叶下表皮装片C.调节反光镜,把平面镜换成凹面镜D.调节光圈,使之变小11.关于显微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反光镜是平面镜,我们看到的像是放大的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反光镜是凹面镜,我们看到的像是放大的虚像C.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反光镜是凹面镜,我们看到的像是放大的实像D.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反光镜是凹面镜,我们看到的像是放大的实像12.在“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对光后观察B.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意看目镜内的物像C.若视野内光线太暗,可换用倍数较高的物镜D.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内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等结构13.显微镜能对微小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微小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再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则显微镜的物镜、目镜分别相当于下列哪种光学器具()A.投影仪放大镜 B.投影仪投影仪C.放大镜放大镜D.放大镜投影仪14.小丽同学在做“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通过低倍显微镜发现视野的上方有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若要在高倍物镜下观察该细胞,应()A.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B.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C.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D.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15.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夜晚的星空时,发现镜头中的左下方有一颗从未有过的美丽天体,要仔细观察必须调节望远镜使这一天体位于镜头的中央,应()A.将望远镜镜头向左下放移动直到天体位于镜头的中央B.将望远镜镜头向右上方移动,直到天体位于镜头中央C.增大望远镜的放大倍数直到天体位于镜头中央D.不调节随着地球的移动这个天体会移到镜头中央16.(2004•贵阳)如果你想仔细观察一片树叶的内部结构,最好使用()A.平面镜B.凹透镜C.放大镜D.显微镜17.(2005•温州)如图所示是一种天文望远镜的光路图,分析图光路图可知它的物镜是()A.平面镜B.凹透镜C.凹面镜D.凸透镜18.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19.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20.(2分)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二、填空题21.显微镜的目镜是凸透镜,物镜是(填“凸透镜”或“凹透镜”),且物镜的焦距(填“较长”或“较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睛:显微镜的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所成的像左右相反、上下颠倒;根据两次放大倍数关系计算看到的细胞数量.
(1)小宇装置中的“水滴”相当于真正显微镜中的________(选填“物镜”或“目镜”).“水滴”之所以能代替凸透镜,是因为________的特点.
(2)根据你对显微镜原理的理解,填写下表:_____________
(3)小宇用自制的显微镜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盐粒的分子结构,你猜想其原因是________.
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倒立的
3.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成像的说法: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8.C
【解析】
A.人眼能直接看清大小为0.1mm的物体,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达80万倍,分辨率最小极限达0.2纳米,所以B正确,不符合题意;C.放大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150倍,用放大镜不能看清楚1nm的物体,C错误,符合题意;D.电子显微镜比普通显微镜的分辨率高1000倍,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故选A。
5.A
【详解】
要观察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或者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需要借助能够对它们进行放大的仪器;观察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或者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应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这样肉眼无法看见的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需要显微镜;装配直流电动机模型是由于配件相对较大,用一般的放大镜就可以.然而观察蔗糖溶解于水、氢气还原氧化铜需要观察更小的分子、原子、离子这样的微粒要借助电子轨道显微镜才能做到.故选A
点睛:(1)望远镜望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2)、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3)、最早发现望远镜奥秘的人是利波塞,而人类历史上最早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望远镜的人却是伽利略.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4.一场新冠肺炎疾病影响了全世界,而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某医疗机构利用显微镜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而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光学显微镜的知识,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所成的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2.如图是简易天文望远镜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的实像,落在目镜________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________像。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来代替。
三、实验题
13.小宇在家里自制了一个显微镜用来观察盐粒的细微之处,他的显微镜结构及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倒立、放大的实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详解】
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的物镜都是成倒立的实像,这个实像再通过它们各自的目镜后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它们分别都经过一次倒立的像,再经过一次正立的像,两次成像的结果,使人们最终观察到的都是倒立的像。但是通过显微镜得到的是物体倒立放大的像,通过天文望远镜得到的是物体倒立缩小的像。
12.缩小小于焦距放大的虚远视
【详解】
[1][2][3]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小于焦距的位置,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4]因远视眼的镜片是凸透镜,所以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远视镜片来代替。
9.目镜物镜放大放大
【详解】
[1][2]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3][4]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一个幻灯机;物镜所成的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10.目镜物镜反光镜
6.A
【详解】
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A B.物镜成实像,目镜成虚像,故A正确,B错误;
C.成实像时,与有没有光屏是没有关系的,故C错误;
D.物镜到观察物体的距离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A。
7.D
【解析】
A.折射式望远镜,是用透镜作物镜的望远镜.分为两种类型:由凹透镜作目镜的称伽利略望远镜;由凸透镜作目镜的称开普勒望远镜.反射望远镜是用凹面反射镜作物镜的望远镜,故不是所有望远镜都是有两个凸透镜组成;故A错误;B.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C.最早发现望远镜奥秘的人是利波塞,而人类历史上最早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望远镜的人却是伽利略,故C错误;D.显微镜有两组透镜:一组是靠近物体的物镜,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一组是靠近眼睛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刚才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成在目镜的焦点以内,使像再次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所以显微镜的目镜焦距大,物镜焦距小.故D正确.故选D.
(3)如图是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视野甲转变成乙,则移动装片时,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才能达到这个要求________;
A.右上方B.左上方C.左下方D.右下方
(4)某显微镜目镜有10X和20X,物镜有8X和45X,用这台显微镜观察,要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的是应选择________;
(5)如图所示,在一个视野中看一行细胞,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X和10X,如果此时将镜头换成10X和40X,那么在这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________个.
14.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工具.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强,应选择________(填序号);
①大光圈;②小光圈;③平面镜;④凹面镜
(2)观察写有字母“b“的装片,一般正确的应该是________眼望着________镜观察,同时另一眼________(填睁开或闭着),视野中看到的图象是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5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提升练习
一、单选题
1.显微镜里装有一组目镜,目镜的成像原理及其作用类似于( )
A.平面镜B.放大镜
C.投影仪镜头D.照相机镜头
2.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关于像的倒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正立的;
10.如图所示是显微镜的结构图,请填充所指部件的名称:
(1)_______;(2)______; (3)______。
11.在从微小粒子到浩瀚宇宙的探索过程中,科学家发明的______使人类能逐渐深入地看清组成物质的微小结构;科学家发明的________使人们对宇宙间天体的运动规律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均填“望远镜”或“显微镜”)
13.物镜中间厚边缘薄放大;倒立;实;放大;正立;虚不能放大倍数太小
【解析】
(1)如图,水滴靠近物体相当于凸透镜,“水滴”之所以能代替凸透镜,是因为其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征,符合凸透镜的特点.
(2)显微镜的物镜应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目镜为放大镜,将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再次放大,成放大的虚像.
(3)显微镜更容易观察透明的物体结构,厚而不透明的材料在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其结构特征.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 B.显微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
C.望远镜是伽利略首先发明的 D.显微镜的目镜焦距大,物镜焦距小
8.关于人眼或借助光学仪器对细小物体的分辨,说法错误的是
A.人眼能直接看清大小为0.1mm的物体.如一根头发
B.用显微镜能看清楚约1μm的物体.如细菌
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5.下列实验需要用到显微镜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B.装配直流电动机模型
C.蔗糖溶解于水D.氢气还原氧化铜
6.在生物课上使用显微镜时()
A.物镜成实像,目镜成虚像B.物镜成虚像,目镜成实像
C.因为显微镜中没有光屏,所以都成虚像D.成实像还是虚像,要根据物距确定
点睛: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并掌握显微镜、放大镜、电子显微镜的特点;人们常用放大镜来观察用眼直接能够看到的物体,通过放大镜观察可以观察得更加清楚;人眼无法直接看到的物体必须经过显微镜来观察,如细菌、细胞、原子等.
【分析】
根据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分析解答。
【详解】
(1)[1]图中(1)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
(2)[2]图(2)是靠近物体的凸透镜叫物镜。
(3)[3]图(3)是反射光线的镜子来照亮物体叫反光镜。
11.显微镜望远镜
【分析】
望远镜帮助人们看清远处的物体,显微镜能帮助人们看到物质的微小结构。
【详解】
[1][2]在从微小粒子到浩瀚宇宙的探索过程中,科学家发明的显微镜使人类能逐渐深入地看清组成物质的微小结构;科学家发明的望远镜使人们对宇宙间天体的运动规律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