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见考点总结
阅读考点08 词类活用-语文文言文阅读考点(梳理)
考点08 词类活用文言文阅读考查我们能否读懂文章大意,考查我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重点语句的记诵、积累,其中正确理解词语活用的现象是帮助我们理解内容的基础。
常见的实词考点之:【词类活用】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
——《论语》主人日再食。
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
——《送东阳马生序》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异: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伤仲永》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桃花源记》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奇:形容词意动用法,觉得奇怪。
宾客:名词意动用法,以宾客以礼相待。
—— 《伤仲永》贤于材人远矣。
贤:形容词用作动词,胜过,超过。
——《伤仲永》妇抚儿乳。
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口技》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口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
——《陋室铭》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醉翁亭记》狼不敢前。
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狼》听妇前致词。
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石壕吏》其一犬坐于前。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狼》一狼洞其中。
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狼》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堆中)打洞。
——《狼》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形容词用作动词,显灵。
——《陋室铭》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前一个):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做亲人。
——《大道之行也》虽乘奔御风。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马。
——《三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与朱元思书》每至晴初霜旦。
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三峡》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轩:形容词用作动词,伸向高处。
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伸向远处。
——《与朱元思书》策之不以其道。
策: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
——《马说》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用作动词,腰间佩戴。
——《送东阳马生序》如鸣珮环,心乐之。
高考语文100个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100个必考知识点总结一、文言文阅读考点1.文言实词常见的文言实词,主要包括常见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中用同音(或近音)代替的办法写成另一个字;古今异义词是指在语言演变过程中,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词;汉语是表义文字,文言文一般一字一词,用语精练,多义性强,语境意义地位突出。
正确理解词语的语境意义,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文言虚词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以及兼词等,其中最常用的文言虚词,2003年《考试说明》只限定了18个。
3.文言句式常见文言句式主要有以下四种:(1)判断句现代汉语一般用“是’’联系判断句中的两部分,文言文则不用这种形式来表示判断。
一般地说,它有以下七种形式:①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煞尾来帮助判断,形成“……者……也”的格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只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帮助判断形成“……,……也”的格式,如:夫战,勇气也。
③只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谓语后不用“也”字,形成“……者,……的格式,如:天下者,高祖天下。
④主语后既没有“者”也没有“也”字来帮助判断,是一个名词性的短语,如:刘备,天下枭雄。
⑤表示否定的判断句是在谓语之前用一否定副词“非”,用来否定整个谓语,如:人非圣贤,孰能无惑?⑥在谓语前用“乃”、“即”、“则”、“必”、“皆”、“悉”等副词来加强肯定语气,表示判断,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⑦用“为”放在主语与谓语之间表示判断,如:在药则未为良时。
(2)被动句所谓“被动句”是就句子中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有两种关系,一种是谓语动词的主动者,或称施事者;另一种主语是谓语动词的被动者,或称受事者。
常见的被动句式主要有以下表示方法:①在谓语动词之后,用介词“于”引进动为行为的主动者,前面的主语具有被动性,“于”相当于“被”,如:而君幸于赵王。
课内文言文考点复习(《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课内文言文考点复习(《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⑴柳宗元(773一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参加永贞元年(805)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
⑵本文选自《柳河东集》卷二十九。
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⑴[篁竹]竹林。
⑵[如鸣珮环]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
珮、环都是玉饰。
⑶[心乐之]心里为之高兴。
⑷[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
冽:凉。
⑸[尤]格外。
⑹[全石以为底]以整块的石头为底。
⑺[卷石底以出]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⑻[坻]水中高地。
⑼[嵁]不平的岩石。
⑽[翠蔓]翠绿的藤蔓。
⑾[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⑿[可百许头]约有一百来条。
⒀[可]大约。
⒁[许]表示约数。
⒂[若空游无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⒃[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布:映照⒄[澈]穿透。
⒅[怡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⒆[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
⒇[俶尔]忽然。
(21)[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2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3)[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
(24)[凄神寒骨]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
(25)[悄怆幽邃]凄凉幽深。
(26)[悄怆]凄凉。
(27)[邃]深。
(28)[清]凄清。
(29)[隶而从]跟随着同去。
(30)[二小生]两个年轻人。
⑴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答案】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⑵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答案】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⑶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答案】潭中的鱼大约的一百来条,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
⑷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答案】阳光照在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高考文言文知识清单(古今异义+通假字+固定句式)-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北京专用)
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记背手册04(古今异义+通假字+固定句式)清单一高考文言文中常见的古今异义词1.卑鄙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见识浅薄。
常用作谦辞。
今义:品质恶劣。
例.先帝不以臣卑部,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2.北面古义:面朝北(称臣)。
今义:四个主要方向之一。
例.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3.便利古义:便,就;利,吉利。
今义:使用方便,容易达到目的。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孔雀东南飞》)4.便宜古义:①有利和应该做的事。
②方便。
读biàn yí。
今义:物品价格低。
读p ián yi。
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②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林黛玉进贾府》)5.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6.不避古义:不次于,不少于。
今义:不躲开。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论贵粟疏》)7.不过古义:不超过。
今义:转折连词。
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赤壁之战》)8.不好古义:不美。
今义:坏。
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西门豹治邺》)9.不行古义:不去,没有成行。
今义:不可以;不好;不中用。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
(《廉颇蔺相如列传》)10.成立古义:长大成人。
今义:(组织、机构等)开始存在;(理论、意见等)站得住脚。
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祭十二郎文》)11.初一古义:刚刚开始。
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12.春秋古义:①年龄。
②一年。
③书名。
今义:①春季、秋季。
②时代名称。
①春秋三十有三。
(《谭嗣同》)②蟪蛄不知春秋。
(《逍遥游》)③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报任安书》)13.从而古义:从,跟随;而,而且。
今义:连词。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高频考点总结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高频考点总结在七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文言文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考试中的高频考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对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的高频考点进行了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文言文词语理解1.一词多义:如“之”、“其”、“以”、“于”等,需根据上下文确定词义。
2.通假字:如“畔”通“叛”,“消”通“销”等,需掌握常见的通假字。
3.古今异义词:如“烈士”、“结束”等,了解其在文言文中的古义。
4.词类活用:如名词动用、动词名用、形容词用作动词等,需掌握各种词类活用的特点。
二、文言文句式与用法1.判断句: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掌握其句式特点。
2.省略句:如“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于)三鼓”等,了解省略句的用法。
3.倒装句:如“甚矣,汝之不惠”,“微斯人,吾谁与归”等,掌握倒装句的用法。
4.被动句:如“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了解被动句的表达方式。
三、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1.人物形象分析: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2.故事情节概括:抓住关键词,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3.文章主旨理解:结合文章内容,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4.文言文翻译:忠实原文,通顺表达,注意留、删、补、换、调等翻译方法。
四、文言文阅读技巧1.字词句篇的逐步理解:从字词到句篇,逐步深入理解文言文。
2.把握文章结构:了解文章的起承转合,提高阅读效率。
3.关注题干要求: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避免答题偏差。
4.善于总结归纳: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归纳文言文的规律,提高阅读能力。
通过以上总结,相信同学们对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的高频考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文言文阅读重点及难点突破
文言文阅读重点及难点突破一、文言文常见考点1.文言字词: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常考的文言实词有: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常考的文言虚词有:之、乎、者、也、于、而、以、其、为、乃、虽、然、焉、则等,它们在句子中做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2.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
3.文言文断句、翻译及文意理解二、文言文题型分析及解题方略文言文的考查,常见的考点与题型不外乎字词解释、断句、语句翻译、文意归纳、写法分析、人物与作品评价等内容。
下面就复习和解题方法提几点建议:1.准确解释字词含义。
注意利用注释,利用平时积累的实词、虚词知识,利用拓展联想和关联组词,确认字词在上下文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实词的理解,将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2.正确、顺畅地翻译句子。
翻译句子,第一,要内容正确,符合文意;其次,译出来的句子要表达准确,得体流畅。
答题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
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
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
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
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
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
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可用“留、补、调、删、换”五个字来概括。
(1)留,就是保留不译。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以及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建筑物名等,可不翻译,直接保留。
(2)补,增补,补充原文中被省略的成分以及量词。
(3)调,即调整词序。
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这些特殊的句式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词序。
(4)删,即删除的意思。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要删去。
(5)换,即替换之意。
(全)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考点归纳
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考点归纳名词作动词1、鞭数十(鞭,用鞭子打)2、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3、天雨墙坏(雨,下雨)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当作宾客)5、其家甚智其子(意动,认为……聪明)6、父利其然也(意动,以……为利)7、歌以咏志(歌,写诗歌)8、愿为市鞍马(市,买)9、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10、对酒当歌(歌,高歌,唱歌)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方位名词做动词,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12、置所罾鱼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13、皆指目陈胜(“目”是用目示意)1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15、名之者谁(名,给……命名)16、一鼓作气(鼓,击鼓)17、朝服衣冠(服,穿戴)18、惠子相梁(相,作宰相)19、冬雷震震(雷,打雷)20、夏雨雪(雨,降下,落下)21、寻向所志(志,做的记号,标志)22、有仙则名(出名)23、有龙则灵(现灵)24、披发文身(画文彩;刺花纹)25、书帛曰:“陈胜王。
”(称王)26、不蔓不枝(蔓延;生出枝节)27、皆刑其长吏(刑,惩罚)28、环而攻之(环,包围)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30、峨冠而多髯者(峨冠,戴着高帽子)31、皆下之(攻下)32、此中人语云(语,告诉)33、欲穷其林(穷,走到尽头)34、吾义固不杀人(坚持合宜的道义、情理)35、天下缟素(穿孝服)36、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划船)。
名词作状语1、窗扉洞开(像洞一样)2、当窗理云鬓(云,像乌云一样)3、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犬一样)4、失期,法当斩(法,依照法律)5、吾义固不杀人(义,按照道义)6、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7、面刺寡人者(面,当面)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9、夜篝火(用篝火装着“鬼火”)10、箪食壶浆(用箪,用壶)11、乃丹书帛(用朱砂)动词活用(一)动词作状语1、几处早莺争暖树(争)2、忽啼而求之(啼,哭着)3、跳往助之(跳,跳着)(二)动词作名词1、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战马)2、宜枉驾顾之(驾,指车、马)3、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4、猛浪若奔(奔,飞奔的马)(三)使动用法1、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正、笃、睦、和,形容词)2、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3、凄神寒骨(凄,使……凄凉;寒,使……寒冷)4、乱花渐欲迷人眼((“迷”,意为“使‥‥‥迷乱”))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使……扰乱;使……劳累)6、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空乏,使……穷困;使……颠倒错乱;使……惊动;使……坚韧)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巩固)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使……震慑)9、忿恚尉(使尉愤怒)(四)意动用法1、以贤勇知(《大同》,贤,形,认为……为贤)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认为……美)3、闻寡人之耳者(闻)4、父异焉(对此感到诧异)5、邑人奇之(以之为奇)6、父利其然(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7、渔人甚异之(对此感到诧异)8、余悲之(对此感到悲哀)9、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10、固以怪之矣(对此感到奇怪)(五)为动用法1、死国可乎(死,为国而死)2、伤仲永(伤,为仲永而哀伤)3、既泣之三日(泣)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丧,为死去的人办丧事)5、念悲其远也(悲)6、祭祀必祝之(祝,为之祈祷)形容词活用(一)作名词1、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新,新知识)2、近塞上之人(近,靠近)3、披坚执锐(坚、锐)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惑,疑惑的问题)5、毕力平险(险,险阻的山)6、此皆良实(贤良诚实的人)7、攘除奸凶(奸臣贼党)8、野芳发而幽香(香花)9、心乐之(以之为乐)(二)作状语1、胡人大举入塞(大,大举,大规模)2、见渔人,乃大惊(大,非常,大吃)3、与蒙论议,大惊曰(非常)(三)作动词1、家富良马(富,有很多)2、明月别枝惊鹊(惊,惊动)3、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4、父异焉(异,对……感到惊异)5、邑人奇之(奇,以……为奇)6、而日中时远也(远,距离远)7、不远千里(远,以……为远)8、食之不能尽其材(尽,使尽,竭尽)9、心乐之(乐,喜欢)10、凄神寒骨(凄、寒)11、聚室而谋(聚,使聚,召集)12、笑而止之(止,使止,阻止,阻拦)13、似与游者相乐(乐,嬉戏,逗乐,游乐)14、日光下澈(澈,深深透过,直射水底)15、毕力平险(毕,用尽)16、不能绝也(绝,杀绝,杀尽)17、私我也,美我者(私,偏爱;美,意动)18、楼渐低(低,降低)19、渔人甚异之(异,感到诧异)20、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头)21、一览众山小(小,意动,以……为小)22、此教我先威众耳(威服,动词)23、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远离)24、香远益清(远播)25、互相轩邈(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数量词活用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跑千里路)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贰,两属)。
初中文言文考点汇总
初中文言文考点汇总初中文言文考点主要涉及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文言文翻译、文言文背诵和文言文写作等方面。
以下是对初中文言文考点的详细介绍:1. 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理解是初中文言文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
它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大意。
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学生需要掌握文言文中的常用实词和虚词,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其含义。
b. 理解文言文中的句式和语法:文言文中的句式和语法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文言文句式和语法规则,能够正确理解句子结构和意义。
c. 理解文言文中的文化背景:文言文往往涉及到一些历史、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学生需要对这些文化背景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2. 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是初中文言文考试的另一个重要考点。
它要求学生能够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准确表达原文的意义。
学生在进行文言文翻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忠实于原文:翻译时要尽量忠实于原文,不添加个人主观臆断,不遗漏重要信息。
b. 保持语义准确:翻译时要确保译文的意思与原文一致,不出现误解或曲解。
c. 语言通顺:翻译时要尽量使译文语言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3. 文言文背诵:文言文背诵是初中文言文考试的常见考点。
它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背诵出指定的文言文篇目。
学生在进行文言文背诵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熟练掌握课文: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课文的内容,能够准确地背诵出课文。
b. 注意语气和停顿:在背诵时,学生需要注意文言文中的语气和停顿,使背诵更加自然流畅。
c. 把握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学生需要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能够连贯地背诵出文章。
4. 文言文写作:文言文写作是初中文言文考试的一种较高级的考点。
它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文言文知识和技巧,进行写作。
学生在进行文言文写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准确使用文言文词汇:学生需要运用正确的文言文词汇,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高中文言文考点总结
高中文言文考点总结高中文言文考点总结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高中阶段,学生们需要学习文言文,掌握这一技能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是对高中文言文考点的总结。
一、字词篇1. 文言虚词文言文中有许多虚词,如之、乎、耳、兮等,学生们需要掌握这些虚词的用法,理解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2. 表达方式文言文中有许多特殊的表达方式,如借代、暗示、夸张等,学生们需要学会理解这些表达方式,并能够进行准确的翻译。
3. 文言句式文言文中的句式较为固定,如“A者,B也”、“A则B”等,学生们需要掌握这些句式的用法,理解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二、阅读篇1. 文言文阅读理解学生们需要通过阅读文言文来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要求他们能够准确理解古文的意思,抓住重点,提取信息。
2. 古代文化背景阅读文言文时,学生们需要了解古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比如古代君主制度、礼制、宗法制度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内容。
三、写作篇1. 文言文的写作要求文言文写作要求言简意赅、表达准确、语言优美。
学生们需要学会运用知识进行运用,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通过文言文进行表达。
2.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常使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效果,如比喻、夸张、排比等,学生们需要掌握这些修辞手法的用法,并能够正确运用它们来写作。
四、翻译篇1. 中译文学生们需要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他们能够准确地理解和传达古文的意思,正确选用现代汉语表达。
2. 古汉语学生们需要将现代汉语翻译成文言文,要求他们能够准确地用古汉语进行表达,并符合文言文的文体特点。
五、名句篇1. 名句背诵学生们需要背诵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名句,比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史记》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句等。
2. 名句理解学生们需要理解这些名句的意义,掌握其中蕴涵的哲理和文化内涵。
高中文言文常见考点词语
高中文言文常见考点词语一、重点词。
1.是:这。
正确。
2.必:一定。
3.贷:借出,借入。
宽免。
4.风、化:教育感化。
5.XXX:担子。
负担。
6.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7.期:整。
约束,限制。
8.XXX:早晨。
早年。
9.咨:叹息。
10.XXX:如果。
随便。
11.执:捉拿,抓住。
12.邀:迎接。
拦截。
求取。
13.游:游学,游玩。
交往。
14.趣、趋:奔向。
快走。
追求。
通“促”。
16.矫:假托。
假装。
17.质:朴素。
作人质。
抵押。
18.次:驻扎,住宿,停留。
临近。
次序。
19.输:缴纳。
20.造:到达某地。
拜访。
21.宜:应该。
合适的。
22.诣:符合。
到达某地。
拜访。
23.让:谦让。
责备。
24.独:仅仅,只。
难道,用在疑问句中。
25.善:交好。
擅长。
26.绳:称赞。
准则,法制,约束,限制。
27.XXX:告诉,报告。
28.比:表示时间,等到。
最近。
作为动词,勾结,连合,并列。
29.旨:味美,美好。
要义,意图。
30.适:女子出嫁。
到达。
享受。
刚刚。
31.且:并列。
将要。
32.识:知道,明白。
记得。
标志。
33.当:主管。
判罪,面对。
抵押。
34.坐:犯罪,牵连,科罪。
白白地。
恰好。
因为。
35.对:回答。
应对。
36.中:心里。
中伤。
37.工:官吏。
工匠。
擅长。
38.孤:幼年失去父亲。
39.尤:罪过,指责,归罪。
杰出的,突出的。
特别,尤其。
40.著:显扬,显出。
标出,登记,著述。
明白。
41.给:食用丰富。
40.表:外部,外表。
43.微:隐约。
如果没有。
稍微。
细小。
衰落。
精深奥妙。
44.狱:讼事。
案件。
45.第:只是。
标准。
等级。
46.被:覆盖。
披着。
遭受。
47.录:逮捕。
48.援、引:拉。
49.虑:思考。
担忧,忧虑。
审查。
50.推:推举,推荐。
51.方:正在,刚刚。
才。
52.顾:回头,回头看。
斟酌。
难道。
53.集:栖息,停留。
遭遇。
完成。
掺杂。
54.审:详细的,周密的。
仔细考虑。
明白。
一定。
55.XXX:辈,类。
56.孰:仔细,周详。
文言文考点讲解
然 连词“然而”,代词“这样”,用在词尾是“……的样子”。
副词“将要”“将近”“暂且”“姑且”“尚且”“还”, 且
连词“并且”“况且”用法多。
作介词“为、替、和”,也作“给予”莫忘记;句尾“呢、 与
吗”同“欤”字,还作“赞成”和“参与”。
虚词
快速识记法
常见有两义:一是语助词,疑问、反问、感叹和推测;二 乎
写人类文章叙述的重点是人,概括文章内容应以人物为线索; 叙事类文章侧重写事,概括文章内容应抓住事件的记叙要素 明确文 概括;写景类文章侧重写景,概括文章内容应抓住作者写了 章分类 哪些景物,景物特征是什么;状物类文章侧重描绘事物,概 括文章内容应抓住作者叙述某事物,表明了怎样的思想和感 情。
叙事性的文言文可以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筛选出时间、地点、 寻找记叙要素 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好像”“及,比得上”。
虚词
快速识记法
常见有三义:一是作助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
……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二是组成 所
“为……所……”的格式表被动;三是“所”和“以”连用,
表原因、目的或手段。
常见有两义:一是作句末语气词,多不译或相当于“啊”; 也
二是作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
考点2 文言实词解释 【经典设问】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答题思路】
理解句子大意→组词或联系课内判断→将词语意思代入句中检验
根据字 形推断
“求”与毛皮有关,“讠”与说话有关,“贝”与金钱 有关,“皿”与器具有关,“宀”与房舍有关,“氵” 与水有关;借助字形领悟词义,如“濯”,洗。
中考(7年级-9年级)文言文实词188个高频考点
中考(7年级-9年级)文言文实词188个高频考点音序实词意义A安①安逸,安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安身:衣食所安。
(《曹刿论战》)③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B 白①没有功名的: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②白色: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备①具备、具有:四时俱备。
(《答谢中书书》)②防备,戒备:军细柳:以备胡。
(《周亚夫军细柳》)③详尽:前人之述备矣。
(《岳阳楼记》)④装备,挂着:右备容臭。
(《送东阳马生序》)⑤准备:日侍坐备顾问。
(《送东阳马生序》)奔①急走,跑:屠乃奔倚其下。
(《狼》)②飞奔的马:虽乘奔御风。
(《三峡》)本①本来,原来:本在冀州之南。
(《愚公移山》)②本原:请循其本。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鄙①浅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②见识短浅: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比①靠近: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②及,等到: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陈涉世家》)毕①尽、全:吾与汝毕力平险。
(《愚公移山》)②完成、结束:录毕,走送之。
(《送东阳马生序》)蔽①遮蔽,遮盖:隐天蔽日。
(《三峡》)②蒙蔽,所受的蒙蔽: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音序实词意义B 兵①士兵:一老河兵闻之。
(《河中石兽》)②兵器: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周亚夫军细柳》)并①一起:二石兽并沉焉。
(《河中石兽》)②都: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③和:对联、题名并篆文。
(《核舟记》)薄①迫近,接近:薄暮冥冥。
(《岳阳楼记》)②看轻,轻视:不宜妄自菲薄。
(《出师表》)C 策①马鞭:执策而临之。
(《马说》)②用马鞭驱赶: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③记录: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错①错杂:觥筹交错。
(《醉翁亭记》)②同“措”,安放:故不错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察明察: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朝①zhāo,早晨:有时朝发白帝。
(《三峡》)②朝见:余朝京师。
文言文考点知识整理大全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文言文文体分类:中国历代学者对于文体都有不同的分类法。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是文体分类研究的开始,相关著作有曹丕的《典论·论文》、李充的《翰林论》、挚虞的《文章流别志论》、刘勰的《文心雕龙》、昭明太子主导的《昭明文选》等。
其中《典论·论文》将文体分为4类:奏议、书论、铭诔、诗赋而《昭明文选》是一本分类很繁杂的选集,将所选的文章分成37类之多.明朝:明朝的吴讷著《文章辨体》、徐师曾著《文体明辨》,清朝姚鼐编《古文辞类纂》,都是讨论文体的重要著作。
其中《古文辞类纂》将文体分为13类: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现代:由郭锡良等人编著的《古代汉语》修订本中分析,文体分类有三种标准: 依语言形式分、依内容分、依应用范围分。
依语言形式,《古代汉语》先将古代文体分为3大类:散文韵文:包括诗词歌赋、铭箴颂赞骈文:讲究平仄对仗却不押韵,不能归于散文也不能归于韵文,自成一类在此分类之下,古典散文又可以分为4类:史传文、说理文、杂记文、应用文文言文阅读考察类型及应对策略:初中语文中考中文言文阅读是必考内容,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文言实词、文言虚词、通假字等)的含义.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初中语文文言文考点知识点复习
初中语文文言文考点知识点(一)《曹刿论战》1、《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论战》中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夫战,勇气也。
4、《曹刿论战》中表明鲁庄公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人民的拥护上的句子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6、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彼竭我盈,故克之;辙乱旗靡,故逐之。
《鱼我所欲也》1. 《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初中语文文言文考点知识点(二)《邹忌讽齐王纳谏》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经过思索,找出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的句子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中考语文:文言文10个高频考点归纳
中考语文:文言文10个高频考点归纳1.爱ài“爱”繁体字写作“愛”,形声字,据《说文解字》和小篆字形,从攵部,(ài)声。
本来是行走的意思,后来假借来表示仁爱、给人以恩惠的意思。
①喜爱。
晋陶渊明独爱菊。
(《爱莲说》)热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②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③爱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六国论》) 吝惜,舍不得。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过秦论》) ④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梁惠王上》)2.安ān“安”是会意字,小篆上边是“宀”字,表示屋子,下边是“女”字。
合起来指女子在家安心生活,不必外出担风险。
表示安定。
①抚慰,安抚。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②安置,安放。
安营扎寨(成语)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④安适,安身。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⑤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定。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⑥哪里,怎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⑦哪里,哪儿。
沛公安在?(《鸿门宴》)3.被“被”是形声字,小篆从衣部,皮声。
表示被子。
bèi①被子。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杨修之死》)覆盖。
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②受。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刺秦王》)③表被动。
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pī①通“披”,穿。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②披散,散开。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4.倍bèi“倍”是形声字,小篆从人部(即亻),咅声(古音相近)。
表示背向、背着。
后引申为数量重叠(一倍)。
①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过秦论》)②更加。
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③通“背”,违背,背叛。
文言文考点中常见的词类活用及古今异义词汇总
文言文考点中常见的词类活用及古今异义词汇总在中考文言文考察中,词类活用和古今异议词是常考点。
今天跟着助手一起复习这部分内容: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许多特征。
最重要的特征是名词后面还有名词或者名词短语,这个名词或者名词短语就是活用动词的宾语。
如:(二)名词做状语名词一般是不能做状语的,做了状语就意味着带了副词的性质。
在文言文当中,这也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所以名词做状语也是一种词类活用的现象。
如:二、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互用如:三、使动用法使动用法上一个动词或者形容词,产生了使宾语发生某个动作的意思,宾语成了动作的主题,这个动词或者形容词便有了使动的意义,活用为使动动词了!如:四、意动用法意动用法表示心理活动,意思是"认为怎么样"。
如:古今异议词汇总为便于初三复习备考,特将七—九年级文言课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集录如下:总结,文言文中常见的古今异义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词义扩大。
有些词的意义,以前包含的范围较小,后来范围扩大了。
比如“江”“河”在古代是专指长江黄河,今指“所有的江流河水”。
②词义缩小。
有些词的意义,起初包含的范围较大,后来缩小了。
例如“国”在古代指“国家或京城”,今义只指“国家”。
③词义转移。
古代一些词的词义,已经由原来的意思转变为新的意思了,这就是词义的转移。
例如:“牺牲”原是指祭祀用来做祭品的牛、羊、猪等牲畜。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中的“牺牲”即是此意;现在的“牺牲”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词义发生了转移。
又如“走”,古义是“跑”、“逃跑”、现在是“步行”的意思。
④感情色彩的变化。
指汉语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一些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不同的改变,比如,“能谤讥于市朝”中的“谤”在古代汉语中是指不当面批评,属中性词,今义是指“诽谤”“中伤”的意思,就是贬义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常见考点总结
一、文言文的语法规则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使用的语法规则与现
代汉语有很大差异。
下面总结了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语法考点:
1. 词序:文言文的词序与现代汉语相比较为自由,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但通常采用主谓宾的基本顺序,即主语在前,谓语在中间,宾语
在后面。
例句:吾爱汝。
(我爱你)
2. 用典:文言文常常使用典故、成语等,以表达特定的含义或进行
修饰。
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对常见的典故和成语进行了解,以便正确
理解句子的含义。
例句:庖丁之道,肉割疾如风。
(庖丁是古代的厨师,这句话形容他割肉的速度非常快)
3. 用词:文言文中有很多独特的词汇,需要注意其含义和用法。
一
些常见的用词考点包括:比喻、夹注、借代等。
例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异乡、异客、倍思亲,都是借代的用法)
4. 辞章格律:文言文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特别是辞章格律。
辞章
格律包括平仄、韵律、对仗等。
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注意其修辞手法,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例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平仄、韵律、对仗都符合辞章格律的要求)
二、文言文的解题技巧
阅读文言文时,不仅要了解语法规则,还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解题技巧:
1. 理解上下文:文言文常常使用典故、比喻、夹注等修辞手法,需要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在阅读时,可以通过前后文的衔接和逻辑关系,推测出句子的意思。
2. 划分句子成分: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复杂,长句居多。
在阅读时,可以将句子按照主谓宾的结构进行划分,帮助理解句子的意义。
3. 利用字词的含义:文言文中有很多独特的字词,通过了解其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理解句子的意思。
可以利用字词的上下文关系,推测出字词的含义。
4. 注意修辞手法:文言文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特别是辞章格律。
在阅读时,可以注意句子的平仄、韵律、对仗等特点,帮助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美感。
三、文言文的积累方法
要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平时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介绍一些积累方法:
1. 多读经典文言文著作:阅读经典的文言文著作,可以提高对文言
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知名的文言文著作,如《论语》、《史记》等进行阅读。
2. 阅读文言文翻译:对比阅读文言文原文和现代汉语翻译,可以帮
助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3. 积累典故和成语:文言文常常使用典故和成语,积累一些常见的
典故和成语,可以帮助理解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4. 制定学习计划:制定一个文言文的学习计划,如每天背诵一段文
言文,每周复习一篇文言文文章等,可以帮助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通过了解文言文的语法规则、掌握解题技巧、进行积累,可以提高
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