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总分150,考试时间180分钟)

名词解释题

1.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正确的劳动态度,培养学生科学的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稷下学宫

答案: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稷下学宫的性质:

(1)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2)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资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其突出特点是学术自由、尊师重道、待遇优厚、不治而议论,并且在管理规范上有了我国第一个学术守则——《弟子职》。稷下学宫是我国古代出色的教育典范。

3.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19世纪末,进步教育运动崛起。以帕克的"昆西教学法〃为起点,到20世纪50年代衰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反思了传统教育,主张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兴趣与需要、个性与自由,对美国乃至世界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衰落的主要原因是过于强调儿童自由、忽视社会。1957年z《进步教育》杂志停办,标志着美国教育史上一个时代的结束。

4.教育现代化

答案: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较高水平状态,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化,是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内的教育整体转换运动。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简答题

1.简述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Q)定义: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其中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2)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确保教学的科学性,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通过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如基本知识要准确无误;适当地引入错误知识作为反例来辨别知识;有争议的问题也要引入教学,开阔学生眼界;用生动的故事引出含有人文性的知识。

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教师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如发掘人文性的知识,提高思想修养;品德教育贯穿在一切教学中;永不说教。

③在教学过程中应讲求教学艺术,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如隐性的知识最有效;重视对知识的领悟;精选故事,触动学生的心灵。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跟上科学发展的潮流。如教师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决定讲解知识的方式和深度;言传身教,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

(3)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关系到教学的方向。首先,它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培养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该原则也是教学具有教育性的反映。最后,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还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相平衡的时代需要,有助于科技与人文的结合, 具有时代意义。

2.简述《中庸》的基本教育思想。

(1)《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为〃四书"之一,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它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的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提出了“中庸之道〃。

(2 )教育思想。

①性与教。《中庸》开篇就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以人性的保存与发展需要教育。

②中庸。孔子提出〃中庸"思想,认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中庸即"两端执其中〃和〃中和",就是说在政治和道德实践中,杜绝一切过激行为,以恰到好处为处事原则。这也体现出具有保守性和缺乏锐气的弊端。中庸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影响巨大。

③"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问学〃。人们可以从两条途径得到自身的完善:一是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这就是"自诚明,谓之性",或者〃尊德性〃;二是通过向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这就是〃自明诚,谓之教〃,

或者〃道问学〃。人知E是通过向外求知以完善本性和向内省察以助于求知来完善自身的。

④"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把学习过程具体概括为学、问、思、辨、行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这一表述概括了知识获得过程的基本环节和顺序。

3.简述埃里克森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1)埃里克森把发展看作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的危机和冲突,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8个阶段:

①信任对怀疑(OSL5岁)。如果婴儿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婴儿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怀疑和不安。

②自主对羞怯(1.5~3岁)。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也开始认识到自我照料的责任感。

③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本阶段的危机就在于儿童既要保持对活动的热情,又要避免那些会造成危害或可能会被禁止的活动。

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7~12岁)。本阶段的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对学业产生勤奋感,并对集体生活感到愉快,而面对学业困难时则会导致自卑感。

⑤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78岁)。少年期和青春初期,此时个体

开始体会到自我概念问题的困扰,体验着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的冲突。

⑥亲密感对孤独感(18〜30岁)。青年晚期,个体如果能在人际交往中建立正常的友好关系,可形成一种亲密感。如果害怕被他人占有并不愿与人分享便会陷入孤独之中。

⑦繁殖感对停滞感(30〜60岁)。中年期和壮年期,发展顺利的个体表现为家庭美满且富有创造力;反之,则陷入自我专注,对他人及后代感情冷漠以至于颓废消极。

⑧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岁以后).老年期,如果个体在前几个阶段发展顺利,则在这一时期完全接受自我;相反,没有获得完满感的个体将陷入绝望,并害怕死亡。

(2)埃里克森社会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①人格发展理论揭示了人格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埃里克森是从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层面和相互关系中考察人的社会性发展与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孤立地看待它们的发展。

②适当的教育能培养学生解决发展危机的能力,促进个体的发展;不适当的教育会导致危机发生,阻碍个体的发展。埃里克森的理论指出了人生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需要的支持帮助,有助于通过教育来改变各阶段所面临的冲突,采取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4.简述奥苏伯尔提出的影响有意义接受学习的三大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