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退变机制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椎间盘退变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椎间盘退变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兰 15 I D患者 的研究发现 , 3例 D 携带 C L 1 2 O 1A 微效等位 基 因患 者椎 问盘 膨 出风 险增 加。N pnnHi a 等。] o oe- e l ta 对芬 兰 退 行 性 脊 柱 硬 化 患 者 的 研 究 也 发 现 , 病 与 该 c u 1 2I 14 等位基因相关 。 O A )t VS _
的种 族 差 异 。近 年研 究表 明 , 目的基 因转 染 退 变 椎 间 盘 纤 维 环 及 髓 核 等 可延 缓 , 至 逆 转 I D 发 生 。 进 甚 D

步 揭 示 I D遗 传 学机 制 , 助 于通 过 转基 因 方 法 治疗 I D。 D 有 D 关 键词 椎 间盘 ; 行 性 变 ; 因 退 基
国际 骨 科 学 杂 志
21 0 1年 1 第 3 1月 2卷
第 6期
It to ,No e e 5, 0 1 o.3 ,No 6 n Orh p J vmb r2 2 1 ,V 1 2 .

36 ・ 9
椎 间盘退变易感基 因研究进展
李文选 武汉 姚松梅 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姜睿
摘要 目前 研 究认 为 , 间盘 退 行 性 变( D) 环 境 因素 和遗 传 因素 共 同作 用 的 结 果 。遗 传 因 素 涉 椎 I 是 D


技术的发展 , 有助于更深入地从基 因水平探 讨 I D病因 。 D 越来越多研 究表 明, 遗传 因素在 ID发生发 展过程 中起 D
着重要作用 。根据 目前 的研 究 , 这类 易感 基 因大体 可分 为椎 问盘结构相关基因 、 骨质 疏松相关基 因、 代谢 相关基 因、 细胞因子相关基 因及疼痛 信号通路相关 基 因等 5 。 类 现就这些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 1 椎 间盘结构相关基因 胶原和蛋 白多糖 是椎 间盘 的重 要组 成部分 , 椎 间 对 盘 稳 定 起 着 重 要 作 用 , 相 关 基 因 包 括 工 胶 原 其 型 ( OL A1 、 C 1 )Y染色体性别决定 结构域转 录因子 9 8 x ) (o 9 、 Ⅸ型胶 原 ( OL A 、 O 9 3 、 I C 9 2 C L A ) X型胶 原 ( OL 1 2 、 C 1A )蛋 白聚糖 ( G 和软骨 间层蛋 白( P 相关基 因。 P ) aL )

椎间盘退变分子机制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椎间盘退变分子机制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关 键 词 椎 间 盘 退 行 性 变 ;分 子 机 制 ;信 号 转 导 ;免 疫 ;精 准 治 疗 犇犗犐:10.3969/j.issn.16737083.2020.01.007
椎间盘退变导致的慢性下腰痛在全球范围造成 极大的社会 经 济 负 担 。 [12] 然 而 引 起 椎 间 盘 退 变 的 确 切 机 制 还 未 被 阐 明 ,目 前 ,包 括 手 术 在 内 的 治 疗 措 施都是针对个体的 症 状 缓 解 和 支 持 治 疗,而 非 直 接 针对椎间盘 退 变 的 治 疗[34]。 椎 间 盘 退 变 的 发 病 机 制非常复杂,由生物 力 学 损 伤 所 导 致 的 细 胞 凋 亡 和 自 噬 ,促 炎 性 因 子 的 释 放 ,以 及 基 质 分 解 代 谢 增 加 等 均被认为是 其 可 能 的 发 病 机 制 。 [58] 椎 间 盘 退 变 被 认为与椎间盘衰老密切相关。 1 椎 间 盘 细 胞 衰 老 的 诱 因
通路,进而 诱 导 细 胞 衰 老 。 [1718] 考 虑 到 端 粒 缩 短 和 DNA 损伤是重要的与衰老相关的分子机制,我们推 测衰老的椎间盘细胞随着年龄增长而积聚于椎间盘 中,并最 终 导 致 椎 间 盘 退 变。然 而 与 我 们 的 猜 测 不 同 ,许 多 研 究 并 没 有 发 现 椎 间 盘 细 胞 的 衰 老 与 患 者 年 龄相关 。 [12,1920] 1.2 氧 化 应 激
椎间盘退变的 恶 劣 微 环 境 特 点 为 营 养 不 良,细 胞因子升 高,以 及 氧 化 应 激 等 。 [2122] 这 些 恶 劣 因 素 的刺激导致椎间盘细胞发生应激诱导性早衰。氧化 应激是引起细胞衰老的主要因素。髓核细胞是活性 氧(ROS)的主要来源之一,椎间盘内的 ROS水平随 着椎间盘退变的进展而升高。过氧化氢可明显抑制 髓核 细 胞 增 殖 并 显 著 促 进 H2A.Xfoci(髓 核 细 胞 DNA 损 伤 的 标 记 )的 形 成,还 可 增 加 衰 老 相 关 的 β半乳 糖 苷 酶 (SAβGal)阳 性 的 椎 间 盘 细 胞 的 数 量 。 此 外 ,过 氧 化 氢 可 激 活 衰 老 的 信 号 转 导 通 路 ,诱 导髓核细胞 的 细 胞 周 期 停 滞 在 G0/G1 期 。 [2324] 这 些 研 究 表 明 ,退 变 的 椎 间 盘 微 环 境 中 ,氧 化 应 激 是 椎 间盘细胞衰老的诱因。 1.3 营 养 缺 乏

椎间盘退变的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椎间盘退变的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椎间盘退变的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内容摘要:椎间盘退变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discdegeneration,IDD)是一系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前提和基础病理过程,临床上常表现为椎管狭窄、脊柱节段不稳、腰腿痛、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等病症。

传统的观点认为IDD主要与过度的身体负荷引起的损伤以及衰老过程中伴随出现的变化有关。

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IDD及其病因的认识有了巨大的进步。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特别是对同卵双生者IDD的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可能在ID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本文就相关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椎间盘退变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discdegeneration,IDD)是一系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前提和基础病理过程,临床上常表现为椎管狭窄、脊柱节段不稳、腰腿痛、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等病症。

传统的观点认为IDD主要与过度的身体负荷引起的损伤以及衰老过程中伴随出现的变化有关。

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IDD及其病因的认识有了巨大的进步。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特别是对同卵双生者IDD的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可能在ID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本文就相关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1椎间盘退变的家族性IDD如果存在家族性,则提示可能有遗传因素的影响。

Battie 等〔1〕报道对20对同卵双生者(年龄在36~60岁)进行研究后发现:研究对象IDD的程度和部位都呈现显著的家族性。

为了弄清这种家族性是源于遗传因素还是文化、习惯的传承,有学者对单卵双生者和双卵双生者进行了分类研究。

Sambrook 等〔2〕对86对单卵双生者和154对双卵双生者的脊柱进行MRI扫描后发现:遗传因素对IDD有显著的影响,且大于环境因素对IDD的影响,在腰椎尤为如此。

2与椎间盘退变相关的基因迄今为止,IDD的基因研究主要应用的是一种对候选基因进行分析的方法。

候选基因一般是在病变组织中表达异常或已知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及其同源基因。

椎间盘退变模型研究进展

椎间盘退变模型研究进展

椎间盘出现纤维化、髓核破裂及结构紊乱等改变。
Nemoto
模型。模型的局限性主要是:①研究结果可能由于动
物种类、饲养环境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例如:同种类 的两组小鼠可能由于饲养环境不同.其椎间盘的解
Y等[孔]的研究也提示吸烟可能与椎间盘退
变有关。 2体外椎间盘退变模型 2.1单层培养椎间盘细胞模型
Ichimura
细胞和纤维细胞的培养。Helen H E等㈨单层培养
人纤维环细胞。分析体外单层培养人纤维细胞的增
殖能力与年龄、性别、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关系。发现 女性、高龄及退变后期椎间盘均不利于细胞增殖。
Preradovic
变模型中可能无法模拟出人慢性退变的椎间盘存在 的营养问题、胶原分解、基质破坏以及细胞凋亡等变 化;⑤无法模拟由椎间盘退变而引起的疼痛表现。疼
能和形态学改变。发现受压迫的神经纤维中。较大的
神经纤维较较小的神经纤维更早发生损伤。 1.6营养障碍模型 现在普遍认为椎间盘的营养供应障碍也会导致 椎间盘退变。于是出现了营养障碍模型.其对于评估 新的椎间盘退变和修复的生物学干预措施也有重要 意义。Wed

J等[18]建立羊椎间盘营养障碍诱导椎
间盘退变模型。结果显示此种干预措施可严重影响
痛往往是患者寻求治疗的主要原因,虽然通过对神 经形态以及功能的观察.可以得到部分研究结果。但
A等㈣进行人髓核细胞单层培养。发现传

代细胞的I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持续降低。Ⅱ型 胶原及蛋白聚糖mRNA水平保持稳定。Chou
I等
【麓J单层培养羊内、外层纤维环细胞,发现细胞传至第 2代时,外层细胞的I型胶原表达水平高,而内层细
Greg Anderson
等[:]构建静态加压模型。结果显示模型大鼠尾椎间 盘的厚度、轴向顺应性葡糖胺聚糖含量明显升高。

腰椎间盘退变的流行病、遗传学及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退变的流行病、遗传学及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退变的流行病、遗 传学及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目 录
• 流行病学研究 • 遗传学研究 • 基因治疗研究 • 总结与展望
01
流行病学研究
发病率和患病率
发病率
腰椎间盘退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据统计,约 有80%的人在60岁时会出现腰椎间盘退变的症状。
患病率
患病率是指某一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患有某种疾病的人数所占的比例。据调查, 腰椎间盘退变的患病率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为20%。
多基因遗传模式
大多数腰椎间盘退变是由多个基因的变异共同作用引起的,这些变异可能涉及多个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外基质代谢、 炎症反应等。
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
除了基因变异外,环境因素(如长期久坐、重体力劳动等)也可能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影响腰椎间盘 退变的发生和发展。
基因组关联研究
要点一
方法
基因组关联研究是一种用于识别与复 杂疾病相关基因的方法。通过比较患 有和未患有腰椎间盘退变的人群中基 因变异频率的差异,可以发现与该疾 病相关的基因区域。
挑战
然而,研究也面临诸多挑战,如样本量不足、研究方法不一致以及缺乏长期随访数据等。这些因素限制了研究的 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影响了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未来研究方向
01
流行病学研究
未来的流行病学研究应进一步探讨腰 椎间盘退变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加强国际合作和数据共享,以提高研 究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危险因素
年龄
性别
年龄是腰椎间盘退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的水分和弹 性逐渐减少,导致退变的发生。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腰椎间盘退变。这 可能与男性和女性在生理结构、激素水平 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有关。

椎间盘退变的病理表现及细胞因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椎间盘退变的病理表现及细胞因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述 ・
椎 间盘 退 变 的病 理 表 现及 细胞 因子 调 控 机 制 的 研 究 进 展
黄勇, 吴小涛
( 东南大学附属 中大 医院 骨科 , 江苏 南京 20 0 ) 10 9
[ 要 ]椎 间盘退 变(nevr ba ds eee tn ID 的主要 病理表 现 为纤 维环及 髓核 细胞 变性 、 摘 it et r i dgnr i , D) r e l k ao V 坏死 ,
组织。
系到 更 进 一 步 探 明 ID 的发 病 机 制 以及 如 何 治疗 。 V D 由于分子 生物 学技 术 的迅 速 发 展 , 人 们对 椎 间 艋 退 及
变性 疾病 的 日益关 注 , D 的基 础研 究成 为热 点 。 I D V
l I D 的病 理 表 现 VD
细胞外基质分解, 髓核组织由增生的结缔组织取代 , 纤维环黏液变性 、 裂, 骨终板 变薄 、 破 软 破裂。在退 变椎 间盘 中, 大量炎症 因子通过参与炎症反应 、 诱导基质金属蛋 白酶( M s 合成并增加其 生物活性 、 M P) 诱导细胞 凋 亡等途 径 , 进 I D 另有 一群 细胞 因子 可以促进 椎 间盘 细胞合 成蛋 白多糖 、 原蛋 白, 制 细胞 凋亡 . 促 V D; 胶 抑 延
环, 引起纤 维环 和终 板 微 损 伤 。纤 维 环逐 渐 失 去正 常 的板 层排列 , 层数 减 少 , 层 间 隙增 大 , 每 出现 部 分 环 形
胞变 性 、 坏死 , 细胞 外 基 质分 解 , 核 组 织 由增 生 的结 髓 缔组 织 取代 , 维 环黏 液变性 、 纤 破裂 , 骨终 板变薄 、 软 破 裂 。H e l等 …发 现 , af i e 在退 变 过程 中髓 核 组 织纤 维 化

椎间盘退变模型的研究进展

椎间盘退变模型的研究进展

椎间盘退变模型的研究进展王凯【摘要】目前国内外关于椎间盘退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无定论,构建能模拟人退变椎间盘的动物模型是研究的关键.常用于研究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模型可分为体内、体外模型.目前已成功建立的椎间盘动物模型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尚无公认的能够完全模拟人类椎间盘退变的标准模型.随着大型动物与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建立,动物椎间盘退变模型与人类椎间盘退变之间的相关性和可比性逐渐明确,其在椎间盘退变疾病的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前景.%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intervertebal disc degeneration is still not clear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n animal model which can simulate the human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is the key to the study. Presently,the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model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kinds:in vivo and ex vivo models. The established intervertebral disc animal models have certain limitations, and there is no acknowledged standard model which can completely simulate human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With the large animal and primate animal models established,the relativity and comparability between animal and human intervertebal disc degeneration are gradually clear, and the animal models have broad prospects in the research.【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019)001【总页数】3页(P117-119)【关键词】椎间盘退变;体内;体外;动物模型【作者】王凯【作者单位】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湖北,荆州,434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流行病学显示其发病正在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趋势。

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研究进展

第十一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研究进展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侯筱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椎间盘的退变。

退变蕴涵了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为组织衰老,即随年龄而出现的改变的积累;另一方面,退变是指随着细胞或组织的退行性病理改变而出现的生物化学的改变,进而引起组织物理特性的衰变,并最终表现为功能的破坏和丧失。

在今天,对腰椎间盘退变及由其而引起的下腰痛的关注,已不仅仅局限于医学领域,更逐渐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据统计,70%的成年人在一生当中都经历过下腰痛的折磨。

目前已知许多因素都与椎间盘退变有关,包括遗传、环境、年龄、慢性长期负重、强体力劳动、肥胖、吸烟、酗酒、糖尿病等等,都被发现能够加速椎间盘的退变。

此外,退变也可继发于某些外科操作,如脊柱内固定、长节段融合、后路突出髓核摘除,经皮融核或激光减压有时也会诱发腰背痛和神经症状。

最近的实验研究焦点已经把目光放在了对未来的退变性椎间盘疾病的处理上。

建立一种可靠而容易重复的椎间盘退变模型而实现对其的系统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本章通过对文献的复习和归纳,对于目前的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方法和相关研究做一总结。

第一节实验动物的要求及选择首先,医学科研中应用的实验动物应该具备以下完整的资料:①品种、品系及亚系的确切名称;②遗传背景或其来源;③微生物检测状况;④合格证书及合格的饲育条件等。

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应当选择相应的合适的实验动物。

人类属于陆生脊椎动物门,相应的脊椎疾病动物模型的选择也必然局限于此范围内。

椎间盘退变的模型动物应该具备类似人类脊椎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建立的模型应该与人类的椎间盘退变相似和具有可比性。

而模型的可重复性和能够模拟再现人类疾病的客观规律也是基本要求。

目前已经使用并证实效果确切的椎间盘退变模型动物包括鼠、兔、羊、猪、狗、猴等。

鼠尾椎间盘常被用以制作退变模型,缘于其操作容易,对动物的损伤不大,但其对于人类的腰椎间盘疾病的代表性尚需商榷。

颈椎间盘退变机理和预防的研究进展

颈椎间盘退变机理和预防的研究进展

弹性的丢失 , 从而使椎间盘功能丧失。细胞 因子 的种 类繁多 , 其中 白细胞 介素.(L1 、 1I-)转化生长 因子.(G q)  ̄T F 3被认为 是与 3
椎间盘退变相 关 的最重 要 的细胞 因子 , 外还 有 I 、 i、 此 L6 F
p H值降低 , 代谢 功能 障碍 , 细胞 最终 导致椎 间盘 退变 。彭 宝
维普资讯
中医正骨 20 年 3月第 1 07 9卷第 3期
( 27 总 2 )・ 6 ・ 7
颈椎 间盘退 变机 理 和 预 防 的研 究进 展
江苏省 中西 医结合 医院( 10 8 20 2 ) 王 昆综述 谢 林 审校
颈椎 间盘退变被认为是颈椎病发生发展 的根本原 因。椎 间盘 的主要成分是胶原 、 白多 糖和 水。椎 间盘退变 后表现 蛋
且终板钙化与椎间盘退变程度成正 比。
12 细胞 凋亡 . 椎 间盘 活性 细胞减 少 以及 随之而 来的细胞 外基质合成减少和组成变 化 , 是导致 椎间盘 退变 的根本病理 基础 , 而椎 间盘 细胞 的过度 凋亡是引 起活性 细胞下 降的直 接 原因。G  ̄ 等C 首先对腰椎间盘突 出症 患者手术 取 出的椎 mlr 2 】 间盘组织进行 细胞凋亡检测 , 研究发现 , 在退变的椎间盘标本
淦等…通过研究颈椎动力 平衡 失调 的家兔模 型发现 。 造模组 家兔 软骨终板 内出现不同的钙化层 , 终板血管减 少 , 颈椎 间盘
明显退变 。 纤维环层状结 构 消失 , 核 突出或 明显纤维化 , 髓 而
B P等。I 可能通过促进蛋 白多糖 的降解而参 与到椎 间盘 M Ll
的退变过程 中。Mad 等C 应用 2个月 龄和 3年 的 日本 白兔 ea 6 】

细胞老化与椎间盘退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细胞老化与椎间盘退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东 南大 学 学
Jttv e学i2 ,;4…… Sh U dE) ’’’22 oe n 医 版 一 A3 l5 ua iMSd 。…’ ) 一 s 嚣 ; 1u。 : 6 ( c 一 ‘ (‘ i 1g、6 一。
S uh t i o t eas Un v

・1 6・ 2
综 述 ・
d i 1 . 9 9 .sn 1 7 _ 2 4 2 1 . 4 0 5 o :0 3 6 /ii . 6 1 6 6 . 0 0 . 2 s 1
下腰 痛 (o akpi,B ) 临床 上极 为 常见 的 1wbc anL P 是 疾病 , 发病 率 为 6 % 一8 % , 不 仅 严 重 影 响病 人 生 0 0 它 活质量 , 同时也 使 社会 承 受 了 巨大 的 经济 负 担 u 。椎 j
骨细胞存在 S 一一a染色阳性。M rn等 也发现随 A gl ai t
着 年 龄 的增 长 ,A gl S 一一a染色 阳性 软骨 细胞 显著增 多 。 髓 核样 软 骨细胞 来 源 于 透 明软 骨 终 板 , 关 节 软 骨相 与
1 细胞老化与 I DD
细胞老化是指在正常或病理 因素作用下 , 体细胞 复 制一 定 次数 后生 长缓 慢 、 活力 减 低 失 去 分 裂 增殖 能
间盘退 变 (nevr ba ds ee ea o , D) it et r i dg nrt n I r e l c i D 被认 为 是 引发 L P的主要 原 因。随 着 年 龄 的增 长 ,D B I D的发
力 , 能减退 , 向死 亡 的一个 不 可逆 的过程 。老 化细 功 趋
细 胞老化 , 可能成 为 治疗椎 间盘 退 变的新 思路 。
[ 键词 ]椎 间盘 退 变 ;细胞 老化 ; 号 途径 ; T信号 通路 ;文献 综述 关 信 WN [ 中图分 类号 ]R 8 . 6 15 [ 文献标 识码 ]A [ 章编 号 ]17 24 2 1 )40 2 —5 文 6 166 (0 10 —6 1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椎间盘退变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椎间盘退变研究进展
钠 ( / p基质 中表达软骨细胞表 型 , 表达成骨基 因和 CG) 不 肥大细胞基 因标志物 ;/ p基质中 B C分化并产生软 cG MS 骨细胞外基质 , 不需要外源 性细胞 因子辅 助 。研 究瞳 且 。
子 (D F 等 , P G ) 这些细胞 因子可促进髓 核细胞产生 大量基 质 。Rcado i rsn等 _ h 9 经细胞 间接触 培养 和非接触 培养研 究得 出结论 ,MS B C与髓核 细胞 直接接 触共 同培 养可 使 B C向髓核样 细胞 分化 ( 佳刺激 比例 为 2 B C: MS 最 5 MS 7 髓核细胞)转录因子 S x9和基质分子 , 5 , o- 尤其是 蛋 白 聚糖和Ⅱ 型胶原的表达增多 ; 细胞增 殖和基 因表达变化 可 能 由细胞黏附因子表 达或细胞 信号通 路变化 所引起 , 尚
椎间盘退变可 引起各 种脊柱 退行性疾 病 , 目前采 用
的非手术治疗只能缓解 症状 , 至可 能使病 情加 重 。手 甚 术治疗虽可获得较好短期疗效 , 但复发率高 , 并可 能引起 邻近节段退变加速及增 加脊 柱不 稳定 因素 。因此 , 慢 减 或逆转椎 间盘退变 , 就成为理想 的椎 间盘退 变治疗方法 。 干细胞技术是许 多学科研 究 的热 点 , 为椎 间盘退 变治 也 疗带来全新思路 。干细胞技术在椎 间盘退变 治疗 领域 的 应用研究 , 目前主要集 中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MS ) B C 作 为种子细胞参与治疗 的研 究。B C源于 骨髓 非造血干 MS 细胞 , 具有多 向分化性 、 免疫 原性 和免疫调 节性 , 同时又 可 以大量获取 , 诸多学者对其细胞特性进 行实验研究 , 并 诱导其在体外和体 内向椎 间盘样 细胞分化 。迄今有大量 研究成果证实 B C应用 于治疗 椎 间盘退变 的可行性 , MS 并 自动物实验研 究跨越 至临床研 究 , 有利 于 B C参 这 MS 与治疗椎 间盘退变的发展 。 1 MS B C生物学特性及治疗椎间盘退变可行性 生物学研究显 示 , MS B C具有 体外扩 增 、 向分 化 、 多 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作用 等特性 。来 源于骨髓非造血 干细胞的 B C在骨髓 中含量 较少 ( 1 0 单个核 MS 每 0 ~1 细胞 中含有一个 )] 大部分处 于 C) [, 1 A  ̄G1 ( 期 即停 滞期 , 持续 3 )然后经历 活跃 复制期 , ~5d , 最后达到稳定期_ 。 2 ] 尽管 B C可在体 内不 断再 生 , 是在体 外扩增 及分化 MS 但 能力有限 。有研究[显示 B c在体外 可扩增 4 3 ] MS O代 , 也 有研究_提示 B C在体外仍有恶性扩增可 能。临床应 4 MS 用需要体外扩增 , 使得 B C来源得到保证 。 MS B C具有 多 向分 化潜 能_ , MS 5 在体 外干 预 因素下 不 ] 仅可 向中胚层组 织细胞如 骨细胞 、 软骨细 胞、 肪 细胞 、 脂 心肌细胞 、 内皮细胞 分化 , 也可跨 中胚层 向内、 胚层 细 外 胞如肝 、 肌 肉、 肾、 皮肤 、 神经 和心脏 细胞分化_ ] MS 6 。B C 分化能力与扩增代数有关。V cni _ 比较研究 B C aat等l 8 ] MS 早期传代 ( <5代 ) 和晚期传代 ( 1 代 ) 提示早 期传 代 > 5 , B C保持分化多能性 , MS 晚期传代 B c分化 能力有 限, Ms 最终失去 向脂肪细胞 和软 骨细胞 的分化能 力 , 只能分 化 为骨细胞 。 文献报道_显示 , 9 未分化 的 B C低 表达 主要组 织 MS

细胞移植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研究进展

细胞移植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研究进展

性物质途径 : 直接 向椎间盘 内注射某 种生物活 性物质 , 如 生长 因子 、 细胞 因子 、 质合 成代谢 相关 酶类 等 , 基 以促 进 细胞外基 质合成 ; ②基因治疗途径 : 椎间盘细胞进 行相 对 关基 因转染 , 使某种活性蛋 白持续 高表达 , 以达 到补充椎 间盘髓核基质的 目的; ③细胞移植途 径 : 包括 自体椎 间盘 细胞移植和问充质 于细胞 移植 , 即通过 补充 细胞数 量 以 增加细胞外基质合 成 , 从而恢 复椎 间盘 正常 的结构 和功
临床普遍认为 , 间盘退行性变 (D 是 引起 一系列 椎 I D) 脊柱力学 功能紊乱和腰背部肌 肉疼痛 的源头 。 目前 针对 椎间盘突出的治 疗大 致分 为非手 术疗 法和手 术疗 法 , 但 手术疗法 中无论 是脊 柱融 合还是 非融 合技 术 , 只能部 均
分缓解 临床症状 , 无法 逆转椎 间盘退 变进程 , 更无法 从根 本上重塑椎 间盘 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随着对 I D病理过程 和分子 机制 的深入研 究 , D 应用
2 细 胞 移 植 理 论 基础
新思路。 目前相关研究 主要 集 中在 以下几 个 方 向: ①活
理论上 , 采用细胞 移植手段 能扩增椎间盘细胞 数量 , 从而增加髓核基 质 中胶 原成 分和 蛋 白聚糖 的分泌 , 延 是 缓 ID的理想方法 。目前所进行 的细胞移植研究大体 可 D 分为椎 间盘细胞移植和间充质于细胞 移植两大类 。也有 研究认 为 , 软骨 细胞是细胞 移植治疗 I D的最佳种 子细 D 胞 。Ku 等 经体外 培养纤 维 环细胞 、 h 软骨 细胞 及骨髓 基质细胞 , 并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 白一 (h MP2 i 激 2 rB -)i { U
生 物 学 方 法 干 预 椎 问 盘 退 变 进 程 , 成 为 治 愈 该 疾 病 的 已

椎体终板参与腰椎间盘退变机制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椎体终板参与腰椎间盘退变机制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椎体终板参与腰椎间盘退变机制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随着对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了解不断加深,椎体终板作为椎间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椎体终板位于椎间盘头尾两端,是椎间盘和椎体的连接部分。

终板在椎间盘和椎体的松质骨之间形成一个结构边界,承担了椎间盘内因负载出现的静水压力,并防止压力较高的椎间盘结构突入疏松多孔的椎体松质骨。

椎体终板具有营养椎间盘和传递应力的重要作用,终板对腰椎间盘的正常生理状态以及病理性改变有着显著影响。

椎体终板的衰老和退行性改变,能够显著影响椎间盘的生物力学和营养供应状态,成为腰椎退变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现结合国内外新进研究进展,对腰椎终板退变与椎间盘退变,终板形态学和生物力学特性,以及终板的临床意义综述如下。

终板退变与椎间盘退变终板退变及其影响因素:腰椎终板为中央菲薄凹陷,边缘隆起形成环状骨突的薄层样结构,由软骨终板和骨性终板组成。

骨性终板并非皮质骨,而是由密集的松质骨骨小梁叠加融合形成的多孔层状结构,骨性终板中存在大量孔隙,中央区域较多,边缘相对较少;同时,终板中央的髓核区域较薄,在外周区域较厚。

终板的这一结构特征为其作为椎间盘的营养通路提供了解剖基础。

终板退变受多种因素影响,机械刺激、代谢改变和体内激素水平均能够影响终板退变进程。

近年来,关于机械应力对软骨终板细胞代谢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Hee等研究了脊柱的压缩负荷对兔的终板退行性改变影响,表明压缩负荷导致终板内血管袢容积减少;而去除压缩负荷能够促使软骨终板的细胞外基质再生和血管袢容积恢复。

Honda等认为作用于软骨的过高机械载荷能够减少软骨细胞外基质中的大分子,如蛋白多糖和II型胶原的产生,从而改变软骨细胞代谢,影响软骨的退变进程;同时,作用于软骨的过高循环拉伸载荷能够直接诱导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基因表达,造成MMPs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失衡,其已被证明是细胞外基质降解的原因,软骨终板内的细胞外基质减少可能是软骨终板退变的促进因素。

椎间盘退变修复研究进展

椎间盘退变修复研究进展

2 内蒙古 医学院 第二附 属 医院 , . 内蒙古 呼 和浩特
00 3 ) 1 0 0
[ 要 ]椎 问 盘退 变是 导致腰 腿痛 的最 主要 原 因之 一。 椎 间 盘退 变在 细 胞水 平 的 主 要 表现 包括 髓 核 细 摘
胞 退 变、 核细 胞外 基质退 变 、 骨终 板 和纤维 环 退 变。 目前 临床 治 疗 的主要 方法 是保 守 治疗 、 髓 软 传统 手 术 治
1 1 细 胞 水 平 的 主 要 表 现 .
椎 间 盘退 变 的 确 切机 制 还有 待 研 究 , 其 过 程 但 大 致是 由于 机械 、 养 、 营 生物 因素等各 种 因素造 成 损 伤 。 目前 国 内外 绝 大 多 数学 者 认 为 , 间 盘退 变 在 椎 细 胞水平 的 主要 表 现 包 括髓 核 细 胞 退 变 、 核 细 胞 髓
t ms t r a me a tb r a ifc o y.Butr t e o rs o e t e bilgi lf nc in o h t d i o , he te t ntc n no eve y s ts a t r a h r t e t r h oo c u to ft e me ho s a
疗 、 创治 疗, l 是缓解 症状 , 微 g的 其治 疗效 果 不能令 人 十分 满意 。 而致 力于生 物 学功 能恢 复 的方 法逐 渐 引起
人 们 的重 视。
[ 关键词 ]椎 间 盘; 变 ; 复 退 修
[ 图 分 类 号 】R 8 . [ 献标 识 码 】A 中 6 1 53 文 [ 文 编 号 ]1 0 —9 1 2 1 )20 9 —3 论 0 40 5 (0 2 0 —130
内 蒙 古 医 学 杂 志 In r noi Me 2 1 年 第 4 卷 第 2期 n e gl dJ 0 2 Mo a 4

椎间盘退变体外模型研究进展

椎间盘退变体外模型研究进展

生机 制 、 治 可行 性 和 有 效 性 的 基 础 , 有 重要 意 义 。 目前 I D 模 型 以体 外模 型 为 主 , 分 为 细 胞 培 养 防 具 V D 可
模 型 和 器官 整 体 培 养 模 型 。该 文就 I D体 外模 型 优 缺 点 及研 究进 展 作 一 综 述 。 VD 关键词 椎 间 盘 退 变 ; 外模 型 ; 体 细胞 模 型 ; 体 模 型 整

1 6 O ・
国 际骨 科 学 杂 志
21 0 2年 3月 第ac 5 0 2 n Orh p J rh2 ,2 1 ,Vo.3 ,N . 1 3 o2
椎 问盘退 变体外模型研究进展
宋俊 兴
摘要
徐 宏 光
椎 间 盘 退 变 ( D 是 导 致 腰 背 痛 的 主要 原 因之 一 。构 建 理 想 的 I D模 型 是研 究 I D 发 I VD ) VD V D
每年投入 约 2 0亿美元 成本 。我 国人 口基 数大 , 者 总 0 患 数多 , 每年 需要 耗 费大 量 医疗 资源 , 为社 会 带来 沉 重 负 担 。因此 , 脊柱退行性疾病 防治是 临床 面临 的重 大挑战 。 目前认为脊柱 退行性 疾病 发生 与椎 问盘退 变 ( D) I VD 密 切相关 , D I D是 引起 腰 背 痛 的 主要 原 因之 一 。导致 V ] ID V D的病 因诸 多, 括 力 学 、 龄 、 因 、 养 因素 等 。 包 年 基 营 A g e 等 研究认 为, inr 细胞外 基质 内Ⅱ 型胶原和蛋 白多糖 表达下调 , 均可导致软骨细胞表 型发生异常改 变 , 而软 骨 细胞表型异常改变是导致软骨 退变的重要起始 因素 。目 前对 I D V D确切病 因、 病理生理 机制 尚不清楚_ , 必要 4有 j 进行深入而细致 的研 究 , 而延缓 其发 生 。构建 理想 的 进 ID V D模 型是研究 I D V D发生机制 、 防治可行性 和有 效性 的基础 , 具有重要 意义 。 1 体外细胞培养模型 细胞体外培养所 建立 的模型 , 具有 避免 组织 细胞受 到复杂 的生长环 境 的影响 , 区分单 一效应 和特定 的协 可 合效应对细胞 的作 用 , 可人 为控制 实验 条件 , 于观 察 、 便 检测 和记录等优点 , 已广泛地 应用在生 物学 、 医学等多个 领域 , 是当前重要 的基础研究 学科之一 。 目前椎 间盘 细 胞体外培养 主要 分 为单 层平 面培 养 和三 维 培养两 种 模

椎间盘退变与相关生物分子因素的研究进展

椎间盘退变与相关生物分子因素的研究进展

的作用 , 而间接抑制髓核细胞中 I型胶原蛋 白的合成 , 从 同时 刺激椎问盘髓核细胞 的增殖和分化 , Ⅱ型胶原的合成增多 , 使
抑 制 椎 闻盘 退 变 的发 生 成 为 可能 。
2 骨形 态 发 生 蛋 白I MP ) B s
骨 形 态 发 生蛋 白是 一 种 多功 能 生 长 因 子 ,属 于 转 化生 长
退 变 的标 志 。 H w 等 ” 以 含 有 鼠腹 膜 内 巨 噬 细 胞 和 椎 间 盘 a
力提示 了 B P一 2参与椎 间盘的新陈代 谢并可 能代 表椎 问 M 盘重建修复 中的合成代 谢过程 , 对抗椎 间盘 内的分解代谢过 程。B P一 2可促进椎间盘细胞 中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 的表 M 达, 而椎间盘退变 的病理基础是细胞外基质 中 Ⅱ型胶原和蛋 白多糖减少 , 因此 B MP一 2在退变椎 间盘中的表 达增强可能
刺激细胞外基质 的合成 。O l 等 用机械 应力诱 导产生椎 mo r 间盘退 变动物模型 ,负荷 l 、8 、6 后 , d2d5d 发现 B P一2基 M
因 表 达呈 现 增 强 的 趋势 。连 续 上 调 的 B MP一 2 基 因表 达 有
12 血管 内皮 生长因子 ( E F . V G )目前关 于 V G E F与 椎问 盘 关系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椎 间盘 的血管化、 问盘再生和突 出 椎 椎问盘的重吸收等方面。在组织生长和再生过程中血 管形 成 是一个重要环节 , E F能够刺激血管 内皮 细胞 的生 长。正 VG 常椎 间盘是相对无血管组织 , 毛细血管 的出现是老化和组织
组织 的共培养系统作为急性期椎 间盘突出细胞模 型, 肿瘤坏 死因子 一 诱导 V G a E F的生成 , 他们检 测到共 培养系 统 中有

椎间盘退变机制的研究

椎间盘退变机制的研究
武警 云 南总 队 玉 溪市 支队 卫 生队 温纪林
关键词 椎 间盘 退 变机 制
综述 陈扬 波 ① 审校 ( 玉溪 6 30 ) 5 10
椎 间盘退变 的确切原 因及机 制 目前 仍不 十分清楚 , 面 下 对 近期的研究情 况作一综合分 析。
1 退 变 椎 间 盘 的 改 变
现胶 原纤维横径 异质性 的存 在 , 发生 率在老 化和 退变组 为 其
5 % , 照组为 3 %。纤维性 长间隙胶 原可能 反映 了胞外 基 9 对 4
质 的重 构或纤维再 聚合之前 的纤维解 聚 的存 在 , 也反 映 了蛋
白多糖 再连结 的存 在 。而 胶原 纤维 横 径异 质性 则 与其 生物 机械功 能 的改变有 关 。 1 2 生物化 学改 变 . 胶 原和蛋 白多糖为 椎间 盘基质 的两种
显著 , 同时 , 随蛋 白 多糖 的度 下降 , 酸角质素浓 度却增加 。 硫 2 椎 间盘退 变机制 2 1 细胞凋 亡失衡 . 基 因 为生 物信 息 的载体 , 物 的许 多 生
板细胞凋亡增 加 , 细胞 密度 显 著减低 , 后软 骨终 板结 构 开 随
胶原 、 白多糖 和水 。基质 中胶 原 有 I、 Ⅲ 、 Ⅵ 、 蛋 Ⅱ、 V、 Ⅸ和 Ⅺ型共 7种 , 主要 与椎 间 盘 的弹性 强度 有关 而起 关键 作用 ; 蛋 白多糖 因其吸水特性 可保持椎 间盘 的高水压 , 是其 载重 负
荷 的基 础 。
1 1 病 理 学改 变 椎 间 盘退 变 后 , 形态 发 生 明显 改 变 。 . 其 Ot等 …在实验 中观察 到髓 核 内脊索 细胞 数 目逐渐 减少 , s i 代
主要 成 份 。椎 间盘 退 变 后 , 原 大 分 子 的 生 化 改 变 主 要 为 胶 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退变椎间盘的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退变椎间盘的研究进展
椎 间盘 退 变 的研 究 进 展 作 一 综 述 。 1 B C的 生 物 学 特 性 及 优 点 MS
是 否 与 B C接 受 雌 激 素 的刺 激 有 关 ,还 在 软 骨 细胞 的研 究 中发 现 ,正 常 P 7 ] 0软 骨 细 胞 与 关节炎 P O软 骨 细胞 所 分 泌 的 形 态 发 生 素 能 够 有 效 促 进 B M—

11 来 源 :在 成 人 骨髓 中 大 约 每 1 1 细 胞 中有 1个 . O~ O个 B C MS ,其 含 量 相 对 高 于其 他 种 子 细 胞 的 来 源 。近 年 来 , 随
着 生 物 学 技 术 的 不 断 发 展 ,为 B C 的 取 材 、分 离 纯 化 及 MS
定 的微 环 境 和生 物 活 性 物 质 诱 导 下 可 向成 骨 细胞 、脂 肪 细
胞 、胰 岛 细 胞 、 软 骨 细 胞 等 分 化 潜 能 的 特 性 来 逆 推 鉴 定
BM SC。
化[ 。C ag等 _ 的研 究 表 明 ,NP和 B C 在 一 定 的 比 例 8 ] hn g ] MS
【 键 词 】 干 细 胞 ;退 变 椎 间 盘 ;治疗 关 【 中图 分 类 号 1 R 8 . 【 献 标 识 码 】 A 615 文 【 章 编 号1 1 0 — 6 0 2 1 ) 20 3 — 3 文 0 22 0 ( 0 2 0 — 1 4 0
腰 腿 痛 是 骨 科 临床 常见 的疾 患 ,绝 大 多 数 与 椎 间盘 退 变 有 关 。 目前 ,腰 腿 痛 的临 床 治 疗 都 只 能 缓 解 疼 痛 等 症 状 ,而 不能 阻止 、逆 转 椎 间盘 退 变 的发 生 。随 着 对 退 变 椎 间盘 病 理 生理 认 识 的深 入 ,及 组 织 工 程 和 细胞 治疗 学 的兴 起 ,利 用 骨

椎间盘退变模型研究现状与进展

椎间盘退变模型研究现状与进展

椎间盘退变模型研究现状与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椎间盘退变疾病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但退变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构建椎间盘退变模型是研究的基础和关键。

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新型椎间盘模型分为动物体外模型和动物体内模型两大类。

动物体外模型包括椎间盘细胞模型和椎间盘组织块模型;动物体内模型有机械力学模型和外伤模型等。

该文就近年来新型椎间盘退变模型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进展Abstract:The disc degeneration disease has been main research focus in spinal surgery, but the pathogenesis of disc degeneration is still not clear. Appropriate animal models are important for the study of pathogenesis of disc degeneration. Presently, models of disc degenetation are mainly classified into two categaries:vitro models and vivo models.The animal vitro models include disc cell models and disc tissue models.The vivo models include mechanics models and trauma models.This reviewtries to give a short introduction about the status and progress of animal model about disc degeneration.Key words:disc degeneration; animal model; congress椎间盘退变性疾病(disc degeneration disease,DDD)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们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正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Aug;31(4):492--496.
【2】王晓平,马华松,陆明,秦柳花,任冬云,牛晶,郑 蕊,张敬。腰椎问盘退变中的细胞因子及炎症递 质:文献分析与临床应用叨.中国组织工程研 究,2012,16(33):6238—6242. 【3】杜伟,申勇,李宝俊,刘法敬,张鑫.细胞因子
IL-1
Ot、IL-6、TNF一0【、MMP3与颈椎间盘退变机
1,2 IL-6
IVDD)的主要病理表现为纤维环及髓核细胞变性、 坏死,细胞外基质分解,髓核组织由增生的结缔组 织取代,纤维环粘液变性、破裂,软骨终板变薄、破 裂。目前研究发现,IVDD与许多因素有关,如衰 老、遗传、生物力学、营养、免疫等。这些因素触发 椎间盘内细胞功能异常、数量减少,细胞外基质合 成下降、降解增多,引起IVDD。 目前国际上对椎问盘退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分子生物学领域,细胞因子和炎症递质是研究椎 间盘退变的主要方面。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研究, 对深入认识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和指导临床治 疗都有很大的意义。
万方数据

・论著・
血清碱性磷酸酶与骨折愈合的相关性分析
李建明张英
目的:探讨成人骨折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与骨折愈合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 测73例骨折患者及软组织损伤患者外伤发生后1周、2周、3个月、8个月及12个月ALP水平;选取软组 织损伤组为对照组,以骨折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均于伤后1周内摄x线片,而观察组于骨折2 周、3个月、8个月、12个月摄文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由高级职称的放射科医师及骨科医师对骨折愈 合情况进行比较评价,包括骨痂的形成量和骨折线的变化;同时,检测对照组和观察组1周、2周、3个月、 8个月及12个月ALP水平。结果:观察组在骨折发生后2周开始至骨折愈合均较对照组ALP水平高, 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骨折患者监测血清ALP水平可对骨折愈合情况作出早期判断,为临床治疗 提供依据。 关键词血清碱性磷酸酶;骨折
and
injury
of soft tissue after trauma
the first week,the second week,the third month,the eishth month and
the twe].[th month.Soft tissue The observation group
fl
than
control group from the second week
fracture
healing,P口O.01,there

・文献综述・
椎间盘退变机制的研究进展
周江山黄异飞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k degegeration,
激某些疼痛介质(如NO、IL一6、PGE2、PLA2等)的合 成,使神经末梢和背根神经节(DRG)痛觉敏感性增 强。IL-l可促使退变椎问盘组织合成和分泌 MMP3,从而降解椎间盘基质。此外,IL一1仪还可抑 制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nMPs)的合成,间接 干扰椎间盘基质的合成,加速椎间盘的退变。杜伟 等研究结果显示IL—l仅的表达水平与颈椎间盘退 变的程度呈正相关,而与JOA评分无明显相关性, 认为IL-l仪可能主要与椎间盘退变有关,而对神经 功能无明显影响。
IL一1受体拮抗剂,可由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表皮细 胞、树突状细胞等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经多种途 径及不同水平参与椎间盘的退变过程。IL一1本身是 一种致痛介质,可通过“级联反应”式的放大作用刺
作者单位:830054新疆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周江山) 830000新疆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脊柱二科(黄异飞) 通信作者:黄异飞,jerkhuang@163.com。
TWEAK和Fnl4 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NF-like ofapoptosis,TWEAK)是肿瘤坏死因子
制的相关性研究阴.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2,20(3):259—262.
weak inducer
[4】秦之威.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一l、基质金属蛋白 酶3和肿瘤坏死因子一Ⅸ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 性研究阴.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1):23_24. [5】袁野,潘丹.白细胞介素一8和自细胞介素一10在 椎间盘退变中的研究进展阴.临床医学,
injury
group was to be the control group,fracture group was to b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aken X-ray within 1 week after
injury,while the observation and
group
was taken X—ray to observe fracture healing at the second week,the third month,the eighth month and tlle twelfth
month.Formation of callus
surgeon
and
growth factor-inducible
14,Fnl4)为TⅣEAK的受体。
陈春永等研究发现,在正常人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
有TWEAK、Fnl4 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在退变腰
椎问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而且TWEAK、
Fnl4
factoralph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呈现正相关性。提示
production and catabolism in nucleUS pulposus tis—-
IL_1是一种单核因子,包括IL-1
Ot、IL一1
B和
始动因素。有学者等研究发现,TNF诱导椎间盘中 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的基因表达下降,它们的合成 量、积累量均下降,而MMP一1、MMP一3、MMP一13、蛋 白聚糖酶(ADAM—TS4、ADAM—TS5)增加,认为 TNF一仅在IVDD中有重要作用。
1.1 IL-1
TNF一0【
TNF_d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 子,主要由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分泌。退变椎间盘 中TNF一0【的含量比正常椎间盘多,特别是在退变 椎问盘脱垂的部分。杜伟等研究显示对照组 TNF一仪的表达水平较低,退变组、突出组TNF一仪 的表达呈正相关趋势,推测TNF—Ot的表达水平升 高可能是颈椎间盘退变及颈椎病发病相关炎症的
1.3
IVDD相关细胞因子
在退变的椎间盘中有大量的炎症因子,包括 白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一仪(TNF-仪)、前列腺 素2(PGE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等。炎症因 子通过参与炎症反应,诱导MMPs合成并增加其 生物活性、诱导细胞凋亡等途径,促进IVDD。另有 一群细胞因子,包括转化因子一B(TGF.B)、胰岛 素样生长因子(IGF)、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等, 促进椎间盘细胞合成蛋白多糖、胶原蛋白,抑制细 胞凋亡,延缓或改善IVDD。多种细胞因子形成网 络调控效应,共同参与调控椎间盘的细胞功能及 基质降解。
the change of the fracture line were evaluated by senior radiologists
orthopedic
and
the ALP level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detected
at
the first week,the second
week,the third month,the ei.ghth month hi。gher ALP level ference
and
the
twelfth month.Results:Observation
to
group after the fracture had was
201l,3l(11):116—117. [61
Seguin necrosis CA,Piliar RM,Roughey PJ,et a1.Tumor medulales medulaies matrix
超家族的新成员,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参与了 细胞增殖迁移、诱导血管生成、炎性反应及诱导凋 亡等病理过程。成纤维细胞因子诱导14(fibroblast
explore the relation from adult patients with fracture between serum alkaline phOS--
cases
and fracture healing.Methods:To detect ALP level from 146
at种来源广泛的多功能细胞因子。目前 的研究显示IL-6具有促炎和抗炎双重作用。IL一6 可刺激炎症细胞聚集、促进炎症介质(PGE2、NO等) 合成,诱导MMPs的表达,破坏蛋白聚糖Ⅱ型胶原的 比例,使髓核中水分丢失,加速椎间盘退变。杜伟等 研究认为IL_6主要参与椎间盘退变,而与神经功能 可能无关。
摘要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on
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 and Fracture Healing ZHANG Ying
L/Jianming
Abstract:Objective:To phatase(ALP)activity
patients with
万方数据

1.4
A哩MPs
TWEAK和Fnl4是腰椎间盘退变的重要调节因子, TWEAK和Fnl4的表达增加可能参与腰椎间盘退 变的进程。 除了上述细胞因子外,IL-8和IL—10也参与了 椎间盘的退变,它们也是重要的炎性介质。IL-lo可 以抑制IL-1、IL_6、TNF—Ot等炎性介质的产生,还 可以下调MMPs的水平,从而达到调节椎间盘退变 的病理过程的目的。另外,有学者通过对15例椎间 盘突出伴有下肢根性症状患者椎间盘的体外培养, 发现突出的椎间盘中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高于 正常对照组。NO作为炎症递质具有扩血管作用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