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访制度

合集下载

xx小学家访工作制度

xx小学家访工作制度

家访工作制度一、家访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和个性特点,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实行家访制度。

家访工作旨在增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了解,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

二、家访对象家访对象包括全体学生,特别是家庭情况特殊、学习成绩优秀、表现不良、生长发育异常、心理问题等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

三、家访时间家访时间安排在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

学期初家访主要了解学生的假期生活、家庭教育和个性特点;学期中家访主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家庭教育和存在的问题;学期末家访主要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家庭教育和成长需求。

四、家访人员家访由班主任负责组织,任课教师、学校领导等共同参与。

家访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经验。

五、家访内容1. 学生的生活环境:了解学生的家庭条件、生活作息、兴趣爱好等,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建议。

2. 家庭教育: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需求等,与家长共同探讨科学的教育方式,形成教育合力。

3. 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性格、特长、优点、不足等,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建议。

5. 学生的行为表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包括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等方面,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和纠正。

6. 学生的身心发展:了解学生的生长发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六、家访方式1. 面对面家访:教师与家长直接沟通,了解学生家庭和个性状况,共同探讨教育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 电话家访:教师通过电话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解答家长疑问,提供教育建议。

3. 书信家访:教师通过书信形式与家长交流,详细了解学生家庭和个性状况,提出教育建议。

4. 网络家访: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如微信、QQ等,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生活和学习状况,分享教育心得。

小学家访制度

小学家访制度

小学家访制度一、制度背景家访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重要沟通方式,通过家访可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加强家校合作,我校特制定了小学家访制度,确保家访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家访目的1.了解学生家庭背景: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家庭教育方式等,为学校提供更准确的教育服务。

2.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与学校的学习情况进行对比,找出问题并及时解决。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潜能等,为学生提供更个性化的教育指导。

三、家访对象1.全体学生: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家访。

2.特殊学生:特殊学生包括留守儿童、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等,需要加强关注和帮助。

四、家访方式1.预约家访:学校教师需要提前与学生家长预约家访时间,确保双方的时间安排。

2.走访家庭:教师根据预约时间走访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情况。

3.面谈家长:教师与学生家长进行面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

4.记录信息:教师需要及时记录家访中获得的信息,包括学生家庭情况、学习情况、问题反馈等。

五、家访内容1.家庭背景了解:了解学生的家庭成员、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等。

2.学习情况了解: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习成绩等。

3.生活状况了解: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饮食情况、作息时间等。

4.问题反馈:家长可以向教师反馈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及时记录并解决。

六、家访记录1.记录方式:教师可以选择书面记录或电子记录的方式,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保密性。

2.记录内容:记录学生家庭背景、学习情况、生活状况、问题反馈等内容。

3.记录保管:教师需要妥善保管家访记录,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七、家访反馈1.学校反馈: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通知书等方式向家长反馈家访结果和学生的表现。

2024年小学教师家访制度

2024年小学教师家访制度

2024年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引言:家访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可以增进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联系和合作。

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第一课堂,它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家庭的情况、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良性互动,我们在2024年小学教育制度中将推行家访制度。

一、家访的目的和意义家访是以学生家庭为中心的一种教育方式,其目的在于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促进双方的了解和支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共育格局。

家访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通过家访,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成员以及家庭价值观等,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认识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2. 促进学校与家庭的良性互动:家访可以增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使家长更加积极参与学生的教育,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业和成长。

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家长们详细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使家长对学校教育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支持。

3. 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通过家访,学校可以与家庭和社会形成紧密的联系,加强学校、家庭、社会间的协作,共同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实现全面发展。

二、家访的方案和实施方式为了确保家访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提出以下方案和实施方式:1. 组织家访小组:每个学校将成立家访小组,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学科老师和家委会代表共同组成。

家访小组将负责制定家访计划、组织实施,并进行家访后的反馈与总结。

2. 制定家访计划:每学期初,学校将制定家访计划,安排家访时间和家访对象。

优先考虑对家庭经济困难、有特殊家庭情况或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家访。

3. 家访师生配对:家访小组将根据家访计划,为每位教师配对一名学生,并通知相关的学生和家长。

配对时要尽量考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性别、年龄、兴趣等因素,以便更好地开展家访工作。

4. 家访宣传和准备:学校将提前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途径,向家长们宣传家访的目的、意义和流程,并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小学教师家访制度

小学教师家访制度

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小学教师家访制度范本小学教师家访制度1一、家访时间安排1、班主任每学期原则上应对全班学生进行一至二次家访、电访,对后进生提倡家访,每次家访内容应有记录。

2、除学校统一安排外,家访时间应放在课余时间进行。

二、家访的原则:1、家访时事先要与家长预约。

2、科任教师有责任协助班主任一起做好家访等工作。

3、做到5必访:开学一月内,一年级新生必访。

正副班主任家访率争取达到100%。

转学生(转入)必访每学期,教师对随班就读生家访率为100%。

每学期,各班任课教师家访率不低于45%学习或者行为突然发生偏差的学生必访。

三、家访的内容(可以根据每次家访目的不同确立家访内容)1、学生在校实际情况汇报。

2、学生在家实际情况询问。

3、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环境、教育等情况。

4、提出建议,帮助指导,必要时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四、家访的注意事项:1、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信息,交换意见,共商教育大计,探究教育方案,对受教育者进行更好的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忌向家长告状,报忧不报喜,将学生说的一无事处,切忌告状式家访。

2、家访要及时,有针对性。

忌拖延家访时机,等到矛盾已经公开化后才去找家长,商量解决办法。

家访中要保持教师的崇高形象。

忌讨好家长,收取家长的财物,借家访之名也那些居其位,有其权的学生家长,套近乎以图私事。

3、关注学有潜力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学困学生、行为偏差学生、有辍学倾向的学生,心理和情绪不稳定等现象的学生。

4、学生因病、事假或有突出成绩,或发生问题、应及时家访。

5、家访时要注意时间,切忌无休止闲聊,影响学生、家长休息。

6、家访后,及时填写家访登记表,家访记录每学期检查一次,平时随时检查,期末德育处存档。

小学教师家访制度2家访工作是教师为社会、家庭办实事的'实实在在的活动;是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和谐教育的平台,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需要;是密切家校、师生关系的纽带,达到情感沟通、关系融洽、家校配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

小学家访制度

小学家访制度

小学家访制度家访制度是一种通过家庭访问来了解和沟通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关系的方式。

它旨在建立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密切联系,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以下是小学家访制度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背景介绍小学家访制度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而设立的。

通过家访,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目的和意义1. 建立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密切联系,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2.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为学校提供更全面的学生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3.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三、家访对象和频率1. 家访对象:小学家访制度的对象是所有小学学生的家庭。

2. 家访频率: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家访,确保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畅通。

四、家访内容和方式1. 家访内容:a. 学生情况了解: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成员、家庭教育方式等。

b. 学习情况了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

c. 兴趣爱好了解: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技能等。

d. 家长意见征询:征询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 家访方式:a. 预约家访:学校提前与家长预约家访时间,确保家长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b. 面对面交流:学校派出专人进行家访,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c. 问卷调查:可以在家访过程中,向家长发放问卷,了解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评价和建议。

五、家访记录和反馈1. 家访记录:学校需要对每次家访进行记录,包括家庭情况、学生情况、家长意见等内容。

2. 家访反馈:学校需要及时将家访情况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学校对学生的关注和教育指导。

六、家访保密和隐私保护1. 家访保密:学校需要保证家访过程中的信息保密,不得将家庭情况泄露给其他人员。

2. 隐私保护:学校在家访过程中需要尊重家长的隐私权,不得侵犯家长的合法权益。

小学教师家访制度范本

小学教师家访制度范本

小学教师家访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家访制度。

第二条家访是小学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状况,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促进家校共育。

第三条家访工作应遵循自愿、平等、尊重、保密的原则,确保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合法权益。

二、家访对象和内容第四条家访对象为学生和家长,重点关注特殊需求学生、学习成绩波动学生、行为问题学生等。

第五条家访内容主要包括:(一)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如家庭成员、家庭氛围等;(二)学生的学习状况,如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三)学生的行为表现,如遵守纪律、与同学相处等;(四)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个性特点;(五)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及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六)宣传教育政策,解答家长关于学校的疑问。

三、家访时间和方式第六条家访时间安排在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

第七条家访方式包括面对面家访、电话家访、网络家访等,可视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四、家访流程第八条教师提前与家长沟通,确定家访时间、地点和方式。

第九条教师在家访前做好准备,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状况等,以便与家长交流。

第十条教师家访时,应尊重家长和学生的意愿,遵循保密原则,不泄露学生个人信息。

第十一条教师家访后,应及时总结家访情况,填写家访记录表,分析学生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五、家访效果评估与反馈第十二条学校定期对家访工作进行评估,关注家访效果,不断提高家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第十三条教师应积极听取家长对家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和改进家访策略。

六、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五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通过实施本家访制度,我们期望建立起良好的家校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小学家访制度

小学家访制度

小学家访制度家访制度是指学校与家长之间建立起的一种沟通和交流机制,旨在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和教育孩子的责任。

下面将详细介绍小学家访制度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家访目的小学家访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促进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和教育孩子的责任。

通过家访,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学习情况等,为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提供参考。

二、家访对象小学家访制度的对象是全体小学生的家长。

每个学生的家庭都有机会接受学校的家访服务,以便学校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

三、家访形式1. 家访时间:学校将提前与家长预约家访时间,以确保双方都能合适地安排时间。

2. 家访频率:每个学年至少进行一次家访,根据需要和情况,可以增加家访次数。

3. 家访方式:家访可以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电话或视频等方式进行。

学校将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家访方式。

四、家访内容1. 学习情况了解:家访时,学校可以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动力等。

这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2. 家庭背景了解:家访时,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包括家庭成员、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等。

这有助于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为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提供参考。

3. 兴趣爱好了解:家访时,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包括体育、音乐、绘画等方面的爱好。

这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开展课外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

4. 家庭教育支持:家访时,学校可以向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方面的支持和建议,包括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等。

五、家访记录和报告学校将对每次家访进行记录,包括家访时间、家访内容、家长反馈等。

学校可以根据需要,将家访记录整理成家访报告,供学校和家长参考。

家访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家访目的、家访内容、家长反馈以及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支持和建议等。

小学学校家访制度

小学学校家访制度

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日益密切。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增进家校沟通,提高教育质量,我国许多小学开始推行家访制度。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学校家访制度的内容、实施方法和重要性。

二、家访制度内容1. 家访目的(1)了解学生家庭背景、生活习惯、家庭教育环境等,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提供依据。

(2)增进家校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形成教育合力。

(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4)宣传国家教育政策,提高家长对教育的认识。

2. 家访对象(1)全体学生家庭,每学年至少进行一次家访。

(2)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

(3)针对学生在校表现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定期家访。

3. 家访内容(1)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包括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居住环境等。

(2)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心理状况。

(3)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包括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

(4)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5)宣传国家教育政策,解答家长疑问。

4. 家访形式(1)直接家访:教师亲自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

(2)电话家访:教师通过电话与家长沟通。

(3)网络家访:教师通过微信、QQ等网络平台与家长沟通。

三、家访实施方法1. 建立家访工作小组,明确家访任务和分工。

2. 制定家访计划,明确家访时间、路线和对象。

3. 教师提前与家长预约家访时间,确保家访顺利进行。

4. 家访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家长,耐心倾听,真诚沟通。

5. 家访结束后,教师要整理家访记录,总结家访成果。

四、家访重要性1. 促进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2.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针对性教育。

3. 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传承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总之,小学学校家访制度是家校合作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小学应高度重视家访工作,切实落实家访制度,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小学教师家访制度(3篇)

小学教师家访制度(3篇)

小学教师家访制度1、家访是加强家校联系、沟通信息、研究教育对象的重要手段,每位教师都应做好家访工作。

一年级的班主任暑期家访____%,新接班的班主任暑期家访____%,其余班主任暑期家访____%;每月班主任家访____户家庭。

2、教师在家访时,必须实事求是地将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纪律、思想采用家长可以接受的方式告诉家长。

同时及时地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

与家长共同研究教育策略,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不提倡告状式的家访。

3、在家访中要重视家长的意见。

要热忱欢迎家长为学校办学献计献策,对好的意见和建议,应及时反应给学校领导,以利于学校工作的提高。

如家长提出偏激的意见,教师要诚恳、耐心地听取或作一定的解释,让家长予以理解和谅解。

4、重视家长资源的开发。

教师要注意开发优质的教育资源,形成一支热心教育的校外教育队伍。

5、家访的注意事项:家访中,教师要注意为人师表和家访礼仪,要尊重不同家庭的礼节。

家访后班主任应在班主任手册上如实填写家访情况。

家访中禁止收受家长的馈赠,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协调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步调,统一学校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有机整合学校、家庭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的完成我校的学生培养目标,特制定家访制度。

一、家访形式1、走访学生家庭;2、电子(电话、校信通等)联系;3、请家长来校座谈。

二、家访内容1、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及学生在家的思想状况、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个性特征;2、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3、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介绍我校的办学特色及学生的培养目标,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4、双向沟通家校在教育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形式以及总结推荐其成功的经验,争取家长的理解与配合;5、征求家长对学校及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等。

小学教师家访管理制度细则【8篇】

小学教师家访管理制度细则【8篇】

小学教师家访管理制度细则【8篇】小学教师家访管理制度细则精选篇1一、各班主任及有关领导、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家访是协调统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点,认识到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认真做好家访工作。

二、家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学生的近期表现及可能出现的思想倾向有较详尽的掌握,对学生的家庭状况有所了解。

三、家访应有计划,目的要明确,不可随意无计划地家访,也不可等学生出了问题再家访;或只对后进生进行家访。

要注意本班家访生的层次性,每学期家访不得少于班级总人数的50%。

四、每学期召开1——2次家长座谈会,便于家长了解学校情况,使家长关心支持学校工作,帮助改进班级管理。

五、家访要衣着整洁,注重为人师表,对学生家长要有礼节,举止文明,谈吐得体。

六、家访方式可灵活运用,如:上门家访、打电话、写信(发邮件)或者通过“教育校讯通”网络平台等形式进行,虚心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及班级工作的批评和建议。

七、对家访情况要作好记录,家访后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全体教育或个别教育,学期末将记录材料上交学校集中管理。

八、一般来说,应先向家长汇报学生优点、闪光点、后谈学生缺点。

切不可“告状式”和“报喜式”,注意具体和客观性。

九、遇有学生家长在教育思想和方法上有差异的地方,要作全面的说服和帮助工作,以达到共识。

十、家访过程中教师对家长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要作出合理的解释,并提出整改措施。

家访中出现的一些重大(特殊)情况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妥善处理。

小学教师家访管理制度细则精选篇2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有计划地进行,学校特制定以下制度:一、成立家访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家访工作责任人:家访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负责,科任教师全员参与,学校行政人员要与青年教师结对一起家访,同时要处理学生突发情况或典型事件。

二、家访的量化指标:1.一学年内班主任必须普访学生一次,一学期内至少家访一半以上学生。

(家访学生在家访条件允许的区域内。

小学家访制度

小学家访制度

小学家访制度引言概述:小学家访制度是指学校定期邀请家长参观学校,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这一制度在小学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小学家访制度的意义和实施方法。

一、加强家校合作1.1 增进家长对学校的了解:通过家访制度,家长可以亲自走进学校,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等方面,有助于家长更好地理解学校的工作和教育方针。

1.2 促进家校沟通:家访制度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了一个面对面的交流平台,双方可以就孩子的学习情况、成绩表现、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深入沟通,共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1.3 建立家长信任:通过家访制度,家长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情况,增加对学校的信任感,进而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多支持。

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2.1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家访制度,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到家长的反馈和意见,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2.2 个性化教育:家访制度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教育,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2.3 增加学生学习动力: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家访活动中,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三、促进家庭教育3.1 家长教育意识提升:通过参与家访制度,家长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更好地辅导孩子的学习。

3.2 家庭教育资源共享:家访制度可以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家长可以分享教育资源和经验,共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3.3 家校合作共育:通过家访制度,学校和家庭可以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孩子全面发展,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四、实施家访制度的方法4.1 制定明确的计划:学校应制定家访计划,明确家访的目的、时间和方式,确保家访工作的有序进行。

小学家访制度

小学家访制度

小学家访制度小学家访制度是指学校通过定期走访学生家庭,与家长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学习情况,以促进学校与家庭的良好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下面是小学家访制度的标准格式文本:一、制度目的小学家访制度的目的是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二、制度内容1. 家访对象:所有小学学生的家庭。

2. 家访时间:每学年至少进行一次家访,具体时间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3. 家访方式:学校安排专门的家访教师或者班主任进行家访,家访教师应提前通知家长,并与家长约定具体的家访时间。

4. 家访内容:(1) 了解家庭环境:了解学生的家庭住址、家庭成员、家庭经济状况等,为学校提供有关学生家庭背景的信息。

(2) 了解家庭教育方式:了解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态度和方式,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期望和建议。

(3) 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动力等,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学习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匡助。

(4) 解决学生问题: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难点和问题,积极协助家长解决学生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匡助和支持。

(5) 交流合作:与家长交流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发展,共同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建立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关系。

三、家访记录家访教师应详细记录每次家访的时间、地点、家访内容和家长的反馈意见等信息,并及时向学校汇报。

学校应建立家访档案,保存家访记录,便于后续跟踪和分析。

四、家访反馈家访教师应将家访情况及时反馈给学校,学校可通过家长会、班级群等形式将家访情况向家长通报,并根据家长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工作。

五、家访保密家访教师应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不得将家访中了解到的家庭情况泄露给其他人员,确保家庭信息的保密性。

六、家访效果评估学校应定期对家访制度进行评估,了解家访的效果和问题,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

小学家访制度

小学家访制度

小学家访制度家访制度是一种通过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定期交流,促进教育合作的方式。

该制度旨在加强家校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一、制度目的和意义家访制度的目的是建立家校合作的桥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家访,可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帮助。

同时,家访还可以促进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增强家庭对学生学习的重视。

二、家访的对象和频率家访的对象主要是小学生及其家长。

家访的频率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安排,一般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学生和家庭,可以适当增加家访的频率。

三、家访的内容和方式1. 家访的内容:(1) 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动力等。

(2) 学生生活情况: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生活情况,包括作息时间、饮食习惯、家庭氛围等。

(3) 学生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校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和课程安排。

(4) 家庭教育方式: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期望,为学校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2. 家访的方式:(1) 面谈方式:教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和家庭情况。

(2)电话沟通:对于无法进行面谈的情况,可以通过电话与家长进行沟通。

(3)书面反馈:家长可以书面形式向学校反馈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学校也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向家长传达相关信息。

四、家访的程序和记录1. 家访的程序:(1) 安排家访时间:学校提前通知家长,确定家访时间,并与家长协商确认。

(2) 进行家访:教师按照事先确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家访,与家长进行交流。

(3) 记录家访情况:教师在家访后及时记录家访的内容和结果,包括学生的情况、家长的反馈和教师的建议等。

2. 家访的记录:(1) 学生档案:将家访的记录整理归档,作为学生个案的重要依据。

(2) 学校汇总:学校可以将家访的记录进行汇总,用于分析学生群体的特点和需求。

小学家访制度

小学家访制度

小学家访制度一、背景介绍家访制度是指学校与家长之间定期进行沟通、交流和合作的一种方式。

通过家访,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学习情况等,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家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与学校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家访目的1.了解学生家庭背景: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家庭文化等,有助于学校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的教育服务。

2.了解学生个性发展: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等,帮助学校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促进学校与家长的合作:通过家访,学校与家长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学生的教育成长。

三、家访对象家访对象为小学学生及其家长。

四、家访程序1.预约家访时间:学校通过班级通知或家长会等方式提前与家长约定家访时间,确保家长能够配合安排。

2.家访准备:家访教师在家访前准备好相关资料,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以便与家长进行交流。

3.进行家访:家访教师按照预约时间前往学生家庭,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家长的意见和观点,耐心倾听他们的关切和建议。

4.记录家访情况:家访教师应及时记录家访情况,包括家长的意见、学生的特点等,以备后续参考。

5.反馈与总结:家访教师应及时将家访情况反馈给班主任或学校领导,共同总结家访的效果,并根据家访情况进行相应的教育调整。

五、家访内容1.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询问学生的家庭成员情况、家庭文化传统等,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

2.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询问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困难,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3.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询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等,了解学生的兴趣方向,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培养和发展机会。

4.与家长交流学校的教育理念: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教育成长问题。

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7篇)

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7篇)

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7篇)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篇1)家访是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为密切家校联系,强化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校共育水平,切实发挥家校育人合力,现就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_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双减”工作和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健康、考试管理落实落地,在全省中小学开展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教师家访工作,形成教师全员参与、形式灵活多样、覆盖全体学生、关注特殊群体和个体的家访工作新格局,切实激活家访的育人效能,不断凝聚育人合力,提升育人成效。

二、工作原则(一)全面发展,育人为本。

以教育性、整体性、激励性、客观性为评价准则,实事求是反馈学生信息,全面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共商育人对策,助推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二)面向全体,关注个体。

树立服务学生和家长的工作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全员普访;以特殊群体和个别学生为重点,进行针对性家访,切实增进家校沟通,深入细致做好家访工作。

(三)形式灵活,突出实效。

在传统家访形式的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开展电话、微信、视频等线上家访与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等线下家校交流活动。

以解决问题、取得成效为导向,形成策划、准备、访问、反思、改进等环节不断循环完备的家访流程,保障家访实效。

(四)着眼长远,立足常态。

强化一线学生工作,科学统筹安排家访工作,加强督导检查,建立家访工作长效机制和评价考核制度,激发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家访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

三、工作内容(一)交流学生情况。

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家表现、学习和生活习惯及家长期望水平等影响学生发展的家庭因素。

向家长准确反馈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表现情况。

(二)共商育人策略。

小学家访制度

小学家访制度

小学家访制度【家访制度】一、背景介绍家访制度是指学校教师定期走访学生家庭,与家长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家访制度的目的、实施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目的1.了解学生家庭环境:通过家访,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家庭成员对学生学习的支持程度,为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提供依据。

2.促进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家访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可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增进双方的互信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3.提高学生学习成绩:通过家访,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与家长共同探讨学习方法和策略,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匡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三、实施步骤1.制定计划:学校根据班级数量和时间安排,制定每一个学期的家访计划,并通知家长和教师。

2.联系家长:教师通过电话、短信或者家长会等方式,提前与家长取得联系,确定家访时间,并说明家访的目的和意义。

3.准备材料:教师在家访前准备好学生的相关资料,包括学习成绩、评语、奖惩记录等,以便与家长交流讨论。

4.进行家访:教师按照计划进行家访,尊重家长的意见和隐私,与家长进行亲切友好的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建议和意见。

5.记录反馈:教师在家访后及时记录家访情况,包括家长的反馈意见、学生的表现以及教师对学生家庭情况的观察和评价等,并将记录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

6.跟进措施:根据家访情况,学校和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跟进措施,如提供学习指导、加强家校合作等,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注意事项1.保护隐私:在家访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家长和学生的隐私,不得泄露家庭的个人信息和敏感信息。

2.保持客观公正:教师在记录家访情况时要客观公正,不偏袒个别学生或者家长,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建立互信关系:教师在家访中应与家长建立互信关系,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小学教师家访制度范文(三篇)

小学教师家访制度范文(三篇)

小学教师家访制度范文第一章绪论1.1 背景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子女进行的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小学教师既是孩子们在学校中的引路人,也是与家长对接的桥梁,因此,加强小学教师家访工作,能够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1.2 目的和意义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小学教师家访工作,提高小学教师家访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支持。

实施小学教师家访制度的意义主要包括:(1)加强教师与家长沟通:通过家访,教师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特长和需要关注的问题,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2)促进家庭教育发展: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通过家访,教师能够向家长传授一些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

(3)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通过家访,加强师生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共同关心和培养孩子的成长。

1.3 基本原则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自愿原则:家访工作应当在家长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不强制搭讪家庭。

(2)尊重原则:教师应当尊重家长的意愿和权益,在家访过程中保护家长的隐私。

(3)实效原则:家访应当以实效为导向,着重解决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面临的问题。

(4)团队合作原则:家访工作应当由学校和教师一起组织实施,形成合力,提高效果。

第二章家访的准备工作2.1 确定家访对象根据学校的安排和需要,教师应当确定家访的对象。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学习成绩较差、有行为问题或者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作为家访对象,以更好地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2.2 家访计划的制定根据家访对象的数量和时间安排,教师应当制定合理的家访计划。

小学教师家访制度

小学教师家访制度

小学教师家访制度
是指小学教师在一定时间内定期对学生家庭进行拜访,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情况、学习情况以及家庭教育等相关信息。

家访制度旨在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合作,促进家校共育,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全面发展。

家访制度的具体安排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家访的频率: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家访的频率,一般可以每学期进行一次或者每月进行一次。

2. 家访的目的:家访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与家长交流学生的表现和问题,并共同制定解决方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家访的对象:家访的对象是学生的家长或者监护人,通过与家长交流,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情况。

4. 家访的时间和地点:家访的时间一般是在学生放学后或者周末,具体时间可以根据家长的方便进行安排。

家访的地点可以是学生家中或者其他由家长指定的地点。

5. 家访的内容:家访的内容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的了解,同时也可以与家长沟通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政策。

6. 家访后的记录和回访:教师在家访后应该做好记录,包括家访的内容和家长的反馈意见等。

同时,学校也可以安排教师进
行回访,与家长再次交流,了解学生的变化和家长对教育的期望。

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对学生、家长和学校都有积极的影响。

它可以增强家校合作,促进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和了解,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发展潜力。

小学家访管理制度

小学家访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了解和参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家访目的1. 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及家庭教育状况;2. 交流学生在校表现,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行为等情况;3. 倾听家长意见和建议,增进家校沟通;4. 寻求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三、家访对象1. 新生家庭;2. 家庭困难学生家庭;3. 学习成绩较差学生家庭;4. 行为习惯不良学生家庭;5. 家长反映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家庭;6. 学校认为有必要进行家访的其他家庭。

四、家访人员1. 家访人员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学校领导组成;2. 家访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沟通能力;3. 家访人员需经过培训,熟悉家访程序和注意事项。

五、家访时间1. 学期初、学期末进行集中家访;2. 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家访;3. 家访时间应避开家长工作高峰期,尽量选择合适的时间。

六、家访内容1. 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及家庭教育状况;2. 交流学生在校表现,包括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3. 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行为等情况,包括优点和不足;4. 倾听家长意见和建议,收集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5. 寻求家校合作,共同制定学生成长计划。

七、家访程序1. 确定家访对象,制定家访计划;2. 家访人员提前与家长预约家访时间;3. 家访时,携带相关材料,如学生成绩单、家校联系册等;4. 家访过程中,尊重家长,注意沟通技巧,认真倾听家长意见和建议;5. 家访结束后,填写家访记录表,总结家访情况,形成家访报告。

八、家访注意事项1. 家访人员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尊重家长,不得泄露学生隐私;2. 家访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确保自身和学生的安全;3. 家访结束后,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反馈家访情况,共同促进学生成长;4. 家访记录表要真实、准确,妥善保管。

九、家访效果评价1. 家访覆盖率:按年级、班级进行统计,确保家访覆盖率达到规定比例;2. 家访满意度:通过家长满意度调查,了解家长对家访工作的满意程度;3. 家访成效:通过观察学生变化、家长反馈等,评价家访工作成效。

小学学校定期家访制度

小学学校定期家访制度

一、制度背景为了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促进家校共育,全面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生活、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特制定本定期家访制度。

二、家访原则1. 尊重原则:尊重学生、尊重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氛围。

2. 实效原则:家访活动要注重实效,切实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

3. 细致原则: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 规范原则:家访活动要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确保家访工作有序开展。

三、家访对象1. 学习困难、行为偏差的学生。

2. 家长对学校教育有疑虑或意见的学生。

3. 特殊家庭背景的学生。

4.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

5. 全体教师应关注的学生。

四、家访内容1. 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生活情况,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2. 交流学生在校表现,分析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行为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3. 沟通家校教育理念,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

4. 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5. 传递学校教育政策、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教育水平。

五、家访时间1. 新学期开始前,对新生家庭进行家访。

2. 学期中,针对重点学生进行家访。

3. 学期末,对全体学生家庭进行一次全面的家访。

4. 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需要,适时开展专题家访。

六、家访要求1. 教师要提前做好家访准备工作,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制定家访计划。

2. 家访过程中,教师要穿着得体,言行举止文明,尊重家长。

3. 家访结束后,教师要填写家访记录,总结家访情况,形成书面报告。

4. 家访过程中,教师要保护学生和家长的隐私,不得泄露。

5. 家访结束后,学校要定期召开家访工作总结会议,分析家访效果,改进工作方法。

七、家访考核1. 家访工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教师评优、评先、晋级等挂钩。

2. 对家访工作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家访工作不力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给予处分。

通过实施本制度,我校旨在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关注学生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家访制度
家访制度是指小学教育中,教师定期走访学生家庭,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家校合作。

下面将详细介绍小学家访制度的目的、实施步骤、注意事项和效果评估。

一、目的:
1. 了解学生家庭环境: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成员情况、家庭氛
围等,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2. 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态度、学
习方法、学习难点等,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匡助和指导。

3. 促进家校合作:家访是家校沟通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建立
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二、实施步骤:
1. 安排时间:学校根据学生人数和教师资源,合理安排家访时间,确保每位学
生至少进行一次家访。

2. 通知家长:学校提前通知家长家访的时间和目的,并征得家长的允许。

3. 准备材料:教师准备好家访记录表、问卷调查等材料,用于记录和采集家访
信息。

4. 实施家访:教师按照安排的时间,与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可以通过
问询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等方面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

5. 记录信息:教师在家访过程中,及时记录家访信息,包括学生的家庭背景、
学习情况、家庭关系等,以备后续分析和参考。

6. 分析总结:学校组织教师对家访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并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

7. 反馈家长:学校通过家长会、家长信等形式,向家长反馈家访结果和学生的情况,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三、注意事项:
1. 尊重家长意愿:在进行家访时,教师应尊重家长的意愿,不强迫家长接受家访,并保护家庭隐私。

2. 保密家访信息:教师在记录和使用家访信息时,应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不得泄露学生和家长的个人隐私。

3. 着装得体:教师在进行家访时,应穿着整洁得体,给家长留下良好的印象。

4. 与家长建立信任关系:教师在家访过程中,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四、效果评估:
1. 学生学习情况改善:通过家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辅导,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和发展。

2. 家校合作加强:通过家访,教师与家长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3. 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通过家访,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兴趣爱好,有助于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小学家访制度通过教师与家长的面对面交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家校合作。

实施家访需要注意尊重家长意愿、保密家访信息、与家长建立信任关系等。

通过家访,可以改善学生学习情况、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家访制度的实施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