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学习题答案
![森林生态学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4ec6d2ee06eff9aff80768.png)
森林生态学习题答案(总1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习题一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 生态型:同种树种生态学特性上具有某些差异的类型。
2. 树种的耐荫性:树种忍耐庇荫的能力。
在林业上是指树种在林冠下完成天然更新的能力。
3. 物候:植物长期生活于有节律性变温的环境中,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育节律。
4.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两者相互获利,甚至达到彼此相互依赖的程度。
5.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包括结构、功能和能量输入输出的稳定。
6.进展演替:群落演替由简单向复杂,向群落所在区域内结构复杂化、稳定性提高的方向发展过程。
7.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8.最小面积:能够包括群落大多数的种类并能反映该群落一般结构特征的面积。
9 森林分布垂直地带性:森林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一定纬度地区的山地,森林群落类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更替现象。
10森林死地被物:由森林凋落物、动物排泄物及其残体,以及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分解了的有机残余物组成的一个层次。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森林动物有哪些有益作用答:(1)动物对森林土壤的影响:森林中很多土壤动物与土壤微生物一起对枯枝、落叶、落果、朽木及动植物残体进行粉碎和分解,其结果是既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2)动物对森林更新的影响:森林动物对植物的开花结实、物种繁衍起很大作用,虫媒植物开花的传粉过程靠动物完成的,许多林木种子靠动物传播,动物传播扩大了森林植物的分布范围。
2.试用生态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大熊猫、华南虎等珍稀动物易于灭绝,而大量的害虫、杂草却久除不去答: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适应于所生存的环境并朝一定方向进化的“策略”称为生态对策,也叫生活史对策。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每种生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并且相互关联的生态特征。
森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64f9c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6.png)
森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一:1. 什么是森林生态学?2. 简要介绍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3. 解释“森林演替”概念。
4. 说明森林对环境的重要性。
5.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答案一:1. 森林生态学是研究森林及其内部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生态过程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涉及森林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研究如何维持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2. 森林生态系统由森林植被、动物群落、土壤和微生物组成。
森林植被包括不同层次的植物,如大树、灌木和草本植物。
动物群落包括不同物种的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水分和养分,同时也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
微生物在土壤中发挥着分解有机物和营养循环的关键作用。
3. 森林演替是指森林群落随时间的推移发生的变化过程。
它分为初级演替和次生演替。
初级演替发生在没有土壤或极少有土壤的地区,由先锋植物如苔藓和地衣开始,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森林生态系统。
次生演替发生在已经存在的森林受到自然灾害或人为干扰后,新的植物开始重新占领空间,并逐渐恢复原来的森林群落。
4. 森林对环境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能够保持土壤的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其次,森林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许多动植物物种依赖森林提供的栖息地和资源。
另外,森林通过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森林还提供木材、药材和食物等资源,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人类的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许多影响。
森林砍伐和森林火灾是最常见的人为干扰因素。
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导致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土壤侵蚀增加。
森林火灾不仅破坏了植被和动物栖息地,还引发了大量的空气污染。
此外,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也会导致森林退化和土壤贫瘠。
因此,合理管理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试题二:1. 解释森林群落的概念。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5ab360c1c708a1284a44f1.png)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一、名次解释1.生态趋同: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受主导因子的长期作用,产生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
2.食物链: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结构。
3.生态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叫生态入侵。
4.群丛:凡是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的植物群落。
5.生态需水:为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体外环境而消耗的水。
主要用来调节大气温度和湿度。
4.森林生态系统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如何答:森林生态系统一般包括森林植物、动物、微生物及无机环境四部分(4分)。
森林植物吸收太阳辐射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干物质及贮存能量;动物取食植物或其他动物,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传递;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质,并将其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供再次利用(分);无机环境提供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需的能量、物质(分)。
6.简述旱生植物有哪些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形态及生理特征答:形态特征包括:根系发达;叶子变小或变厚;叶细胞小,细胞壁增厚;气孔变小,排列更紧密,深陷;叶面被毛;角质层加厚;栅栏组织发达,海绵组织不发达;细胞间隙变小.生理特征包括:含糖量高,淀粉与糖的比率降低;细胞液浓度大,渗透势低;原生质透性高;单位叶面积光合作用速率高;对萎蔫的抵抗力强;开花结实早;寿命长等7.简述种群生态对策理论在森林经营中的指导作用答:生态对策是指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在物种进化策略上产生的不同选择,它是物种对生态环境的总的适应策略。
对不同森林植物及动物种群的生态对策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在森林生产中采取合理及有效的经营措施(4分)。
森林生态学试卷及答案89分
![森林生态学试卷及答案89分](https://img.taocdn.com/s3/m/28c9ea24360cba1aa911daaf.png)
森林生态学试卷及答案89分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0道题】1.物种丰富度涵义包括()。
A.生物遗传性状变化的数量B.形态特征变化的数量C.生物个体的数量D.生物物种的数量用户答案:[D] 得分:2.002.生态系统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的总和。
A.物质B.能量C.环境要素D.所有生物种用户答案:[B] 得分:0.003.蘑菇属于()。
A.自养生物B.腐生生物C.草食动物D.肉食动物用户答案:[B] 得分:2.004.地衣是()。
A.高等植物的共生体B.植物和动物的共生体C.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D.高等动物的共生体用户答案:[C] 得分:2.005.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是一种()。
A.生态思想B.制度安排C.工作程序D.行动机制用户答案:[A] 得分:2.006.快速演替一般需要()。
A.几万年以上时间完成B.几千年以上时间完成C.几年内完成的演替D.几百年以上时间完成用户答案:[C] 得分:2.007.调查样方的取样误差与取样数目的()。
A.平方成正比B.平方成反比C.平方无关D.平方无规律性变化用户答案:[B] 得分:2.008.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的一些地质与地理作用。
A.生物与生物B.环境因子与环境因子C.生物与非生物D.捕食与被食用户答案:[C] 得分:2.009.有这样二株植物他们开花所需要的光照时间分别为10小时和大于8小时,问哪一株是长日植物?A.都是B.都不是C.大于8小时的是D.等于10小时的是用户答案:[C] 得分:2.0010.森林生态学是()的分支学科。
A.生态学B.生物学C.植物学D.地理学用户答案:[A] 得分:2.00二、多选题【本题型共10道题】1.多元演替顶极包括哪些条件就可以看作是顶极群落了()。
A.群落在某种生境中基本稳定B.从组成到环境都迅速变化C.能自行繁殖D.结束它的演替过程用户答案:[ACD] 得分:4.002.沉积型循环的主要储库是()。
森林生态习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c596b204a1b0717fd5dd73.png)
森林生态学试题一一、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5分,共20分)耐荫性生活型生态位生物量二、简述中国森林植被分区及其主要特点(20分)三、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山地地形因子是如何影响林木的生长和分布的?2、旱生演替我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点?四、填空(每小题4分,共20分)1、林内光照条件的特点是:、、、。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四部分组成。
3、种群内个体的空间分布分、、三种形式。
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分为、、、四种形式。
5、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主要有、两种。
森林生态学试题一参考答案一、耐荫性指树种在林冠庇荫条件下能否正常生长发育并完成更新的能力。
生活型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称为生活型生态位指物种所处地段所有环境条件(空间位置、生物与非生物关系、营养关系等)总和所构成的几维空间结构的综合体。
生物量生物有机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所积累的有机物的总量。
二要求从地理范围、生境特点、树种组成、群落结构等方面论述我国八大植被区:寒温带针叶林区、温带针阔混交林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热带雨林、季雨林区、温带草原区、温带荒漠区、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的主要特征。
三1、主要要求以海拔、坡度、坡向、坡位、沟谷宽度几方面论述其对林木生长和分布的影响2、要求论述地衣、苔藓、草本、木本植物群落几个阶段的特点。
四1、分布不均、强度减弱、时间缩短、光质改变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3、团块、均匀、随机4、营养、物理、化学、行为5、草牧食物链、腐屑食物链森林生态学试题二一、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5分,共20分)生活型谱异株克生生产力建群种二、试述水分和温度在森林分布中的作用(20分)三、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何为光能利用率?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有哪些?2、水生演替系列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有可特点?四、试述森林各生长发育时期的主要特点(20分)五、填空(每小题4分,共20分)1、森林死地被物可分为和,针叶林下易形成,针阔混交林下易形成。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299ebeaf45b307e87197e4.png)
1 生活型:生活型是指植物长期在一定环境综合影响下所呈现的适应形态特征。
或者,生活型是指植物地上部分的高度与其多年生组织之间的关系。
2 最小面积:能够包含群落绝大多数物种的群落的最小面积称为最小面积。
3 种群:在一定的空间内,能够相互杂交、具有一定结构和一定遗传特性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4 生物群落:在特定的空间和特定的生境下,若干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
5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所需的养分元素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流入生物部分,并在不同营养级间进行传递,然后又回到非生物部分,养分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这种传递过程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6 耐性定律:由谢尔福德于1913 年提出: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为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其中包括最适生存区。
7 叶面积指数:一定土地面积上所有植物叶表面积与所占土地面积的比率8 环境因子:环境中所有可分解的组成要素9 食物链:能量或食物依存关系具有高度的次序性,每一生物获取能量均有特定的来源。
这种能量转换连续依赖的次序称为食物链或营养链。
由于生物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而形成的链锁状结构。
10 顶级群落:一个群落演替达到稳定成熟的群落叫顶级群落。
11 生物量:任一时间某一地方某一种群、营养级或某一生态系统有机物质的总量。
12 环境容纳量: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k 表示,当种群达到k 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 值为环境容纳量。
13 生态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叫生态入侵。
14 原生演替: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芜原上的群落演替。
15 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耐受性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参考答案(分题型)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参考答案(分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a19763d34b35eefdc9d33338.png)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生活型:生活型是指植物长期在一定环境综合影响下所呈现的适应形态特征。
最小面积:能够包含群落绝大多数物种的群落的最小面积称为最小面积。
种群:在一定的空间内,能够相互杂交、具有一定结构和一定遗传特性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生物群落:在特定的空间和特定的生境下,若干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所需的养分元素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流入生物部分,并在不同营养级间进行传递,然后又回到非生物部分,养分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这种传递过程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耐性定律:由谢尔福德于1913年提出,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为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其中包括最适生存区。
叶面积指数:一定土地面积上所有植物叶表面积与所占土地面积的比率顶级群落:一个群落演替达到稳定成熟的群落叫顶级群落。
环境容纳量: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k表示,当种群达到k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值为环境容纳量。
生态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叫生态入侵。
原生演替: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芜原上的群落演替。
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耐受性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建群种:群落中存在于主要层次中的优势种。
生态因子: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叫生态因子。
种间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
森林:森林是由其组成部分——生物(包括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动物、微生物等)与周围环境(光、水、土壤等)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森林生态学:简单地说是研究以树木和其它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森林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8c0198770bf78a6429540e.png)
一、名次解释1.生态趋同: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受主导因子的长期作用,产生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
2.食物链: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结构。
3.生态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叫生态入侵。
4.群丛:凡是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的植物群落。
5.生态需水:为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体外环境而消耗的水。
主要用来调节大气温度和湿度。
4.森林生态系统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如何?答:森林生态系统一般包括森林植物、动物、微生物及无机环境四部分(4分)。
森林植物吸收太阳辐射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干物质及贮存能量;动物取食植物或其他动物,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传递;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质,并将其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供再次利用(1.5分);无机环境提供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需的能量、物质(1.5分)。
6.简述旱生植物有哪些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形态及生理特征?答:形态特征包括:根系发达;叶子变小或变厚;叶细胞小,细胞壁增厚;气孔变小,排列更紧密,深陷;叶面被毛;角质层加厚;栅栏组织发达,海绵组织不发达;细胞间隙变小.生理特征包括:含糖量高,淀粉与糖的比率降低;细胞液浓度大,渗透势低;原生质透性高;单位叶面积光合作用速率高;对萎蔫的抵抗力强;开花结实早;寿命长等7.简述种群生态对策理论在森林经营中的指导作用?答:生态对策是指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在物种进化策略上产生的不同选择,它是物种对生态环境的总的适应策略。
对不同森林植物及动物种群的生态对策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在森林生产中采取合理及有效的经营措施(4分)。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数量在短期内急剧增加的害虫往往是r对策种,它们的扩散能力强,容易造成极大的危害,控制该类害虫的有效手段是喷洒农药,或选择更为极端的r 对策种实行生物防治;而K对策种增长率低,个体大,数量增加缓慢,造成损失一般较小,对于此类害虫可使用改变害虫稳定环境的方法(3分)。
森林生态学试题集及答案
![森林生态学试题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3698f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66.png)
森林生态学试题集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森林生态系统中,以下哪项不是植物的主要功能?A. 光合作用B. 分解作用C. 营养固定D. 水分循环答案:B2.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通常被认为是顶级捕食者?A. 昆虫B. 鸟类C. 狼D. 鹿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A. 碳储存B. 水净化C. 疾病传播D. 土壤侵蚀控制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4. 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哪些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环境答案:A, B, C, D5.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A. 气候变化B. 病虫害C. 人类活动D. 土壤肥力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6.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越高,其抵抗力稳定性也越高。
()答案:正确7. 森林砍伐不会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8. 简述森林生态系统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答案:森林生态系统在水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森林的植被能够通过蒸腾作用增加大气中的水分,促进降水的形成。
其次,森林土壤能够吸收和储存大量的水分,减少地表径流,有助于维持地下水位。
此外,森林还能够通过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地。
9. 描述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循环过程。
答案: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循环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矿物质养分,并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消费者通过食用植物或其他消费者获取能量和养分。
分解者如真菌和细菌将死亡的生物体分解,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形式,从而使养分重新回到土壤中,供植物再次利用。
五、论述题10. 论述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碳循环的贡献及其面临的主要威胁。
答案: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汇之一。
通过光合作用,森林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存储在植物体内或土壤中。
这一过程有助于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对抗全球气候变化。
然而,森林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非法伐木、森林火灾、病虫害、城市化扩张以及气候变化。
森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e8147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c.png)
森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以下哪个因素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A. 水分B. 温度C. 光照D. 土壤答案:D. 土壤2.森林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其具有以下哪些重要功能?(可多选)A. 碳循环B. 水循环C. 气候调节D. 生物多样性维护答案:A. 碳循环、B. 水循环、C. 气候调节、D. 生物多样性维护3.森林的地上和地下生态系统组成了森林生态系统的两个重要部分,它们之间通过何种过程相互联系?A. 光合作用B. 蚀变作用C. 分解作用D. 循环作用答案:D. 循环作用4.以下哪个层次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最基本单位?A. 林分B. 森林C. 植物单株D. 叶片答案:A. 林分5.下列哪种动植物是森林群落的典型代表?A. 熊猫B. 长颈鹿C. 铁杉D. 秧鸡答案:C. 铁杉第二部分:填空题1.森林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
答案:森林群落、森林生物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2.森林动态是指森林在不同____和不同____条件下的发展和变化过程。
答案:时间、空间3.____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优势种群的自发变化过程。
答案:演替4.森林土壤是从地表向下发展而形成的,通常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从上到下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
答案:枯枝层、腐殖层、矿质土层、基岩层5.大气通过以下途径进入森林生态系统:____、____和____。
答案:降水、大气沉降、风传入第三部分:简答题1.解释森林生态系统的概念,并说明其组成要素。
答案: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由森林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其组成要素包括森林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群落以及大气、水体、土壤和光照等非生物因素。
2.描述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路径。
答案: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路径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开始的。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有机物质。
动物通过摄食植物或其他动物来获取化学能。
森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f6b7d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10.png)
森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是主要的生产者?A. 昆虫B. 鸟类C. 树木D. 哺乳动物2. 森林生态系统中,以下哪种作用不属于能量流动?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捕食作用D. 物质循环3. 森林的垂直结构通常包括哪几个层次?A. 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B. 乔木层、灌木层、地被层C. 乔木层、灌木层、苔藓层D. 乔木层、灌木层、腐殖层4. 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依赖于哪种生物?A. 顶级捕食者B. 初级消费者C. 次级消费者D. 初级生产者5.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是次级消费者?A. 树木B. 昆虫C. 鸟类D. 哺乳动物6.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物种数量B. 物种分布C. 物种功能D. 所有选项7.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物质循环最为关键?A. 水循环B. 碳循环C. 氮循环D. 磷循环8.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对土壤形成有重要作用?A. 昆虫B. 鸟类C. 树木D. 哺乳动物9.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主要分布在哪个层次?A. 乔木层B. 灌木层C. 草本层D. 地被层10.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作用是生物间能量转移的主要方式?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捕食作用D. 分解作用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______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石。
2. 森林生态系统的______结构决定了其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
3. 森林生态系统的______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基础。
4. 森林生态系统的______层是生物量最大的层次。
5.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______是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
6. 森林生态系统的______层对土壤的保护作用至关重要。
7. 森林生态系统的______是生物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体现。
8. 森林生态系统的______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9. 森林生态系统的______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477969a98271fe910ef94a.png)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一、名次解释1.生态梯度:生物群落沿一环境梯度的变化序列称为群落梯度,环境梯度与群落梯度的综合称为生态梯度。
2.生活型:生活型是指植物长期在一定环境综合影响下所呈现的适应形态特征。
或者,生活型是指植物地上部分的高度与其多年生组织(冬季或旱季休眠并可存活到下一个生长季节)之间的关系。
3.最小面积:能够包含群落绝大多数物种的群落的最小面积称为最小面积。
4.蒸发散:土壤水经植被蒸腾和地表水分蒸发进入大气,植被的蒸腾和蒸发作用称为蒸发散。
5.竞争排斥原理:又称为高斯(Gause)假说,指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物种不能长期共存。
6.种群:在一定的空间内,能够相互杂交、具有一定结构和一定遗传特性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7.生物群落:在特定的空间和特定的生境下,若干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
8.温室效应:由于CO2、CH4、H2O等温室气体的存在,大气阻挡了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而使地球表面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之内,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9.生态趋同: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往往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在外貌上及内部生理和发育上表现出一致性或相似性。
10.三向地带性:随着地球表面各地环境条件的规律性变化,植被类型呈现有规律的带状分布,这种规律表现在纬度、经度和垂直方向上,称为植被分布的三向地带性。
11.净生产力:除去呼吸消耗以后而剩余的有机物的积累速率称为净生产力。
12.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所需的养分元素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流入生物部分,并在不同营养级间进行传递,然后又回到非生物部分,养分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这种传递过程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3.耐性定律:由谢尔福德(Shelford)于1913年提出: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为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其中包括最适生存区。
森林生态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森林生态习题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f2f3b7360cba1aa811dae3.png)
3、生态条件的旱化性
4、社会条件的优越性
并要求做相应的论述。
五、
1、遗传特性、年龄、气候、生理、CO2浓度。
2、最高温度低于林外,最低温度略高于或稍低于林外。
3、根系发达、渗透压高、失水少。
4、好
5、乔木、灌木、草本、活地被物
森林生态学试题四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5分,共20分)
三、
1、光能利用率是指单位面积上植物光合作用所积累的有机物质所含能量与照射在同一地面上日光能量的比率。提高光能利用率的主要途径有:
A、个体,选择优良个体
B、群体,合理密植、光照栽培、南北行造林、营造混交林、实行农林间作、改善群落的光照、水肥条件。
2、要求论述自由漂浮、沉水、浮叶根生、直立水生、湿生草本、木本植物六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自然稀疏竞争次生演替生物量
二、试述植被分布的地带规律性,各地带规律性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15分)
三、试述森林净化环境的机理(15分)
四、试述各主要演替顶极学说的基本观点(20分)
五、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林木分级法有几种各有何特点
2、从生物学角度考虑,确定抚育间伐起始期的方法有哪些?
1、森林死地被物可分为和,针叶林下易形成,针阔混交林下易形成。
2、植物的生活型按瑙基耶尔方法可分为、、、、五大类群。
3、森林群落的发生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4、太阳辐射透过林冠层后,大部分被吸收。
5、在经常缺水的林区林木生长南坡比北坡。
森林生态学试题二参考答案
一、
生活型谱指反映某一地区植物各类生活型数量对比关系的图表称为生活型谱。
二、
《森林生态学》习题含答案
![《森林生态学》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f6f6747cd184254a35355e.png)
一、名次解释1.生态梯度:生物群落沿一环境梯度的变化序列称为群落梯度,环境梯度与群落梯度的综合称为生态梯度。
2.生活型:生活型是指植物长期在一定环境综合影响下所呈现的适应形态特征。
或者,生活型是指植物地上部分的高度与其多年生组织(冬季或旱季休眠并可存活到下一个生长季节)之间的关系。
3.最小面积:能够包含群落绝大多数物种的群落的最小面积称为最小面积。
4.蒸发散:土壤水经植被蒸腾和地表水分蒸发进入大气,植被的蒸腾和蒸发作用称为蒸发散。
5.竞争排斥原理:又称为高斯(Gause)假说,指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物种不能长期共存。
6.种群:在一定的空间内,能够相互杂交、具有一定结构和一定遗传特性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7.生物群落:在特定的空间和特定的生境下,若干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
8.温室效应:由于CO2、CH4、H2O等温室气体的存在,大气阻挡了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而使地球表面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之内,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9.生态趋同: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往往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在外貌上及内部生理和发育上表现出一致性或相似性。
10.三向地带性:随着地球表面各地环境条件的规律性变化,植被类型呈现有规律的带状分布,这种规律表现在纬度、经度和垂直方向上,称为植被分布的三向地带性。
11.净生产力:除去呼吸消耗以后而剩余的有机物的积累速率称为净生产力。
12.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所需的养分元素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流入生物部分,并在不同营养级间进行传递,然后又回到非生物部分,养分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这种传递过程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3.耐性定律:由谢尔福德(Shelford)于1913年提出: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为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其中包括最适生存区。
森林生态考试试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65e78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8.png)
森林生态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森林是地球的①“肺脏”,是氧气的主要来源,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哪个选项最能概括森林的重要性?A. 保持气候平衡,防止气温过高或过低B. 提供了足够的木材和纸张C. 维持了复杂的生态系统,促进了物种多样性D. 制造了许多美丽的景观,吸引游客2. 森林生态系统是由许多不同的生物组成的。
以下哪个生物是典型的森林中的一级消费者?A. 狮子B. 鲨鱼C. 草食性昆虫D. 蛇3. 森林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中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以下哪个选项能最有效地减少火灾的发生?A. 定期进行清理和修剪,消除枯落物和干草B. 大规模砍伐森林,减少可燃物的数量C. 增加人工灌溉,使土壤湿润D. 引进更多的大型哺乳动物,增加对火灾的抵抗力4. 下面哪个行为最有可能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A. 回收利用废纸和塑料B. 拍摄和分享森林照片C. 放生大量外来物种D. 在森林中进行有节制的采摘和捕捉5. 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不仅有利于环境,也有利于人类的福祉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哪个选项能最好地体现此理念?A. 划定特定区域为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B. 扩大木材和纸浆产业规模C. 建设大型购物中心和娱乐设施,以吸引游客D. 建造大型城市,以提供更多的住房和就业机会二、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森林生态学。
森林生态学是研究森林及其与其他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关注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以及森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过程的保护和管理。
森林生态学对于理解森林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间相互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2. 举例说明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
森林生态系统中存在许多相互关系,例如食物链。
食物链描述了食物的能量传递过程,其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被传递给食草动物,然后再被食肉动物捕食。
这种食物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维持了生物群落的稳定。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0246d284254b35eefd340a.png)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一、名次解释1.生态梯度:生物群落沿一环境梯度的变化序列称为群落梯度,环境梯度与群落梯度的综合称为生态梯度。
2.生活型:生活型是指植物长期在一定环境综合影响下所呈现的适应形态特征。
或者,生活型是指植物地上部分的高度与其多年生组织(冬季或旱季休眠并可存活到下一个生长季节)之间的关系。
3.最小面积:包含群落中最大物种数的最小面积称为最小面积。
4.蒸发散:土壤水经植被蒸腾和地表水分蒸发进入大气,植被的蒸腾和蒸发作用称为蒸发散。
5.竞争排斥原理:又称为高斯(Gause)假说,指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物种不能同时同地生活在一起,一个物种必将取代另一个物种。
6.种群:在一定的空间内,能够相互杂交、具有一定结构和一定遗传特性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7.生物群落:在某一特定的空间和特定的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
8.温室效应:由于CO2、CH4、H2O等温室气体的存在,大气阻挡了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而使地球表面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之内,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9.生态趋同: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受主导因子的长期作用,产生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
10.三向地带性:随着地球表面各地环境条件的规律性变化,植被类型呈现有规律的带状分布,这种规律表现在纬度、经度和垂直方向上,称为植被分布的三向地带性。
11.净生产力:除去呼吸消耗以后而剩余的有机物的积累速率称为净生产力。
12.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内部化学元素的交换,其空间范围一般不大,植物在系统内就地吸收养分,又通过落叶等归还同一个地方。
13.净初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和空间内,去掉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质之后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14.食物链: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结构。
15.生物量金字塔:表示各营养级生物体的生物量的金字塔图形叫生物量金字塔。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汇总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00a5a7a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d.png)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汇总《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汇总1.森林是什么?答案:森林是由树木、植物和动物组成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森林的特点有哪些?答案:森林的特点包括树木茂密、植物多样性高、动植物丰富、气候温度较低、湿度较高等。
3.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有哪些?答案:森林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土壤、水体等。
4.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哪些?答案: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等。
5.森林的分类有哪些?答案:森林可以根据树种、地理位置和气候等因素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针叶林、阔叶林、热带雨林、温带森林等。
6.森林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答案:森林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森林结构、物种多样性、生态过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
7.森林退化的原因有哪些?答案:森林退化的原因包括过度砍伐、森林火灾、土地开垦、气候变化等。
8.森林保护的措施有哪些?答案:森林保护的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限制砍伐、推行可持续林业管理、加强森林火灾防控等。
9.森林恢复的方法有哪些?答案:森林恢复的方法包括人工造林、天然更新、森林修复等。
10.森林生态学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是什么?答案:森林生态学可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合理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总结:森林生态学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学科,它关注森林的结构、功能和演变过程,以及人类与森林的相互作用。
了解森林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和掌握森林生态学的知识,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为解决森林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动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活型:生活型是指植物长期在一定环境综合影响下所呈现的适应形态特征.或者,生活型是指植物地上部份的高度与其多年生组织之间的关系.之欧侯瑞魂创作2最小面积:能够包括群落绝年夜大都物种的群落的最小面积称为最小面积.3种群:在一定的空间内,能够相互杂交、具有一定结构和一定遗传特性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4生物群落:在特定的空间和特定的生境下,若干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5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所需的养分元素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份流入生物部份,并在分歧营养级间进行传递,然后又回到非生物部份,养分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这种传递过程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6耐性定律:由谢尔福德于1913年提出: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为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其中包括最适生存区.7叶面积指数:一定土空中积上所有植物叶概况积与所占土空中积的比率8环境因子:环境中所有可分解的组成要素9食物链:能量或食物依存关系具有高度的次第性,每一生物获取能量均有特定的来源.这种能量转换连续依赖的次第称为食物链或营养链.由于生物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而形成的链锁状结构.10顶级群落:一个群落演替到达稳定成熟的群落叫顶级群落.11生物量:任一时间某一处所某一种群、营养级或某一生态系统有机物质的总量.12环境容纳量:对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年夜种群值以k暗示,当种群到达k 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值为环境容纳量.13生态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地域,种群不竭扩年夜,分布区逐步稳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叫生态入侵.14原生演替: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芜原上的群落演替.15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耐受性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16建群种:群落中存在于主要条理中的优势种.17生态因子: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叫生态因子.19种间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发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二、简答题1.举例说明生态因子间的赔偿作用和不成替代性?答:生态因子的赔偿作用是指,当一种生态因子的数量缺乏时,可以通过另一因子的加强而获得赔偿.如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增加CO2的浓度可在一定水平上缓解光照的缺乏;不成替代性是指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完全由另一因子来替代.如光合作用中,CO2浓度的增加其实不能完全替代光照的作用.2.简述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及其呵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答:生物多样性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植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条理: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意义:直接经济价值;间接经济价值;备择价值;存在价值等.3.森林群落的退化过程与森林群落的恢复过程有何分歧?答:森林群落的退化过程是森林群落的逆行演替过程,有如下特征:群落结构简单化;群落生产力逐渐降低;群落环境湿生化或旱化;对土地的利用不充沛,对环境的影响作用减弱;物种多样性降低.森林群落的恢复过程实际是森林群落的进展演替过程,有如下特征:土壤顺行发展,厚度增加,肥力提高;对环境具有强烈的改造作用,形成特有的群落环境;群落向中生化的方向发展;森林群落结构日趋复杂化;物种多样性增加,群落生产力提高4.森林生态系统一般由哪几部份组成,每一部份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如何?答:包括森林植物、植物、微生物及无机环境四部份.森林植物吸收太阳辐射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干物质及贮存能量;植物取食植物或其他植物,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传递;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质,并将其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供再次利用;无机环境提供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需的能量、物质.5.写出身物种群的指数增长模型及逻辑斯蒂增长模型,并分别介绍其生物学意义?答:指数增长模型为dN/dt=rN或N t=N0e rt,其中,r为瞬时增长率;N t为t时刻的种群数量;N0为初始时刻的种群数量;e为自然对数的底(2.718).指数增长模型描述的是种群在没有环境资源限制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过程.逻辑斯蒂增长模型为为环境容纳量,其他各项含义同上式.逻辑斯蒂增长模型描述的是种群在一定环境资源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过程.6.简述旱生植物有哪些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形态及生理特征?答:形态特征:根系发达;叶子变小或变厚;叶细胞小,细胞壁增厚;气孔变小,排列更紧密,深陷;叶面被毛;角质层加厚;栅栏组织发达,海绵组织不发达;细胞间隙变小.生理特征:含糖量高,淀粉与糖的比率降低;细胞液浓度年夜,渗透势低;原生质透性高;单元叶面积光合作用速率高;对萎蔫的抵当力强;开花结实早;寿命长等.8.何为植被分布的三向地带性,简述其发生的原因?答:随着地球概况环境条件的不同,植被类型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暗示在纬度、经度和垂直方向上,合称为三向地带性.植被在纬度方向上的变动规律主要是纬度方向上温度变动的结果;经度方向上主要是由临海到内陆水分条件变动的结果;垂直方向上,温度或降水都呈有规律的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了垂直方向上的植被分布.9.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维持自身稳定平衡的机制?答: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总是趋向于内部坚持一定的平衡关系,使系统内部各成分间处于相互协调稳定的状态,生态系统是通过负反馈机制来维持自身稳定平衡的,负反馈是指某一过程的结果反过来抑制这一过程的进行的现象.如,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与草食植物的数量是相对平衡的,由于某种原因招致草食植物数量增加后,草食植物数量的增加肯定招致草原生产力的下降,反过来会招致草食植物数量的下降,又会增进草原生产力的恢复.最后重新达回到一种稳定平衡状态.10.简述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并说明其生态意义?答:森林的垂直结构是指森林群落地上与地下的分层结构,地上包括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衣层;地下指分歧植物根系的垂直分布.意义: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减缓了竞争.11.简述森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效能?答:未经干扰的天然森林生态系统内,养分能够有效地积累和保管;贫养土地上森林对养分的坚持能力可以弥补养分缺乏的问题.森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效能,为以后的环境问题提供一种可能的解决法子.12.说明林分密度调节机制及其意义?①减少每株林木获得水分和养分能力,用每株林木的缓慢生长,坚持现有种群数量不变.②不竭减少林木株数,坚持林分稳定性,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优良个体上.13.举例说明森林演替①森林演替是指在一个地段上,一种森林被另一种森林所替代的过程.14.森林植物群落的空间格局有哪几种?分别说明其特征.①群丛间彼此互相排斥,重叠部份窄.②群丛间彼此互相排斥,重叠部份宽.③在一个层内互相排斥,可是分歧层之间缺乏关联.④在一个层内互相排斥,但层内重叠部份宽.⑤乔木层树种分布重叠部份宽,而低矮的植被层暗示出明显的成群现象.⑥各层均不见任何成群现象或互相排斥的情况.⑦种沿环境梯度变动暗示出上述6种格局的各种配合.15.何谓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①恒定性②继续性③惯性④伸缩性⑤振幅⑥循环稳定性⑦轨道稳定性①森林凋零物分解太慢,归还森林的年夜部份养分长时期不能介入流通,养分循环和森林生产力就会下降.未分解的凋零物长期积累在森林地被物里,对土壤有不良影响.过厚的死地被物可能太湿,酸度年夜,生长季节里地温也低,这样根系的发育不良,林木得不到更多的养分,生长缓慢.②若凋零物分解太快,释放的养分过多,植物和土壤也难以将其保管住,养分将会从根际淋洗失落.过快的分解造成有机物质的损失,也会招致土壤理化性质的恶化,土壤肥力和抗侵蚀能力降低,以及土壤其他方面的不良后果.17.地形要素的生态作用(1)坡向主要影响光照强度和日照时数,并引起温度、水分和土壤条件的变动.南坡植物多为喜光的阳性植物,暗示出一定水平的旱生特征;北坡植物多为喜湿、耐阴的种类.(2)坡度的陡缓,控制着水分的运动,控制着物质的淋溶、侵蚀的强弱以及土壤的厚度、颗粒年夜小、养分的几多,并影响着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和形态.(3)坡位分歧,其阳光、水分和土壤状况也有很年夜不同.一般来讲,从山脊到坡角,整个生境朝着阴暗、湿润的方向发展.(4)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动山地的光照强度、气候、土壤发生变动,对生物的类型和分布发生相应地影响.山体越高,相对高差越年夜,垂直地带谱越完整,动植物类型越多.18.测定低级生产量的方法有哪些?收获量测定法、氧气测定法、co2测定法、放射性标识表记标帜物测定法、叶绿素测定法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20.简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途径(1)陆地:年夜气co2经陆生植物光合作用进入生物体内,经过食物网内各级生物的呼吸分解,又以co2形式进入年夜气.另有一部份固定在生物体内的碳经燃烧重新返回年夜气.(2)水域:溶解在水中的co2经水生植物光合作用进入食物网,经过各级生物的呼吸分解,又以co2形式进入水体.(3)水体中co2和年夜气中co2通过扩散而相互交换,化石燃料燃烧向年夜气释放co2介入生态系统碳循环,生物残体也可沉入海底或湖底而离开生态系统碳循环.三、论述题1.论述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以及如何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答: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年夜气吸收CO2,合成有机物质,一部份存贮在植物体内,其中一部份被消费者取食在食物链中进行传递,植物与植物体内的碳最后通过微生物的分解重新释放到年夜气中;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CO2的同时,也通过呼吸作用向年夜气释放CO2.一个具体的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碳源还是一个碳汇,主要是比力森林生态系统的碳的总的吸收速率和总释放速率,吸收速率如果年夜于释放速率,该森林为碳汇,如果相反,则是碳源.总吸收速率与总释放速率的差为可用净光合速率与森林土壤的呼吸速率之差,可用这一差值来评价森林生态系统调节年夜气的作用.2.有人说森林是一个“小水库”,有人说森林是一个“抽水机”,试分析这两种说法存在原因,并谈谈你自己的观点?答:两种说法都有事理:(1)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原因在于:对土壤物理特性的改变;枯落物的吸水作用,森林植物对水循环的影响等.由于具有水源涵养作用,森林可以延长流域的出水期,在非降雨季节仍有水流出,所以森林是小水库.(2)森林也是抽水机森林的存在可以增加林地的蒸发散量,增加水的消耗量,使从流域流出的水量减少,因此,森林也是抽水机.观察者所处位置分歧,对森林的这两方面作用的认识分歧.3.在1998年长江、嫩江及松花江等水系发生水灾之后,我国实施了“天然林呵护工程”,用你所学的生态学知识论述其意义?答:森林植被的水土坚持作用也受到了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泥沙含量增加,招致河床不竭提高,蓄洪能力不竭降低.因此森林植被破坏是招致这次洪水发生的重要原因.原因如下:(1)林冠截留使林内的降雨强度减小;(2)死地被物吸收年夜量的降水;(3)林冠层和死地被物对地表土壤及土壤孔隙结构有呵护作用;(4)森林土壤腐殖质多,土壤疏松,年夜孔隙多,有利于降水的入渗;(5)树干、枯落物、下木及活地被物的阻挡作用使地表径流减弱;.同时,天然林除具有上述的作用之外,它还有维持物种多样性,调节气候、提供木材及其他野生产物等多方面的作用,实施天然林呵护工程可以使天然林的各种作用获得很好的呵护和发挥(5分).纵上所述,实施“天然林呵护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地球正在变暖”已经成为一个为年夜大都科学家所接受的共识,论述其发生的原因及森林生态系统在抑制地球变暖方面的作用?答:原因在于地球年夜气中CO2、CH4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其中CO2浓度的增加最为明显.地球概况温度之所以能够坚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之内是由于“温室效应”的存在,由于CO2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使得“温室效应”获得加强,招致地球温度逐渐增加.地增加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化石燃料的燃烧和陆地生态系统,主要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抑制温室效应的发生.通过人工造林或恢复被破坏的森林生态系统,来增加森林的覆被率;通过各种方法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呵护现有的各种森林生态系统,以延缓已固定碳的释放过程.5. 论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呵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答:生物多样性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植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意义:1).各种生物组成的生物总体控制和调节着影响地球环境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共同维持着一个适合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生存的地球环境.2).各种生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及各种原资料.3).各种生物组成的丰富的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休憩的场所,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4).许多生物可能具有我们尚未发现的某些功能或特另外遗传信息,这些功能和遗传信息在未来将被开发和利用.5).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保证了无论发生什么样的灾害,总会有一些物种保管下来,继续它们的功能,使自然界的静态平衡不致遭到破坏.6.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特征论述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结构标识表记标帜和功能标识表记标帜及其恢复手段①结构标识表记标帜: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分布格局、生态位宽度、数量静态变动.②功能标识表记标帜:生物量与生产力、环境特征和效益、土壤植物物种多样性、演替方向.③恢复手段:加快森林生态战略工程的建设.现有天然林的呵护.积极推广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7.以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为例,分析说明一个生态系统的实质特征(1)从范围看,任何一个森林生态系统部份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2)从生物与非生物关系看,森林中的乔木、灌木和草被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质,各种植食性植物依赖绿色植物而生存,植食性植物又是肉食性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来源;(3)通过这种营养联系,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才华形成一个自然系统.在这个自然系统中,物质不竭地循环,能量不竭地流动.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8.论述陆地生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并举例.陆地生物群落地带性分布规律有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又包括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1)纬度地带性是由于热量带沿纬度变动而变动,招致群落类型也随纬度变动依次更替,如亚洲年夜陆东岸从赤道向北极依次是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南方针叶林-苔原.(2)经度地带性是由于降水自沿海向内陆依次减少招致群落类型沿经度方向依次更替,如亚洲温带年夜陆东岸,由沿海向内陆依次是森林-草原-荒漠.(3)垂直地带性是由于山地随海拔升高,温度和降水依次变动从而招致群落类型自下而上依次更替,如马来西亚的基那巴卢山,从下向上依次是山地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针叶林-高山灌丛.一方面,使群落暗示为逐渐改变的连续带.(1).自然群落的鸿沟在大都情形下是不清晰的. 虽然在池边、海岸有比力明显的鸿沟,在此植被是间断的,群落鸿沟是彼此交错、逐渐过渡的. (2).通常每一物种都有其他物种相伴呈现,彼其间分布重叠.(3).一些物种只在某一特定环境中繁荣,另一些种适应性和分布很广.(4).某一物种在某一特定群落中占优势,而另一种在另外群落中占优势.另一方面.(1).每一群落与邻近的很相似,随着距离的加年夜,区别也就变年夜.有时,上层优势植物已酿成另一种,但其林冠下的植物仍是有机结合的群落.(2).群落连续体也必需有端,一真个物种组合与另一端肯定有显明区别.因此,可以以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由此可见:(1).群落的连续性其实纷歧定要排斥不连续性或间断性.(2).群落组成随环境梯度的逐渐变动其实纷歧定要排斥各种群落的相对自力性.(3).邻近群落的相似性也纷歧定要排斥相隔远的群落间明显的不相似性.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及其相互转化,渐变的积累可以形成突变,这是对峙统一的体现.从这种哲学观点动身,个体论与机体论的对峙,也纷歧定要互相排斥,不成两立.(1)环境变动无论是群落内部环境还是气候环境都是影响植物个体、种群生存和群落建立与继续存在的基本力量.环境变动肯定引起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变动,使业已建立的植被稳定性受到破坏.(2) 物种侵入新侵入的物种由于其在资源利用、繁殖扩散等方面共同的生理功能会与原来物种形成新的竞争格局,并改变群落的结构,进而使群落的功能发生改变.(3)人为活动人为干扰可能改变群落的物理环境,也可能改变群落的物种组成,从而使已经建立的植被的稳定性受到威胁.人为干扰对植被的作用和影响还与干扰的形式和强度有关.例如:放牧对草原群落的影响与放牧强度有关.适度的人为干扰对某些植被类型的稳定有积极作用.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森林:森林是由其组成部份——生物(包括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植物、微生物等)与周围环境(光、水、土壤等)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3、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4、森林生态学:简单地说是研究以树木和其它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森林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5森林生态系统学:把森林作为森林生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来研究,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变,研究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过程,系统输入和输出的静态平衡.6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个体或生物群体周围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7生境(habitat)是指植物或群落生长的具体地段的环境因子的综合8环境因子:环境中所有可分解的组成要素9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10生存因子: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成缺少的环境要素11火因子:林火行为(火强度、火焰高度、蔓延速度等)特性对森林生物所发生的各种影响12主导因子:组成生境所有的生态因子,都为植物直接或间接所必需,但在一定条件下肯定有一个或两个起主导作用,这种起主要作用的因子13限制因子:在诸多的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越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限制其生存、生长、发育、繁殖或扩散的因子14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缺乏或过多,超越了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就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15贝格曼(Bergman)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域的恒温植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域的同类个体年夜16阿伦定律:恒温植物身体的突出部份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高温环境下有变小变短的趋势17适应:生物有适应环境变动的能力,也就是说当外界条件变动时生物能坚持自己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的稳定性.18适应性:是指生物适应环境的水平.19适应组合:生物对一组特定环境条件的适应暗示出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这一整套协同的适应特性.20趋同适应(生活型)分歧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暗示出相似的适应性特征的现象21生活型:按趋同作用的结果,对生物进行划分获得的类型22趋异适应:亲缘关系相近的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分歧的环境条件下暗示出分歧的适应特征的现象23生态型: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分歧的可以遗传的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