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联想测验

合集下载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1.内隐联想测验的由来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Greenwald等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通过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评价性联系从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其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

众所周知,内隐社会认知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发生的一种自动化的过程。

正是由于其无意识、自动化的特征,很难通过传统的自陈式的测外显态度的方法来进行直接测量,而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传统的常用的用于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较的间接测量方法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反应时法、情景测验法、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某些方法等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情景测验法等存在难以定量分析、主观性太强、对实验者本身素质要求太高、说服力不够强等问题;也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则存在只能涉及社会认知的知觉层面而难以深入的问题。

我们认为在社会认知研究中,由于所呈现的刺激多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其必然引起被试心理的复杂反应,这些刺激可能与内在需要或内隐态度相一致,也可能与之相矛盾,刺激所暗含的社会意义不同,被试的加工过程的复杂程度就会不同,从而反应时的长短就会不同。

在快速反应条件下,被试对刺激的反应形式是很难有意识控制的,在这种条件下所获得的社会认知结果通常认为是内隐的。

并且,此前反应时法已经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Greenwald 等在既有的反应时范式的基础之上,对传统的反应时方法加以改进和发展,于1998年提出了一种新的间接测量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2.内隐联想测验的实验范式2.1 实验原理与基本思想内隐联想测验在生理上是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的。

该模型认为信息被储存在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结点上,因而可以通过测量两概念在此类神经联系上的距离来测量这两者的联系。

内隐联想测验1

内隐联想测验1

1.2.2内隐态度概述1.2.2.1态度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等对象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人格倾向。

态度作为个体的一种内在结构,为大多数心理学家所接受的看法是: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比较稳定且相对持久的个人内在结构[7]。

其中:认知成分是态度所指向的对象,该对象可以是具体事物或事件,也可以是抽象概念;情感成分是个体对态度对象好恶的心理倾向,同时也是对该对象积极或消极的评价;意向成分则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作出某种反应。

这种观点被称作态度的三元论[8]。

Allport(1935)在其《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背景》一书中提出态度的“很明显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个体对环境的总结,从而作为反应的倾向和准备状态。

1.2.2.2内隐态度美国心理学家Greenwald A.G.和Banaji M.R.(1995)首次提出内隐态度的概念,认为内隐态度指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的一种无意识痕迹,这种痕迹或其影响是个体在意识水平上无从知觉的,但它又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对象的情感取向、认识水平和行为[9]。

杨治良等(1996,1997)运用内隐记忆中的任务分离逻辑,对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关系进行先驱性的探讨。

结果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并不一致,实验开创性地证明内隐态度可以测量,而且证明态度的无意识或内隐成份[8]。

1.2.2.3内隐态度对行为的影响Wilson等人(2000)提出的双重态度模型认为:当新的态度形成时,旧的态度并未消失,而是被压抑到内隐层次里,二者以意识为分界线。

内隐态度是自动激活的稳定评价,占用极少的认知资源和注意力;外显态度是经常变化的、对情景敏感的构思,两者共存于记忆中[10]。

如果资源和动机充足,外显态度会影响个体的精细的、周密思虑过的行为反应,但如果条件不允许(时间压力)或动机不足,内隐态度则更具影响性,它会无意识地系统地影响非言语行为(non-verbal behavior)即个体难以主动控制的行为或个体以为不反映态度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难以消除[10]。

内隐联想测验实验报告

内隐联想测验实验报告

内隐联想测验实验报告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了解内隐联想的性质和应用,通过内隐联想测验探究被试对文字和图片的反应时间和正确性。

在本次实验中,选择了“食物”这一主题,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是文字组,另一组是图片组,分别进行测验。

实验过程所有被试均在同一房间内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1. 先进行简单的训练,向被试展示一组显示数字的屏幕,在屏幕的上部或下部会出现一个方块,被试需要通过按键来选择是数字“0”还是“1”。

该训练过程为了让被试适应实验,将他们引入状态,并使他们了解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做出反应。

2. 测量内隐联想,向被试展示两个屏幕,每个屏幕显示一个特定的食物。

在第二个屏幕的上部或下部,会出现一个方块,在这个方块上显示上面屏幕的其中一个食物画面,被试需要判断方块上显示的食物是否与屏幕下方的另一个食物有内隐联想。

如果有,则按下“1”键,否则按下“0”键。

该测量过程共进行了100次。

3. 测试内隐联想的存在性。

相比于步骤二,这一步会增加一些干扰因素,比如随机改变上下屏幕的顺序、增加同义词和相似词等。

这些干扰因素可能会影响被试的答案,测试其内隐联想的存在性。

该测试过程同样进行了100次。

实验结果在步骤二中,文字组被试的平均反应时间为 760 ms,标准差为 104 ms,图片组的平均反应时间为 570 ms,标准差为 75 ms。

在步骤三中,文字组被试的平均反应时间为 790 ms,标准差为 100 ms,图片组的平均反应时间为 600 ms,标准差为 70 ms。

从结果来看,图片组被试较文字组被试有更快的反应时间。

在步骤二中,文字组被试的正确率为 82.9%,其中最高的正确率是 92%,最低的正确率为 68%。

图片组被试的正确率为 94.5%,其中最高的正确率是 100%,最低的正确率为84%。

在步骤三中,文字组被试的正确率为 81.5%,其中最高的正确率是 92%,最低的正确率为 64%。

图片组被试的正确率为 95.1%,其中最高的正确率是 100%,最低的正确率为 85%。

女性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内隐联想测验大全

女性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内隐联想测验大全
• 原理: 基于“信息加工过程的速度和信息关联程度成正比”这一观点,
通过测量反应时来决定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关联强度。 概念词和属性词关系与内隐的态度一致程度(相容)越高,联系
越紧密,辨别归类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就越高,反应时越短;而概念词 和属性词关系与内隐的态度不一致程度(不相容相容)越高,认知冲 突越严重,反应时自然会更长。
的内隐关联程度;
3. BPD女性有着同等强度且高水平的羞耻、焦虑内隐自我概念,这说明BPD 女性在大范围的消极情绪中都有着情绪上的障碍;
• 关于第三个假设:通过内隐的认知图式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有着羞耻 倾向的内隐自我概念的个体可能会表现出低自尊、低生活质量、高愤怒 和冲动性。
1. BPD的显著特征和不容易被个体所自觉意识到的内隐的羞耻有很大的关系 ;
• 她的性关系也有很大的问题。她可以在短时间内发展出强烈的吸引、投入和依赖感,但很快她又 会觉得情人让自己失望,觉得自己被忽视。确实,她的一些情人是忽视了她,还会骂人,但他们 都觉得自已无法忍受这种不可避免的强烈冲突以及她的愤怒。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四个核心要素:
1. 难以建立稳固的自我同一性: 边缘型人格具有不稳定的自我感,从而就非常依赖他们与他人的关系来获得对自己的认同感。因 此,他们独自一人时就会过得很艰难,亲密关系破裂时他们会感到难以承受。
研究结果再次验证:羞耻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一种核心特 征,可以对个体的生活产生重大的破坏;在精神病理学的治疗 过程中,要关注羞耻的外显行为,更要关注内隐的羞耻倾向。
我的报告到此结束, 谢谢老师和 同学们的观看!
• 30名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 女性,均为门诊患者,且未伴 有BAD症状 (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女性也很有 可能因为害怕丢脸或受到贬低 而有羞耻倾向的认知。)

内隐联想测验实验报告

内隐联想测验实验报告

内隐联想测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内隐联想测验的可靠性和效度,并通过实验结果对被试的认知心理进行评估。

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本实验对象为20名大学生,其中10名男性和10名女性。

2. 测验材料:采用了一份内隐联想测验,测验包括两个任务,分别是颜色命名任务和单词命名任务。

该测验使用了称为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的标准内隐联想测验。

3. 实验步骤:每位被试需完成颜色命名任务和单词命名任务。

在颜色命名任务中,被试需要将红色和绿色的方块分别与正面和负面的词汇进行配对。

在单词命名任务中,被试需要将正面和负面的词汇分别与“好”和“坏”两个评价词汇进行配对。

被试需按照图像出现的快慢配对。

4. 数据处理:通过计算被试在两个任务中的平均反应时间和错误率,运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测验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1. 可靠性:通过计算颜色命名任务和单词命名任务的Cronbach's α系数,仅有颜色命名任务的Cronbach's α系数达到较高的水平(α=0.83),单词命名任务的Cronbach's α系数略低(α=0.65),因此颜色命名任务可靠性较高。

2. 有效性:本实验比较了男女被试在两个任务中的平均反应时间和错误率,结果发现男女被试在两个任务中表现无显著差异。

此外,本实验还对两个任务中正面与负面词汇的反应时间和错误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颜色命名任务中正面词汇和红色方块的配对更快,错误率更低,在单词命名任务中,正面词汇和“好”词汇的配对更快,错误率更低。

3. 被试评估:综合考虑反应时间和错误率的结果,对被试进行了测评。

结果表明有5名被试存在潜在的特别偏好或厌恶,如“喜欢男性、黑色和医生”,“厌恶老人、蛋糕和糖果”等。

结论:本实验通过内隐联想测验探究被试的潜在认知心理,在可靠性和有效性方面得出较为满意的结果。

同时,本实验结果为进行更深入的认知心理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数据和思路。

内隐联想测验-性别刻板印象

内隐联想测验-性别刻板印象

软件直接得出D值。 根据D值大小可以判 断被试内隐态度。
结果解释
• 被试:本科大学生30名,其中男15名,女15名 • 工具:安装了“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软件 的智能手机 • 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是由Harvard University开发,详情可浏览Project Implicit的 网页: • https:///implicit/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招募的被试较少,因此不能代表总体 水平。
• 不可避免的环境干扰
谢谢
实验结果
性别内隐联系测试 0.8 0.6 反 0.4 应 0.2 时 0 差 -0.2 值 -0.4 -0.6 -0.8 性别
反应时差值
男 2 男 4 男 6 男 8 男 10 男 12 男 14
女 1 女 3 女 5 女 7 女 9 女 11 女 13 女 15
反应时差≥0的被试有21人 反应时差≤0的被试有9人 结论: 将女性和家庭、男性与事业联系在 一起的刻板印象出现在大多数被试上。
讨论
• 工具
我们的实验使用安装了“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软件 的智能手机,可能反应时间测量不够精准。另此软件是英 语版本,对母语非英语的被试来说,反应时更长。
• 疲劳效应
• 样本过小
由于不相容组在第三、四步进行,相容组在第六、七组进 行,所以有被试的不相容组分数较高。
STEP 3 不相容性别-事业联合辨别 操作任务: 家庭(family)——left 男(male)——left 事业(career)——right 女(female)——right 样例:
STEP 4 此部分与上一部 分内容一致。

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

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

以对女性的态度为例,来说明SC-IAT的设计程序
反应
组块 1 2 3 4 刺激数 24 72 24 72 功能 练习 测验 练习 测验
按左键的词
积极的+女性 积极的+女性 积极的 积极的
按右键的词
消极的 消极的 消极的+女性 消极的+女性
• 女性SC-IAT由两个阶段组成,每个阶段由24个练习测验和紧接着的72个试 验测(24个测验为一块,共3块)验组成。 • 在第一个阶段(女性+积极的词),将女性的词语和积极的词分类在左键上, 消极的词被分类在右键上。为了预防形成反应偏差,女性的词语,积极的词 和消极的词不以相等的频率呈现,而是以7:7:10 的比率呈现,以至于有 58%的正确反应在左键上,42%的正确反应在右键上。 • 在第二个阶段(女性+消极的词),积极的词被分类在左键上,女性的词语 和消极的词被分类在右键上。女性的词语,积极的词和消极的词以7:10:7 的比率呈现,以至于有42%的正确反应在左键上,58%的正确反应在右键上。
• 内隐效应分析
1. 将所有被试的相容任务反应时与不相容任务反应时进行 比较,并作配对t 检验,结果见表2。不论是男生还是女 生,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都显著高于相容任务反应时, 说明内隐效应显著,并且大学生在内隐层面对身边群体 是认同的。
2. 分别计算D 分数,男生的D 分数为0.317,女生的D 分数为 0.343,两者差异t 检验值为0.284,P>0.05。
• 信度分析 1. 根据Karpinski 的SC-IAT 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计算方法,将每位被试的测试数据按奇偶 分成两部分(比如相容任务中48 个测试就 分成2 个24 次),分别计算相容任务与不 相容任务的平均反应时,并求二者的差值 。这样每位被试就有两个差值。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1.内隐联想测验的由来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Greenwald等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通过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评价性联系从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其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

众所周知,内隐社会认知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发生的一种自动化的过程。

正是由于其无意识、自动化的特征,很难通过传统的自陈式的测外显态度的方法来进行直接测量,而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传统的常用的用于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较的间接测量方法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反应时法、情景测验法、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某些方法等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情景测验法等存在难以定量分析、主观性太强、对实验者本身素质要求太高、说服力不够强等问题;也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则存在只能涉及社会认知的知觉层面而难以深入的问题。

我们认为在社会认知研究中,由于所呈现的刺激多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其必然引起被试心理的复杂反应,这些刺激可能与内在需要或内隐态度相一致,也可能与之相矛盾,刺激所暗含的社会意义不同,被试的加工过程的复杂程度就会不同,从而反应时的长短就会不同。

在快速反应条件下,被试对刺激的反应形式是很难有意识控制的,在这种条件下所获得的社会认知结果通常认为是内隐的。

并且,此前反应时法已经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Greenwald 等在既有的反应时范式的基础之上,对传统的反应时方法加以改进和发展,于1998年提出了一种新的间接测量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2.内隐联想测验的实验范式2.1 实验原理与基本思想内隐联想测验在生理上是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的。

该模型认为信息被储存在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结点上,因而可以通过测量两概念在此类神经联系上的距离来测量这两者的联系。

内隐联想测验信度、效度及原理

内隐联想测验信度、效度及原理

内隐联想测验信度、效度及原理一、本文概述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一种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心理测量方法,主要用于评估个体对特定对象或概念的内隐态度。

自其诞生以来,IAT因其独特的非自我报告特性,即能够在个体无意识的情况下揭示其真实态度,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然而,任何一种测量方法都需要经过严格的信度、效度检验,才能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和分析内隐联想测验的信度、效度及其背后的原理,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章首先将对内隐联想测验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流程进行简要介绍,帮助读者了解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操作要点。

随后,文章将重点探讨内隐联想测验的信度问题,包括其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等,分析影响信度的因素及如何提高测验的稳定性。

在效度方面,文章将关注内隐联想测验的构念效度、预测效度等,通过对比研究验证其在不同领域、不同人群中的应用效果。

文章将深入挖掘内隐联想测验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探讨其与传统显性测验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其在揭示个体内隐态度方面的独特优势。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套完整的内隐联想测验信度、效度及原理的分析框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我们也期望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进一步推动内隐联想测验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二、内隐联想测验的基本原理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一种用于测量个体内隐态度或内隐偏见的心理学实验方法。

它基于认知心理学中的联结主义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结构是由各种概念之间的联结形成的,这些联结强度决定了个体对特定刺激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内隐联想测验的基本原理在于,通过测量个体对两个概念(如自我和积极评价词汇)之间的联结强度,来推断其内隐态度或偏见。

实验过程中,被试者需要完成一系列快速的分类任务,这些任务要求他们将特定的刺激(如词汇、图片等)归类到不同的类别中。

内隐联想测验(IAT)

内隐联想测验(IAT)

SC-IAT分数计算
采用Karpinski 等2006 年在研究中所使用的SCIAT 分数计算方法。 1. 反应时高于10000ms,低于350ms 的实验删除 。 2. 对于错误反应的反应时进行修改, 将其替换 成其所属组块的正确反应的平均反应时加上 400ms 的惩罚。 3. 计算相容任务与不相容任务的平均反应时之 差,再除以所有正确反应的反应时的标准差 ,所得数值叫作D 分数,用该D 分数来代表内 隐效应。
• 在对测量结果的解释上,较高的IAT效应可能是因为被试对两类 态度目标分别为积极的和消极的态度,但也可能对两者都是积极 的或都是消极的态度,只是程度不同。这样就会出现解释的多种 可能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无法获得关于被试态度的可靠信息。
仪 态
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
• SC-IAT是Karpinski和Lytle针对内隐联 想测验的不足而进行的一种修正, 用来测量和单一态度对象之间的联 结强度。 • SC-IAT被修正后能够用来对内隐刻 板印象和内隐社会认知的其他方面 进行测量。如对内隐性别态度、性 别同一性和自尊的测量。
• 内隐效应分析
1. 将所有被试的相容任务反应时与不相容任务反应时进行 比较,并作配对t 检验,结果见表2。不论是男生还是女 生,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都显著高于相容任务反应时, 说明内隐效应显著,并且大学生在内隐层面对身边群体 是认同的。
2. 分别计算D 分数,男生的D 分数为0.317,女生的D 分数为 0.343,两者差异t 检验值为0.284,P>0.05。
单属性内隐联想测验(SA-IAT)
• SA-IAT也是Penke,Eichstaedt和Asendorpf于 2006年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的一种修正方 案,它借鉴了ST-IAT的思想,但是选择的不是 单类目标概念,而是选择使用单类属性概念

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联想测验

当然,内隐联想测验也有自身的缺点,在广泛应用到实践中之前还需要进行改进。首先,内隐联想测验只能测量个体对两个相反概念的相对态度评价,例如黑人和白人、外向和内向、成功和失败。其次,内隐联想测验在测量时需要尽量避免外在因素对被测者注意力的干扰,对施测环境有比较高的要求。另外,IAT还未被广泛应用于组织测量之中,对它的预测效度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仔细考察。
但是如前所述,内隐联想测验操作简单,测量和计分程序标准化,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最为重要的是它避免了印象管理的干扰,拥有传统心理测量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尽管它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相信随着组织管理者对内隐测量方法重视程度的提高,必然会加速测量技术的改进,届时内隐联想测验一定可以在企业人事测量领域发挥出巨大的价值。
全新的内隐测量技术――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联想测验是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的,该模型认为信息被储存在大脑中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组织起来的、彼此联系的神经节点上,因而可以通过测量两个节点联结的紧密程度来考察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而内隐态度、内隐人格等心理结构都建立在这种概念间的联结之上。
内隐联想测验的测量原理很简单:人们用相同的反应键对头脑中联系紧密的两个概念进行判断的反应时,要小于用相同的反应键去判断联系不紧密的两个概念的反应时。具体的实验任务要求被试用两个反应键对代表两对概念的词汇进行归类,例如花朵和昆虫这一对概念以及积极和消极这一对概念。每个概念都由若干个词表示,计算机屏幕中央会随机呈现这些词,要求被试者根据要求,通过按键将代表不同概念的词准确归入每个概念的类别中,程序自动记录被试者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如果花朵和积极两个概念的联系比花朵和消极的联系更紧密、而昆虫和消极的联系比昆虫和积极的联系更紧密的话,相容归类任务(即花朵词和积极词使用相同的反应键,昆虫词和消极词使用相同的反应键)就要比不相容归类任务(即花朵词和消极词使用相同反应键,而昆虫词和积极词使用相同的反应键)更容易完成,反应时也较快。最后程序给出的IAT分数就是不相容组的反应时与相容组的反应时之差,反映了不同概念在个体头脑中联结的相对紧密程度。如果花朵与积极联结的更紧密,而昆虫与消极的联结更紧密,就说明被试者对花朵的态度评价比对昆虫的态度评价要高。依据这个原理,在IAT程序中使用不同的概念词,就可以将IAT应用在对态度、自尊和人格等不同心理结构的测量上。

内隐联想测验(IAT)

内隐联想测验(IAT)

消极的
3 24 练习
积极的
消极的+女性
4 72 测验
积极的
消极的+女性
• SC-IAT的信度 • 在SC-IAT中,Karpinski通过三个不同的态度对象研究(对碳酸 饮料的偏好、自尊水平、对种族的态度),测得SC-IAT的内部一 致性是合理的,信度系数的范围是从0.55到0.85,平均信度系数 为0.69。 • 这些信度系数和在这些研究中使用的IAT的内部一致性是相似的, IAT的信度系数的范围是从0.58到0.82,平均信度系数为0.73。 这与在以前的研究中从IAT观测到的内部一致性也是相似的。 • 另外,Karpinski还通过对女性态度的研究,测查了SC-IAT在伪 造或自我陈述关注时的易感性。发现当被试试图在SC-IAT上自我 呈现一种态度时,他们中的许多人就会产生高错误率。一旦具有 大错误率的被试从样本中除去,将只存在小的,不显著的自我陈 述结果(d = 0.24)。这些结果和早先的对IAT的研究相一致,表 明在SC-IAT上也可能存在小的伪造或自我陈述的结果。总的来说, 这些发现为SC-IAT作为一种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工具的信效度提 供了强大的证据。
以对女性的态度为例,来说明SC-IAT的设计程序
反应 组块 1 2 刺激数 24 72 功能 练习 测验 按左键的词 积极的+女性 积极的+女性 按右键的词 消极的 消极的
3
4
24
72
练习
测验
积极的
积极的
消极的+女性
消极的+女性
• 女性SC-IAT由两个阶段组成,每个阶段由24个练习测验和紧接着的72个试 验测(24个测验为一块,共3块)验组成。 • 在第一个阶段(女性+积极的词),将女性的词语和积极的词分类在左键上, 消极的词被分类在右键上。为了预防形成反应偏差,女性的词语,积极的词 和消极的词不以相等的频率呈现,而是以7:7:10 的比率呈现,以至于有 58%的正确反应在左键上,42%的正确反应在右键上。 • 在第二个阶段(女性+消极的词),积极的词被分类在左键上,女性的词语 和消极的词被分类在右键上。女性的词语,积极的词和消极的词以7:10:7 的比率呈现,以至于有42%的正确反应在左键上,58%的正确反应在右键上。

内隐联想测验影响因素研究

内隐联想测验影响因素研究

内隐联想测验影响因素研究内隐联想测验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评估工具,用于测量个体内隐态度和无意识偏好。

近年来,内隐联想测验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社会认知、心理健康和临床研究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内隐联想测验,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影响因素及研究现状。

内隐联想测验的测量方式对其结果产生直接影响。

目前,最常用的内隐联想测验测量方式是反应时任务,其中包括分类任务和比较任务。

分类任务要求被试者将刺激词归类为积极或消极词汇,而比较任务则要求被试者比较刺激词与标准词的相似程度。

研究发现,不同的测量方式可以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选择合适的测量方式对内隐联想测验的结果至关重要。

任务难度也是影响内隐联想测验结果的重要因素。

任务难度可以通过影响被试者的反应速度和准确率来影响内隐联想测验的结果。

研究发现,当任务难度较高时,被试者的反应速度和准确率都会下降,进而影响内隐联想测验的结果。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合理设置任务难度,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被试者的差异也是影响内隐联想测验结果的重要因素。

被试者的差异可以包括年龄、性别、种族、教育水平等多个方面。

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性别和种族的被试者在内隐联想测验中的表现存在差异。

被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生活经历和价值观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内隐联想测验的结果。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被试者差异,以便得出更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内隐联想测验的可靠性是指其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虽然内隐联想测验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在可靠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例如,内隐联想测验的结果可能受到实验环境、实验程序和被试者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如何提高内隐联想测验的可靠性,以便更准确地测量个体的内隐态度和无意识偏好,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内隐联想测验的有效性是指其能够准确地测量个体的内隐态度和无意识偏好的程度。

虽然内隐联想测验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在有效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内隐联想测验概述-精品文档

内隐联想测验概述-精品文档

内隐联想测验概述-精品文档内隐联想测验概述1. 内隐联想测验(IAT)的提出科学方法的发展推动了理论的进步。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理论的发展。

内隐联想测验是Greenwald 等于1998年提出的。

在社会认知研究中,一般会出现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由于刺激往往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所以被试在对刺激进行反应的时候往往会带有掩饰,从而会出现掩饰效应;第二,由于被试的内省能力有限,从而造成被试不能够对自己真实的态度进行反应。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内隐社会认知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目前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较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投射测验法、传记分析法、情境测验法以及反应时法等。

但是投射测验法、传记分析法、情境测验法却难以进行量化分析,因此难以开展科学的研究。

反应时方法则可以进行量化,从而日益受到特别的关注。

内隐联想测验作为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内隐联想测验本身也引发了许多的研究。

内隐联想测验是一种通过测量目标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联系强度从而对个体的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方法,是反应时范式在社会认知中应用的结果[1]。

我们认为如果刺激所暗示的社会意义与被试的内隐的社会态度或需要相一致,则被试的反应则会易化,从而被试的反应时间将会比较短;如果刺激的暗示意义与被试的内隐的社会态度与需要不相一致,则被试需要更多的心理能量和时间来处理这种不一致,从而做出所要求的反应。

由于在快速反应条件下,被试对刺激的反应形式是很难有意识控制的,这种情况所获得的社会认知结果通常认为是内隐的。

Greenwald等在既有反应时范式的基础之上,对传统的反应时方法加以改进和发展,把实验设计的思想运用于测量之中,于1998年提出了一种新的间接测量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2. 内隐联想测验(IAT)的原理内隐联想测验以概念网络模型为基础,认为在人的知识网络中存在着一个社会认知的网络结构,用不同的节点表示各种事物、概念或评价。

内隐态度测验

内隐态度测验

内隐态度测验内隐联想测验( Implicit attitude Test,简称IAT)是由格林沃尔德(Greenwald)在1998年提出的。

内隐态度测验是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的。

用内隐联想测验研究调查不良行为的态度行为一致性(Using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to investigate attitude-behaviour consistency for stigmatised behaviour) IAT的原理:内隐态度测验在生理上是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的。

该模型认为信息被储存在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结点上,因而可以通过测量两概念在此类神经联系上的距离来测量这两者的联系。

在认知上,内隐态度测验以态度的自动化加工为基础,包括态度的自动化启动和启动的扩散。

内隐态度测验的步骤1.呈现概念词:让被试对花的名字(如,郁金香)和昆虫的名字(如,蜘蛛)归类并做出一定的反应(看到花的名字按F键,看到昆虫的名字按J键);2.呈现属性词:让被试对积极的词汇(如,可爱的)和消极的词汇(如,丑陋的)做出反应(积极词汇按F,消极词汇按J);3联合呈现概念词和属性词:让被试做出反应(花的名字或积极词汇按F,昆虫的名字和消极词汇按J)4.让被试对概念词做出相反的判断(花的名字按J,昆虫的名字按F);5 再次联合呈现概念词和属性词,让被试做出反应(昆虫的名字或积极词汇按F,花的名字或消极词汇按J).使用5减去3就能得出内隐态度。

基本原理为何相容和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之差可以作为内隐联想测验效应呢?依据唐德斯减数法的原理,反应时的不同阶段对应着不同的加工过程,反应时越长,心理加工过程越复杂。

在社会认知研究中,由于所呈现的刺激多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其必然引起被试心理的复杂反应,这些刺激可能与内在需要或内隐态度相一致,也可能与之相矛盾,刺激所暗含的社会意义不同,被试的加工过程的复杂程度就会不同,从而反应时的长短也会不同。

Greenwald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介绍

Greenwald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介绍
2 内隐联想测验的原理
内隐联想测验在生理上是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的 该模型认为[3]信息被储存在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
收稿日期 2002-11-29
339
万方数据
-340-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年
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结点上 因而可以通过测量两概念在此类神经联系上的距离来测量这两者的联 系 在认知上 内隐联想测验以态度的自动化加工为基础 包括态度的自动化启动和启动的扩散[3] 有关 内隐态度的研究表明 对评价性的语义内容的加工是一种在视觉基础之上的自动化过程[4,5] 内隐联想测验 就是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 概念词与属性词 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 继而 对个体的内隐态度进行测量 它也是以反应时为指标 基本过程是呈现一属性词 让被试尽快地进行辨别 归类 即归于某一概念词 并按键反应 反应时被自动地记录下来 概念词(concept words) 如白人 黑 人 和属性词 attributive words 如聪明 愚蠢 之间有两种可能的关系 相容的 compatible 如白 人 聪明 黑人 愚蠢 和不相容的 incompatible 或相反的 如白人 愚蠢 黑人 聪明 所谓相 容 即是指二者的联系与被试内隐的态度一致 或曰对被试而言二者有着紧密且合理的联系 否则为不相 容或相反 当概念词和属性词相容 即其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一致或二者联系较紧密时 此时的辨别归 类在快速条件下更多的为自动化加工 相对容易 因而反应速度快 反应时短 当概念词和属性词不相容 即其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不一致或二者缺乏紧密联系时 往往会导致被试的认知冲突 此时的辨别归类 需进行复杂的意识加工 相对较难 因而反应速度慢 反应时长 不相容条件下的与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时 之差即为内隐态度的指标 这样 概念词和属性词关系与内隐的态度一致程度越高 联系越紧密 辨别归 类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就越高 因而反应时越短 而不相容条件下 认知冲突越严重 反应时自然会更长 其间的差就会更大 表明内隐态度越坚定 可见 内隐联想测验是通过测量概念词— 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 联系 automatic association 强度继而实现对内隐态度的测量 或曰 IAT 程序是通过测量潜在的自动化评 价来寻求对内隐态度的测量 所以内隐联想测验和用来测量自动化的情感或态度的认知启动程序相类似

内隐联想_实验报告

内隐联想_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由Greenwald等人在1998年提出的一种测量个体内隐态度的实验方法。

内隐态度是指个体无意识中存在的,可能影响其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的态度。

本研究旨在通过内隐联想测验,探究被试对于特定社会群体的内隐态度,并分析其与外显态度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方法1. 被试选择:招募50名自愿参与实验的大学生作为被试,其中男性25名,女性25名,年龄在18-25岁之间。

2. 实验材料:选择与性别、种族、地域等社会群体相关的词汇作为实验材料。

词汇分为概念词(如“男性”、“女性”、“黑人”、“白人”等)和属性词(如“优秀”、“聪明”、“懒惰”、“愚笨”等)。

3. 实验流程:- 被试进入实验室,了解实验目的和流程。

- 被试进行颜色命名任务和单词命名任务,以消除疲劳和适应实验环境。

- 进行IAT实验,分为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

- 相容任务:被试需要将概念词和属性词进行匹配,如将“男性”与“优秀”匹配,将“女性”与“懒惰”匹配。

- 不相容任务:被试需要将概念词和属性词进行匹配,但匹配结果与相容任务相反,如将“男性”与“懒惰”匹配,将“女性”与“优秀”匹配。

- 记录被试在完成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时的反应时。

4. 数据分析:使用SPSS软件对被试的反应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被试在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中的反应时差异,以此判断被试的内隐态度。

三、实验结果1. 反应时分析:被试在相容任务中的反应时明显短于不相容任务中的反应时,说明被试在相容任务中能够更快地将概念词和属性词进行匹配,表明被试的内隐态度与相容任务中的匹配结果一致。

2. 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被试的外显态度。

结果表明,被试的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被试的内隐态度与其外显态度一致。

四、讨论1. 内隐联想测验的有效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内隐联想测验能够有效地测量个体的内隐态度,为内隐态度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资料讲解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资料讲解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内隐联想测验综述1.内隐联想测验的由来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Greenwald等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通过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评价性联系从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其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

众所周知,内隐社会认知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发生的一种自动化的过程。

正是由于其无意识、自动化的特征,很难通过传统的自陈式的测外显态度的方法来进行直接测量,而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传统的常用的用于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较的间接测量方法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反应时法、情景测验法、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某些方法等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情景测验法等存在难以定量分析、主观性太强、对实验者本身素质要求太高、说服力不够强等问题;也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则存在只能涉及社会认知的知觉层面而难以深入的问题。

我们认为在社会认知研究中,由于所呈现的刺激多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其必然引起被试心理的复杂反应,这些刺激可能与内在需要或内隐态度相一致,也可能与之相矛盾,刺激所暗含的社会意义不同,被试的加工过程的复杂程度就会不同,从而反应时的长短就会不同。

在快速反应条件下,被试对刺激的反应形式是很难有意识控制的,在这种条件下所获得的社会认知结果通常认为是内隐的。

并且,此前反应时法已经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Greenwald等在既有的反应时范式的基础之上,对传统的反应时方法加以改进和发展,于1998年提出了一种新的间接测量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2.内隐联想测验的实验范式2.1 实验原理与基本思想内隐联想测验在生理上是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的。

该模型认为信息被储存在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结点上,因而可以通过测量两概念在此类神经联系上的距离来测量这两者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联想测验是由斯蒂芬·J·安德森和乔治·弗雷德里克·费尔通过人格理论提出的一种新型心理学研究方法。

它主要依靠被试者所选择的两个或更多的词汇表达,从而检查他们潜意识的具体内容。

内隐联想测验是在外显联想测验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的,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用自由联想的方式来替代内省法,这就避免了因受试者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的影响,使得内隐联想的结果具有了一定的客观性。

一般来说,人的联想力在正常状态下应为100%。

如果低于50%,则表明该人的联想能力出现问题;反之,如果高于90%,则说明联想力水平属正常状态。

但由于每个人的个性、教育程度等各不相同,故实际的联想力往往会出现差异。

本测验主要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

从表面上看,内隐联想测验与外显联想测验没有什么区别,但实际上却有着较大的差别。

内隐联想测验包括了一些外显联想测验无法测量到的词汇,它不仅可以检测到一般外显联想测验所难以检测到的词汇,也可以考察那些深藏在人们意识底层的内隐的心理活动。

例如,对于抽象的词语的联想时,我们可以采用内隐联想法,而不需要有关的词汇表。

目前国内外所用的联想词汇中,一些偏差较大,甚至是毫无关联的联想词汇。

这样的词汇在外显联想测验中是无法得到的,只有借助于内隐联想才可以加以揭示。

再如,在观察某人想到“如果”或“假设”的场合时,可以借助于内隐联想的方法加以揭示。

在外显联想测验中,经常运用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作为联想的线索,但在内隐联想测验中,由于“内隐联想”,不需要借助于一些刺激物,因此,
可以较好地排除一些不必要的联想。

例如,对过去经历的一件事情的回忆。

在外显联想测验中,通常需要寻找到一个较恰当的连接点,才能将联想引向某一具体的、细致的感知,但这些并非人们主观上希望达到的,很难做到。

而在内隐联想测验中,由于意识的放松,使人的想像活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人们对已有的经历的内隐认知。

本测验的难点在于词汇表的编制,以及对其解释。

由于不是给予被试者以内隐知识,而是通过对他们原有的内隐知识的运用,使其产生错误的解释。

本测验的效度指标在70%左右,但可信度则可达到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