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

合集下载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自测题)_129002864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自测题)_129002864

第二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自测题一. 填空题1.在氨溶液中,加入NH4Cl则氨的解离度α,溶液的pH ,这一作用称为。

2.对于分析浓度为0.10 mol/L的一元弱酸HA,当K1为1.0⨯10-5时,[A-] = 。

3.酸碱质子理论认为:H2O既是酸又是碱,其共轭酸是,其共轭碱是。

4.对于某一共轭酸碱对HA-A-,在水溶液中,其K a与K b的关系是。

5.在水溶液中,H2PO4-是两性物质,计算其氢离子浓度的最简式是。

6.NaCN水溶液被稀释4倍,溶液中[OH-] ,pH。

7.已知水溶液中CH3CH2CH2COONa的K b = 7.69⨯10-10,它的共轭酸是,相应的K a值为。

8.某弱酸型指示剂HIn的K HIn = 1.0⨯10-6,HIn呈红色,In-为黄色。

将其加入三种不同的溶液中,颜色分别是红色、橙色、黄色。

这三种溶液的pH范围分别应是、和。

9.向含有NH3和NH4Cl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后,溶液的pH ;含[NH4+] = [NH3] = 0.5 mol/L的溶液与[NH4+] = 0.9 mol/L,[NH3] = 0.1 mol/L的溶液相比,其缓冲能力。

10.已知HCN的pK a = 9.37,HAc的pK a = 4.75,HNO2的pK a = 3.37,它们对应的相同浓度的钠盐水溶液的pH顺序是。

1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Fe(H2O)5OH]2+的共轭酸是,共轭碱是。

12.pH3.1~4.4是甲基橙的,向pH在此区间内的溶液加入甲基橙指示剂,溶液呈现的颜色从本质上说是指示剂的。

13.弱电解质的解离度α值随其在溶液中的浓度增大而。

对于可以用最简式表示溶液中[H+]的HA型弱电解质,α与c的关系是。

14.若Na2CO3水溶液的碱性比同浓度的Na2S溶液的碱性弱,则H2S的应比H2CO3的更小。

15.要配制总浓度为0.2 mol/L的NH3-NH4+缓冲溶液,应向每升浓度为的氨水中,加入mol固体NH4Cl,才能得到缓冲容量大的缓冲溶液。

(完整word版)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完整word版)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一.单项选择题1.-42PO H 的共扼碱是A 、H 3PO 4B 、-24HPOC 、-34POD 、OH -E 、H 2O2.按质子理论,Na 2HPO 4是A 、中性物质B 、酸性物质C 、碱性物质D 、两性物质E 、以上都不是3.在1mol/L NH 3 • H 2O 溶液中,欲使[OH 一]增大,可采取的方法是A 、加水B 、加NH 4ClC 、加NaOHD 、加0。

1mol/L HClE 、加乙醇 4.共轭酸碱对的K a 和K b 的关系是A 、K a = K bB 、K a K b =1C 、K a /K b =K wD 、K a K b =K wE 、K a /K b =1 5.某弱酸HA 的K a = 1×10-4,则其1mol/L 水溶液的pH 是A 、8。

0B 、2. 0C 、 3。

0D 、4. 0E 、1. 0 6.NH 4+的Ka = 10—9。

26,则0。

1mol/L NH 3 • H 2O 水溶液的pH 是A 、9.26B 、 11. 13C 、4。

47D 、2.87E 、2。

87 7.已知0.lmol/L 一元弱酸HR 溶液的pH= 5.0,则0. 1mol/L NaR 溶液的pH 是A 、 9.0B 、10。

0C 、11. 0D 、12.0E 、8。

0 8.用纯水将下列溶液稀释10倍时,其中pH 变化最小的是A 、0。

1mol/L HCl 溶液B 、0. 1mol/L NH 3 • H 2O 溶液C 、0。

lmol/LHAc 溶液D 、0。

1mol/L HAc 溶液+0。

1mol/L NaAc 溶液E 、0。

1mol/L NaAc 溶液 9.欲配制pH=9的缓冲溶液,应选用的缓冲对是A 、 NH 3 • H 2O(K b = 1×10—5) B 、HAc (K a = 1×10-5) C 、HCOOH(K a = 1×10-4) D 、 HNO 2(K a = 5×10—4) E 、HClO(K a = 3×10-8) 10.下列物质中,不可以作为缓冲溶液的是A 、氨水一氯化铵溶液B 、醋酸一醋酸钠溶液C 、碳酸钠一碳酸氢钠D 、醋酸一氯化钠E 、碳酸—碳酸氢钠11.某酸碱指示剂的K HIn = 1×10-5,则从理论上推算,其pH 变色范围是A 、 4~5B 、 4~6C 、 5~7D 、5~6E 、3~5 12.酸碱滴定达到化学计量点时,溶液呈A 、中性B 、酸性C 、碱性D 、取决于产物的酸碱性E 、以上都不是13.NaOH 标准溶液滴定HAc 至化学计量点时的[H +]浓度计算式是A 、C K aB 、a w K C K C 、CK K wa D 、C K K w a E 、ba a C CK 14.用0. 1mol/L HCl 溶液滴定同浓度的NaOH 溶液,滴定的突跃范围pH 是A 、6。

第4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第4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开卷一二三四一选择题(15×2=30分;答案务必填入下表)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1. 有一混合碱,在用HCl测定其组成和含量时,先用酚肽为指示剂,消耗HCl的体积为V1,接着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继续滴定,又消耗HCl体积为V2。

若V1>V2,则混合碱为【】(A) NaOH+Na2CO3(B) Na2CO3+NaHCO3(C) NaOH+NaHCO3(D) 上述都有可能2 HCl标准溶液测定CaCO3·的滴定方式为【】(A) 直接滴定(B) 返滴定(C) 置换滴定(D) 间接滴定3 影响酸碱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有(多选)【】(A) 滴定剂浓度(B) 被测物浓度(C) 被测物酸(碱)式离解常数(D) 指示剂4. 测定(NH4)2SO4中的氮时,不能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这是因为【】(A) NH3的K b太小(B) (NH4)2SO4不是酸(C) NH4+的K a太小(D) (NH4)2SO4中含游离H2SO45. 现有下列四种溶液各100mL,分别加入1mL 0.05mol/L HCl引起pH变化最大的是【】(A) 0.01mol/L NH4Cl~ 1mol/L NH3(B) 1mol/L NH4Cl ~0.1mol/L NH3(C) 0.01mol/L NH Cl ~0.01mol/L NH6. 1.0 mol/L Na2HPO4溶液的pH是【】[已知H3PO4的p K a1~3分别为2.12、7.20、12.36](A) 7.20 (B) 12.36 (C) 4.66 (D) 9.787. 下列溶液用酸碱滴定法能准确滴定的是【】(A) 0.1 mol/L HF (p K a = 3.18)(B) 0.1 mol/L HCN (p K a = 9.21)(C) 0.1 mol/L NaAc [p K a(HAc) = 4.74](D) 0.1 mol/L NH4Cl [p K b(NH3) = 4.75]8. 以下表述中错误的是【】(A) H2O作为酸的共轭碱是OH-(B) H2O作为碱的共轭酸是H3O+(C) 因为HAc的酸性强,故HAc的碱性必弱(D) HAc的碱性弱,则H2Ac+的酸性强9. 以下溶液稀释10倍时,pH改变最大的是【】(A) 0.1mol/L NH4Ac (B) 0.1mol/L NaAc(C) 0.1mol/L HAc (D) 0.1mol/L HCl10. 已知某溶液的pH值为11.90,其氢离子浓度的正确值为【】(A) 1×10-12 mol/L (B) 1.3×10-12 mol/L(C) 1.26×10-12 mol/L (D) 1.258×10-12 mol/L11. 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的关系是【】(A) KaKb=1 (B) KaKb=Kw(C) Ka/Kb=Kw (D) Kb/Ka=Kw12. 欲配制Na2C2O4溶液用以标定25mL 0.04 mol/L KMnO4溶液。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九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课后练习与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九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课后练习与答案

第九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一、选择题1.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只可以作酸的是 ( )A.HCO3- B.H2CO3C.OH- D.H2O2. 下列为两性物质是 ( )A.CO32-B.H3PO4C.HCO3- D .NH4+3.若要配制pH=5的缓冲溶液,应选用的缓冲对是( )A.HAc-NaAc B.NH3-NH4Cl C.Na2HPO4-Na3PO4 D.HCOOH-HCOONa 4.某酸碱指示剂的pK HIn=5.0,则其理论变色范围是( )A.2-8 B.3-7 C.4-6 D.5-75.下列用于标定HCl的基准物质是( )A.无水Na2CO3 B. NaHCO3C.邻苯二甲酸氢钾 D. NaOH6. 某混合碱首先用盐酸滴定至酚酞变色,消耗HCl V1 mL,接着加入甲基橙指示剂,滴定至甲基橙由黄色变为橙色,消耗HCl V2mL,若V1=V2,则其组成为( )A.NaOH-Na2CO3 B.Na2CO3 C.NaHCO3-NaOH D.NaHCO3-Na2CO3 7.NaOH滴定HAc时,应选用下列哪种指示剂( )A.甲基橙 B.甲基红 C.酚酞 D.都可以8.某酸碱指示剂的K HIn=1.0×10-5,则其理论变色范围为( )A.pH=4~6 B.pH=3~5 C.pH=5~6 D.pH=6~89.下列物质的浓度均为0.10mol.L-1,其中能用强碱直接滴定的是()A.氢氰酸(K a=6.2×10-10) B.硼酸(K a=7.3×10-10)C.醋酸(K a=1.76×10-5) D.苯酚(K a=1.1×10-10)10.下列各组酸碱对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A.H2+Ac-HAc;B.NH3-NH2-;C.HNO3-NO3- ;D.H2SO4 -SO42-1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非水溶剂中,不属于质子性溶剂的是 ( )。

第二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

第二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

第二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解: a NaAc为一元弱碱, 其K b=K w/K HAc=5.6×10-103.计算pH为8.0和12.0时0.10mol·L-1 KCN的溶液中CN-1的浓度4.含有C Hcl=0.10mol·L-1,C NaHSO4=2.0×10-4mol·L-1和C HAc=2.0×10-6mol·L-1的混合溶液。

a.计算此混合溶液的pH。

b.加入等体积0.10mol·L-1 NaOH溶液,计算溶液的pHpH= 4.005.将0.12mol·L-1 HCL和0.10mol·L-1氯乙酸钠(ClCH2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计算pH。

6.欲使100 ml 0.10 mol·L-1HCl溶液的pH从1.00增加至4.44,需加入固体NaAc多少克(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7.今由某弱酸HB及其盐配制缓冲溶液,其中HB的浓度为0.25 mol·L-1。

于此100ml缓冲溶液中加入200mgNaOH(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所得溶液的pH为5.60。

问原来所配制的缓冲溶液的pH为多少?(设HB的Ka=5.0×10-6)8.欲配制pH为 3.0和 4.0的HCOOH-HCOONa缓冲溶液,应分别往200ml 0.20 mol·L-1HCOOH溶液中加入多少毫升1.0 mol·L-1 NaOH溶液。

解x=25.7ml9.某人称取CCl3COOH 16.34g和NaOH 2.0g,溶解于1L水中,欲以此液配制pH=0.64的缓冲溶液。

问:a. 实际所配制缓冲溶液的pH为多少? b. 要配制pH=0.64的缓冲溶液,需加入多少毫升1.0 mol·L-1强酸溶液。

10. 配制氨基乙酸总浓度为0.10 mol·L-1的缓冲溶液(pH=2.0)100ml需氨基乙酸多少克?还需加多少摩强酸?x =7.9ml11.25.0ml 0.40 mol·L-1 H3PO4 与30.0ml 0.50 mol·L-1Na3PO4溶液混合,然后稀释至100.0,计算此缓冲溶液的pH和缓冲指数。

3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题库)

3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题库)

3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一、单项选择题(A )1、用基准无水碳酸钠标定0.100mol/L盐酸,宜选用()作指示剂。

A、溴钾酚绿—甲基红B、酚酞C、百里酚蓝D、二甲酚橙( C )2、配制好的HCl需贮存于( )中。

A、棕色橡皮塞试剂瓶B、塑料瓶C、白色磨口塞试剂瓶D、白色橡皮塞试剂瓶( B )3、用c(HCl)=0.1 mol·L-1 HCl溶液滴定c(NH3)=0.1 mol·L-1氨水溶液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为A、等于7.0B、小于7.0C、等于8.0D、大于7.0( A )4、欲配制pH=5.0缓冲溶液应选用的一对物质是A、HAc(Ka=1.8×10-5)~NaAc B 、HAc~NH4AcC、NH3·H2O (Kb=1.8×10-5)~NH4ClD、KH2PO4-Na2HPO4( C )5、欲配制pH=10.0缓冲溶液应选用的一对物质是()A、HAc(Ka=1.8×10-5)~NaAc B 、HAc~NH4AcC、NH3·H2O (Kb=1.8×10-5)~NH4ClD、KH2PO4-Na2HPO4( B )6、在酸碱滴定中,选择强酸强碱作为滴定剂的理由是()A、强酸强碱可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B、使滴定突跃尽量大C、加快滴定反应速率D、使滴定曲线较完美( C )7、用NaAc·3H2O晶体,2.0mol/LNaOH来配制pH为5.0的HAc-NaAc缓冲溶液1升,其正确的配制是()A、将49克NaAc·3H2O放入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50ml 2.0mol/LHAc溶液,用水稀释1升B、将98克NaAc·3H2O放入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50ml 2.0mol/LHAc溶液,用水稀释1升C、将25克NaAc·3H2O放入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100ml 2.0mol/LHAc溶液,用水稀释1升D、将49克NaAc·3H2O放入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100ml 2.0mol/LHAc溶液,用水稀释1升( C )8、(1+5)H2SO4这种体积比浓度表示方法的含义是()A、水和浓H2SO4的体积比为1:6B、水和浓H2SO4的体积比为1:5C、浓H2SO4和水的体积比为1:5D、浓H2SO4和水的体积比为1:6 ( C )9、以NaOH滴定H3PO4(kA1=7.5×10-3,kA2=6.2×10-8,kA3=5.0×10-13)至生成Na2HPO4时,溶液的pH值应当是()A 、7.7B 、8.7C 、9.8D 、10.7( A )10、用0.10mol/LHCl 滴定0.10mol/L Na 2CO 3至酚酞终点,这里Na 2CO 3的基本单元数是( )A 、 Na 2CO 3B 、2 Na 2CO 3C 、1/3 Na 2CO 3D 、1/2 Na 2CO 3( A )11、下列弱酸或弱碱(设浓度为0.1mol/L )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 )A 、氨水(Kb=1.8×10-5)B 、苯酚(Kb=1.1×10-10)C 、NH 4+D 、H 3BO 3(Ka=5.8×10-10) ( C )12、 用0.1mol/L HCl 滴定0.1mol/L NaOH 时的pH 突跃范围是9.7~4.3,用0.01mol/L HCl 滴定0.01mol/L NaOH 的突跃范围是( )A 、9.7~4.3B 、8.7~4.3C 、8.7~5.3D 、10.7~3.3( C ) 13、 某酸碱指示剂的KHIn=1.0×105,则从理论上推算其变色范围是( )A 、4~5B 、5~6C 、4~6D 、5~7( D )14、 用NaAc·3H 2O 晶体,2.0MHAc 来配制pH 为5.0的HAC-NaAc 缓冲溶液1升,其正确的配制是(mol g M O H NaAC /1.13623 ·,Ka=1.8×10-5) A 、将49克NaAc·3H 2O 放入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50ml2.0mol/LHAc 溶液,用水稀释1升B 、将98克NaAc·3H 2O 放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50ml 2.0mol/lHAc 溶液,用水稀释至1升C 、将25克NaAc·3H 2O 放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100ml 2.0mol/LHAc 溶液,用水稀释至1升D 、将49克NaAc·3H 2O 放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100ml 2.0mol/LHAc 溶液,用水稀释至1升 ( A )15、 NaOH 滴定H 3PO 4以酚酞为指示剂,终点时生成 ( )(H 3PO 4:Ka 1=6.9×10-3, Ka 2=6.2×10-8,Ka 3=4.8×10-13 )A 、 NaH 2PO 4B 、 Na 2HPO 4C 、 Na 3PO 4D 、 NaH 2PO 4 + Na 2HPO 4 ( A )16、用NaOH 溶液滴定下列( )多元酸时,会出现两个pH 突跃。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Microsoft Word 文档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七、八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一、选择题1.将0.1 mol·L-1的HA(K a = 1×10-5)和0.1 mol·L-1的NaA溶液等体积混合,再稀释一倍,则溶液的pH值是( )。

A. 5B. 10C. 6D. 42.配制澄清的氯化亚锡溶液的方法是( )。

A. 用水溶解B. 用水溶解并加热C. 用盐酸溶解后加水D. 用水溶解后加酸3.同温度下,0.02 mol·L-1HAc溶液比0.2 mol·L-1HAc溶液( )。

A. K a大B. 解离度α大C. H+离子浓度大D. pH值小4.下列各组缓冲溶液中,缓冲容量最大的是( )。

A. 0.5mol·L-1NH3和0.1mol·L-1NH4Cl B. 0.1mol·L-1NH3和0.5mol·L-1 NH4ClC. 0.1mol·L-1NH3和0.1mol·L-1NH4Cl D. 0.3mol·L-1NH3和0.3mol·L-1NH4Cl5.下列弱酸或弱碱中的哪一种最适合于配制pH = 9.0的缓冲溶液( B )。

A. 羟氨(NH2OH) K b = 1×10-9 B. 氨水K b = 1×10-5C. 甲酸K a = 1×10-4D. 醋酸K a = 1×10-56.温度一定时,在纯水中加入酸后溶液的( )。

A.+H c ·-OH c 变大 B.+H c ·-OH c 变小 C.+H c ·-OH c 不变 D.+H c =-OH c7.如果0.1 mol·L -1 HCN 溶液中0.01%的HCN 是解离的,那么HCN 的解离常数是( )。

A. 10-2B. 10-3C. 10-7D. 10-98.在HAc 稀溶液中,加入少量NaAc 晶体,结果是溶液( )。

课后习题解析-第六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课后习题解析-第六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第六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6-1根据下列反应,标出共轭酸碱对。

(1) H 2O + H 2O == H 3O + + OH -(2) HAc + H 2O == H 3O + + Ac -(3) H 3PO 4 + OH - == H 2PO 4- + H 2O(4) CN - + H 2O == HCN + OH -共轭酸碱对为:(1)H 3O +—H 2OH 2O—OH - (2)HAc—Ac -H 3O +—H 2O (3)H 3PO 4—H 2PO 4-H 2O—OH - (4)HCN—CN -H 2O—OH -6-2 指出下列物质中的共轭酸、共轭碱,并按照强弱顺序排列起来:HAc ,Ac -;NH 4+,NH 3;HF ,F -;H 3PO 4,H 2PO 4-;H 2S ,HS -。

共轭酸为:HAc 、NH 4+、HF 、H 3PO 4、H 2S共轭碱为:Ac - 、NH 3、 F -、H 2PO 4-、HS-共轭酸强弱顺序为:H 3PO 4、HF 、HAc 、H 2S 、NH 4+共轭碱强弱顺序为:NH 3、HS -、Ac -、F -、H 2PO 4-6-3已知下列各弱酸的pK a θ和弱碱的pK b θ值,求它们的共轭碱和共轭酸的pK b θ和pK a θ。

(1) pK b θ = 4.69(2) pK b θ = 4.75 (3) pK b θ = 10.25 (4) pK a θ = 4.666-4 计算0.10mol • L -1甲酸(HCOOH)溶液的pH 及其离解度。

解:c /K a θ>500134a L mol 102.41077.11.0)H (---+⋅⨯=⨯⨯==cK c pH =2.38 %2.4%10010.0102.4%100)H (3=⨯⨯=⨯=α-+c c6-5 计算下列溶液的pH 。

(1) 0.05 mol • L -1 HCl (2) 0.10 mol • L -1 CH 2ClCOOH (3) 0.10 mol • L -1 NH 3• H 2O(4) 0.10 mol • L -1 CH 3COOH (5) 0.10 mol • L -1CH 2ClCOOH (6) 0.50 mol • L -1Na 2CO 3(7) 0.10 mol • L -1 NH 4Ac (8) 0.20 mol • L -1 Na 2HPO 4(1)解:c (H +) = 0.050 mol.L -1pH =1.30 (2)解:K a θ = 1.4×10-3 c /K a θ=0.1/1.4×10-3<500123a L mol 1018.1104.11.0)H (---θ+⋅⨯=⨯⨯==cK c pH =1.93(3)解:K b θ = 1.77×10-5c /K b θ=0.1/1.77×10-5>500135b L mol 1033.11077.11.0)OH (---θ-⋅⨯=⨯⨯==cK c pOH =2.88 pH =11.12(4)解:K a θ = 1.76×10-5c /K a θ=0.1/1.76×10-5>500135a L mol 1033.11076.11.0)H (---θ+⋅⨯=⨯⨯==cK c pH =2.88(5)解: 41114a2w b11078.11061.5100.1---θθθ⨯=⨯⨯==K K Kc /K b1θ=0.20/1.78×10-4>500134b1L mol 1097.51078.12.0)OH (---θ-⋅⨯=⨯⨯==cK c pOH =2.22 pH =11.78(6)解:191172a 1a L mol 1091.41061.51030.4)H (----θθ+⋅⨯=⨯⨯⨯=⋅=K K cpH =8.31 (7)解:17510a 4a L mol 100.11076.11064.5)HAc ()NH ()H (----θ+θ+⋅⨯=⨯⨯⨯=⋅=K K c pH =7.00(8)解:1101383a 2a L mol 102.1102.21023.6)H (----θθ+⋅⨯=⨯⨯⨯=⋅=K K cpH=9.926-6 计算室温下饱和CO 2水溶液(即0.04 mol • L -1 HCl )中c (H +), c (HCO 3-), c (CO 32-)。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习题答案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习题答案

注:教材附录中给出的NH3和CH3CH2NH2的解离常数是Kbθ,而不是Kaθ7-1 写出下列酸的共轭碱。

HNO3 H2Y2- H2O H3O+COOHCOOH CHCl2COOH H2PO4- HCO3-7-2 写出下列碱的共轭酸。

H2O NH3H2PO4- HPO42- CO32-HCO3- (CH2)6N4NH2Y4-7-3 已知下列各种弱酸的Ka θ值,求它们的共轭碱的Kbθ值,并将各碱按照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进行排列。

① HCN Kaθ= 6.2×10-10② HCOOH Kaθ= 1.8×10 -4③ C6H5OH Kaθ= 1.1×10-10④ H3BO3Kaθ= 5.8×10-10⑤ HPO42- Ka1θ(H3PO4)= 7.6×10 -3, Ka2θ(H3PO4)= 6.3×10 -8, Ka3θ(H3PO4)=4.4×10 -13⑥ H2C2O4Ka1θ = 5.9×10-2, Ka2θ = 6.4×10-5,解:根据共轭酸碱对的关系式:K aθK bθ= K wθ可知:K bθ=K wθ/K aθ,因此,以上各酸的共轭碱Kbθ计算如下:(1) HCN的共轭碱为CN-,其K bθ= K wθ/K aθ=(1.00⨯10-14)/(6.2×10-10)=1.6×10-5(2)HCOOH的共轭碱为HCOO--,其K bθ= K wθ/K aθ=(1.00⨯10-14)/(1.8×10-4)=5.6×10-11(3)C6H5OH的共轭碱为C6H5O-,其K bθ= K wθ/K aθ=(1.00⨯10-14)/(1.1×10-10)=9.1×10-5(4)H3BO3的共轭碱为H4BO4-,其K bθ= K wθ/K aθ=(1.00⨯10-14)/( 5.8×10-10)=1.7×10-5(5)HPO42-的共轭碱为PO43-,其K bθ= K wθ/K a3θ=(1.00⨯10-14)/(4.4×10-13)=2.3×10-2(6)H 2C 2O 4的共轭碱为HC 2O 4-,其K b θ= K w θ/K a1θ=(1.00⨯10-14)/(5.9×10-2)=1.7×10-13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各酸的共轭碱从强到弱依次为: PO 43- 〉C 6H 5O - >H 2BO 3- >CN - >HCOO -- >HC 2O 4-7-4 0.010 mol ·L -1 HAc 溶液的电离度α为0.042,求HAc 的K a θ及该溶液的H + 浓度c ( H +)。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思考题设计下列混合物的分析方案:(1)HCl+NH4Cl混合液;(2)硼酸+硼砂混合物;(3)HCl+H3PO4混合液。

练习题一、填空题1.用0.20 mol· L- 1NaOH溶液滴定0.10 mol· L- 1 H2SO4和0.10 mol· L- 1 H3PO4的混合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可以出现个突跃范围。

2. 用吸收了CO2 的标准NaOH溶液测定工业HAc的含量时,会使分析结果;如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此NaOH溶液测定工业 HCl 的含量时,对分析结果___ 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3.已知柠檬酸的p K a1-p K a3 分别为3.13,4.76,6.40。

则p K b2= ; p K b3= 。

4. 列出下溶液的质子平衡方程;浓度为c(mol· L- 1)(NH4)2 CO3浓度为c(mol· L- 1)NH4H2PO4 ——5. 温度一定时,当离子强度增大,则HAc的浓度常数K a c , 活度常K a a 。

6. 用0.100 mol· L- 1HCl滴定同浓度NaOH的pH突跃范围为 9.7 - 4.3。

若HCl和NaOH的浓度均减小10倍, 则pH突跃范围是。

7. 对缓冲溶液,影响缓冲容量(β)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和 .8. 用双指示剂法(酚酞、甲基橙)测定混合碱样时,设酚酞变色时消耗HCl的体积为V1,甲基橙变色时,消耗HCl的体积为V2,则:(l)V1>0, V2=0时,为。

(2)V1=0, V2>0时,为。

(3)V1= V2=0时,为。

(4)V1> V2>0时,为。

(5)V2> V1>0时,为。

二、选择题1.下列各组酸碱对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A. H2+ Ac - HAc ;B. NH3 - NH2- ;C. HNO3 - NO3- ;D. H2SO4 -SO42 –2.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能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酸和能用HCL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碱分别是()A.H2C2O4,C2O42-B.H3PO4,PO43-C.HA C,A C-D.HCOOH,HCOO-3..下列各组酸碱对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A. H2CO3 - CO32 - ;B. H3O+OH - ;C. HPO42 - - PO43 -;D. NH3 CH2COOH - NH2CH2COO–4.在浓度相同时,下列盐的水溶液中,其缓冲作用最大的是()A.NaHCO3B.NaH2PO4C.Na2B4O7.10H2OD.Na2HPO45..浓度为c(mol· L- 1)的NaNO3溶液的质子平衡方程是()A. [H+] = [ OH - ] ; B . [ Na+ ] = [ NO3-] = c ;C. [H+] = [Na+ ] = [ NO3- ] + [ OH - ] ; D . [Na+ ] + [ NO3- ] = c6.已知0.10 mol· L- 1一元弱酸溶液的pH=3.0, 则0.10 mol· L- 1共轭碱NaB溶液的pH是()A. 11.0 ;B. 9.0 ;C. 8.5 ;D. 9.5三、计算1. 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1)0.10 mol·L-1 ClCH2COOH(氯乙酸);(2)0.10 mol·L-1六次甲基四胺(CH2)6N4;(3)0.010 mol·L-1氨基乙酸;(4)氨基乙酸溶液等电点(即NH3+CH2COOH和NH2CH2COO-两种离子的浓度相等时);(5)0.10 mol·L-1 Na2S;(6)0.10 mol·L-1 H2SO4。

山东大学分析化学(第四版)习题及答案02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山东大学分析化学(第四版)习题及答案02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第二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1.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a. 0.20 mol.L-1H3PO4,b. 0.100mol.L-1H3BO3c. 0.100mol.L-1H2SO4d. 0.100mol.L-1三乙醇胺e. 510-8 mol.L-1 HCla.解:已知H3PO4的K a1=10,K a2=,K a3=10-12.36∵ pKa2-pKa1>1.6 ∴按一元弱酸处理= 0.2×10-2.12 > 20K w / < 500用近似式[H+]=== -0.0038+= 0.035pH = 1.45b.解:已知H3BO3的K a=5.8( pK a=9.24)∵K a>20 Kw /K a > 500同最简式[H+]===10-5.12pH = 5.12c.解法1:已知H2SO4 K a2= 10-2 将H2SO4看作H++HSO4- (强酸和一元弱酸)质子条件:[H+]=C a+[SO42-]+[OH-] 忽略[OH-][H+]=a+a[H+]2-(c-K a2)[H+])-2cK a2=0[H+]=+=pH = 0.96解法2. 设第二级解离出的H+为xHSO42- ⇌ H+ + SO42-0.1-x 0.1+x xK a2===10-20.1x+x2=-0.01x+10-3 x2+0.11x-10-3=0解得:x==-0.055+=0.0085 [H+]=0.1+0.0085= 0.1085pH = 0.96d解. 已知三乙醇胺的K b=5.8-7,pK b=6.24 (分子式(HOCH2CH2)3N )∵cK b=0.1>20K W,c/K b>500pOH=3.62 pH=14 - 3.62=10.38e解:由于HCl浓度较小,不能忽略水的离解根据质子条件[H+]==+==2.5pH = 6.892. 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a. 0.0500 mol/L NaAcb. 0.0500 mol/L NH4NO3c. 0.100 mol/L NH4CNd. 0.0500 mol/L K2HPO4e. 0.0500mol/L氨基乙酸f. 0.100 mol/L Na2Sg. 0.10 mol/L H2O2溶液h. 0.0100 mol/L CH3CH2NH和0.050 mol/L NH4Cl 的混合溶液i. 含有 mol/L的混合溶液(=5.0, =9.0)a解:已知HAc的=10-4.74 则Ac-的=10-9.26∵c=0.05c/ >500∴pOH=5.28pH=8.72b解:已知NH3的=10-4.74 ,则NH4+的为=10-14/10-4.74=10-9.26∵c=0.05 c/>500pH=5.28c解:已知NH的=10-9.26 ,HCN的=10-9.21根据质子条件:[H+]+[HCN]=[OH-]+[NH3]则:[H+]+cKa’=0.1>20Kw c=0.1>>KaH+]=d解:已知H3PO4K a1=10-2.12K a2=10-7.20K a3=10-12.36 [H+]=c K a3=0.05c= 0.05 > 20 K w[H+]==2.010-10pH=9.70e解:氨基乙酸盐=4.510-3=2.510-10两性物质[H+]=c K a2=0.05 2.510-10 > 20K w c = 0.05 <20 K a1[H+]==pH=5.99注:同最简公式[H+]=pH=5.97f解:已知H2S的K a1=1.310-7 ,K a2=7.110-15则S2-的K b1=Kw/Ka2=1.41 K b2=7.6910-8pK b2-pK b1 >1.6 按一元碱计算c K b1>20Kw,c/K b1 < 500 [OH-]===9.410-2pOH= 1.03pH=12.97g解:已知H2O2的K a=1.810-12cK a=0.01 1.810-12 <20 K w,c/K a=0.01/1.810-13 >500 [H+] ==1.6710-7pH=6.78h解:CH3CH2NH2K b=5.610-4,CH3CH2NH=1.7810-11 NH3的K b=1.810-5,NH的=5.610-10[H+]==5.3810-6pH = 5.27i解:c K HA> 20 Kw[H+]=pH=3.003.计算pH为8.0和12.0时0.10mol L-1 KCN溶液中CN-的浓度解:已知HCN K a=6.210-10∵pH=8.0 =pH=12.0 =∴pH=8.0 []=c=5.8510-20.1=5.8510-3 mol L-1pH=12.0 []=c=10.1=0.1 mol L-14. 含有=0.10 , =2.010-4 mol L-1,=2.010-6 mol L-1的混合溶液。

酸碱反应练习题

酸碱反应练习题

欧姆定律计算题(基础版)并联电路:1、如图所示,电灯电阻为30Ω,当S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求R的阻值是多少?2.如图105所示,电源电压为36伏特,灯泡L1电阻为10欧姆,闭合电键后,通过L2灯泡的电流强度是0.9安培,求干路中的电流强度和电路的总电阻。

3.如图106所示,已知电阻R1=6欧姆,通过R2的电流强度I2=0.5安培,通过R1和R2的电流强度之比为I1:I2=2:3求R2的阻值和总电压U。

4.如图107所示电路,当电键K闭合后,安培计的读数为2安培,伏特计的读数为6伏特,如果R1=3R2,求电阻R1、R2的值。

=20Ω,电路总电阻为12Ω,电流表示数为0.3A,请计算:5、如图15所示电路中,R1(1)电阻R2的阻值;(2)电源电压;6、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 的阻值为20欧。

闭合电键S,电流表 A1的示数为0.3安,电流表A2的示数为 0.2 安。

求:(1) 电源电压 U。

(2) 电阻R2的阻值。

7.在图113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是5欧姆,干路中的电流强度I是0.5安培,电阻R2两端的电压是2伏特。

求:(1)通过R1的电流强度;(2)通过R2的电流强度;(3)R2的电阻值。

串联电路:1、电阻R1=10Ω,R2=5Ω,将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

(1)电源电压为3V,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电阻R2两端的电压是多少?(2)电路中的电流是0.3A,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电阻R2两端的电压是多少?电源电压是多少?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5Ω,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3V,电源电压为4V,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R2的阻值。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0V,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5A和6V。

求:(1)通过R1的电流是多少?(2)小明同学在求R2的阻值时,解题过程如下:根据欧姆定律:R2 =U/I=6 V/0.5A=12Ω请你指出小明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

第六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测验答案

第六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测验答案

第六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测验答案第六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6-1 根据下列反应,标出共轭酸碱对(1) H2O + H 2O = H 3。

+ + OH-(2) HAc + H 2O = H3O+ + Ac-(3) H 3PO4 + OH- = H2PO4- + H2O(4) CN- + H2O = HCN + OH -解:共轭酸碱对为H3O+—H2O H2O—OH-HAc —Ac-H3O+—H2OH3PO4—H2PO4-H2O—OH-HCN —CN-H2O —OH-HAc,Ac-;NH3;HF,习题6-2指出下列物质中的共轭酸、共轭碱,并按照强弱顺序排列起来:F-;H3PO4, H2PO4 ;H2S, HS-解:共轭酸为:HAc、NH 4、HF、H3PO4、H2S共轭碱为:Ac-、NH3、F-、H2PO4、HS-共轭酸强弱顺序为:H3PO4、HF、HAc、H2S、NH 4共轭碱强弱顺序为:NH3、HS-、Ac-、F-、H2PO4习题6-3已知下列各弱酸的pK;和弱碱pK b e的值,求它们的共轭碱和共轭酸的pK b e和PK;(1) HCN pK =9.31 (2)NH4+pK;=9.25A A(3)HCOOH pK ;=3.75 (4)苯胺pK ;= 9.34解:(1) PK:= =4.69(2) pK;= =4.75(3) PK:= =10.25(4) PK a =4.66习题6-4计算0.10 mol L-1甲酸(HCOOH)溶液的pH及其离解度。

解:c/K;e>500c(H ) cK;e0.10 1.77 10 4 4.2 10 3(mol L 1)pH = 2.38c(H )/c (4.2 10 3)/0.10 100% 4.2%习题6-5计算下列溶液的pH(1) 0.050 mol .L-1 HCl (3) 0.10 mol L-1 NH3 H2O (2) 0.10 mol .L-1 CH2CICOOH⑷ 0.10 mol.L-1 CH3COOH(5) 0.20 mol L-1W2CO3 (7) 0.10 mol L-1 NH4A C (6) 0.50 mol .L-1 NaHCO 3 (8) 0.20 mol L-1 Na2HPO4解:(1) C(H+) = 0.050 mol L-1pH = 1.30⑵K a9= 1.4 W-3C(H+) =1.2 1Q-2 mol L-1pH = 1.92⑶C(OH-) = 1.3 10-3 mol.LpOH =2.89 pH=11.11⑷C(H+) = 1.3 1W3 mol.L-1pH = 2.899K b1= 1.78 W-4C(OH-) = 6.0 1W3 mol.L-pOH =2.22 pH =11.78(6)C(H+) = 4.9 1W9 mol.L-1pH = 8.31(7)pH=7.00(8)C(H+)=**************pH = 9.92习题6-6 计算室温下饱和CO2 水溶液(即0.0400 mol.L-1)中,C(H+), C(HCO 3 ),C(C O3-)A解: H2CO3 = H + + HCO 3 K a1= 4.30 10-7C(H+) =1.31 10-3 (mol.L-1)C( HCO 3) ~ C(H+) =1.31 10^ (mol.L-1)HCO 3= H+ +CO 3" K a;=5.61 氷0-11C(CO I")?K a;= 5.61 10-11 (mol.L-1)习题6-7欲配制pH=3的缓冲溶液,有下列三组共轭酸碱对(1)HCOOH-HCOO- (2)HA C-A C-(3) NH 4 -NH3问哪组较为合适?解: (1) HCOOH -HCOO- (pK;= 3.75)较为合适习题6-8往100.0mL0.10mol L-1H A C溶液中加入50.0mL0.10mol L-1NaOH溶液,求此混合液的pH。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

第六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1.是非判断题1-1在水溶液中解离度大的物质,其溶解度也大。

1-2由于乙酸的解离平衡常数)()()(HAc c Ac c H c K a -+=θ,所以只要改变乙酸的起始浓度即c(HAc),a K θ必随之改变。

1-3在浓度均为0.01 mol ·L -1的HCl ,H 2SO 4,NaOH 和NH 4Ac 四种水溶液中,H + 和OH -离子浓度的乘积均相等。

1-4弱碱溶液越稀,其解离度越大,因而酸度也越大。

1-5将10mL 0.1 mol ·L -1NH 3·H 2O 溶液稀释至100mL ,则NH 3·H 2O 的解离度增大,OH -离子浓度也增大。

1-6在一定温度时,稀释溶液,解离常数不变而解离度增大。

1-7将氨水的浓度稀释一倍,溶液中OH - 离子浓度就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1-8弱酸浓度越小,解离度越大,因此溶液中H + 离子浓度也就增大。

1-9根据稀释定律,弱碱溶液越稀,其解离度就越大,故溶液中(OH -)越大,溶液pH 值越大。

1-10 NaHCO 3中含有氢,故其水溶液呈酸性。

1-11 pH 值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

1-12水的离子积在18℃时为6.4×10-15,25℃时为1.00×10-14,即在18℃时水的pH 值大于25℃时的pH 值。

1-13浓度为1.0×10-7 mol ·L -1的盐酸溶液的pH 值=7.0。

1-14稀释10mL 0.1 mol ·L -1HAc 溶液至100mL ,则HAc 的解离度增大,平衡向HAc 解离方向移动,H +离子浓度增大。

1-15两种酸溶液HX 和HY ,其pH 值相同,则这两种酸溶液浓度也相同。

1-16在0.1 mol ·L -1 H 2C 2O 4溶液中,c(H +)=2c(C 2O 42-)。

1-17凡是多元弱酸,其酸根的浓度近似等于其最后一级的解离常数。

酸碱反应练习题

酸碱反应练习题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一 选择题1.将2.500g 纯一元弱酸HA 溶于水并稀释至500.0mL.已知该溶液的pH 值为3.15,计算弱酸HA 的离解常数K a θ。

[M(HA)=50.0g ·mol -1] (D )A. 4.0×10-6B. 5.0×10-7 C 7.0×10-5 D. 5.0×10-62. C 6H 5NH 3+(aq)⇔ C 6H 5NH 2(aq) + H +,C 6H 5NH 3+的起始浓度为c ,解离度为α,则C 6H 5NH 3+的a K θ值是(A )A.21c αα- B.()21c αα- C.21c αα+ D.()21c αα+3. 已知0.01 mol ·L -1某弱酸HA 有1%解离,它的解离常数为(A ) A.1×10-6 B.1×10-5 C.1×10-4 D.1×10-3 4.对于弱电解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弱电解质的解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浓度无关B.溶液的浓度越大,达平衡时解离出的离子浓度越高,它的解离度越大C.两弱酸,解离常数越小的,达平衡时其pH 值越大酸性越弱D.一元弱电解质的任何系统均可利用稀释定律计算其解离度 5. 下列化合物中,同浓度在水溶液,pH 值最高的是(C ) A.NaCl B.NaHCO 3 C.Na 2CO 3 D.NH 4Cl6. 要使0.5升0.6 mol ·L -1HF 溶液中的HF 的解离度增加到原先的3倍,应将原溶液稀释到多少升?(D ) A. 2 B. 3 C. 3 D. 4.57. 300mL 0.2mol ·L -1CH 3COOH 溶液,稀释到多大体积时,其解离度α增大一倍。

K a θ=1.8×10-5(B )A. 600mLB. 1200mLC. 1800mLD. 2400mL8. 某弱酸HA 的K a θ=1×10-5,则其0.1 mol ·L -1溶液的pH 值为(C )A. 1.0B. 2.0C. 3.0D.3.59. 将pH =13.0的强碱溶液与pH =1.0的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值为(C ) A. 12.0 B. 10.0 C. 7.0 D. 6.510. 0.10 mol ·L -1HCl 和1.0×10-3 mol ·L -1HAc (K aθ=1.8×10-5)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 值为(B ) A. 1.20 B. 1.30 C. 1.00 D. 1.4011. 称取一元弱酸HA1.04g ,准确配制成100mL ,则得溶液pH =2.64,计算该一元弱酸pK a θ的近似值 (M HA =50.0g ·mol –1) (C )A. 2.10B. 6.20C. 4.20D. 3.40 12. 用纯水把下列溶液稀释10倍时,其中pH 值变化最大的是(A ) A.0.1 mol ·L -1HCl B. 1 mol ·L -1NH 3·H 2OC. 1 mol ·L -1HAcD.1 mol ·L -1HAc+1 mol ·L -1NaAc13. 称取二氯乙酸(CHC 2COOH )10.44g ,溶于适量水中,加入固体NaOH 2.0g ,并用水稀释至1.0升,计算该溶液的pH 值。

第六章 酸碱均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答案

第六章 酸碱均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答案

(3)
pK
pK
pK
(4) pKθa = 4.66
θ b
θ b
θ b
=
=
=
4.69
4.75
10.25
pKθa 和弱碱
习题 6-4 计算 0.10 mol·L-1 甲酸(HCOOH)溶液的 pH 及其离解度。
解: c/ Kaθ >500
c(H )
pH = 2.38
cK
θ a

pK
θ b
NH
+ 4
的值,求它们的共轭碱和共轭酸的
pOH =2.89 pH =11.11 (4) c(H+) = 1.3×10-3 mol.L-1
pH = 2.89
(5)
K
θ b1
=
1.78×10-4
c(OH-) = 6.0×10-3 mol.L-1
pOH =2.22 pH =11.78
(6)c(H+) = 4.9×10-9 mol.L-1
pH = 8.31
H3O+—H2O HAc—AcH3PO4—H2PO4HCN—CN-
;NH3;HF,F-;H3PO4, H2P:HAc、
习题 6-3
解:(1)
H2O—OHH3O+—H2O H2O—OHH2O—OH-
指出下列物质中的共轭酸、共轭碱,并按照强弱顺序排列起来:HAc,Ac-
pK
θ b

pKθa
(5) 0.20 mol.L-1 Na2CO3 (7) 0.10 mol.L-1 NH4Ac 解:(1) c(H+) = 0.050 mol.L-1
pH = 1.30
(2) Kaθ = 1.4×10-3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习题答案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习题答案

思考题1.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什么是酸?什么是碱?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答】酸碱质子理论:凡能放出质子(氢离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与质子(氢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转移反应。

2. 根据酸碱电子理论,什么是酸?什么是碱?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答】酸碱的电子理论:凡是能给出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叫做碱,也叫做路易斯碱;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叫做酸,也叫做路易斯酸。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配位键的形成并生成酸碱配合物。

3. 说明下列名词的意义:(1) 酸碱共轭对;(2) 两性物质;(3) 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4) 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5) 酸的强度和酸度;(6) 稀释定律;(7) 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8) 分布系数;(9) 质子平衡条件;(10) 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11) 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12) 酸碱滴定突跃范围。

【答】(1) 质子酸失去一个质子变为质子碱,质子碱得到一个质子转为酸。

因一个质子的得失而相互转变的每一对酸碱就称为共轭酸碱对(2) 有些酸碱物质,在不同的酸碱共轭酸碱对中,有时是质子酸,有时是质子碱,把这类物质称为酸碱的两性物质。

如:HPO42-、H2PO4-、HS-、H2O等。

(3) 仅仅在溶剂分子之间发生的质子传递作用称为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反应的平衡常数称为溶剂的质子自递常数。

(4) 拉平效应:在某溶剂中,不能区分酸性强弱的现象。

区分效应:在某溶剂中,能区分酸性强弱的现象。

(5) 酸的强度:表示给出质子的能力。

酸度:表示溶液中[H+]浓度或[OH-]浓度的大小。

通常以pH 或pOH表示。

(6) 弱电解质的解离度是随着浓度的减小而增大,这一规律就称为稀释定律。

(7) 在酸(或碱)的解离反应式中,当共轭酸碱对处于平衡状态时,溶液中存在着多种酸碱组分,这些组分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以[ ]表示;各组分平衡浓度之和称为分析浓度(或总浓度),通常以c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1.是非判断题1-1在水溶液中解离度大的物质,其溶解度也大。

1-2由于乙酸的解离平衡常数)()()(HAc c Ac c H c K a -+=θ,所以只要改变乙酸的起始浓度即c(HAc),a K θ必随之改变。

1-3在浓度均为0.01 mol ·L -1的HCl ,H 2SO 4,NaOH 和NH 4Ac 四种水溶液中,H + 和OH -离子浓度的乘积均相等。

1-4弱碱溶液越稀,其解离度越大,因而酸度也越大。

1-5将10mL 0.1 mol ·L -1NH 3·H 2O 溶液稀释至100mL ,则NH 3·H 2O 的解离度增大,OH -离子浓度也增大。

1-6在一定温度时,稀释溶液,解离常数不变而解离度增大。

1-7将氨水的浓度稀释一倍,溶液中OH - 离子浓度就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1-8弱酸浓度越小,解离度越大,因此溶液中H + 离子浓度也就增大。

1-9根据稀释定律,弱碱溶液越稀,其解离度就越大,故溶液中(OH -)越大,溶液pH 值越大。

1-10 NaHCO 3中含有氢,故其水溶液呈酸性。

1-11 pH 值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

1-12水的离子积在18℃时为6.4×10-15,25℃时为1.00×10-14,即在18℃时水的pH 值大于25℃时的pH 值。

1-13浓度为1.0×10-7 mol ·L -1的盐酸溶液的pH 值=7.0。

1-14稀释10mL 0.1 mol ·L -1HAc 溶液至100mL ,则HAc 的解离度增大,平衡向HAc 解离方向移动,H +离子浓度增大。

1-15两种酸溶液HX 和HY ,其pH 值相同,则这两种酸溶液浓度也相同。

1-16在0.1 mol ·L -1 H 2C 2O 4溶液中,c(H +)=2c(C 2O 42-)。

1-17凡是多元弱酸,其酸根的浓度近似等于其最后一级的解离常数。

1-18在多元弱酸中,由于第一级解离出来的H +对第二级解离有同离子效应,因此12K K a a θθ<。

1-19 Na 2CO 3溶液中,H 2CO 3的浓度近似等于2K a θ。

1-20可用公式pH=()()lg n A pK a n HA θ+计算缓冲溶液pH 值,这说明将缓冲溶液无论怎样稀释,其pH 值不变。

1-21将等质量、等浓度的HAc 与NaAc 的稀溶液相混合,溶液的pH 值和HAc 的解离常数不变,而解离度会发生改变。

1-22在共轭酸碱体系中,酸、碱的浓度越大,则其缓冲能力越强。

1-23缓冲溶液中,当总浓度一定时,则c(A -)/c(HA)比值越大,缓冲能力也就越大。

1-24缓冲溶液对外加入的酸碱有缓冲作用,不管酸碱加入量是多是少。

1-25有一由HAc-NaAc 组成的缓冲溶液,若溶液中c(HAc)>c(NaAc),则该缓冲溶液抵抗外来酸的能力大于抵抗外来碱的能力。

1-26碱的解离常数越大,与其共轭酸配制得到的缓冲溶液的pH 值越低。

1-27组成缓冲溶液的缓冲对一定是具有互为共轭酸碱对关系。

1-28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一元酸和一元碱反应后,其水溶液呈中性。

1-29在Na 2CO 3溶液中,若溶液的pH 值增大时,溶液中CO 32-离子的浓度也增大。

1-30若需要高浓度的某多元弱酸根离子时,应该用弱酸的强碱正盐溶液,而不用其弱酸溶液。

1-3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强酸反应后变成弱酸。

1-32按酸碱质子理论,HCN-CN -为共轭酸碱对,HCN 是弱酸,CN -是强酸。

1-3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水溶液中的解离反应,水解反应和中和反应都是质子传递反应。

1-34酸与其共轭碱只是所含质子数的不同。

1-35 Na 2CO 3溶液中,C(H 2CO 3)近似等于CO 32-离子的2K b θ。

1-36滴定分析法是将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中,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计算被测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1-37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是有确定的化学计算比。

1-38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直接配制法和间接配制法,后者也称为标定法。

1-39对滴定反应aA + b B = cC + dD, 被测物A 的质量分数w(A)=b a ·()()()c B V B M B m×100%。

1-40常用的一些酸碱如HCl ,H 2C 2O 4,H 2SO 4,NaOH ,NaHCO 3,Na 2CO 3都不能用作基准物质。

1-41酸碱反应实际上是质子转移的过程,因此,其共轭酸与共轭碱分别得到与失去的质子数一定相等。

1-42滴定分析中,反应常数k 越大,反应越完全,则滴定突越范围越宽,结果越准确。

1-43溶液的pH 决定比值[In -]/[HIn]的大小,pH=pk(HIn)时,指示剂呈中间色。

1-44通常酸碱指示剂要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需要溶液有1个pH 单位的变化。

1-45在酸碱滴定中被测物与滴定剂溶液各变化10倍,可使突越范围增加2个pH 。

1-46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作为标定盐酸的基准物质,将使标定结果偏高。

1-47强碱滴定弱酸时,滴定突越范围大小受酸碱浓度和弱酸的pK a θ控制。

1-48滴定剂体积随溶液pH 变化的曲线称为滴定曲线。

1-49变色范围在滴定突越范围内的酸碱指示剂也不一定都是能用作酸碱滴定的指示剂。

1-50硼酸的1K a θ=5.8×10-10,不能用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

1-51无论何种酸或碱,只要其浓度足够大,都可被强碱或强酸溶液定量滴定。

1-52若一种弱酸不能被强碱滴定,则其共轭碱必定可被强碱滴定。

1-53配制NaOH 标准溶液时,必须使用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

1-54甲醛与铵盐反应生成的酸可用NaOH 溶液滴定,其物质的量关系为n(NaOH)∶n(酸)=1∶3。

1-55草酸作为二元酸,可被NaOH 溶液分步滴定。

2.选择题2-1将2.500g 纯一元弱酸HA 溶于水并稀释至500.0mL.已知该溶液的pH 值为3.15,计算弱酸HA 的离解常数K a θ。

[M(HA)=50.0g ·mol -1]A. 4.0×10-6B. 5.0×10-7 C 7.0×10-5 D. 5.0×10-62-2 C 6H 5NH 3+(aq)⇔ C 6H 5NH 2(aq) + H +,C 6H 5NH 3+的起始浓度为c ,解离度为α,则C 6H 5NH 3+的aK θ值是 A.21c αα- B.()21c αα- C.21c αα+ D.()21c αα+2-3已知0.01 mol ·L -1某弱酸HA 有1%解离,它的解离常数为A.1×10-6B.1×10-5C.1×10-4D.1×10-32-4对于弱电解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弱电解质的解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浓度无关B.溶液的浓度越大,达平衡时解离出的离子浓度越高,它的解离度越大C.两弱酸,解离常数越小的,达平衡时其pH 值越大酸性越弱D.一元弱电解质的任何系统均可利用稀释定律计算其解离度2-5已知313K 时,水的w K θ=3.8×10-14,此时c(H +)=1.0×10-7 mol ·L -1的溶液是A.酸性B.中性C.碱性D.缓冲溶液2-6下列化合物中,同浓度在水溶液,pH 值最高的是A.NaClB.NaHCO 3C.Na 2CO 3D.NH 4Cl2-7 1升0.8 mol ·L -1HNO 2溶液,要使解离度增加1倍,若不考虑活度变化,应将原溶液稀释到多少升?A. 2B. 3C. 4D. 4.52-8要使0.5升0.6 mol ·L -1HF 溶液中的HF 的解离度增加到原先的3倍,应将原溶液稀释到多少升?A. 2B. 3C. 3D. 4.52-9使0.05 mol ·L -1HCl 溶液的浓度变为0.1 mol ·L -1,则A.解离常数增大B.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减小C.解离度增大D.不是以上情况 2-10 0.05 mol ·L -1HAc 溶液中添加溶质,使溶液浓度变为0.1 mol ·L -1,则A.解离常数增大B.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减小C.单位体积离子增多D.解离度增大2-11 HCl 溶液浓度由0.1 mol ·L -1变为0.5 mol ·L -1,则A.解离度减小B.离子强度的增加不能忽略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2-12 300mL 0.2mol ·L -1CH 3COOH 溶液,稀释到多大体积时,其解离度α增大一倍。

K a θ=1.8×10-5A. 600mLB. 1200mLC. 1800mLD. 2400mL2-13中性溶液严格地说是指A.pH=7.0的溶液B.pOH=7.0的溶液C.pH+pOH=14.0的溶液D. c(H +)=c(OH -)的溶液2-14在纯水中加入一些酸,则溶液中A. c(H +)·c(OH -)的乘积增大B.c(H +)·c(OH -)的乘积减小C. c(H +)·c(OH -)的乘积不变D.H +离子浓度增大2-15某弱酸HA 的K a θ=1×10-5,则其0.1 mol ·L -1溶液的pH 值为A. 1.0B. 2.0C. 3.0D.3.52-16 0.010 mol ·L -1H 2O 2(K a θ=2.24×10-12)溶液的pH 值为A. 6.74B. 6.54C. 5.70D. 5.902-17将pH =1.0与pH =3.0的两种溶液以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值为A. 0.3B. 1.3C. 1.5D. 2.02-18将pH =13.0的强碱溶液与pH =1.0的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值为A. 12.0B. 10.0C. 7.0D. 6.52-19将0.1 mol ·L -1HA(K a θ=1.0×10-5)溶液与0.1 mol ·L -1(K a θ=1.0×10-9)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 值为A. 3.0B. 3.2C. 4.0D. 4.32-20 0.10 mol ·L -1HCl 和1.0×10-3 mol ·L -1HAc (K a θ=1.8×10-5)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 值为A. 1.20B. 1.30C. 1.00D. 1.402-21称取一元弱酸HA1.04g ,准确配制成100mL ,则得溶液pH =2.64,计算该一元弱酸pK a θ的近似值 (M HA =50.0g ·mol –1)A. 2.10B. 6.20C. 4.20D. 3.402-22当pH =6.00时,计算0.20 mol ·L -1一元弱酸HA 溶液中弱酸根A-的浓度(mol ·L -1),已知HA的K a θ=1.0×10-6A. 0.15B. 0.050C. 0.12D. 0.102-23用纯水把下列溶液稀释10倍时,其中pH 值变化最大的是A.0.1 mol ·L -1HClB. 1 mol ·L -1NH 3·H 2OC. 1 mol ·L -1HAcD.1 mol ·L -1HAc+1 mol ·L -1NaAc2-24称取二氯乙酸(CHC 2COOH )10.44g ,溶于适量水中,加入固体NaOH 2.0g ,并用水稀释至1.0升,计算该溶液的pH 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