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详细需求设计说明书模板
功能设计报告1.1 编写目的 (3)1.2 背景 (3)1.3 名词定义 (3)1.3.1 公用名词 (3)1.3.2 专有名词 (3)2 总体设计 (3)2.1 需求设计 (3)2.1.1 主界面 (3)2.1.2 功能描述 (3)2.1.4 控制规则 (4)2.6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协同流) (4)2.7 结构(页面流) (4)2.8 业务流程 (4)3 接口设计 (4)3.1 档案外部接口 (4)3.2 档案内部接口 (4)3.2.1 功能窗口调用 (4)3.2.2 数据调用 (4)4 运行设计 (5)4.1 运行控制 (5)4.2 运行时间 (5)5 主要业务逻辑设计(逻辑流) (5)5.1 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5)5.2 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7)6 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7)6.1 出错信息 (7)6.2 补救措施 (8)6.3 系统维护设计 (8)测试设计说明书1 引言1.1 编写目的1) 方便设计人员了解软件的具体功能;2) 规范开发过程,实现有据可查;3) 实现需求。
1.2 背景1.3 名词定义1.3.1 公用名词参见文档《名词定义》1.3.2 专有名词2 总体设计2.1 需求设计2.1.1主界面2.1.2 功能描述2.1.3 业务规则2.1.4 控制规则2.6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协同流)说明本系统的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使用图表的形式。
2.7 结构(页面流)用一览表及框图的形式说明本系统的系统元素(各层模块、子程序、公用程序等)的划分,扼要说明每个系统元素的标识符和功能,分层次地给出各元素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2.8 业务流程说明本系统功能处理流程,使用图表的形式。
3 接口设计3.1 档案外部接口3.2 档案内部接口3.2.1 功能窗口调用无3.2.2 数据调用可以在报表中被查询。
4运行设计4.1运行控制4.2运行时间说明每种运行模块组合将占用各种资源的时间。
详细设计说明书_模板
详细设计说明书(编号:LY/QPR-06A-6)1引言1.1目的说明编写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1.2 背景1待开发的系统名称2 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1.3 定义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并解释1.4 参考资料1 本项目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合同、上级批文等2 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3 本文件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需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等列出这些文件资料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资料的来源2 程序系统的结构用一系列图表列出本系统内的每个程序(包括每个模块和子程序)的名称、标识符和它们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3 程序1(标识符)设计说明从本部分开始,逐个给出各个层次中每个程序的设计考虑。
程序描述给出对该程序的简要描述,主要说明安排设计本程序的目的意义。
并且,还要说明本程序的特点(如是否驻内存,是否子程序,是否可重入,有无覆盖要求,是顺序处理还是并发处理等)3.1 功能可采用IPO(Input, Process, Output)图的形式3.2 性能包括对精度、灵活性和时间特性的要求3.3 输入项给出对每个输入项的特性,包括名称、标识、数据的类型和格式、数据值的有效范围、输入的方式、数量和频度、输入媒体、输入数据的来源和安全保密条件的描述。
3.4 输出项给出对每个输出项的特性,包括名称、标识、数据的类型和格式、数据值的有效范围、输出的形式、数量和频度、输出图形及符号说明、安全保密条件的描述。
3.5 算法包括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3.6 流程逻辑用图表并辅以必要的说明来标识3.7 接口用图形说明本程序所隶属的上一层模块及隶属于本程序的下一层模块、子程序,说明参数赋值和调用方式,说明与本程序直接关联的数据结构(数据库,数据文卷)3.8 存储分配3.9 注释设计/编码规范(可所有程序公用一份文档)3.10 限制条件运行中受的限制条件3.11 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的技术要求、输入数据、预期结果、进度安排、人员职责等(?)3.12 未解决的问题在本阶段尚未解决而设计者认为在系统完成之前应解决的问题4 程序2(标识符)设计说明。
详细设计说明书(仅用于学习的参考模板)
付高钢村医药管理系统项目详细设计说明书1引言1.1编写目的本说明书是医药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
其编写目的是在概要设计的基础上,针对该项目的每个模块,每个功能的实现方法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划分,按照详细设计说明书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系统结构,为项目开发人员后期的编码工作做准备。
本文档的预期的读者是:项目开发人员项目经理项目测试人员1.2背景在前一阶段的概要设计文档中,已经通过顺序图解决了该系统功能的实现流程,包括系统的各模块间的关系设计等。
本文档就是在前一阶段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对系统的各模块进行详细的划分和说明。
2概述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见概要设计文档单位:见概要设计文档开发者:见概要设计文档用户:见概要设计文档实现该软件的计算中心或计算机网络:见概要设计文档2.1基线以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为基准。
2.2范围本概要设计文档提供给系统设计开发人员,包括详细设计人员和项目组成员。
2.3定义2.4参考资料2.5术语与缩写解释3模块命名规则驼峰标识,由单词的全拼组成,除首单词外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例如:medcineManager4模块汇总4.1模块汇总表5子系统模块设计5.1类别管理模块5.1.1功能描述用户登录进入类别管理页面,能进行药品类别的管理,主要包括类别的添加,修改,查看和统计。
5.1.2相关模块5.1.3类图5.1.4类别管理类5.1.4.1方法5.1.4.1.1方法—药品信息的添加:public String add()5.1.4.1.1.1功能对药品的类别信息进行添加,类别编码是类别对象的一个标示,当添加一个类别信息时,需要判断此类别是否已经在数据库中,如果存在,则提示已存在该类别。
5.1.4.1.1.2参数无5.1.4.1.1.3算法无5.1.4.1.2方法—类别信息的模糊查询:public String queryallcategory()5.1.4.1.2.1功能为了方便用户查询已有类别,类别信息管理模块提供了类别模糊查询。
软件项目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软件项目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目录第一章编写目的 (4)1.1作用 (4)1.1.1 预期读者 (4)1.2背景 (4)1.2.1 系统名称及版本号 (4)1.2.2 使用者 (4)1.2.3 与其它系统的关系 (4)1.3术语和缩写 (4)1.4参考资料 (5)第二章总体架构 (5)2.1系统说明 (5)2.2运行环境 (5)2.3基本设计概念以及处理流程 (5)2.4总体功能结构图 (5)2.5子系统清单 (5)2.6可测试性、维护/升级设计 (5)2.7可配置设计 (5)2.8尚未解决的问题 (6)第三章系统功能模块 (6)3.1模块名称 (6)3.1.1模块功能描述 (6)3.1.2模块框架设计以及处理流程 (6)3.1.3子模块划分列表 (6)3.1.4子模块设计说明 (6)3.2模块名称 (6)3.2.1模块功能描述 (6)3.2.2模块框架设计以及处理流程 (6)3.2.3子模块划分列表 (6)3.2.4子模块设计说明 (7)第四章接口说明 (7)4.1用户接口 (7)4.2外部接口 (7)4.3内部接口 (7)第五章数据结构设计 (7)5.1数据库环境说明 (7)5.1.1应用环境 (7)5.1.2参数配置 (7)5.2数据库设计 (7)5.2.1逻辑设计 (8)5.2.2物理设计 (8)5.2.2.1数据表汇总 (8)5.2.2.2表结构设计 (8)5.2.3安全性设计 (8)5.2.4备份恢复设计 (9)5.3数据库管理维护 (9)5.3.1数据库安装配置 (9)5.3.2数据库日常维护 (9)第六章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9)6.1出错信息 (9)6.2出错处理 (9)第一章编写目的1.1作用【说明】《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是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基础上,通过我方与用户方反复沟通形成的。
它必须充分反映《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用户需求,如有改动必须征得用户的认可。
它将作为项目验收时重要的的标准和依据。
软件研发-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附件6[XXX项目]详细设计说明书●文档属性是否●文档版本记录目录目录 (I)一、参考文档 (1)(一)相关项目文档 (1)(二)参考资料 (1)二、数据库详细设计 (1)三、接口详细设计 (3)四、公用模块(部件)详细设计 (3)五、特殊算法详细设计 (4)蓝色{}和红色{}内的内容为填写说明,请自行删除;本模板仅供参考,除必填项外,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调整。
一、参考文档(一)相关项目文档本项目交付物中其它相关文档。
例如:需求规格说明书、源程序清单、用户使用手册(二)参考资料{以如下格式提供本文档撰写过程中所参考的所有文档。
例如:科技项目相关管理办法、行内制度等。
}二、数据库详细设计(可单列成独立的文档)(一)表结构{表名(表功能说明);字段名,字段数据类型,字段宽度,精度,非空标志,缺省值,字段中文备注;主键;外键}1.CD_CARD_ARCH 卡档案表{示例表}索引: ind_cd_card_arch1(substr(“card_no”,1,length(“card_no”)-1);(二)索引(三)视图(四)存储过程(五)序列……三、接口详细设计{对通讯方式、报文结构、接口清单、详细接口字段、字段数据类型、字段长度等进行说明。
可以通过添加附件的方式进行说明。
}四、公用模块(部件)详细设计对公用模块进行详细说明。
包括模块的编号、模块名称、模块说明、详细功能分配、接口标准、输入输出、对应数据库设计等信息。
可以通过添加附件的方式进行说明。
五、特殊算法详细设计对系统主要的特殊算法进行详细设计。
可以通过添加附件的方式进行说明。
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一、引言。
详细设计说明书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文档,它描述了软件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是软件开发人员在编码和测试阶段的重要参考依据。
本文档旨在为软件开发人员提供一个详细设计说明书的模板,以便他们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格式编写详细设计说明书。
二、项目概述。
在本部分,应对项目的背景、目标、范围、功能和性能需求进行详细描述。
这部分内容应该包括对项目的整体理解,以及项目的基本需求和目标。
三、设计约束。
在本部分,应对项目的设计约束进行详细说明。
设计约束可能包括技术约束、硬件约束、软件约束、接口约束等内容。
这部分内容应该对设计过程中的各种约束进行全面、系统的描述。
四、系统架构。
在本部分,应对系统的整体架构进行详细描述。
系统架构包括系统的组成部分、模块划分、模块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这部分内容应该对系统的整体结构进行清晰、完整的描述。
五、模块设计。
在本部分,应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
模块设计包括模块的功能、接口、数据结构、算法等内容。
这部分内容应该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全面、细致的设计。
六、数据设计。
在本部分,应对系统的数据结构进行详细设计。
数据设计包括数据的组织结构、存储方式、访问方式等内容。
这部分内容应该对系统的数据进行全面、合理的设计。
七、界面设计。
在本部分,应对系统的用户界面进行详细设计。
界面设计包括界面的布局、样式、交互方式等内容。
这部分内容应该对系统的用户界面进行美观、易用的设计。
八、安全设计。
在本部分,应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详细设计。
安全设计包括系统的安全需求、安全策略、安全机制等内容。
这部分内容应该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全面、可靠的设计。
九、性能设计。
在本部分,应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详细设计。
性能设计包括系统的性能需求、性能测试、性能优化等内容。
这部分内容应该对系统的性能进行全面、有效的设计。
十、测试设计。
在本部分,应对系统的测试进行详细设计。
测试设计包括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环境等内容。
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范例
福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号码百事通综合查询台详细设计说明书智能网技术支援中心版本号:V1.0文档类型:☑需求文档☐计划文档☐设计文档☐测试文档☐用户文档☐工程文档☐维护文档密级:☐公开资料☑内部资料☐保密资料☐机密资料状态:☐初稿☐讨论稿☑发布版权声明福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的部分或全部,并以任何形式传播。
产品支持服务我们将不断改进我们的产品和用户手册,使其更完善、更便于使用,您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的工作非常重要,您可以用您喜欢的任何方式与我们联系。
我们的联系地址和电话是:公司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五一中路57号7层邮编:350005电话:+86-591-3329115转101/120分机+86-591-3329117转101/120分机传真:+86-591-3329116网址:E-Mail: ZN@文档修改/审批记录福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1 -目录1 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目的91.2范围91.3参考资料91.4术语定义及说明92 模块详细设计102.1客户信息显示区模块102.1.1 功能概述102.1.2 界面概述112.1.3 类设计122.1.4 关键逻辑与算法说明142.1.5 访问的表或其他数据库实体142.1.6 调用外部接口说明142.1.7 提供调用接口说明142.1.8 模块内部使用的公用函数/包等的说明14 2.2公告显示区模块142.2.1 功能概述142.2.2 界面概述142.2.3 类设计142.2.4 关键逻辑与算法说明142.2.5 访问的表或其他数据库实体142.2.6 调用外部接口说明152.2.7 提供调用接口说明152.2.8 模块内部使用的公用函数/包等的说明15 福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2 -2.3信息查询显示区模块152.3.1 功能概述152.3.2 界面概述162.3.3 类设计162.3.4 关键逻辑与算法说明172.3.5 访问的表或其他数据库实体172.3.6 调用外部接口说明172.3.7 提供调用接口说明172.3.8 模块内部使用的公用函数/包等的说明17 2.4号码反查显示区模块182.4.1 功能概述182.4.2 界面概述192.4.3 类设计202.4.4 关键逻辑与算法说明202.4.5 访问的表或其他数据库实体202.4.6 调用外部接口说明202.4.7 提供调用接口说明202.4.8 模块内部使用的公用函数/包等的说明20 2.5以旧查新显示区模块202.5.1 功能概述202.5.2 界面概述212.5.3 类设计212.5.4 关键逻辑与算法说明212.5.5 访问的表或其他数据库实体212.5.6 调用外部接口说明212.5.7 提供调用接口说明21福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3 -2.5.8 模块内部使用的公用函数/包等的说明21 2.6区码查询显示区模块212.6.1 功能概述212.6.2 界面概述222.6.3 类设计232.6.4 关键逻辑与算法说明232.6.5 访问的表或其他数据库实体232.6.6 调用外部接口说明232.6.7 提供调用接口说明232.6.8 模块内部使用的公用函数/包等的说明23 2.7邮编查询显示区模块232.7.1 功能概述232.7.2 界面概述242.7.3 类设计242.7.4 关键逻辑与算法说明242.7.5 访问的表或其他数据库实体242.7.6 调用外部接口说明242.7.7 提供调用接口说明242.7.8 模块内部使用的公用函数/包等的说明24 2.8国家编码查询显示区模块252.8.1 功能概述252.8.2 界面概述252.8.3 类设计262.8.4 关键逻辑与算法说明262.8.5 访问的表或其他数据库实体262.8.6 调用外部接口说明26福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4 -2.8.7 提供调用接口说明262.8.8 模块内部使用的公用函数/包等的说明26 2.9私人号码查询显示区模块262.9.1 功能概述262.9.2 界面概述272.9.3 类设计272.9.4 关键逻辑与算法说明272.9.5 访问的表或其他数据库实体272.9.6 调用外部接口说明282.9.7 提供调用接口说明282.9.8 模块内部使用的公用函数/包等的说明28 2.10高级搜索显示区模块282.10.1 功能概述282.10.2 界面概述292.10.3 类设计292.10.4 关键逻辑与算法说明292.10.5 访问的表或其他数据库实体292.10.6 调用外部接口说明292.10.7 提供调用接口说明292.10.8 模块内部使用的公用函数/包等的说明29 2.11详细信息显示区模块292.11.1 功能概述292.11.2 界面概述302.11.3 类设计302.11.4 关键逻辑与算法说明302.11.5 访问的表或其他数据库实体30福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5 -2.11.6 调用外部接口说明302.11.7 提供调用接口说明302.11.8 模块内部使用的公用函数/包等的说明30 2.12与座席接口模块312.12.1 功能概述312.12.2 界面概述312.12.3 类设计312.12.4 关键逻辑与算法说明312.12.5 访问的表或其他数据库实体312.12.6 调用外部接口说明312.12.7 提供调用接口说明352.12.8 模块内部使用的公用函数/包等的说明35 2.13日志模块352.13.1 功能概述352.13.2 界面概述352.13.3 类设计352.13.4 关键逻辑与算法说明382.13.5 访问的表或其他数据库实体382.13.6 调用外部接口说明382.13.7 提供调用接口说明382.13.8 模块内部使用的公用函数/包等的说明38 2.14搜索引擎信息提取接口模块392.14.1 功能概述392.14.2 界面概述392.14.3 类设计392.14.4 关键逻辑与算法说明41福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6 -2.14.5 访问的表或其他数据库实体412.14.6 调用外部接口说明412.14.7 提供调用接口说明412.14.8 模块内部使用的公用函数/包等的说明41 2.15个人通讯助理模块422.15.1 功能概述422.15.2 界面概述422.15.3 类设计432.15.4 关键逻辑与算法说明462.15.5 访问的表或其他数据库实体462.15.6 调用外部接口说明472.15.7 提供调用接口说明472.15.8 模块内部使用的公用函数/包等的说明47 2.16家庭总机模块472.16.1 功能概述472.16.2 界面概述472.16.3 类设计482.16.4 关键逻辑与算法说明512.16.5 访问的表或其他数据库实体512.16.6 调用外部接口说明522.16.7 提供调用接口说明522.16.8 模块内部使用的公用函数/包等的说明52 2.17企业总机模块522.17.1 功能概述522.17.2 界面概述522.17.3 类设计53福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7 -2.17.4 关键逻辑与算法说明562.17.5 访问的表或其他数据库实体562.17.6 调用外部接口说明572.17.7 提供调用接口说明572.17.8 模块内部使用的公用函数/包等的说明573 性能说明574 其他错误!未定义书签。
详细设计说明书(LLD模板)
XX Low Level Design SpecificationXX 详细设计说明书Prepared by拟制Date日期yyyy-mm-ddReviewed by 评审人Date日期yyyy-mm-ddApproved by批准Date日期yyyy-mm-ddAuthorized by签发Date日期yyyy-mm-ddKonka Research Institute康佳研究院All rights reserved所有侵权必究Revision record 修订记录Date 日期Revisionversion修订版本Description描述Author作者2001-06-08 1.00 initial 初稿完成name 作者名yyyy-mm-dd 1.01 revised xxx 修改XXX name 作者名yyyy-mm-dd 1.02 revised xxx 修改XXX name 作者名……………………yyyy-mm-dd 2.00 revised xxx 修改XXX name 作者名Distribution LIST 分发记录Copy No. Holder's Name & Role持有者和角色Issue Date分发日期1 <PDT R&D Representative> yyyy-mm-dd2 <Project Manager> yyyy-mm-dd3 <Team members> yyyy-mm-dd4 <Customer Representative> yyyy-mm-dd5 <Others> yyyy-mm-ddCatalog 目录1 I ntroduction 简介 (6)1.1 P urpose 目的 (6)1.2 S cope 围 (6)2 D etailed Design 详细设计 (6)2.1 M odule 1 Detail Design 模块1详细设计 (6)2.1.1 Data Description 数据描述 (6)2.1.1.1 Simple Data Description 简单数据描述; (6)2.1.1.2 Structure 1 or Class 1 结构1或类1 (7)2.1.1.3 Structure 2 or Class 2 结构2或类2 (7)2.1.2 Function Description 函数描述 (8)2.1.2.1 Function 1 函数1 (8)2.1.2.2 Function 2 函数2 (9)Table of contents for the table表目录Table 1 XX 表1 XX 6 Table of contents for the figure图目录Figure 1 XX 图 1 XX 7XX Low Level Design SpecificationXX 详细设计说明书Keywords 关键词:能够体现文档描述容主要方面的词汇。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V1
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目录1.系统概述[可选] (1)2.软件结构 (1)2.1.软件结构图 (1)2.2.对象关系模式图[适用于面向对象编程][可选] (1)2.3.模块清单 (1)3.模块详细设计 (2)3.1.模块名称1(标识符) (2)3.1.1.模块描述 (2)3.1.2.功能 (2)3.1.3.性能[可选] (2)3.1.4.输入/输出 (2)3.1.5.模块调用关系 (3)3.1.6.模块与需求对应关系 (3)3.1.7.角色与模块对应关系 (3)3.1.8.模块对表的操作关系 (4)3.1.9.流程逻辑[可选] (4)3.1.10.数据结构[可选] (4)3.1.11.算法[可选] (4)3.1.12.接口[可选] (4)3.1.13.用户界面设计[可选] (5)3.1.14.限制条件[可选] (6)3.1.15.尚未解决的问题[可选] (6)3.1.16.子模块设计[可选] (6)3.2.模块名称2(标识符) (6)3.3 (6)4.数据库详细设计 (6)4.1.E-R图 (6)4.2.T ABLE清单 (7)4.3.T ABLE设计说明 (7)1. 系统概述[可选]2. 概述项目背景和内容, 包括:3. 项目的委托单位、开发单位、主管部门、与其它项目的关系, 与其他机构的关系, 预期用户等。
4. 软件结构4.1. 软件结构图4.2. 功能模块结构图, 主要表示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4.3. 对象关系模式图[适用于面向对象编程] [可选]用图示的方式说明系统中各种公用类型的结构、类、接口、枚举的定义, 描述类、接口的关系。
SetGraphSubSystem(ByRef pEditor As IEditor, ByValczGraphSystemCode As String, Optional ByRef bSubGraphSysEnabledAs Boolean = False) As BooleanGetConnection(ByRef pApp As IApplication, ByVal czBeauCode AsString) As ADODB.Connection4.4.模块清单5.模块详细设计5.1.从本章开始, 逐个地给出各个层次中的每个模块的设计考虑。
项目开发详细设计方案说明书(超好用模板)完整版
<XX系统> 详细设计说明书XX有限公司修订记录目录第一章概述 (5)1.1.应用模块的目的 (5)1.2.应用模块总体描述 (5)1.3.应用模块接口描述 (5)1.4.假设条件 (5)第二章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 (6)第三章类设计 (7)3.1.分块类图 (8)3.1.1.<类图1> (8)3.1.2.<类图n> (8)3.2.整体继承关系 (8)3.3.类描述 (9)3.3.1.<类名1> Class Description (9)3.3.2.<类名n> Class Description (10)第四章交互图 (12)4.1.<情景编号1: 情景名称> (12)4.1.1.交互图 (12)4.1.2.例外情况及条件 (13)4.2.<情景编号n: 情景名称> (13)第五章状态图 (14)5.1.<状态图编号1:状态图名称> (14)5.2.<状态图编号n:状态图名称> (15)第六章时序流程图 (16)第七章用户界面设计说明 (18)7.1.用户界面关系 (18)7.2.用户界面具体描述 (18)7.2.1.<界面编号1:界面名称〉 (18)7.2.2.<界面编号N:界面名称〉 (19)第八章测试考虑 (20)第九章附录 (21)9.1.附录A 代码举例 (21)9.2.附录B 设计问题 (21)9.2.1.<设计问题1> (21)9.2.2.<设计问题n> (21)第一章概述1.1.应用模块的目的请明确客户建立应用模块的目的。
1.2.应用模块总体描述描述应用模块的总体功能。
1.3.应用模块接口描述简要描述本应用模块的公共接口,具体接口会在相应的类中进行具体描述。
建议采用列表的方式。
1.4.假设条件列出在问题领域,项目方案及其它影响系统设计的可能方面内,应当成立的假设条件。
完整版)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完整版)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机密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修订历史记录版本号修订日期修订内容作者备注v1.0 200X年月XX日初版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编制人:姓名:签字:日期:审查人:姓名:签字:日期:审核人:姓名:签字:日期:批准人:姓名:签字:日期:文档评审负责人:参加评审人员:目录1 引言。
41.1 编写目的。
4 1.2 背景。
41.3 定义。
41.4 设计依据。
4引言本文档是机密软件的详细设计说明书,旨在为开发人员提供软件设计的详细说明和指导。
本文档包括背景、定义、设计依据等内容,以及软件的详细设计方案。
编写目的本文档的编写目的是为了规范软件开发过程,明确软件设计的目标和方向,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和质量。
背景机密软件是一款安全性较高的软件,主要用于保护重要信息的安全。
该软件需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地防止各种攻击和安全威胁。
定义本文档中的术语定义如下:机密软件:一款安全性较高的软件,主要用于保护重要信息的安全。
安全性:指软件能够有效地防止各种攻击和安全威胁的能力。
设计依据本文档的设计依据主要包括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和技术方案。
在软件设计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这些依据,确保软件的设计符合需求和技术要求。
软件系统结构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系统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软件系统中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和组织方式。
软件系统结构的设计应该考虑到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等方面。
功能需求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功能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指的是软件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列表。
在确定功能需求时,应该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系统的实际情况。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
子模块划分为了实现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需要将软件系统划分成多个子模块。
每个子模块应该具有独立的功能,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子模块之间的协作方式。
子模块的划分应该基于软件系统的实际需求,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
CSCI详细设计说明书书模板
CSCI详细设计说明书书模板⽂档编号:项⽬名称XXXX CSCI详细设计说明书单位名称XXXX年X⽉修改记录⽬录1 范围1.1 标识1.2 CSCI 概述1.3 ⽂档概述2 引⽤的⽂档3 CSCI 设计3.1 CSCI结构3.2 CSCI运⾏组织3.3 CSCI性能要求3.4 CSCI设计限制和约束3.5 CSCI测试计划4 CSC 设计4.x CSC的名称和唯⼀标识符4.x.y 下⼀级CSC的名称和唯⼀标识符4.x.y.z CSU的名称和唯⼀标识符5 CSCI数据说明5.1 CSCI内部数据元素5.2 CSCI外部接⼝数据元素6 CSCI数据⽂件6.1 CSC和CSU数据⽂件的交叉引⽤6.x数据⽂件名和唯⼀标识符7 需求可追踪性1 范围1.1 标识【系统背景】系统标识符:(系统标识符)系统名称:(系统名称)缩写:给出系统的缩写【适⽤的CSCI】标识符:(CSCI标识符)名称:(CSCI名称)缩写:给出CSCI的缩写1.2 CSCI 概述【系统功能概述】简要描述本系统的功能。
【CSCI功能概述】(给出CSCI在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对应的需求规格标识号的引⽤)。
如有必要可⽤图⽰表⽰本CSCI在系统中的位置(顶层系统结构图)。
1.3 ⽂档概述【⽤途】本⽂档⽤于描述在进⾏CSCI详细设计中每个阶段的设计结果,提供CSCI 的详细设计说明书。
【内容】本⽂档的主题内容如下:描述CSCI的功能和作⽤;定义CSCI的结构(⽤⼀组CSC,以及这些CSC之间的接⼝关系,定义CSC 的名称,标⽰符,分配的需求集);定义CSCI设计限制;定义CSCI资源使⽤设计;定义CSCI每个CSC以及CSU的详细设计。
描述每个CSC可追溯的需求规格和接⼝规格说明。
2引⽤的⽂档按下列格式列出本⽂档引⽤到的所有⽂档。
【序号】【⽂档编号】【⽂档名称】3 (CSCI名称)详细设计3.1 (CSCI名称)结构3.1.1 (CSCI名称)详细结构【CSC分配】列表给出每个CSC的分配。
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项目名称> 详细设计说明书目录1前言 (1)1.1目的 (1)1.2适用范围 (1)1.3读者对象 (1)2模块汇总 (1)3模块详细设计 (1)3.1接口与属性设计 (1)3.1.1外部接口n实现设计 (1)3.2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 (2)4功能模块实现设计 (2)4.1公用模块实现设计 (2)4.2专用模块实现设计 (3)4.3存储过程实现设计 (4)4.4触发器实现设计 (4)5其他实现设计 (5)6程序文件清单 (5)7附录 (5)7.1引用文档/参考资料 (5)7.2术语表 (5)1前言【逐项描述每个软件模块的详细设计内容。
如果设计的部分或全部依赖于系统状态或方式,则应指出这种依赖性。
如果该设计信息在多条中出现,则可只描述一次,而在其他条引用。
应给出或引用为理解这些设计所需的设计约定。
系统的接口特性可在此处描述,也可在《接口设计书》中描述。
数据库设计或用于操作/访问数据库的设计,可在此处描述,也可在《数据库结构设计》中描述。
用户界面相关的设计,可在此处描述,也可在《用户界面设计》中描述。
】1.1目的【描述编写此文档的目的与目标。
】1.2适用范围【描述此文档的适用范围。
】1.3读者对象【描述此文档的预期读者。
】2模块汇总【简单描述系统的各个模块。
】3模块详细设计3.1接口与属性设计【系统的接口特性可在此处描述,也可在《接口设计书》中描述。
】3.1.1外部接口n实现设计【描述每个模块的主要接口与属性。
如果采用面向对象方法,相当于设计类的函数和成员变量。
】(1)接口中文名称:(2)接口英文名称:(3)接口内容与功能:详细描述接口的内容与功能,如实现数据传输或数据交换。
(4)接口硬件设施:详细描述接口的硬件设施,如交换机、传感器或输出设备。
(5)接口软件或中间件:详细描述接口软件或中间件的名称、功能、使用方法、生产厂商。
(6)接口的数据结构:详细描述接口的数据结构,如文件结构、数据库表结构。
平台-详细设计说明书
项目编号_ZJJT-2022-0001_详细设计说明书XXXX云共享平台详细设计说明书(仅供内部使用)项目编号_ZJJT-2022-0001_详细设计说明书修订历史记录项目编号_ZJJT-2022-0001_详细设计说明书目录1 引言 (11)1.1编写目的 (11)1.2背景 (11)1.3参考资料 (12)2 总体设计 (12)2.1运行环境 (12)2.2软件功能描述 (12)2.2.1 职教云-集团管理 (12)2.2.2 职教云-院校端管理 (13)2.2.3 职教云-企业机构端管理 (15)2.2.4 职教云-门户网站 (16)2.2.5 职教云-产教联盟管理 (17)2.2.6职教云-人工智能实训 (17)2.3架构设计 (18)2.4系统性能设计 (18)2.5统一身份认证设计 (18)2.5.1 功能描述 (18)2.5.2 实现方式 (19)2.5.3 角色定义 (19)2.5.4 运行流程 (20)2.5.6 请求示例 (21)3.1集团管理端 (23)3.1.1 首页 (23)3.1.1.1 成员单位统计 (23)3.1.1.2 办学效率 (24)3.1.1.3 服务能力 (25)3.1.2 资讯管理 (26)3.1.2.1 咨询维护 (26)3.1.2.2 集团信息推荐位 (27)3.1.2.3 通知公告推荐位 (28)3.1.2.4 政策法规推荐位 (29)3.1.3 双师资源 (30)3.1.3.1 双师资源详情 (30)3.1.3.2 双师资源列表 (31)3.1.3.3 双师资源新增 (31)3.1.3.4 双师资源编辑 (33)3.1.4 成员管理 (34)3.1.4.1 中职院校管理 (34)3.1.4.2 高职院校管理 (35)3.1.4.3 企业管理 (36)3.1.4.4 行业组织管理 (37)3.1.4.6 信息采集模版下载 (39)3.1.5 课程资源 (40)3.1.5.1 课程新增 (40)3.1.5.2 课程编辑 (40)3.1.5.3 课程下架 (41)3.1.5.4 课程列表 (42)3.1.6 数据汇总 (43)3.1.6.1 数据报表列表 (43)3.1.6.2 数据报表详情 (43)3.1.7 权限管理 (45)3.1.7.1 角色管理 (45)3.1.7.2 权限用户 (47)48 (48)49 (49) (49) (50)3.2院校端管理 (51)3.2.1 首页 (51)3.2.1.1 数据大盘 (51)3.2.2.1 企业列表 (52)3.2.2.2 企业详情 (52)3.2.2.3 企业新增 (53)3.2.2.4 企业编辑 (54)3.2.2.5 企业删除 (56)3.2.3 合作项目管理 (57)3.2.3.1 合作方列表 (57)3.2.3.2 合作方详情 (57)3.2.3.3 合作方新增 (58)3.2.3.4 合作方编辑 (59)3.2.3.5 合作方删除 (60)3.2.4 员工管理 (60)3.2.4.1 部门新增 (60)3.2.4.2 员工新增 (61)3.2.4.3 员工列表 (62)3.2.4.4 员工编辑 (63)3.2.4.5 员工删除 (64)3.2.5 课程资源 (64)3.2.5.1 课程新增 (64)3.2.5.2 课程编辑 (65)3.2.5.3 课程下架 (66)3.2.6 信息管理 (67)3.2.6.1 基本信息 (67)3.2.6.2 信息采集表 (68)3.2.6.3 上传记录 (69)3.2.7 权限管理 (69)3.2.7.1 角色管理 (69)3.2.7.2 权限用户 (70)71教师档案管理 (71) (72)73 (73) (74) (74) (75) (75) (76) (77) (78)3.3企业机构端管理 (78)3.3.1 首页 (78)3.3.2 合作需求管理 (80)3.3.2.1 合作需求列表 (80)3.3.2.2 合作需求详情 (80)3.3.2.3 合作需求新增 (81)3.3.2.4 合作需求编辑 (82)3.3.2.5 合作需求删除 (83)3.3.3 咨询管理 (84)3.3.3.1 咨询列表 (84)3.3.3.2 咨询详情 (85)3.3.3.3 咨询新增 (86)3.3.3.4 咨询编辑 (87)3.3.3.5 咨询删除 (88)3.3.4 员工管理 (89)3.3.4.1 部门新增 (89)3.3.4.2 员工新增 (90)3.3.4.3 员工列表 (91)3.3.4.4 员工编辑 (91)3.3.4.5 员工删除 (92)3.3.5 信息管理 (93)3.3.5.1 基本信息 (93)3.3.5.2 信息采集表 (94)3.3.6 权限管理 (95)3.3.6.1 角色管理 (95)3.3.6.2 权限用户 (96)97 (97) (98) (98) (99)100 (100) (101)3.4门户网站 (101)3.4.1 登录管理 (101)3.4.1.1 院校端登录 (101)3.4.1.2 企业端登录 (102)3.4.1.3 产业联盟端登录 (102)3.4.2 首页 (103)3.4.2.1 数据看板 (103)3.4.3 集团动态 (104)3.4.3.1 集团信息 (104)3.4.4 通知通告 (104)3.4.4.1 通知通告列表 (104)3.4.4.2 通知通告详情 (105)3.4.5 政策法规 (105)3.4.5.1 政策法规列表 (105)3.4.5.2 政策法规详情 (106)3.4.6 在建在研项目 (106)3.4.6.1 在建在研项目列表 (106)3.4.7 实习就业信息 (107)3.4.7.1 实习就业信息列表 (107)3.4.7.2 实习就业详情 (108)3.4.8 成员单位 (108)3.4.8.1 成员单位列表 (108)3.4.9 虚拟仿真资源 (109)3.4.9.1 虚拟仿真资源 (109)3.4.10 社区 (109)3.4.10.1 社区 (109)3.5产教联盟端管理 (110)3.5.1 产业联盟 (110)3.5.1.1 成果列表 (110)3.5.1.2 更新成果 (110)3.5.1.3 编辑成果 (111)3.5.1.4 删除成果 (112)3.5.2 产业学院 (113)3.5.2.1 成果列表 (113)3.5.2.2 新增成果 (114)3.5.2.3 更新成果 (115)3.5.2.4 删除成果 (116)3.5.3 创新中心 (117)3.5.3.1 成果列表 (117)3.5.3.2 新增成果 (118)3.5.3.3 更新成果 (119)3.5.3.4 删除成果 (120)3.5.4 大师工作室 (120)3.5.4.1 成果列表 (120)3.5.4.2 新增成果 (121)3.5.4.3 更新成果 (122)3.5.4.4 删除成果 (123)3.5.5 工程中心 (124)3.5.5.1 成果列表 (124)3.5.5.2 新增成果 (125)3.5.5.3 更新成果 (126)3.5.5.4 删除成果 (127)3.5.6 技术中心 (127)3.5.6.1 成果列表 (127)3.5.6.2 新增成果 (128)3.5.6.3 更新成果 (129)3.5.6.4 删除成果 (131)3.5.7 实训基地 (131)3.5.7.1 成果列表 (131)3.5.7.2 新增成果 (132)3.5.7.3 更新成果 (133)3.5.7.4 删除成果 (134)3.6人工智能实训 (135)3.6.1 数据管理 (135)3.6.2 算法开发 (135)3.6.3 训练管理 (136)3.6.4 模型管理 (136)3.6.5 模型优化 (137)3.6.6 自动机器学习 (137)1引言1.1编写目的规范化软件的开发,给软件的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
详细设计说明书xxxx有限公司
变更记录
版本号修改点说明变更日期变更人审批人V1.0 创建2017/12/14
修改点说明的内容有如下几种:创建、修改(+修改说明)、删除(+删除说明)
目录
1前言 (1)
1.1文档目的 (1)
1.2背景 (1)
1.3文档范围 (1)
1.4读者对象 (1)
1.5参考文档 (1)
1.6术语与缩写解释 (2)
2总体设计 (2)
2.1系统描述 (2)
2.1.1系统概述 (2)
2.1.2运行环境 (2)
2.1.3数据管理要求 (2)
2.1.4故障处理要求 (3)
2.1.5其他要求 (3)
2.2总体设计说明 (4)
2.2.1基本设计概述 (4)
2.2.2设计思想 (4)
2.2.3功能架构 (4)
2.2.4系统功能流程 (4)
2.2.5系统功能分类 (4)
3程序详细设计 (5)
3.1基本信息维护 (5)
3.1.1单位管理 (5)
3.1.2人员维护 (6)
3.2准备阶段 (6)
3.3系统设置 (6)
3.3.1数据备份与恢复 (6)
3.3.2用户管理 (7)
3.3.3日志管理 (7)
4接口设计 (7)
1前言
1.1文档目的
文档编写目的是为了阐述……平台的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说明书是为了说明……平台各功能点的设计思路,作为系统编码人员进行编码实现的依据。
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系统开发人员、系统测试人员和项目评审人员。
1.2背景
…………系统以分层分类考核,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突出综合分析研判,力求简便易行、有效管用,各客户单位对此也提出了相应的需求,希望尽快推广。
1.3文档范围
1、产品范围: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概要设计说明书》,该文档阐述软件的设计逻辑。
2、涉及到的干系人有:项目经理、质量小组、开发小组。
1.4读者对象
✧项目经理、质量保证人员:据此来进入项目策划过程。
✧测试人员:据此进入测试过程。
✧需求管理员、配置管理员:可以识别配置项制定相关的活动计划
✧开发人员,包括设计人员、编码人员:明确任务与需求,清楚项目开发流程。
1.5参考文档
《需求规格说明书》
《概要设计说明书》
1.6术语与缩写解释
术语或缩略语解释
2总体设计
2.1系统描述
2.1.1系统概述
系统使用JAVA计算机语言,提供 B/S架构的网上民主测评业务,实现数据维护、分析等功能。
…………
2.1.2运行环境
对本平台所赖于运行的硬件、软件环境的描述。
✧服务端操作系统:???;
✧服务端运行环境:???;
✧数据库支持:、?;
✧协议支持:TCP/IP、HTTP等;
✧硬件支持:服务器CPU 2.0GHz以上、内存2G以上、需要300G 以上的空闲磁盘
空间???;
✧网络环境:有固定公网IP,网络畅通;
✧客户端要求:???;
2.1.3数据管理要求
提供基于角色、基于功能、基于单位的权限管理,提供用户管理。
通过多种用户授权策略,定期对数据库进行自动备份,保证数据信息安全。
2.1.4故障处理要求
(1)产品支撑环境运行错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库运行错误:系统无法使用,将提供错误提示页面,并记录日志。
✧系统配置参数错误:系统提供错误提示页面,要求管理员修改相关配置参数。
配置参数的修改方法应参考相关为管理员提供的手册。
✧系统参数初始化错误:提供系统初始化功能,用于成批完成系统初始化。
在初
始化过程中,对于严重影响平台运行的错误,提供错误提示页面。
对于普通错
误,记录日志。
✧应用程序错误:由应用程序提供错误提示页面,相关错误应记录日志。
2.1.5其他要求
✧先进性: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确保系统的先进性、经济性和实用性。
✧安全可靠:提供的应用框架及平台本身提供应用安全保证,并可以和第三方安
全手段,如认证、加密、电子签名等进行集成。
必须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
性。
对于基于平台开发的应用系统,只允许有权限的人员进行操作和浏览信息。
必须有安全的手段来进行权限控制。
✧开放互连:系统应对各类业务系统、数据库系统、WEB信息等具有通用的或可
定制的接口策略和连接方法。
✧规范性:开发过程控制、开发技术、系统编码、文档应规范化,并遵循相应的
国内外标准。
开发结束,需要提供必要的文档资料。
✧可靠性: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和在升级过程中的方便快捷。
✧可扩充性:系统应当可以根据需求的变化,方便地进行功能的调整、增减,模
块的升级和系统架构的逐步完善。
✧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操作界面要直观、简单、贴近实际,操作过程应当尽量
简化,符合实际过程。
身份认证过程即要保证安全,也要尽量简化认证过程。
✧可维护性:系统维护应当简单。
2.2总体设计说明
2.2.1基本设计概述
从《需求规格说明书》出发,根据需求分析阶段确定的功能设计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划分功能模块、确定每个模块的实现算法以及编写具体的代码,形成软件的具体设计方案。
2.2.2设计思想
本概要设计主要由结构设计、接口设计、全局数据结构设计及其他方面设计组成。
需遵循软抽象、模块化、信息隐蔽及模块独立性等特征。
模块独立性从两个方面度量:
(1)内聚性:偶然内聚、逻辑内聚、时间内聚、过程内聚、通信内聚、顺序内聚、功能内聚。
(2)耦合性:内容耦合、公共耦合、外部耦合、控制耦合、标记耦合、数据耦合、非直接耦合
2.2.3功能架构
???
系统功能分为:??????
2.2.4系统功能流程
功能流程依据测评实际业务流程来设计,按照项目管理的阶段划分,系统功能设计也按照,测评准备阶段、测评阶段、测评完成阶段的流程进行设计。
功能流程图如下:
2.2.5系统功能分类
功能类别子功能
基础信息维护单位管理人员维护
系统设置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用户管理日志管理
3程序详细设计
3.1基本信息维护
3.1.1单位管理
1、功能详细说明:单位信息包括单位设立、单位变更、单位撤消、单位整等功能。
设立
主管单位、二级单位、三级单位等。
2、输入:机构名称、机构类型、岗位类型
3、输出:无
4、限制条件:同级单位不能超过999个。
5、处理逻辑:建立单位树形结构,二级单位在上级单位编码下再次自动生成一级编码,
通过orderid控制显示先后位置。
3.1.2人员维护
1、功能详细说明:干部系统维护完成后,可以导入人员数据,单位数据,选取到测评模
块。
通过导入完成测评对象的创建。
2、输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工作单位及职务、主体类别
3、输出:无
4、限制条件:无
5、处理逻辑:通过任职单位确定人员所在单位,可以存在多任职情况。
3.2准备阶段
3.3系统设置
3.3.1数据备份与恢复
1、功能详细说明:对本系统所存储的数据应具有数据备份与恢复的功能,对整个数据库
的备份建议使用光盘库等海量存储设备来进行,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对数据库的完整
备份,并在存储介质上作好记录。
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很方便的找到需要的备份数据,
方便以后数据的恢复。
2、输入:数据备份或恢复信号
3、输出:备份或恢复成功
4、限制条件:无
5、处理逻辑:整个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详细设计说明书3.3.2用户管理
1、功能详细说明:用户管理:用户组由多个用户组成,每个用户只能属于一个用户组,系
统管理员只能对用户组授权,每个用户组有一个特权用户,特权用户拥有该用户组的
所有权限,它还可以给本用户组中的其它用户进行授权(所授权限范围,仅限于该用
户组所拥有的权限范围)。
权限管理:管理系统用户的权限,包含:授权和收回等功能
项。
2、输入:用户名、密码
3、输出:显示权限范围
4、限制条件:无
5、处理逻辑:根据功能设置权限
3.3.3日志管理
1、功能详细说明:本功能模块主要是对系统日志进行管理和操作,包含如下功能项:日
志记录,浏览日志、日志备份、日志恢复、打印日志、日志查询。
系统日志信息包含
以下信息项:用户代码、用户IP地址、登入时间、进行的操作等。
对匿名测评不记
录任何日志。
2、输入:系统自动记录日志信息
3、输出:可以查询日志记录信息
4、限制条件:无
5、处理逻辑:匿名测评不记录任何日志。
4接口设计
??与??系统数据接口
测评结果导出后,转入内网的干部系统,做为干部考察干部管理信息的一部分。
测评单位管理与人员管理可与干部系统交互,可独自建立机构人员,也可共用机构人员。
xxx有限公司第7 页/共7 页。